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病人的物理治療:早期復健介入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中風病人的物理治療:早期復健介入
作者:張恆誌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925
簡介:
中風是一種會導致身體失能的常見病症,不僅造成病人及家屬在社會的參與度與日常生活上的限制,亦是會對社會成本造成可觀的負擔,所以該如何有效的降低中風對病人、家屬及社會造成的損害?本書主要針對在中風後24~48小時黃金時段的處置,強調應盡早進行物理治療,並彙整此時段醫療人員所需面對的問題,包括患者能力的評估、急性期的照護、早期活動與藥物療效,以及危險因子及道德問題等,是物理治療師、醫護及相關人員在臨床上實用的延伸讀物!
立即查看
神經物理治療學(下冊)(2022版)(Neurological Physical Therapy(3ed))3/e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神經物理治療學(上)
ISBN13:9789869906876
出版社:禾楓書局
作者:林光華-主編;王瑞瑤;林光華;林桑伊;胡名霞;張雅如;陳綉儀;游祥明;湯佩芳;蕭世芬;戴英子;謝宗勳;楊雅如-著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1/02/01
中文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神經物理治療學(下)
ISBN13:9789869906883
出版社:禾楓書局
作者:林光華-主編;王瑞瑤;林光華;林桑伊;胡名霞;張雅如;陳綉儀;游祥明;湯佩芳;蕭世芬;戴英子;謝宗勳;楊雅如-著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6cm*19cm*2.7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1/02/01
中文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本書改版之主要目的是將傳統與近代神經物理治療學的概念與技巧,以簡要中文的方式,介紹給學習物理治療的學生。另一方面建立本土化的資料,供臨床工作者與教學者參考。希望本書是神經物理治療學領域的盤石。
本書共分為上下兩冊,上冊以基本學理與技巧為重點,下冊以臨床物理治療與應用為主軸。
基本學理與技巧是強調傳統與現代的特性,附上簡明圖示;而臨床物理治療是以「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系統」的原則來詮釋,並強調治療的方法。
本書中每一章有問題與討論,也有新增的臨床教案與重點提示,加深學習的效果,同時增加讀者進一步的思考邏輯與臨床決策的能力。
上目錄
第1章 神經系統與特殊感覺之解剖簡介
第2章 神經物理治療理論基礎
第3章 神經可塑性
第4章 神經物理治療評估
第5章 神經物理治療臨床決策
第6章 神經物理治療技巧
第7章 老人物理治療
第8章 長期照護物理治療
第9章 虛擬實境與科技輔具
下目錄
第10章 中風的物理治療
第11章 腦外傷物理治療
第12章 小腦疾病物理治療
第13章 前庭系統病變與復健
第14章 認知功能與失智症物理治療
第15章 巴金森氏症物理治療
第16章 脊髓損傷的物理治療
第17章 多發性硬化症物理治療
第18章 運動神經元疾病物理治療
第19章 周邊神經損傷之物理治療
第20章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物理治療
立即查看
實用高級心臟救命術: 臨床操作指引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實用高級心臟救命術:臨床操作指引(第二版)修訂本
312-043C/ 9789861267524
ISBN
9789861267524
作者/出版社
*尹彙文/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 2
重量:0.45kg 頁數:218 裝訂:平裝 開數:26x19cm 印刷:雙色
依據美國心臟醫學會2020年最新版本修訂
簡介
心肺復甦術已是全民運動,透過全球通用ACLS訓練準則的推廣,讓急救行動成為無國界的即時救命服務,亦是ACLS從認證到執行成效的成功關鍵。ACLS急救準則在2010年新版頒布後,將叫叫ABC修正為叫叫CAB,從急救的專業知識鋪陳為一般常識。本書作者將其十幾年來的教學經驗,依2010年 ACLS準則重新改寫第二版,從前版入門的實用操作手冊到台灣ACLS聯合委員會網站的eACLS版,2011年更朝美國AHA的認證更上一層樓,提供ACLS的實用急救概念讓學員能夠輕鬆學,達到提昇急重症的醫療品質。
目 錄
章碼章名作者頁碼
第 1章 急救通用流程 1
第 2章 心室纖維顫動及無脈搏心室心搏過速 11
第 3章 心律不整的判讀 19
第 4章 成人心肺復甦術與異物哽塞的處理 29
第 5章 電擊治療及自動電擊器(AED)使用 45
第 6章 呼吸道的處置 55
第 7章 無脈搏電氣活動及心律停止 69
第 8章 心搏過緩 77
第 9章 穩定型心搏過速 87
第 10章 不穩定型心搏過速 99
第 11章 休克與肺水腫的處理 105
第 12章 急性冠心症 111
第 13章 特殊狀況之急救 125
第 14章 急救用藥 141
第 15章 綜合演練 149
第 16章 學後自我評量與測驗解析 165
立即查看
神經物理治療學(上冊)(2022版)(Neurological Physical Therapy(3ed))3/e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神經物理治療學(上)
ISBN13:9789869906876
出版社:禾楓書局
作者:林光華-主編;王瑞瑤;林光華;林桑伊;胡名霞;張雅如;陳綉儀;游祥明;湯佩芳;蕭世芬;戴英子;謝宗勳;楊雅如-著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1/02/01
中文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神經物理治療學(下)
ISBN13:9789869906883
出版社:禾楓書局
作者:林光華-主編;王瑞瑤;林光華;林桑伊;胡名霞;張雅如;陳綉儀;游祥明;湯佩芳;蕭世芬;戴英子;謝宗勳;楊雅如-著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6cm*19cm*2.7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1/02/01
中文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本書改版之主要目的是將傳統與近代神經物理治療學的概念與技巧,以簡要中文的方式,介紹給學習物理治療的學生。另一方面建立本土化的資料,供臨床工作者與教學者參考。希望本書是神經物理治療學領域的盤石。
本書共分為上下兩冊,上冊以基本學理與技巧為重點,下冊以臨床物理治療與應用為主軸。
基本學理與技巧是強調傳統與現代的特性,附上簡明圖示;而臨床物理治療是以「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系統」的原則來詮釋,並強調治療的方法。
本書中每一章有問題與討論,也有新增的臨床教案與重點提示,加深學習的效果,同時增加讀者進一步的思考邏輯與臨床決策的能力。
上目錄
第1章 神經系統與特殊感覺之解剖簡介
第2章 神經物理治療理論基礎
第3章 神經可塑性
第4章 神經物理治療評估
第5章 神經物理治療臨床決策
第6章 神經物理治療技巧
第7章 老人物理治療
第8章 長期照護物理治療
第9章 虛擬實境與科技輔具
下目錄
第10章 中風的物理治療
第11章 腦外傷物理治療
第12章 小腦疾病物理治療
第13章 前庭系統病變與復健
第14章 認知功能與失智症物理治療
第15章 巴金森氏症物理治療
第16章 脊髓損傷的物理治療
第17章 多發性硬化症物理治療
第18章 運動神經元疾病物理治療
第19章 周邊神經損傷之物理治療
第20章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物理治療
立即查看
神經復健:動作表現最佳化(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ptimizing Motor Performance/2e)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神經復健:動作表現最佳化(第二版)
作者:黃家琦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2
條嗎:9789866052187
封底簡介
Janet Carr及Roberta Shepherd引領著一個由知名作者所組成的團隊,為在神經物理治療的領域中佔決定性地位的本書第二版內容操刀。於第一版中,作者在神經肌肉控制、生物力學、動作技巧學習、認知動作間連結、及病理和適應之發展等範疇內,以科學研究為基礎描述動作失能個案之神經復健模式。
新版將繼續深入探討前述復健模式,並同時對近十年內,由於意外或疾病造成神經疾患之個案的治療進步進行辨認與整合。在這些討論中,涵蓋了不論老年或受損狀態,成人腦部皆保留了重新整合的可塑性;且在刺激性環境中,神經可塑性可能會受到任務相關的心象與物理練習之影響等知識。內容並增加與肌肉骨骼系統適應能力、避免肌肉收縮過程中其長度與僵硬度相關改變發生的必須性,以及有氧體適能和肌耐力相關之資訊。書中提供了大量臨床研究證據以支持所提及之模式。
神經復健中條列出的訓練指引,皆建構於生物力學和動作學習研究的基礎上,應用於加強腦部重整及肌肉收縮能力,亦可對病患的功能恢復產生鼓勵效果。
本書連結了科學與臨床實務,使學生及臨床工作者皆能由當中培養相關知識並使用以現代科學資訊為基礎的最新臨床方法。
本書特點:
● 所有章節皆經過校訂,其中某些部分甚至經由五位從事高階科學研究及臨床實務之作者合作完成
● 內含生物力學模式,可提供動作特定訓練及運動之架構以改善動作表現情形
● 臨床指引皆具科學與實證基礎
● 特別強調在總體復健時間中增加心象及身體活動量、並提升練習與運動量之神經復健方法
● 收錄最新參考文獻
序
在本書的第一版中,我們開始介紹為使腦部急性和慢性損傷個案其功能動作表現最佳化,發展以科學為基礎之復健方式的過程。十年後,臨床試驗和系統性回顧的相關證據更明確地指出,神經復健中所使用的方法應能提供足夠刺激以促進學習並獲得技巧。目前大眾也很清楚必須花費足夠的時間練習每日動作,且運動必須夠激烈,才能使肌力、耐力和有氧體適能皆增加到每日生活所需之整體健全度和參與度。
在新版中,有一些同事加入我們的團隊,其研究和臨床執業技巧能反應出他們在腦部、運動和醫療科學領域的素養,這些領域的教育素養對復健專業而言是很重要的-依據這些完整的知識基礎能成就實際的臨床技巧,我們也一起將新知帶入這本新書的內容當中。
新版延續了第一版中的主題,目前對由中樞所引起的損傷本質,發生在軟組織中、部位間之生物力學、心肺功能內,與身體不活動和失用相關的次發性適應,都有越來越多的了解。除此之外,對於動作學習和認知科學,運動科學和科技發展的全新了解,能提供復健團隊更多的機會去發展和測試可能更有效的復健方式。隨著對腦部可塑性和恢復力具正面影響力之因子愈來愈了解,復健執業的發展也跟著發生。最佳的進展似乎需憑藉個案可得的機會,目前公認人們所做的事,得到積極、有意義和具挑戰性練習的機會,以及復健過程本身,都會實際造成差異。復健團隊所做的改變不僅在使用於急性照護和復健中的方法,也包括傳遞的模式和影響出院後所發生的事情。監督團體練習和運動的機會,增加運動機械的使用和互動練習,都是增加花在與任務相關之身體和心理活動時間的方法。
物理治療師正做出重大的改變,遠離早期所發展之缺乏證據支持的臨床手法,並使用越來越多符合目前知識且有足夠證據支持的方法。適當精確的臨床試驗結果最後將成為以證據為基礎的執業方式,而目前在復健研究的興趣和研究的品質則是足以樂觀的理由。
目錄
第一部分:介紹:適應、訓練與測量
1 適應系統:可塑性及恢復 3
2 訓練動作控制、增加力量、體適能及
增進技巧的取得 15
3 評估 57
第二部分:任務相關之運動及訓練
4 站起和坐下 77
5 行走 95
6 前伸和操作 123
7 平衡 163
第三部分:身體功能及結構,活動與參與度的限制
8 上運動神經元損傷 193
9 小腦共濟失調 217
10 體感覺與知覺—認知受損 235
11 中風 247
12 外傷性腦傷 281
13 巴金森氏症 307
14 多發性硬化症 351
立即查看
老人護理與健康老化(Gerontological Nursing & Healthy Aging)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4
原價:
1323
售價:
1191
現省:
132元
立即查看
糖尿病臨床實務隨身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糖尿病臨床實務隨身手冊
作者:陳璇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3
條嗎:9789861269436
新書簡介
國人的飲食習慣近年來逐漸轉為精緻化及高熱量飲食,並隨著生活壓力的變大及運動量減少,促使糖尿病患者的急遽增加且有年輕化的趨勢,並已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本書提供臨床醫療者在面對糖尿病患者時,一套完整的治療方針,從診斷為糖尿病、疾病的細節分析、應注意之併發症,以及日常照護和飲食處理方式等,都有全盤性的規劃。就臨床醫療者、病患及家屬而言,這亦是一本可以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在掌握基本的生活調理技巧而值得研讀的好書。
目錄
縮寫3-5
1概論
1.1什麼是糖尿病1
1.2糖尿病的種類2
1.3診斷糖尿病3
1.4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的常見症狀5
1.5比較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6
2日常照護
2.1自我支持糖尿病8
2.2糖尿病藥物10
2.3常見的胰島素療法
2.4有效監控血糖的秘訣29
2.5生活方式32
2.6駕駛38
2.7就業問題39
2.8情緒與糖尿病40
3急性照護
3.1糖尿病酮酸中毒44
3.2高滲透壓性非酮性糖尿病昏迷48
3.3低血糖症50
3.4乳酸中毒53
3.5糖尿病與急性心肌梗塞54
3.6糖尿病患敗血症與傷口照護55
4持續照護
4.1糖尿病的長期併發症57
4.2糖化血色素的單位58
4.3與糖尿病有關之慢性病治療60
4.4評估血糖控制62
4.5糖尿病併發症-血管與神經病變63
4.6小血管併發症64
4.7大血管併發症71
4.8足部併發症73
4.9糖尿病引起之勃起障礙(陽萎)75
5暫時性的議題
5.1生病時胰島素的需求79
5.2類固醇治療80
5.3宗教與禁食82
5.4手術與禁食84
5.5糖尿病與懷孕88
5.6糖尿病與旅遊-基本原則91
6延伸閱讀與進一步資訊93
立即查看
老年心理學:從心理科學看優雅成功老化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採生理、心理及社會的觀點,針對全人發展中的老化過程進行分析。透過老年心理學相關理論與最新近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已開發國家因應超高齡社會所建立的國家型老化資料庫研究啟示,讓讀者更能了解文化與生活環境的影響,體察健康心理和生活型態可以有效地形塑年長者的思考與行為選擇。倡導優雅、最佳老化的策略,跳脫過去對於老化的負向思維、擔憂甚至恐懼,提供老年人具體的自我照顧方法,同時也提供讀者、老年人、照顧者與專業助人者質性和量化的證據作為參考,跳脫過去習慣式的學術想像或不同世代的非同理推論。
章首小故事或章節重點:每一章的開端即針對整體架構說明該章所要探討的重點,或以一則小故事銜接生命經驗與老年心理,藉此提高老年心理理論知識的親近性。
藉用隱喻、圖像彰顯抽象的概念:將專家如何進行問題評估、處遇與團體領導等潛藏內在的思考歷程具體、顯性化。採用圖、表、照片、插畫等圖像資訊,讓老年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更能貼近讀者的日常生活及易於理解。
各國老化資料庫的成果啟示:凸顯國家型老化資料庫建立的迫切性,以及文化契合性在老化政策擬定、資源分配上的重要性。
章後課堂學習活動:使讀者能活用知識、親身深入了解老年期的特性,進而提供或設計更好的介入及協助之具體作為。
適用課程︰老(人)年心理學、全人發展心理學、老年健康照護與健康促進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大專生、研究生、老年健康促進專業助人者,以及對於人類健康成長與發展深感興趣的自學者。
【目錄】
Chapter 1 老年心理學概論
第一節 老化是人類發展中的正常現象
第二節 年齡與老年心理學
第三節 壽命與老年期
第四節 健康餘命/成功老化的需求
第五節 優雅成功老化的趨勢
第六節 本書章序的架構
PART 1 老年的心理功能篇
Chapter 2 知覺系統的老化
第一節 知覺的老化
第二節 視知覺的老化
第三節 視知覺的功能老化
第四節 聽覺的老化
第五節 嗅覺與味覺的老化
第六節 痛覺的老化
Chapter 3 老年的語言溝通與疼痛處理
第一節 老年的語言與溝通
第二節 老年人對字、詞、句子的理解與製造
第三節 老年人在對話與交談上的理解與表現
第四節 與罹患癌症/重症的老年人溝通
第五節 老年人與照顧者改善溝通的策略
第六節 老年人疼痛表達與對於疼痛/止痛的態度
第七節 老年人的疼痛衡鑑與處理
Chapter 4 老年的睡眠問題
第一節 老年人的睡眠結構特性
第二節 調節睡眠的腦組織老化的證據
第三節 導致老年人失眠的因素及其治療方法
第四節 老年人常出現與睡眠相關的疾病及治療
第五節 老年人睡眠品質對於心理的影響
第六節 老年人睡眠品質與生理、運動、疾病的關係
Chapter 5 老年的情感與情緒
第一節 老年人社會情感的發展
第二節 老年人的社會情感調節能力與問題解決
第三節 老年人的社會情感調節策略與線索辨認能力
第四節 老年人與社會情感相關腦區的老化
第五節 老年人的社會情感功能、認知表現與情感性疾患
PART 2 老年的智慧與性格篇
Chapter 6 老年的智力與智慧
第一節 智力的定義
第二節 老年的智力表現
第三節 智力的實作展現——智慧
第四節 老年智慧相關理論
第五節 能預測智慧的變項——研究證據
Chapter 7 老年的性格與習性改變
第一節 性格理論與老化
第二節 性格與老年壽命及健康的關係
第三節 老年性格發展特性
第四節 不利老化的五大習性與改變策略
第五節 保持運動/自我照顧好習慣有益老年健康
Chapter 8 老年的自我知覺與自我統整
第一節 老化自我知覺的定義與醞釀
第二節 老化自我知覺、健康行為與存活
第三節 正向和負向老化自我知覺的形成與影響
第四節 老年的自我統整
第五節 自我統整在老年心理健康促進的實務運用
Chapter 9 優雅成功老化與復原力
第一節 優雅成功老化的概念與測量
第二節 選擇最佳化補償模式
第三節 社會情感選擇理論
第四節 預測優雅成功老化的重要變項
第五節 家/空間的依附與老人社區烏托邦
第六節 優雅成功老化的另一指標——韌性/復原力
Chapter 10 宗教與社會支持對老年的影響
第一節 社會支持對於老年的重要性
第二節 老年社會支持與憂鬱的關係
第三節 老年社會支持與健康老化的關係
第四節 精神靈性與宗教信仰
第五節 宗教參與行為與老年健康的關係
PART 3 老年的心靈雞湯篇
Chapter 11 老年工作、退休與安置
第一節 老年退休問題
第二節 老年工作的優點
第三節 老年退休規劃的準備
第四節 對老人的態度分析
第五節 老年刻板印象影響行為表現
第六節 老年的安置、移居養老抑或在地老化
Chapter 12 老年心理需求與生活品質評估
第一節 老年階段的需求與提供協助
第二節 老年人的需求評估
第三節 老年心理需求:孤寂與受虐及介入策略
第四節 老年的憂鬱與焦慮及介入策略
第五節 老年的生活品質
第六節 生活品質與財富的關係
Chapter 13 失智症狀與阿茲海默氏症
第一節 失智症狀與前兆
第二節 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神經心理特徵
第三節 阿茲海默氏症的病理基礎
第四節 阿茲海默氏症的致病基因與遺傳的影響
第五節 阿茲海默氏症與失智症狀的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
第六節 阿茲海默氏症病程的發展階段與治療選擇
第七節 阿茲海默氏症患者與照顧者的照護關懷「撇步」
Chapter 14 老年照顧者特性與心理諮商介入
第一節 老年照顧者與照顧的概念
第二節 老年照顧者的負擔與施暴類型
第三節 老年照顧者的協助
第四節 長期照護者的角色與訓練需求
第五節 老年的心理諮商與治療方法
第六節 老年諮商的四大議題
第七節 諮商需考量老年的特性
Chapter 15 面對死亡與臨終關懷
第一節 老年人對於老化與臨終死亡的態度
第二節 末期老年病人的心理因應與面對死亡哀傷五個階段
第三節 安寧照護、衡鑑與成效評估案例
第四節 老年人生命終點前的溝通準備
第五節 喪偶/喪親的心理協助
第六節 死亡的心理因應與感激作用
立即查看
彩色圖說長期臥床者居家復健手冊-居家運動及護理指引 1 2014 <合記>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彩色圖說長期臥床者居家復健手冊-居家運動及護理指引
作者:趙雪平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689
書籍簡介:
隨著人口老化,因疾病導致臥床的病人日益增加。而長期臥床病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極易出現壓瘡、吸入性肺炎、關節攣縮、骨質疏鬆、下肢深層靜脈血栓形成、焦慮、憂抑鬱等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本書以彩色圖片與詳細文字解說,有系統的介紹長期臥床病人的體力恢復訓練、關節被動運動訓練、輔具的選擇,和患者的進食、更衣、大小便等日常衛生護理,以及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肺炎等併發症的預防與護理;提供照顧長期臥床病人的護理人員、家屬及社區護理工作作者具體的指引。
序言
近年來隨著人口年齡老化以及因疾病導致的臥床患者越來越多。這些患者由於長期臥床,運動量急劇減少,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極易出現壓瘡、吸入性肺炎、關節攣縮、骨質疏鬆、下肢深層靜脈血栓形成、焦慮、憂鬱等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如何為這些患者提供較全面的復健護理,是廣大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屬仍需解決的問題。
本書編寫者具有專業的護理知識、復健醫學知識以及臨床護理和復健治療工作經驗,在編寫過程中又參閱了經典的教科書及護理方面的最新文獻,力求內容新穎、淺顯易懂。
本書圖文並茂,具體而有系統地介紹了長期臥床患者的體力恢復訓練、關節被動運動訓練、家庭環境改造、輔助用具的選擇,以及患者的進食護理、大小便護理、更衣護理、日常衛生護理和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肺炎等併發症的預防和護理等知識。希望本書不僅能為長期臥床患者的家庭護理提供一定的幫助,同時也為社區護理工作有所啟發。
由於筆者水準有限,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中國衛生部醫政司康復醫學培訓中心
河北省人民醫院康復中心
趙雪平 周 策
目錄
一 概述1
臥床狀態與長期臥床/1 臥床狀態的發展/2
長期臥床的分級/2 長期臥床的原因/2
長期臥床的危害/4
二 長期臥床的預防和對策5
預防原發病/5 居家復健訓練/6
心理支持/29 護理人員的培訓/29
環境改造/29
三 居室環境改造及生活輔助具31
居室環境改造/ 31 生活輔助具/33
四 日常生活護理35
進食護理/35 排便護理/41
更衣護理/48 日常衛生護理/54
五 長期臥床併發症的預防64
壓瘡/64 直立性低血壓/70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71 墜積性肺炎/73
吸入性肺炎/76 骨質疏鬆症/79
關節攣縮/84 焦慮抑鬱/87
失眠/89
立即查看
臺大醫院專科護理師教戰手冊-預立特定醫療流程暨業務範疇 2019 <金名>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臺大醫院專科護理師教戰手冊~預立特定醫療流程暨業務範疇
ISBN13:9789860583380
出版社: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作者:何弘能-主編
裝訂/頁數:平裝/367頁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9/01/01
中國圖書分類:各種醫療領域護理
序
專科護理師是病房醫療照護團隊之靈魂人物,不僅要在醫師的監督下執行各項醫療業務,還需承接病房主治醫師之指示,與護理師們一起綜理各個住院病人的照護職責。尤其,專科護理師常駐病房的工作特性,除了與醫師及護理師進行縱向合作外,同時與各不同部門維持密切的橫向聯繫關係,進而協助建立完整的病患照顧網絡,是病房中受到病人、家屬、醫師及護理師們信賴的重要角色。
專科護理師常駐病房,是病房中穩定的專業人力。因此資深專科護理師所具備的純熟技術與經驗常是許多病房資淺醫師及醫學生在執行醫療技術時的最佳協助者。然而專科護理師的養成是一件艱鉅又費心的任務,不僅需學習良好的醫病溝通能力,還需具備各項專業技能,做好病人的醫療照護工作。護理部這次精心整理了專科護理師在訓練期間相關的預立特定醫療流程、執行監督下之醫療業務範圍相關技術的P&P、評核表及參考資料,集結成冊,作為專科護理師們在面對各項臨床處置時快速熟悉相關注意事項及技術的秘笈,幫助專科護理師們充分發揮其專業知能於臨床工作。
這本專冊費時兩年不斷地檢討才付梓,期待各位專科護理師們都能夠熟讀並善用這本教戰手冊,強化自身技能以提升醫療品質,成為病房的堅實後盾,讓病人得到適切與連續性的醫療照護,也相信這本教戰手冊能成為全國各醫院專科護理師公認的重要寶典。
臺大醫院院長兼專科護理師專責委員會召集人
何弘能 謹誌2018 年11 月
序
何弘能 院長.............................................................................................iii
孫瑞昇 副院長...........................................................................................v
胡文郁 主任............................................................................................vii
第一篇 預立特定醫療流程
急救復甦 陳世英...........................................................................................3
成人發燒 陳世英.........................................................................................17
抽搐 陳世英.................................................................................................29
頭痛 鄧伊茜∕鄭建興......................................................................................41
急性意識變化 鄧伊茜∕蔡力凱......................................................................51
急性肢體無力或偏癱 黃光雨∕湯頌君..........................................................63
眩暈 左沛晴∕楊庭華......................................................................................71
流鼻血 左沛晴∕楊庭華..................................................................................79
胸痛 洪啟盛.................................................................................................89
氣喘∕呼吸困難 阮聖元.............................................................................99
咳血 阮聖元...............................................................................................111
腹痛 紀慧瑩∕葉啟娟....................................................................................121
腹瀉 陳佩瑛∕李洸玫....................................................................................133
嘔吐 吳宜芳...............................................................................................145
寡尿 林秀櫻∕李苑如....................................................................................157
血尿 林秀櫻∕李苑如....................................................................................171
瀝青便 許甯傑...........................................................................................183
血便 許甯傑...............................................................................................193
血壓昇高 許甯傑.......................................................................................203
...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採用評估程序與注意事項雙欄圖文參照的格式編排,讓讀者可以圖文對照,一目瞭然。章節層次配合課程實際操作與臨床應用設計,方便教學。
全書共18章,第一章緒論介紹一般健康狀況評估、會談原則、健康史詢問及身體評估的基本技巧,後續各章分別介紹心智狀態、營養狀態、皮膚、臉頭頸系統、神經系統、心臟血管系統、周邊循環系統、呼吸系統、乳房及腋部、淋巴系統、骨骼肌肉系統、腹部、生殖系統、直腸與肛門等各部位與系統之評估,第16、17兩章分別專章介紹兒童身體評估與老年人身體評估,最後一章為OSCE考題範例。各章章末學習評量均附解答。
各章涵蓋常用之專業術語、解剖生理之介紹、身體檢查之評估程序、評估指引及學習評量等,內容詳盡清楚,讀者除能學得豐富的解剖與生理學知識外,亦能藉由完整的身體檢查及健康史詢問技巧,早期發現個案的問題,並依此提供適當且個別性的護理措施。各章章末列出「評估指引」,引導初學者完整蒐集評估資訊。此外,學習評量中的「歷屆國考精華」,不僅收錄豐富且最新的歷年試題,並在內文中以粗體字標示國考重點,讓讀者可以更快掌握身評技巧的操作與應考重點,順利考取證照,進而熟練應用於臨床實務中。
第七版廣納諸多臨床實務者與護理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新知與教學經驗,再配合教學或自學執行個案之整體性身體評估考量做局部修正,更符合教學所需,並於章末提供「評估重點指引」QR Code內容,加速學習統整。
此外,延續第六版以掃描QR Code的方式,隨書提供完整「歷屆國考試題」及「身體檢查與評估技術影片」,使讀者可藉由學習評量的考題自我練習和影片中詳盡的語音說明與字幕標示,快速且便利地掌握身體檢查與評估的方法,達事半功倍之效。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一般健康狀況評估
1-2 會談原則
1-3 健康史的詢問與分析
1-4 身體評估的基本技巧
Chapter 02 心智狀態評估
2-1 心智狀態的組成
2-2 評估程序
Chapter 03 營養狀態評估
3-1 營養概論
3-2 健康史評估
3-3 評估程序
Chapter 04 皮膚評估
4-1 皮膚系統概論
4-2 健康史評估
4-3 評估程序
Chapter 05 臉頭頸評估
5-1 臉頭頸概論
5-2 臉頭頸評估程序
5-3 眼耳鼻與口咽概論
5-4 眼耳鼻與口咽評估程序
Chapter 06 神經系統評估
6-1 神經系統概論
6-2 健康史評估
6-3 評估程序
Chapter 07 心臟血管系統評估
7-1 心血管系統既論
7-2 健康史評估與相關原則
7-3 評估程序
Chapter 08 周邊循環系統評估
8-1 周邊循環概論
8-2 健康史評估與脈搏測量
8-3 評估程序
Chapter 09 呼吸系統評估
9-1 呼吸系統概論
9-2 健康史評估與呼吸測量
9-3 評估程序
Chapter 10 乳房及腋部評估
10-1 乳房及腋部概論
10-2 健康史評估與相關原則
10-3 評估程序
Chapter 11 淋巴系統評估
11-1 淋巴系統概論
11-2 健康史評估與相關原則
11-3 評估程序
Chapter 12 骨骼肌肉系統評估
12-1 骨骼、關節與肌肉概論
12-2 健康史評估與相關原則
12-3 評估程序
Chapter 13 腹部評估
13-1 腹部相關概論
13-2 健康史評估與相關原則
13-3 評估程序
Chapter 14 生殖系統評估
14-1 生殖系統概論
14-2 健康史評估與相關原則
14-3 女性評估程序
14-4 男性評估程序
Chapter 15 直腸與肛門評估
15-1 直腸與肛門概論
15-2 健康史評估
15-3 評估程序
Chapter 16 兒童身體評估
16-1 兒童發展概論
16-2 兒童各階段評估要點
16-3 兒童各階段評估程序
Chapter 17 老年人身體評估
17-1 老年人身心變化概論
17-2 老年人健康史評估與相關原則
17-3 評估程序
Chapter 18 OSCE考題範例
附錄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敦聘護理專業教師群整合其教學專長編寫而成,全書結構嚴謹,針對學生學習流程及準備國考需求編排。全書分為17章,第1章緒論對身體檢查與評估做概括的介紹,第2、3章分別講述心智狀態、營養狀態的評估,第4章到第15章分別介紹各部位、系統的評估,最後兩章分別講述兒童與老年人的身體評估。
介紹各部位、系統的各章先由「解剖與生理」切入主題,使讀者瞭解該系統的解剖構造及其生理功能,進而明白身體評估的學理依據。接著,經由「評估相關原則」的闡述,使讀者清楚評估時需注意的原則。
接著在「檢查程序」單元,透過雙欄設計並輔以全彩精美圖片說明,使讀者熟稔身體評估的完整步驟流程及正、異常情形的臨床意義。再藉由「評估指引」的條列式編排,快速複習該系統的檢查程序,強化記憶。接著透過「特殊檢查」的表格摘錄,瞭解檢查流程及其正異常的檢查結果。
最後,在「學習評量」中精選焦點國考試題,並附上解答,使讀者達到事半功倍之複習效果。
書末附錄:1. OSCE考題範例,以六種情境的臨床案例來客觀評估受試者臨床的能力,亦可提供教師教學、測試和評分使用;2. 檢查小卡,節錄各章特定檢查項目、簡要步驟和臨床意義,裁剪下來易於攜帶,可供複習使用。
書中以QR Code提供身體評估教學影片及歷年國考中身體檢查與評估相關考題,供讀者掃描觀看、下載。
第五版依最新資訊勘誤、更新多張臨床照片與解剖圖片,並新增疼痛評估說明等內容。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1-1 一般健康狀況評估
1-2 會談原則
1-3 健康史的詢問與分析
1-4 身體評估的基本技巧
Chapter 2 心智狀態評估
2-1 心智狀態的組成
2-2 評估程序
Chapter 3 營養狀態評估
3-1 營養概論
3-2 評估相關原則
3-3 評估程序
Chapter 4 皮膚的評估
4-1 皮膚系統概論
4-2 皮膚異常
4-3 評估程序
Chapter 5 臉頭頸、眼耳鼻及口咽的評估
5-1 臉頭頸概論
5-2 臉頭頸評估程序
5-3 眼睛概論
5-4 眼睛評估程序
5-5 耳朵概論
5-6 耳朵評估程序
5-7 鼻及口咽部概論
5-8 鼻及口咽部評估程序
Chapter 6 呼吸系統的評估
6-1 呼吸系統概論
6-2 評估相關原則
6-3 評估程序
Chapter 7 心臟血管系統的評估
7-1 心臟血管系統概論
7-2 評估程序
Chapter 8 周邊循環系統的評估
8-1 周邊循環概論
8-2 評估相關原則
8-3 評估程序
Chapter 9 淋巴系統的評估
9-1 淋巴系統概論
9-2 評估相關原則
9-3 評估程序
Chapter 10 乳房及腋部的評估
10-1 乳房及腋部概論
10-2 評估相關原則
10-3 評估程序
Chapter 11 腹部的評估
11-1 腹部概論
11-2 評估相關原則
11-3 評估程序
Chapter 12 生殖系統的評估
12-1 生殖系統概論
12-2 女性評估程序
12-3 男性評估程序
Chapter 13 直腸與肛門的評估
13-1 直腸與肛門概論
13-2 評估相關原則
13-3 評估程序
Chapter 14 神經系統的評估
14-1 神經系統概論
14-2 評估相關原則
14-3 評估程序
Chapter 15 肌肉骨骼系統的評估
15-1 肌肉、骨骼與關節概論
15-2 評估程序
Chapter 16 兒童身體評估
16-1 兒童發展概論
16-2 評估相關原則
16-3 評估程序
Chapter 17 老年人身體評估
17-1 老人身體變化概論
17-2 評估相關原則
17-3 評估程序
附錄
附錄一 OSCE 考題範例
壹、頭臉頸檢查-頸部腫塊
貳、呼吸系統檢查-呼吸喘
參、 心血管系統檢查-呼吸喘併下肢水
肆、腹部檢查-腹痛
伍、 神經功能檢查-肢體無力
陸、肌肉骨骼檢查-下背痛
附錄二 圖片來源
附錄三 檢查小卡
索引
參考文獻
以QR Code提供的內容:
身體檢查與評估技術影片
1. 心臟血管系統評估
2. 周邊循環系統評估
3. 神經系統:感覺、運動和反射功能評估
4. 12對腦神經功能評估
5. 呼吸系統評估
6. 腹部評估
應考手冊:國考身體評估考題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是以個案為中心的整體性評估概念所編著,將正確與熟練的身體評估技巧,以及批判性思考能力融入完整的護理過程中。
各章節的鋪陳具有完整架構,除了身體評估簡介之外,亦涵蓋健康評估須涉獵的九大系統,並將「正常發現」與「異常發現」以專欄呈現,讓讀者可以一目了然且快速抓住重點;各章末及最後一章是以各系統為導向的統合案例分析,能將身體評估與臨床個案情境相結合,以助學習者有整體性的全人概念,了解系統間問題的關連性。
改版重點:
‧原〈男女生殖系統與乳房的評估〉拆成〈男性生殖系統的評估〉與〈女性生殖系統與乳房的評估〉,專章介紹男性與女性的身體評估。
‧新增如OLD CARTS;運動強度評估;良性乳房腫瘤、纖維腺瘤、乳癌之鑑別特徵比較;歐洲癌症醫學會(ESMO)對於局部晚期食道癌的治療指引等內容。
‧依據2021~2023年NANDA-I護理診斷更新案例之健康問題/護理診斷&定義特徵內容,提供讀者學習藉由身體評估等方式,確立病人的健康問題/護理診斷,以擬定個別性的護理計畫。
‧精繪各章插圖,並新增多幅照片,提高學習興趣、增進學習成效。
【目錄】
Chapter 1 身體檢查與健康評估簡介
Chapter 2 皮膚、頭、頸、口腔的評估
Chapter 3 心臟血管系統的評估
Chapter 4 周邊血管與淋巴系統的評估
Chapter 5 胸部與肺臟的評估
Chapter 6 腹部系統的評估
Chapter 7 眼、耳、鼻的評估
Chapter 8 骨骼肌肉系統的評估
Chapter 9 男性生殖系統的評估
Chapter 10 女性生殖系統與乳房的評估
Chapter 11 神經系統的評估
Chapter 12 統合性案例分析
立即查看
本書特色
﹒集結國內多位具豐富臨床實務與教學經驗之教師,參考國內外最新
相關書籍,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描述,並輔以圖表之原則撰寫,使讀者
利於學習。
﹒全書採用彩色排版印刷,所有圖片均聘請專業美術人員精心繪製:
照片則整合技術流程後,採真人實地、實物統一拍攝,全書多達數
百餘幅照片,期能增進讀者學習之成效。
﹒各系統評估皆包含「解剖與生理」、「健康史的收集」、「系統回
顧」、「評估原則」、「評估程序」等內容,使讀者能獲得完整的評
估知識與技巧。
﹒「檢查步驟」中詳列正常與異常結果之判讀,以提供讀者擬訂護理
計畫之參考。
﹒每章皆有「學習目標」與「重要名詞」,可使讀者迅速掌握學習方
向與重點:章末之「評估指引」與「學後測驗」,則能使讀者自行回
顧章節內容,以複習重點。
﹒業界首創QRcode提供「身體檢查與評估技術影音示範影片」線上
瀏覽,能輔助上課教學多元化,課後能複習正確的技術操作,進而提
升對護理技術的熟練度。
立即查看
身體檢查與評估技術手冊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身體檢查與評估的技巧為護理臨床實務工作中相當重要的專業技能,若護理人員能正確執行身體檢查與評估便能提供個案更高品質及高效率的照護。
作者群於校內教授身體檢查與評估及實驗課程多年,有感於身體檢查評估技術之重要性,故著手進行教材的編寫,並經過多年討論與修正,得以完整呈現本書。
本書之付梓歷經多年不斷實驗修正的過程,其主要目的為求護理教育能夠培育具有獨立判斷能力與專業技能之護理人員,提昇護理品質與專業化,期望本書能幫助護生及臨床護理人員在執行身體檢查與評估技術時培養獨立思考及專業判斷之能力。本書雖經多次校正,仍恐有疏漏之處,尚祈讀者先進給予指正。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