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行政法論——自由與秩序之折衝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警察行政法論――自由與秩序之折衝
ISBN13:9789575119447
出版社:元照
作者:李震山
裝訂/頁數:平裝/520頁
規格:17cm*23cm*2.4cm (高/寬/厚)
版次:6
出版日:2023/02/01
中文圖書分類:警政;公安
內容簡介
警察法學除涉及刑事法領域者外,一向被納屬行政法各論,其體系架構或個別議題之研析,皆需與行政法學發展亦步亦趨。再者,行政法與憲法並列為公法,現代警察法學之研究,倚重憲法諸多原理原則及基本權利保障理論漸深。本書的書名與內容即可證明憲法、行政法、警察法間密切之關聯性,該種環環相扣的關係,主宰全書的思維與脈絡。各章內容力求扼要,更求前後貫串,一氣呵成。
目錄
六版序
初版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警察之意義/3
第二節 警察法之意義/9
第三節 警察行政法之意義/21
第四節 臺灣警察法學(制)的發展/28
第五節 結 語/32
第二章 警察任務在行政權中危害防止任務之定位
第一節 國家危害防止任務之分配/35
第二節 警察任務之法令依據與分類/39
第三節 警察行政與其他情治行政任務之分配/44
第四節 警察行政與一般行政任務之分配/55
第五節 結 語/64
第三章 警察職務協助之任務
第一節 行政協助之法理基礎及類型/67
第二節 警察職務協助之類型與前提要件/73
第三節 警察依行政程序法第十九條之協助/76
第四節 警察依行政執行法第六條之協助/78
第五節 警察協助保護私權之任務/86
第六節 結 語/98
第四章 警察組織法
第一節 警察組織法之法理/103
第二節 中央政府警察組織/111
第三節 地方政府警察組織/118
第四節 中央與地方警察組織及權限劃分/120
第五章 警察人員法
第一節 警察人員之概念/133
第二節 警察人員之教育、考試與任用/135
第三節 警察人員之權利、義務與責任/148
第四節 附論──私人參與警察任務與職權之執行/174
第六章 警察作用法之基本理論
第一節 警察作用之內涵與類型/197
第二節 警察作用之對象/202
第三節 警察作用法與概括條款/219
第四節 司法院大法官有關警察作用法之重要解釋與裁判/233
第五節 對警察法制開展具里程碑意義的司法院解釋──以司法院釋字第一六六及第五三五號解釋為例/257
第六節 結語──司法院大法官解釋(裁判)與警察作用法的興革/270
第七章 警察作用法與基本權利保障
第一節 人身自由/276
第二節 居住、遷徙自由/295
第三節 秘密通訊自由/305
第四節 集會自由/310
第五節 言論自由/320
第六節 工作權/326
第七節 財產權/330
第八節 生命權與身體權/336
第九節 資訊自決或資訊隱私權/342
第十節 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與人權保障/355
第十一節 多元價值下自由與秩序之衡平/361
第八章 警察危害防止與犯行追緝任務及職權之競合
第一節 警察協助檢察官偵查犯罪之任務/369
第二節 警察危害防止與犯行追緝任務之競合/384
第三節 結 語/403
第九章 警察針對特殊治安對象之職權行使
第一節 治安顧慮人口之查訪──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十五條評釋/407
第二節 恐怖主義之抗制──以德國法制為例/430
第三節 跟蹤騷擾事件之防制/451
第四節 結 語/464
第十章 警察救濟法
第一節 不服警察行政行為之爭訟/467
第二節 警察賠償與補償/485
第三節 結語──最後但非最不重要/492
關鍵詞索引/495
大法官釋字及憲法法庭裁判索引/503
立即查看
警察情境實務(大學用書系列) (9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警察情境實務
系列名:大學用書系列
ISBN13:9786269659425
出版社:一品文化
作者:李修安
裝訂/頁數:平裝/864頁
規格:23cm*17cm*3.5cm (高/寬/厚)
版次:9
出版日:2022/09/01
中國圖書分類:警政;公安
內容簡介
適用對象
1、警專生、現職人員以及有興趣報考警察特考的同學
2、對警察情境實務有興趣了解的讀者
使用功效
幫助學生精進警察情境實務,附有重要的標準作業程序、時事、題目輔助讀者學習。
改版差異
1.部分內文修訂與更新
2.新增試題
本書特色
警察情境實務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亦即警察在執行勤務時面臨的各種狀況,做出情境之判讀和處置。因此,必須對警察專業知識有所瞭解,才能有效運用於實務之操作。本書基於實用性,係以警察法令為體(基礎),以實務操作標準作業程序為用(運用)。以情境實務觀點探究其實際操作處理之程序與勤務規劃、執行之能力,且附有情境模擬狀況俾供讀者演練,提供最佳指引方向。
目錄
第壹篇 行政類(警察各類勤、業務行政類作業程序、規劃與執行能力)∕1
第一章 值班、備勤、守望/3
第一節 值班/3
第二節 備勤/36
第三節 守望/43
第二章 巡邏、臨檢、勤區查察/48
第一節 巡邏/48
第二節 臨檢/98
第三節 勤區查察/154
第三章 違序處理/182
第一節 執行正俗工作/182
第二節 違序事件/211
第四章 共通性能力/226
第一節 執法倫理和為民服務/226
第二節 執勤安全/234
第貳篇 保安、防治類(警察各項勤、業務保安類、防治類作業程序、規劃與執行能力)∕239
第一章 聚眾活動處理/241
第一節 處理聚眾活動之原則與要領/241
第二節 處理聚眾活動之程序和相關作法/243
第三節 集會遊行之相關規定/255
第四節 選舉治安/269
第二章 保安警備(衛)/316
第一節 警衛勤務/316
第二節 警戒勤務/331
第三節 警備勤務/332
第三章 婦幼安全/335
第一節 家庭暴力處理/335
第二節 性騷擾處理/347
第三節 性侵害處理/354
第四節 兒少性剝削處理/367
第參篇 刑事類(警察各項勤、業務刑事作業程序規劃與執行能力)∕377
第一章 現場處理/379
第一節 受理報案/379
第二節 現場處理/427
第三節 現場勘察/446
第二章 偵查技術/460
第一節 案情研判/460
第二節 線索及人之清查/461
第三節 通訊監察及通信紀錄/467
第四節 跟蹤監視/474
第五節 測謊技術/479
第三章 偵訊筆錄/499
第一節 通知詢問/499
第二節 調查筆錄/513
第四章 拘提逮捕/521
第一節 拘提逮捕/521
第二節 執行圍捕/541
第五章 搜索扣押/551
第一節 搜索扣押概念/551
第二節 搜索扣押重點/558
第六章 移送遞解/568
第一節 移送遞解/568
第二節 提審/577
第七章 科技偵查/591
第一節 科技偵查/591
第二節 隨機殺人處理/593
第三節 挾持人質危機處理/598
第肆篇 交通類(警察各項勤、業務交通類作業程序、規劃與執行能力)∕605
第一章 稽查取締/607
第一節 超速取締/607
第二節 酒後駕車取締/610
第三節 砂石車取締/661
第四節 取締惡性交通違規/679
第五節 取締裝載危險物品違規車輛/689
第六節 攔停稽查/699
第七節 違規拖吊/726
第八節 舉發和違規車輛之處理/727
第二章 交通整理/748
第一節 交通整理/748
第二節 交通指揮/748
第三節 交通疏導/750
第三章 事故處理/764
第一節 道路交通事故/764
第二節 肇事逃逸偵查/802
第四章 交通勤務規劃和科技執法/814
第一節 防制危險駕車(飆車)勤務規劃/814
第二節 科技執法/827
立即查看
跟蹤騷擾防制法解析
ISBN13:9786263178953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許福生
裝訂/頁數:平裝/208頁
規格:21cm*14.8cm*1.1cm (高/寬/厚)
重量:25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6/10
中國圖書分類:侵害個人法益的犯罪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二大篇,第一篇「跟蹤騷擾防制法Q&A」,透過25個Q&A方式,讓讀者儘速了解本法主要架構與內容。第二篇「跟蹤騷擾防制法爭點與評析」,針對跟騷就是犯罪vs.先行政後司法、法案名稱與法規競合問題、跟蹤騷擾行為定義、即時介入保護機制及救濟、有關保護令問題、相關機關協力合作與建立被害人支援體系等爭點加以深入評析,以強化對本法理解與未來法律適用參考。
目錄
第一篇 跟蹤騷擾防制法Q & A
Q1、為什麼要制定本法?
Q2、本法立法沿革為何?
Q3、本法主要架構為何?
Q4、本法主要內容為何?
Q5、本法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責為何?
Q6、怎樣才算是「跟蹤騷擾行為」?
Q7、判斷跟蹤騷擾行為有何困難點?
Q8、被害人遭受跟騷警察機關如何受理與處置?
Q9、誰可以聲請保護令?
Q10、保護令聲請之管轄為何?
Q11、保護令聲請書應載明事項為何?
Q12、保護令事件之審理為何?
Q13、保護令內容為何?
Q14、保護令效力為何?
Q15、保護令由誰執行之?
Q16、關於保護令之救濟為何?
Q17、本法有哪些處罰規定?
Q18、何種狀況可實施預防性羈押?
Q19、本法施行細則由誰定之?
Q20、本法何時施行?又警察體系如何因應?
Q21、跟騷與性騷擾之區別為何?
Q22、跟騷與性騷擾之認定標準為何?
Q23、本法與性別暴力防制法案之競合為何?
Q24、長期遭盯梢案例警察如何處理?
Q25、本法若施行能預防類似屏東女店員遭擄殺再發生?
第二篇 跟蹤騷擾防制法爭點與評析
壹、就跟騷就是犯罪vs.先行政後司法而言
貳、就法案名稱與法規競合問題而言
參、就跟蹤騷擾行為定義而言
肆、就即時介入保護機制及救濟而言
伍、就有關保護令問題而言
陸、 就相關機關協力合作與建立被害人支援體系而言
附錄
附錄一 2021年5月13日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黨團協商保留條文對照表
附錄二 2021年11月10日立法院黨團協商結論
附錄三 2021年11月18日立法院黨團協商結論
附錄四 跟蹤騷擾防制法
附錄五 跟蹤騷擾防制法施行細則
附錄六 跟蹤騷擾案件保護令執行辦法
附錄七 警察機關辦理跟蹤騷擾案件作業規定
附錄八 跟蹤騷擾案件相對人治療性處遇計畫規範
立即查看
當代犯罪預防與警政策略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當代犯罪預防與警政策略
ISBN13:978626343685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孫義雄
裝訂/頁數:平裝/356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增修2版
出版日:2023/02/01
中文圖書分類:犯罪學
內容簡介
減少犯罪的發生是犯罪預防及警政策略共同的目標;犯罪預防是集犯罪學之描述、解釋、預測等研究探討的成果,規劃出各類型有效犯罪預防策略。
警政策略則是聚焦於減少犯罪發生的目標上,在警察組織結構中結合目標管理、善用當代先進科技及各種組織制度等資源,同時運用各類型犯罪預防策略,做好犯罪控制的治安管理工作。
犯罪預防有賴包含警政策略等各種社會政策的實施,才能發揮功能;而各種警政策略也必須立於善用犯罪預防原理原則,以及各種犯罪預防策略的基礎上,才能展現出成效。
本書由犯罪預防的源頭,連結到各種警政策略的實踐,呈現了當代各類型犯罪預防策略,以及當代具有實踐性的各種警政策略。
目錄
第一篇 犯罪預防
第一章 犯罪之概念及犯罪現象之測量
第一節 「犯罪」的概念
第二節 犯罪的探討範疇
第三節 測量犯罪的方法
第四節 臺灣地區犯罪分布狀況
第二章 犯罪觀點論、成因及處理
第一節 對犯罪的認知觀點──由描述到解釋
第二節 解釋犯罪成因的理論
第三節 處理犯罪的政府機構──刑事司法體系
第三章 犯罪學古典學派犯罪預防策略
第一節 古典學派
第二節 古典學派的主要思想
第三節 古典學派與實證學派
第四節 古典學派之犯罪預防策略
第四章 新古典學派及現代新古典學派犯罪預防策略
第一節 新古典學派
第二節 現代新古典學派
第三節 現代新古典學派之犯罪預防策略
第五章 理性選擇理論與日常活動理論
第一節 理性選擇理論之淵源
第二節 理性選擇理論之內涵
第三節 理性選擇理論之政策意涵
第四節 理性選擇理論與當代治安管理策略
第五節 日常活動理論的淵源
第六節 日常活動理論的理論內涵
第七節 日常活動理論的影響
第六章 情境犯罪預防與三級犯罪預防策略
第一節 情境犯罪預防的淵源
第二節 情境犯罪預防的內涵
第三節 情境犯罪預防的影響
第四節 三級犯罪預防策略
第七章 財產犯罪被害預防
第一節 由犯罪預防到被害預防—被害預防意識的興起
第二節 竊盜被害預防
第三節 詐欺被害預防
第四節 工商場所被害預防
第八章 人身安全被害預防
第一節 預防性騷擾
第二節 約會防暴
第三節 預防親密關係暴力
第四節 預防性侵害
第五節 無差別殺傷被害預防
第二篇 警政策略
第九章 警察組織及其歷史
第一節 警察組織
第二節 警察組織的起源
第三節 我國警察組織的淵源
第四節 我國現代警察組織的歷史及沿革
第五節 我國警察組織現況
第十章 警察組織功能及警政發展歷程
第一節 警察組織的功能
第二節 警政發展歷程
第十一章 警政專業化與標準模式警政
第一節 當代警察的專業性
第二節 警政專業化的發展沿革
第三節 警政專業化的持續發展
第十二章 社區警政
第一節 社區警政的淵源
第二節 社區警政的內涵
第三節 社區警政的影響
第四節 適用社區警政的警察組織──派出所
第十三章 問題導向警政
第一節 問題導向警政的淵源
第二節 問題導向警政的內涵
第三節 問題導向警政的影響
第四節 適用問題導向警政的警察組織──分局
第十四章 第三方警政
第一節 第三方警政的淵源
第二節 第三方警政的內涵
第三節 第三方警政的影響
第十五章 電腦統計警政
第一節 電腦統計警政的淵源
第二節 電腦統計警政的四大層面
第三節 電腦統計警政的六大關鍵要素
第四節 各地電腦統計警政的運作情形
第十六章 情資主導警政
第一節 情資主導警政的淵源
第二節 英國Kent警政模式
第三節 英國國家情資模式
第四節 情資主導警政的內涵
第五節 結語
第十七章 循證警政
第一節 循證概念的源頭──循證實務
第二節 循證警政的倡導者及重要研究
第三節 循證警政的內涵
第四節 循證警政使用的證據及研究方法
第五節 循證警政的影響
第六節 結語
第十八章 犯罪學與警政策略的交會──犯罪分析六十步驟
第一節 犯罪分析六十步驟
第二節 警政策略的比較分析
第三節 探討問題導向警政的相關步驟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九章 警政策略的綜合應用研究──The Woodlands之警政管理策略
第一節 The Woodlands城鎮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分析
第四節 結語
第二十章 警政策略的特殊應用研究──觀光博弈產業之警政治安管理策略
第一節 整體研究過程
第二節 各國對觀光博弈產業的警政治安管理策略
第三節 文獻萃取之警政治安管理建議
第四節 設置觀光博弈產業地區之三層面警政治安管理策略規劃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警察攔檢法制及案例研析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警察攔檢法制及案例研析
ISBN13:9789865226732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蔡庭榕
裝訂/頁數:平裝/352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重量:59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7/25
中國圖書分類:警政;公安
內容簡介
警察工作屬典型之干預行政,其職權之行使均須有法律明確之授權基礎,並符合比例原則。在各種警察勤務執行過程中,對可疑人車之攔檢,可說是警察從事危害防止及犯罪預防工作之先決條件。本書選擇警察職權行使法中有關攔檢之規定及重要司法裁判作為論述主題,闡述其規範目的及法理基礎,逐一解明各類型攔檢措施之實體及程序要件與應遵守之正當法律程序;並針對實務執行衍生之問題、解釋適用之爭議、司法審查表達之法律見解及學術研究發展情形,詳細反復論證釋疑,提出實務執行之因應對策及立法意見;另擇要論述移民法制及美日相關之立法例,提出可供參考借鏡之處。緣此,本書應可作為警察研習及執法參考之用,亦可作為關心警察工作者一些觀察思考之素材。
目錄
第一章 警察攔檢職權概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警察「攔停」職權之法理與要件
第三節 警察「檢查」職權之法理與要件
第四節 警察攔檢之判斷與裁量
第五節 結論
第二章 警察攔檢之正當法律程序
第一節 正當法律程序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遵守比例與誠信原則
第三節 出示身分與告知事由
第四節 致人受傷之救助義務
第五節 攔檢之程序與救濟
第六節 結論
第三章 警察查證身分之職權行使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查證身分職權之法理基礎
第三節 查證身分措施之原則與目的
第四節 查證身分之作為
第五節 查證身分之要件
第六節 實務執行之因應與對策
第七節 結論
第四章 帶往勤務處所查證身分之探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人身自由之憲法保障
第三節 暫時拘束人身自由之性質與類型
第四節 帶往勤務處所查證身分規範分析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警察查證身分規範體系之檢討
第一節 查證身分之基本權干預及規範基礎
第二節 查證身分之概念及其規範目的
第三節 查證身分之對象
第四節 查證身分之措施
第五節 附隨之必要干預措施
第六節 結論
第六章 警察職權相關議題及案例研析
第一節 警察遴選第三人蒐集資料之職權
第二節 違警罰鍰案件調查職權與規範解析
第三節 警察對治安秩序攔檢之案例研析
第四節 警察對交通酒駕攔檢之案例研析
第五節 結論
第七章 英美警察職權法制介析
第一節 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之比較
第二節 英美警察職權法制定位與立法方式
第三節 英國警察職權法制之類型化介析
第四節 美國警察職權法制之類型化介析
第五節 結論
第八章 移民執法查證身分職權之探討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我國移民執法查察職權規範
第三節 移民執法暫時留置與查證身分之規範及法理
第四節 美日移民執法查察職權之立法例
第五節 移民執法暫時留置與查證身分問題之檢討
第六節 結論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是著重在考試寫作的示範與教學,以及重要(常考)爭點的分析,在定位上雖然不是憲法的打底書,但在編排上仍非常重視整體架構,希冀讀者在讀完本書後,對於憲法體系以及考題走向都能完全掌握。因此本書在章節安排上,除了「憲法總論」、「基本權」、「權力分立」等必備章節外,有鑑於「憲法訴訟」在考試上的重要性逐漸提升,特別將其獨立為單一章節,並就相關考題做充分詳盡之說明。
在擬答撰寫方面,強調擬答內容篇幅符合真實考試,以及特別重視依各題情境進行個案涵攝、避免答題內容流於制式之弊,以期讀者能將本書寫作技巧運用於考試上,掌握高分上榜關鍵。在題型收錄上,精選歷年國考、研究所考試中經典與最新112年國考及113年法研所之重要試題,涵蓋諸多最新憲法考點,例如113年總統立委選舉所衍生之相關憲政爭議、憲法法庭關於公然侮辱罪及誹謗罪合憲性之最新見解、跨性別者變更性別登記之權利及社群媒體平台責任等。另鑑於112年憲法訴訟法修正,部分試題亦配合舊題新解。透過以上內容增補,使讀者能掌握最新考題趨勢與建立完整觀念,進而掌握高分上榜關鍵。
為了能讓讀者能夠有完整的學習,本書除了在每節開頭進行簡單觀念整理以及各題的完整擬答外,尚有以下特色:
一、觀念補充
針對題型所涉及的爭點或是該題所衍生出的其他問題,進行較為詳盡的文字說明,以彌補單純僅有擬答的不足,以期讀者未來遇到類似、相關爭點也能夠迎刃而解。
二、類似考題
在完整擬答後另收錄類似考題,並附簡略的解題提示,讓讀者可立刻檢測自己是否已將相關問題釐清、以及能否運用於考題中。
三、解題寫作說明
法律考試有時不是難在吸收相關專業知識(輸入),反而是難在要如何在短時間內將所學清楚呈現於考卷上(輸出)。因此對於各章節若有建議的寫作模板,或是該章節在寫作上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會另以「解題寫作說明」專欄進行額外說明。
建議搭配作者另一著作《憲法爭點解讀》,及高點雲端影音講解《憲法熱門案例解析》使用,該書將「體系」與「爭點」結合,使讀者們一方面能清楚憲法的思考體系架構、在考場上活學活用,另一方面也將憲法所有最新、經典的爭點一網打盡,讓讀者只藉由一本參考書,就能建立完整的思考架構,在實際考試上能更加得心應手。
【目錄】
第一章 憲法總論與基本國策
第一節 民主國原則
第二節 法治國原則
第三節 基本國策
第二章 基本權總論
第一節 基本權之主體
第二節 基本權之功能
第三節 基本權之第三人效力與國庫效力
第四節 基本權之違憲審查架構
第三章 基本權各論
第一節 平等權(原則)
第二節 人身自由
第三節 居住遷徙自由
第四節 言論自由
第五節 宗教自由
第六節 社會權總論與生存權
第七節 工作權
第八節 財產權
第九節 訴訟權
第十節 參政權
第十一節 未列舉權
第十二節 人民之憲法義務
第四章 權力分立總論
第一節 權力分立相關理論
第二節 我國政府體制
第五章 權力分立各論
第一節 總統
第二節 行政院
第三節 立法院
第四節 司法院
第五節 監察院與考試院
第六節 地方自治
第六章 憲法訴訟
第一節 憲法訴訟制度概論
第二節 聲請程序
第三節 裁判之類型與效力
第四節 其他爭議研究
立即查看
警察情境實務主題式考點整理暨混合題庫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適用於參與警察內軌三等及四等特考需考警察情境實務與概要之同學,從本科目之命題大綱以觀,包括警察法規、實務操作標準作業程序、人權保障與正當法律程序。三等特考部分,著重在身為領導幹部應具有之能力,包括行政、保安、防治、刑事、交通類勤業務之規劃與執行能力及人權保障、正當法律程序、執法倫理原則、執勤安全、領導與管理之適切作為。而四等考試著重在基層員警之執行能力,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縱觀近幾年來的考題,行政之勤區查察、失蹤人口緊急查尋、警察職權行使法第6條至第8條之攔檢程序(臨檢與路檢)、第19條及第20條之警銬使用;刑事部分之受理報案、現場處理、逮捕(現行犯與準現行犯)、搜索、扣押與案件偵查;防治之家庭暴力(查處與保護令)與跟騷法;保安之社維法聚眾鬥毆、性交易、聚眾遊行、妨害公務及交通之酒駕取締(涉警察職權行使法)、交通事故處理、交通違規取締(含砂石車超載)等都是出題的範圍。
當然做為考生注意時事很重要,今年為了反詐,修正四法,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刑事訴訟法(第11章之1特殊強制處分;原行政院之科偵法草案)、洗錢防制法;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中規範警察的部分不多,多數在規範金融、電信、網路、電商、虛擬資產服務及第三方支付之主管機關或業者;洗錢防制法警察機關管轄明文為第22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的修正部分及刑事訴訟法(特殊強制處分)則應多加留意;另112年大修性平3法113年並未出題,也是應該注意的重點。
最後提醒同學的是,情境實務選擇題部分,大多出自警察機關的標準化作業程序(SOP),又多屬於行政程序法第159條的作業性行政規則,不對外公告,不像法規命令需要草案先預告並徵詢社會各方意見後再修正發布,因此,修正的使用時間很短,是編此書時最大的痛點,所以同學要自行關注警察機關內部公文,以補本書不及修正部分,以免漏失。
【目錄】
第一篇 行政警察
第一章 基本人權保障與精進勤務作為
第一節 正當法律程序
第二節 執法倫理和為民服務
第三節 個人資料保護
第四節 執勤安全與優化
第五節 領導管理溝通與團隊
第六節 科技建警
第二章 行政警察勤務作為
第一節 勤區查察
第二節 巡邏
第三節 臨檢
第四節 守望
第五節 值班
第六節 備勤
第七節 刑事警察勤務方式
第三章 違序處理
第一節 正俗業務
第二節 違序事件
第三節 即時強制
第二篇 保安警察與防治業務
第一章 聚眾活動與集會遊行
第一節 聚眾活動違法查處
第二節 集會遊行安全維護
第三節 選舉治安維護
第二章 保安警備(衛)勤業務
第一節 警衛勤務
第二節 特種勤務
第三節 警戒勤務
第四節 警備勤務
第五節 槍礮彈藥刀械管制與毒品防制
第三章 婦幼安全
第一節 家庭暴力案件防處
第二節 妨害性自主案件查處
第三節 性騷擾與跟蹤騷擾案件查處
第四節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案防處
第三篇 刑事警察
第一章 現場處理
第一節 受理報案與關懷協助
第二節 現場處理
第三節 現場處理階段概念
第四節 現場勘察
第二章 實施偵查
第一節 案情研判與線索清查
第二節 跟蹤監視與運用第三人
第三節 通訊監察及通信紀錄或網路流量紀錄
第四節 特殊強制處分
第五節 詐欺犯罪防制
第三章 調查詢問
第一節 通知及詢問
第二節 調查筆錄
第三節 測謊技術
第四章 拘提逮捕
第一節 拘提逮捕
第二節 執行圍捕
第三節 隨機殺人案件查處
第四節 挾持人質危機處理
第五章 搜索扣押
第一節 搜索與扣押
第二節 搜索扣押作業程序
第三節 科技偵查與數位證據之搜索扣押
第六章 移送遞解
第一節 移送與遞解
第二節 偵查不公開及刑案新聞處理
第三節 少年事件查處
第四節 涉外治安案件處理作業程序
第四篇 交通警察
第一章 交通秩序維護
第一節 交通整理
第二節 行人交通安全政策
第三節 交通安全宣導與執行
第四節 交通疏導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
第一節 道路交通事故
第二節 A1類及A2類道路交通事故處理
第三節 A3類道路交通事故處理
第四節 發生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偵查
第三章 違規稽查取締
第一節 攔停稽查
第二節 取締惡性交通違規
第三節 取締行車超速
第四節 取締酒駕與毒駕
第五節 取締違規砂石車與超載
第六節 取締車輛違規裝載危險物品
第七節 取締違規停車
第八節 違規行為舉發和違規車輛處理
第四章 交通勤務規劃和科技執法
第一節 防制危險駕車(飆車)勤務規劃
第二節 科技執法
立即查看
簡介
「警察情境實務」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以警察法規為體,實務操作標準作業程序為用,在警察面臨行政、防治、保安、刑事、交通類等勤業務規劃與執行時,能依人權保障及正當法律程序與執法倫理原則,兼顧執勤安全及執法效能,而為適切作為。本書共分為五編三十章,分別針對警察勤業務行政類、防治類、保安類、刑事類及交通類等常發生之實務案例主進行研究。每章體例大致依循案例事實與爭點、相關規範與實務作為、實務判決與研析,以增進實務應用能力。
目錄
第一編 警察勤業務行政類
第一章 隨機盤查路人案例
第二章 違法盤查搜索案例
第三章 盤查人車後轉為刑事搜索案例
第四章 處理社區噪音案例
第五章 散布假訊息裁罰案例
第六章 2對2相互鬥毆法律適用案例
第二編 警察勤業務防治類
第七章 處理家庭暴力案例
第八章 處理性騷擾案例
第九章 處理跟蹤騷擾案例
第十章 處理強制猥褻案例
第三編 警察勤業務保安類
第十一章 處理以集會遊行爭取政策性議題案例
第十二章 1223集會遊行判決與調查案例
第十三章 處理1223集會遊行勤務案例
第十四章 辨識異常行為與執法危機應處案例
第四編 警察勤業務刑事類
第十五章 同意搜索案例
第十六章 盤查查獲毒品犯罪案例
第十七章 網路釣魚抓販毒案例
第十八章 處理聚眾鬥毆案例
第十九章 行車糾紛聚眾鬥毆案例
第二十章 「M化車」蒐證案例
第二十一章 處理觸法兒少案例
第二十二章 處理曝險少年案例
第二十三章 處理偏差少年案例
第二十四章 使用警械致死案例
第二十五章 處理犯罪組織聚集不解散案例
第二十六章 維護校園安全案例
第五編 警察勤業務交通類
第二十七章 攔停實施酒測案例
第二十八章 處理酒駕案例
第二十九章 不依指示停車接受稽查案例
第三十章 執勤追緝車輛案例
立即查看
消防警察情境實務(含概要)<考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