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解剖與生理學(Understanding Anatomy and Physiology with CD-ROM: A Visual, Auditory, Interactive Approach)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基礎解剖與生理學
作者:鄧志娟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710
簡介:
《基礎解剖與生理學》全書分為五大單元,將解剖與生理學緊密連結,並以淺顯易懂的語法,簡明扼要地說明人體結構及生理功能,讓讀者有系統地瞭解人體形態結構及生理機能。文中穿插有「身體的運作機轉」、「生活小知識」與「小常識」等專欄,能幫助讀者了解生理如何影響每天的健康與保健。各章末提供「關鍵名詞回顧」與「課後測驗」,讓讀者自我複習。精美的彩色插圖,有助於讀者更易理解,對於醫護相關領域學生及渴望了解人體生理構造的大眾,本書是非常實用的入門教材。
序言
當妳讀這段文字時,妳的身體正在完成一些神奇的工作。電訊衝動以每小時200哩的速度傳送到腦部;數以百計的肌肉持續性的收縮和舒張維持著站立的姿勢,讓你的眼睛能讀著紙上的字。特別的肌肉-你的心臟-也是在固定的時間內持續的收縮和舒張將血液送至全身。事實上,在妳讀完這段文字時,你的血液已經完成兩次完整的循環路徑了。
更神奇的事是構成身體的所有各種的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都是來自於兩個簡單的細胞-卵子和精子。但值得一提的是,在60億人口中,你是個獨特的個體,沒有人會是相同的,這是個奇蹟。
科學家和藝術家一直都對人體著迷。幾世紀來,藝術家研究著人體的外型、集中注意在描述肌肉和骨頭的移動和外型。超過3000年,科學家加深對人體研究的深度-不再是整體上的觀察,更是去探討如何執行功能和為何執行功能上的探討。
對你來說,發現之旅開始於你開始閱讀此書。其中包含許多過往科學家作夢都想知道的資訊,這些資訊會幫助你了解自己;甚至於還能提供你一些有關健康或體育相關行業所需知道的知識。
事實上,在你了解身體生病之前,你必須先了解健康的運作過程。舉例來說,沒有對體液或電解質平衡有全面了解前,你如何解釋為何出現慢性嘔吐或腹瀉會引起心臟出現不正常的電性活動?沒有了解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相關連前,你如何解釋為何慢性肺部疾病最後會導致心衰竭?
因此,你必須學會-真正了解而非記憶-這些資訊。
有許多必須學習的、確定的;但也不必過份。此本書將這些資訊分成適當章節,讓每個章節都容易瞭解和記憶。當你閱讀到文本時-你也必須閱讀-你將可以自然的繪出許多圖表,來呈現出你所讀到的部分。有辦法貫徹了解你所讀的內容,會使你的學習更簡單。同時,利用、參考書本最後所提供分辨你的學習模式,接著搭配本書所提供輔助學習的部分,更來幫助你的學習。
當你學會後,最後,了解身體的形成和功能就更加簡單。當然完成這些任務就像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你真的能夠抵達終點的。在任何的馬拉松中,完成的主要關鍵就是遵守指導原則(每天複習和閱讀),一步一步(一個個章節接續閱讀)。最後你會成功的。
目錄:
PART I 身體的組織 (Organization of the body)
chapter 1 身體的組織化 (Orientation to the Human Body) 1
chapter 2 生命的化學 (Chemistry of Life) 17
chapter 3 細胞 (Cells) 37
PART II 覆蓋、支持、和移動身體 (Covering, support, and movement of the body)
chapter 4 組織 (Tissues) 55
chapter 5 皮膚系統 (Integumentary System) 69
chapter 6 骨頭和骨頭組織 (Bones & Bone Tissue) 81
chapter 7 骨骼系統 (Skeletal System) 93
chapter 8 關節 (Joints) 115
chapter 9 肌肉系統 (Muscular System) 125
PART III 身體的調整和整合中心 (Regul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body)
chapter 10 神經系統 (Nervous System) 151
chapter 11 感覺器官 (Sense Organs) 199
chapter 12 內分泌系統 (Endocrine System) 221
PART IV 身體的維持 (Maintenance of the body)
chapter 13 血液 (Blood) 243
chapter 14 心臟 (Heart) 265
chapter 15 血管系統 (Vascular System) 285
chapter 16 淋巴系統和免疫系統 (Lymphatic & Immune Systems) 307
chapter 17 呼吸系統 (Respiratory System) 327
chapter 18 泌尿系統 (Urinary System) 347
chapter 19 液體、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Fluid, Electrolyte, & Acid-Base Balance) 361
chapter 20 消化系統 (Digestive System) 377
chapter 21 營養和代謝 (Nutrition & Metabolism) 399
PART V 延續性 (Continuity)
chapter 22 生殖系統 (Reproductive Systems) 415
chapter 23 懷孕和人類發育 (Pregnancy & Human Development) 437
chapter 24 遺傳 (Heredity) 453
索引 (Index) 463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藥理學快讀入門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彩色圖解藥理學快讀入門(Medical Pharmacology at a Glance 9e)
229-070C/9789863684237
ISBN
9789863684237
作者/出版社
*劉怡文/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1
重量:0.47kg 頁數:120 裝訂:平裝 開數:28 x 21 cm 印刷:彩色
圖 47
簡介
《彩色圖解藥理學快讀入門》一書,將複雜的藥理作用機轉濃縮成圖示以增理解,在將每個單元以一頁圖及一頁文字說明重要的藥物應用,讓讀者能快速上手且容易記憶。全書內容精簡扼要,不僅能看圖掌握重點,在學習藥理學上更具成效。目前全球在COVID-19疫情下,針對病毒藥物的研發,書中第41章的抗病毒藥就更顯其重要。本書可以作為藥師執照考試的複習參考,若能再激發更多年輕學子投入藥物開發或臨床應用之研究,以造福人類與動物在疾病的控制,以促進整體生命之健康,對於想要研讀藥理的讀者是實用參考書。
本書提供原文學習輔助網站:www.wiley.com/go/neal/pharmacology
譯者序:
這本書主要是為醫學相關的學生而寫,但對於其他學科的學生和科學家而言,希望對藥理學有一個基礎而簡要的知識也有所助益。學習藥理學並不容易,因為在英國有將近2000種藥物上市使用。大多數藥理學書本都是偏臨床知識,其中詳細描述了針對不同疾病的藥物使用及其各種副作用。而不可避免的是,這樣的書本會導致學生學習初期就顯得有些畏縮。
本書著重於介紹藥物的作用機轉。每一章只有兩頁,且其主題以圖表作為中心。為了理解這些圖表,本文內容已被最簡化。儘管如此,我還是在每一章中盡可能的解釋藥物是如何產生作用,並概述其用途。
在這第九版中,章節都已更新。而某些主題已被修正,例如抗糖尿病藥物、用於影響血液凝固的藥物及作用於原蟲類的藥物。
目錄 :
序言 v
致謝 vi
譯者序 vii
延伸閱讀 viii
縮寫表 ix
重點藥品 x
關於學習輔助網站 xi
1 介紹:藥物作用原理 2
2 藥物—接受器之交互作用 4
3 藥物的吸收、分布與排泄 6
4 藥物的代謝 8
5 局部麻醉劑 10
6 作用於神經肌肉接合處的藥物 12
7 自主神經系統 14
8 作用於膽鹼性突觸的自主神經藥物 16
9 作用於交感神經系統的藥物 18
10 眼科藥理學 20
11 氣喘、花粉熱與嚴重過敏反應 22
12 作用於胃腸道的藥物I:消化性潰瘍 24
13 作用於胃腸道的藥物II:蠕動和分泌 26
14 作用於腎臟的藥物:利尿劑 28
15 治療高血壓用藥 30
16 治療心絞痛的藥物 32
17 抗心律不整藥 34
18 用於心臟衰竭的藥物 36
19 影響血液凝集的藥物 38
20 降血脂藥 40
21 貧血治療藥物 42
22 中樞神經傳導物質 44
23 全身性麻醉藥 46
24 抗焦慮劑和鎮定安眠藥 48
25 抗癲癇藥 50
26 帕金森氏症治療藥物 52
27 抗精神疾病藥(精神安定劑) 54
28 用於情感性疾病的藥物:抗憂鬱劑 56
29 鴉片類止痛藥 58
30 治療噁心和眩暈的藥物(止吐劑) 60
31 藥物濫用和藥物成癮 62
32 非固醇類抗發炎藥(NSAIDs) 64
33 皮質類固醇 66
34 性激素和其相關藥物 68
35 甲狀腺和抗甲狀腺藥物 70
36 抗糖尿病藥物 72
37 抑制核酸合成之抗菌藥:磺胺類、trimethoprim、鏾赩類與硝基
咪唑類 74
38 抑制細胞壁合成之抗菌藥: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與萬古黴素 76
39 抑制蛋白質合成之抗菌藥:胺基糖噾類、四環黴素類、巨環內酯類
及氯黴素 78
40 抗真菌藥物 80
41 抗病毒藥物 82
42 寄生蟲用藥I:蠕蟲類 84
43 寄生蟲用藥II:原蟲類 86
44 抗癌藥物 88
45 免疫抑制劑與抗類風濕性疾病藥物 90
46 中毒治療 92
47 藥物不良反應 94
個案研究與問題 96
解答 98
索引 102
立即查看
書名:彩色圖解藥理學手冊
作者:林威佑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437
簡介:
藥理學是一門理論與實用兼具的學科,為了有助於讀者理解重要觀念及建立清晰的架構,本書在內容的編排特別採對頁圖文的方式呈現。全書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藥理學論述,主要介紹藥物的製作提煉方式、吸收、分佈、排出及分子作用機制。第二部分是探討系統藥理學,此部分涵蓋各種藥物的作用機轉、療效與作用位置,以及藥物交互作用與副作用等;第三部分則介紹現今常見病症,包括偏頭痛、肥胖及睡眠等疾病之治療方式與藥物作用。最後在書末列出超過800種藥物的一般名稱與商品名對照表,讓想要迅速掌握藥理學精華的讀者而言,這是一本很容易上手的輔助用書,並且能讓您在的學習事半功倍!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健康體適能-教您如何正確運動,不吃藥不打針,讓您擁有健美體態,遠離病痛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生物化學是一門研究我們的身體如何利用飲食中的營養物質為我們的細胞製造構建單元、燃料和通訊分子的學科,並且包括我們如何經由體內轉化和排除化學物質的過程。本書對這些複雜的機制提供了簡潔且具體的說明性回顧。為達此目的,故也提供了有用的組織工具範例,即概念圖。以下為概念圖的解釋,一方面可方便各位學習生物化學,更甚者能啟發創建自己的概念圖。
概念圖
學生有時會將生物化學視為需要記憶的一系列事實或方程式,卻常陷於片段的理解,而非整個人的考量下所需理解的整體概念。當作者為了加深理解而添加概念的細節,無意間反而形成干擾。其主因常因缺少一個能夠有助於學生理解各主題如何相互串聯,從而輔助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指南或路線圖。因此本書所創作的一系列生物化學之概念圖,是以圖繪方式說明觀念〔想法 (ideas) ﹞之間的關係以及概念 (concepts) 之間的聯繫,這些圖列在各章之結尾,以展示資訊之分組或組織。由此而知,概念圖是一種將連結之概念視覺化的工具,資料以層級方式呈現,將最具包容性、最通用性的概念置於圖之頂端,而較特定性、較非通用的概念則排列在下方。概念圖的理想功能是作為組織資訊的模板或指南,幫助學生找到最佳方法將新資訊與既有知識相整合。概念圖建構之描述如下。
A: 概念框與連結
教育家將概念 (concepts) 定義為「在事件或物體中感知到的規律性」。在生物化學的圖中,概念 (concepts) 包括抽象概念(例如自由能)、過程(例如氧化磷酸化)和化合物(例如葡萄糖6- 磷酸)。這些廣泛定義的概念依照優先順序排列,核心觀念(想法)位於頁面頂部,隨後從這個核心觀念延伸出的概念則畫在方框中(見圖A 部分)。字體的大小顯示每個觀念(想法)的相對重要性。概念框與框間用線條連結以顯示它們之間的關聯。線條旁的標記定義了兩個概念間的關係,讀者閱讀時自成一有效的陳述(即連結創造意義)。帶箭頭的線條則指示閱讀的連接方向。
B: 連結到圖的其他部分
此與線性流程圖或大綱不同,概念圖亦可包含交叉連結,使讀者能視覺化了解這些想法之間的複雜關係;它們(想法)呈現在圖中不同部分(見圖B 部分),或在本書的不同章節之間的圖(見圖C 部分),或與Lippincott® Illustrated Reviews 系列的其他書籍〔例如,Lippincott®《最新彩色圖解細胞與分子生物學 (llustrated Reviews: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有關聯。這些連結有助於識別某個概念位居生物化學中多個主題之核心地位,並使學生在臨床情境及專業證照考試時更具效率的整合資料。對比於線性文本和概念之交叉參考,帶有連結的概念圖提供了視覺輔助,表現事實之間的非線性關係。第一個完整概念圖的範例可在第1 章結尾找到(圖 1.13)。
本書使用建議
本書特色為生物化學的綜合論述。除概念圖和插圖外,更增列臨床方框,為學生提供生物學或醫學的應用概念。企盼鼓勵學生善加利用每一章結尾的練習題,以加強並挑戰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目錄】
目錄
第一單元: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1
Chapter 1:
胺基酸及pH 的角色
Amino Acids and the Role of pH ............................................................................................................................................ 1
Chapter 2:
蛋白質結構
Protein Structure ......................................................................................................................................................................... 14
Chapter 3:
球蛋白
Globular Proteins ........................................................................................................................................................................ 26
Chapter 4:
纖維蛋白
Fibrous Proteins .......................................................................................................................................................................... 45
Chapter 5:
酶(酵素)
Enzymes ........................................................................................................................................................................................ 57
第二單元:生物能量學與醣類代謝 Bioenergetics and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77
Chapter 6:
生物能量學與氧化磷酸化
Bioenergetics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 77
Chapter 7:
醣類的介紹
Introduction to Carbohydrates ............................................................................................................................................... 92
Chapter 8:
代謝與糖解作用的介紹
Introduction to Metabolism and Glycolysis ................................................................................................................... 100
Chapter 9:
三羧酸循環與丙酮酸脫氫酶複合體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and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 120
Chapter 10:
糖質新生作用
Gluconeogenesis .................................................................................................................................................................... 128
Chapter 11:
肝醣代謝
Glycogen Metabolism ............................................................................................................................................................ 137
Chapter 12:
單醣與雙醣的代謝
Monosaccharide and Disaccharides Metabolism ..................................................................................................... 151
Chapter 13:
五碳糖磷酸路徑與NADPH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an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 160
Chapter 14:
醣胺聚醣、蛋白多醣與醣蛋白
Glycosaminoglycans, Proteoglycans, and Glycoproteins ....................................................................................... 173
第三單元:脂質代謝 Lipid Metabolism 191
Chapter 15:
飲食脂質的代謝
Dietary Lipid Metabolism ..................................................................................................................................................... 191
Chapter 16:
脂肪酸、酮體及三酸甘油酯的代謝
Fatty Acid, Ketone Body, and Triacylglycerol Metabolism ....................................................................................... 201
Chapter 17:
磷脂質、醣鞘脂質與類花生酸代謝
Phospholipid, Glycosphingolipid, and Eicosanoid Metabolism ........................................................................... 223
Chapter 18:
膽固醇、脂蛋白與類固醇代謝
Cholesterol, Lipoprotein, and Steroid Metabolism .................................................................................................... 243
第四單元:氮的代謝(Nitrogen Metabolism)
Chapter 19:
胺基酸:氮的清除
Amino Acids: Nitrogen Disposal ............................................................................................................................................. 271
Chapter 20:
胺基酸降解與合成
Amino Acid Degradation and Synthesis ............................................................................................................................. 290
Chapter 21:
胺基酸:轉化特殊產物
Amino Acids: Conversion to Specialized Products ......................................................................................................... 308
Chapter 22:
核苷酸的代謝
Nucleotide Metabolism .............................................................................................................................................................. 324
第五單元:新陳代謝的整合(Integration of Metabolism)
Chapter 23:
胰島素和升糖素的代謝效應
Metabolic Effects of Insulin and Glucagon ........................................................................................................................ 341
Chapter 24:
進食- 空腹循環
The Fee-Fast Cycle ..................................................................................................................................................................... 357
Chapter 25: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 375
Chapter 26:
肥胖
Obesity .............................................................................................................................................................................................. 390
第六單元:醫療營養(Medical Nutrition)
Chapter 27:
營養:概述和巨量營養素
Nutrition: Overview and Macronutrients .............................................................................................................................. 401
Chapter 28:
微量營養素:維生素
Micronutrients: Vitamins ............................................................................................................................................................ 423
Chapter 29:
微量營養素:礦物質
Micronutrients: Minerals ............................................................................................................................................................ 446
第七單元:遺傳訊息的儲存與表現(Storage and Expression of Genetic Information)
Chapter 30:
DNA 結構、複製與修補
DNA Structure, Replication, and Repair ............................................................................................................................. 459
Chapter 31:
RNA 結構、合成及處理
RNA Structure,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 482
Chapter 32:
蛋白質合成
Protein Synthesis .......................................................................................................................................................................... 496
Chapter 33:
基因表現的調節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 515
Chapter 34:
生物技術與人類疾病
Biotechnology and Human Disease ..................................................................................................................................... 532
Chapter 35:
血液凝集
Blood Clotting ................................................................................................................................................................................. 558
附錄 Appendix 575
索引 Index 607
圖片來源 Figure Sources 625
原價:
1250
售價:
1375
現省:
-125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AI: 從計算機的誕生到超越人類智能的AI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AI,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未來?
而人類,能夠控制AI所創造出來的世界嗎?
人類,究竟需不需要恐懼AI?
AI是敵,還是友?是能一起共存,還是必須互相消滅?
本書從AI的誕生以及到未來的視角,在機器人、思想、技術以及人類社會等之間的關聯,做了全面性的解說。
AI是如何誕生於這個世界上?
在AI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危機與阻礙?
AI如何變成實體的機器人,甚至可以取代人類的工作?
如何才能不被AI淘汰,保有人類的競爭力?
AI考慮的事情是「所謂的人類是什麼」?然後才去考慮「自身究竟是什麼」!
【目錄】
序言
大圖解知道AI的所在地:經過五個時代的試驗錯誤後,人工智慧展現的明天
第1部 AI與機器人的歷史
1 夢想實現人工智慧的四位科學家的樂觀論及其挫折
2 冷靜下來的科學家們試圖藉由專家系統東山再起
3 在AI嚴冬時代默默進化的機器學習開始在商業的實用化
4 深度學習的出現將AI再次帶上舞台
5 將人類的大腦電腦模型化,前方等著的是「強AI」
6 不斷進化的AI將會對我們的明天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2部 AI的基礎知識
1 機器學習:將大量數據進行分類與整理,是AI「機器學習」的開始
2 深度學習:模仿人類大腦機制的「深度學習」時代
3 言語的認知:電腦理解人類的語言「語音/語言辨識」正是AI研究的基礎
4 大數據:AI的實力,是透過超級電腦和「大數據」的結合來發揮
5 車的自動駕駛:車輛透過擁有AI的「眼睛」,開始邁向「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
6 車的AI化的未來畫面:汽車的AI完全自動化將與電動汽車化共同到來
7 超級電腦:大數據分析不可或缺的「超級電腦」宇宙規模程度的進化
8 超級感測器:擁有了高精度「3D感測器」的AI突然開始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9 機器人:日本和歐美的「機器人」開發起源於不同的思想
10 類人型:日本的類人類機器人象徵ASIMO的進化及其極限
11 戰爭機器人與和平機器人:當機器人擁有了AI的大腦時,日本和美國是否會再次走上不同的道路
第3部 因為AI而改變的工作
1 公司的改變:透過導入AI和機器人,糖果公司會如何改變?
2 AI得意的工作:AI是否威脅到人類的工作領域?會消失的職業與不會消失的職業
3 醫療:醫院將會這樣改變醫療大數據與服務業的融合
4 醫療:AI將全面整合個人與地區醫療,提供先進的醫療服務
5 自治體:微型國家的官方機構到地區服務單位地方自治體也終於開始關注AI
6 農業:由於AI的導入產生最大改變的竟是農村?加速發展的智慧農業
7 土木/建築:在土木/建築的現場,借助AI實現智慧建設
8 土木/建築:土木現場的人手不足和技術傳承可以透過AI的自動化和機器人化來解決
9 工廠:從工業機器人導入到AI無人工廠的趨勢正在加速
10 服務業:飲食/零售等接待服務行業透過AI化解決人手不足和排隊問題
11 金融:AI在1秒內執行的小額貸款結算系統的未來
12 金融:金融業最容易被AI取代的原因
13 物流:物流行業的AI化將帶來超越解決3K的結構變化
14 照護:高齡照護現場迫切需要的是AI排泄輔助機器人
15 安全:AI安全社會與監控社會的界限在哪裡?
第4部 AI與人類的未來
1 奇點的到來將使人類與AI融為一體?
2 AI會導致人類滅絕?奇點的危險性
3 描繪AI未來的小說從古代的人造人到工作機器人
4 描繪AI未來的小說人類與AI從對立到共存,最後融合
5 電影中描繪的機器人和AI一直領先於現實科技
6 對於AI進化的警鐘是為了什麼而鳴響的
7 AI自主武器和網路攻擊將改變戰爭的方式
8 詹姆斯.P.霍根的《昨日的航行》解讀:地球權力思想與AI自由人「凱隆」的相遇
結語
索引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