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以2006年7月起施行的新刑法總則為本,而全新撰寫的教科書;本版(第12版)更新最新立法動態至2024年6月前之最新修正,並蒐集至同年5月之最新實務見解,期能使讀者掌握我國刑法總則的新脈動。全書編排皆從具體案例出發,輔以數十則圖表,細說刑法總則的體系結構與基礎知識。除著重近年來知名的本土實例外,以及我國釋憲實務和大法庭新制的發展外,本書論述兼及刑法國際化的發展,讓讀者窺見跨國性刑事法與人權法整合的新趨勢。
【目錄】
第一章 序說刑法 1
壹、刑法是什麼? 4
貳、犯罪與刑罰 7
參、刑罰目的何在? 13
肆、刑法之雙軌制裁體系 20
◎自我評量 31
第二章 刑法之運用與解釋 33
壹、罪刑法定原則 36
貳、刑法之解釋 45
參、刑法之效力範圍 58
◎自我評量 84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 87
壹、故意犯V.過失犯 89
貳、作為犯V.不作為犯 90
參、行為犯V.結果犯 91
肆、實害犯V.危險犯 100
伍、繼續犯V.狀態犯 104
陸、一般犯V.特別犯V.己手犯 107
柒、單一犯V.結合犯 109
◎自我評量 110
第四章 行為與行為理論 111
壹、犯罪行為的基礎:人類行為 113
貳、行為理論 116
參、附論:法人犯罪能力 124
◎自我評量 126
第五章 構成要件之概念與學說 127
壹、構成要件之概念 129
貳、構成要件之學說 130
參、基本構成要件及其變體 137
肆、不法構成要件之要素 140
◎自我評量 147
第六章 客觀不法構成要件-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149
壹、客觀不法構成要件概說 152
貳、行為與結果之因果關係 154
參、行為與結果之客觀歸責 162
◎自我評量 180
第七章 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構成要件之故意與錯誤 183
壹、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概說 187
貳、構成要件故意之型態 190
參、構成要件之故意要素與對應關係 201
肆、構成要件錯誤 209
◎自我評量 220
第八章 違法性總論 223
壹、違法性概說 225
貳、阻卻違法事由概說 231
◎自我評量 238
第九章 阻卻違法事由各論 239
壹、正當防衛 244
貳、緊急避難 264
參、依法令之行為 277
肆、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283
伍、得被害人之承諾(超法定阻卻違法事由) 285
◎自我評量 290
第十章 罪責(有責性) 293
壹、罪責概說 296
貳、罪責理論 299
參、罪責要素 301
肆、原因自由行為 312
◎自我評量 324
第十一章 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 325
壹、概說 326
貳、客觀處罰條件 327
參、個人排除及解除刑罰事由 329
◎自我評量 332
第十二章 刑法上之錯誤 333
壹、錯誤理論概說 336
貳、關於犯罪構成事實之錯誤 339
參、關於禁止規範之錯誤 340
肆、關於阻卻違法事由之錯誤 345
伍、關於寬恕或減輕罪責事由之錯誤 353
陸、關於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的錯誤 353
◎自我評量 355
第十三章 犯罪之階段-預備、未遂與既遂 357
壹、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361
貳、預備犯 364
參、未遂犯 366
肆、不能未遂(犯) 378
伍、中止未遂(犯) 385
◎自我評量 400
第十四章 正犯與共犯 403
壹、正犯與共犯之概說 411
貳、正犯與共犯之區別 417
參、正犯 424
肆、(狹義)共犯 461
伍、正犯與共犯之特殊問題 493
◎自我評量 500
第十五章 過失之作為犯 505
壹、過失作為犯之概述 509
貳、過失作為犯之構成要件 515
參、過失作為犯之違法性:以正當防衛為例 530
肆、過失作為犯之罪責 533
◎自我評量 534
第十六章 故意與過失之不作為犯 537
壹、不作為犯之概說 541
貳、不純正不作為犯之構成要件 555
參、不作為犯之違法性/義務衝突 560
肆、不作為犯之罪責 563
伍、不作為犯之行為階段 564
陸、不作為犯之參與型態(正犯V.共犯) 568
◎自我評量 571
第十七章 犯罪之競合-行為與犯罪之單數與複數 575
壹、競合論概說 584
貳、行為單數V.行為複數 591
參、行為單數之犯罪競合 613
肆、行為複數之犯罪競合 632
◎自我評量 643
第十八章 犯罪之法律效果-刑罰、保安處分與沒收 649
壹、刑罰之種類 656
貳、刑罰之適用 660
參、刑罰之執行 681
肆、保安處分及其執行 697
伍、處罰之障礙 706
陸、其他法律效果:沒收新制 714
◎自我評量 736
◎附錄:新刑法立法理由 740
◎附錄:新刑法立法理由(沒收) 780
◎參考文獻 799
◎圖表索引 824
◎法條及關鍵字索引 826
立即查看
【法學緒論】測驗題庫 (10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司法三、四等:法學緒論 測驗題一本通
作者:徐英智
出版社:高點
出版日期:2018/11/01
ISBN:9789578148017
內容簡介
本書係作者精選國考重要試題,並依最新法規、實務見解全新整編,希望藉由本書題目的反覆練習,讓讀者能迅速掌握「法學緒論」的重點所在,能讓讀者利用最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效能。
本書分為總論及各論兩大部分,特色如下:
一、重點叮嚀,提醒法規動態
提示章節中需要留意及其他相關規定,讓讀者能將思考更深入些。
二、解釋名詞,說明詳細釐清觀念
特別將章節中容易混淆的名詞加以說明,對於研讀本書及相關書籍更有助益。
三、精選試題解析,訓練臨場測驗能力
對於有志參加國家考試的讀者而言,能訓練臨場測驗能力,可謂學考並用,對於試題型態更能了然於胸。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法學理念
第二章 法律之基礎概念
第二篇 各論
第一章 憲法
第二章 行政法
第三章 刑法
第四章 民法
第五章 司法制度與訴訟法
第六章 財經相關法律
第七章 勞動與社會法
第八章 性別相關法律
立即查看
【簡介】
【目錄】
第一章導論
命題大綱1-001
近年的題目分布統計1-002
法律的繼受與台灣法律的發展1-004
法的概念、淵源與種類1-010
法律之制定、公布、修正、廢止與效力(含中央法規標準法與
方制度法)1-032
法律的適用與解釋1-040
第二章公法原理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2-002
明確性原則2-007
平等原則2-009
比例原則2-009
誠實信用原則2-009
信賴保護原則2-010
不當連結禁止原則2-010
其他2-011
選擇題2-013
第三章憲法
總論3-002
人民的權利義務3-020
平等權3-20
自由權3-23
受益權3-56
參政權3-080
其他自由及權利3-083
義務3-093
政府體制3-100
中央與地方3-129
基本國策3-149
兩岸關係3-163
第四章行政法
不確定法律概念、行政裁量與判斷餘地4-002
特別權力關係4-005
行政法概論4-010
行政組織4-012
行政行為4-021
行政執行4-037
行政罰4-047
國家賠償與損失補償4-055
第五章訴訟制度之基本原則與行政救濟
法律之制裁5-002
司法制度5-002
行政訴訟5-008
一、行政訴訟法5-008
二、行政訴送流程5-24
三、訴願5-25
四、行政訴訟之類型5-32
五、練習題5-34
第六章刑事程序與基本權保障
軍事審判6-002
卷證資訊獲知權6-004
與辯護人接見通信權6-005
偵查不公開6-008
上訴第三審6-009
抗告6-009
再審6-010
練習題6-012
第七章刑法
編章節7-001
刑法總則7-002
犯罪論7-002
競合論7-044
刑罰論7-046
刑法分則7-076
個人法益7-076
財產法益7-095
社會法益7-107
國家法益7-123
第八章民法
總則8-004
債總8-056
債各8-088
物權8-133
親屬8-176
繼承8-215
第九章勞動與社會法
勞動基準法9-002
勞動基準法選擇題9-016
勞工保險條例9-024
勞工保險條例選擇題9-026
全民健康保險法9-029
全民健康保險法練習題9-034
第十章性別相關法律
性別平等工作法10-002
性別平等工作法練習題10-008
家庭暴力防治法10-014
家庭暴力防治法練習題10-018
第十一章財經相關法律
著作權法練習題11-002
消費者保護法練習題11-007
公司法練習題11-013
立即查看
企業概論x法學緒論: 大滿貫. 114版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企業概論×法學緒論,一本勝多本
★內容最精華,快速掌握關鍵重點
★考題最熱門,加強記憶,強化應考力
【本書特色】
企業概論
ptt鄉民大力推薦,衝刺奪分品質保證
◆內容重點:
針對常考內容,精萃汲取,幫助考生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分數。
◆實測投放:
釐清問題,加強記憶,指引重點,強化應考能力。
◆關鍵字解題法:
針對考題挑選關鍵字,讓題目一針見血,解答自然浮現。
法學緒論
快速抓取關鍵重點,掌握最新出題脈動
◆關鍵重點:
幫助讀者快速抓取每一個法規關鍵重點,並且把近年來一再出現的考題,以重點方式呈現,以利讀者快速背誦重點,掌握關鍵分數。
◆熟練精選命題:
考古題演練是準備考試的基本功,從過去歷史不難發現,考古題一再重覆出現,本書摘錄了近年來熱門考題,部分並加註解析,期能增強讀者功力,亦能掌握近年來出題脈動。
【目錄】
企業概論
Chapter One企業管理概論
Chapter Two管理學派簡介
Chapter Three組織文化與組織環境
Chapter Four管理道德與社會責任
Chapter Five決策的重要性
Chapter Six規 劃
Chapter Seven策略管理
Chapter Eight組 織
Chapter Nine1-122組織創新、變革、成長與組織行為
Chapter Ten人性理論與激勵理論
Chapter Eleven領 導
Chapter Twelve溝通與衝突
Chapter Thirteen控 制
Chapter Fourteen資訊管理、知識管理與其他管理理論
Chapter Fifteen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及財務管理
Chapter Sixteen行銷管理
法學緒論
Chapter One法緒總論
單元一 法律制定、廢止
單元二 命令訂定、種類
單元三 法律效力
單元四 法律淵源、分類
單元五 法律解釋、適用
單元六 法律制裁
Chapter Two法緒各論-憲法
單元一 憲法基本概念與總綱
單元二 人民權利義務
單元三 總統及五院
單元四 地方制度
Chapter Three法緒各論-行政法
單元一 一般法律原則
單元二 行政組織法
單元三 行政作用法
單元四 行政救濟法
Chapter Four法緒各論-民法
單元一 民法總則
單元二 民法債篇
單元三 民法物權篇
單元四 民法親屬篇
單元五 民法繼承篇
Chapter Five法緒各論-刑法
Chapter Six法緒各論
立即查看
【簡介】
法學緒論乃修習法律之基本學科,亦為綜合性多元化之法律學科。本書以國家重要法律內容為經,以有關法理的闡明為緯,重在理論與實用的兼顧,擇精擷華,融會貫通。
本書的首編為法學,俾瞭解法學即是研究法律的起點。法律是國家所制定、所執行、所維護,欲明瞭法律,必須先明瞭國家,所以第二編即為國家。國家既然制頒了法律,所以第三編便講法律,亦是本書的中心部分,及比較詳盡的部分。而權利與義務是法律最普遍最重要的規定事項,所以本書乃以權利與義務殿後,整體架構十分明確。
【目錄】
修訂第七十版自序
修訂第五十七版自序
增訂第十一版自序
自 序
第一編 法學
第一章 法學的意義
第二章 法學與其他科學的關係
第三章 法學的分類
第四章 法學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法學的派別
第六章 法系
第二編 國家
第一章 國家的意義
第二章 國家的起源
第三章 國家的要素
第四章 國家的分類
第五章 國家的目的
第六章 國家與民族、政府及其他團體的區別
第七章 國家與法律的關係
第八章 國民
第三編 法律
第一章 概說
第二章 法律的意義
第三章 法律與宗教、道德、政治及命令的比較
第四章 法律的淵源
第五章 法律的定名
第六章 法律的目的
第七章 法律的類別
第八章 法律的制定
第九章 法律的公布
第十章 法律的修正
第十一章 法律的廢止
第十二章 法律的適用
第十三章 法律的效力
第十四章 法律的制裁
第十五章 法律的解釋
第十六章 法律與事實的關係
第十七章 法律思想的趨勢
第十八章 法律的體系
第四編 權利與義務
第一章 概說
第二章 權利
第三章 義務
立即查看
國民營考試114-法學緒論(法律常識)教戰手冊三點合一(重點+考點+解點)+點看影音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一、命題趨勢掌握
在歷屆試題之排版上,本書並非將歷屆試題統一放在各章節之後段,而係選擇在相對應的內容附上類似之歷屆試題,此一作法希冀能讓讀者在閱讀相關內容後即時演練相關題目,亦期許能更有助於讀者掌握考試重點。
二、未來考點預測
「法學緒論(法律常識)」涉及條文種類多,且整體而言數量亦大,故筆者以自己過往多次國考上榜的經驗,主觀預測未來可能出題之考點,希望能幫助讀者一方面鞏固既有考點,另一方面也能在如此大的出題範圍中盡可能以CP值導向著手準備.
三、讀本題庫兼具
本書除了在內容中補充許多相關的歷屆測驗題外,亦於最後放上最新的113年度歷屆試題並附上擬答,期許同學能在研讀過後立刻練習最新試題,檢視自己準備後的學習成效。
【目錄】
第壹篇 概 論
第一章 基礎觀念
第二章 國家機關
第三章 其他原則
第貳篇 憲 法
第一章 憲法本文
第二章 憲法增修條文
第參篇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肆篇 行政相關法規
第一章 地方制度法
第二章 公務員服務法
第三章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第四章 公務員懲戒法
第五章 公務人員考績法
第六章 行政程序法
第七章 行政執行法
第八章 行政罰法
第九章 訴願法
第十章 行政訴訟法
第十一章 國家賠償法
第十二章 個人資料保護法
第十三章 政府採購法
第伍篇 刑 法
第一章 刑法總則
第二章 刑法分則
第陸篇 民 法
第一章 民法總則編
第二章 債編總則
第三章 債編各論
第四章 物權編
第五章 親屬編
第六章 繼承編
第柒篇 商事法
第一章 公司法
第二章 票據法
第三章 保險法
第捌篇 民、刑事訴訟程序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含國民法官法)
第二章 民事訴訟法(含強制執行法)
第玖篇 消費者保護與公平交易
第一章 消費者保護法
第二章 公平交易法
第拾篇 智慧財產法規
第一章 著作權法
第二章 商標法
第三章 專利法
第拾壹篇 其他法規
第一章 勞動基準法
第二章 勞工保險條例
第三章 工會法
第四章 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五章 性別平等工作法
第六章 性騷擾防治法
第七章 家庭暴力防治法
附 錄 最新試題
113 年度新進僱用人員甄試試題/113 年度新進職員甄試試題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