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實務:SPSS與SmartPLS的運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實務:SPSS與SmartPLS的運用
作者:陳寬裕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8/09/15
ISBN:9789571198866
內容簡介
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結合了傳統統計學上的因素分析與路徑分析技術,是一種運用統計學中的假設檢定方法對有關現象的內在結構理論,進行分析的一種統計方法。
本書以實務面學習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的初衷而編寫。期盼有心學習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的研究者能更簡單、更有效率的理解其概念,並運用於實際的論文研究中。相信對於初次接觸結構方程模型的初學者而言,皆能透過書中實際的論文範例而理解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並學會運用SmartPLS執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的過程。
內容的編排上,於每一統計方法先簡略闡述其基本概念與理論,然後介紹該方法的功能與應用,最後透過範例介紹怎樣去做。對於想快速入門的讀者,可先從範例部分開始掌握基本的資料處理和分析技巧,而後讀者若有興趣可以再專研其理論部分。
本書特色
■透過書中實際的論文範例,理解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並學會運用SmartPLS執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的過程。
■可做為「應用統計學」、「高階統計學」等課程之教材;適用於專題研究、學術論文寫作之指引。
■附範例、習題,方便授課教師驗收學生學習成果。
■所有範例皆附教學影音檔,促進讀者學習效率,減輕授課教師負擔。
目錄
自序
使用本書前
第一章 問卷資料檔的建立
1-1 李克特量表
1-2 範例問卷的結構
1-3 製作問卷的編碼格式表
1-4 將Excel資料檔匯入至SPSS
第一章習題
第二章 資料的編輯和轉換
2-1 資料常態性的檢測
2-2 離群值檢測
2-3 橫向計算
2-4 反向題重新計分
2-5 資料分組
2-6 計算分組平均數
第二章習題
第三章 基本統計分析
3-1 製作基本資料分析表
3-2 描述性統計資料
3-3 標準化值
第三章習題
第四章 信度分析
4-1 信度簡介
4-2 測量信度的方法
4-3 以信度分析刪除不適切題項
4-4 求取構面的信度
第四章習題
第五章 效度與探索性因素分析
5-1 效度的意義與種類
5-2 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意義
5-3 因素分析的數學模型
5-4 因素分析的相關概念
5-5 因素分析的基本步驟
5-6 以因素分析法進行項目分析
5-7 評估初步的建構效度
5-8 共同方法變異
5-9 有關因素分析的忠告
第五章習題
第六章 相關分析
6-1 相關分析的前提假設
6-2 相關係數的計算
6-3 相關分析的範例
6-4 收斂效度與區別效度的檢測
6-5 偏相關分析
第六章習題
第七章 平均數的差異性比較
7-1 推論統計與參數檢定
7-2 參數之假設檢定
7-3 兩個獨立樣本之平均值比較
7-4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基本概念
7-5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基本步驟
7-6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範例
第七章習題
第八章 項目分析
8-1 項目分析的執行策略
8-2 遺漏值數量評估法
8-3 描述性統計評估法
8-4 內部一致性效標法(極端組檢驗法)
8-5 項目分析彙整
第八章習題
第九章 統計方法的演進
9-1 線性迴歸模型
9-2 因素分析
9-3 路徑分析
9-4 結構方程模型的產生
第十章 結構方程模型簡介
10-1 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10-2 PLS-SEM簡介
10-3 PLS-SEM與CB-SEM的差異
10-4 使用PLS-SEM時的考量
10-5 反映性與形成性
10-6 應用PLS的步驟
第十一章 SmartPLS基本操作
11-1 SmartPLS簡介與安裝
11-2 SmartPLS 3的主視窗
11-3 利用SmartPLS 3建立模型
11-4 PLS Algorithm參數估計方法的設定
11-5 PLS Algorithm的執行結果
11-6 執行Bootstrapping功能
11-7 Bootstrapping的執行結果
第十二章 評鑑反映性測量模型
12-1 反映性測量模型評鑑
12-2 評鑑反映性測量模型
第十三章 評鑑形成性測量模型
13-1 範例模型簡介
13-2 繪製模型圖
13-3 形成性測量模型評鑑
第十四章 評鑑結構模型
14-1 評鑑結構模型簡介
14-2 結構模型的共線性診斷
14-3 路徑係數之顯著性檢定
14-4 評估決定係數(R2值)
14-5 評估效果值 f 2
14-6 評估預測相關性Q2
14-7 評估整體模型配適度
14-8 評鑑結構模型
第十五章 高階模型評鑑
15-1 階層成分模型簡介
15-2 執行階層成分模型的方法
15-3 範例模型簡介
15-4 以重複指標法建立HCM模型
15-5 以兩階段法建立HCM模型
第十六章 中介效果的檢驗
16-1 中介效果簡介
16-2 檢驗中介效果的方法
16-3 本章範例模型介紹
16-4 檢驗中介效果的範例
第十七章 干擾效果的檢驗
17-1 干擾效果簡介
17-2 本章範例模型介紹
17-3 連續型干擾效果
17-4 類別型干擾效果
17-5 多群組分析
參考文獻
附錄
一 品牌形象、知覺價值對品牌忠誠度關係之研究
二 遊客體驗、旅遊意象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
三 景觀咖啡廳商店意象、知覺價值、忠誠度與轉換成本的關係
四 電信業服務品質問卷
五 澎湖休閒漁業觀光意象原始問卷
六 醫院服務品質問卷
立即查看
研究方法與設計:量化.質性與混合方法取向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研究基礎,研究方法與敘寫,量化研究設計、實施與敘寫,以及質性研究設計、實施與敘寫四大篇,共22章。每章針對主題設計「思考問題」和「作業單」,讓讀者藉此實作並逐步完成論文,以及對撰寫論文宜注意的原則做自我檢核。同時藉由「啟思故事」、「插畫」、「示例」和「問題討論」等單元,傳達撰寫研究論文的內涵及原則。
除此,將索引、附錄、參考文獻、名詞釋義,以及重點教學影片與簡報等學習資源置於「學生學習資料」中。
本版新增
.於文本新增網路研究、莫札特效應、傘狀回顧、整體和差異流失率可接受度之界限、研究工具的編製過程、內容效度指數、雷達圖、倫理中避免研究參與者的利益衝突、選取質性研究參與者的管道與宜說明的內容、經驗敘事之身體隱喻訪談問題圖,在研究中對證據本位實務、性別主義和能力主義的反思等;以及增加和更新引註的文獻。
.於文本中擴充示例、啟思故事和問題討論。
.於學生學習資料中增加重點教學影片與簡報,擴充附錄、作業單、思考問題、名詞釋義和參考文獻。
目錄
第壹篇 研究基礎
第01章 研究之意涵、目的與類型
第一節 研究之意涵
第二節 研究之目的
第三節 研究之類型
第02章 研究題目與內容之擬訂
第一節 研究主題之決定
第二節 研究題目之擬訂
第三節 研究論文之內容
第03章 研究派典之意義與類型
第一節 派典之意義
第二節 研究派典之類型
第04章 量化和質性研究之比較、選擇與過程
第一節 量化與質性研究特徵之比較
第二節 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之選擇
第三節 量化與質性研究過程之敘寫
第05章 研究倫理、文化考量與敘寫
第一節 研究倫理與文化覺知之意涵
第二節 研究倫理之落實
第三節 具文化能力研究之實施
第四節 研究倫理與文化考量之敘寫
第貳篇 研究方法與敘寫
第06章 量化研究之發展與意涵
第一節 量化研究之緣起與發展
第二節 量化研究之類型綜觀
第三節 量化研究之基本概念
第07章 實驗和準實驗研究之意涵、應用與敘寫
第一節 實驗和準實驗研究之意義與適用性
第二節 實驗和準實驗研究之類型與應用
第三節 實驗和準實驗研究方法之敘寫
第08章 單一個案研究之意涵、應用與敘寫
第一節 單一個案研究之意涵與適用性
第二節 單一個案研究之設計與應用
第三節 單一個案研究方法之敘寫
第09章 因果比較和相關研究之意涵、應用與敘寫
第一節 因果比較研究之意涵與應用
第二節 相關研究之意涵與應用
第三節 因果比較與相關研究方法之敘寫
第10章 調查和發展研究之意涵、應用與敘寫
第一節 調查研究之意涵與應用
第二節 發展研究之意涵與應用
第三節 調查與發展研究方法之敘寫
第11章 次級研究之意涵、應用與敘寫
第一節 後設分析之意涵與應用
第二節 次級資料分析之意涵與應用
第三節 次級研究方法之敘寫
第12章 質性研究之意涵、方法與敘寫
第一節 質性研究之意涵
第二節 質性研究方法之類型
第三節 質性研究方法之敘寫
第13章 混合方法研究之意涵、應用與敘寫
第一節 混合方法研究之意涵與目的
第二節 混合方法研究之類型與實施
第三節 混合方法研究之敘寫
第參篇 量化研究設計、實施與敘寫
第14章 量化研究參與者之選取與敘寫
第一節 量化研究之取樣意涵與方法
第二節 量化研究之取樣比例與原則
第三節 量化研究參與者之敘寫
第15章 量化研究介入方案之設計與敘寫
第一節 量化研究介入方案之意涵與發展
第二節 量化研究介入方案之實施與評鑑
第三節 量化研究介入方案之敘寫
第16章 量化研究工具之編製與敘寫
第一節 量化研究工具之意涵與設計
第二節 量化研究工具之編製與說明
第三節 量化研究工具之敘寫
第17章 量化研究資料分析之實施與敘寫
第一節 量化研究資料分析之內涵
第二節 量化研究資料分析之方法
第三節 量化研究資料分析之敘寫
第18章 量化研究品質之提升與敘寫
第一節 量化研究之品質指標
第二節 量化研究品質之提升方法
第三節 量化研究品質之敘寫
第肆篇 質性研究設計、實施與敘寫
第19章 質性研究參與者之選取與敘寫
第一節 質性研究之取樣意涵與方法
第二節 質性研究之取樣原則與管道
第三節 質性研究參與者之敘寫
第20章 質性研究資料蒐集之方法與敘寫
第一節 以研究者蒐集資料
第二節 以面對面個別訪談蒐集資料
第三節 以焦點團體訪談蒐集資料
第四節 以觀察蒐集資料
第五節 以非干擾性測量蒐集資料
第六節 質性研究之記錄方式
第七節 質性研究工具之敘寫
第21章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實施與敘寫
第一節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特徵
第二節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類型
第三節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步驟
第四節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原則
第五節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敘寫
第22章 質性研究品質之提升與敘寫
第一節 質性研究之品質指標
第二節 質性研究品質之提升方法
第三節 質性研究品質之敘寫
立即查看
研究設計:量化.質性.混合方法.藝術本位與社區本位參與研究取向 (Research Design: 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mixed methods, arts-based, and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pproaches)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研究設計:量化.質性.混合方法.藝術本位與社區本位參與研究取向
作者:Leavy(鐘玉觀)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20/05/00
ISBN:9789579096683
內容簡介
本書完整涵蓋當代社會行為科學常用的五大研究取向,特別著重在研究倫理的實踐、研究計畫的撰寫、不同研究設計取向之間差異比較、五種研究取向的用字遣詞,以及提供章節小考、計畫撰寫範例等單元。
本書並提供研究計畫撰寫的詳細步驟和範本格式,可作為學生、教授以及年輕學者撰寫研究計畫時的參考工具書。
強調倫理:各章節當中穿插了「倫理實踐」單元,強調倫理在研究過程中如何影響決策的制定。
研究計畫的撰寫:本書依照「演繹」及「歸納」研究模式分別建構撰寫範例。
用字遣詞的敏感度:不同的研究取向研究者撰寫研究計畫時衡量使用的文字詞彙不同,本書針對五種研究取向的計畫撰寫範本提出個別常用的語詞。
教學特色功能:「牛刀小試」單元複習先前章節內容,而章末「進一步探討」單元透過更多進階的計畫撰寫以及研究活動設計,可進一步體驗該章內容。
目錄
第一篇 研究設計的基本要點
第01章 社會研究導論
理解社會現象的不同方式
五種研究取向
研究的要素
總整理
結論
第02章 社會研究的倫理
價值體系
倫理的實踐
反思
結論
第03章 研究計畫的開端
選擇主題
文獻回顧
研究目的陳述、研究假設與研究問題
抽樣
結論
第二篇 研究設計的五種取向
第04章 量化研究設計
研究計畫的架構
基本資訊簡介
研究主題
研究規劃
結論
第05章 質性研究設計
研究計畫的架構
基本資訊簡介
研究主題
研究規劃
結論
第06章 混合方法研究設計
研究計畫的架構
基本資訊簡介
研究主題
研究規劃
結論
第07章 藝術本位研究設計
研究計畫的架構
基本資訊簡介
研究主題
研究規劃
結論
第08章 社區本位參與研究設計
研究計畫的架構
基本資訊簡介
研究主題
研究規劃
結論
詞彙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
ISBN13:9786263171954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凱瑟琳‧瑪歇爾;葛蕾琴‧羅絲蔓
譯者:李政賢
裝訂/頁數:平裝/468頁
規格:23cm*17cm*2.4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1/09/25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本書譯自暢銷書《質性研究》(原文書第六版),作者以簡明直接的文筆,適時輔以易懂易用的範例說明,揭開質性研究充滿謎樣色彩的複雜面貌,為讀者提供了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的最佳指南。本書是各領域研究法的教師與學生必備的書籍,也是所有質性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參考書。這本暢銷書的焦點仍然著重於計畫階段,同時引領讀者藉由建立概念架構、資料蒐集與詮釋、爭論質性研究計畫的優點來選擇研究取向。更進一步討論研究者在面對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批判種族理論等的挑戰時,可採取的策略。本書還細心地討論可信賴度與倫理、時間、資源與研究過程中固有的政治壓力。作者強調系統性的重要,但也激勵讀者做研究時多接觸人群與社群、讓人「驚艷」!
「這本書是方法論中最淺顯易讀的一本教科書,對研究過程的解說非常謹慎、詳盡,對於帶領研究生開始進行質性研究的老師來說,是項非常重要的工具。雖然淺顯易讀,但內容豐富。在進行複雜、牽涉到倫理、社會的研究,遇到謎題或困境時,此書無疑提供了無價的指引,值得反覆閱讀參考。讓學生在研究之旅中,從頭到尾,愛不釋手。」-Catherine McGregor,維多利亞大學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質性研究類型
第三章 可信賴度與研究倫理
第四章 質性研究的內涵「What」:建立概念架構
第五章 研究的途徑「How」:建立研究設計
第六章 基本資料蒐集
第七章 資料蒐集:次要與專殊化方法
第八章 資料的管理、分析與詮釋
第九章 壓力源:時間、資源與政治
第十章 研究計畫總回顧與研究報告呈現方式
立即查看
書名: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
作者:陳劍涵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9861917924
內容簡介
「作者以深入淺出、平實易懂的文字,系統化地介紹質性研究設計的內涵與步驟,同時輔以實例的說明,協助讀者進行一場『知行合一』的理解與實作。對於初學者而言,可作為按部就班,逐項完成的研究計畫撰寫藍本;對於有經驗的研究者而言,是再次檢視研究工作,精益求精的指引;對於學術教學者而言,更是架構完整,組織縝密,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教學手冊。」——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高熏芳
本書作者Joseph A. Maxwell長期從事質性研究,他將質性研究定位為一種「互動」的取向,建構出包含五大要素:目的、概念架構、研究問題、研究方法以及效度的研究設計模式,彼此間互相呼應且密切連結。作者捨棄艱澀難懂的術語,以清晰有力的敘述,說明質性研究的內涵(what),更輔以範例與習作,協助讀者了解研究如何進行(how to)。《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提供研究設計和研究計畫寫作時的最佳參考,可謂質性研究者必備的案頭之書。
目錄
Chapter 1 質性研究設計的模式
本書的架構
本書的習作
Chapter 2 目的:你為何要進行此一研究?
個人的、實務的與智識的目的
質性研究能幫助你達到什麼目的?
Chapter 3 概念架構:你認為發生了什麼?
研究派典的價值(與陷阱)
經驗知識
現存的理論和研究
前導及探索性研究
思維實驗
Chapter 4 研究問題:你想要了解什麼?
研究問題的功能
研究問題與其他類問題
一般問題與特定問題
工具性問題與現實性問題
變異問題與過程問題
發展研究問題
Chapter 5 研究方法:如何著手進行?
結構性與非結構性的方法
協商研究關係
研究地點與研究對象的選擇
資料蒐集的決策
資料分析的決策
研究方法與研究問題的連結
Chapter 6 效度:你可能如何犯錯?
效度的概念
兩種具體的效度威脅:偏見與反應
效度測試:檢核表
質性研究的推論
Chapter 7 研究計畫:質性研究的呈現與說明
研究計畫的目標
研究計畫即論證
研究設計與研究計畫論證的關係
研究計畫架構的模式
附錄A:一份醫學院教學的研究計畫
附錄B:一份教師網路學習的研究計畫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
作 者:Sharan B. Merriam 、Elizabeth J. Tisdell
譯 者: 邱炳坤 、 李俊杰 、 李欣霓 、 黃美珍 、 楊宗文 、 陳子軒 、 李建興 、 陶以哲 、 楊啟文 、 高麗娟 、 姜敏君 、 顏伽如 譯
總校閱:邱炳坤
出版社別:五南
書 系:研究&方法
出版日期:2021/03/17(1版2刷)
ISBN:978-957-11-9530-8
書 號:1HAC
頁 數:288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全新修訂的質性研究(英文第四版)一書,提供研究者、教師及學生清楚理解、設計、開展與發表的質性研究工作步驟。本書內容充滿務實的建議與可行的方向,以建立扎實的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的基礎;設計與應用有效的質性研究;順利地溝通研究發現與清楚的發表;以及發現與掌握資料來源、資料分析工具及不同的研究型態。
本書沒有純粹以專業術語來撰寫,因此對於進行質性研究的新手或是經驗老到的研究人員都具有參考價值,作者同時提供論文或申請專案計畫的範例參考。
目錄
第一部分 質性研究的設計
第一章 什麼是質性研究?
第二章 六個常見的質性研究設計
第三章 擴展質性範例--混合方法、行動、批判性的和藝術本位研究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樣本選取
第二部分 質性研究資料蒐集
第五章 進行有效的訪談
第六章 做一個謹慎的觀察者
第七章 從檔案與物件來挖掘資料
第三部分 質性資料分析與報告
第八章 質性資料分析
第九章 有關效度、信度、倫理的議題
第十章 撰寫質性研究報告
附錄 質性研究的方法學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