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24
詳細資訊
24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5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Netter's人體解剖學圖譜 ISBN13:9789869743211 出版社:力大圖書 裝訂:精裝 規格:29cm*22cm*3.5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19/12/01 中國圖書分類:人體解剖學 內容簡介 在醫學和醫療保健領域中無與倫比的人體解剖學描繪作品 唯一一本由醫師繪製的解剖學圖譜一Netter人體解剖學圖譜,第7版一以臨床觀點將享譽全球、精緻且清晰的人體透視圖呈現在您眼前。除了 Dr. Frank Netter極富盛名的作品之外,書中亦收錄近100張由當代一流醫學插畫家,Dr. Carlos A. G. Machado所繪製的圖片。這兩位才華洋溢的醫學藝術家,共同突顯出人體最具fei床意義的觀點。另外,超過50張的精選放射影像幫助您銜接解剖圖及實務解剖學。 全新第七版以來自學生及醫師的需求為基礎進行內容更新: •新增系統緒論單元,以全身的觀點概述表面解剖學、血管、神經及淋巴系統。 •新增超過25張新圖片,內容涵蓋頸部具重要臨床意義的筋膜束、下肢深層靜脈、髖部滑囊、前列腺血管分布,以及如顳下窩等不易觀察的區域。 •各章末新增臨床表格,強調具重要臨床意義之結構。這些表格依人體系統整理,提供速查重點,並附有參考圖片編號,指引讀者快速找到該結構的說明圖片。 •超過50張全新放射影像一部分為全新視角、其他則使用最新造 影設備拍攝一圖片則以可協助讀者掌握大體解剖學重要結構的程度為基礎而選擇。 •專有名詞更新皆以國際解剖學標準TerminologiaAnatomica進行,同時並附註臨床詞彙供參考。 目錄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這本醫用微生物與免疫學手冊是由醫學系三年級的學生及微生物與免疫學的教授們,為了方便您複習微生物學和免疫學,以及在考試時作為研讀時的幫手。 這本手冊對您未來面對病人時,用來幫助診斷傳染病也是一個極好的資源。 每個單元強調最重要的主題: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傳染病,以易於查閱的方式呈現在每個單元中。不同的單元編排成微生物、概念及疾病部分。 微生物部分提供必要的圖片和數據以辨識、理解、診斷和治療每種微生物的感染疾病。對於最重要的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都有單獨的單元來介紹,但對於相較比較不重要,其相似或是相同家族的微生物則會共用一個單元。 大部分的卡片有: •全彩的圖片來觸發您的記憶力和快速辨認。 •重點論據提供“需要知道”的微生物特點和可能出現的考題。 •重要相關字,即時提供在考試或臨床上與微生物相關的單字。 •研究案例,讓您熟悉微生物如何呈現在病人身上或在考試時的案例。 •課後小常識提供有關微生物的有趣側寫,讓您記憶細節的部分。 •細節部分以提綱挈領的方式呈現,包括結構、實驗室檢測、毒性因子、產生的疾病、流 行病學研究和治療。 •快速識別圖示細菌單元上,讓您輕鬆辨別革蘭氏陽性和陰性桿菌、球菌及雙球菌。 •在免疫學、抗菌藥物、基本概念,和實驗室鑑定上,概念單元提供了重要的概念和細節,以便於理解圖表、表格、總結並分類成各單元。 •疾病單元提供清單、表格和圖表,並將有關的微生物依疾病、疾病的徵象以及其他因素歸類,以提供一種傳染性疾病的概述。 提示如何使用這本手冊: •依序查閱各單元,依疾病或其他標準重新分類。 •先用各單元的首頁來自我測驗,然後再對照後面的答案。 •把手冊放在白袍的口袋裡,並用它來了解更多有關您的病人的疾病。 •買一個披薩當獎品,玩“說出疾病名稱”的遊戲,參加遊戲的人挑選出一個單元並說出:當您的病人有下列徵象,請您說出疾病的名稱! 或者:“當您的病人得到鏈球菌性喉炎,您如何知道這是鏈球菌性喉炎?病人是如何感染到的?是什麼原因導致發病?疾病的徵象和結果是什麼?用什麼治療?” 【目錄】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基礎解剖與生理學 作者:鄧志娟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710 簡介: 《基礎解剖與生理學》全書分為五大單元,將解剖與生理學緊密連結,並以淺顯易懂的語法,簡明扼要地說明人體結構及生理功能,讓讀者有系統地瞭解人體形態結構及生理機能。文中穿插有「身體的運作機轉」、「生活小知識」與「小常識」等專欄,能幫助讀者了解生理如何影響每天的健康與保健。各章末提供「關鍵名詞回顧」與「課後測驗」,讓讀者自我複習。精美的彩色插圖,有助於讀者更易理解,對於醫護相關領域學生及渴望了解人體生理構造的大眾,本書是非常實用的入門教材。 序言 當妳讀這段文字時,妳的身體正在完成一些神奇的工作。電訊衝動以每小時200哩的速度傳送到腦部;數以百計的肌肉持續性的收縮和舒張維持著站立的姿勢,讓你的眼睛能讀著紙上的字。特別的肌肉-你的心臟-也是在固定的時間內持續的收縮和舒張將血液送至全身。事實上,在妳讀完這段文字時,你的血液已經完成兩次完整的循環路徑了。 更神奇的事是構成身體的所有各種的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都是來自於兩個簡單的細胞-卵子和精子。但值得一提的是,在60億人口中,你是個獨特的個體,沒有人會是相同的,這是個奇蹟。 科學家和藝術家一直都對人體著迷。幾世紀來,藝術家研究著人體的外型、集中注意在描述肌肉和骨頭的移動和外型。超過3000年,科學家加深對人體研究的深度-不再是整體上的觀察,更是去探討如何執行功能和為何執行功能上的探討。 對你來說,發現之旅開始於你開始閱讀此書。其中包含許多過往科學家作夢都想知道的資訊,這些資訊會幫助你了解自己;甚至於還能提供你一些有關健康或體育相關行業所需知道的知識。 事實上,在你了解身體生病之前,你必須先了解健康的運作過程。舉例來說,沒有對體液或電解質平衡有全面了解前,你如何解釋為何出現慢性嘔吐或腹瀉會引起心臟出現不正常的電性活動?沒有了解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相關連前,你如何解釋為何慢性肺部疾病最後會導致心衰竭? 因此,你必須學會-真正了解而非記憶-這些資訊。 有許多必須學習的、確定的;但也不必過份。此本書將這些資訊分成適當章節,讓每個章節都容易瞭解和記憶。當你閱讀到文本時-你也必須閱讀-你將可以自然的繪出許多圖表,來呈現出你所讀到的部分。有辦法貫徹了解你所讀的內容,會使你的學習更簡單。同時,利用、參考書本最後所提供分辨你的學習模式,接著搭配本書所提供輔助學習的部分,更來幫助你的學習。 當你學會後,最後,了解身體的形成和功能就更加簡單。當然完成這些任務就像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你真的能夠抵達終點的。在任何的馬拉松中,完成的主要關鍵就是遵守指導原則(每天複習和閱讀),一步一步(一個個章節接續閱讀)。最後你會成功的。 目錄: PART I 身體的組織 (Organization of the body) chapter 1 身體的組織化 (Orientation to the Human Body) 1 chapter 2 生命的化學 (Chemistry of Life) 17 chapter 3 細胞 (Cells) 37 PART II 覆蓋、支持、和移動身體 (Covering, support, and movement of the body) chapter 4 組織 (Tissues) 55 chapter 5 皮膚系統 (Integumentary System) 69 chapter 6 骨頭和骨頭組織 (Bones & Bone Tissue) 81 chapter 7 骨骼系統 (Skeletal System) 93 chapter 8 關節 (Joints) 115 chapter 9 肌肉系統 (Muscular System) 125 PART III 身體的調整和整合中心 (Regul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body) chapter 10 神經系統 (Nervous System) 151 chapter 11 感覺器官 (Sense Organs) 199 chapter 12 內分泌系統 (Endocrine System) 221 PART IV 身體的維持 (Maintenance of the body) chapter 13 血液 (Blood) 243 chapter 14 心臟 (Heart) 265 chapter 15 血管系統 (Vascular System) 285 chapter 16 淋巴系統和免疫系統 (Lymphatic & Immune Systems) 307 chapter 17 呼吸系統 (Respiratory System) 327 chapter 18 泌尿系統 (Urinary System) 347 chapter 19 液體、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Fluid, Electrolyte, & Acid-Base Balance) 361 chapter 20 消化系統 (Digestive System) 377 chapter 21 營養和代謝 (Nutrition & Metabolism) 399 PART V 延續性 (Continuity) chapter 22 生殖系統 (Reproductive Systems) 415 chapter 23 懷孕和人類發育 (Pregnancy & Human Development) 437 chapter 24 遺傳 (Heredity) 453 索引 (Index) 463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隱形眼鏡學 ISBN13:9789571194387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江東信;陳資嵐;林芮宇;林克華;蕭清仁 裝訂/頁數:平裝/328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重量:57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2/08/10 中國圖書分類:眼科學 簡介 這本《隱形眼鏡學》是由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蕭清仁博士、奧克蘭大學視光學院江東信博士以及臺灣視光教師群陳資嵐、林克華、林芮宇老師共同著作,結合了海內外視光臨床的寶貴經驗及處理方式集結而成。本書以簡明實用之大綱方式編寫,循著隱形眼鏡驗配流程及配戴者護理的邏輯,帶領著讀者從基本的軟硬式隱形眼鏡驗配概論直至專業且深入的挑戰問題探討。 目錄 第1章 隱形眼鏡發展史 壹、隱形眼鏡發明 貳、鞏膜鏡片現身 參、1930-1950年代:從鞏膜到角膜2 肆、1950-1960年代:隱形眼鏡演進及軟式隱形眼鏡的現身 伍、1970年代:隱形眼鏡的進化 陸、1980年代:拋棄式隱形眼鏡的現身 柒、1990年代:矽水膠隱形眼鏡的現身 捌、2000年代:更好更舒適的隱形眼鏡 玖、隱形眼鏡發展重要記事 第2章 角膜生理與構造簡介 壹、角膜組織及主層 第3章 隱形眼鏡光學 壹、頂點距離 貳、隱形眼鏡的視覺影響 第4章 隱形眼鏡配戴者選擇與各項檢查 第5章 裂隙燈檢查 壹、常用照射法及技巧 貳、臨床實作 第6章 角膜弧度及地圖儀 壹、角膜弧度儀 貳、角膜地圖儀 參、臨床實作 第7章 驗配前諮詢與評估 壹、問診與病史 貳、臨床評估 第8章 軟式隱形眼鏡 壹、軟式隱形眼鏡材質 貳、軟式隱形眼鏡基本設計 參、軟式隱形眼鏡製作方式 肆、基本軟式隱形眼鏡驗配 伍、軟式散光隱形眼鏡驗配 陸、其他軟式隱形眼鏡驗配考量 柒、軟式隱形眼鏡的配戴及取出教學 捌、軟式隱形眼鏡護理與保養 玖、隱形眼鏡配戴指南 拾、臨床實作 第9章 硬式隱形眼鏡 壹、硬式隱形眼鏡材質 貳、硬式隱形眼鏡的設計 參、配戴者的選擇 肆、硬式隱形眼鏡驗配 伍、進階硬式散光隱形眼鏡-前後表面、雙散及 第二邊弧散光 陸、硬式隱形眼鏡配戴及移除教學 柒、硬式隱形眼鏡的保養 第10章 兒童配戴隱形眼鏡 壹、影響配戴者驗配隱形眼鏡的重要因素 貳、適合配戴隱形眼鏡的兒童 參、兒童配戴隱形眼鏡較少的原因 肆、如何決定是否配戴軟式或硬式隱形眼鏡 伍、兒童隱形眼鏡的驗配 陸、鏡片的配戴與取下 柒、回診 捌、嬰幼兒配戴隱形眼鏡 玖、提醒 第11章 老花與隱形眼鏡 壹、驗配配戴者教育 貳、老花隱形眼鏡驗配須知 參、老花隱形眼鏡矯正方法 肆、軟式多焦點鏡片驗配要點 第12章 近視控制與隱形眼鏡 壹、角膜塑型術與近視控制 貳、雙焦及多焦點與近視控制 第13章 角膜塑型片 壹、角膜塑型片的設計 貳、角膜塑型片的設計原理 參、角膜塑型片的驗配 肆、驗配時常見的問題 伍、驗配注意事項 陸、配戴角膜塑型片的注意事項 第14章 圓錐角膜隱形眼鏡驗配 壹、角膜地形圖與圓錐角膜 貳、圓錐角膜鏡片驗配步驟 參、圓錐角膜驗配在臨床上的檢查 肆、圓錐角膜驗配指南 伍、角膜變形與圓錐角膜之比較 第15章 隱形眼鏡校驗 壹、硬式隱形眼鏡基本設計 貳、隱形眼鏡參數及測量方法 參、軟式及硬式隱形眼鏡可接受之誤差範圍建議 肆、實作練習263 第16章 隱形眼鏡併發症 壹、角膜缺氧所引發的併發症 貳、鏡片材質所引發的併發症 參、發炎反應所引發的併發症 肆、感染引起的併發症 參考資料 Conversion Charts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神經解剖學重點口袋書 作者:王霈 出版社:藝軒 出版日期:2015/06/00 ISBN:9789863940081 內容簡介 看看您知道多少,迎向學習去吧! 神經解剖學重點口袋書(Pocket Neuroanatomy)是一本易於攜帶、用以查閱複習神經解剖學和神經科學的學習指引書籍,內容著重在較重要的主題和臨床概念。透過本書所設計的表格、全彩圖像和重點式的內文,能夠讓您在面對課程與預備考試時,快速地找到所需必要的知識。 本書的特點包括: •最初有一前導章節概要介紹結構術語和方位。 •根據內容在各章節前編排重點主題樹狀圖,引導讀者形成知識架構,讓記憶與回憶更有效率。 •其中穿插的臨床重點實例可提供作為實際應用。 •整體知識的呈現,從結構的描述、連接、神經路徑到功能,都具有一致性。 •本書所提供的記憶技巧和類比表格等輔助學習工具,可以幫助您記住重要的知識。 •書末備有完整的名詞索引方便快速查閱。 •本書亦額外編入近二十年國家考試的出題重點,在適當內容處加註補述,讓讀者可以輕易掌握國考方向,焦點不遺漏! 目錄 編著者簡介 iii 編者序 v 第1章 神經系統概論 Overview of the Nervous System 1 第2章 感覺系統 Sensory System 53 第3章 運動系統 Motor System 67 第4章 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 83 第5章 化學性知覺 Chemical Senses 91 第6章 視覺系統 Visual System 97 第7章 聽覺與前庭系統 Auditory and Vestibular Systems 105 第8章 大腦皮質 Cerebral Cortex 115 參考書目 119 附錄 120 索引 129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新書簡介: 準備國考,毫無疑問地必須勤做歷屆考古題,本書作者累積20年的解剖學教學經驗,根據近幾年的考題趨勢將內容去蕪存菁,整理出四大主題,每個主題均以表格、圖示取代敘述性及條列式的內容,擺脫硬背又容易忘記的困擾,真正做到以理解取代背誦,讓考生能理解核心觀念,同時亦能養成清晰的解題思維,對應考的學子而言,本書正是你考前過關斬將必備的良伴。 本書八大特色: ★ 總複習與考題二合一,一本書輕鬆通過國考 ★ 根據考題趨勢精簡內容,真正做到去蕪存菁 ★ 一表格一主題,取代敘述性及條列式的内容 ★ 理解後記憶法,擺脫硬背又容易忘記的困擾 ★ 唸完主題內容立即練習考古題,,印象更深刻 ★ 考題依主題分類,輕鬆掌握考題出現的頻率 ★ 版面設計新穎,查閱特定主題更方便及快速 ★ 彩色印刷及精美插圖,提升圖像記憶的效果 【目錄】 自序 iii 編排架構 iv 章節要點 v 考題趨勢及應考策略 x 第一部:細胞學 胞器與內涵物 2 細胞核 4 粒線體 5 細胞骨架 6 染色技術 7 胞器與內涵物 2 細胞核 4 粒線體 5 細胞骨架 6 染色技術 7 第二部:基礎組織學 第1章 上皮組織 上皮的類型 12 細胞接合 16 上皮的特化構造 19 分泌細胞的類型 22 主要的唾液腺 24 第2章 結締組織 ▎結締組織 28 架構及分類 28 吞噬及抗原呈現 29 ▎特化結締組織 32 脂肪組織 32 軟骨 33 硬骨 37 硬骨生成 40 骨髓 43 ▎血液 44 白血球 44 第3章 肌肉組織 三種肌肉組織 48 骨骼肌纖維的種類 50 肌梭 54 運動終板或神經肌肉接合 56 第4章 神經組織 神經組織的組成 58 中樞及周邊神經的髓鞘差異 63 周邊神經的結締組織 64 退化及再生 65 第5章 血管系統 血管結構之比較 68 彈性與肌肉動脈 70 微血管 72 第6章 皮膚系統 皮膚的層次 74 第7章 淋巴系統 主要的淋巴器官 78 第三部:基礎胚胎學 發育時期 86 絨毛的發育 89 胚層的發育 92 咽 (鰓)弓 (弧) 95 神經嵴的主要衍生構造 100 第四部:大體解剖學 第1章 概論 ▎專有名詞 104 基本的專有名詞 104 ▎身體的平面 105 身體的參考平面 105 ▎運動 107 動作的類型 107 ▎關節 108 滑液關節的類型 108 ▎自主神經系統 109 自主神經系統的分布 109 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 113 頸神經節 114 第2章 背部 ▎脊柱 118 結構及發育 118 椎骨的結構 120 韌帶及孔洞 121 ▎脊髓 123 脊髓膜 123 外部形態 124 內部結構:灰質 128 內部結構:白質 129 ▎背部的肌肉 133 背部肌肉的分層 133 背部的外在肌 135 ▎背部的區域 137 枕下區 (三角) 137 第3章 胸部 ▎胸壁 142 肋骨及胸壁的關節面 142 乳房 145 胸部區的肌肉 147 肋間 149 肋間肌 153 ▎肺腔 155 胸(肋)膜 155 肺臟 159 肺臟和胸(肋)膜的定位 161 ▎支氣管 163 主支氣管 163 下呼吸道的組織學 165 支氣管樹的組織特點 166 ▎縱隔 169 縱隔的分區 169 ▎中縱隔 172 心臟的發育 172 胎兒血液循環 174 心臟的定位 176 心包膜及心包膜竇 180 心臟的構造 183 心臟的血液供應及傳導系統 186 ▎後縱隔 191 血管及淋巴管 191 ▎神經支配 194 心臟和肺臟的神經支配 194 第4章 腹部 ▎前腹壁 196 筋膜的類型 196 腹直肌鞘與弓狀線 197 前外側的肌肉 199 動脈供應和神經支配 201 ▎腹股溝區 203 腹股溝管及疝氣 203 精索 206 ▎陰囊 210 動脈供應和神經支配 210 ▎睪丸 212 結構 212 史托利氏與萊狄什氏細胞 215 精細胞生成 217 ▎腹膜 219 腹膜的特化構造 219 臟器和腹膜的關係 222 ▎腹部的血液供應 223 動脈供應:腹主動脈 223 靜脈回流:門靜脈系統 225 ▎腹部的神經支配 228 自主神經支配 228 ▎腹部的臟器 231 消化道的基本架構 231 消化道結構之差異 233 消化道的特定細胞 238 胃:血液供應 240 十二指腸 243 空腸和廻腸 246 大腸 247 肝臟 250 肝臟小葉 253 肝臟的細胞 254 膽囊及胰臟 256 ▎後腹壁 258 腎臟 258 腎臟的組織學 260 腎上腺 263 橫膈 266 腰神經叢 270 第5章 骨盆與會陰 ▎骨性骨盆 274 髖骨 274 骨盆的特點 275 骨盆的孔洞 277 ▎骨盆腔 280 骨盆壁和底部 280 髂內動脈 283 ▎男性的泌尿生殖器官 287 結構與位置 287 尿道 289 尿道括約肌 290 ▎女性的內生殖器官 292 卵細胞及卵泡之發育 292 子宮 294 月經週期 297 動脈供應及神經支配 299 韌帶 301 ▎直腸 305 直腸的架構 305 ▎肛管 306 肛管的結構及括約肌 306 梳狀線及痔瘡 307 ▎會陰 310 邊界及區域 310 肛門及泌尿生殖三角 311 陰莖 316 生殖器官的發育 320 陰部內動脈和陰部神經 322 第6章 上肢 ▎上肢的骨骼 326 肩帶 326 肱骨 327 尺骨和橈骨 328 腕骨及腕隧道 329 ▎上肢的關節 332 胸鎖、肩、肘及腕關節 332 ▎上肢的肌肉 335 旋轉肌套 (袖) 335 上臂的肌肉 337 前臂前方的肌肉 340 前臂後方的肌肉 341 手部的肌肉 345 ▎上肢的神經 348 臂神經叢 348 ▎上肢的血管 356 腋動脈 356 肱動脈 358 淺層靜脈 361 ▎上肢的空間 362 後肩胛區 362 第7章 下肢 ▎下肢的骨骼 366 股骨 366 脛骨和腓骨 367 跗骨 368 ▎下肢的關節 371 髖及膝關節 371 腳踝和足底的關節 375 足弓 376 ▎臀部 377 肌肉 377 動脈和神經 379 ▎大腿 381 前和內側隔間的肌肉 381 後隔間的肌肉 383 動脈和神經 387 ▎小腿 391 肌肉 391 動脈和神經 393 血管和神經的關係 397 ▎足部 399 肌肉 399 足底的動脈和神經 401 ▎下肢的區域 402 股三角與內收管 402 第8章 頭部 ▎頭骨 406 組成及表面標記 406 顱底的孔洞與管道 407 前方及下方的孔洞與管道 409 蝶骨體 410 ▎腦膜 413 腦膜的組成 413 顱內出血 414 硬腦膜的內摺或反摺 415 硬腦膜靜脈竇 416 硬腦膜的動脈供應和神經支配 419 ▎腦 420 腦泡的發育 420 腦脊髓液 421 大腦動脈環 (威利氏環) 423 腦葉的血液供應 425 ▎大腦 430 大腦皮質的分層 430 大腦皮質的類型 431 重要的 Brodmann 氏區 432 大腦白質 436 ▎間腦 438 丘腦的神經核及聯繫 438 腦下腺 (腦下垂體) 440 ▎腦幹 443 網狀形成 443 雙向神經徑 445 ▎運動系統 446 主要下行路線 446 皮質脊髓 (錐體) 徑 447 ▎基底核 451 組成及專有名詞 451 直接與間接環 452 ▎小腦 454 架構 454 皮質與白質 456 小腦腳 458 ▎感覺系統 461 頭部以下的一般體壁感覺 461 頭部的一般體壁感覺 463 ▎邊緣系統 467 海馬形成 467 ▎腦神經 469 功能分類 469 功能性成分 470 咽弓 (弧) 發育而來的肌肉 472 頭部的副交感神經節 475 嗅及視神經 477 視野 478 動眼、滑車及外旋神經 481 眼球外在肌的運動 486 瞳孔光反射 488 三叉神經 491 角膜反射 494 顏面神經 496 前庭耳蝸神經 500 舌咽及迷走神經 504 迷走神經的喉支 508 副與舌下神經 510 ▎頭皮 512 頭皮的結構 512 ▎眼眶 513 骨性眼眶 513 附屬構造 515 血液供應和神經支配 516 內含物:眼球 517 ▎耳朵 520 中耳 520 內耳 522 ▎顳下窩 524 咀嚼肌 524 上頷動脈 526 下頷神經 527 顳顎 (下頷) 關節 529 ▎翼腭窩 531 上頷神經 531 聯絡通道 533 ▎口腔 535 口腔的肌肉 535 舌頭的特性 536 舌頭的發育 539 唾液腺 540 ▎鼻腔 542 鼻腔的界限 542 動脈供應和神經支配 544 ▎鼻竇 545 鼻竇的結構 545 第9章 頸部 ▎頸部的筋膜 548 深筋膜 548 ▎頸部的肌肉 549 舌骨肌群 549 ▎頸部的血液供應 551 外頸動脈 551 鎖骨下動脈 553 頸靜脈 555 ▎頸部的神經 556 頸神經叢和頸襻 556 ▎頸部的臟器 559 甲狀腺和副甲狀腺 559 咽 561 喉 564 喉的肌肉 567 喉的神經支配及動脈供應 568 參考文獻 571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商品描述 本書序言 Principles of Physics 12th edition includes several new areas of research intrigue and new text discussions, including: The first image of a black hole, and the detec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Several sample problems on autonomous cars, in which computer systems calculate safe driving. Cancer radiation therapy, including the use of Augur-Meitner electrons. New ways to look inside the human body without major invasive surgery, including robotic surgery using single-port incisions and optical fibers and 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 to monitor a person’s brain. More than 50% of the homework problems are new or revised. 本書特色 Halliday and Resnick's Principles of Physics, 12th edition, is an industry-leading resource in Physics teaching with expansive, insightful, and accessible treatments of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s. Focusing on several contemporary areas of research and a wide array of tools that support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this book guides studen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how to effectively read scientific material, identify fundamental concepts, reason through scientific questions, and solve quantitative problems. This International Adaptation of the twelfth edition is built to be a learning center with practice opportunities, simulations, and videos. 商品描述(中文翻譯) 本書序言 《物理學原理》第12版包含了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和新的文本討論,包括: - 第一張黑洞影像和重力波的檢測。 - 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幾個樣本問題,其中計算機系統計算安全駕駛。 - 癌症放射治療,包括使用奧古爾-梅特納電子。 - 在不需要大規模侵入性手術的情況下,新的觀察人體內部的方法,包括使用單孔切口和光纖以及磁性腦電圖(MEG)監測人腦。 - 超過50%的作業問題是新的或修訂過的。 本書特色 《物理學原理》第12版是物理學教學中的領先資源,涵蓋了廣泛、深入且易於理解的各種主題。本書聚焦於幾個當代研究領域和多種支持學生主動學習的工具,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有效閱讀科學資料、識別基本概念、推理科學問題並解決定量問題。 本書的國際適應版是一個學習中心,提供練習機會、模擬和視頻。 目錄大綱 1 Measurement 2 Motion Along a Straight Line 3 Vector 4 Motion in Two and Three Dimensions 5 Force and Motion I 6 Force and Motion II 7 Kinetic Energy and Work 8 Potential Energy and Conservation of Energy 9 Center of Mass and Linear Momentum 10 Rotation 11 Rolling, Torque, and Angular Momentum 12 Equilibrium and Elasticity 13 Gravitation 14 Fluids 15 Oscillations 16 Waves I 17 Waves II 18 Temperature, Heat, and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19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20 Entropy 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21 Coulomb's Law 22 Electric Fields 23 Gauss’ Law 24 Electric Potential 25 Capacitance 26 Current and Resistance 27 Circuits 28 Magnetic Fields 29 Magnetic Fields Due to Currents 30 Induction and Inductance 31 Electromagnetic Oscillations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32 Maxwell’s Equations; Magnetism of Matter 33 Electromagnetic Waves 34 Images 35 Interference 36 Diffraction 37 Relativity 38 Photons and Matter Waves 39 More About Matter Waves 40 All About Atoms 41 Conduction of Electricity in Solids 42 Nuclear Physics 43 Energy from the Nucleus 44 Quarks, Leptons, and the Big Bang APPENDICES ANSWERS 目錄大綱(中文翻譯) 1 測量 2 直線運動 3 向量 4 二維和三維運動 5 力和運動 I 6 力和運動 II 7 動能和功 8 位能和能量守恆 9 質心和線性動量 10 旋轉 11 滾動、力矩和角動量 12 平衡和彈性 13 重力 14 流體 15 振動 16 波 I 17 波 II 18 溫度、熱和熱力學第一定律 19 氣體動力學理論 20 熵和熱力學第二定律 21 庫倫定律 22 電場 23 高斯定律 24 電位 25 電容 26 電流和電阻 27 電路 28 磁場 29 電流產生的磁場 30 電磁感應和電感 31 電磁振盪和交流電 32 麥克斯韋方程組;物質的磁性 33 電磁波 34 影像 35 干涉 36 衍射 37 相對論 38 光子和物質波 39 更多關於物質波 40 原子的一切 41 固體中的電導 42 核物理學 43 核能 44 夸克、輕子和宇宙大爆炸 附錄 答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重量:1.15kg 頁數:472 裝訂:平裝 開數:28 x 21 cm 印刷:彩色 圖:393 表:8 序: 當今越來越多按摩、身體保健與健身的專業人 員成為健康防護團隊的一分子,這些專業人員與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整脊師、照護師經理人、辯護律師、保險公司,和其他保健照護專業共同合作成為一個專業。因此,除了必須明白肌肉和關節的簡單功能之外,也要獲得更多範疇的知識;如此才能讓他們清楚地溝通,維持專業信譽且得到從事治療工作的保險給付。目前對治療正當性判定的新觀念, 需要「依成果為依據」,此種需求讓我們需要 更徹底去瞭解活蹦蹦的身體。 撰寫《彩色圖說功能解剖學: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學、人體肌動學和操作治療觸診手法第二版》一書,即用來協助探討人體動作和功用的學生們,讓他們明白解剖構造如何共同合作以完成動作,這對學習醫療保健的學生非常重要。透徹瞭解身體內的複雜協合特性,對探討人體動作和功用的學生們非常重要。這許多專業都需要治療師們擬定明確而有效的治療計畫。健身和運動專業人員常被請去分析複雜的動作模式,好讓運動員表現到最佳的狀態,且預防發生傷害。 除了這些實用利益外,明白功能解剖學之後,可讓我們有如藝術家般更明智瞭解人體動 作。深入瞭解解剖構造與功能間的關係,讓我們能開始將受試者的身體視為活生生、生氣蓬 勃、活動自如的傑作。《彩色圖說功能解剖學: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學、人體肌動學和操作治療 觸診手法》一書,可以幫助您去探究人體在啟動如步行,跑步、舉起物體和投擲等動作時,其間的相關結構和解剖之間的關係。 本書結構和內容 (Organization and Content) 《彩色圖說功能解剖學: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學、人體肌動學和操作治療觸診手法第二版》 的各章節編排係依「由下而上」的方式,說明各解剖部位;也就是說,先說明深層構造,再 加上一層層的構造。此種編排方式可協助讀者 明白靜態結構 (如骨骼、韌帶,和關節囊) 與肌肉功能的關係。在本書中將從淺層到深層說明肌肉,以便學習系統性的觸診技巧。《彩色圖說功能解剖學: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學、人體肌動學和操作治療觸診手法第二版》也會依功能將肌肉分群敘述,例如背闊肌與大圓肌是體內的相鄰肌肉,具有共同的肌肉止端,且執行相似的動作,因此會在第四章中依序說明這些肌肉。 本書前三章說明人體的組合方式,以及如何執行動作的方式。第一章討論和說明人體的基本構造和系統、解剖和動作的用語,第二章則更深入探討人體內的各類型骨骼和關節,包括基本構造、形狀和功能、分類和位置。第三章進一步解說骨骼肌,包括功能、性質、肌纖維方向和種類,所產生的不同類型收縮與其調節方式。在學習完這些介紹性的章節之後,您應該能瞭解人體的基本構造,和產生運動的方法;也將會學到討論這些觀念的一套語言。 其他六章各自探討人體的特定部位,這些章節依照一致的編輯方式,各章提供同一部位的相同型式資訊;此種編輯可讓您預知格式和 內容,也有助於快速簡便在各章節中查閱相關 的標題。 目錄 前言 x 譯者序 xv 致謝 xvii 第一章 人體簡介 (Introduction to the Human Body) 1 第二章 骨學與關節學 (Osteology and Arthrology) 29 第三章 肌肉學 (Myology) 54 第四章 肩部 (The Shoulder) 84 第五章 手肘、前臂、腕部和手部 (The Elbow, Forearm, Wrist, and Hand) 134 第六章 頭部、頸部、顏面 (Head, Neck, and Face) 199 第七章 軀幹 (Trunk) 257 第八章 骨盆、大腿和膝部 (Pelvis, Thigh, and Knee) 321 第九章 小腿、踝部和足部 (Leg, Ankle, and Foot) 382 詞彙 429 索引 437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