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實務必考熱區:刑法總則 (2版)
作者: 駱克
版次: 2
ISBN: 9789862958414
出版社: 學稔
書籍開數、尺寸: 14.8x21x1.64
頁數: 328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考試用書
#專技(含司特)證照
#升學考試
#律師、司法官
#研究所
#公職考試
定價: 390
售價: 332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實務必考熱區:刑法總則 系列名:律師‧司法官‧高考‧法研所 ISBN13:9789862958414 出版社:學稔 作者:駱克 裝訂:平裝 規格:21cm*14.8cm*1.7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8/06/01 中國圖書分類:刑法總則 內容簡介   完全精選   ◆最高法院裁判   ◆最高法院判例   ◆刑事庭會議決議   ◆相關大法官解釋   ◆具參考價值裁判   想考上就一定要知道的實務見解   本書無論實務或學說,都能讓讀者掌握最新見解。實務部分,蒐集重要判例、決議,徹底掌握經典見解;整理近年來(99年後為主)最高法院裁判,讓讀者洞悉近期實務見解;此次改版更蒐羅5年內「具參考價值裁判」,完整蒐錄實務最新重要見解。學說部分,以教授最新書籍、期刊文章為依據,讓讀者通曉最新學說見解。搭配經典例題,將各爭議、見解具體應用於實例題中。本書能讓讀者熟習最新、經典實務及學說見解! 目錄 CHAPTER 1 客觀構成要件 UNIT 1 因果關係 P1-2 UNIT 2 結果歸責1 P1-8 UNIT 3 結果歸責2 P1-12 UNIT 4 客觀歸責理論P1-22 CHAPTER 2 主觀構成要件 UNIT 1 主觀不法1 P2-2 UNIT 2 主觀不法2 P2-6 UNIT 3 構成要件錯誤1 P2-11 UNIT 4 構成要件錯誤2 P2-15 UNIT 5 構成要件錯誤3 P2-20 CHAPTER 3 違法性 UNIT 1 正當防衛1 P3-2 UNIT 2 正當防衛2 P3-8 UNIT 3 正當防衛3 P3-12 UNIT 4 緊急避難1 P3-15 UNIT 5 緊急避難2 P3-18 UNIT 6 緊急避難3 P3-24 UNIT 7 違法性—依法令之行為 P3-27 UNIT 8 違法性—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職務上行為 P3-32 UNIT 9 違法性—可罰違法性P3-37 CHAPTER 4 罪責 UNIT 1 不法意識、禁止錯誤(違法性錯誤、法律錯誤) P4-2 UNIT 2 原因自由行為P4-7 CHAPTER 5 未遂犯 UNIT 1 未遂犯P5-2 UNIT 2 不能未遂P5-9 UNIT 3 中止未遂1 P5-17 UNIT 4 中止未遂2 P5-23 CHAPTER 6 UNIT 1 犯罪之參與1 P6-2 UNIT 2 犯罪之參與2 P6-9 UNIT 3 犯罪之參與3 P6-14 UNIT 4 犯罪參與—間接正犯1 P6-19 UNIT 5 犯罪參與—間接正犯2 P6-25 UNIT 6 犯罪參與—間接正犯3 P6-31 UNIT 7 犯罪參與—共同正犯1 P6-35 UNIT 8 犯罪參與—共同正犯2 P6-42 UNIT 9 犯罪參與—共同正犯3 P6-46 UNIT 10 犯罪參與—共同正犯4 P6-53 UNIT 11 犯罪參與—共同正犯5 P6-57 UNIT 12 犯罪參與—正犯與共犯1 P6-62 UNIT 13 犯罪參與—正犯與共犯2 P6-66 CHAPTER 7 正犯與共犯─共犯 UNIT 1 犯罪參與—教唆犯1 P7-2 UNIT 2 犯罪參與—教唆犯2 P7-4 UNIT 3 犯罪參與—教唆犯3 P7-7 UNIT 4 犯罪參與—教唆犯4 P7-10 UNIT 5 犯罪參與—教唆犯5 P7-14 UNIT 6 犯罪參與—幫助犯1 P7-16 UNIT 7 犯罪參與—幫助犯2 P7-18 CHAPTER 8 不作為犯與過失犯 UNIT 1 不作為犯P8-2 UNIT 2 過失犯P8-7 CHAPTER 9 犯罪競合 UNIT 1 犯罪競合1 P9-2 UNIT 2 犯罪競合2 P9-9 UNIT 3 犯罪競合—接續犯P9-14 UNIT 4 犯罪競合—集合犯P9-16 UNIT 5 犯罪競合—想像競合P9-21 UNIT 6 犯罪競合—犯意變更與另行起意P9-27 UNIT 7 犯罪競合—實質競合P9-30 CHAPTER 10 沒收 UNIT 1 沒收—狹義沒收(犯罪物沒收)1 P10-2 UNIT 2 沒收—狹義沒收(犯罪物沒收)2 P10-4 UNIT 3 沒收—狹義沒收(犯罪物沒收)3 P10-8 UNIT 4 沒收—利得沒收(犯罪所得沒收)1 P10-10 UNIT 5 沒收—利得沒收(犯罪所得沒收)2 P10-13 CHAPTER 11 刑罰論 UNIT 1 累犯P11-2 APPENDIX最高法院具參考價值裁判─刑總部分(103 年至 106 年) ▲主觀構成要件 最高法院103 年度台上字第3404 號判決 附錄-2 ▲沒收 最高法院106 年度台上字第1778 號判決 附錄-3 最高法院106 年度台上字第1374 號判決 附錄-5 最高法院104 年度台上字第 3937 號判決(106 年度台上字第539 號判決同旨) 附錄-6 ▲刑罰之加重 最高法院104 年度台非字第97 號判決 附錄-8 最高法院103 年度台非字第17 號判決 附錄-9 最高法院103 年度台非字第392 號判決 附錄-11 ▲量刑 最高法院106 年度台抗字第143 號裁定 附錄-13 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上字第388 號判決 附錄-15 ▲刑罰之執行 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抗字第927 號裁定 附錄-16 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抗字第907 號裁定 附錄-17 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非字第133 號判決 附錄-19 最高法院104 年度台非字第127 號判決 附錄-20 最高法院104 年度台抗字第576 號裁定 附錄-21

為您推薦

實務必考熱區 刑事訴訟法 4版 <學稔> (4版)

實務必考熱區 刑事訴訟法 4版 <學稔>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實務必考熱區 刑事訴訟法 作者:孫宥 出版社:學稔 出版日期:7/1/2019 版次:4版 條碼:9789862959855 本書特色 想考上就一定要知道的實務見解 「刑事訴訟法」考試之準備過程中,絕對不能遺漏的戰場便是實務見解了,不論是經典雋永「必背」的穩定見解或論述邏輯令人耳目一新「必備」的新見解均可能成為考試的座上賓。 針對此一考試趨勢,筆者於本書之選材上囊括「考試曾命題之實務見解」、「答題論述上須闡述之穩定實務見解」及「具有考相但仍未命題之新近實務見解」,期望得於本書中為各位讀者將各類重要的實務見解一網打盡,更能將此些實務見解化作得分利器。 想考上就一定要知道的實務見解,只收錄在學稔《實務必考熱區》! 完全精選 最高法院裁判 最高法院判例 刑事庭會議決議 相關大法官解釋 新修法解析

原價: 570 售價: 485 現省: 85元
立即查看
實務必考熱區─民總、債法 2/E 2022 <學稔> (2版)

實務必考熱區─民總、債法 2/E 2022 <學稔>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實務必考熱區:民總、債法 系列名:律師、司法官、高考、法研所 ISBN13:9789865262112 出版社:學稔 作者:張璐 裝訂/頁數:平裝/612頁 規格:23cm*17cm*2.8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2/06/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 內容簡介 想考上就一定要知道的實務見解 本書針對複雜的債法實務見解,給出平易的說明,並將判決的具體案例事實呈現,讓人不再只是在抽象法理中摸索,而能知道該如何應用該抽象法理。 想考上就一定要知道的實務見解,只收錄在學稔《實務必考熱區》! 目錄 CHAPTER 1 民法總則 section 1 權利主體P1-2 UNIT 1 人格權保護1—身體健康權侵害概念之擴大P1-2 UNIT 2 人格權保護2—被遺忘權在實務上主張的參酌因素P1-7 UNIT 3 人格權保護3—侵害他人寵物之慰撫金請求P1-11 UNIT 4 法人侵權責任1 P1-15 UNIT 5 法人侵權責任2 P1-18 UNIT 6 社團法人決議P1-24 section 2 法律行為之適法性P1-26 UNIT 1 強制禁止規定P1-26 UNIT 2 暴利行為P1-31 section 3 意思表示瑕疵P1-37 UNIT 1 通謀虛偽意思表示P1-37 UNIT 2 錯誤P1-41 UNIT 3 詐欺、脅迫P1-49 section 4 無權處分P1-55 UNIT 1 無權處分P1-55 section 5 代理P1-60 UNIT 1 有權代理P1-60 UNIT 2 狹義無權代理P1-65 UNIT 3 表見代理P1-70 CHAPTER 2 契約法總論 section 1 契約之基本原則P2-2 UNIT 1 契約之相對性及其例外P2-2 UNIT 2 債之義務群P2-15 section 2 契約之成立P2-23 UNIT 1 契約成立之方式P2-23 UNIT 2 消保法之廣告與要約P2-26 section 3 契約之履行P2-34 UNIT 1 契約履行之注意義務P2-34 UNIT 2 契約關係之主體P2-38 UNIT 3 情事變更原則及主觀交易基礎喪失P2-46 section 4 契約之不履行P2-55 UNIT 1 嗣後不能1—不可歸責雙方當事人之嗣後不能P2-58 UNIT 2 嗣後不能2—僅可歸責債權人之嗣後不能P2-65 UNIT 3 嗣後不能3—僅可歸責債務人之嗣後不能P2-67 UNIT 4 嗣後不能4—雙方均可歸責之嗣後不能P2-71 UNIT 5 給付遲延P2-75 UNIT 6 不完全給付P2-80 UNIT 7 預示拒絕給付P2-91 UNIT 8 受領遲延P2-95 section 5 契約之特殊效力P2-99 UNIT 1 違約金P2-99 UNIT 2 契約之解消—解除與終止P2-107 UNIT 3 涉他契約—真正第三人利益契約及附保護第三人效力契約P2-122 UNIT 4 定型化契約條款P2-129 UNIT 5 締約上過失—兼論預約P2-133 CHAPTER 3 契約法各論 section 1 買賣P3-2 UNIT 1 權利瑕疵擔保P3-2 UNIT 2 物之瑕疵擔保P3-8 UNIT 3 危險移轉P3-30 section 2 租賃P3-32 UNIT 1 出租人之義務P3-33 UNIT 2 承租人之義務P3-38 UNIT 3 基地租賃之強化P3-51 UNIT 4 所有權讓與不破租賃P3-59 UNIT 5 推定租賃P3-66 section 3 承攬P3-71 UNIT 1 承攬瑕疵擔保責任P3-71 UNIT 2 承攬人給付遲延責任P3-94 UNIT 3 定作人之協力義務P3-98 UNIT 4 定作人之任意終止權P3-104 UNIT 5 強制意定性抵押權P3-106 UNIT 6 履約保證及擔保照付條款P3-109 UNIT 7 合建契約P3-117 CHAPTER 4 無因管理及不當得利 section 1 無因管理P4-2 UNIT 1 無因管理P4-2 section 2 不當得利P4-7 UNIT 1 不當得利之類型化:給付型與非給付型不當得利P4-7 UNIT 2 給付型不當得利之成立P4-10 UNIT 3 非給付型不當得利之成立—權益侵害型為例P4-16 UNIT 4 不當得利的法律效果—返還客體、範圍及第三人 UNIT 5 給付型不當得利之重要案例類型P4-31 UNIT 6 非給付型不當得利之重要案例類型P4-36 CHAPTER 5 侵權責任 section 1 自己行為之侵權責任P5-2 UNIT 1 過失侵權責任1 P5-2 UNIT 2 過失侵權責任2 P5-7 UNIT 3 過失侵權責任3 P5-19 UNIT 4 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侵權責任P5-25 UNIT 5 共同侵權行為P5-28 section 2 為他人行為負責之侵權責任P5-36 UNIT 1 法定代理人之連帶賠償責任P5-36 UNIT 2 僱用人侵權責任1—僱用關係之認定P5-41 UNIT 3 僱用人侵權責任2—執行職務P5-52 UNIT 4 僱用人侵權責任3—選任監督無過失之舉證P5-60 UNIT 5 僱用人侵權責任4—責任成立之效力P5-65 section 3 物之危險實現及危險活動侵權責任P5-68 UNIT 1 工作物所有人責任P5-68 UNIT 2 民法第191 條之3 危險工作或活動之責任P5-74 section 4 商品及服務責任P5-83 UNIT 2 消保法之商品責任—構成要件P5-87 UNIT 3 消保法之服務責任P5-95 UNIT 4 消保法商品、服務責任之法律效果P5-102 CHAPTER 6 損害賠償之債 section 1 損害賠償之方法P6-3 UNIT 1 損害賠償之方法P6-3 section 2 損害賠償之範圍P6-7 UNIT 1 完全賠償原則P6-7 UNIT 2 損益相抵P6-10 UNIT 3 與有過失P6-17 UNIT 4 讓與請求權P6-30 UNIT 5 身體健康受侵害之侵權行為特別規定P6-32 UNIT 6 生命權受侵害之特別規定P6-38 section 3 侵權責任損害賠償請求之時效P6-42 UNIT 1 侵權責任損害賠償請求之時效P6-42 CHAPTER 7 債之保全、債之移轉及多數主體之債 section 1 債之保全P7-2 UNIT 1 代位權P7-3 UNIT 2 撤銷權P7-11 section 2 債之移轉 P7-18 UNIT 1 債權讓與P7-18 UNIT2 債務承擔—免責債務承擔為中心P7-24 section 3 多數主體之債P7-26 UNIT 1 連帶債務與和解P7-26 CHAPTER 8 債之清償 UNIT 1 向債權準占有人清償P8-2 Appendix 契約責任、侵權責任與純粹經濟上損失

原價: 720 售價: 612 現省: 108元
立即查看
實務必考熱區—刑法 (1版)

實務必考熱區—刑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想考上就一定要知道的實務見解 透過條列式爭點、實務見解結論、精華選讀、關鍵透析等大標題,分類、解析近年實務見解之主張,同時收錄相關試題與解題要領,協助考生快速理解各章節選讀之判決重點。 關鍵透析部分,除了濃縮作者所整理判決精華之摘要,並有層次地透過法學方法論方式,再次說明實務見解之重點,供考生於答題時,在闡述個人見解上作為參考。 另本書以近幾年實務多數見解為整理方向,讀者們除考前仔細研讀外,於考試當天休息時間亦可作為快速複習用。 作者簡介 慶記(蔡耀慶律師)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 最高法院刑事庭法官助理 執業律師 從事執業律師及最高法院刑事庭法官助理,累計年資已數年餘,在擔任最高法院刑事庭法官助理這段期間,最有成就感時,便是法官在個案裁判作成時,採納參酌我個人出具的法律意見書。曾於高雄從事執業律師,現則來到臺北執業,承辦案件亦從貪污案件,慢慢涉足到銀行法及證券交易法案件居多。雖然大學畢業那年即順利通過律師高考,但也深知各位考生整理實務、學說見解之不易與辛苦,方斗膽撰寫此書付梓,祈請各路先進不吝指教。 作者序   本次改版除將舊版實務必考熱區中,考試不易出現之章節拿掉外,增加很多近期110年至112年之實務見解,及刑事大法庭之見解,尤其現在大法庭之法律問題、最高法院每個月整理之具有參考價值之裁判(俗稱:值參)常被考選部出題委員當作司律二試出題方向,因此各位在準備考試過程中,勢必須整理大法庭及值參之見解,但考量各位時間寶貴,因此建議各位得善用此書已協助整理之部分,另外在本書空白處用便利貼的方式,補上學說見解,如此一來,這本書就會成為陪伴您們在考場一整天之最佳利器。   此外,準備司律一試時,切記要以「實務多數見解」為主,而不要在腦中將學說見解或實務少數見解,攪和進腦海內干擾你作答。也因此,本書在整理上,亦多以實務多數見解為主,提到學說見解部分較少,主要也是為了簡單化本書之方向,以及便利各位考生在考場上能迅速翻閱、複習本書。   最後,感謝學稔出版社邀約,以及這一年來不厭其煩詢問稿件進度,感謝出版社的寬宏大量,還有校稿編輯的細心;也謝謝最高法院朋友逸華、依恬、津國,及大佑池久法律智囊團登舜、明葳、宗翰的鼓勵,還有過去及現在栽培我刑事案件觀念與素養之老闆們:李衣婷律師、林英志法官、何祖舜律師、施宣旭律師、余德正律師。 2023年11月 慶記(蔡耀慶律師) 目錄 刑法總則 CHAPTER1 構成要件 section1 作為與不作為P1-2 UNIT1 不作為犯—保證人地位P1-2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4257號、107年度台上字第1133號、110年度台上字第5331號、111年度台上字第3569號判決 UNIT2 不作為犯—假設因果關係P1-7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0號、111年度台上字第2323號判決 UNIT3 不作為犯之犯罪參與P1-10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88號、94年度台上字第2822號判決 section2 相當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理論P1-12 UNIT1 客觀歸責─構成要件效力範圍與被害人自我負責原則P1-12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318號判決 section3 著手理論與未遂犯、不能未遂犯P1-15 UNIT1 著手理論於各罪之應用P1-15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831號、111年度台上字第5588號、101年度台上字第3380號、109年度台非字第36號、106年度台上字第1195號判決、109年度台上大字第4861號刑事大法庭裁定 UNIT2不 能未遂之無危險要件P1-22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616號、110年度台上字第3511號判決 UNIT3 共同正犯之中止未遂P1-26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352號、111年度台上字第337號判決 section4 主觀構成要件P1-29 UNIT1 間接故意與有認識過失之區辨P1-29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5397號判決 UNIT2 過失犯之審查結構─兼論信賴原則、風險升高理論、超越承擔過失P1-31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4258號、107年度台上字第1283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9年度交上易字第170號判決 section5 加重結果犯與結合犯P1-36 UNIT1 加重結果犯之結構、預見可能性之爭議,及共同正犯對於加重結果之責任P1-36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345號、111年度台上字第2165號判決 UNIT2 結合犯之相關問題P1-40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16號判決 CHAPTER2 違法性 section1 正當防衛P2-2 UNIT1 不法侵害現在性之認定標準P2-2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235號、110年度台上字第4940號判決 UNIT2 防衛手段之限制P2-5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62號、107年度台上字第2968號判決、18年上字第228號判決(原判例) UNIT3 防衛意思與互毆P2-7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21號判決 section2 緊急避難P2-9 UNIT1 持續性危難狀態與強制性緊急危難P2-9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5037號判決 UNIT2 自招危難P2-13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2618號判決 UNIT3 避難行為之限制P2-14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799號判決 Section 3 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P2-15 UNIT1 得被害人承諾與推定承諾P2-15 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上訴字第261號判決、最高法院110年台上字第3775號判決 UNIT2 公民不服從P2-18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3695號判決 UNIT3 義務衝突P2-21 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交上易字第171號判決 CHAPTER 3罪責 UNIT1 故意與過失之原因自由行為P3-2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741號、111年度台上字第740號判決 UNIT2 防衛過當與避難過當—兼論延展型防衛過當P3-5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491號、臺灣高等法院105年上易字第1232號判決 CHAPTER4 犯罪參與型態─正犯與共犯 section1 總論P4-2 UNIT1 正犯與共犯之區辨—兼論共同正犯之重要功能性犯罪支配P4-2 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416號、111年度台上字第5098號、111年度台上字第2814號判決 section2 正犯P4-5 UNIT1 共謀共同正犯、事中共同正犯P4-5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757號、108年度台上字第34號、110年度台上字第2450號判決 UNIT2 過失共同正犯P4-8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347號判決 UNIT3 共犯關係之脫離P4-10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5925號判決 UNIT 4共同正犯與結夥犯、對向犯之關係P4-12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825號、100年度台上字第4327號判決、76年度台上字第7210號判決(原判例)、37年度上字第2454號判決(原判例) UNIT5 身分犯與非身分犯成立共同正犯時,應如何論罪?P4-16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5461號、102年度台上字第1203號判決 Section 3共犯P4-19 UNIT1教唆犯─正犯之客體錯誤對於教唆犯刑責之影響P4-19 臺灣高等法院100年上訴字第3615號判決 CHAPTER 5錯誤 UNIT1 客體錯誤與打擊錯誤之區分P5-2 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6672號、102年度台上字第335號、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上易字第1665號判決 UNIT2 因果歷程錯誤—結果提前發生與結果延後發生P5-5 最高法院66年台上字第542號、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09年簡字第106號判決 UNIT3 容許構成要件錯誤P5-9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107號、106年台上字第3989號判決 UNIT4 不法減輕構成要件錯誤P5-12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005號判決 UNIT5 禁止錯誤P5-14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5405號判決 UNIT6 規範性構成要件誤認問題P5-16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086號判決 UNIT7 空白構成要件填補規範之錯誤P5-18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4411號判決 CHAPTER6 競合與沒收 section1 競合P6-2 UNIT1 法條競合與想像競合之區辨—兼論想像競合之封鎖作用及相關大法庭裁定P6-2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3563號、109年度台上大字第4243號、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306號大法庭裁定 UNIT2 夾結理論與去夾結化理論—兼論參與組織罪與數加重詐欺罪間之先後審理關係P6-7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066號、109年度台上字第3945號、109年度台上字第5200號判決 UNIT3 罪名競合在追訴權時效上之爭議P6-12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826號、111年度台上字第3579號判決 section2 沒收P6-15 UNIT1 犯罪所得沒收之審查架構—兼論兩階段計算之相對總額原則P6-15 最高法院108年台聲字第108號裁定 UNIT2 犯罪工具與關聯客體P6-18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374號判決 UNIT3 共同正犯之沒收—共同沒收與平均分擔原則P6-21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3604號、110年台上字第1355號判決 UNIT2 內線交易罪「因犯罪獲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與「犯罪利得」之區別與計算P6-24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4349號刑事大法庭裁定 CHAPTER7 其他爭議 UNIT1 假釋與累犯之相關爭議—論釋字第775、796、801號P7-2 釋字第775、796、801號解釋 UNIT2 強制工作之相關爭議P7-7 釋字第812號解釋 刑法分則 CHAPTER1 社會法益、國家法益 UNIT1 職務上行為收受賄賂罪—「職務上行為」之解釋P1-2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217號大法庭裁定 UNIT2 提前賄選行為P1-7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5713號、94年度台上字第1059號、110年度台上字第4393號判決、90年度第6次刑事庭會議2決議 UNIT3 圖利罪之對向犯見解變更及不法利益之解釋P1-12 最高法院103年度第4次刑事庭會議1決議、109年度台上大字第3214號刑事大法庭裁定、110年度台上字第106號、101年度台上字第1391號判決 UNIT4 虛偽遷徙戶籍投票罪之既未遂時點之爭議P1-17 112年憲判字第11號、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715號、101年度台上字第4041號判決 UNIT5 聚眾施強暴脅迫罪修法後爭議P1-22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231號、110年度台上字第6191號判決 UNIT6 放火罪所謂「住宅」與「現有人所在」之要件解釋P1-26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72號、109年度台上字第5573號、109年度台上字第4276號判決 UNIT7 放火罪之既未遂時點爭議P1-29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2610號、111年度台上字第2831號、76年度台上字第8230號判決 UNIT8 肇事逃逸罪之保護法益及釋憲後之修法P1-32 釋字第777號解釋、刑法第185條之4修正理由、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4869號、110年度台上字第613號判決 UNIT9 不能安全駕駛罪屬具體危險犯或抽象危險犯P1-38 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原交上易字第24號判決 UNIT10 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罪關於「他法」之解釋P1-41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556號判決 UNIT11 偽造罪章相關爭議與競合P1-44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646號、111年度台上字第3161號、111年度台上字第375號刑事判決 UNIT12 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之「公務員實質審查權限」要件P1-47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522號判決 UNIT13 自我庇護行為與不自證己罪原則P1-50 最高法院47年度台非字第50號、103年度台上字第1625號、105年度台上字第1964號、111年度台上字第2114號、臺灣高等法院103年度上易字第1882號判決 UNIT14 偽證罪之要件分析及競合爭議P1-55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284號、110年度台上字第23號、107年度台上字第4227號、107年度台上字第4871號、108年度台上字第3231號、110年度台上字第23號判決 CHAPTER2 個人專屬法益 UNIT1 加工自殺罪之相關爭議P2-2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477號、臺灣基隆地方法院110年度訴字第315號判決 UNIT2 重傷害結果之認定P2-5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704號、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交上易字第281號判決 UNIT3 加工自傷罪修法後之相關爭議P2-8 刑法第282條修正理由 UNIT4 無義務遺棄罪與有義務遺棄罪之區辨P2-10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837號、109年度台上字第552號、104年度台上字第2883號判決 UNIT5 開放性構成要件之正面違法性審查P2-14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340號判決 UNIT6 略誘罪與和誘罪之區辨P2-16 最高法院90年度台上字第2307號、91年度台上字第3421號、106年度台上字第3556號判決 UNIT7 侮辱與誹謗之區別—兼論侮辱網路虛擬人格之爭議P2-19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5012號、臺灣高等法院 109年度上易字第1558號、108年度上易字第2305號判決 UNIT8刑法第311條之言論免責事由,是否適用於公然侮辱罪?P2-22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5012號、107年度台上字第3116號、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易字第1786號判決 UNIT9 GPS跟監之妨害秘密罪相關爭議P2-26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判決 UNIT10 妨害秘密罪章所謂「洩漏」之解釋P2-29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9年度上訴字第1876號、最高法院57年台上字第1292號判決 UNIT11 強制性交罪所謂「其他違反意願之方法」之解釋P2-31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781號、111年度台上字第5186號判決、97年度第5次刑事庭會議決議 UNIT12 加重強制性交罪中加重事由之整理P2-36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6年度侵上訴字第698號判決、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490號、96年度台上字第2827號判決、刑法第222條修正理由 UNIT13 權勢性交罪與強制性交罪之區辨P2-40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203號判決 UNIT14 強制猥褻罪、乘機猥褻罪、性騷擾罪之區辨P2-42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371號、96年度台上字第6736號、100年度台上字第4745號判決 UNIT15 白玫瑰之怒—論刑法第227條之相關爭議與競合P2-46 最高法院99年度第7次刑事庭會議決議、110年度台上字第6090號、110年度台上字第276號判決 UNIT16 散布猥褻物品罪與言論自由間之衝突P2-51 釋字第617號解釋、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上易字第1847號判決 CHAPTER3 財產法益 UNIT1 竊盜罪、搶奪罪及詐欺取財罪之區辨P3-2 最高法院90年度台上字第690號、110年度台上字第150號判決 UNIT2 加重竊盜罪中加重事由之整理P3-5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983號、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原上易字第77號判決 UNIT3 強盜罪所謂至使不能抗拒之解釋P3-9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4960號判決 UNIT4 強盜罪中強制行為與取財行為間之關聯P3-1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833號、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更1字第235號判決 UNIT5 強盜罪與擄人勒贖罪之區辨P3-15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4508號判決 UNIT6 論犯意變更P3-17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282號、107年度台上字第4013號判決 UNIT7 準強盜罪之相關爭議P3-20 釋字第630號解釋、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922號、106年度台上字第2790號、107年度台上字第2530號判決 UNIT8 詐欺罪之財產客體—法律財產說及經濟財產說P3-23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66號判決 UNIT9 加重詐欺罪中加重事由之整理P3-25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798號、108年度台上字第3276號判決 UNIT10 以虛構之事實恐嚇他人進而取得財物之刑責—論恐嚇取財罪與詐欺取財罪之競合爭議P3-27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5年法律座談會刑事類提案第24號 UNIT11 詐欺罪章關於「不正方法」之解釋P3-30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123號、96年度台上字第3416號、101年度台上字第4426號判決、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10年度上易字第35號判決 UNIT12 背信罪之要件分析P3-34 最高法院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903號、101年度台上字第5879號、110年度台上字第4250號判決 UNIT13 擄人勒贖罪之既未遂爭議P3-38 最高法院106年度第13次刑事庭會議決議、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84號判決

原價: 460 售價: 391 現省: 69元
立即查看
領隊導遊執業實務: 必考重點+題庫 (8版)

領隊導遊執業實務: 必考重點+題庫 (8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20 售價: 442 現省: 78元
立即查看
高考114-行政法總論與實務—完全必考重點 (1版)

高考114-行政法總論與實務—完全必考重點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重點導引:各篇之前均將各篇之重點加以提示,重點明確 .本書內文:用綱表方式,將各研究主題之內容提綱挈領,一目了然;內文融合國內重要行政法教科書之重點,融會貫通。並有「考題觀摩」,以收鑑往知來之效。 .相關法規:附最新之法規,便於查詢對照。 【目錄】 ◎第壹篇 行政組織法  重點導引  第一章 行政主體與內部組織  第二章 公務員法與公物法  第三章 地方自治  第四章 行政法人 ◎第貳篇 行政程序法  重點導引  第一章 行政程序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行政正當程序  第三章 行政法的法律原則  第四章 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判斷 ◎第參篇 行政作用法  重點導引  第一章 行政的概念與種類  第二章 行政法的概念  第三章 行政立法行為  第四章 行政處分  第五章 行政契約  第六章 行政指導  第七章 行政計畫  第八章 行政上事實行為  第九章 行政秩序罰  第十章 行政上強制執行 ◎第肆篇 行政救濟法  重點導引  第一章 行政法法律關係  第二章 訴願制度(訴願法)的探討  第三章 行政訴訟法  第四章 國家責任論  第五章 其他國家責任 ◎附 錄 相關法規

原價: 750 售價: 593 現省: 15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