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立即查看
學習障礙-理念與實務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學習障礙:理念與實務
作者:王瓊珠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9861918204
內容簡介
本書共有13章,涵蓋學習障礙的基本理念與教學實務兩大部分:第1至5章主要是在討論學習障礙的核心概念、歷史發展、特質、類型、鑑定、安置,以及不同階段的發展與教育目標;第6至13章則為教學原理與聽、說、讀、寫、算和學習策略之實務。前半部適用於學習障礙入門者,後半部則適用於修習補救教學或教材教法的學生或是資源班教師參考。本書特色是透過「個案討論」幫助沒有許多實務經驗的初學者,能將原則性的抽象概念運用到思考與處理案例問題上。
目錄
導讀
第一章學習障礙之意涵
第一節學習障礙的定義
第二節學習障礙的歷史
第三節學習障礙的成因
第四節學習障礙的出現率
第五節結語
第二章學習障礙之特徵與類型
第一節學習障礙的特徵
第二節學習障礙的分類
第三節學習障礙和其他障礙的區別
第四節結語
第三章學習障礙之鑑定
第一節學習障礙的鑑定基準
第二節學習障礙的鑑定流程
第三節個案討論
第四節結語
第四章學習障礙者之教育
第一節個別化教育計畫
第二節課程調整
第三節評量調整
第四節轉銜輔導及服務
第五節結語
第五章學習障礙者之終生發展
第一節學前階段
第二節中小學教育階段
第三節高中職與大專階段
第四節就業階段
第五節結語
第六章有效教學之學理基礎
第一節從發展心理學談有效教學
第二節從行為心理學談有效教學
第三節從認知心理學談有效教學
第四節心理輔導
第五節結語
第七章口語教學
第一節語言的基礎概念與學習困難
第二節提升口語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三節個案討論
第四節結語
第八章字詞教學
第一節字詞教學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提升識字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三節提升詞彙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個案討論
第五節結語
第九章基礎英語教學
第一節基礎英語教學的內涵
第二節學習障礙學生的英語學習困難
第三節基礎英語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結語
第十章閱讀理解教學
第一節閱讀理解的基礎與難點
第二節提升閱讀流暢度的教學策略
第三節提升閱讀理解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個案討論
第五節結語
第十一章書寫教學
第一節書寫障礙與評量
第二節提升寫字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三節提升寫作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個案討論
第五節結語
第十二章數學教學
第一節數學學習障礙的意涵
第二節提升算術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三節提升數學解題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個案討論
第五節結語
第十三章學習策略教學
第一節學習策略的屬性與內涵
第二節記憶策略
第三節筆記策略
第四節運用學習輔助工具
第五節個案討論
第六節結語
附錄
附錄A特殊教育需求評估表
附錄B學習障礙評量工具
附錄C適性輔導安置普通班、實用技能班各科具備能力參考標準表(節錄)
附錄D成功的學習障礙人士
附錄E英語補救教學基礎英語字彙字表
附錄FDolch的220個瞬識字表
附錄G直接教學法發音標示系統
附錄H常用英語字族表
索引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
書名:差異化教學
作者:李佩璇、李俊湖、詹惠雪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9861918167
內容簡介
任何教學是師生行為的改變,也是教師實踐哲學的表態。差異化教學早期延續個別化教學的理念;近年來因著社會多元化,不只從智能上來理解學生的差別,更從文化立場正視差異的本質。本書分為三篇,第一篇探討差異化教學的基本理念,分析它的發展背景、定義、課程特點、教學策略和教師角色等議題。第二篇為教學實例,介紹三位國小教師分別在數學、國語文閱讀和英語所進行的差異化教學。第三篇為文化回應觀,旨在闡明面對多元的社會,差異化教學及文化回應相輔相成的特性。
目錄
第一篇 基本理念
第1章 緒論
第2章 差異化教學發展背景
第3章 差異化教學理念與定義
第4章 差異化學生的瞭解
第5章 差異化教學規劃
第6章 差異化教學的課程規劃
第7章 差異化教學的歷程
第8章 差異化教學的評量
第9章 差異化教學的教師角色
第10章 差異化教學的學校
第二篇 教學實例
第11章 數學差異化教學
第12章 國語文閱讀差異化教學
第13章 英語差異化教學
第三篇 文化回應觀
第14章 回應文化的差異化教學實踐
第15章 美國一所小學差異化教學的文化回應實踐觀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四版)
系列名:教育研究
ISBN13:9786267178119
出版社:心理
作者:余民寧
裝訂/頁數:平裝/512頁
規格:23cm*17cm*2.6cm (高/寬/厚)
重量:850克
版次:4
出版日:2022/09/06
中國圖書分類:教育測驗
內容簡介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資深教師在進行「教學」與「評量」時的參考工具,亦可以幫助初任教師做好如何自編成就測驗、如何進行試題與測驗分析和診斷,以及如何應用在改進教學評量上。
全書分成十三章,以簡明扼要的範例說明,介紹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原理原則及如何進行教學評量的方法,期望讀者能夠循序漸進,習得如何編製、分析與應用成就測驗的精髓,並且奠定教學評量的良好基礎,作為日後研習更高深測驗理論之準備。
目錄
Chapter 1 導論
第一節 測驗與評量發展簡史
第二節 古典測驗理論
第三節 教育測驗類型與特徵
第四節 本書的導讀
Chapter 2 教學評量概論
第一節 教學評量基本概念
第二節 教學評量目標分類
第三節 常模參照測驗與效標參照測驗之比較
第四節 教學評量計畫
Chapter 3 教師自編成就測驗
第一節 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步驟
第二節 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使用
第三節 影響教師自編成就測驗使用的因素
Chapter 4 選擇型試題命題技巧
第一節 選擇題的命題技巧
第二節 是非題的命題技巧
第三節 配合題的命題技巧
第四節 填充題的命題技巧
第五節 題組題的命題技巧
Chapter 5 補充型試題命題技巧
第一節 論文題的命題技巧
第二節 論文寫作的命題技巧
Chapter 6 實作評量導論
第一節 實作評量的內涵與型態
第二節 實作評量的實施與改進
Chapter 7 認知能力的實作評量類型
第一節 口試評量
第二節 概念圖評量
第三節 動態評量
第四節 精熟學習評量
第五節 素養導向評量
Chapter 8 檔案評量
第一節 檔案評量的內涵與類型
第二節 檔案評量的特色
第三節 檔案評量的實施
第四節 數位化檔案評量在升學上的應用
Chapter 9 試題分析
第一節 試題分析的重要性與內涵
第二節 常模參照測驗的試題分析
第三節 效標參照測驗的試題分析
第四節 試題評鑑與篩選
Chapter 10 信度
第一節 信度的理論
第二節 常模參照測驗的信度分析
第三節 效標參照測驗的信度分析
第四節 影響信度的因素及其補救措施
Chapter 11 效度
第一節 效度的理論
第二節 效度的分類
第三節 影響效度的因素及其補救措施
Chapter 12 學生問題表分析
第一節 S-P表分析概論
第二節 S-P表的編製與涵義
第三節 差異係數的計算
第四節 注意係數的計算
第五節 S-P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Chapter 13 教育測驗與評量的相關議題
第一節 題庫建置
第二節 電腦化(適性)測驗
第三節 測驗偏差
第四節 測驗倫理
第五節 標準設定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教師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教師版)
作者:李雪娥、高佩茹、陳曉依、陳雅嬿等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9861918365
內容簡介
在臺灣,識字教學之始普遍採用注音符號當媒介,通常,孩童可經由這樣的「形→音→義」之連結並反覆練習後習得。然,中文的語音訊息並不透明,其字形與字音的關係並不像拼音文字那樣的密切,所以有不少孩童無法以此方式順利習得識字與閱讀技能。 幸好,「以形表義」是中文字的特性,在中文的形體上有大量的語意信息,這樣的特性正好可讓這些孩童循著語意路徑來親近中文。 主編者於2012年提出了「形→義→音」的中文學習模式,稱做為「部件意義化識字教學法」。然而此教學法的進行需要具備豐厚的漢字文字學知識及漢字構形概念,為了節省教師收集相關資訊所花的時間與精力,於是編輯了《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教師版及學生版),希望能提升教學者嘗試意願,並幫助有需要的孩童習得識字技能。
立即查看
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學生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學生版)
作者:李雪娥、高佩茹、陳曉依、陳雅嬿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00
ISBN:9789861918372
內容簡介
在臺灣,識字教學之始普遍採用注音符號當媒介,通常,孩童可經由這樣的「形→音→義」之連結並反覆練習後習得。然,中文的語音訊息並不透明,其字形與字音的關係並不像拼音文字那樣的密切,所以有不少孩童無法以此方式順利習得識字與閱讀技能。 幸好,「以形表義」是中文字的特性,在中文的形體上有大量的語意信息,這樣的特性正好可讓這些孩童循著語意路徑來親近中文。 主編者於2012年提出了「形→義→音」的中文學習模式,稱做為「部件意義化識字教學法」。然而此教學法的進行需要具備豐厚的漢字文字學知識及漢字構形概念,為了節省教師收集相關資訊所花的時間與精力,於是編輯了《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教師版及學生版),希望能提升教學者嘗試意願,並幫助有需要的孩童習得識字技能。
立即查看
生氣了,怎麼辦?:情緒管理學習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生氣了,怎麼辦?:情緒管理學習手冊
作者:呂俐安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861918785
內容簡介
本手冊以故事方式敘述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完整過程,不僅可以協助孩子認識情緒,例如:情緒強度、操弄性的情緒、情緒的累積、爆發前的身體徵兆、原始的情緒反應方式、情緒地雷、陷入情緒、了解情緒的來龍去脈等,也可以協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方法,例如:面對情緒的態度、覺察情緒、接納情緒、情緒的表達、提升改變的動機、情緒紓解方法、選擇合理的想法、問題解決、忍者龜、角色扮演、系統減敏感法、自我對話、代幣制、暫時隔離法、暫停負面想法、跟情緒好好相處等。因為故事內容十分貼切孩子的生活,因此成為很好跟孩子討論的素材,這樣的討論很容易讓孩子表達他/她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是一個容易進入孩子內心世界的管道。
立即查看
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
系列名:障礙教育
ISBN13:9789577026330
出版社:心理
作者:鈕文英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3/11/01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探討智能障礙學生課程與教學設計的原理和作法,包含基礎篇、課程/教學篇、和應用篇三大部分。
在基礎篇裡,探討智能障礙的名稱、定義和特徵,以及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的理論基礎,進而引出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的流程。
接下來根據此流程,於課程/教學篇,第三章至第九章,詳細敘述每一步驟的內涵,包括:如何進行教學前評量、決定教育目標、擬訂個別化教育計畫、發展課程和調整課程,以及如何進行教學和教學後的評量。課程/教學篇之後,接著進入應用篇,運用前面兩篇的概念,於第十章至十五章,細部地討論國中小階段啟智學校〈班〉課程綱要中,六大領域之課程與教學。
立即查看
心靈的演出:心理劇方法的實際應用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
ISBN13:9786263171954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凱瑟琳‧瑪歇爾;葛蕾琴‧羅絲蔓
譯者:李政賢
裝訂/頁數:平裝/468頁
規格:23cm*17cm*2.4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1/09/25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本書譯自暢銷書《質性研究》(原文書第六版),作者以簡明直接的文筆,適時輔以易懂易用的範例說明,揭開質性研究充滿謎樣色彩的複雜面貌,為讀者提供了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的最佳指南。本書是各領域研究法的教師與學生必備的書籍,也是所有質性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參考書。這本暢銷書的焦點仍然著重於計畫階段,同時引領讀者藉由建立概念架構、資料蒐集與詮釋、爭論質性研究計畫的優點來選擇研究取向。更進一步討論研究者在面對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批判種族理論等的挑戰時,可採取的策略。本書還細心地討論可信賴度與倫理、時間、資源與研究過程中固有的政治壓力。作者強調系統性的重要,但也激勵讀者做研究時多接觸人群與社群、讓人「驚艷」!
「這本書是方法論中最淺顯易讀的一本教科書,對研究過程的解說非常謹慎、詳盡,對於帶領研究生開始進行質性研究的老師來說,是項非常重要的工具。雖然淺顯易讀,但內容豐富。在進行複雜、牽涉到倫理、社會的研究,遇到謎題或困境時,此書無疑提供了無價的指引,值得反覆閱讀參考。讓學生在研究之旅中,從頭到尾,愛不釋手。」-Catherine McGregor,維多利亞大學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質性研究類型
第三章 可信賴度與研究倫理
第四章 質性研究的內涵「What」:建立概念架構
第五章 研究的途徑「How」:建立研究設計
第六章 基本資料蒐集
第七章 資料蒐集:次要與專殊化方法
第八章 資料的管理、分析與詮釋
第九章 壓力源:時間、資源與政治
第十章 研究計畫總回顧與研究報告呈現方式
立即查看
質化研究之經驗敘說-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作(編/譯)者 : 李慶芳 作者/陳怡方‧卓偉琪 主編 出版年份 : 2019
ISBN : 9789864129447 書號 : 550901
幾色 : 1 規格 : 25K
發行公司 : 高立圖書 版權日期 : 2019/09/01
版次 : 初版二刷 頁數 : 424
什麼是質化研究?
質化研究是「現象、故事、意義、反思」的開悟方法
2. 誰適合做質性研究呢?
質性研究可以使你變成具敏銳度的人
3. 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是
第一個修煉:「田野訪談」使你了解脈絡
第二個修煉:「研究方法」使你事半功倍
第三個修煉:「理論脈絡」使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四個修煉:「寫作習慣」訓練你的邏輯思考
第五個修煉:「理論對話」深化你的見解
第六個修煉: 「創意鋪陳」開創研究新亮點
4. 如何賞析質化研究?
審稿人關心什麼?他們在意的是深度的質問、有趣的故事、合理的推論、見所未見的意義、發人省思的啟發。
5. 質化研究有哪些撞牆期?
資料厭食症、逐字稿恐慌症、思索停滯症、逃避心態?
目錄
第一單元 什麼是質化研究?
第二單元 什麼人適合做質性研究?
第三單元 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
第四單元 如何賞析質化研究?
第五單元 質化研究有些撞牆期?
立即查看
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
作 者:Sharan B. Merriam 、Elizabeth J. Tisdell
譯 者: 邱炳坤 、 李俊杰 、 李欣霓 、 黃美珍 、 楊宗文 、 陳子軒 、 李建興 、 陶以哲 、 楊啟文 、 高麗娟 、 姜敏君 、 顏伽如 譯
總校閱:邱炳坤
出版社別:五南
書 系:研究&方法
出版日期:2021/03/17(1版2刷)
ISBN:978-957-11-9530-8
書 號:1HAC
頁 數:288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全新修訂的質性研究(英文第四版)一書,提供研究者、教師及學生清楚理解、設計、開展與發表的質性研究工作步驟。本書內容充滿務實的建議與可行的方向,以建立扎實的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的基礎;設計與應用有效的質性研究;順利地溝通研究發現與清楚的發表;以及發現與掌握資料來源、資料分析工具及不同的研究型態。
本書沒有純粹以專業術語來撰寫,因此對於進行質性研究的新手或是經驗老到的研究人員都具有參考價值,作者同時提供論文或申請專案計畫的範例參考。
目錄
第一部分 質性研究的設計
第一章 什麼是質性研究?
第二章 六個常見的質性研究設計
第三章 擴展質性範例--混合方法、行動、批判性的和藝術本位研究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樣本選取
第二部分 質性研究資料蒐集
第五章 進行有效的訪談
第六章 做一個謹慎的觀察者
第七章 從檔案與物件來挖掘資料
第三部分 質性資料分析與報告
第八章 質性資料分析
第九章 有關效度、信度、倫理的議題
第十章 撰寫質性研究報告
附錄 質性研究的方法學
立即查看
質性研究的旅程:從設計到發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對於想要成功進行質性探究的新手研究者來說,這本書是必備的。」———Pranee Liamputtong,西雪梨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這本書遠遠超越『如何做研究』和許多教科書中的食譜方法。它鼓勵投入『成為』研究者,並使用研究計畫檢核清單來促進反思性。」———Jo Ferrie,格拉斯哥大學社會學系
「真正的妙招是作者將質性研究與羊皮書卷進行比較,並隨後以適切例子勾勒出資料分析階段。質性研究者……讀一讀!」———Lakshmi Balachandran Nair,烏特勒支大學質性研究學系
「作者使關鍵概念和觀點易於理解,說明它們如何賦予關鍵決策點生命並加以呈現。」———Peter Wright,梅鐸大學教育學系
這本實踐指南帶領學生從頭到尾完成研究歷程,同時展示不同方法、思想流派和分析策略的複雜性及相互關聯性。
鼓勵學生將質性研究視為一個彈性的、循環的過程,而不是線性過程,它提供一種全景策略和動態的取向,以適應研究的流動性,並說明從生活經驗中獲得的學習。藉由強調分析階段──案例內、案例間以及這些見解與現有文獻之間的對話──它使用具體的應用來呈現方法論決策如何轉化為實踐。
它說明如何:
● 形成、辯護和評估研究問題 ● 蒐集質性資料
● 選擇一個研究方法 ● 分層分析資料
● 確保符合研究倫理 ● 呈現研究結果
【目錄】
第一章 選擇質性探究
壹、前言
貳、生產知識的過程
一、創造知識就是制定社會
二、對科學知識的詮釋與解釋
三、方法論與知識論
四、解構實證主義科學文化
參、質性研究設計
一、反覆性研究設計
肆、質性知識論的範疇
一、現實主義本體論
二、建構主義本體論
伍、本章摘要
第二章 設計一個反覆性的研究計畫
壹、前言
貳、設計一個反覆性的研究計畫
一、選擇研究問題
參、理論性或概念性架構
一、證明研究問題在實徵上、社會上和政治上的重要性
二、將研究問題置於理論辯證中
三、定義研究問題的概念
四、研究方法與效度
肆、撰寫研究計畫
伍、本章摘要
第三章 選擇一個方法以引導方法論決策
壹、前言
貳、現象學
一、基礎與前提要件
二、現象學的不同流派
三、現象學的方法
參、紮根理論
一、基礎與前提要件
二、紮根理論的不同流派
三、紮根理論的方法
肆、論述分析
一、基礎與前提要件
二、論述分析的不同流派
三、論述分析的方法
伍、敘說分析
一、基礎與前提要件
二、敘說分析的不同流派
三、敘說分析的方法
陸、民族誌
一、基礎與前提要件
二、民族誌的不同流派
三、民族誌的方法
柒、本章摘要
第四章 為你的田野工作選擇工具
壹、前言
貳、觀察
一、觀察的定義
二、觀察的取向
三、觀察的類型
四、逐步進行觀察
參、訪談
一、訪談的定義
二、訪談的形式
三、訪談的類型
四、逐步進行訪談
肆、檔案文件
一、檔案文件的定義
二、檔案文件處理方法
三、逐步產出檔案文件資源
四、將檔案文件視為媒介,一次研究一個面向
伍、本章摘要
第五章 質性研究的倫理挑戰
壹、前言
貳、程序性倫理
參、向研究倫理委員會提出申請
一、評估研究目標人口群的脆弱性
二、研究參與者的選取標準
三、研究計畫的部分揭露
四、知情同意與匿名性
肆、研究關係的核心考量
一、離開田野
二、研究者與參與者之間的權力關係
三、研究者和受訪者間連結的治療性價值
四、具誘惑性的動力
五、反悔與知情同意
伍、本章摘要
第六章 為分析和效度要求做準備
壹、前言
貳、以羊皮書卷比喻分析的原則
參、縱向分析:羊皮書卷的第一層
一、脈絡性濃縮
二、語義濃縮
三、縱向分析的品質指標
肆、橫向分析:羊皮書卷的第二層
一、橫向分析的品質指標
伍、理論性分析:羊皮書卷的第三層
陸、本章摘要
第七章 縱向分析
壹、前言
貳、脈絡性濃縮
一、資料的識別
二、記載產出脈絡
參、語義濃縮
一、透過詮釋性劇碼進行論述分析
二、受紮根理論和敘說分析啟發的混和方法
肆、本章摘要
第八章 橫向分析
壹、前言
貳、以詮釋性劇碼論述分析進行橫向分析
一、步驟一:比較第一印象
二、步驟二:整合出現的詮釋性劇碼及其功能
三、步驟三:發展出一個詮釋
四、步驟四:保持警覺,記住關鍵問題和議題
參、以受紮根理論和敘說分析啟發的混和方法進行橫向分析
一、步驟一:建立橫向語義濃縮
二、步驟二:撰寫備忘錄
三、步驟三:在縱向分析與橫向分析之間來回
四、步驟四:回到研究問題
肆、本章摘要
第九章 理論化與呈現研究結果
壹、前言
貳、依類型學進行分類
一、描述性類型
二、概念性類型
三、定位
四、理想類型
參、帶出對比鮮明的角色
肆、建立對話以豐厚概念
伍、確保研究品質
一、須避免的錯誤
二、良好分析的品質:反思性
陸、本章摘要
詞彙表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研究設計—質性、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中文二版 2015 <學富>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研究設計:質性、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
ISBN13:9789865713225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John W. Creswell
譯者:林正昌
裝訂/頁數:平裝/311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5/09/30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熱切期待的全新版本終於問世了!本書創新的標題:研究設計──質性、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對於三種研究取向,John W. Creswell在書中納入了研究的先前考量,包括哲學的基本假定、文獻的回顧、三種研究取向中理論運用的評估,以及反思學術探究中關於寫作和倫理的重要性等。本版的內容也包括擴大修正混合研究法的涵蓋範圍,增加研究中倫理議題的涵蓋範圍,以及擴展世界觀的重點。
對本書的讚美
「本書提供研究需要的資訊與工具,指引了博士生撰寫博士論文(研究)計畫。每一章節都提供豐富內容,展示運用內容的範例,寫作的建議,以及額外的資源,將這些整合在一本教科書中是非凡的成就。」-R. M. Cooper, Drake University
「本書較全面性的討論研究設計。大多數的教科書多以單一議題來撰寫研究設計,通常不是質性研究法,就是量化研究法。此外,我的學生相當欣賞其所用的語言,雖然並不簡單,但是書中所用的語言和語調都相當合宜且具吸引力。」-Gilberto Arriaza,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East Bay
「本書的關鍵優勢就是內容平易近人。學生們指出,課程結束後,他們仍將繼續使用本書做為研究資源。」-Heather J. Brace, Whittier College
目錄
研究技巧的分析內容 IX
前言 XIII
譯者序 XXI
致謝 XXIII
關於作者 XXV
第一部分 初步考量 1
第一章 研究取向的選擇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7
第三章 理論的運用 59
第四章 寫作策略與倫理考量 91
第二部分 設計研究 119
第五章 緒論 121
第六章 研究目的的陳述 139
第七章 待答問題與假設 159
第八章 量化研究法 177
第九章 質性研究程序 209
第十章 混合研究程序 247
研究技巧的分析內容
第一章 研究取向的選擇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章 理論的運用
第四章 寫作策略與倫理考量
第五章 緒論
第六章 研究目的的陳述
第七章 待答問題與假設
第八章 量化研究法
第九章 質性研究程序
第十章 混合研究程序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