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教育哲學是教育學術的基本學科之一,是理解教育不可或缺的學術領域,也是各種教育公職人員、教師檢定的熱門考試科目。本書從1982年出版以來,一直是美國暢銷的教科書,至2008年止已修訂了四版。涵蓋傳統哲學如觀念論、實在論等;現代哲學如實用主義、存在主義、分析哲學等;後現代思潮如多元文化主義、女性主義、批判教育學、在家教育等對教育的啟示。
本書綱舉目張、條理分明,畫龍點睛地勾繪出西方教育哲學最基本的輪廓,極適合作為師資培育教育學程教育哲學相關科目的教本,也可提供研究生們快速進入教育哲學研究領域的入門讀物,當然也適用有志於服務公職欲參加教育行政國家考試的應試讀本。
【目錄】
第一章 哲學和教育的本質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
第七章 分析哲學與教育
第八章 建立一個教師個人的教育哲學
附 錄 教育哲學:回顧與前瞻
立即查看
教育社會學
作 者:周新富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3/01/13(3版2刷)
ISBN:978-626-317-581-5
E I S B N:9786263176546
書 號:1IXL
頁 數:452
開 數:20K
本書是針對修習教育學程的準教師所編寫的教科書,目前市面上的教育社會學用書,其內容多半著重在1980年代之前的理論介紹,本書增加一些較新的理論及教育發展趨勢,期能讓讀者了解國內外學術及教育發展的概況。
本書另一特色是針對「教檢」、「教甄」的考試重點來編寫內容,重要的教育社會理論及歷屆考古題都收錄於書中,便於讀者掌握教育社會學的命題趨勢。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教育的社會學功能
第三章 社會結構與教育
第四章 社會階層化與教育
第五章 性別與教育
第六章 族群與教育
第七章 教育機會均等與教育政策
第八章 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
第九章 班級社會學
第十章 教育社會學
第十一章 課程社會學
第十二章 教學社會學
第十三章 學生
立即查看
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
作 者:黃光雄 、蔡清田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1/03/19(1版9刷)
ISBN:978-957-11-8008-3
書 號:1IYP
頁 數:488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因應我國於2014年8月正式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育部陸續公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本書全文包括課程的結構與意義、課程設計與課程研究、課程設計的理論取向意識型態、課程設計的模式、課程選擇、課程組織與統整、課程發展、課程實施與課程領導、課程評鑑、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等共十章。
特別説明「核心素養」的意義、課程結構與意義,說明「課程即經驗」、「課程即計畫」、「課程即目標」與「課程即研究假設」等五種課程現象與「核心素養」的課程設計與研究發展之意涵;指出精粹主義、經驗主義、社會主義、科技主義與專業主義等理論取向意識型態;說明目標模式、歷程模式、情境模式的課程設計;說明課程選擇的規準與課程選擇的原則;指出課程組織的要素、課程組織的原則、課程組織的類型與結構;指出教師教學本位的課程發展、國家政策本位的課程發展與行動研究本位的課程發展;指出課程實施與教師角色、課程實施的研究觀點、課程實施的探究主題與配套措施;說明課程評鑑的步驟與標準、評鑑的類型、評鑑的模式與課程評鑑的價值取向。第十章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邁向課程學的建立,包括第一節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第二節課程研究的再研究—邁向課程學的建立。
目錄
第一章:課程結構與課程意義
第二章:課程設計與課程研究
第三章:課程設計的理論取向意識型態
第四章:課程設計的模式
第五章:課程選擇
第六章:課程組織與課程統整
第七章:課程發展
第八章:課程實施與課程領導
第九章:課程評鑑
第十章: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邁向課程學的建立
立即查看
學習障礙-理念與實務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學習障礙:理念與實務
作者:王瓊珠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9861918204
內容簡介
本書共有13章,涵蓋學習障礙的基本理念與教學實務兩大部分:第1至5章主要是在討論學習障礙的核心概念、歷史發展、特質、類型、鑑定、安置,以及不同階段的發展與教育目標;第6至13章則為教學原理與聽、說、讀、寫、算和學習策略之實務。前半部適用於學習障礙入門者,後半部則適用於修習補救教學或教材教法的學生或是資源班教師參考。本書特色是透過「個案討論」幫助沒有許多實務經驗的初學者,能將原則性的抽象概念運用到思考與處理案例問題上。
目錄
導讀
第一章學習障礙之意涵
第一節學習障礙的定義
第二節學習障礙的歷史
第三節學習障礙的成因
第四節學習障礙的出現率
第五節結語
第二章學習障礙之特徵與類型
第一節學習障礙的特徵
第二節學習障礙的分類
第三節學習障礙和其他障礙的區別
第四節結語
第三章學習障礙之鑑定
第一節學習障礙的鑑定基準
第二節學習障礙的鑑定流程
第三節個案討論
第四節結語
第四章學習障礙者之教育
第一節個別化教育計畫
第二節課程調整
第三節評量調整
第四節轉銜輔導及服務
第五節結語
第五章學習障礙者之終生發展
第一節學前階段
第二節中小學教育階段
第三節高中職與大專階段
第四節就業階段
第五節結語
第六章有效教學之學理基礎
第一節從發展心理學談有效教學
第二節從行為心理學談有效教學
第三節從認知心理學談有效教學
第四節心理輔導
第五節結語
第七章口語教學
第一節語言的基礎概念與學習困難
第二節提升口語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三節個案討論
第四節結語
第八章字詞教學
第一節字詞教學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提升識字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三節提升詞彙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個案討論
第五節結語
第九章基礎英語教學
第一節基礎英語教學的內涵
第二節學習障礙學生的英語學習困難
第三節基礎英語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結語
第十章閱讀理解教學
第一節閱讀理解的基礎與難點
第二節提升閱讀流暢度的教學策略
第三節提升閱讀理解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個案討論
第五節結語
第十一章書寫教學
第一節書寫障礙與評量
第二節提升寫字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三節提升寫作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個案討論
第五節結語
第十二章數學教學
第一節數學學習障礙的意涵
第二節提升算術能力的教學策略
第三節提升數學解題的教學策略
第四節個案討論
第五節結語
第十三章學習策略教學
第一節學習策略的屬性與內涵
第二節記憶策略
第三節筆記策略
第四節運用學習輔助工具
第五節個案討論
第六節結語
附錄
附錄A特殊教育需求評估表
附錄B學習障礙評量工具
附錄C適性輔導安置普通班、實用技能班各科具備能力參考標準表(節錄)
附錄D成功的學習障礙人士
附錄E英語補救教學基礎英語字彙字表
附錄FDolch的220個瞬識字表
附錄G直接教學法發音標示系統
附錄H常用英語字族表
索引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
書名: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
作者:陳劍涵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9861917924
內容簡介
「作者以深入淺出、平實易懂的文字,系統化地介紹質性研究設計的內涵與步驟,同時輔以實例的說明,協助讀者進行一場『知行合一』的理解與實作。對於初學者而言,可作為按部就班,逐項完成的研究計畫撰寫藍本;對於有經驗的研究者而言,是再次檢視研究工作,精益求精的指引;對於學術教學者而言,更是架構完整,組織縝密,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教學手冊。」——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高熏芳
本書作者Joseph A. Maxwell長期從事質性研究,他將質性研究定位為一種「互動」的取向,建構出包含五大要素:目的、概念架構、研究問題、研究方法以及效度的研究設計模式,彼此間互相呼應且密切連結。作者捨棄艱澀難懂的術語,以清晰有力的敘述,說明質性研究的內涵(what),更輔以範例與習作,協助讀者了解研究如何進行(how to)。《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提供研究設計和研究計畫寫作時的最佳參考,可謂質性研究者必備的案頭之書。
目錄
Chapter 1 質性研究設計的模式
本書的架構
本書的習作
Chapter 2 目的:你為何要進行此一研究?
個人的、實務的與智識的目的
質性研究能幫助你達到什麼目的?
Chapter 3 概念架構:你認為發生了什麼?
研究派典的價值(與陷阱)
經驗知識
現存的理論和研究
前導及探索性研究
思維實驗
Chapter 4 研究問題:你想要了解什麼?
研究問題的功能
研究問題與其他類問題
一般問題與特定問題
工具性問題與現實性問題
變異問題與過程問題
發展研究問題
Chapter 5 研究方法:如何著手進行?
結構性與非結構性的方法
協商研究關係
研究地點與研究對象的選擇
資料蒐集的決策
資料分析的決策
研究方法與研究問題的連結
Chapter 6 效度:你可能如何犯錯?
效度的概念
兩種具體的效度威脅:偏見與反應
效度測試:檢核表
質性研究的推論
Chapter 7 研究計畫:質性研究的呈現與說明
研究計畫的目標
研究計畫即論證
研究設計與研究計畫論證的關係
研究計畫架構的模式
附錄A:一份醫學院教學的研究計畫
附錄B:一份教師網路學習的研究計畫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四版)
系列名:教育研究
ISBN13:9786267178119
出版社:心理
作者:余民寧
裝訂/頁數:平裝/512頁
規格:23cm*17cm*2.6cm (高/寬/厚)
重量:850克
版次:4
出版日:2022/09/06
中國圖書分類:教育測驗
內容簡介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資深教師在進行「教學」與「評量」時的參考工具,亦可以幫助初任教師做好如何自編成就測驗、如何進行試題與測驗分析和診斷,以及如何應用在改進教學評量上。
全書分成十三章,以簡明扼要的範例說明,介紹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原理原則及如何進行教學評量的方法,期望讀者能夠循序漸進,習得如何編製、分析與應用成就測驗的精髓,並且奠定教學評量的良好基礎,作為日後研習更高深測驗理論之準備。
目錄
Chapter 1 導論
第一節 測驗與評量發展簡史
第二節 古典測驗理論
第三節 教育測驗類型與特徵
第四節 本書的導讀
Chapter 2 教學評量概論
第一節 教學評量基本概念
第二節 教學評量目標分類
第三節 常模參照測驗與效標參照測驗之比較
第四節 教學評量計畫
Chapter 3 教師自編成就測驗
第一節 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步驟
第二節 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使用
第三節 影響教師自編成就測驗使用的因素
Chapter 4 選擇型試題命題技巧
第一節 選擇題的命題技巧
第二節 是非題的命題技巧
第三節 配合題的命題技巧
第四節 填充題的命題技巧
第五節 題組題的命題技巧
Chapter 5 補充型試題命題技巧
第一節 論文題的命題技巧
第二節 論文寫作的命題技巧
Chapter 6 實作評量導論
第一節 實作評量的內涵與型態
第二節 實作評量的實施與改進
Chapter 7 認知能力的實作評量類型
第一節 口試評量
第二節 概念圖評量
第三節 動態評量
第四節 精熟學習評量
第五節 素養導向評量
Chapter 8 檔案評量
第一節 檔案評量的內涵與類型
第二節 檔案評量的特色
第三節 檔案評量的實施
第四節 數位化檔案評量在升學上的應用
Chapter 9 試題分析
第一節 試題分析的重要性與內涵
第二節 常模參照測驗的試題分析
第三節 效標參照測驗的試題分析
第四節 試題評鑑與篩選
Chapter 10 信度
第一節 信度的理論
第二節 常模參照測驗的信度分析
第三節 效標參照測驗的信度分析
第四節 影響信度的因素及其補救措施
Chapter 11 效度
第一節 效度的理論
第二節 效度的分類
第三節 影響效度的因素及其補救措施
Chapter 12 學生問題表分析
第一節 S-P表分析概論
第二節 S-P表的編製與涵義
第三節 差異係數的計算
第四節 注意係數的計算
第五節 S-P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Chapter 13 教育測驗與評量的相關議題
第一節 題庫建置
第二節 電腦化(適性)測驗
第三節 測驗偏差
第四節 測驗倫理
第五節 標準設定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教師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教師版)
作者:李雪娥、高佩茹、陳曉依、陳雅嬿等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9861918365
內容簡介
在臺灣,識字教學之始普遍採用注音符號當媒介,通常,孩童可經由這樣的「形→音→義」之連結並反覆練習後習得。然,中文的語音訊息並不透明,其字形與字音的關係並不像拼音文字那樣的密切,所以有不少孩童無法以此方式順利習得識字與閱讀技能。 幸好,「以形表義」是中文字的特性,在中文的形體上有大量的語意信息,這樣的特性正好可讓這些孩童循著語意路徑來親近中文。 主編者於2012年提出了「形→義→音」的中文學習模式,稱做為「部件意義化識字教學法」。然而此教學法的進行需要具備豐厚的漢字文字學知識及漢字構形概念,為了節省教師收集相關資訊所花的時間與精力,於是編輯了《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教師版及學生版),希望能提升教學者嘗試意願,並幫助有需要的孩童習得識字技能。
立即查看
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學生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學生版)
作者:李雪娥、高佩茹、陳曉依、陳雅嬿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00
ISBN:9789861918372
內容簡介
在臺灣,識字教學之始普遍採用注音符號當媒介,通常,孩童可經由這樣的「形→音→義」之連結並反覆練習後習得。然,中文的語音訊息並不透明,其字形與字音的關係並不像拼音文字那樣的密切,所以有不少孩童無法以此方式順利習得識字與閱讀技能。 幸好,「以形表義」是中文字的特性,在中文的形體上有大量的語意信息,這樣的特性正好可讓這些孩童循著語意路徑來親近中文。 主編者於2012年提出了「形→義→音」的中文學習模式,稱做為「部件意義化識字教學法」。然而此教學法的進行需要具備豐厚的漢字文字學知識及漢字構形概念,為了節省教師收集相關資訊所花的時間與精力,於是編輯了《有生命的漢字:部件意義化識字教材》(教師版及學生版),希望能提升教學者嘗試意願,並幫助有需要的孩童習得識字技能。
立即查看
生氣了,怎麼辦?:情緒管理學習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生氣了,怎麼辦?:情緒管理學習手冊
作者:呂俐安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861918785
內容簡介
本手冊以故事方式敘述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完整過程,不僅可以協助孩子認識情緒,例如:情緒強度、操弄性的情緒、情緒的累積、爆發前的身體徵兆、原始的情緒反應方式、情緒地雷、陷入情緒、了解情緒的來龍去脈等,也可以協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方法,例如:面對情緒的態度、覺察情緒、接納情緒、情緒的表達、提升改變的動機、情緒紓解方法、選擇合理的想法、問題解決、忍者龜、角色扮演、系統減敏感法、自我對話、代幣制、暫時隔離法、暫停負面想法、跟情緒好好相處等。因為故事內容十分貼切孩子的生活,因此成為很好跟孩子討論的素材,這樣的討論很容易讓孩子表達他/她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是一個容易進入孩子內心世界的管道。
立即查看
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
系列名:障礙教育
ISBN13:9789577026330
出版社:心理
作者:鈕文英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3/11/01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探討智能障礙學生課程與教學設計的原理和作法,包含基礎篇、課程/教學篇、和應用篇三大部分。
在基礎篇裡,探討智能障礙的名稱、定義和特徵,以及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的理論基礎,進而引出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的流程。
接下來根據此流程,於課程/教學篇,第三章至第九章,詳細敘述每一步驟的內涵,包括:如何進行教學前評量、決定教育目標、擬訂個別化教育計畫、發展課程和調整課程,以及如何進行教學和教學後的評量。課程/教學篇之後,接著進入應用篇,運用前面兩篇的概念,於第十章至十五章,細部地討論國中小階段啟智學校〈班〉課程綱要中,六大領域之課程與教學。
立即查看
整合運用差異化教學和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整合運用差異化教學和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系列名:課程、學習與教學
ISBN13:9789860744569
替代書名:Integrating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Connecting Content and Kids
出版社:心理
作者:Carol Ann Tomlinson;Jay McTighe
譯者:侯秋玲
裝訂/頁數:平裝/240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重量:420克
出版日:2022/01/19
中國圖書分類:教學
內容簡介
老師每一天都在奮鬥,想要帶給學生高品質的教學。然而,條目繁瑣的學科課程內容標準及伴隨而來的績效責任考試,讓許多教育者備受困擾,感覺教學被重新導向到可能把師生都搞得筋疲力盡的方向。教育者需要一個模式,一方面肯定課程標準的核心必要性,另一方面也確保學生真正理解學科內容並以有意義的方式應用所學。對許多教育者來說,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bD)滿足了這樣的需求。
同時,老師們也發現,越來越難以忽略教室裡學生的多元差異,老師若是只給學生「上菜服務」一種課程(就算是優質的課程),卻沒考慮到學生多元不同的學習需求,通常沒有幾個老師會覺得他們的教學工作有效或令人滿意。對許多教育者而言,差異化教學(DI)提供了一個好架構,在規劃教學時納入學生的多元差異此一關鍵要素,來處理和滿足學生的多元學習需求。
本書整合這兩個模式,提供讀者全新觀點來看待教育者面對的兩大挑戰――在課程標準主宰的時代設計強而有力的課程,並確保各式各樣的學生在課業學習上都能成功。每個模式都強化另一個模式,重理解的課程設計主要是課程設計的模式,焦點放在我們教的是什麼(what);差異化教學主要是教學設計的模式,焦點放在我們教的是誰(who)、我們在哪裡教(where)及我們如何教(how)。本書作者告訴你如何整合運用逆向設計和差異化教學原則,打造能夠教導所有學生學習核心知識技能的課程與教學計畫。
以有意義的方式連結學科內容和學生,是老師每一天努力做到的事情。UbD和DI攜手合作,提供發展課程與教學的架構、工具和指導原則,幫助老師達成這個目標,帶給學生最好、最有效的教與學。
目錄
1 UbD和DI:不可或缺的夥伴關係
2 教學裡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學生)
3 學習裡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內容)
4 規劃成功學習時,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5 在多元差異的教室裡,考量學習的證據
6 結合UbD進行回應式教學
7 在多元學業能力的教室裡,為理解而教
8 評分與成績報告
9 整合UbD和DI看課程與教學
10 朝整合運用UbD和DI前進
附錄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領導差異化教學:培育教師,以培育學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領導差異化教學:培育教師,以培育學生
系列名:課程教學
ISBN13:9789861919003
替代書名:Leading for Differentiation: Growing Teachers Who Grow Kids
出版社:心理
作者:Carol Ann Tomlinson;Michael Murphy
譯者:侯秋玲
裝訂/頁數:平裝/208頁
規格:23cm*17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3/02
中國圖書分類:教學
內容簡介
實施差異化教學,是具體實踐「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機會獲得最豐富、最有吸引力的學習經驗」之教育信念,並且提供學生所需要的支持鷹架,讓他們能夠把握這樣的學習機會,不斷學習成長。雖然學校裡可能有少數幾位教師很成功的運用差異化教學,但如果想把差異化教學的效能最大化,改善所有學生的學習成果,就需要採取全校性協同合作的方法策略。
《領導差異化教學》鋪陳架構出一系列反省思考和行動取向的步驟,來啟動持續專業學習、建立學校文化和評鑑方案計畫的系統,讓差異化教學得以在每一間教室裡生根茁壯。本書的兩位作者,一位是世界知名的差異化教學專家Carol Ann Tomlinson,一位是變革領導權威Michael Murphy,整合他們多年的經驗、洞見、真實案例和實用工具,在本書裡探討:
● 面對當今學生的多元差異,以及教育標準與績效導向的氛圍,為什麼全校性的差異化教學方案如此重要、有意義。
● 如何將全校性差異化教學願景轉化成可管理的年度改變計畫,以逐年達成願景。
● 如何在變革方案的各個階段,把差異化教學、動機和成人學習的原則,統整融入到尊重教師、回應教師需求、真正有效的專業發展機制當中。
● 如何培育、促進教師們落實差異化教學做法,並評估確認他們的進展狀況;以及如何追蹤了解差異化教學對學生學習所造成的影響。
● 如何覺察、理解和回應教師的抗拒——包含可預期的和意料之外的抗拒形式。
● 當全校性差異化教學全面實施到位時,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以及如何照顧維持,讓它能夠長效永續成功。
領導學校教職員執行差異化教學變革方案,意謂著:創造一個學校環境,讓每位教師覺得自己被看重、受到激勵挑戰、受到支持協助,並且是團隊的一分子,一起為成功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在這本書裡,學校領導者將會學到如何為正向變革鋪設好軌道,以及如何創造結構性的支持,來幫助教師們成長轉化為專業的差異化教學者,方能幫助學生成長茁壯,培育出優質的學習者。
目錄
第1章 所以你(可能)想要領導差異化教學?
第2章 蘊育個別教師的改變
第3章 為差異化教學境界設計一個願景
第4章 耕耘深度的成人學習
第5章 進行有效益的對話,促進教師成長
第6章 實地測試,判斷差異化教學是否造成改變
第7章 關注沿途出現的抗拒
結 論 領導的召喚:為持久的成長而領導吧!
立即查看
學習障礙學生的差異化教學-普通班教師和特教教師的最新教育實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能力混合班級的差異化教學 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能力混合班級的差異化教學
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原文作者:Carol Ann Tomlinson
作 者:湯林森
譯 者: 張碧珠 、 呂潔樺 、 賴筱嵐 、 蔡宛臻 、 黃晶莉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2/12/21(1版7刷)
ISBN:978-957-11-7447-1
書 號:1IXW
頁 數:160
開 數:16K
內容簡介
差異化教學一詞使用始於美國特殊教育領域,當時是為了因應特殊教育生回歸教育主流的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而有的語彙。然而,差異化教學既不是教學方法,也不是教學策略,而是一種教學與學習的哲學。其對教學的基本信念是:即使是同齡的學習者,在學習準備度、學習興趣、學習風格、生活經驗和教育經驗以及環境上而有所差異。差異化教學最重要的精神在於教師可以及時因應學生的需求以進行課室活動之調整。
以英語教學為例,英文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在英語聽力表現上不一定也有一樣傑出的表現;英文寫作表達能力不好的學生並不代表他們的批判思考力較弱。因此教師進行教學之前,若能透過前測(pre-assessment)先瞭解學習者已具有的先備知識,那麼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即能提供孩子適當的協助。
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有不可分的關聯性。若教師能利用孩子的興趣進一步讓他們學習要學的知識或技能,其學習興致會比單由教師講授來得有效。除此之外,學生的表達也有其偏好,有的喜歡口語表達,有的喜歡書寫,有的喜歡動手操作,而有的則喜歡以抽象觀念來表達其學習成果。這樣的學習風格指的是學習者個人在何種狀況下可以學得最好的狀態。事實上,教師有許多資源可以用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概況,像多元智慧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即提供許多面向供教師去瞭解自己的學生。
差異化教學並意味著教師在每一單元都需要進行,也不是每一個歷程、或教學步驟都得要進行差異化教學。差異化教學的進行與否端看學生需求來決定。相信老師們都相當瞭解不論是進行差異化教學教案設計,或是進班操作差異化教學,在在都在考驗其對班級學生的掌握度與教學策略應用的靈活度。這當中又以瞭解學生特徵與需求以及合作學習最為重要,因為這二項因素決定了教學內容、方法策略和組織形式的設計。
本書翻譯自Carol Anne Tomlison的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相信老師們在百忙之中閱讀後一定能夠對差異化教學有著明確的概念,對差異化教學更加拿捏得宜,那麼勢必能帶領學習者跨越其舒適區(comfort zone),並進一步助其把已知至未知這一歷程的學習做有效之連結。
目錄
序
第一章 差異化教學:孰是孰非
第二章 差異化教學之理論基礎
第三章 差異化教學教室中的教師角色
第四章 差異化教學教室內的學習環境
第五章 差異化教學教室的課室實況
第六章 管理差異化教學教室的策略
第七章 幫助家長瞭解差異化教學
第八章 依照學習者準備度的差異化教學
第九章 依照學習者興趣的差異化教學
第十章 依學習風格量身訂做的差異化教學
第十一章 學習內容差異化
第十二章 學習過程差異化
第十三章 學習成果差異化
第十四章 差異化教學的評量
後記
附錄 多元能力課堂中的差異化教學和管理策略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深入教育工作者最關注的兩項議題:評量方法與有效學習,徹底研究多元評量、揭示差異化教學如何精進不同年段與領域的學習過程。
作者Carol Ann Tomlinson和Tonya R. Moon先將差異化做一概述,再著重其理論如何應用於各種形式的評量,如:前測、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及成績單等。閱讀此書後,對於差異化評量方法的斬獲:
․提升學生興趣及動機;
․澄清教師教學的重心;
․強化師生習得之信念;
․幫助教師了解個別學生異同,促進有效教學。
Tomlinson和Moon強調教與學的五個要素(課程、引導、評量、學習環境和課堂領導/管理)間的相互關聯,以及無論學生學習起點為何,保持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理解和技能一以貫之的重要性。書中所示之詳細情境,說明如何以差異化的三個變項(學習準備度、興趣和學習風格)設計評量,及如何提升評量的效度。
本書奠基研究基礎,結合作者課堂教學實務,深入淺出,為探索、奮力發揮真實潛能的教師與學生,勾勒出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學習樣貌。
【目錄】
第一章 差異化:概述
第二章 評量與差異化教學:理解的框架
第三章 前測:單元開始時,對學生起始行為的瞭解
第四章 持續性評量: 在教學過程中瞭解學生定位
第五章 總結性評量:以單元重點檢視學生學習
第六章 評量、評分與差異化
第七章 回顧與展望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