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彩色圖解細胞生物學 (1版)
作者: *歐育如
版次: 1
ISBN: 9789863681694
出版社: 合記
書籍開數、尺寸: 21*15
重量: 0.70 Kg
頁數: 552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
#自然科學
定價: 950
售價: 903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彩色圖解細胞生物學 作者:歐育如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1694 簡介: 細胞生物學是研究細胞結構、功能及生活史的一門科學。本書作者以生動的筆法,帶你進入「細胞 」一窺究竟。全書以簡潔扼要的文字說明和「分子特寫」專欄,介紹細胞的組成與架構、細胞的演化,以及參與細胞分裂、聯繫和形成器官等過程的相關知識,此外亦提供分子生物技術新資訊,並輔以近百張高品質彩色插圖與絕佳的電子顯微鏡影像,使文字描述的內容更為具象化,讀起來格外生動有趣。不僅適合醫學相關科系學生研讀,對有志於從事生物學相關領域的工作者來說,更是不可錯過的實用教材。 目錄 第四版序 iii 從細胞學到現代細胞生物學的漫漫長路— 一段「簡短」的歷史 001 細胞生物學的數量級—更寬廣的範圍 014 細胞結構—藉由顯微鏡技術觀察 020 3.1 光學顯微鏡 020 3.2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029 3.3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036 細胞有機體的概述—細胞有機體的概述 039 4.1 活細胞的特徵 039 4.2 細胞可分為兩種類型 049 細胞的基本物質—建構細胞的分子 069 5.1 細胞組成 069 5.2 磷脂質 070 5.3 胺基酸與蛋白質 077 5.4 醣類 085 5.5 核酸中的嘧啶及嘌呤鹼基 089 iv 生物膜及細胞的內環境—使細胞成為一體 093 6.1 生物膜是選擇性的屏障 094 6.2 生物膜上的運輸現象 100 6.3 生物膜的構造 107 6.4 醣外被及細胞膜構造概要 118 6.5 細胞內訊息傳遞 125 細胞核—細胞的指揮中心 133 7.1 細胞核的功能 136 7.2 細胞核的構造 142 7.3 染色質的結構 145 7.4 細胞的染色體組 152 7.5 核仁及核醣體的生物合成 154 7.6 核孔 156 7.7 DNA可有效的攜帶遺傳訊息 161 分子生物技術—是細胞生物學重要的工具 164 8.1 為解決舊問題的新儀器 164 8.2 分離蛋白質 166 8.3 辨識、分離及複製核?酸序列 169 8.4 細胞生物學中的遺傳學技術 175 8.5 更多應用的展望 186 v 彩色圖解細胞生物學 vi 合記圖書出版社 發行 蛋白質的合成—實現來自細胞核的訊息 188 9.1 核醣體的組成及結構 188 9.2 蛋白質合成的原理及在細胞中的分布 192 9.3 蛋白質合成的過程 194 9.4 游離核醣體及附著於膜上的核醣體 196 高爾基體—細胞的鐵路調車場 201 10.1 高爾基體的構造及在細胞中的位置 202 10.2 蛋白質及部分脂質的最終修飾 204 結構與功能分析—分子為何會互補 212 11.1 將細胞分解成組成成分 212 11.2 酵素的定位及測量 217 11.3 放射性標記及定位 220 11.4 蛋白質及部分脂質的最終修飾 223 11.5 試管內分析 234 細胞的出口公司—將分子運輸至細胞表層並輸出細胞 238 12.1 囊泡運輸的方式 238 12.2 細胞釋出物質的基本介紹(分泌) 241 12.3 胞吐作用 244 細胞的進口公司—攝入物質 256 13.1 胞吞作用及吞噬作用 256 13.2 狹義的胞吞作用 257 13.3 吞噬作用 264 13.4 細胞穿越運輸 265 目錄 合記圖書出版社 發行 vii 溶體—回收廢棄物的成效良好 267 14.1 溶體的特徵為何? 267 14.2 更多運輸路徑的終點—溶體的生合成 272 14.3 植物的液泡-特殊類型的溶體 282 平滑內質網、脂肪小滴、肝醣與過氧化?體— 變化多端的細胞成分 284 15.1 平滑內質網及脂肪小滴 285 15.2 肝醣 288 15.3 過氧化?體 289 細胞骨架—支持及移動的基礎 294 16.1 細胞骨架的組成成分 294 16.2 微管 295 16.3 微絲 306 16.4 中間絲 319 纖毛、鞭毛、偽足—細胞也能自行移動 322 17.1 游泳運動(纖毛、鞭毛)(Swimming movements) (Cilia, flagella) 322 17.2 爬行(阿米巴運動、化學趨性)(Creep) (amoeboid movement, chemotaxis) 331 17.3 動態細胞過程的速度 (Speeds of dynamic cellular processes) 338 細胞質液—不只是無生命的基本物質 339 18.1 許多物質的動態結構轉換之處 339 18.2 糖解作用 342 18.3 轉譯後修飾 345 viii 彩色圖解細胞生物學 合記圖書出版社 發行 粒線體—細胞的發電廠 347 19.1 結構層面 348 19.2 功能層面 348 19.3 半自治:粒線體 DNA 及蛋白質合成 360 19.4 生物合成 361 葉綠體—植物細胞的太陽能收集器 364 20.1 葉綠體的構造及功能 365 20.2 葉綠體的生合成 376 組織內的細胞—內聚性與溝通聯絡 379 21.1 組織內的細胞 380 21.2 連接複合體 389 21.3 無參與纖維的細胞與細胞連結 390 21.4 回顧細胞與細胞間質連結 395 21.5 細胞外間質(細胞間物質) 396 21.6 化學突觸 403 細胞週期、核分裂及細胞分裂—細胞的生命週期 404 22.1 體細胞 404 22.2 生殖細胞 420 由外部傳至細胞核的訊息—若有異常可能導致癌症 425 23.1 不同的細胞表層受體皆會將訊息傳至細胞核 427 23.2 癌症的展望 432 23.3 細胞凋亡 437 23.4 幹細胞簡介 437 目錄 合記圖書出版社 發行 ix 植物細胞的特殊之處—與動物細胞的比較 440 24.1 植物細胞的內部組織 440 24.2 過氧化?體在植物內的特殊角色 446 24.3 細胞壁 451 24.4 植物的細胞分裂及分化 455 24.5 植物細胞意料之外的能力 460 24.6 回顧並比較動物細胞及植物細胞 464 病毒—核酸及蛋白質形成的複合體 470 25.1 不同種類的病毒 470 25.2 結構 472 25.3 病毒在宿主細胞中的路徑 475 細胞的演化—生命如何學習生存 480 26.1 生物前演化 (prebiotic evolution) 480 26.2 第一個細胞 487 26.3 氧氣的問題 491 26.4 高等細胞之路 495 26.5 檢驗共生假說 501 26.6 細胞的演化如何繼續? (How did the evolution of the cell continue?) 507 索引 510

為您推薦

圖解營養生化學 (2版)

圖解營養生化學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圖解營養生化學 系列名:圖解系列 ISBN13:9789865222673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莊正宏;黃晉修;詹恭巨;趙文婉 裝訂/頁數:平裝/296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2 出版日:2021/01/28 中國圖書分類:營養與食品 內容簡介   營養生化學是一門以生物化學為基礎,探討營養素與人體交互關係的科學,它涵蓋的範圍很廣,從巨量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醣類與脂質,微量營養素的維生素與礦物質,還有熱量與膳食纖維等,除了深入淺出、精簡式的說明各種營養素在人體內的利用過程,也重點式的介紹營養素的代謝與維持人體健康、預防慢性疾病的關係。   本書試圖以簡明的粗線條,向讀者介紹營養生化學的基本知識、營養素的功能,營養素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代謝與廢棄物排泄的各種途徑。在編排上採取圖解的方式,把複雜的概念化約為簡易的圖或表,方便讀者兩邊對照內容,以收專業、易懂而易記之效。 目錄 一、醣類 二、膳食纖維 三、蛋白質 四、脂質 五、熱量平衡 六、維生素 七、礦物質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生物化學 (3版)

生物化學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本書採系統性論述編排,層次清晰、簡明扼要,著重於各篇章之連貫性。除以適當圖表輔助內文說明,更將相關應用概念以「專欄」呈現,以利讀者清楚了解生物化學的重要基礎概念。於章節最末並以「摘要」協助讀者重點整理,幫助學習者融會貫通,期能鼓勵及吸引讀者加入一探生化浩瀚領域之行列!   全書共23章,分為四篇:   第一篇:緒論,從簡介生物化學的領域與演進開始,帶領讀者認識生物化學的重要性,並藉由生物體中水與酸鹼作用的基本概念和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細胞,讓讀者能初步認識生物細胞內的組成與功能。   第二篇:生物巨分子的結構與功能,進一步專章介紹在生物體系統中各個執行生化反應的要角與其之間的關聯性,包括醣類、脂質、蛋白質、對遺傳具重大貢獻的核酸,以及參與生化反應最為活躍的酶與輔酶系統;從其結構、功能與重要性,引領讀者一步步領略生物體中各種化學變化的奧秘。   第三篇:生物能量與代謝,引導讀者更深入了解這些系統如何在生物細胞中建構出一連串複雜的網絡,以及如何協助生物體中能量運用與代謝機制的合作制衡。   第四篇:遺傳訊息的表現與傳遞,一方面介紹遺傳訊息(基因)的相關基礎概念,藉此讓讀者深切體會生物化學在遺傳性狀與物種延續上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另一方面介紹生物化學的科技應用層面,包括研究生物分子的多種技術,以及充滿許多未知領域而尚待進一步挖掘的生物工程發展。   本書由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周正俊教授總校閱,由陳立功、張洪淵、何偉瑮等共同編撰,不僅適用於台灣各專技院校生物化學課程使用,亦為大學生物化學基礎授課的絕佳入門教材!   第三版特別邀請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詹社紅、陳俊宏老師,及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詹恭巨、陳淑茹老師,進行修訂,並依現況更新目前最新生物技術、勘誤補漏。 產品目錄 Part 01 緒論 Chapter 01 生物化學研究的領域與演進 1.1 生物化學的涵義 1.2 生物化學的研究內容 1.3 生物化學與其他生命科學的關係 1.4 生物化學與現代工業和技術的關係 Chapter 02 水、酸鹼與緩衝溶液 2.1 水的性質 2.2 非共價作用力 2.3 酸與鹼 2.4 緩衝溶液 2.5 生物體的緩衝系統 Chapter 03 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細胞 3.1 細胞的結構 3.2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 3.3 細胞的組成元素 Part 02 生物巨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Chapter 04 胺基酸與胜肽 4.1 胺基酸的結構 4.2 胺基酸的分類 4.3 胺基酸的重要性質 4.4 胜肽鏈結構 4.5 蛋白質結構層次 4.6 血紅素 Chapter 05 蛋白質 5.1 幾種典型蛋白質 5.2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 5.3 蛋白質性質的測定 Chapter 06 酶與輔酶 6.1 酶的催化特點 6.2 酶的組成及分類 6.3 酶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6.4 酶催化反應的機制 6.5 酵素反應動力學 6.6 酵素反應的影響因素 6.7 酶的活性 Chapter 07 代謝系統必需的輔助因子-輔酶 7.1 維生素的命名及分類 7.2 水溶性維生素 7.3 脂溶性維生素 7.4 金屬酶與金屬活化酶 Chapter 08 醣化學 8.1 單醣 8.2 雙醣 8.3 多醣 8.4 醣類在生物學上的重要性 Chapter 09 脂質和生物膜 9.1 脂質與常見脂肪酸 9.2 油脂 9.3 磷脂質 9.4 固醇類 9.5 其他脂類 9.6 生物膜 Chapter 10 核酸化學 10.1 核酸研究的起源 10.2 核酸的化學組成 10.3 RNA結構 10.4 DNA結構 10.5 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質 Chapter 11 醣類的分解 11.1 醣類的消化吸收 11.2 糖解作用I:產生兩個三碳糖 11.3 糖解作用II:由醛氧化至酸 11.4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 11.5 三羧酸循環 11.6 己糖單磷酸途徑 11.7 乙醛酸循環 11.8 醣分解代謝的生物學意義 Part 03 生物能量與代謝 Chapter 12 能量的代謝與利用 12.1 生物氧化的特點 12.2 粒線體氧化系統 12.3 非粒線體氧化系統 12.4 高能磷酸鍵的生成機制 12.5 穿梭機制-粒線體與細胞質間的能量傳遞 12.6 生物能量的儲存與利用 12.7 氧化與磷酸化的解偶聯 Chapter 13 醣類的合成 13.1 光合作用的部位 13.2 光反應—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轉換 13.3 暗反應—光合作用的碳素途徑 13.4 肝醣生成作用 13.5 糖質新生作用 Chapter 14 脂質代謝 14.1 脂質的消化與吸收 14.2 脂肪的分解代謝 14.3 酮體代謝 14.4 脂肪分解的能量轉換 14.5 脂肪的合成作用 14.6 磷脂的分解代謝 14.7 磷脂的合成代謝 14.8 膽固醇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5 氮代謝 15.1 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 15.2 胺基酸的分解代謝 15.3 尿素循環 15.4 胺基酸的合成代謝 15.5 核苷酸的分解代謝 15.6 核苷酸的合成代謝 15.7 動植物與微生物的氮代謝 Chapter 16 醣、脂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代謝的相互關係 16.1 醣的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之關係 16.2 醣代謝與脂代謝的關係 16.3 醣代謝與蛋白質代謝的關係 16.4 三大物質代謝的協調機制 Chapter 17 物質代謝的調節控制 17.1 生物體內三級層次調節 17.2 酶活性的調節 17.3 迴饋調節 17.4 酶含量調節的方式 17.5 基因表現與誘導(抑制)酶合成作用的關係 Part 04 遺傳訊息的表現與傳遞 Chapter 18 DNA的生物合成-複製 18.1 參與DNA複製的酶 18.2 DNA的半保留複製 18.3 DNA複製的起始點和方向 18.4 DNA的半不連續複製 18.5 DNA的複製過程 18.6 DNA輻射損傷及修復 Chapter 19 RNA的生物合成-轉錄 19.1 RNA聚合酶 19.2 RNA的轉錄機制 19.3 轉錄與反轉錄作用 19.4 RNA轉錄後的修飾 Chapter 20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轉譯 20.1 遺傳訊息的表現方式 20.2 遺傳密碼 20.3 核糖體 20.4 胺基酸的活化 20.5 啟譯密碼子與啟譯tRNA 20.6 轉譯過程 20.7 轉譯後的修飾作用 20.8 基因表現的抑制劑 Chapter 21 研究生物分子的技術 21.1 層析法 21.2 電泳法 21.3 比色法 21.4 墨點法技術 21.5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 21.6 蛋白質純化技術 21.7 核酸純化技術 Chapter 22 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 22.1 生物工程概述 22.2 生物工程的應用面 22.3 DNA及RNA測序方法 22.4 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角色 22.5 基因載體 22.6 轉化與篩選 22.7 基因表現 Chapter 23 蛋白質工程 23.1 蛋白質工程概述 23.2 蛋白質工程的一般技術 23.3 蛋白質工程改造酶 23.4 蛋白質工程於藥物設計之應用 參考資料 索引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分子生物學(第三版) (3版)

分子生物學(第三版)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分子生物學(第三版) 作者: 曾哲明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23/06/20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依其多年教學及研究經驗撰寫而成,主要介紹分子生物學的基礎概念,內容著重於與基因表現有關的DNA、RNA與蛋白質等大分子上,探討其結構、合成、功能與活性的調節,可幫助學子們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為進一步研習生物技術、分子醫學、生物資訊等應用性學門作準備。一些較進階的內容則整理於「延伸學習」專欄,並在各章章末提供完整參考文獻,可作為更深入探索分子生物學的一些線索,並方便研究者查詢相關資料。對於即將報考研究所的學子而言,本書可作為重點概念的溫習用書。 近年來由於研究技術與理論的創新,大數據資料庫的建立,加上在醫學與生物學更廣泛的應用,分子生物學已經逐漸邁入一個新的世代。 第三版增加了近十年來相關文獻與數據庫的資料,部分內容做了大幅增補與修正,尤其是近年來基因組學與蛋白組學的快速發展,經由人類全基因研究(GWAS),以及針對基因與其產物(蛋白質)的深入註解(annotation),發現或確認了多種人類基因,本書增加了相關基因的特性、調控,以及其蛋白產物的功能與交互作用,同時概略闡述部分基因及蛋白與分子醫學、癌症研究的相關性。 此外,第三版的另一特色是增加了第13章「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簡介」,以利啟蒙者能以本書為基礎,銜接已融入日常保健與醫學診療的生物科技,故第三版大幅提升了深度與廣度。本書之附圖及索引也做了編修與增補,參考文獻依據近十年內的相關期刊論文全面整編。   目錄 Chapter 01 DNA與染色體的結構 1-1 分子生物學的里程碑 1-2 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 1-3 從DNA到染色體 Chapter 02 基因體的結構與特性 2-1 基因 2-2 基因體 2-3 基因體中的重複序列 2-4 核外的基因體 Chapter 03 原核細胞基因的轉錄與調控 3-1 轉錄調控序列 3-2 原核細胞的轉錄 3-3 早期研究-乳糖操縱組 3-4 操縱組調控機制的多樣性 3-5 適應環境的基因調控系統 Chapter 04 噬菌體的基因調控 4-1 λ噬菌體生活史 4-2 溶菌期的基因調控 4-3 潛溶期的基因調控 4-4 基因體的整合與誘發 Chapter 05 真核細胞基因的轉錄 5-1 啟動子與順向調控元素 5-2 基因轉錄的啟始 5-3 轉錄的延伸與終止 Chapter 06 真核細胞基因轉錄的調控 6-1 轉錄因子 6-2 組蛋白的轉譯後修飾 6-3 DNA甲基化與表觀調控 6-4 RNA甲基化與表觀調控 6-5 小RNA的干擾機制 Chapter 07 傳訊RNA的轉錄後修飾 7-1 5' 端帽化作用 7-2 3' 端的轉錄後處理 7-3 剪接體的插入子剪接作用 7-4 自我剪接的插入子 7-5 另類的剪接模式 7-6 mRNA經核孔輸出的機制 7-7 細胞質RNA的修飾與分解 Chapter 08 轉譯-合成蛋白質 8-1 轉送RNA 8-2 胺基酸乙醯tRNA 8-3 核糖體 8-4 轉譯 8-5 轉譯的調節 Chapter 09 轉譯後修飾與蛋白質轉送 9-1 蛋白質的修飾 9-2 自由態核糖體的轉譯與轉送途徑 9-3 粗內質網核糖體轉譯與轉送途徑 Chapter 10 DNA複製 10-1 DNA 複製的特性 10-2 原核細胞DNA複製 10-3 真核細胞DNA複製 Chapter 11 DNA的突變與修補 11-1 DNA突變與損傷 11-2 點突變的修補機制 11-3 結構損傷的修補機制 Chapter 12 DNA的重組與轉位 12-1 DNA 重組 12-2 轉位子 Chapter 13 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簡介 13-1 DNA重組與克隆技術 13-2 聚合酶連鎖反應 13-3 微矩陣分析 13-4 DNA定序 13-5 生物資訊學 附錄 索引 詳細資料 ISBN:9789864309337 規格:平裝 / 462頁 / 19 x 26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生命科學類> 生物學

原價: 470 售價: 447 現省: 23元
立即查看
最新彩色圖解細胞與分子生物學(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1版)

最新彩色圖解細胞與分子生物學(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最新彩色圖解細胞與分子生物學 作者:劉景仁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2 條嗎:9789861268149 新書簡介 本書的重要特色在於內文的每個單元都引用詩人、小說家、哲學家或生物學家著作中的一兩句精粹語錄,帶領讀者進入即將探索的主題,不但貼切反映章節的特色,更啟發讀者對生命現象做更深層的思考。全書內含高品質全彩插圖,使文字描述的內容具象化,讀起來格外生動有趣;文末更搭配臨床相關性複習問題,以加強此學科的基本概念,幫助讀者們用最少的時間,建立對細胞與分子生物學的相關知識,亦是準備國考的醫學生們非常實用的參考書籍。 譯者序 將英文版的《最新彩色圖解細胞與分子生物學》翻成中文是個難得的嘗試和經驗。在美國唸研究所時,從Ole Miss開車到曼菲斯的田納西大學醫學院書局,買到幾本Lippincott出版的藥理學及生物化學書籍,當時就很喜歡它的編排方式和內容。想不到20年後會由我來翻譯這本圖解更豐富、資料更新穎的書。 書中每個單元都引用詩人、小說家、哲學家或生物學家著作中的一兩句話,帶領讀者進入即將探索的主題,不但貼切反映章節的特色,而且啟發讀者對生命現象做深一層的思考。此外,全書附有彩色照片及繪圖,能使文字描述的內容具象化,讀起來格外生動有趣。 專有名詞的中文譯名都從網路上查詢,但由於一個名詞可能會有幾個不同的翻譯,而且大陸或台灣譯法也往往不同,因此會加以取捨,並以台灣常用的為準。即使這樣,仍有一些會採用我的主觀判斷,譬如,caspase(半胱天冬)、stem cell commitment(幹細胞的定向)、cell niche(細胞巢)。 原文書由兩位美國的生物化學教授共同撰寫,她們的文體風格和順暢度都不同,因此翻譯時某些地方會有一點bumpy(顛簸)。另外,翻譯期間也發現原文的研習問題和圖示有些小錯誤,此中文譯本裡皆已更正。 目錄 第一單元 細胞和組織結構與組成 (Cell and Tissu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第 1 章 幹細胞及其分化 (Stem Cells and Their Differentiation) 2 第 2 章 細胞外基質和細胞黏附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Cell Adhesion) 9 第 3 章 生物膜 (Biological Membranes) 26 第 4 章 細胞骨架 (Cytoskeleton) 35 第 5 章 胞器 (Organelles) 47 第二單元 真核生物基因體的組成與基因表達 (Organization of the Eukaryotic Genome and Gene Expression) 第 6 章 真核細胞基因體 (The Eukaryotic Genome) 58 第 7 章 DNA複製 (DNA Replication) 69 第 8 章 轉錄 (Transcription) 83 第 9 章 轉譯 (Translation) 92 第 10章 基因表達的調控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107 第 11章 蛋白運送 (Protein Trafficking) 117 第 12章 蛋白分解 (Protein Degradation) 126 第三單元 膜運輸 (Membrane Transport) 第 13 章 運輸的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Transport) 132 第 14 章 主動運輸 (Active Transport) 140 第 15 章 葡萄糖運輸 (Glucose Transport) 146 第 16 章 藥物運輸 (Drug Transport) 154 第四單元 細胞信號傳遞 (Cell Signaling) 第 17 章 G蛋白信號傳遞 (G / Protein Signaling) 160 第 18 章 催化受體的信號傳遞 (Catalytic Receptor Signaling) 169 第 19 章 類固醇受體的信號傳遞 (Steroid Receptor Signaling) 178 第五單元 細胞生長和細胞死亡的調節 (Regulation of Cell Growth and Cell Death) 第20章 細胞週期 (The Cell Cycle) 188 第21章 細胞週期的調節 (Regulation of the Cell Cycle) 196 第22章 不正常的細胞生長 (Abnormal Cell Growth) 205 第23章 細胞死亡 (Cell Death) 215 第24章 老化與衰老 (Aging and Senescence) 226 索引 (Index) 233

原價: 580 售價: 551 現省: 29元
立即查看
最新彩色圖解生物化學 (8版)

最新彩色圖解生物化學 (8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生物化學是一門研究我們的身體如何利用飲食中的營養物質為我們的細胞製造構建單元、燃料和通訊分子的學科,並且包括我們如何經由體內轉化和排除化學物質的過程。本書對這些複雜的機制提供了簡潔且具體的說明性回顧。為達此目的,故也提供了有用的組織工具範例,即概念圖。以下為概念圖的解釋,一方面可方便各位學習生物化學,更甚者能啟發創建自己的概念圖。 概念圖 學生有時會將生物化學視為需要記憶的一系列事實或方程式,卻常陷於片段的理解,而非整個人的考量下所需理解的整體概念。當作者為了加深理解而添加概念的細節,無意間反而形成干擾。其主因常因缺少一個能夠有助於學生理解各主題如何相互串聯,從而輔助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指南或路線圖。因此本書所創作的一系列生物化學之概念圖,是以圖繪方式說明觀念〔想法 (ideas) ﹞之間的關係以及概念 (concepts) 之間的聯繫,這些圖列在各章之結尾,以展示資訊之分組或組織。由此而知,概念圖是一種將連結之概念視覺化的工具,資料以層級方式呈現,將最具包容性、最通用性的概念置於圖之頂端,而較特定性、較非通用的概念則排列在下方。概念圖的理想功能是作為組織資訊的模板或指南,幫助學生找到最佳方法將新資訊與既有知識相整合。概念圖建構之描述如下。 A: 概念框與連結 教育家將概念 (concepts) 定義為「在事件或物體中感知到的規律性」。在生物化學的圖中,概念 (concepts) 包括抽象概念(例如自由能)、過程(例如氧化磷酸化)和化合物(例如葡萄糖6- 磷酸)。這些廣泛定義的概念依照優先順序排列,核心觀念(想法)位於頁面頂部,隨後從這個核心觀念延伸出的概念則畫在方框中(見圖A 部分)。字體的大小顯示每個觀念(想法)的相對重要性。概念框與框間用線條連結以顯示它們之間的關聯。線條旁的標記定義了兩個概念間的關係,讀者閱讀時自成一有效的陳述(即連結創造意義)。帶箭頭的線條則指示閱讀的連接方向。 B: 連結到圖的其他部分 此與線性流程圖或大綱不同,概念圖亦可包含交叉連結,使讀者能視覺化了解這些想法之間的複雜關係;它們(想法)呈現在圖中不同部分(見圖B 部分),或在本書的不同章節之間的圖(見圖C 部分),或與Lippincott® Illustrated Reviews 系列的其他書籍〔例如,Lippincott®《最新彩色圖解細胞與分子生物學 (llustrated Reviews: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有關聯。這些連結有助於識別某個概念位居生物化學中多個主題之核心地位,並使學生在臨床情境及專業證照考試時更具效率的整合資料。對比於線性文本和概念之交叉參考,帶有連結的概念圖提供了視覺輔助,表現事實之間的非線性關係。第一個完整概念圖的範例可在第1 章結尾找到(圖 1.13)。 本書使用建議 本書特色為生物化學的綜合論述。除概念圖和插圖外,更增列臨床方框,為學生提供生物學或醫學的應用概念。企盼鼓勵學生善加利用每一章結尾的練習題,以加強並挑戰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目錄】 目錄 第一單元: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1 Chapter 1: 胺基酸及pH 的角色 Amino Acids and the Role of pH ............................................................................................................................................ 1 Chapter 2: 蛋白質結構 Protein Structure ......................................................................................................................................................................... 14 Chapter 3: 球蛋白 Globular Proteins ........................................................................................................................................................................ 26 Chapter 4: 纖維蛋白 Fibrous Proteins .......................................................................................................................................................................... 45 Chapter 5: 酶(酵素) Enzymes ........................................................................................................................................................................................ 57 第二單元:生物能量學與醣類代謝 Bioenergetics and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77 Chapter 6: 生物能量學與氧化磷酸化 Bioenergetics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 77 Chapter 7: 醣類的介紹 Introduction to Carbohydrates ............................................................................................................................................... 92 Chapter 8: 代謝與糖解作用的介紹 Introduction to Metabolism and Glycolysis ................................................................................................................... 100 Chapter 9: 三羧酸循環與丙酮酸脫氫酶複合體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and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 120 Chapter 10: 糖質新生作用 Gluconeogenesis .................................................................................................................................................................... 128 Chapter 11: 肝醣代謝 Glycogen Metabolism ............................................................................................................................................................ 137 Chapter 12: 單醣與雙醣的代謝 Monosaccharide and Disaccharides Metabolism ..................................................................................................... 151 Chapter 13: 五碳糖磷酸路徑與NADPH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an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 160 Chapter 14: 醣胺聚醣、蛋白多醣與醣蛋白 Glycosaminoglycans, Proteoglycans, and Glycoproteins ....................................................................................... 173 第三單元:脂質代謝 Lipid Metabolism 191 Chapter 15: 飲食脂質的代謝 Dietary Lipid Metabolism ..................................................................................................................................................... 191 Chapter 16: 脂肪酸、酮體及三酸甘油酯的代謝 Fatty Acid, Ketone Body, and Triacylglycerol Metabolism ....................................................................................... 201 Chapter 17: 磷脂質、醣鞘脂質與類花生酸代謝 Phospholipid, Glycosphingolipid, and Eicosanoid Metabolism ........................................................................... 223 Chapter 18: 膽固醇、脂蛋白與類固醇代謝 Cholesterol, Lipoprotein, and Steroid Metabolism .................................................................................................... 243 第四單元:氮的代謝(Nitrogen Metabolism) Chapter 19: 胺基酸:氮的清除 Amino Acids: Nitrogen Disposal ............................................................................................................................................. 271 Chapter 20: 胺基酸降解與合成 Amino Acid Degradation and Synthesis ............................................................................................................................. 290 Chapter 21: 胺基酸:轉化特殊產物 Amino Acids: Conversion to Specialized Products ......................................................................................................... 308 Chapter 22: 核苷酸的代謝 Nucleotide Metabolism .............................................................................................................................................................. 324 第五單元:新陳代謝的整合(Integration of Metabolism) Chapter 23: 胰島素和升糖素的代謝效應 Metabolic Effects of Insulin and Glucagon ........................................................................................................................ 341 Chapter 24: 進食- 空腹循環 The Fee-Fast Cycle ..................................................................................................................................................................... 357 Chapter 25: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 375 Chapter 26: 肥胖 Obesity .............................................................................................................................................................................................. 390 第六單元:醫療營養(Medical Nutrition) Chapter 27: 營養:概述和巨量營養素 Nutrition: Overview and Macronutrients .............................................................................................................................. 401 Chapter 28: 微量營養素:維生素 Micronutrients: Vitamins ............................................................................................................................................................ 423 Chapter 29: 微量營養素:礦物質 Micronutrients: Minerals ............................................................................................................................................................ 446 第七單元:遺傳訊息的儲存與表現(Storage and Expression of Genetic Information) Chapter 30: DNA 結構、複製與修補 DNA Structure, Replication, and Repair ............................................................................................................................. 459 Chapter 31: RNA 結構、合成及處理 RNA Structure,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 482 Chapter 32: 蛋白質合成 Protein Synthesis .......................................................................................................................................................................... 496 Chapter 33: 基因表現的調節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 515 Chapter 34: 生物技術與人類疾病 Biotechnology and Human Disease ..................................................................................................................................... 532 Chapter 35: 血液凝集 Blood Clotting ................................................................................................................................................................................. 558 附錄 Appendix 575 索引 Index 607 圖片來源 Figure Sources 625

原價: 1250 售價: 1375 現省: -125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AI: 從計算機的誕生到超越人類智能的AI

彩色圖解AI: 從計算機的誕生到超越人類智能的AI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AI,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未來? 而人類,能夠控制AI所創造出來的世界嗎? 人類,究竟需不需要恐懼AI? AI是敵,還是友?是能一起共存,還是必須互相消滅? 本書從AI的誕生以及到未來的視角,在機器人、思想、技術以及人類社會等之間的關聯,做了全面性的解說。 AI是如何誕生於這個世界上? 在AI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危機與阻礙? AI如何變成實體的機器人,甚至可以取代人類的工作? 如何才能不被AI淘汰,保有人類的競爭力? AI考慮的事情是「所謂的人類是什麼」?然後才去考慮「自身究竟是什麼」! 【目錄】 序言 大圖解知道AI的所在地:經過五個時代的試驗錯誤後,人工智慧展現的明天 第1部 AI與機器人的歷史 1 夢想實現人工智慧的四位科學家的樂觀論及其挫折 2 冷靜下來的科學家們試圖藉由專家系統東山再起 3 在AI嚴冬時代默默進化的機器學習開始在商業的實用化 4 深度學習的出現將AI再次帶上舞台 5 將人類的大腦電腦模型化,前方等著的是「強AI」 6 不斷進化的AI將會對我們的明天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2部 AI的基礎知識 1 機器學習:將大量數據進行分類與整理,是AI「機器學習」的開始 2 深度學習:模仿人類大腦機制的「深度學習」時代 3 言語的認知:電腦理解人類的語言「語音/語言辨識」正是AI研究的基礎 4 大數據:AI的實力,是透過超級電腦和「大數據」的結合來發揮 5 車的自動駕駛:車輛透過擁有AI的「眼睛」,開始邁向「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 6 車的AI化的未來畫面:汽車的AI完全自動化將與電動汽車化共同到來 7 超級電腦:大數據分析不可或缺的「超級電腦」宇宙規模程度的進化 8 超級感測器:擁有了高精度「3D感測器」的AI突然開始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9 機器人:日本和歐美的「機器人」開發起源於不同的思想 10 類人型:日本的類人類機器人象徵ASIMO的進化及其極限 11 戰爭機器人與和平機器人:當機器人擁有了AI的大腦時,日本和美國是否會再次走上不同的道路 第3部 因為AI而改變的工作 1 公司的改變:透過導入AI和機器人,糖果公司會如何改變? 2 AI得意的工作:AI是否威脅到人類的工作領域?會消失的職業與不會消失的職業 3 醫療:醫院將會這樣改變醫療大數據與服務業的融合 4 醫療:AI將全面整合個人與地區醫療,提供先進的醫療服務 5 自治體:微型國家的官方機構到地區服務單位地方自治體也終於開始關注AI 6 農業:由於AI的導入產生最大改變的竟是農村?加速發展的智慧農業 7 土木/建築:在土木/建築的現場,借助AI實現智慧建設 8 土木/建築:土木現場的人手不足和技術傳承可以透過AI的自動化和機器人化來解決 9 工廠:從工業機器人導入到AI無人工廠的趨勢正在加速 10 服務業:飲食/零售等接待服務行業透過AI化解決人手不足和排隊問題 11 金融:AI在1秒內執行的小額貸款結算系統的未來 12 金融:金融業最容易被AI取代的原因 13 物流:物流行業的AI化將帶來超越解決3K的結構變化 14 照護:高齡照護現場迫切需要的是AI排泄輔助機器人 15 安全:AI安全社會與監控社會的界限在哪裡? 第4部 AI與人類的未來 1 奇點的到來將使人類與AI融為一體? 2 AI會導致人類滅絕?奇點的危險性 3 描繪AI未來的小說從古代的人造人到工作機器人 4 描繪AI未來的小說人類與AI從對立到共存,最後融合 5 電影中描繪的機器人和AI一直領先於現實科技 6 對於AI進化的警鐘是為了什麼而鳴響的 7 AI自主武器和網路攻擊將改變戰爭的方式 8 詹姆斯.P.霍根的《昨日的航行》解讀:地球權力思想與AI自由人「凱隆」的相遇 結語 索引 參考文獻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生理學原理

彩色圖解生理學原理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800 售價: 1710 現省: 90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小動物外科手術:錯誤與併發症案例處置指引 (1版)

彩色圖解小動物外科手術:錯誤與併發症案例處置指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350 售價: 12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