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車-專為徒手與動作治療師的肌筋膜經線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8
原價:
1200
售價:
1080
現省:
120元
立即查看
耳鼻喉科診斷室-臨床精要及開業指南(Essential ENT)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耳鼻喉科診療室-臨床精要及開業指南
作者:古偉裕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291
簡介:
目前國內有不少人深受耳鼻喉相關疾病所困擾,輕者可能影響生活品質,重者恐危及生命。本書依據解剖位置的不同分章探討,每章節包括相關的解剖學、生理學、檢查方法與疾病綜合討論,以提供耳鼻喉科相關疾病的簡要描述,包括臨床所見、診斷及內外科治療。全書內含豐富清晰的影像圖片,使讀者能迅速掌握重點及回顧耳鼻喉科基礎及臨床層面的知識。本版新增綜合論述及關鍵重點的整理,幫助您釐清常見的錯誤判斷,各章末還提供自我測驗,方便讀者貫通本學科的知識。對於想要快速掌握耳鼻喉科精華的讀者而言,是一本絕佳的參考用書。
前言:
本書的第二版在經過大幅更新及修訂後,指引讀者對耳鼻喉科診療獲得更先進的概念。在過去的十多年來,藉由對醫學生、一般開業醫及資淺耳鼻喉科醫師的教學中,讓我能更瞭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因此在本書及相關網頁資訊裡,我放進許多新的資訊及概念,希望讀者能覺得實用。
本版與第一版的編排一樣,試著以問題為導向的方式討論每一項主題,這樣能更切用於日常生活中的醫療狀況,並幫助學生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測驗人員所可能提出的問題。各章節中的個案討論及關鍵重點可有助於強化記憶主題重點。有個新章節可幫助各位培養處理病患症狀的方法,這些症狀在行醫過程中常會碰到。大部份的章節會針對影響該部位的疾病做一「綜合論述」。這種安排並非要讓讀者強記這些冗長的內容,而是為了能更瞭解耳、鼻、喉疾病其中的差異。在每一篇綜合論述中,讀者將學會辨別較常見的狀況,在文中會以粗體字來表現。藉由系統分類,這些表單將有助讀者以更有組織的方式將知識及思考做整合。
清晰有架構的思考模式為臨床診療時的重要條件,不論我們的能力到哪裡,都會經常遇到沒有經歷過的新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特別是在急診時,醫學生需要良好的診療技巧及有組織的處理方式,這必須要扎根於良好的基本學理及常識。本書能夠提供您所需要的知識及大綱,還有許多基本常識,任您享用。
目錄:
致謝 v
前言 vii
譯者序 ix
1 耳鼻喉科疾病史及檢查 1
2 認識耳鼻喉科的檢查 13
3 口腔、扁桃腺及腺樣體 19
4 唾液腺 33
5 喉部 41
6 食道及吞嚥困難 65
7 甲狀腺 75
8 頸部 83
9 耳部 93
10 鼻及鼻咽部 127
11 副鼻竇 147
12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及愛滋病在耳鼻喉科方面的表現 157
13 耳鼻喉科處置 161
14 耳鼻喉科藥物學 169
附錄A:耳鼻喉科診療常用辭彙 173
附錄B:如何診斷耳鼻喉科常見症狀之整理 176
索引 183
立即查看
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
作者:吳威廷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547
簡介:
近年來,對於臨床檢查和徒手治療介入的需求漸增,而就這兩者的發展卻有需倚賴於對人體表面解剖學的深入了解,才能確實掌握治療的觸點,進而達到真正療效。本書收錄超過800張的全彩圖片,除了說明人體的肌肉骨骼構造外,也提供一些簡易的治療方法,並附上明確與步驟化的診療說明。這是一本讓讀者能輕鬆掌握人體結構而,使觸診定位更加精確,進而提升徒手治療之技術,是物理治療相關領域的學生和臨床執業人員非常實用的參考讀物!
目錄:
第一章 基本準則/徐幼鈞、吳威廷 譯 3
■ 為何臨床醫療人員需要表面解剖學? 3
■ 我們可以從本書學到哪些表面解剖學知識? 3
■ 表面解剖學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 3
評估關節或脊椎 3
實施特殊評估和介入性治療前的定位 4
局部治療韌帶或關節囊的基礎 4
■ 臨床上的關聯性 4
■ 觸診特性 4
■ 何時應用表面解剖學? 5
■ 先決條件 5
解剖學/地形構造學的背景 5
精準的觸診流程 5
經驗值 6
■ 觸診的技巧與阻抗 6
觸診的中心概念 6
觸診時施加壓力 6
觸診技巧 7
觸診骨緣 7
觸診骨突起 8
觸診肌肉 8
觸診肌肉邊緣 9
觸診肌腱 9
觸診韌帶 10
觸診關節囊 11
觸診滑囊 11
觸診周邊神經 12
觸診血管(動脈) 12
■ 觸診的工具 13
引導的結構 13
連結線 13
辨認觸診結構的配套措施 13
結構標記 14
執行時的標準姿勢 14
■ 問題討論 15
第二章 肩部複合體/黃妤璇 譯 19
■ 肩部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1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9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0
■ 一般定向-後方 22
■ 局部觸診-後側 24
■ 局部觸診-外側 31
■ 一般方向-前方 37
■ 局部觸診-前內側 38
■ 局部觸診-前外側 40
■ 問題討論 50
第三章 肘部複合體/黃妤璇 譯 53
■ 肘部複合體的意義與功能 5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5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53
■ 一般定向-前側 57
■ 局部觸診-前側 57
■ 局部觸診-內側 61
■ 局部觸診-外側 67
■ 一般定向-後側肱骨 74
■ 問題討論 76
第四章 手部/徐幼鈞、吳威廷 譯 79
■ 手部的意義與功能 7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80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81
■ 概論-背側 85
■ 背側軟組織的局部觸診 89
■ 背側腕骨的局部觸診 93
■ 概論-掌側 99
■ 掌側軟組織的局部觸診 100
■ 掌側腕骨的局部觸診 103
■ 問題討論 110
第五章 髖部與腹股溝區域/徐幼鈞、吳威廷 譯 113
■ 髖部與腹股溝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11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1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13
■ 局部觸診-外側 118
■ 局部觸診-背側 120
■ 局部觸診-前側 122
■ 問題討論 131
第六章 膝關節/林紘毅 譯 135
■ 膝關節的意義與功能 135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36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36
■ 溫度上升之觸診 140
■ 水腫之觸診 141
■ 局部觸診-前側 142
■ 局部觸診-內側 147
■ 局部觸診-前內側的軟組織 149
■ 局部觸診-外側 155
■ 局部觸診-後側 162
■ 問題討論 165
第七章 足部/林紘毅、徐幼鈞、吳威廷 譯 169
■ 足部的意義與功能 16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71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72
■ 足部內側緣的局部觸診 174
■ 足部外側緣的局部觸診 183
■ 足部背側的局部觸診 191
■ 遠端後側小腿的局部觸診 196
■ 問題討論 199
第八章 軟組織/林紘毅 譯 203
■ 軟組織的意義與功能 20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0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03
■ 觸診過程摘要 204
■ 起始姿勢 206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206
■ 觸診技巧 207
■ 評估和治療的訣竅 211
■ 治療範例 213
■ 問題討論 219
第九章 後骨盆區域/徐幼鈞、吳威廷 譯 223
■ 骨盆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22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2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25
■ 觸診過程摘要 233
■ 觸診技巧-在骨頭上快速定位 234
■ 觸診技巧-在肌肉上快速定位 237
■ 局部觸診技巧 241
■ 相位與投影 249
■ 觸診骨盆-大轉子區域 253
■ 評估和治療的訣竅 257
■ 問題討論 258
第十章 腰椎/韓亭怡 譯 261
■ 腰椎的意義與功能 261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62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63
■ 觸診過程摘要 278
■ 起始姿勢 278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279
■ 觸診技巧 279
■ 評估和治療訣竅 284
■ 問題討論 289
第十一章 胸椎及胸廓/韓亭怡 譯 293
■ 胸椎的意義與功能 29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94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95
■ 觸診過程摘要 304
■ 起始姿勢 304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304
■ 後方觸診技巧 304
■ 前方觸診技巧 322
■ 問題討論 333
第十二章 頸椎/楊佩瑜 譯 337
■ 頸椎的意義與功能 337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337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338
■ 觸診過程摘要 352
■ 起始姿勢 352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354
■ 後方觸診技巧 354
■ 側面觸診技巧 370
■ 前方觸診技巧 381
■ 問題討論 386
第十三章 頭和下巴/楊佩瑜 譯 389
■ 簡介 389
■ 顳顎關節的意義與功能 38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389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389
■ 顱骨的解剖 390
■ 顱骨的觸診 390
■ 下巴-顳顎關節 391
■ 觸診顳顎關節 394
■ 下巴肌肉的觸診 395
■ 問題討論 405
參考書目 407
索引 413
原價:
1200
售價:
11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書名: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
作者:鄭光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665
簡介
本書對身體各部位肌肉在臨床上的檢查、評估、診斷與治療論述非常詳盡,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地分述了肌肉起止點疼痛之常用治療方法,以及頭頸部、上肢、胸背部、腰部、下肢等部位損傷的診斷與治療,並搭配中醫經絡理論,分析肌肉起止點與相關知識。書中結合作者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和心得,其獨到的理論觀點與技法,可廣為中西醫學系、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科系的學生,或是臨床醫師、治療師作為診斷治療的參考。
前言
本書以解剖基礎知識及生物力學理論和軟組織損傷特點為基礎,總結了近10多年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軟組織損傷疼痛的經驗,結合作者30多年臨床經驗和心得,提出局部與整體(平衡療法)、以痛為腧(標靶治療)、肌肉起止疼痛治療(力學療法)、屈伸旋轉(極限療法)等觀點,與傳統的理療、推拿、按摩有所不同,從大手法到小手法,從整體到局部,從片或條狀到點上,大大減輕了復健師的體力消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為對軟組織損傷治療的一次變革。
該書共分為12章,圖文並茂,直觀、易學易懂,實用性強,是各大醫學院校的學生、骨外科治療師難得的一本好教材。若有不妥之處,請同行專家指正。
鄭光亮
校訂者序
本書對身體各部位肌肉在臨床上的檢查、評估、診斷與治療論述非常詳盡,搭配中醫經絡理論,深入淺出地分析肌肉起止點與相關知識,圖文並茂,內容涵蓋基礎與臨床醫學,可廣為中西醫學系、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科系的學生或是臨床醫師、治療師作為診斷治療的參考。
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邀請我審閱本書,於審閱工作盡力做到正確及符合原意,但仍難免疏漏,若有需要改正之處,尚祈讀者不吝賜教,以為再版之改進。
蘇國輝 謹識
物理治療師
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目錄
第1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與生物力學 1
一、肌肉起止點的概念 1
二、肌肉的分類 2
三、生物力學的概念 3
四、肌肉的力學特性 4
五、韌帶和肌腱的力學性質 5
六、常見全身易受損肌群的肌肉起止點 12
第2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學的
理論基礎 35
一、軟組織損傷 35
二、無菌性炎症 39
三、位移 46
四、沾黏 47
第3章 肌肉關節運動解剖基礎 51
一、關節分類 51
二、關節的解剖基礎 53
三、關節的力學性能 58
四、關節的運動與靜止的時機 63
五、關節運動與靜止的利和弊 64
第4章 肌肉起止點與中醫經穴的關係 75
一、肌肉起止點與阿是穴的關係 75
二、肌肉起止點與十四經絡的關係 76
三、肌肉起止點與中醫經絡穴位的關係 98
第5章 檢驗學檢查與肌肉起止點影
像學檢查 101
一、檢驗學檢查 101
二、肌電圖檢查 108
三、超音波診斷 117
四、體表熱象圖檢查 119
五、X光檢查 123
六、CT掃描 132
七、MRI 137
八、椎管造影 142
九、CT椎管造影 143
十、放射電腦斷層掃描 144
十一、影像學資料的綜合判斷 149
第6章 常用肌肉起止點檢查法 153
一、頸部的檢查 153
二、上肢檢查法 187
三、胸背腰部檢查 286
四、髖部檢查 322
五、骨盆部檢查 366
六、膝部檢查 379
七、踝部和足的檢查 408
八、神經系統檢查 446
第7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的常用
方法 475
一、鄭氏療法 475
二、立體封閉(注射)療法 509
三、刀中刀療法 511
第8章 頭頸部損傷 519
一、顳肌損傷 519
二、咀嚼肌損傷 521
三、頸長肌損傷 524
四、頭長肌損傷 526
五、頸闊肌損傷 528
六、胸鎖乳突肌損傷 531
七、提肩胛肌損傷 534
八、枕下肌群損傷 537
九、斜方肌損傷 540
十、頭夾肌損傷 543
十一、前、中、後斜角肌損傷 545
第9章 上肢損傷 549
一、三角肌損傷 549
二、肱二頭肌損傷 552
三、肱三頭肌損傷 555
四、肱肌損傷 558
五、肘肌損傷 561
六、肱橈肌損傷 564
七、旋前圓肌損傷 566
八、旋後圓肌損傷 569
九、旋前方肌損傷 571
十、橈側屈腕肌損傷 573
十一、尺側屈腕肌損傷 576
十二、屈拇長肌損傷 578
第10章 胸背部損傷 581
一、棘上肌損傷 581
二、棘下肌損傷 584
三、小圓肌損傷 587
四、大圓肌損傷 589
五、肩胛下肌損傷 592
六、菱形肌損傷 595
七、胸大肌損傷 597
八、胸小肌損傷 600
九、前鋸肌損傷 602
十、背闊肌損傷 605
第11章 腰部損傷 609
一、豎脊肌損傷 609
二、腰方肌損傷 612
三、腰大肌損傷 615
四、棘肌損傷 617
五、髂腰肌損傷 620
六、臀大肌損傷 622
七、臀中肌損傷 624
八、臀小肌損傷 626
九、梨狀肌損傷 628
十、股方肌損傷 631
十一、海綿體肌損傷 634
第12章 下肢損傷 637
一、股四頭肌損傷 637
二、股二頭肌損傷 640
三、股內收肌損傷 643
四、股直肌損傷 646
五、內收長肌損傷 649
六、內收大肌損傷 654
七、半腱肌損傷 658
八、半膜肌損傷 661
九、闊筋膜張肌損傷 664
十、膕肌損傷 667
十一、腓腸肌損傷 670
十二、比目魚肌損傷 672
十三、脛骨前肌損傷 675
十四、腓骨長肌損傷 678
十五、脛骨後肌損傷 681
十六、足背肌損傷 684
立即查看
美容醫學
ISBN13:9789864308996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蔡新茂;楊佳璋;劉家全;楊彩秀
裝訂/頁數:平裝/258頁
規格:26cm*19cm*1.7cm (高/寬/厚)
重量:684克
版次:4
出版日:2022/12/20
中文圖書分類:美容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美容醫學的基礎知識與國人較常接受施行的美容手術與治療方法,除了陳述基礎理論以外,也盡力蒐集較新的知識以供讀者參考。
本書共分為16章,第1章為美容醫學緒論,說明美學與美容醫學的相關概念;第2章為皮膚生理,說明皮膚的結構與生理功能;第3章講述影響皮膚外觀的常見皮膚疾病,及其預防或常用治療方式;第4章針對青少年最困擾的青春痘、狐臭及多汗症,來說明其發生原因、症狀及防治法;第5章探討皮膚色素斑點的發生原因,並說明可減少各種黑斑、細紋的美白與換膚方式;第6章進一步說明皺紋與老化的原因,以及各種皺紋的預防、治療方法;第7章介紹毛髮基礎結構與特性,並說明常見的毛髮疾病及預防、治療方法做說明。
第8章講述射線的種類及其在美容醫學上的應用;第9章為射線在近視手術上的應用,並比較各雷射手術的優劣與適用性;第10章講述乳房整形美容,提出常見的整形方法與手術比較;第11章講述體重控制的正確概念並介紹多種減重方式;第12章、13章分別介紹多項醫學美容小手術及化妝品知識;第14、15章分別講述美容與營養的關係和芳香療法;第16章說明自由基對健康與美容、老化的影響,並提出許多目前廣泛應用的抗氧化方式。
第四版更新了最新抽脂技術,以及新增大量精美圖片和臨床照片,並於每個章節另闢「知識+」專欄,藉由專欄之延伸閱讀,提供更多相關資訊,期能與臨床實務接軌,讓讀者獲取最新、最充實的知識。
目錄
第一章 美容醫學緒論
1-1 美的意義
1-2 黃金比例
1-3 人體體型
1-4 美學與美容醫學
1-5 美容與心理
1-6 健康美
第二章 皮膚生理
2-1 皮膚的生理功能
2-2 皮膚的構造
2-3 皮膚之附屬構造
2-4 皮膚之膚色
2-5 皮膚的感覺受器
第三章 常見皮膚疾病
3-1 色素性疾病
3-2 皮膚炎及濕疹
3-3 毛囊、汗腺及指甲疾病
3-4 感染性皮膚病
3-5 皮膚癌
3-6 其他皮膚疾病
第四章 青春痘、狐臭與多汗症
4-1 青春痘
4-2 狐臭
4-3 多汗症
第五章 防曬、美白與換膚
5-1 紫外線與麥拉寧色素
5-2 如何使膚色白皙
5-3 換膚術
第六章 除皺與拉皮
6-1 老化的原因
6-2 皺紋的種類
6-3 皺紋的治療方法
6-4 不同部位之除皺與拉皮
6-5 皺紋的預防與保養
第七章 毛髮生理與疾病
7-1 毛髮生理
7-2 髮質
7-3 常見的頭皮毛髮症狀
7-4 頭髮的美容與保養
第八章 射線療法
8-1 皮膚雷射
8-2 脈衝光
8-3 光動力療法
第九章 近視雷射手術
9-1 角膜的構造及屈光異常
9-2 屈光手術
9-3 近視雷射手術的相關注意事項
第十章 乳房醫學美容
10-1 女性乳房的發育
10-2 常見豐胸方法
10-3 乳房左右不對稱
10-4 乳房肥大
10-5 乳房下垂
10-6 乳癌與乳房重建
10-7 乳頭與乳暈
第十一章 體重管理與減重
11-1 脂肪組織
11-2 肥胖
11-3 肥胖的預防及減重
第十二章 其他美容整形
12-1 肉毒桿菌素
12-2 皮膚填充物
12-3 磨皮
12-4 冷凍治療
12-5 洗眉
12-6 點痣
12-7 雙眼皮整形
12-8 隆鼻
12-9 臉部拉皮術
12-10 外傷疤痕
12-11 抽脂術
12-12 毛髮去除法
第十三章 化妝品基礎知識
13-1 化妝品的原料成分
13-2 化妝品種類介紹
第十四章 美容與營養
14-1 營養素對皮膚及皮膚附屬器官的影響
14-2 醣類(碳水化合物)
14-3 蛋白質
14-4 脂肪
14-5 脂溶性維生素
14-6 水溶性維生素
14-7 水分
14-8 膠原蛋白
14-9 美白與營養
14-10 天然中草藥與美容營養
14-11 其他營養素的影響
第十五章 美容與芳香療法
15-1 精油
15-2 芳香療法
第十六章 美容與自由基
16-1 皮膚老化學說
16-2 皮膚老化各部位生理表現狀況
16-3 皮膚光老化與紫外線
16-4 自由基傷害與美容上的角色
16-5 預防自由基傷害與應用
立即查看
圖解外科手術入門:教你基本操作技巧及應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圖解外科手術入門:教你基本操作技巧及應用
作者:徐國成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073
新書簡介:
任何外科手術都離不開基礎操作,而每台手術都是要連結無數個基本動作來完成,其中包括切開、止血、縫合、打結等,這些基本操作都是要具有專業技術性的學習,一旦操作失誤,就會立即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對剛要執刀上陣的新手外科醫師而言,唯有先將基本功練紮實才能準確地完成手術。本書提供不同手術的基本準備流程及操作技巧,對於想要學習及運用基本操作技巧的讀者,本書則為不二選擇,不僅非常適合給剛踏入外科的醫師,以及想要快速掌握手術基礎操作技巧的醫護理人員,都是非常實用的入門指南。
序言:
作為一名教學醫院的外科醫師,承擔著大量的教學工作,深深感到培養一名合格的外科醫師十分困難。任何外科手術都離不開基礎手術操作,每台手術都是由無數個基本動作組合起來的,包括切開、止血、打結、逢合等。這些操作都具傷害性,一旦操作失誤,後果十分嚴重。對於剛接觸外科的新進醫師來說,這些基礎手術操作是最需要掌握的。只有基本工紮實,才能更好地完成手術,更快地提高手術技巧,早日成為更優秀的外科醫師。
這些基礎手術操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將這些操作理論化、規範化,將使年輕醫師少走很多彎路,使他們更快成長。遺憾的是,雖然講述外科手術學的著作較多,但系統性地講述這類基本技術及技巧的書籍卻是鳳毛麟角,即使有所涉及,亦多僅是簡略帶過。為此,我們想為這些年輕醫師提供一本通俗易懂的書籍來打下堅實的基礎,規範手術操作,使手術更流暢、更安全。
編者因為經驗有限,本書尚有不足之處,希望能拋磚引玉,請同道們多多指正!
編者
目錄:
第一章 打 結 001
第一節 打結的原則 001
第二節 打結的目的 003
第三節 結紮線的處理 005
第四節 結紮的方法 005
第五節 結紮的技巧 029
第六節 結紮的注意事項 046
第二章 縫 合 087
第一節 持針器 087
第二節 縫合針 097
第三節 縫合的技巧 103
第四節 促進組織癒合的方法 113
第五節 縫合時需注意的其他問題 119
第三章 剪刀的應用 123
第一節 剪刀的使用方法 123
第二節 剪刀的操作技巧 127
第四章 止血 133
第一節 止血的原則 133
第二節 止血的方法 135
第五章 動靜脈插管 153
第一節 切開 153
第二節 插管 156
第六章 其他技巧 163
第一節 切皮和開腹 163
第二節 執刀醫師的注意事項 167
第三節 助手的注意事項 171
立即查看
迷走神經和自主神經系統的新治療手法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顱薦椎治療 (Upledger: CranioSacral Therapy: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顱薦椎治療
作者:約翰.優普哲 瓊恩.傅瑞德
翻譯:蕭宏裕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9868837508
立即查看
進階臨床芳香療法(Clinical Aromatherapy, 3/E)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4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