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第二版)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本書以幼托整合後的最新法規及幼兒教育原理,說明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全書共分為九章,前三章介紹與課程相關的基本理論及幼教課程演變簡史,第四章至第九章則以課程設計實務為主,以新的「課程大綱」、112學年至116學年幼兒園基礎評鑑指標,以及部分相關法規修正為基準,從簡單到複雜,逐步舉例說明幼兒園課程設計的方法與原理,並附有多種表格可供讀者自行運用。
本書三位作者對幼兒園的課程與教學都非常熟悉,包括對新的「課程大綱」有專精研究的蔡教授,以及非常了解現場實務的廖園長和羅園長,因此適合不同世代的教保服務人員閱讀,尤其可幫助老師們理解及運用新的「課程大綱」及幼兒園基礎評鑑指標,來進行幼兒園課程計畫、活動設計(教案編寫),以及幼兒學習評量。對初學者或參加幼教師、教保員的甄試而言,本書也是一本很有幫助的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 課程的基本概念(蔡春美)
第一節 課程的定義
第二節 課程的要素
第三節 課程的結構
第四節 課程相關名詞辨識
第二章 課程組織與課程設計(蔡春美)
第一節 課程組織的方式
第二節 課程組織的類型
第三節 課程組織的規準
第四節 課程設計的模式
第五節 課程設計的原則
第三章 幼兒園課程的沿革(廖藪芬)
第一節 幼兒園課程的演變
第二節 「幼稚園課程標準」與「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比較
第四章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的基本特性(廖藪芬、羅素玲)
第一節 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課程
第二節 整體性思考的課程
第五章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發展(廖藪芬)
第一節 課程發展的意義、法令規範與流程
第二節 幼兒園本位的課程發展
第三節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規劃
第六章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實務(廖藪芬)
第一節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計畫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常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的形式與示例
第三節 混齡教學與融合教育的教保活動課程設計
第七章 幼兒學習評量(羅素玲)
第一節 幼兒學習評量的意義、功能與特性
第二節 幼兒園常見的評量種類與工具
第三節 幼兒園學習評量的實施
第八章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的迷思與澄清(蔡春美)
第一節 關於課程規劃的迷思與澄清
第二節 關於教學實施的迷思與澄清
第三節 關於評量的迷思與澄清
第九章 幼兒園老師在教保活動課程設計中的角色與教學評量(蔡春美)
第一節 老師在課程設計中的角色
第二節 教學評量:評量表、週誌省思、檢核課程規劃的小工具
第三節 教學評量中的省思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立即查看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學理與實務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學理與實務
作 者:黃世鈺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1/12/23(4版2刷)
ISBN:978-957-763-771-0
書 號:1IAW
頁 數:168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本書從對幼兒學習區(角)的認識談起,並以作者在臨床教學上,曾經參與協助修正的實例,依序舉例說明規劃幼兒學習區(角)的方法與要領,期盼透過文圖並茂的陳述,能有助於關懷幼兒成長的家長、幼教師、相關從業人員與社會人士們瞭解其重要性、並善加運用。
全書除前言愷述有關學習區(角)情境的角色與功能外,內容涵括︰認識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有關幼兒學習區(角)情境的規劃內容、準備,以及在幼兒活動室/教室、幼兒園園等場域,有關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各項實務與技巧。
為利於讀者運用本書的學習遷移與引用,本書依序詳述可行的步驟作為具體實施時的對照、並提供規劃完成的實例照片作為理論認知的佐證。
目錄
第一章 認識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
第二章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目的
第三章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學理基礎
第四章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特質
第五章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類型
第六章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要素
第七章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準備
第八章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內容
第九章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技巧
第十章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的案例
第十一章 幼兒學習區(角)情境規劃在主題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的實踐
立即查看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含上、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上/下)111年9月增修版
ISBN13:9789579272766
出版社:王立杰
作者:王立杰
出版日:2022/09/00
內容簡介
111年9月新版「幼稚教育考試精粹」新版增列公立幼兒園教師及教保員甄選「幼稚教育專業科目」考試新趨勢的相關資料,包括幼兒發展與輔導增列許多新理論、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暫行大綱資料及考題。 ...
立即查看
具STEM精神之幼兒探究課程紀實-「一起創建遊戲樂園」主題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具STEM精神之幼兒探究課程紀實:「一起創建遊戲樂園」主題
作者:周淑惠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0
ISBN:9789861918235
內容簡介
強調探究精神的「探究取向主題課程」是各國幼兒教育課程文件所崇尚的,也是當前高品質幼教課程的指標,例如美國方案課程、義大利瑞吉歐課程等都是屬於探究取向的幼教課程,簡稱主題探究課程。而在另一方面,STEM教育又是當前各國政府推動的教育政策,其範圍也及於學前階段,那麼STEM教育與主題探究課程的關係是什麼?而且要如何實施STEM教育?
本書主要目的即在探討STEM教育的意涵,說明主題探究課程與STEM教育的密切關係,藉著「一起創建遊戲樂園」主題探究課程的紀實與分析,顯示它充滿了STEM領域經驗,符合STEM教育的特徵,從而讓吾人更加理解STEM教育的精髓;最後則提出總結與STEM教育的具體實施建議。總之,我們可以在主題探究課程基礎之上,以STEM各領域來檢視並強化課程,不必放棄原有基礎或重起爐灶,因為主題探究課程就是STEM教育的平臺;而且可從區角逐漸擴展並整合及強化愈來愈多的領域。
基本上,本書是基於整學期的課程實例,在簡要說明STEM意涵、主題探究課程意涵及兩者間關係後,即進入課程紀實,然後將課程加以深入分析其與STEM各領域的關係,以及它與STEM主要特徵的關係。在圖文並茂相輔相成下,讀者易於理解與參照,可做為師資培育與在職培訓之教材,例如教育實習、幼兒園課程設計、統整性主題課程等相關課程或研習等,亦可做為研究所幼兒課程與教學專題等之研討教材。
目錄
第一章 提供STEM平臺之主題探究課程
一、STEM教育意涵
(一)科學
(二)技術
(三)工程
(四)數學
二、STEM教育特徵暨作法
(一)面對生活真實問題以「解決問題」為目標
(二)運用探究能力以求知、理解的「探究取向」
(三)運用設計、製作與精進的「工程活動」
(四)運用科學、數學等與各類技術的「統整課程」
三、主題探究課程意涵
四、STEM教育與主題探究課程關係
第二章 「一起創建遊戲樂園」主題探究課程之背景資訊
一、園方背景資訊
(一)歷史背景
(二)課程走向
二、班級背景資訊
(一)班級成員——幼兒與教師
(二)作息時間
(三)區角環境規劃
三、課程發展資訊
(一)課程發展歷程簡介
(二)課程發展走向與主軸活動簡介
第三章 「一起創建遊戲樂園」主題探究課程之主軸活動剪影
一、積木搭建與遊戲
(一)積木建物
(二)積木滾物坡道
(三)坡道與建物連結
(四)建蓋技法大統整
二、建構性教具搭建與遊戲
三、社區與公園建物之觀察
四、多元材料搭建與遊戲:各類創作
五、多元材料搭建與遊戲:滾物坡軌
(一)高架滾物坡軌
(二)膠板保麗龍滾物坡軌
(三)鐵網、白板滾物坡軌
(四)滾物坡軌工具書製作
六、多元材料搭建與遊戲:大型溜滑梯
(一)紙箱溜滑梯
(二)木板初版溜滑梯
(三)木板改版溜滑梯
第四章 「一起創建遊戲樂園」主題探究課程之STEM要素分析
一、積木搭建與遊戲之STEM要素分析
(一)科學(S)
(二)技術(T)
(三)工程(E)
(四)數學(M)
(五)藝術(A)與其他
二、多元材料滾物坡軌之搭建與遊戲之STEM要素分析
(一)科學(S)
(二)技術(T)
(三)工程(E)
(四)數學(M)
(五)藝術(A)與其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主題探究課程為STEM教育平臺
(一)面對生活真實問題以「解決問題」為目標
(二)運用探究能力以求知、理解的「探究取向」
(三)運用設計、製作與精進的「工程活動」
(四)運用科學、數學等與各類技術的「統整課程」
二、建議:STEM教育六項具體實務建議
(一)宜自嬰幼兒期開始接觸與涵養STEM
(二)由區角逐步擴展並整合愈多的領域
(三)在主題探究課程基礎之上檢視與強化STEM
(四)教學宜以動手操作的直接經驗為主,並善於搭配科技媒體
(五)教師宜扮演引導與鷹架者的關鍵角色
(六)教師宜抱持正向態度,與幼兒共同成長並提供STEM探索機會
後記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幼兒科學教育:邁向STEM新趨勢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探究取向幼兒STEM方案課程:設計、教學與評量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探究取向幼兒STEM方案課程:設計、教學與評量
系列名:幼兒教育
ISBN13:9789860744439
出版社:心理
作者:辛靜婷;吳心楷
裝訂/頁數:平裝/208頁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重量:44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11/08
中國圖書分類:學前教育
內容簡介
本書集結了兩位作者四年來在幼兒科學教育的研究成果,內容涵蓋探究取向幼兒STEM方案課程之設計、教學與評量。第一章討論幼兒STEM教育的定義及重要性,並說明在美國及臺灣的課程標準中,期待幼兒達到的科學實作表現;第二章討論「要學什麼?」說明重要的STEM教育目標及幼兒科學實作相關研究;第三章討論「要怎麼教?」闡述STEM方案課程設計原則;第四章說明兩位作者所發展課程模組的特色和使用指引;第五章及第六章則呈現根據幼兒科學實作理論架構,以及方案課程設計原則所發展的兩個課程模組,分別為「陀螺」及「菇菇家族」;第七章則是探討「幼兒學到了嗎?」聚焦於科學實作的多元評量方式,並特別介紹兩位作者所發展的實作評量工具。希望讀者可以透過此書獲得啟發,更有自信的實施幼兒STEM課程,讓我們一起在幼兒科學教育之教學與研究創新的路途上攜手前行。
目錄
第一章 幼兒STEM教育
一、前言
二、定義
三、重要性
四、STEM教育與各國課程標準
第二章 探究取向幼兒STEM課程的學習目標
一、幼兒科學實作相關研究
二、幼兒科學實作
第三章 幼兒STEM課程設計
一、前言
二、方案導向科學(PBS)
三、幼兒方案取向課程
四、方案導向科學與幼兒方案取向課程之比較
五、德國小科學家之家基金會之探究環
六、探究取向幼兒STEM方案課程設計之架構
第四章 STEM方案課程模組使用指引
一、培養幼兒科學探究實作表現
二、課程設計原則與教學建議
第五章 STEM方案課程模組:陀螺
第六章 STEM方案課程模組:菇菇家族
第七章 多元評量及學習成效
一、科學實作的多元評量
二、幼兒科學實作之實作評量
三、幼兒科學實作之檢核表
立即查看
嬰幼兒STEM教育與教保實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音樂主題內涵
1.〈滾動的球〉:以球可滾動、彈跳、拋飛等特性,作為引導幼兒探索肢體拍打的聲響及探索樂器的音色,最後讓幼兒取代球做滾動、彈跳、快跑等肢體動作,並指揮其他幼兒演奏出樂器「強弱、快慢與長短」的音樂元素。
2.〈冰棒、水、霜淇淋〉:以雙手的「手掌、手背、拳頭」三種手部動作,配合唸謠說白,引導幼兒透過手的三種動作與說白學習三種節奏型。
3. 〈跟身體Say Hello〉:引導幼兒透過拍、刷、彈等等不同方式拍打身體各部位,以”say hello”的方式探索肢體各部位的音色與聲音的強弱元素。
4.〈動物說白〉:藉由幼兒熟悉的四種動物名稱,依照「1-2-4-3」的字數順序,引導動物說白對應的肢體部位的拍打,達到並透過語言學習四種節奏型,最後延伸到圖像與四種節奏的對應。
5.〈大巨人與小矮人〉:引導幼兒歌曲在歌詞「大巨人」做高大動作,歌詞在「小矮人」做身體蹲低的創意肢體動作,以感受高音與低音的音樂元素。
6.〈小小印地安人〉(Little Indians):以英語歌曲的歌詞,引導兩種節奏型。
7.〈A Ram sam sam〉:以非洲歌曲中的三句歌詞配合律動,引導幼兒學習三種節奏型與音型,並以圖譜的點線帶入三句音型的學習與樂器演奏。
8.〈熱鬧的草原〉:以旋律、四句歌詞與動物肢體動作的結合,讓幼兒學會四種節奏型,最後透過四種樂器合奏與四種圖譜對應演奏。
【目錄】
音樂主題內涵
〈Hello〉與〈再會歌〉之音樂活動說明
1.〈滾動的球〉
(1)活動1:和球打招呼
(2)活動2:我是小小指揮家
(3)活動3:音樂小列車
(4)活動4:鍵盤小列車
(5)活動5:尋找寶藏
(6)活動6:青蛙跳水
(7)活動7:海浪滔滔
(8)活動8:你敲敲我跳跳
2.〈冰棒、水、霜淇淋〉
(1)活動1:寶貝來吃冰
(2)活動2:同伴一起玩
(3)活動3:我來做你來猜
(4)活動4:和朋友一起做冰和霜淇淋
(5)活動5:「冰」友一起玩
(6)活動6:冰冰有默契
(7)活動7:後面的人在賣什麼?
(8)活動8:客人點什麼冰品呢?
3.〈跟身體 Say Hello〉
(1)活動1:我的身體會唱歌
(2)活動2:跟樂器 Say Hello
(3)活動3:音樂欣賞
(4)活動4:我是小小演奏家 – 演奏兩個樂器
(5)活動5:傳遞響棒
4.〈動物說白〉
(1)活動1:森林派對
(2)活動2:聽聽看,誰來了
(3)活動3:森林節奏樂
(4)活動4:森林動物大集合
(5)活動5:3個字的動物來跳舞
(6)活動6:點點點 拍拍拍
(7)活動7:小小演奏家大合奏
5.〈大巨人與小矮人〉
(1)活動1:你聽,誰來了
(2)活動2:動物變變變
(3)活動3:特別的大巨人與小矮人
(4)活動4:拍手拍腿拍拍拍
(5)活動5:到誰家作客
(6)活動6:你打我敲
(7)活動7:好朋友一起合奏
6.〈小小印地安人〉( Little Indians )
(1)活動1:身體動一動
(2)活動2:跳進圈圈
(3)活動3:拍拍好朋友
(4)活動4:小手拍拍拍小腳踏踏踏
(5)活動5:印地安人演奏會
(6)活動6:圖像音樂遊戲
7. 〈A ram sam sam〉
(1)活動1:快樂種田
(2)活動2:坐在地上拍拍拍
(3)活動3:大家先後來種田(卡農演唱)
(4)活動4:農夫一起找樂器
(5)活動5:農夫歡樂演奏會
(6)活動6:找一找下一個樂器
(7)活動7:點點線線在跳舞
(8)活動8:木琴好好玩
8.〈熱鬧草原〉
(1)活動1:草原上的動物
(2)活動2:草原動物找到自己的家
(3)活動3:草原動物 拍拍拍
(4)活動4:草原演奏會
(5)活動5:演奏會開始囉
(6)活動6:草原動物的圖譜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