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基礎解剖與生理學(Understanding Anatomy and Physiology with CD-ROM: A Visual, Auditory, Interactive Approach) (1版)
作者: 鄧志娟
版次: 1
ISBN: 9789863680710
出版社: 合記
書籍開數、尺寸: 26*21
重量: 1.15 Kg
頁數: 504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醫學
#基礎醫學
#解剖學與生理學
#生物學
#生理學
#自然科學
#健康科學
定價: 950
售價: 903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基礎解剖與生理學 作者:鄧志娟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710 簡介: 《基礎解剖與生理學》全書分為五大單元,將解剖與生理學緊密連結,並以淺顯易懂的語法,簡明扼要地說明人體結構及生理功能,讓讀者有系統地瞭解人體形態結構及生理機能。文中穿插有「身體的運作機轉」、「生活小知識」與「小常識」等專欄,能幫助讀者了解生理如何影響每天的健康與保健。各章末提供「關鍵名詞回顧」與「課後測驗」,讓讀者自我複習。精美的彩色插圖,有助於讀者更易理解,對於醫護相關領域學生及渴望了解人體生理構造的大眾,本書是非常實用的入門教材。 序言 當妳讀這段文字時,妳的身體正在完成一些神奇的工作。電訊衝動以每小時200哩的速度傳送到腦部;數以百計的肌肉持續性的收縮和舒張維持著站立的姿勢,讓你的眼睛能讀著紙上的字。特別的肌肉-你的心臟-也是在固定的時間內持續的收縮和舒張將血液送至全身。事實上,在妳讀完這段文字時,你的血液已經完成兩次完整的循環路徑了。 更神奇的事是構成身體的所有各種的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都是來自於兩個簡單的細胞-卵子和精子。但值得一提的是,在60億人口中,你是個獨特的個體,沒有人會是相同的,這是個奇蹟。 科學家和藝術家一直都對人體著迷。幾世紀來,藝術家研究著人體的外型、集中注意在描述肌肉和骨頭的移動和外型。超過3000年,科學家加深對人體研究的深度-不再是整體上的觀察,更是去探討如何執行功能和為何執行功能上的探討。 對你來說,發現之旅開始於你開始閱讀此書。其中包含許多過往科學家作夢都想知道的資訊,這些資訊會幫助你了解自己;甚至於還能提供你一些有關健康或體育相關行業所需知道的知識。 事實上,在你了解身體生病之前,你必須先了解健康的運作過程。舉例來說,沒有對體液或電解質平衡有全面了解前,你如何解釋為何出現慢性嘔吐或腹瀉會引起心臟出現不正常的電性活動?沒有了解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相關連前,你如何解釋為何慢性肺部疾病最後會導致心衰竭? 因此,你必須學會-真正了解而非記憶-這些資訊。 有許多必須學習的、確定的;但也不必過份。此本書將這些資訊分成適當章節,讓每個章節都容易瞭解和記憶。當你閱讀到文本時-你也必須閱讀-你將可以自然的繪出許多圖表,來呈現出你所讀到的部分。有辦法貫徹了解你所讀的內容,會使你的學習更簡單。同時,利用、參考書本最後所提供分辨你的學習模式,接著搭配本書所提供輔助學習的部分,更來幫助你的學習。 當你學會後,最後,了解身體的形成和功能就更加簡單。當然完成這些任務就像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你真的能夠抵達終點的。在任何的馬拉松中,完成的主要關鍵就是遵守指導原則(每天複習和閱讀),一步一步(一個個章節接續閱讀)。最後你會成功的。 目錄: PART I 身體的組織 (Organization of the body) chapter 1 身體的組織化 (Orientation to the Human Body) 1 chapter 2 生命的化學 (Chemistry of Life) 17 chapter 3 細胞 (Cells) 37 PART II 覆蓋、支持、和移動身體 (Covering, support, and movement of the body) chapter 4 組織 (Tissues) 55 chapter 5 皮膚系統 (Integumentary System) 69 chapter 6 骨頭和骨頭組織 (Bones & Bone Tissue) 81 chapter 7 骨骼系統 (Skeletal System) 93 chapter 8 關節 (Joints) 115 chapter 9 肌肉系統 (Muscular System) 125 PART III 身體的調整和整合中心 (Regul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body) chapter 10 神經系統 (Nervous System) 151 chapter 11 感覺器官 (Sense Organs) 199 chapter 12 內分泌系統 (Endocrine System) 221 PART IV 身體的維持 (Maintenance of the body) chapter 13 血液 (Blood) 243 chapter 14 心臟 (Heart) 265 chapter 15 血管系統 (Vascular System) 285 chapter 16 淋巴系統和免疫系統 (Lymphatic & Immune Systems) 307 chapter 17 呼吸系統 (Respiratory System) 327 chapter 18 泌尿系統 (Urinary System) 347 chapter 19 液體、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Fluid, Electrolyte, & Acid-Base Balance) 361 chapter 20 消化系統 (Digestive System) 377 chapter 21 營養和代謝 (Nutrition & Metabolism) 399 PART V 延續性 (Continuity) chapter 22 生殖系統 (Reproductive Systems) 415 chapter 23 懷孕和人類發育 (Pregnancy & Human Development) 437 chapter 24 遺傳 (Heredity) 453 索引 (Index) 463

為您推薦

普通物理學(合訂本) (4版)

普通物理學(合訂本)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普通物理學(上/下) (Wolfson: Essential University Physics 4/E) 作(編/譯)者 : 林誠孝‧羅煜聘‧洪耀正‧蔡振凱.楊勝州‧吳添全‧劉育松 譯者 出版年份 : 2021 ISBN : 9789863782650(上)/9789863782667(下) 書號 : C06A27 幾色 : 2 規格 : 8K 發行公司 : Pearson/高立 版權日期 : 2022/01/01 分別 : 授權書 內容簡介 ◆自然簡潔的寫作風格   透過自然簡潔的寫作風格,希冀讓需要學習普通物理之不同科系背景的學生,得以對精確的物理本質產生親切感。 ◆生活中的物理   本書包含有趣的「生活中的物理」單元,強調物理觀念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涵蓋生物醫學與工程相關領域。 ◆學習成果 / 需要的技巧和知識   每章起始列出學習成果與需要的技巧和知識,強調每章的主要學習觀念以及與前面章節的連結,讓學習者有系統地瞭解將學及已學內容。 ◆方程式註解   針對各章內文中重要的方程式加以註解,以解釋方程式中各元素的由來或涵義,增進對方程式物理意義的理解。 ◆IDEA 解題策略   每章例題採用 IDEA 解題策略,協助學生從理解、思考、計算到評估的條理化工具。同時大多數例題中思考的部分都附有手繪圖,為的是鼓勵學生嘗試自己畫圖。 ◆觀念題釐清觀念   透過觀念題加強釐清觀念,題末的相關計算更應用例題的觀念來做與實務相關的定量計算。 ◆章末練習例題變化題組   每章都有分別與課文中兩例題相關的四種不同題型,每個題組的第一個問題基本上與例題相同,但數字不同;第二個問題與課本例題的情境相同,但有不同的問法;第三和第四個問題則是重複這種模式,但有完全不同的情境。 ◆章末練習題組題   每章章末練習題均包含一個題組題並大都附有圖表,主題涉及到生物醫學與其他物理相關實務內容。 ◆練習題型多樣化   每章章末練習題包括了新的生物醫學相關問題,探討物理觀念在生物學、醫療與生醫科技方面的應用,也有需要用到電腦之數值計算問題。 ◆收錄物理新原理   本書在各種相關題材上,收錄了物理原理的新應用與新研究結果。 目錄 (上冊) 第1章  學做物理 PART ONE 力學 第2章  直線運動 第3章  二維與三維運動 第4章  力與運動 第5章  牛頓定律的應用 第6章  能量、功與功率 第7章  能量守恆 第8章  重力 第9章  質點系統 第10章  轉動 第11章  轉動向量與角動量 第12章  靜力平衡 PART TWO 振盪、波與流體 第13章  振盪運動 第14章  波動 第15章  流體運動 PART THREE 熱力學 第16章  溫度與熱 第17章  物質的熱反應 第18章  熱、功與熱力學第一定律 第19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 (下冊) PART FOUR 電磁學 第20章 電荷、電力與電場 第21章 高斯定律 第22章 電位 第23章 靜電能與電容器 第24章 電流 第25章 電路 第26章 磁力與磁場 第27章 電磁感應 第28章 交流電路 第29章 馬克士威方程式與電磁波 PART FIVE 光學 第30章 反射與折射 第31章 像與光學儀器 第32章 干涉與繞射 PART SIX 近代物理簡介 第33章 相對論 第34章 粒子與波動

原價: 940 售價: 884 現省: 56元
立即查看
Netter's解剖學手冊(Anatomy Flash Cards) (5版)

Netter's解剖學手冊(Anatomy Flash Cards)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4

原價: 788 售價: 709 現省: 79元
立即查看
解剖生理學 (3版)

解剖生理學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解剖生理學 ISBN13:9789864308347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馮琮涵-總校閱;鄧志娟;馮琮涵;劉棋銘;吳惠敏;唐善美;許淑芬;江若華;黃嘉惠;汪蕙蘭;李建興;王子綾;李維貞;莊禮聰等13位-編;吳泰賢-修訂 裝訂/頁數:精裝/595頁 規格:26cm*19cm*3.2cm (高/寬/厚) 重量:1487克 版次:3 出版日:2022/07/05 中國圖書分類:人體生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由從事解剖學與生理學教學多年的教師,依據個人專長與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方式編寫,輔以精美圖表說明,讓讀者輕鬆易讀,建立學習解剖生理學的興趣和信心,適合醫護、休閒、運動、妝管等相關科系學生使用。 全書共20章,內容涵蓋解剖學與生理學以及臨床相關疾病,每章皆從各個人體系統的特性、解剖構造開始,循序漸進地說明其功能與機轉。另外,本書特編有發育解剖學一章,以簡單生動的方式深入介紹胚胎發育過程,提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各章內文穿插「臨床焦點」專欄,讓讀者於學習解剖生理學的同時,能與臨床實務連結,強化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更兼顧讀者準備國家考試的需求,國考重點彩色字標示。作者群不僅內容編寫十分專業,對於書中圖片更是要求精確、完美。章末則編有「學習評量」可作為自我測驗及複習之用,書中隨附解答。 第三版除修訂錯誤外,並精修全書圖片使之更為精美、補充考題重點,同時收錄「大體解剖操作影片」,讀者可掃描內文圖片中的QR code觀看。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1-1 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定義 1-2 生命的特徵 1-3 人體的構造階層 1-4 解剖學術語 1-5 恆定作用 Chapter 2 細胞 2-1 人體的化學組成 2-2 細胞的構造 2-3 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式 2-4 細胞週期 Chapter 3 組織 3-1 上皮組織 3-2 結締組織 3-3 肌肉組織 3-4 神經組織 3-5 膜 3-6 組織修復:回復恆定 Chapter 4 皮膚系統 4-1 皮膚 4-2 皮膚的附屬構造 Chapter 5 骨骼系統 5-1 骨骼系統的功能 5-2 骨骼的結構 5-3 骨骼的發育 5-4 骨骼的表面標記 5-5 骨骼系統的區分 5-6 中軸骨骼 5-7 附肢骨骼 Chapter 6 關節 6-1 關節的分類 6-2 纖維關節 6-3 軟骨關節 6-4 滑液關節 6-5 重要的人體關節 Chapter 7 肌肉系統 7-1 肌肉組織概論 7-2 骨骼肌 7-3 平滑肌組織 7-4 心肌組織 7-5 骨骼肌與運動 7-6 肌肉的命名 7-7 人體主要的骨骼肌 Chapter 8 神經系統 8-1 神經系統概論 8-2 中樞神經系統 8-3 周邊神經系統 8-4 自主神經系統 Chapter 9 感覺 9-1 感覺概論 9-2 體感覺 9-3 視覺 9-4 聽覺與平衡覺 9-5 嗅覺 9-6 味覺 Chapter 10 血液 10-1 血液的特性及功能 10-2 血液的組成 10-3 止血 10-4 血型及輸血 Chapter 11 心臟血管系統 11-1 心臟的解剖生理 11-2 血管的解剖生理 11-3 循環路徑 Chapter 12 淋巴系統 12-1 淋巴系統 12-2 人體的防禦機制 Chapter 13 呼吸系統 13-1 呼吸系統的構造與功能 13-2 呼吸作用 13-3 呼吸調節 Chapter 14 消化系統 14-1 消化系統概論 14-2 口腔 14-3 食道 14-4胃 14-5 小腸 14-6 大腸 14-7 肝臟 14-8 膽囊 14-9胰臟 Chapter 15 營養與代謝 15-1 能量的轉換與利用 15-2 維生素及礦物質 15-3 體溫的恆定及調節 Chapter 16 泌尿系統 16-1 腎臟 16-3 膀胱 16-4 尿道 Chapter 17 體液、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17-1 體液 17-2 電解質 17-3 酸鹼平衡 17-4 酸鹼不平衡 Chapter 18 內分泌系統 18-1 內分泌系統概論 18-2 腦下腺 18-3 甲狀腺 18-4 副甲狀腺 18-5 腎上腺 18-6 蘭氏小島 18-7 其他內分泌組織 Chapter 19 生殖系統 19-1 男性生殖系統 19-2 女性生殖系統 19-3 女性的生殖週期 19-4 受精、懷孕與生產 Chapter 20 發育解剖學 20-1 胚胎前期 20-2 胚胎期 20-3 胎兒期 20-4 懷孕時期母體的變化 20-5 分娩 20-6 新生兒出生時的調適

原價: 850 售價: 80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藥理學-案例分析、評估與詳解 (1版)

彩色圖解藥理學-案例分析、評估與詳解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彩色圖解藥理學-案例分析、評估與詳解 作者:陳景宗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0932 書籍簡介: 《彩色圖解藥理學》一書對醫學生學習藥理學是可快速上手的教材,在編排上特別提供了178幅標註完整的彩色圖示,並將86個學習主題彙整成表,讓讀者一目了然。此外,也特別設計了頁側邊框對應內文的藥理概念小提示,提供生化、遺傳與胚胎學機制,以及疾病與治療等輔助說明。除了重點條列各種藥物的用途、作用機制、藥物動力學,以及副作用與禁忌,讓學生輕鬆掌握藥理學的重點,書中亦提供兩百題美國USMLE形式的模擬試題和自我評量的練習,並附加詳解。本書不僅可作為醫學生準備醫師執照考試,也適合國考及應考藥理學科的相關考生準備與研讀藥理學新知的實用參考書。

原價: 1100 售價: 104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基礎人體解剖與生理學

彩色圖解基礎人體解剖與生理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050 售價: 9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呼吸照護解剖與生理學:臨床實務的基礎 (5版)

呼吸照護解剖與生理學:臨床實務的基礎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000 售價: 1900 現省: 100元
立即查看
呼吸照護解剖與生理學: 臨床實務的基礎 (Workbook for Respiratory Car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3版)

呼吸照護解剖與生理學: 臨床實務的基礎 (Workbook for Respiratory Car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呼吸照護解剖與生理學: 臨床實務的基礎 ISBN13:9789865666583 出版社:ELSEVIER 作者:Will Beachey 譯者:彭逸豪;高上淨 裝訂/頁數:平裝/416頁 規格:28.4cm*21cm*1.7cm (高/寬/厚) 出版日:2014/10/01 中國圖書分類:呼吸生理學 內容簡介 目錄 第一部分 呼吸系統 第1章 氣道和肺泡 第2章 肺臟和胸廓 第3章 通氣的機械原理 第4章 通氣 第5章 肺功能測量 第6章 肺部血流 第7章 氣體擴散 第8章 氧氣的平衡和輸送 第9章 二氧化碳平衡及運送 第10章 酸鹼調節 第11章 換氣的控制 第12章 通氣與灌流的關係 第13章 酸鹼與氧合狀態的臨床評估 第14章 氧合作用與肺部保護策略的生理學基礎 第15章 睡眠呼吸障礙生理學 第16章 胎兒與新生兒心肺生理學 第二部分 心血管系統 第17章 心血管系統的功能解剖學 第18章 心臟電生理學 第19章 成人心電圖與心律不整 第20章 心輸出量的調控及血液動力學的測量 第三部分 腎臟系統 第21章 過濾、尿液形成和體液調節 第22章 電解質和酸鹼調節 第四部分 對運動和老化的綜合反應 第23章 健康與疾病: 心肺對運動的反應 第24章 心肺系統與老化

原價: 1600 售價: 1520 現省: 80元
立即查看
基礎解剖學:生理與動作解析 (1版)

基礎解剖學:生理與動作解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這是一本收錄精心繪製的人體結構彩圖,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一般結構、器官和系統、人體部位、運動基礎解剖、胚胎學和器官發生。內容從細胞和組織學的探究開始,接著依功能分類,再以系統描述各器官運作概況,並探討身體是如何進行一連串的生理作用。書中根據部位劃分為:頭部、頸部、胸部、腹部和骨盆,以及會陰與四肢,並局部說明各個構造的相對位置,再敘述關節和肌肉是如何引發運動,以及生殖與胚胎發育的過程。繪圖上均附有標示及說明,以利讀者了解複雜的解剖構造,是一本具有相當參考價值的工具書。 【目錄】 第一部分 一般結構 (General organization) 1 人體結構組成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body) 3 1.1 解剖學的一般原則 3 1.2 人體三維結構 4 1.3 空間中的運動和移動 5 1.4 食物的攝入、消化和吸收 8 1.5 新陳代謝活動需要氧氣 9 1.6 到細胞的氧氣和營養傳輸 10 1.7 移除血液中的代謝物 12 1.8 繁殖和妊娠 13 1.9 血液細胞和免疫防禦 15 1.10 新陳代謝活動的內分泌控制 17 1.11 內臟功能的控制和認知 17 1.12 覆蓋的皮膚 19 2 細胞層級 (Cellular level) 21 2.1 細胞膜 21 2.1.1 藉由細胞膜的交換機制 23 2.1.2 和其他細胞接觸及和胞外基質接觸時細胞膜的角色 24 2.2 細胞質及其胞器 26 2.2.1 核醣體 26 2.2.2 粒線體 27 2.2.3 溶擫體 28 2.2.4 過氧化體 28 2.2.5 細胞內膜 28 2.2.6 細胞骨架 30 2.3 細胞核 33 2.4 細胞分裂 35 2.4.1 有絲分裂 36 2.4.2 減數分裂 37 2.4.3 細胞的死亡 38 3 組織層級:組織學的原理 (Tissue level: principles of histology) 39 3.1 上皮組織 39 3.1.1 覆蓋上皮 39 3.1.2 腺體上皮 44 3.2 結締組織 47 3.2.1 胞外基質 47 3.2.2 纖維 49 3.2.3 細胞 51 3.2.4 結締組織種類 52 3.2.5 軟骨組織 55 3.2.6 硬骨組織 56 3.2.7 血液 61 3.2.8 淋巴 67 3.3 肌肉組織 68 3.3.1 骨骼橫紋肌肉組織 68 3.3.2 心肌或心臟橫紋肌組織 71 3.3.3 平滑肌肉組織 72 3.4 神經組織 73 3.4.1 神經元 73 3.4.2 神經膠細胞 82 3.4.3 血腦屏障 85 4 器官 (Organ) 87 4.1 空腔器官和實質器官 87 4.1.1 空腔器官的結構 87 4.1.2 實質器官的構造 91 第二部分 器官和系統 (Organ and system) 5 運動系統 (The locomotor system) 95 5.1 概論 95 5.1.1 骨骼 95 5.1.2 關節 96 5.1.3 肌肉 98 5.2 頭部 100 5.2.1 頭骨 100 5.2.2 頭部肌肉 108 5.3 軀幹 112 5.3.1 脊柱 112 5.3.2 脊柱肌 117 5.3.3 頸部肌肉 119 5.3.4 胸部 121 5.3.5 胸部肌肉 124 5.3.6 腹部 129 5.3.7 腹部肌肉 129 5.4 上肢 131 5.4.1 上肢骨骼 131 5.4.2 上肢肌肉 137 5.5 下肢 144 5.5.1 下肢骨骼 144 5.5.2 下肢肌肉 152 6 心血管系統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161 6.1 血液循環系統 161 6.1.1 心臟 163 6.1.2 血管 172 6.1.3 肺循環的動脈 172 6.1.4 體循環的動脈 172 6.1.5 肺循環的靜脈 179 6.1.6 體循環的靜脈 179 6.2 淋巴循環系統 184 6.2.1 淋巴管 184 6.2.2 淋巴循環系統概述 185 6.2.3 淋巴結 188 7 免疫系統 (The immune system) 193 7.1 緒論 193 7.2 免疫反應 193 7.3 骨髓 194 7.3.1 淋巴骨髓 195 7.4 胸腺 197 7.4.1 胸腺的淋巴細胞增生 199 7.5 脾臟 199 7.6 淋巴結 201 7.7 和黏膜聯繫的淋巴組織 201 7.7.1 扁桃腺 201 7.7.2 Peyer斑 203 7.7.3 闌尾 203 7.8 淋巴循環 203 8 消化系統 (The digestive system) 205 8.1 口腔 206 8.1.1 牙齒 209 8.1.2 舌 210 8.1.3 唾液腺 211 8.2 咽峽部 212 8.3 咽部 212 8.4 食道 214 8.5 胃 217 8.6 小腸 221 8.6.1 十二指腸 221 8.6.2 腸繫膜小腸 222 8.7 大腸 226 8.8 肝臟和膽道 229 8.8.1 肝臟 229 8.8.2 肝外膽道 234 8.8.3 肝臟的主要功能 235 8.9 胰臟 235 9 呼吸系統 (The respiratory system) 239 9.1 鼻 239 9.2 咽部 242 9.3 喉 242 9.3.1 喉部軟骨 242 9.3.2 喉部內部構造 244 9.3.3 喉部肌肉 244 9.4 氣管和支氣管 246 9.5 肺 247 9.5.1 肺部結構 248 9.5.2 肺泡 250 9.6 胸膜(或稱肋膜) 251 10 泌尿系統 (The urinary system) 253 10.1 腎臟 253 10.1.1 腎臟之內部結構和血管支配 255 10.2 腎元和尿液形成 257 10.2.1 腎小體 258 10.2.2 腎絲球超濾作用 259 10.2.3 腎小管 260 10.3 腎臟內分泌 262 10.4 腎臟神經支配 262 10.5 腎盞和腎盂 262 10.6 輸尿管 263 10.7 膀胱 263 10.8 尿道 264 10.8.1 男性尿道 265 10.8.2 女性尿道 266 11 男性生殖系統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267 11.1 睪丸 267 11.1.1 睪丸的結構 267 11.2 輸精管道 272 11.3 附屬於男性生殖器官的腺體 274 11.4 外生殖器官 275 12 女性生殖系統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279 12.1 卵巢 279 12.1.1 卵巢結構 280 12.2 生殖道 284 12.2.1 輸卵管 284 12.2.2 子宮 285 12.2.3 陰道 290 12.3 外陰器官 291 13 內分泌系統 (The endocrine system) 293 13.1 腦下垂體 295 13.1.1 神經腦下垂體 295 13.1.2 腺性腦下垂體 298 13.2 腦上腺 300 13.3 甲狀腺 301 13.4 副甲狀腺 304 13.5 胸腺 305 13.6 胰內分泌 305 13.7 腎上腺 306 13.7.1 腎上腺皮質 308 13.7.2 腎上腺髓質 311 13.8 睪丸間質細胞 312 13.9 卵巢濾泡和黃體 312 14 中樞神經系統 (Central nervous system) 313 14.1 中樞神經系統概述 314 14.1.1 神經元理論 315 14.1.2 中樞神經系統的發生學 315 14.1.3 感覺的種類 316 14.1.4 中樞神經系統的分節 317 14.2 脊髓 317 14.2.1 脊髓的巨觀描述和概論 317 14.2.2 脊髓的結構 320 14.2.3 脊髓的功能 324 14.3 腦幹 332 14.3.1 腦幹的描述 332 14.3.2 腦幹的結構和功能簡述 336 14.3.3 網狀結構 341 14.4 小腦 342 14.4.1 小腦的巨觀描述和概論 342 14.4.2 小腦結構 344 14.4.3 小腦生理簡述 347 14.5 間腦 348 14.5.1 間腦的巨觀描述和概論 348 14.5.2 間腦的結構和功能簡述 349 14.6 終腦 354 14.6.1 終腦的巨觀描述和概論 354 14.6.2 大腦皮質的結構和功能 354 14.6.3 優勢大腦半球 359 14.6.4 半卵圓中心 362 14.6.5 邊緣系統 363 14.6.6 紋狀體和基底核的核系統 363 14.6.7 腦膜和腦脊髓液 366 14.6.8 中樞神經系統的血管支配 369 15 周邊神經系統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373 15.1 腦神經和脊神經概述 373 15.2 脊神經 374 15.2.1 脊神經的系統 374 15.3 腦神經 380 15.3.1 腦神經的系統 381 15.4 自主神經系統 396 15.4.1 交感 396 15.4.2 副交感 400 16 感覺受器和器官(Receptors, organs and the sensory system) 403 16.1 簡介 403 16.2 感覺受器 403 16.2.1 外在感覺受器 404 16.2.2 本體感覺受器 409 16.2.3 內在感覺受器 411 16.3 感覺器官 412 16.3.1 味覺器官 412 16.3.2 嗅覺器官 413 16.3.3 視覺器官群 414 16.3.4 聽覺和平衡器官群 423 17 皮膚系統 (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433 17.1 皮膚 433 17.1.1 一般特徵 433 17.1.2 皮膚的外表面 435 17.1.3 皮膚結構 436 17.1.4 皮膚血管 440 17.1.5 皮膚神經支配 441 17.2 毛皮脂囊 441 17.2.1 皮脂腺 444 17.2.2 毛囊周期和生長 445 17.3 指甲 445 17.4 汗腺 446 17.5 乳腺 449 第三部分 人體的區域 (Regions of the human body) 人體的局部解剖 452 18 頭部 (Head) 453 18.1 頭部整體 453 18.1.1 顱腔 453 18.1.2 眼眶 456 18.1.3 鼻腔 457 18.1.4 翼鏷窩 459 18.1.5 顳下窩 459 18.1.6 腮腺窩 460 18.2 顱骨變異 462 19 頸部 (Neck) 463 19.1 頸部一般結構 463 19.2 頸部筋膜 464 19.3 頸三角 465 19.3.1 前三角 465 19.3.2 後三角 468 19.4 頸部內臟空間 468 20 胸部 (Chest) 475 20.1 胸部概述 475 20.2 胸壁的表面解剖 476 20.2.1 胸部前表面 476 20.2.2 胸部後表面 476 20.3 胸廓骨骼 477 20.3.1 胸椎 477 20.3.2 胸骨 478 20.3.3 肋骨 478 20.4 胸部肌肉 480 20.4.1 外在肌 480 20.4.2 內在肌 482 20.4.3 肋間隙的血管和神經 482 20.4.4 呼吸過程 485 20.5 胸腔器官 486 20.6 胸腔次分類 486 20.6.1 胸膜肺窩 486 20.6.2 胸肺的局部解剖 486 20.6.3 縱膈 487 21 腹部 (Abdomen) 493 21.1 表面解剖 493 21.2 腹壁 493 21.2.1 前腹壁 493 21.2.2 後腹壁 503 21.3 腹壁和胸壁的比較 507 22 骨盆和會陰 (Pelvis and perineum) 509 22.1 骨盆 509 22.1.1 骨盆前壁 509 22.1.2 骨盆後壁 510 22.2 骨盆腹膜外空間 511 22.3 骨盆橫膈 515 22.4 會陰 515 22.4.1 後會陰或肛門直腸會陰 515 22.4.2 前會陰或泌尿生殖會陰 517 23 四肢 (Extremities) 521 23.1 上肢 521 23.1.1 肩膀 521 23.1.2 腋區域 524 23.1.3 上臂 528 23.1.4 肘部 531 23.1.5 前臂 531 23.1.6 腕部 533 23.1.7 手部 534 23.2 下肢 538 23.2.1 骨盆帶 538 23.2.2 腹股溝區域 538 23.2.3 大腿 539 23.2.4 膝 541 23.2.5 小腿 544 23.2.6 腳踝 546 23.2.7 足部 547 第四部分 運動的解剖基礎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sport) 24 動作的一般性原則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movement) 555 24.1 簡單動作 555 24.1.1 滑動 555 24.1.2 角運動 555 24.1.3 轉動 556 24.1.4 旋轉 556 24.2 關節活動的元素 556 24.2.1 關節配置 556 24.2.2 可動關節的分類 560 24.2.3 運動機能學和運動的限制 562 24.3 肌肉動力學的基本單位 565 24.3.1 肌肉纖維的種類 565 24.3.2 骨骼肌成分 566 24.3.3 運動單元 568 24.3.4 自主運動和反射運動 570 24.4 肌肉活動的特質 571 24.4.1 肌肉的種類 572 24.5 骨組織結構的功能概述 572 第五部分 胚胎發育和器官生成 (Embryology and organogenesis) 25 生殖、胚胎發育和器官生成 (Reproduction, Embryology and organo- genesis) 577 25.1 生殖 577 25.1.1 有性生殖的優點 577 25.1.2 配子生成 578 25.2 胚胎發育 583 25.2.1 胚胎發展的初始階段 583 25.2.2 外胚層衍生物 594 25.2.3 內胚層衍生物 594 25.2.4 中胚層衍生物 594 25.3 器官生成 596 25.3.1 臉部及口腔 596 25.3.2 原腸及其衍生物 598 25.3.3 腹膜 602 25.3.4 心臟循環系統 603 25.3.5 泌尿生殖器 609 25.3.6 神經系統 612 25.3.7 骨骼肌肉器官 614 25.3.8 內分泌器官 618 索引(Index) 620

原價: 1450 售價: 137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
重生之路:基礎設施的死與生,全球經典案例圖解 (1版)

重生之路:基礎設施的死與生,全球經典案例圖解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基礎工程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演進息息相關, 本研究試圖釐清基礎工程的迭代關係, 並探索未來再利用方向。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侯君昊 專文推薦 內容簡介 「重生」這個詞的意思,根據某宗教經典,是指一個人與神建立了一種新的關係。 本書所指的「重生」,不單只是基礎設施從廢墟狀態中復活,更正確的描述,是指一座基礎設施與人建立了一種新的關係。 本書收集全球53個經典案例,如:德國的廢棄核電廠改造成遊樂場、美國紐約的舊高架橋改造成公園、西班牙的舊水泥工廠改建成辦公室及住家、英國的廢礦坑變化為巨型植物溫室、台灣高雄的垃圾掩埋場化身為公園綠地……等等。 推薦人 吳光庭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 李玉華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成員 李昀蓁 東京建築女子 李乾朗 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 李清志 建築作家、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辛永勝、楊朝景 老屋顏工作室 周育如 水越設計╱都市酵母總管 林一宏 國立臺灣博物館助理研究員╱設計學博士 林淵源 建築師 邱秉瑜 專欄作家、《我們值得更好的城市》作者 侯君昊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畢恆達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曾憲嫻 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 黃俊銘 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楊恩達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創辦人 褚瑞基 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鄭開翔 《街屋台灣》作者,城市速寫畫家 蘇睿弼 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理事長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目錄】 序 第一章 基礎設施史觀 第二章 基礎設施屬性 第三章 重生案例紀錄 A0日本東京首都高速公路市場╱A1法國巴黎綠蔭步道藝術高架橋╱A2美國紐約高線公園╱A3英國倫敦地下隧道滑板萬斯之家╱A4荷蘭贊丹A8ernA高速公路公園╱A5日本東京秋葉原2k540商業藝廊╱A6瑞士蘇黎世翻新高架拱橋╱A7台灣台北環河南路五金街╱A8巴西里約叢林Rio-Santos高速公路未成段 B1丹麥哥本哈根起重機飯店╱B2丹麥赫爾辛格海事博物館╱B3荷蘭阿姆斯特丹吊車梁辦公室╱B4荷蘭阿姆斯特丹法拉達起重機豪華酒店╱B5中國上海船廠1862藝術中心╱B6德國漢堡易北愛樂廳╱B7美國紐約甘迺迪機場TWA飛行中心飯店 C1西班牙巴賽隆那水泥廠辦公住宅╱C2羅馬尼亞圖爾達地下鹽礦博物館╱C3英國康沃爾郡伊甸園植物園╱C4馬來西亞西巴丹鑽油平台潛水旅館╱C5中國上海余山地下深坑酒店╱C6英國蘇格蘭克羅馬帝灣鑽油平台 D1德國卡爾卡爾核電廠仙境主題樂園╱D2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D3台灣高雄青埔垃圾發電景觀公園╱D4台灣桃園榮華壩╱W1荷蘭羊角村觀景塔╱W2中國瀋陽水塔展廊╱W3比利時安特衛普森林水塔住宅╱W4德國布蘭登堡水塔住宅╱W5英國薩福克郡雲中之家╱W6匈牙利德布勒森水塔咖啡廳/畫廊/攀岩場/觀景台 S1英國倫敦國王十字天然氣槽住宅╱S2南非開普敦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S3加拿大蒙特婁 攀岩健身房Allez-Up╱S4中國上海民生碼頭八萬噸筒倉╱S5奧地利維也納瓦斯槽城市╱S6比利時韋訥海姆酒廠筒倉住宅╱S7芬蘭赫爾辛基Silo 468燈塔╱S8丹麥哥本哈根Fr?silos集合住宅 M1德國柏林飛船機庫室內熱帶度假村╱M2德國柏林碉堡屋頂住宅╱M3德國漢堡掩體再生能源中心╱M4荷蘭屈倫博赫碉堡599水線紀念碑╱M5瑞典斯德哥爾摩核掩體數據資訊中心╱M6奧地利維也納高射炮塔水族館╱M7美國緬因空軍基地掩體蝙蝠避難所╱M8英國薩福克海岸拿破崙式海防塔樓住宅╱M9英國樸茨茅斯港海上堡壘旅館╱M10俄羅斯聖彼得堡亞歷山大堡疫苗研究實驗室╱M11台灣新竹建功國小大桶教室╱M12台灣鳳山無線電信所╱M13美國紐約無畏號航空母艦海空暨太空博物館╱M14蘇聯颱風級核潛艇 第四章 重生演化 第五章 附錄:重生之路

原價: 1500 售價: 1350 現省: 15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