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從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興衰看精神醫學新視域 (1版)
作者: 陳登義
版次: 1
ISBN: 9789863680222
出版社: 合記
書籍開數、尺寸: 23*17
重量: 0.45 Kg
頁數: 272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醫學
#臨床醫學
#精神醫學、心理學
#心理學
#變態心理學
#心理學理論
#健康科學
定價: 450
售價: 428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從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興衰看精神醫學新視域 作者:陳登義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3680222 【簡介】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在1970至1980年代,就被視為精神醫學的主流意識形態之一,而隨著時代變遷及醫學知識的精進,遂顯現出此模式並非至臻完善,因此會有新變革的需求。作者在書中除了詳述「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起源和演變過程,也探討了該模式的如何失敗、哪裡失敗及為何失敗的成因,並將此案例應用作為「醫學人文主義」及「以方法為依據的精神醫學」的一項新典範。這是作者經深思熟慮且做過深入研究的書籍,對於精神醫學理論之歷史和哲學有興趣的讀者參考閱讀。 【原著序】 半個世紀前,高伯瑞 (John Kenneth Gallbraith) 提出了「因襲傳統的智慧(conventional wisdom)」這個概念,指出在理論裡我們是如何地經常在尋求可接受性 (acceptability),而不是尋求真理 (Gallbraith 1958)。在精神醫學裡,今日所謂因襲傳統的智慧就是指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它被高度接受,被認為合理,通常也被視為平淡無奇,至於是否為真理則很少有人質疑。 我對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心存疑慮。即使它並非不真實,至少它遠遠超過當初所訂下的目標。目前的精神醫學是折衷主義的,逼近無政府主義。面對神經生物學和精神藥物學的所有進展,以及心理治療的所有專業知能,這個領域並沒有可以跨越各方的概念結構。或者這麼說比較好,那個充當此領域的一個概念性基模──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是從精神分析的灰燼中興起,而在神經生物學的危險沙洲中淪亡。 當前食之無味的精神醫療現狀和數十年前著名的美國精神科醫師──葛林可 (Roy Grinker)(未被公認的精神醫學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創建者)──的看法並沒有太大的不同(Grinker 1970,頁730):「現代精神醫學已經擴展到一個有如生命議題般的寬廣領域,它提供越來越多的空間讓人們往各方向瘋狂奔馳。有些精神醫學團體想藉由規範出一個有限空間來試圖克服這個狂躁階段──對各個學派及意識形態予以獨立與劃分。其他的人,如折衷主義者們,則在廣大草原上漫無目的地悠遊。多年來常見的解決辦法是:要不是成為一個化約主義者,就是成為一個對他人說些空口白話的人文主義者。」 葛林可及其他人所開出的處方:生物-心理-社會取向的折衷主義,不只麻木了這個專業,同時也搗亂了這個專業。一方面,有些人不滿意且覺得定向不明;許多實務者和他們所治療的人們一樣,都對精神醫療到底是什麼很困惑:它是生物學取向為主?還是心理治療取向為主?或者是兩者混合?如果是混合的,它混合的產物是個什麼東西?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自稱要回答這些問題,但回答得並不令人滿意。另一方面,許多此一領域的人滿自以為是。生物-心理-社會取向的折衷主義是寬廣且良性,而足以讓每個人都覺得可以接納。任何理論都行得通,任何觀點也都可契合;因此,對這些人而言,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讓人質疑他們本身的理論或觀點。但是在人們可以尋求新的答案之前,我們得對過去的答案感到不太舒服。在我們可以向前邁進並踏出腳步接近那真相之前,我們需要被說服:改變是必要的。 當我向某個已有數十年之久,高度遵奉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精神科部門報告這些材料時,我接收到的批評之一是我的分析純粹是負面的。我並未提供比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更好的替代模式,而同時我又承認它比之前的教條主義有更好的進展。我的同事於是向我建議:在你努力要提出一個更好理論的同時,讓我們可以保有現在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即使它有著種種缺點。 確實,如 George Washington 的名言所說,一個負面的批評就會造就出一個較好的替代;人們必須在他們能看到之前就先感受到。精神健康專業人員以及公眾在他們願意歡迎替代者之前,必得先明白現況已有很大的錯誤。本書的主旨就是要讓讀者深感不安,展現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不足,並表明現在它有被取代的需要。 至於應該以什麼來取代,我想它需要的既非教條主義,也非折衷主義。我已試著詳細針對那個替代模式加以描述,在本書的第三部分我會予以擴充展現。雖然,主要的問題不是欠缺替代者;主要的問題是欠缺對瑕疵的一種察覺。 我也相信在精神醫學及其它精神健康專業裡,有許多人是不願聽到任何替代模式的,因為他們對其假設已經太過自在舒適了。對他們而言,高伯瑞的另外一個格言正好適用:「如果你不能讓受苦者寬慰,至少可以讓安逸者受苦。」 或許現在是讓安逸者有些苦惱的時候了。 【目錄】 原著序 / v 譯者序 / vii 致謝 / xi 第1章 開放心態帶來的險境:梅耶的心理生物學 3 第2章 理論這麼多,時間這麼少:折衷主義的崛起 13 第3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葛林可的「為折衷主義而戰」 29 第4章 一個新的醫學模式:恩格爾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41 第5章 之前與之後: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先行者與追隨者 55 第6章 停火:終結精神醫學的內戰 73 第7章 陷溺在數據資料裡 85 第8章 教導折衷主義 95 第9章 扭曲的精神藥物學 107 第 10 章 真實世界的難以捉摸 117 第 11 章 實證醫學的限制 127 第 12 章 奧斯勒的幽魂 133 第 13 章 兩種文化 151 第 14 章 科學與人文之間 165 第 15 章 意義的意涵:對意義理解的解說 173 第 16 章 一項解決方案的開始:以方法為依據的精神醫學 191 第 17 章 一門新的人文主義精神醫學 205 後記:預先清空稻草人 219 附錄:我們如何能教導它?針對精神科醫師教育的一項提案 225 各章註釋 229 簡要的概念辭彙 241 參考文獻 244 索引 251

為您推薦

精神藥物手冊 (4版)

精神藥物手冊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目錄】 重量:0.33kg  頁數:320 裝訂:平裝 開數:18.7 x 13 cm 印刷:單色 序言 精神科在所有醫學科門裡屬於一門新的學科,甚至在早期時代也不被承認是一門正式的醫學學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然而從半世紀多以來,精神藥理學的進展,讓精神科堂堂正正地回歸醫學的殿堂。雖然精神藥物的發現大多源自於意外觀察所得,但抗生素的發現又何嘗不是類似的模式呢?從鋰、第一代抗精神藥物、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三環抗鬱劑和 benzodiazepines,在1950 年代以來開始陸續發展,演繹至今,藥物治療已是精神科裡最為有效的療法。患者從這些藥物得到實質幫助, 家屬在照顧上也輕鬆許多。然而不可諱言的是,大部分精神患者仍然是失能的,無法獨立自主生活而需要家屬或機構的照護,這也表示精神醫學在治療上仍有極大進步的空間。幸運的是,精神藥理學近二十多年來的發展,似乎為我們帶來藥物治療的另一道曙光。這幾乎可以說是另一波革命似的進展,從抗鬱劑 fluoxetine 與抗精神病劑 clozapine所延續發展出來的第二代抗鬱劑與抗精神病劑,讓患者對藥物的接受度提高許多,精神患者對於他們服用的藥物有較好的觀感,精神科醫師也較不會被患者或家屬抱怨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這些新一代的藥物在上市使用以前,皆經過嚴謹的至少兩個以上雙盲、安慰劑控制之大型研究。甚至各國或專業學會也都針對各種精神疾病,出版所謂的治療指引或方針 (treatment guideline or algorism),醫師在處方之前已經有許多資料可以參考,在臨床使用上相當方便。 精神藥理學目前已是一門浩瀚的專門學科,涵蓋從基礎的基因多態性、受體分子生物學到臨床上治療患者的效果與副作用,然而在臨床的處方應用上,則又是知識與經驗相互結合的一門學問。本手冊所介紹的精神科藥物以國內上市的為主,另外歐美已經上市而有可能進入臺灣市場的藥物也一併納入,目的乃讓讀者能迅速確實的掌握目前臨床精神科用藥的必要資訊。本手冊共分 8 章,每章節除了對藥物的療效與副作用介紹之外,也會約略描述疾病的特徵,疾病的診斷名稱依據臺灣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 (DSM-5) 為主,必要時附上英文的診斷。所以本手冊也可以提供臨床心理師與精神科護理人員參考, 甚至精神科患者本身與家屬也都可以閱讀,以增加用藥的知識。希望透過手冊的內容,讓讀者能精簡扼要地掌握精神科藥物的處方。 此外,近年來學術界對於精神作用藥物的分類也具意見,例如抗精神病劑也常使用於非精神病如躁症,而抗鬱劑則使用於焦慮症或恐慌症等。由 ACNP、AsCNP、CINP、ECNP 和 IUPHAR 等國際神經藥理學會所共同推出根據神經科學的命名系(Neuroscience-based nomenclature, NbN),已經公布在網站 http://www.nbn2.com/,也有行動應用程式 app 可以下載隨時查閱,有興趣者可以參考使用。 目錄 第 1 章 精神科藥物處方一般原則…………………….…1 第 2 章 抗精神病劑……………………………………… 7 第 3 章 抗鬱劑……………………………………………73 第 4 章 情緒穩定劑…………………………………..…139 第 5 章 抗焦慮劑與鎮靜安眠劑…………………..…… 195 第 6 章 其他常用精神科藥物………………………..… 235 第 7 章 物質成癮疾患之治療藥物………………..……255 第 8 章 精神疾患的補充及另類療法……………….… 289 索引………………………………………………..…..…305

原價: 350 售價: 333 現省: 17元
立即查看
如何面對兒童疼痛-從心理.生理談處置 (1版)

如何面對兒童疼痛-從心理.生理談處置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如何面對兒童疼痛-從心理.生理談處置 作者:謝瀛洲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3155 簡介: 《如何面對兒童疼痛─從心理、生理談處置》是一本全方位的書,它重視專業人員與病患間的關係,並使用能緩和焦慮、處理恐慌、給予安撫的語言。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在孩童發展中,我們在科學上對疼痛的瞭解。其中提到疼痛的生理機轉、評估方式,及如何向痛苦、害怕、焦慮的孩子做解釋。第二部分,即探究各種疼痛治療的功效及如何相互組合出具療效的處置。第三部分,運用對治療方法的瞭解,將知識轉化為小兒科醫學中的三種臨床方向:門診醫療作業、牙科醫療與住院醫療。內容簡單易讀又有豐富的實用建議和策略,是每一位小兒科臨床工作者或照護者必備的參考書籍。 譯者序 當我還是麻醉科住院醫師的時候,對於兒童的手術麻醉往往不敢給很多的止痛藥,前輩醫師們總告誡我們,過多的止痛會讓這些脆弱的小生命呼吸抑制。所以,經常在恢復室和加護病房中可以見到這些小病患手術後聲嘶力竭的哭泣、 掙扎。待我升任台北榮總主治醫師後,便一直思索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出國進修便選定了去華盛頓大學學習兒童疼痛診療。在西雅圖一年的學習的確讓我視野大開;美國先進的醫療院所在處理兒童的疼痛上,和台灣相較,除了有不同的藥、不同的給藥途徑和模式,更重要的是,他們很注重兒童疼痛治療的心理發展層面,和周遭父母、親屬、朋友的支持需求層面。我其中一位老師,Gary Walco 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兒童疼痛心理學家,在親眼目睹他使用行為治療和催眠等方式在診間對於兒童慢性疼痛病患的有效幫助後,更讓我確信醫療絕對不該只是打針、開刀、吃藥一條路。而美國坊間也有許多衛教圖書,為病患和家長所撰寫,指導他們如何處理兒童的疼痛。這一直是讓我相當羨慕的,因為良好而完整的成功醫療,有很大部分是對於病患知識和態度上的教育溝通。兒童處於成長期,他們對疼痛的應對模式,有絕大部分是來自於周遭的大人,尤其是家長和醫療提供者,對於這件事情的認知態度。我一直深信,良好的兒童疼痛處理,絕對少不了各類醫護人員和家長對此一議題的的瞭解。回國後,我在台北榮總除了參與各類兒童外科手術團隊,嘗試改變和提升兒童急性術後的疼痛處理外,也開設了兒童青少年疼痛門診,並且積極參與兒童癌症病房的癌症疼痛處理,這當中有幸照顧到Dora (江謙文)小朋友,協助處理她的癌末疼痛直到她過世,也與她的媽媽-蘇惠娟女士-結為好友。蘇女士在孩子過世後,努力在社會各界推廣兒童癌痛教育和安寧療護的觀念。從蘇女士身上,我也更加確信,要讓台灣的兒童疼痛治療做得更好,就得透過更扎實的教育推廣。 當合記圖書出版社找我翻譯這本書時,我掙扎了許久,因為我深知臨床繁重的工作可能會無法讓我有許多時間翻寫這本書,怕拖延了出版時辰。但只因這真是一本好書,最後還是決定接手。這本書提供了許多臨床工作者所需要了解的知識來處理兒童疼痛,尤其因為作者本身也是心理學家的緣故,書內更有大篇幅心理學及行為治療的技巧來幫助臨床工作者和家屬面對兒童的各類問題。熟讀此書將絕對有助於臨床醫師、護理師、和心理治療師順利地處理兒童疼痛相關事宜。更重要地,這本書也可以提供一般民眾,尤其是病患及家屬,正確認識兒童疼痛,減少他們所受的折磨與痛處。很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選中了這一本書來做醫療教育及社會推廣!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對於修正此書的幫忙和因為我所造成拖延的包容,也謝謝榮總麻醉部林素滿醫師和她的一對兒女對於這本書翻譯初稿的幫忙。行醫多年,我們早已了解到任何醫藥科技有其限制,唯有醫療工作者和家屬朋友的關愛陪伴可以突破此一極限,給予兒童病患更好的心靈慰藉,而這也是最有效的兒童疼痛治療。 謝瀛洲 謹識 目錄 圖表清單 vi 致謝 xii 序言 xiv 譯者序 xvii 前言 xix Part I 如何理解、評估並與疼痛中的孩子溝通 1 chapter 1 孩童生活中的疼痛 7 chapter 2 疼痛是如何發生的?(與 Jonathan Kuttner、 MBBCh、Dip. Sports Med. FACMM合作) 39 chapter 3 如何與病痛中的孩童溝通? 71 chapter 4 疼痛的評估和測量 113 Part II 疼痛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及藥物治療 141 chapter 5 減緩疼痛的心理治療方法 147 chapter 6 使用物理治療來減緩疼痛 183 chapter 7 藥物緩解疼痛的方法 221 Part III 兒科診療中對疼痛與焦慮的處置 265 chapter 8 在醫師門診中處理疼痛與焦慮 273 chapter 9 在牙科門診中處理疼痛與焦慮 301 chapter 10 醫院裡的疼痛和焦慮管理 325 後記 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在醫療機構中提升 疼痛處理的策略 353 參考文獻 363 索引 383

原價: 550 售價: 523 現省: 27元
立即查看
無重力養生 太極鬆柔新生活:從生理、心理到心靈的徹底活化

無重力養生 太極鬆柔新生活:從生理、心理到心靈的徹底活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60 售價: 306 現省: 54元
立即查看
生活藝術心理學十三講: 從習慣觀點談起 (1版)

生活藝術心理學十三講: 從習慣觀點談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希望每天過得好,身不憊,人不躁,快樂又幸福;也希望將來對他人,對社會與人類有所貢獻,能讓自己感到此趟人生不虛度走得相當有意義!若有人一生能有如此稱心圓滿的生活,當佛祖或上帝來帶他走向西天或走上天堂,他還會有遺憾嗎? 上段所述的是人人所盼,人人所望的,但現實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想,如何做才能實現這些盼望?這一條實現大道在哪裡?筆者有幸,一年多前獲得五南圖書公司的邀稿,而寫了這一本《生活藝術心理學十三講:從習慣觀點談起》,此書的主要目的是從習慣心理學談,如何幫助有緣讀者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在身,使他度過第一段所說的充實人生。 本書乃以習慣理論為核心觀點而撰寫的,從本書內容可以看出,習慣概念的可用範圍何其地廣! 筆者極其希望,本書出版後人人手上都有它,而你我他每個人因而能養成所需的良好習慣,讓自己天天過得好,此生能活得更老,不覺得此生虛渡光陰,也感到對社會人類有所貢獻,且充滿意義! 目次 目錄 序 言 第一講 為什麼過去幾年我一直要研究習慣心理學? 第二講 習慣的定義 第三講 建立人際關係 第四講 人際關係 第五講 情緒反應習慣 第六講 你知道你擁有的每一個習慣嗎? 第七講 把當事人和第三者的立場考慮在一起的習慣分類方法 第八講 習慣的改變 第九講 近代名家對於習慣的論述 第十講 要有哪些習慣,就能成為一位更接近完美的人? —介紹Benjamin Franklin的其人其事和他的十三個良好習慣 第十一講 要有哪些習慣我們就可以活得快樂? 第十二講 若有了哪些良好思考習慣,一個人就能把憂鬱的心情改換成快樂的心情?—介紹作者宮島賢也的其人其事 第十三講 總論篇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蝴蝶效應:知微見著,影響我們生活的,往往是從小事開始(50則透析人性的心理效應,一輩子一定要讀一次!)

蝴蝶效應:知微見著,影響我們生活的,往往是從小事開始(50則透析人性的心理效應,一輩子一定要讀一次!)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第一次寫作文 從生活開始2: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1版)

第一次寫作文 從生活開始2: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每天心裡有很多問號和驚嘆號,通通寫下來好了!       跟小虎牙一起畫自畫像,紀錄自己的身體特徵、習慣和心情。   巧妙使用諺語和成語,寫成一篇篇精采故事。   還可以將旅行的回憶設計成桌遊,製作成最獨特的紀念品唷!     我有很多話想寫下來,日記再也不是煩人的作業。     「我的鼻子就像塞車的高速公路,因為遇到車子拋錨,所以沒辦法呼吸。」   「我要列一個『手指喜愛度排行榜』,以後就不會再咬它們了。」   「那一瞬間,我彷彿在公園獨自盪鞦韆,冷風呼嘯而過,空虛又失落,心裡很不是滋味。   拿著兩張濕紙巾的雙手,頓時失去了力氣。」     【書籍資訊】   ◎ 教育議題:閱讀素養、多元文化。   ◎ 學習領域:語文、綜合活動。   ◎ 適讀年齡:適合7~10歲閱讀。   本書特色     ◆ 活潑漫畫--- 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傾聽內心,學習表達能力!   ◆ 思考指引--- 提問、排行榜、諺語、寫日記的小訣竅,為故事插上翅膀,邊看邊寫!   ◆ 真實範例--- 小虎牙親身示範,用口語化的文字,寫下生動的圖文日記!    ※ 內頁包含各式書寫互動練習頁,邊看邊寫、立刻學會寫作技巧!   好評推薦     新北市莒光國小教師 教育部閱讀推手 陳彥冲 【目錄】 松松老師的話 記下真實的日常生活 就是在寫「日記」   人物介紹   第1章 今天發現的人體奧祕  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松松老師的日記寫作課1 試著寫問號日記  製作日記題材 提出好奇的問題   第2章 年齡讓人變得奇怪  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松松老師的日記寫作課2 隨心所欲奧運會 製作日記題材 隨心所欲排行榜   第3章 老師很好的三個理由 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松松老師的日記寫作課3 話說我那時候……   第4章 在指甲上裝磨牙棒? 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松松老師的日記寫作課4 你瞭解自己嗎? 製作日記題材 探索自我   第5章 心裡呼呼刮著風~  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松松老師的日記寫作課5 克服悲傷的辦法是什麼?   第6章 話要好好說才行 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松松老師的日記寫作課6 用諺語為故事插上翅膀   第7章 我養的恐龍們 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松松老師的日記寫作課7 介紹喜歡的電玩或遊戲 製作日記題材 介紹自己喜歡的遊戲   第8章 爸爸幼稚鬼 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松松老師的日記寫作課8 描寫性格的詞彙   第9章 韓國與泰國比一比 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松松老師的日記寫作課9 仔細觀察世界地圖 製作日記題材 我專屬的旅行地圖   第10章 讓冰淇淋變特別的景觀咖啡廳 小虎牙的心情日記 松松老師的日記寫作課10 將旅行故事做成桌遊   作者群的話 看更多

原價: 350 售價: 31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