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闡明義務理論與實務之新發展 1/E 2021 <新學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法院闡明義務理論與實務之新發展
編/著者: 劉明生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期:2021-06-03
ISBN:9789865260514
編號:5AY90
版別:1版
裝幀:平裝 18開 592頁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目的乃在釐清法院闡明義務之目的、功能、類型、內涵及其範圍界限,試圖藉此建立一完整之法院闡明義務體系。本書深入探討我國與德國法院闡明義務理論與實務之最新發展。於我國闡明義務實務見解部分已收錄至2021年最新之實務裁判。本書將探討如下法院闡明義務理論與實務發展上最新之爭議問題:一、我國民訴法第199條之1規定是否為補充舊訴訟標的理論不足之闡明義務規定?其可否作為採用訴訟標的相對論或者補充兩個要素理論不足闡明義務之根據規定?就原告所未為生活事實陳述之相關請求權或法律關係,法院是否負闡明義務?二、法院法觀點闡明義務之目的、類型與內涵如何?法院就當事人未為任何生活事實陳述相關之新的法觀點是否負闡明義務?法院是否負一般性法討論之義務?三、法院事實觀點闡明義務之目的、類型與內涵如何?於何等特殊情形下法院應就特定事實觀點闡明告知當事人?法院是否負有一般性心證公開之義務? 四、就當事人已提出特定攻擊與防禦方法基礎事實資料但不完足時,法院是否負有事實補充之闡明義務?就完全新的攻擊與防禦方法之提出法院是否負闡明義務?五、我國民訴法第296條之1法院爭點曉諭義務之目的、性質與內涵如何?法律上爭點曉諭義務是否包含不同法觀點之闡明義務?其與我國民訴法第199條第2項法觀點闡明義務之關聯性如何?事實上爭點曉諭義務具體之內涵如何?其與辯論主義違反之關聯性如何?六、若法院認為原告忽略了事實主張一貫性或者被告忽略事實主張之重要性,法院應否闡明之?當事人未盡其事實具體化提出責任時,法院是否應加以闡明?未負舉證責任當事人應負有次要事實具體化陳述責任,但其有所誤認之情形,法院是否應闡明之?其與事實上爭點曉諭義務之關聯性如何?七、我國民訴法第296條之1證據上爭點曉諭義務之內涵如何?當事人忽略或誤認舉證責任分配與轉換之適用是否屬於證據上爭點曉諭義務之範疇?從我國民訴法第296條之1證據上爭點曉諭義務與我國民訴法第297條調查證據結果之曉諭義務,可否導出法院一般性心證公開之義務?
目錄
序 i
德國法院闡明義務之新進展──以公元2001年德國民事訴訟法修正為中心 001
論法院闡明義務之目的、功能與範圍界限──以德國法為中心 037
對核心點理論之批判 079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99條之1闡明義務之內涵、範圍界限與未來展望 139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96條之1爭點曉諭義務之研究──以其內涵、交互結合、界限與階段化之闡明義務體系為中心 193
民事訴訟法修法之評析──以總則、第一審與第二審為中心 275
協同主義之歧義性及其在德、奧二國發展趨向歧異原因之探討 335
消滅時效抗辯之闡明 377
法院職務上已知事實與事實提出之程序基本原則──以民事訴訟法之財產訴訟事件與家事事件法第10條第2項之事件為中心 415
防止特定觀點突襲性裁判闡明義務之內涵與範圍界限 447
法討論義務之研究 503
對法院一般性心證公開義務之批判 527
附錄 545
立即查看
法袍的背影—美、台法官懲戒案例選 1版 <新學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法袍的背影—美、台法官懲戒案例選
作者:姜世明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期:2/1/2020
版次:1版
條碼:9789865407605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係精選美國的法官倫理懲戒案例,摘錄要旨、區分類型,並對照台灣案例,佐以說明或批判,期使讀者對美、台法官倫理之規範及實踐能有較鮮明深刻之體會。且盼令國人閱讀本書後,得平衡面對各國均存在的倫理困境。法官得藉此知悉美國法上之高度自律,而改革者則得獲建設性之啟發,不再視法官如寇讎,而得與法官共同協力於法治建設大業。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姜世明
現職:
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學歷:
臺灣大學法學士、法碩士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兼系主任、在職專班主任、民法中心主任
板橋、宜蘭及台中地院法官
法官評鑑委員會委員
律師覆審委員會委員
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委員
公共工程委員會技師懲戒覆審委員會委員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主任委員
作者著作:
民事訴訟法(上冊)
民事訴訟法(下冊)
非訟事件法新論
家事事件法論
法律倫理學
民事程序法實例研習(一)
民事程序法實例研習(二)
任意訴訟及部分程序爭議問題
舉證責任與證明度
律師倫理法
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一)
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二)暨判決評釋
舉證責任與真實義務
律師民事責任論
新民事證據法論
民事程序法之發展與憲法原則
法院組織法
民事訴訟法判解導讀
民事訴訟法基礎論
證據評價論
家事事件法理與實踐之虛與實
數位證據與程序法理
民事訴訟法註釋書(二)~(四)
民事訴訟法註釋書(一)(合著)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一)~(八)(主編)
目錄
序言 i
第一章 法官倫理之形成 1
壹、我國司法信任度低靡的成因 1
貳、法官倫理規範作為確保司法公信之利器 5
一、道德法律化─剛性紀律 5
二、部分法依據的提示 7
(一)台灣法官倫理規範 7
(二)美國聯邦法官行為守則(準則) 12
(三)加州司法倫理準則(節譯)(2018年10月10日) 21
參、實踐上的困難─鄉愿是倫理實現的毒藥 59
一、人性的應然與實然 59
二、懲戒機關的溫情主義 63
肆、本書之發想 69
第二章 美國及台灣法官懲戒案例 77
壹、七戒 77
一、財慾之戒 77
(一)貪瀆、圖利及詐欺取財 78
(二)經營商業 118
(三)其他 140
二、色慾之戒 148
(一)性騷擾 149
(二)喝花酒、嫖妓 186
(三)不當性關係 193
(四)婚外情 198
(五)其他 209
三、懶惰之戒 211
(一)美國案例 212
(二)台灣案例 224
四、歧視之戒 240
(一)參加歧視性團體 241
(二)同性婚姻 248
(三)種族偏見 254
五、關說之戒 261
(一)美國案例 263
(二)台灣案例 281
六、濫權之戒 291
(一)違規查詢私人資料 291
(二)判決書置入無關事項 296
(三)過度介入程序要求撤回起訴 310
七、開庭無禮之戒 313
(一)美國案例 313
(二)台灣案例 329
貳、八不倫 363
一、對繫屬中或即將繫屬案件之評論 363
(一)美國案例 365
(二)台灣案例 379
二、片面溝通(接觸) 384
(一)美國案例 384
(二)台灣案例 389
三、押人取供 393
四、私行不檢及交往複雜 404
(一)私行不檢 404
(二)交往複雜 423
五、不當程序指揮 436
六、應迴避卻未迴避 450
(一)美國案例 450
(二)台灣案例 454
七、執行律師職務 457
(一)美國案例 457
(二)台灣案例 459
八、網站上的迷失 462
第三章 倫理的反思 477
壹、外國月亮沒有比較圓 477
貳、司法改革者的理想與幻想 478
參、法官的心靈脆弱度 480
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481
伍、皇后貞操的條件 489
陸、莫忘來時路 490
立即查看
當代國際法引論:政策導向的闡述 1/E 2022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我所遇見的少年犯:韓國少年法官千宗湖,八年間遇見一萬兩千名青少年的故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國民法官怎麼選?怎麼做?:律師透過真實庭審告訴你國民法庭實際運作的全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透過實際案例,詳細剖析了國民法官制度的運作及其影響,不僅讓讀者看到制度的潛力與挑戰,更能觸發對司法公正性的深刻思考。
素人法官的多元視角固然珍貴,但如何平衡其與專業法官的意見,並確保審判過程的透明與公正,仍是值得持續探討的議題。
國民法官制度設計的初衷是提升司法的民主參與與社會認同,然而在實務操作中,如何避免潛在的弊端、保障判決的正確性與公平性,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全書理論與實例兼備,既適合法學專業人士,也能啟發一般讀者對法律制度的關注與理解,值得細細品味與深思。
【目錄】
陳序
簡序
顏序
自序
第一章 旁聽——國民法官專用法庭初訪
第二章 被告──國民法庭案件當事人
第三章 法官——國民法官的選任方式
第四章 庭審第一日——檢辯交手
第五章 庭審第二日——證人出場
第六章 庭審第三日——鑑定證人
第七章 庭審第四日——科刑審理
後記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