Netter's 人體解剖著色書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4
立即查看
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
作者:林儀佳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20
條碼:9789863683063
簡介:
運動解剖學─動作指導及操作技巧解說〉由解剖學的角度來了解人體的各種運動動作,全書依身體的活動部位分章:軀幹及頸部、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等。書中透過數百個手繪圖,分別介紹各活動部位的運動過程、動作特徵,並提供能增加柔軟度、強化肌力及提升協調的運動。最後於章末亦附有操作練習,讓讀者學會如何安全且有效率地做出運動動作。本書對於想深入了解運動時動作之解剖者,以及從事運動課程相關教學者,都是絕佳的教材。
序言:
這本書是延續《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以下稱作《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一書。
誰是我們的目標讀者?
主要的族群為從事運動相關教學者(尤其是針對初學者、孩童或「業餘愛好者」的課程),在選擇特殊的運動或決定運動進程時提供一些導引。
接受專項運動訓練的學生或練習者,像是舞蹈、武術、瑜珈或其他體育活動。
利用運動當作治療計畫之一部分的治療師。
此書可以提供什麼?
從解剖學的架構及在《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一書介紹的觀點切入,本書進一步描述一系列綜合的運動,其選擇的運動是以效率與較低風險兩點為準則。有一些是屬全身性運動,另一些則是聚焦在特定的部位。
這些運動協助身體準備好在面對特殊運動的要求時有良好的反應。在不同的體育專項中,它們可以被當作教導或學習其他更專業的或更複雜的運動之參考基礎。因此,此書之運動比較像是為了更豐富及強調身體語言而提供一些補充。
內容架構
介紹的章節……
此章節為閱讀這本書的方式,提供了些方法,建議將這些方法應用於隨後的所有練習。
依各身體部位學習
本書基於《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中提供的知識,進而延伸並著重運動練習之內容。
參考文獻另可詳見於《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
若無這些參考也可以使用本書:可建立練習基礎。
但要掌握解剖學基礎,需先閱讀《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本書的章節編排與此書相同。
透過各章學習各身體部位
軀幹
肩膀
肘部、手腕和手部
髖部
膝蓋
腳踝和足部
在每一部分我們皆說明以下項目
1. 身體部位之介紹以及說明該部位運動過程具有的特點。
2. 該身體部位動作特徵的描述。
3. 關於該身體部位柔軟度之學習:包括如何注意到僵硬或鬆弛的來源,進而克服它們;預見成人的僵硬;如何從童年開始預防。
4. 關於該身體部位肌肉強化之學習:該部位肌肉或肌肉群的概論,以及對各肌肉加強肌力訓練之特點。
5. 關於該身體部位動作協調性之學習。
在綜合論述的章節集結了本書數章節所包含的主題之數個身體部位。
按身體解剖部位介紹後,接著依下列標題編排練習章節:
柔軟度
肌力強化
協調性
針對每一部位,我們提供許多操作練習,其中包括:
測試與評估運動
基礎運動,適合多數的課程使用。
特殊運動,在課堂中偶爾可被參考執行。
建議課後執行的運動,因為通常在課堂中沒有足夠的時間(例如:精細的足部關節鬆動運動)
實用的評論
本書所列舉的所有練習都不能在一堂課中就做完,而應漸進式地被分成數個月或數年參考執行。
儘管已完整呈現所有的練習,但它們還是應該在指導運動的老師在進行完整的練習前,被分成幾堂課程漸進且依序地教導。
在操作部分中,下列有些運動是專門設計給孩童或老人的。
我們還可以在例行的專項訓練(武術、舞蹈、瑜伽、精神運動、運動等)中納入本書提到的全部或部份之練習。
目錄:
第一章 簡介11
增加柔軟度的運動 12
強化肌力的運動 15
提升協調的運動 17
第二章 軀幹及頸部 19
動作及其名稱 20
椎體構造 22
脊椎的柔軟度 32
軀幹肌群 40
脊椎各部位之特徵 48
軀幹(脊椎)的操作練習
軀幹關節和肌肉之柔軟度 63
軀幹肌力訓練 82
軀幹深層及淺層肌群之協調運動 94
應避免旳動作 100
第三章 肩關節 103
動作及其名稱 104
肩部的柔軟度 111
肩關節肌群之肌力訓練 118
肩部肌群的協調運動 119
肩部的操作練習
肩部伸展 122
肩部肌肉伸展 131
肩部肌群之協調運動 134
第四章 肘關節與前臂 139
動作及其名稱 140
肘關節的柔軟度 141
肘部的肌肉力量 143
前臂兩骨的動作 144
前臂兩骨的柔軟度 145
前臂的肌肉力量 146
肘關節和前臂的協調運動 147
第五章 腕關節與手149
腕關節動作及其名稱 150
腕關節的柔軟度 151
手腕的肌肉力量 152
手腕肌肉收縮之協調運動 152
手部及手指動作及其名稱 153
手部的肌肉力量 154
手部的協調運動 154
手肘、手腕及手部的操作練習
上肢之整體柔軟度 155
手肘、手腕、手部之肌力訓練 156
上肢的協調運動 158
手指運動 162
第六章 髖關節 165
動作及其名稱 166
骨盆的動作 171
髖關節的柔軟度 172
髖關節的肌肉力量 182
髖關節的協調運動 185
髖關節的操作練習
髖關節的柔軟度 186
強化髖關節肌群 199
髖關節肌群的協調運動 204
第七章 膝關節 209
動作及其名稱 210
解剖學概述 213
膝關節的柔軟度 216
膝關節的肌力 220
膝關節的操作練習
膝關節的柔軟度 224
強化膝關節的肌肉 228
強化其他外側及後側的肌群 231
膝關節肌肉的協調運動 232
第八章 踝關節與足部 235
動作及其名稱 236
踝關節的柔軟度 240
足部的柔軟度 242
踝關節與足部的肌肉運動 244
踝關節與足部的協調運動 246
承重情況下踝關節與足部的協調運動 250
踝關節與足部的操作練習
踝關節的柔軟度 252
足部的柔軟度 256
強化踝關節和足部之肌力 260
踝關節/足部肌肉的協調運動 270
第九章 髖部、膝部與足部的協調運動275
髖部、膝部及足部之協調動作操作練習
下肢的引導式動作 276
下蹲屈膝 280
重心轉移動作 284
踮腳站 286
制震緩衝 288
推進 298
索引305
立即查看
Beard氏按摩軟組織操作之原則和實務(Beards Massage 5/e) (再刷版,無附DVD)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Beard氏按摩軟組織操作之原則和實務-附DVD(Beards Massage 5/e)
ISBN
9789866538247
作者/出版社
卓裕森 / Elsevier
出版年代/版次
2008/5
內容簡介
頁數:325 裝訂:平裝 開數:16K 印刷:黑白
簡介:
本書和DVD的結合涵蓋瑞典式治療性按摩的所有主要概念和技術,成為一個全方面的資源!
本書非常具實用性、逐步指導幫助您學習按摩程序,以滿足您的個案需求。超過500張以上的描述性插圖,示範如何在身體的特定部位操作所有的基本按摩程序。此外,本書還介紹其他的專門技術,例如用於淋巴水腫的治療。
隨書附贈的DVD讓您看到技術的動作
近2小時的影片,隨書附贈新的DVD以簡短、附旁白的短片示範每項在本書中提到的各種技術,幫助您了解每一個按摩適當的時間和技術。在書中的圖標,您可以輕鬆地找到相對應示範的DVD。
在治療性按摩擴大內容並提供最新的資料
新的章節內容包括:
治療性按摩的解剖標記
重點按摩程序
淋巴水腫治療的去腫脹療法
運動按摩
嬰幼兒按摩
緩和照護的按摩
替補/另類醫學的軟組織鬆動術
DVD的內容包括:
表體解剖學
基本按摩按撫
治療淋巴水腫的按摩
目錄:
第一部分 總則
第1章 歷史展望 3
按摩的歷史概述 3
關於按摩歷史文獻的回顧 6
第2章 治療性按摩的解剖標記 37
Patricia A. Brewer
頭頸部 37
上肢 38
背 41
下肢 42
第3章 軟組織操作的基本要求 49
倫理問題 49
表體解剖學的知識 50
按摩之手的準備 50
潤滑劑︰ 粉末、乳膏和油 52
治療桌、椅子和附件 53
病患的覆蓋和擺位 55
治療師的人體力學 57
按摩的必要組成 61
使用按摩的適應症和禁忌症 66
第4章 基礎按摩手法的分類、定義和說明以及被動放鬆動作 69
按摩手法的分類 70
按撫操作手法 70
壓力操作手法 79
叩擊操作手法 91
振動法和抖動法 97
深層摩擦法 99
被動放鬆動作 104
第5章 軟組織操作的機利、生理、
心理和治療效果 117
機械性效果 117
生理效應 118
心理性影響 131
按摩的主要治療性影響 133
按摩的治療用途 133
按摩性治療的適應症 135
按摩的禁忌症 135
基本的預防措施 136
第二部分 實務
第6章 評估工具──軟組織的評估
技巧 145
按撫與輕撫法 145
壓力操作 146
扣擊與振動操作法 146
深度摩擦技巧 146
第7章 普通按摩程序 149
普通按摩的程序和技術 149
普通按摩程序的技術 150
普通按摩的具體技術 152
第8章 局部按摩程序 183
霍法系統 184
局部按摩程序的技術 188
第9章 焦點按摩程序 215
減液的按摩 215
慢性水腫 216
血腫 217
表皮疤痕組織 219
肌肉、肌腱或韌帶粘黏 221
大腸失能 222
肌肉失能:誘發肌肉的收縮 223
第10章 呼吸疾病病人的按摩 225
放鬆 225
氣道清除 226
姿位引流 226
扣擊技術 227
振動與抖動 232
深呼吸及咳嗽 232
下肢的被動運動 233
第11章 結締組織按摩 235
簡短歷史與理論基礎 235
反射區 235
結締組織按摩的基本診斷技術 237
基本的治療技術 239
結締組織按摩的效果 239
治療指示 241
治療頻率與時間 241
禁忌症 241
第12章 淋巴水腫治療的去腫脹
療法 245
Rachel Fey-Larsen
淋巴系統 245
病理生理學 247
治療原則 247
評估 249
皮膚與傷口的照護 250
淋巴液的鬆動術 250
按撫 251
順序與路徑 252
壓力治療 260
治療性運動 263
病患的衛教 264
第13章 運動按摩 266
Catherine Ortega
運動按摩的歷史 266
按摩運動員的治療性效果 267
第14章 嬰幼兒的按摩 279
嬰兒或幼兒的按摩技巧 280
一般的全身按撫 280
頭與臉 281
上肢 281
胸部與腹部 283
下肢 283
背部 285
臀部 286
吸吮 286
第15章 緩和照護的按摩 290
古代V.S現代 對臨終者的照護 290
在疾病末期老人的按摩技術 291
技術 291
第16章 補充/替代醫學的軟組織鬆
動術 294
肌筋膜放鬆術 295
板機點治療 297
反射區域學 301
羅爾夫結構整合法 304
治療點扣擊法 304
顱薦療法 305
第17章 東方系統的軟組織鬆動術 310
穴位按壓 310
日式指壓 314
傳統的東方按摩 316
傳統泰式按摩 317
夏威夷式按摩 318
附錄 胸外(體外)心臟按摩 321
索引 323
立即查看
運動生理學
ISBN13:9789864306527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王鶴森;吳泰賢;吳慧君;李佳倫;李意旻;林高正;郭婕;溫小娟;劉介仲;蔡佈曦;蔡琪文;鄭宇容;鄭景峰;謝悅齡;顏惠芷
裝訂/頁數:平裝/509頁
規格:26cm*19cm*2.3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0/10/12
中國圖書分類:體育;運動
內容簡介
本書邀集了多位國內多所大學、科大、技術學院的資深運動生理學教師共同編寫,作者們參考國內外運動生理學教科書,再依國內教學需求加以調整,擬定本書各章架構。編撰時力求以簡明易懂的文字,搭配清楚扼要的插圖,由淺入深地引導初學者輕鬆進入運動生理學的領域。
各章在章末編有「課後練習」,包含選擇題及問答題,可提供同學課後複習之用,並快速掌握該章重點。書中提供習題解答,讓讀者可即時檢視,方便讀者自學。
運動生理學不僅是運動科學、動作科學、人體肌動學(kinesiology)、物理治療學、食品營養等學科的重要課程,對於運動休閒相關科系學生、運動教練、體育教師來說,也是很重要的背景知識。但目前國內運動生理學的中文教材大部分翻譯自國外書籍,內容通常較為艱澀,超出了許多科系的教學需求,對學生造成負擔。本書於2011年第一版出版發行後,受到許多學校教師採用為課程指定教科書,廣受好評,是一本適合國內課程的教材。
第三版新增新冠肺炎、腹式呼吸、體循環與肺循環的差異、冠狀動脈灌流壓等內容,並更新圖片、新增考題,增加讀者課後練習之機會,提升學習效果。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何謂運動生理學?
Chapter 02 運動與能量
2-1 能量來源
2-2 人體運動時的能量轉換
2-3 人體於靜止及活動時的能量消耗
2-4 運動後的恢復期
Chapter 03 運動與肌肉
3-1 骨骼肌
3-2 肌纖維的型態
3-3 肌肉動作
3-4 肌力與肌耐力
3-5 延遲性肌肉酸痛
3-6 肌酸增補
Chapter 04 動作的神經控制
4-1 神經組織學
4-2 神經系統電生理學
4-3 神經系統與運動
4-4 神經系統的運動控制功能
4-5 結論
Chapter 05 內分泌系統對運動與訓練的反應
5-1 內分泌系統概論
5-2 骨骼肌的新陳代謝
5-3 激素的調節以及運動對激素的影響
5-4 結論
Chapter 06 運動與呼吸
6-1 呼吸系統的構造
6-2 肺換氣
6-3 氣體交換
6-4 血液中氧氣及二氧化碳的運輸
6-5 呼吸的調節
Chapter 07 運動與循環系統
7-1 循環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7-2 循環生理
7-3 運動時循環系統的反應及調節
7-4 運動訓練的效果
Chapter 08 運動與免疫系統
8-1 免疫系統的基本介紹
8-2 免疫防禦機制
8-3 運動與免疫
8-4 結論
Chapter 09 運動與營養
9-1 營養素
9-2 水分和電解質
9-3 運動訓練所需的營養
9-4 運動飲料
9-5 運動營養增補劑
9-6 運動前、中、後營養成分的需求
Chapter 10 身體組成與體重控制
10-1 身體組成
10-2 身體組成與運動表現
10-3 過重及肥胖
10-4 體重控制
Chapter 11 運動與環境溫度
11-1 體溫調節
11-2 在高溫環境下運動
11-3 改善熱耐受力的因子
11-4 在低溫環境下運動
Chapter 12 在高海拔與低海拔的環境中運動
12-1 在高海拔環境中運動
12-2 在低海拔環境中運動
Chapter 13 運動訓練
13-1 訓練的原則
13-2 訓練生理學
13-3 最大攝氧量
13-4 改善耐力的訓練
13-5 增進柔軟度的訓練
13-6 女性運動員的運動生理特性與訓練
13-7 運動疲勞
Chapter 14 運動處方
14-1 運動處方
14-2 各年齡層改善體適能的一般指導方針
14-3 改善心肺功能的運動處方
14-4 增進肌力及肌耐力的運動處方
14-5 改善骨骼健康的運動處方
Chapter 15 運動能力的評估
15-1 運動能力評估的原則
15-2 有氧能力的評估
15-3 無氧能力的評估
15-4 肌力的評估
立即查看
運動生物力學(二版)
ISBN13:9789860622874
出版社:禾楓書局
作者:Peter M. McGinnis 著;張至滿 總校閱
譯者:張至滿;劉錦璋;陳帝佑;洪得明;陳重佑;何維華;蔡虔祿;朱彥穎;程欣儀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2/02/01
中文圖書分類:運動學
內容簡介
本書為介紹運動生物力學之專門用書,《運動生物力學》第二版採用獨特的方法來引導讀者進入競技與健身運動生物力學的世界。本書使用簡單的術語,介紹了官能解剖學之前的力學,幫助學生首先瞭解外力及其對運動的影響;然後探索肌肉骨骼系統如何反應,進而產生自身的內力來維持或改變姿勢;最後展示了如何應用生物力學原理來分析動作表現並達到提高其效能的終極目標。
本書提供易於理解的自我實驗範例與例題專欄,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探索生物力學原理。除了全書的各項數據更新外,新版中的其他新增內容還包括:
►新增內容介紹了教練、運動員和大眾可使用來測量運動各方面表現的多項技術與設備。
►對公式使用的說明,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內容。
►新的「觀念應用」專欄提供了對生物力學實際應用更深入的分析。
《運動生物力學》第二版以清晰簡潔的方式介紹了人體運動的生物力學,同時融入積極參與的學習體驗。學生將可以更親近的探索力學原理,從而對主題有深刻的理解。
目錄
導論-為什麼要讀生物力學
第一篇 外力生物力學
第1章 力量
第2章 線運動學
第3章 線動因學
第4章 功、功率和能量
第5章 力矩
第6章 角運動學
第7章 角動因學
第8章 流體力學
第二篇 內力生物力學
第9章 生物材料的機械性質
第10章 骨骼系統
第11章 肌肉系統
第12章 神經系統
第三篇 應用生物力學原理
第13章 生物力學質性分析以增進技術表現
第14章 改善訓練的生物力學質性分析
第15章 瞭解傷害發生之質性生物力學分析
第16章 生物力學相關科技
立即查看
筋膜操作治療術:針對肌肉骨骼疼痛處置(Fascial Manipulation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2e)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筋膜操作治療術:針對肌肉骨骼疼痛處置
作者:林時維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523
簡介:
慢性疼痛普遍困擾著現代人,醫院門診多有以各種疼痛而來求診的民眾。本書做為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肌筋膜疼痛參考用書,提供各種引起疼痛的激痛點與其引傳痛區塊;將深奧複雜的肌筋膜疼痛症化繁為簡,搭配解剖繪圖以點出全身「痛」的位置、症狀,以及疼痛的轉移;更有示範注射治療手法及建議之伸展運動,簡明而精確的說明,使讀者易於理解並輕鬆掌握關鍵概念,幫助醫師及早作出診斷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是致力於對抗疼痛之現代醫師手邊不可或缺的最佳利器。
目錄
導論 1
基本原理 3
第一部分:肌筋膜單元
第1章 肌筋膜單元的解剖 9
肌筋膜單元的結構 9
● 單關節和雙關節肌肉纖維 10
● 肌內膜、肌束膜與肌外膜 11
肌筋膜單元的命名 14
肌筋膜單元:主動肌與拮抗肌 17
第2章 肌筋膜單元的演化 19
在三個平面上的運動演化 19
體節獨立性的進化 22
從肌隔膜演進到肌筋膜單元 23
第3章 肌筋膜單元的生理學 27
肌筋膜單元的協調中心及感知中心 27
肌梭的生理學 30
協調中心以及傳導痛 31
肌腱器官的生理學 33
● 依據關節角度的抑制 34
● 抑制拮抗肌纖維作用 34
第4章 上肢的肌筋膜單元 37
上肢前向動作肌筋膜單元 41
上肢後向動作肌筋膜單元 42
上肢內向動作肌筋膜單元 43
上肢外向動作肌筋膜單元 44
上肢內旋動作肌筋膜單元 45
上肢外旋動作肌筋膜單元 46
第5章 軀幹的肌筋膜單元 47
軀幹前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51
軀幹後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52
軀幹內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53
軀幹外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54
軀幹內旋運動肌筋膜單元 55
軀幹外旋運動肌筋膜單元 56
第6章 下肢的肌筋膜單元 57
在運動術語中的差異 57
● 與針灸經脈的差異 57
下肢前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60
下肢後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61
下肢內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62
下肢外向運動肌筋膜單元 63
下肢內旋運動肌筋膜單元 64
下肢外旋運動肌筋膜單元 65
第7章 肌筋膜單元的治療 67
筋膜的可塑性及延展性 67
評估表的編撰 70
● 數據資料 72
● 臆測(Hypothesis) 74
● 驗證(Verification) 74
● 治療(Treatment) 75
臨床案例研究 78
第二部分:肌筋膜序列
第8章 肌筋膜序列的解剖 83
肌筋膜序列的結構 86
● 四肢的肌筋膜序列結構 86
● 軀幹肌筋膜序列的結構 88
肌筋膜序列與空間平面 88
● 肌筋膜序列與姿勢調整 88
● 空間平面上的肌筋膜序列及代償 89
終端於四肢的序列 90
● 終端在上肢 90
● 終端在下肢 90
● 終端在頭部 90
第9章 肌筋膜序列的演化 93
深層肌肉的演化 93
淺層肌肉的演化 95
空間感知的演化 97
第10章 肌筋膜序列的生理學 101
肌筋膜序列的張力 101
筋膜腔室及運動方向 103
● 軀幹筋膜腔室 103
● 上肢筋膜腔室 103
● 下肢筋膜腔室 106
姿勢與肌筋膜序列 107
姿勢代償及肌筋膜序列 110
第11章 上肢的肌筋膜序列 113
上肢前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16
上肢後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17
上肢內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18
上肢外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19
上肢內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20
上肢外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21
第12章 軀幹的肌筋膜序列 123
軀幹前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26
軀幹後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27
軀幹內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28
軀幹外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29
軀幹內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30
軀幹外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31
第13章 下肢的肌筋膜序列 133
下肢前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36
下肢後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37
下肢內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38
下肢外向運動肌筋膜序列 139
下肢內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40
下肢外旋運動肌筋膜序列 141
第14章 肌筋膜序列的治療 143
編製全面評估表 143
● 病史資料 143
● 治療 148
筋膜治療的處所及原理 149
臨床案例 150
第三部分:肌筋膜螺旋
第15章 肌筋膜螺旋的解剖 155
區段的運動模式 158
斜向線或兩個序列的合併 160
筋膜內螺旋膠原纖維 161
● 區段協調中心與融合中心之間的差異 163
第16章 肌筋膜螺旋的演化 165
運動模式的形成 165
運動系統的演化 167
肌筋膜螺旋的演化 169
站立姿勢的演化 171
第17章 肌筋膜螺旋的生理學 173
斜向線及運動模式 173
肌筋膜螺旋與反射運動 176
● 以筋膜觀點來看待步態分析 177
肌筋膜螺旋與運動功能 179
肌筋膜螺旋及筋經 181
第18章 上肢的肌筋膜螺旋 185
後向-外向-手部螺旋 188
● 後向-外向-手部 螺旋的融合中心 189
後向-內向-手部螺旋 190
● 後向-內向-手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191
前向-內向-手部螺旋 192
● 前向-內向-手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193
前向-外向-手部螺旋 194
● 前向-外向-手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195
第19章 軀幹的肌筋膜螺旋 197
後向-外向-頭部螺旋 200
● 後向-外向-頭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01
後向-內向-頭部螺旋 202
● 後向-內向-頭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03
前向-外向-頭部螺旋 204
● 前向-外向-頭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05
前向-內向-頭部螺旋 206
● 前向-內向-頭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07
第20章 下肢的肌筋膜螺旋 209
後向-外向-足部螺旋 212
● 後向-外向-足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13
後向-內向-足部螺旋 214
● 後向-內向-足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15
前向-外向-足部螺旋 216
● 前向-外向-足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17
前向-內向-足部螺旋 218
● 前向-內向-足部螺旋的融合中心 219
第21章 肌筋膜螺旋的治療手法 221
● 筋膜是連接各運動系統部分的組織 221
筋膜手法的禁忌症 225
製作評估表 225
● 資料 225
● 臆測 225
● 驗證 226
● 治療 226
● 病患的問題 227
臨床病例 228
結論 231
匯總表 233
參考書目 243
辭彙表 245
筋膜解剖圖索引 247
索引 249
立即查看
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
作者:余南瑩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042
簡介:
《動作解剖學─人體姿勢分析及技巧解說》本書以動態整合的方式來研究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內容不僅聚焦在解剖學本身,也強調身體的舞蹈、運動,以及其它體育訓練的動作和解剖結構的功能層面,以了解其與人體動作間的關聯。全書以簡潔的文字搭配上千個手繪圖案,清楚地引導讀者悠遊於肢體與軀幹的肌肉、骨骼、韌帶與關節之中。對於想深入學習解剖學的人及熱衷於肢體動作的人來說,是一本具有相當參考價值及深入研究的書籍。
序言:
好幾世紀以來,解剖學家一直專注於精確地描述身體的結構,不可避免的,他們會以類似人體臟器的方式來處理人體的動作系統,也就是實際的功能並不清楚或獨立描述各個結構。逐漸地,在二十世紀初,解剖學家開始將更多的注意力擺在肌肉和關節的作用。最近這幾十年仍一直持續著基本的功能性研究。近幾年有一些研究學者開始探討動作系統的生物力學特性(例如彈性與阻力)。然而這些研究通常關注實驗室中獨立開來的成分,並不是在「實際生活中」人體如何使用肌肉與關節系統。通常我們會從「效率」的觀點來分析功能的層面,也就是人們如何在各種活動中讓身體像一個服從的機器一樣。在物理治療領域,我們通常從神經生理與力學的觀點來研究分析人體的動作,這樣才能對於治療效果與實際動作的機制有清楚的定義。很多人對於身體的活動或訓練例如舞蹈、模擬表演、戲劇、瑜珈、放鬆術等有興趣,希望藉由物理治療尋找量化與質性的分析研究,並以促進練習的成果。因此,Blandine Calais-Germain以研究舞蹈開始,並以研究物理治療做為結論。她認為這兩種探討身體結構與動作的方式有著互補的特性。Blandine很快就領略到舞者可以從了解自己身體的「內部結構」而獲得很大的進步。針對這個目的,她設計了一個新穎的教學方法:同步呈現身體結構及可能產生的動作,藉此誘發舞者做出正確的動作。
不只是舞者,其他與身體的訓練相關的專業都希望能增加前來上課的人數,在這些課程(也是這本書)強調的不是解剖學本身,而是對身體動作更深入的了解。我很榮幸能見證這個觀念及全新課程的誕生,此書的出版呈現Blandine擔任舞者及教師多年來的經驗,我很高興現在很多人可以一起分享這些經驗所結成的果實。當Blandine還是物理治療的學生時,我與她有密切的共事經驗,我見證她身為治療師的獨到技術、她的智慧及她所熱愛的教學。全書的圖都是原創的,且主要強調正常姿勢與動作的描述與了解。這本書對學習強調人體整合或複雜身體動作的專業特別有用,而對於因任何理由而想進一步學習解剖的人,此書提供有用且令人深思的資源。我希望這本書可以獲得其應得的成功。
Dr. Jacques Samuel
Director, French School of Orthopedics and Massage, Paris, France
目錄:
1 一般解剖學 9
解剖位置 9
動作的平面 10
骨架 14
骨骼 15
關節 16
韌帶 20
肌肉 21
肌肉的彈力性質 22
肌肉形狀 22
肌肉收縮的形式 25
2 軀幹 31
軀幹的型態:可視及可觸摸的標記點 32
軀幹的動作 34
脊柱(或脊椎) 36
脊椎結構 38
脊椎如何連結 39
脊柱上的韌帶 40
脊椎的動作 42
椎間盤主要負責吸收衝擊力量 44
骨盆或稱骨盆帶 44
兩個連結帶 51
薦髂關節 54
薦髂韌帶 55
腰椎 56
腰薦關節 58
胸椎 60
胸廓 62
肋骨的動作 64
胸腰交接 66
頸椎 67
枕下脊椎 70
軀幹與頸部後側肌肉 73
深頸部肌肉 78
頸部前面與外側肌肉 86
腹部前外側肌肉 96
腹腔 101
3 肩關節 104
肩部的型態 105
肩關節的整體性動作 107
肩帶 112
肩胛骨 114
肱骨 118
盂肱關節 119
肩胛胸廓肌肉 122
肩關節的深層肩胛肱骨肌肉群 128
肩膀的肩胛肱骨肌肉群 131
肩關節特定動作的肌肉活動 135
4 手肘 139
手臂及前臂型態:可視及可觸摸的標記點 140
手肘的屈曲與伸展 141
橈骨與尺骨 142
手肘與前臂的旋前與旋後 151
旋前與旋後動作來自前臂近端與遠端關節表面與韌帶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152
5 手腕與手部 159
手腕與手部 160
手部骨骼的配置 161
6 髖關節與膝關節 193
髖關節與膝關節標記點 194
髖關節的動作 196
股骨 202
髖關節 203
股骨頭如何與髖臼形成關節 206
髖關節的變異性 207
髖關節的關節囊與韌帶 208
髖關節活動時,髖關節前面的韌帶呈現不同的緊度 209
膝關節的動作 210
膝關節包含三組骨骼 213
膝關節表面 214
髁狀結構在膝關節活動時的位移 216
下肢在解剖位置通常看三個軸心 217
半月板 218
膝關節囊 220
十字韌帶 221
側腹韌帶 222
膝關節的韌帶固定 224
膝關節的自動旋轉 225
臏骨 226
髖關節與膝關節上附著於多處骨骼的肌肉 229
髖關節的深層肌肉 230
臀中肌 239
髖關節與膝關節的肌肉 240
7 腳踝與足部 259
腳踝與足部標記點 260
足部的骨骼排列 261
足部的動作 262
兩根形成小腿的長骨骼:脛骨與腓骨 264
踝關節 265
腳踝的活動度 266
骨骼的穩定度 266
腳踝的關節囊與韌帶 266
踝關節的穩定度 267
後足部或後跗骨的骨骼 268
腳踝與足部 270
距下(距跟)關節 271
距下關節的活動度 272
距下關節的關節囊與韌帶 274
距骨與跟骨前跗骨、蹠骨 275
橫跗關節(肖帕爾氏關節) 276
關節囊維持這兩個關節 277
蹠骨與趾骨 276
跗蹠關節 279
蹠趾關節 280
第一與第五「輪幅」的特殊性 281
腳踝與足部肌肉的附著位置 262
中間肌群 284
內側肌群 286
外側肌群 287
前面外在肌 288
伸趾長肌 289
第三腓骨肌 289
外側的外在肌 290
後側面外在肌 292
足部外在肌肉於腳踝上的作用 296
踝關節的穩定性 297
踝關節 298
走路時腳踝與足部肌肉的作用 300
立即查看
Netter's解剖學手冊(Anatomy Flash Cards)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4
立即查看
彩色圖說人體解剖學口袋書(Pocket Guide:The Human Body)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彩色圖說中風及腦傷的復健自療-專家教您居家運動DIY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彩色圖說中風及腦傷的復健自療-專家教您居家運動DIY
ISBN
9789861269276
作者/出版社
閆彥寧/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13/1
內容簡介
重量:0.15kg 頁數:272 裝訂:平裝 開數:菊32K 印刷:彩色
【新書簡介】
多年來,腦中風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也是導致成人殘障的主要原因。然而,患者若能在中風後把握時機,配合醫師、復健治療師做充分、正確的復健運動,則可將中風的後遺症降到最低。本書針對半身不遂患者,從臥床時期房間的佈置、肢體的擺放、給予病患被動運動,循序漸進到床邊坐起與躺下、站立練習、平地步行練習、上下樓梯等等復健運動與自理生活訓練,還包括輪椅、拐杖的選擇與使用,以彩色圖解的方式,協助病患逐步恢復自我照顧的能力,不僅是中風患者與家屬簡單有效的居家復健手冊,也是復健工作者的簡明參考書。
立即查看
彩色圖說藥用植物臨證驗方珍藏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彩色圖說皮膚百科全書:皮膚之健康.保養及醫學美容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彩色圖說皮膚百科全書:皮膚之健康.保養及醫學美容
作者:蔡逸姍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3
條嗎:9789861268736
【新書簡介】
我們夢想要擁有的完美肌膚,現已不再是難事,這一切就可以從閱讀本書開始。「彩色圖說皮膚百科全書」是由兩位皮膚科專業醫師共同撰寫,內容主要是針對其多年來門診患者各種皮膚問題的說明,以及教導患者如何照顧與保養皮膚。除此之外,對於皮膚、相關產品、使用的藥物與美容療程亦有完整的介紹,並揭露許多常見的錯誤觀念,以及提供求診時的小秘訣等。全書有豐富的彩色圖片輔以說明,淺顯易懂,讓您輕鬆創造完美的肌膚。
【前言】
前言每個人在一生中幾乎都會遇到一些皮膚問題,或輕或重。黑色素細胞癌和其他一些皮膚癌也越來越早發生,近幾年來,發生率也逐漸上升。大約有85%青少年患有青春痘,而且現在越來越常持續到成人期。我們的環境中充滿各式各樣對皮膚的威脅與傷害,包含日光、昆蟲、細菌和有毒植物等等。因為人口持續老化,所以也越來越多人皮膚鬆弛、長皺紋和黑斑。這些是甚麼呢?它們只是難以擺脫的長壽象徵,或是真的會威脅性命呢?
Susan C. Taylor和Victoria Holloway Barbosa醫師提供很棒的資料,可以讓你和家人們更加了解皮膚及相關疾病。這本書有許多彩色圖片、簡明易懂的風格,以及求診時的小秘訣,同時本書也提供豐富的資源。另外,本書也揭露許多常見的錯誤觀念,例如酒糟鼻並不是愛喝酒造成的,還有你可以很放心地去掉黑痣上的毛髮,不用擔心會使黑痣轉變為惡性。建議一開始在皮膚病較輕微的時候,可以使用非醫師處方的藥水,如果沒有進步時,則要看醫生。目前化妝品進展非常快速,新穎的觀念有時令人感到困惑。到底有哪些分歧的意見?什麼時候符合你的需求?以及有哪些可能的潛在副作用?本書將為你解答,讓你收穫滿載!
很高興這本書提供大家豐富的內容。讀者文摘令人信賴的編輯群,賦予此書風格與簡明易懂的編排,相信每個人讀完此書都會有所收穫。如果你了解身體最大的器官-皮膚,就可以預防皮膚疾病、知道何時看醫生,並更加了解治療方法。
William D. James, M.D.
Paul Gross皮膚科教授
賓州大學
【譯者序】
我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將這本「彩色圖說皮膚百科全書」翻譯成中文版本,如此一來,有更多的民眾可以獲得正確且實用的知識。許多病人在皮膚科門診常常會詢問醫師一些日常生活皮膚保養的問題,礙於工作繁忙,醫生無法仔細衛教病人,非常可惜。因為藉由正確的保養及照護皮膚,可以使皮膚疾病加速痊癒,而在這本書中,民眾能夠獲得正確的解答。另外,網路與電視媒體知識與訊息的發達,常常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謠言或偏方,甚至是千奇百怪的DIY秘方。電視上也有許多非專業的「某某達人」會介紹錯誤的概念與知識,民眾經常會被誤導,導致皮膚受傷或加重皮膚病。相信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民眾也可以破解一些常見的皮膚迷思與不正確的謠言。
除此之外,本書中還有非常詳盡的常見皮膚疾病及手術介紹,將艱澀難懂的專業名詞與醫學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表達,讓民眾可以輕鬆地獲得醫學知識。本書第四章「美容及外科手術」是由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張耀元醫師所翻譯,當中介紹許多常見的整形手術,深入淺出,易於理解。同時,全書附有豐富的全彩圖片,讓內容更加的活潑生動,希望你可以從中獲益良多!
皮膚科專科醫師 蔡逸姍
京硯皮膚科整形外科聯合診所皮膚科院長
【目錄】
作者簡介 4
前言 5
介紹 6
第1章 皮膚有什麼作用 10
第2章 美麗與皮膚保養 32
第3章 常見皮膚病:從A到Z 76
第4章 美容及外科手術 108
第5章 皮膚與你的健康 136
詞彙 164
其他資源 170
索引 172
致謝 176
立即查看
彩色圖說眼部百科全書:眼睛.眼周皮膚的照護與眼部醫學美容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彩色圖說眼部百科全書:眼睛.眼周皮膚的照護與眼部醫學美容
作者:王孟祺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2
條嗎:9789861268644
新書簡介:
我們常說明眸皓齒,眼睛除了「看」的功能以外,對人的相貌也有極大的影響力。本書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文句,精美繪製的模式圖,以及有條有理的編排方式,讓讀者可對基本的眼球結構與眼球疾病一目瞭然,內容包含眼科領域裡最受重視的問題,從乾眼症到黃斑病變、各種雷射和屈光手術、抗老化的眼部美容手術、眼球健康最佳飲食秘訣等,內容豐富有趣,幫助您學習雙眼帶給您的重要訊息。讓您的眼球更健康並阻止視力的惡化。
譯者序
有句話說:人生有兩大恐懼,一是死亡的恐懼,再者是失明的恐懼。這句話說明了眼睛對生活是多麼重要的一個器官,尤其是科技對視覺越來越倚重的今日,如果失去了寶貴的視覺,生活將會有多不方便與單調。因此學著保養自已的雙眼,在壽命延長的同時才能有更佳的生活品質。
彩色圖說百科全書的作者,使用淺顯易懂的文句,精美繪製的模式圖,以及有條有理的編排方式,讓人可以對基本的眼球結構與眼球疾病一目瞭然,又不會流於專業教科書的冗長乏味;再輔以“認識您的 Eye Q “、”視覺迷思”等小專欄提高閱讀的趣味性,真是一本讓人著迷的衛教書籍。您可以從頭閱讀到尾,也可以挑選自已有興趣的章節先閱讀;您可以深入的慢慢研究,而精心整理過的圖表可以讓您很快的查閱。
本書內容包含了眼科領域裡最受患者重視的一些問題,它不想讓您成為眼科專業人員,而是幫您在面對眼科照護人員時,可以聽懂、了解他們所使用的一些術語,在整個溝通過程中減少誤解,增加治療過程中的參與感。在醫療日新月異的時代,多深入了解自已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不但有助於與醫療人員溝通討論,也可以減少誤解與不合理期待所衍生的醫療糾紛。
我們常說明眸皓齒,眼睛除了”看”的功能以外,對人的相貌也有極大的影響力。所以本書對近視屈光手術與種種眼周微整形和眼部美容手術有深入的討論,甚至女性朋友化妝所要注意的事項也著墨不少,這是其它類似書籍所沒有的。很多全身疾病也和眼睛疾病有關,需要我們特別注意,讀者在選購琳瑯滿目的營養保健食品時,如果有閱讀過本書,就不會覺得無所適從了。若有視障的家人或朋友,本書也提供如何協助他們的方法和許多寶貴的資源。
譯者在YouTube上建立一個眼科專業的衛教頻道,其中有許多影片的內容可以做為閱讀本書的參考。譯者在文中附上影片專題的名稱與網頁聯結,讀者只要在YouTube中鍵入標題如” 極速精雕近視雷射” 就可以輕易找到相關影片。或在Google、Yahoo等入口網站輸入 “ mrgoodvision”也可以馬上找到這個頻道,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王孟祺
大安双眼明眼科中心 院長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100年年會白內障實況手術示範醫師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屈光手術委員會委員
2009商業周刊推薦眼科良醫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
前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
目錄
前言 4
介紹 6
譯者序 8
眼球如何運作 10
完美清晰的視力 28
眼睛的毛病 50
您的身體健康對眼睛的影響 82
眼球的舒適感 100
眼球健康的天然療法 116
眼睛的美容照護 130
更進一步來看 150
打破常見的迷思 151
準備手術前諮詢醫師的一些問題 156
眼科藥物 162
其它有用資源 170
索引 172
致謝 180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