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690
售價: 621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信用卡
線上轉帳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內容簡介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期刊發行至今已近二十年。綜觀2001至2016年所有論文,與性別相關者數量頗豐,本書共收錄十四篇論文,作者群於選文後增補「反思」,一方面重行思考並更新,另一方面也對後續研究有所期許。   無論就主題內容或研究設計,選文力求極大化多樣性,概分五類:第一類是基本理念探究,其後四類大致可以分為學校教育及非學校教育,前者又依學校內的兩大主體加以區分:學生、教師,學生部分分為性別區隔及性別的交織性,後者則更廣泛地探討其性別處境,涉及不同任教階段。同樣重要的是,非學校教育場域的相關研究亦已逐漸浮現,雖然絕大多數的研究目光都朝向學校教育,但就廣義而言,教育無所不在,擴大社會學的想像有其必要。   Nancy Fraser(2013)在其《女性主義的命運》一書中指出,平等和差異雖各有支持者,卻往往陷入僵局,但皆非性別正義的可行概念,同時憂心強調肯認差異的認同政治可能會削弱進而取代致力於政治經濟重分配的奮鬥。然而她也表示,就像所有以解放為訴求的社會運動,規範的理論化(normative theorizing)仍是女性主義不可或缺的智識大業,必須提供一個願景目標,以及一些標準用以評估各種達標的提議。她的建議是將性別正義重新概念化為一個複雜的概念,不等同於任何單一價值,無論是平等、差異或其他,而是由多元的規範原則組成,既包含平等,也涵蓋差異,以及其他尚未被二者重視的,最重要的是,每一個價值都要同時被尊重,以達致性別正義。至於哪些原則構成性別正義,無法自外於特定的時空背景,Nancy Fraser立基於美國後社會福利國家以及全球化的世界,提出七項原則作為性別正義指標:反貧窮、反剝削、收入平等、休閒時間平等、尊重的平等、反邊緣化、反男性中心,並指出要使這些彼此衝突的原則得以並存,有待女性主義者繼續論辯與研究。   在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來臨之際,《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出刊也將同步邁入第三個十年,期待更多女性主義╱教育╱社會學學者針對台灣社會情境進行思想實驗,繼續深究基本理念,檢視整體的教育場域,包括學校教育及其以外的範疇,是否╱如何朝向性別正義之路前進?──楊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