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上讚ê台文入門冊 《台文通訊》就是正港ê台灣文學寶庫,全部用台文書寫,用羅漢合寫ê形式來幫贊羅馬字初學者khah簡單來入門,koh用台文討論台灣族群ê運命,記錄、創作台灣魂ê性命故事。咱beh藉30冬這ê值得紀念ê日子,發行《台文通訊——30冬紀念特刊》,予愈來愈chē台灣人、甚至外國朋友,來了解咱台語ê文字kap記持,咱台灣人ê歷史。《台文通訊——30冬紀念特刊》是1本台灣人攏需要來讀ê入門冊。 ◎紹介台文通訊運動史 這本紀念特刊咱特別邀請參與《台文通訊》ê關鍵人物來記錄、紹介台文通訊ê發展經過。有創辦人鄭良光先生、早期北美時期Toronto(多倫多)台文編輯小組蘇正玄先生。另外koh特別邀請有台語文專長ê有志對無kāng角度來評論、評價這份刊物ê意義kap特色。 ◎早期文章、作者選集 編輯團隊ùi舊年開始討論beh收錄重刊ê文章kap內容,向望無讀過這份刊物、無讀過早期文章ê朋友,會使真簡單來認bat這份刊物ê特色kap重點。咱有推薦整理幾ê代表性ê作家專欄,mā有照文章ê性質來分類、紹介。這是1本beh了解台語文運動、台語文學、《台文通訊》上好ê入門冊! ◎參與者30冬回顧 除了背景紹介kap早期文章選集,咱koh去邀請過去有參與著這份刊物ê有志來做30冬ê回顧,有歷任總編輯、全世界聯絡處ê負責人、作者、讀者等等,來分享in對這份刊物ê記持kap心情。 ◎刊物、作者原稿公開 Tī《台文通訊——30冬紀念特刊》內底,除了文字記錄,咱koh特別kā早期《台文通訊》1寡寶貴ê資料用相片ê方式來呈現予大家看,有《台文通訊》專用ê批紙、《台文通訊》原稿、重要台文作家ê手稿等等。這攏是頭1擺公開ê資料,邀請大家共同見證咱家己ê台語文學史、台語運動史!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AI世代的性平權益何在?媒體內容如何呈現、維護並彰顯AI世代的基本人權? 《AI世代性平傳播倫理》集結學者、媒體主管、公部門立法者、私部門專業人士,從台灣性平立法發展與實踐提出己見,記錄AI世代性平傳播法規倫理與實務案例。 【目錄】 序 i 觀念篇 1 Chapter 1 AI世代性平實踐──從媒體監督軍民性暴力事件談起∕黃葳威 3 一、前言 4 二、性別角色與刻板印象 7 三、軍民性平暴力事件分析 16 四、結論與討論 21 Chapter 2 職場性平運動省思∕劉梅君 27 一、臺灣性別平權運動成果顯著,但近來的民調也令人擔心 28 二、性別刻板印象及角色分工對女性的不利後果 31 三、職場中女性專屬的障礙與挑戰 34 四、結構性障礙的因應與突破 37 五、對女性職涯造成極大威脅的greedy jobs,對男性是兩面刃! 38 六、小結 39 Chapter 3 AI世代性平展望∕葉大華 41 Chapter 4 兒少性別發展與媒體∕丁雪茵 57 Chapter 5 AI世代性平圖像∕賴月蜜 63 Chapter 6 AI世代性別圖像∕王淑芬 69 實務篇 77 Chapter 7 平等與媒介守門∕張立 79 Chapter 8 AI與新聞媒體∕楊海蘭 85 Chapter 9 媒體與性別∕周佩虹 91 Chapter 10 AI世代性平新聞∕王己由 97 Chapter 11 電視新聞的性別議題觀察∕王若庭 105 一、新聞的性平概念概論 106 二、新聞的性平法規與自律守則 106 三、新聞倡議性平概念舉例 107 四、新聞監督公眾人物性平發言 109 五、檢視新聞畫面當中的性平元素 112 六、新聞的性平議題觀察小結 114 Chapter 12 時代所趨下的女力行銷與傳播∕楊可凡 119 Chapter 13 補習班師生權勢性暴力∕黃葳威 137 一、前言 138 二、性暴力特徵與樣態 139 三、權勢性暴力 144 四、臺灣法院補習班師生性暴力判決 146 五、結論與討論 155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作者繼《翻譯與脈絡》(2009)與《翻譯與評介》(2016)之後,納入書林「譯學叢書」的第三本著作。〈自序〉提綱挈領,綜覽全局。四十多篇文章分為六輯,並有訪談與後記。 輯一「翻譯乃大道」之名出自作者的文學與翻譯啟蒙師余光中教授,既以實例說明譯論、譯作、譯史,也以此彰顯翻譯的重要與譯者的貢獻。輯二「經典與現代」呈現翻譯如何連接古今、溝通中西,讓經典於新時代煥發新生命。輯三「向前輩致敬」記述作者在文學與翻譯之道所受惠的師長與前輩。輯四「序言與導讀」既涉及臺灣的外文學門建制史,也包含歷史、禪修、文學、翻譯(史)等譯作之評介。輯五「疑義與評析」揭示華文世界廣受矚目的兩個翻譯獎項(香港的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與臺灣的梁實秋文學獎)之評審與意義。輯六「華美的再現」聚焦美國弱勢族裔文學(尤其華裔與臺裔)、文化與歷史再現。 訪談〈「三者」合一的譯行譯念〉從翻譯者、研究者、授業者的角度針對作者進行深入問答。後記〈我的青春翻譯夢〉從2024年反思作者1979年對臺灣翻譯界的觀察與期盼,並對比現況。多篇文章之「附識」以當下觀點回顧、補充、說明,形成昔今之對話。 全書內容豐富、取徑多元,並附珍貴照片與圖文資料,顯現了一位翻譯實踐者與論述者的關懷,力求推動「文普」與「譯普」,提升翻譯與譯者的地位。 【目錄】 自序 【輯一】翻譯乃大道 003 千呼萬喚,誰與爭鋒?!──余光中著《翻譯乃大道,譯者獨憔悴》 008 附錄:余幼珊《翻譯乃大道,譯者獨憔悴》編後記 011 余譯鉤沉──余光中譯《老人與海/錄事巴托比》 019 一代中文大師的英文博雅讀本──余光中編著《余光中的英文課》 035 柯南與克難:為臺灣翻譯史探查真相──賴慈芸著《翻譯偵探事務所》 046 低眉信手續續彈──宋瑛堂著《譯者即叛徒?》 【輯二】經典與現代 061 古道新義──林耀福譯《希臘之道》 066 研下知疫──瘟疫的文學再現與生命反思 086 以詩歌面對生死──張綺容編譯《死亡賦格》 099 張揚經典,華采譯注──張華譯注《解讀.愛麗絲》 104 召喚黑人靈魂的先知杜博依斯──何文敬譯注《黑人的靈魂》 112 文豪與譯家畢生最後力作──彭懷棟譯注《浮士德博士》 117 譯注經典的另類來生──《格理弗遊記》經典譯注版的再生緣 128 陪我們長大的《格理弗遊記》真相竟然是?──專訪翻譯學家單德興 (林承勳主訪) 136 當訪談遇上大學指考──翻譯成為國文科考題之意義與省思 【輯三】向前輩致敬 153 譯事.譯緣──我與楊牧先生的翻譯因緣 162 中西文學之間得傳道人──追念李達三老師 179 一心一意傳香火──敬悼劉紹銘教授 187 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王式教學法」──紀念王文興老師之一 193 未竟的訪談──紀念王文興老師之二 200 王文興的文學世界──紀念王文興老師之三 211 不可思議的文學因緣──紀念齊邦媛老師之一 219 齊邦媛老師與比較文學的因緣──紀念齊邦媛老師之二 226 與文偕老,邦之媛也──追憶齊邦媛老師與《巨河流》背後的故事 239 呼喚文藝復興──高行健演講暨座談會引言 【輯四】序言與導讀 251 文研大業,薪火相傳──蔡振興編《文學薪傳:臺灣的英美文學研究(2001-2022)》 269 外文學門的故事與重生──一位資深參與者及觀察者的回顧與反思 282 時代歷史與個人敘事──方德萬著《戰火中國》 297 箭藝.禪心.達道──海瑞格著《箭藝與禪心》 308 邁向美麗新世界?──愛特伍著《瘋狂亞當三部曲》 316 穿梭於幽明之間──愛特伍著《與死者協商》 328 觀賞翻譯繩索上的舞技──艾斯蘭揚著《鋼索上的譯者》 337 翻譯鋼索上的舞技──王翎譯《鋼索上的譯者》 348 譯異與傳思,逾越與愉悅──王震宇編《譯鄉聲影:文化、書寫、影像的跨界敘事》 【輯五】疑義與評析 365 六譯並進的余光中──第六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翻譯專題講座 383 向余光中教授致敬──第七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翻譯專題講座 394 思想的翻譯,行動的翻譯──第三十四屆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翻譯大師獎」總評 405 不容譯者獨憔悴──李斯毅譯《慾望莊園》 【輯六】華美的再現 417 無法遺忘的不平之鳴──張純如著《美國華人史》 433 華美的先行者──黃秀玲著《華美:華美及離散華文文學論文集》 453 內之內與外之外──游朝凱著《內景唐人街》 464 惜少作‧見老成──馮品佳著《美國族裔女性成長小說》 470 亞/美環境人文與人文環境──陳淑卿編《亞/美環境人文:農業‧物種‧全球環境變遷》 附編 477 訪談 「三者」合一的譯行譯念──單德興教授訪談錄(孫艷主訪) 519 後記 我的青春翻譯夢──回顧與反思 531 原文出處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