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4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專業倫理:科學與倫理、一般倫理 作者:吳宗遠, 林文瑛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8/03/00 ISBN:9789571195575 下標前,請看關於我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針對一般、科學類學科所會遇到的各種倫理議題,並在各章節中安插多個案例及討論、分析,以供教學或自修者掌握問題及找到最佳因應方案。 透過本書,可培養並具備下列能力: ◎培養讀者自己思考什麼是對的或錯的、為什麼是對的或為什麼是錯的思考能力。 ◎說明「新科學」的進展不僅是解決技術的瓶頸,也可能解決「舊科學」所引發的倫理爭議。 許多人一聽到道德思考、倫理規範或是邏輯思考,就以為那是只有哲學家、教育家、數學家,或老學究才會探究、感興趣的議題,殊不知,在生活中我們就常常面臨許多對錯判斷、道德抉擇。但生活的每一次對話都脫離不了邏輯的規範,否則就無法有效溝通。 就像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善待朋友、尊敬師長是對的,是理所當然的行為準則,但是這樣的準則放到複雜的現實情境中,常常可能因為情境中所涉及的價值互相衝突或是情境特殊,而出現抉擇困難或實踐偏差的現象。 本書分為兩篇:一般倫理、科學與倫理 一般倫理共有8章:包括道德抉擇的本質--原則與結果、道德效用主義、道德行為的結果重要嗎、道德原則有優先次序嗎……等。 科學與倫理共有5章:包括基因的篩選的道德議題、基因工程的倫理議題、生物科技的倫理議題、科學家的戰爭與和平、科學研究與道德效用論─當瘟疫蔓延時等。 全書包括許多案例分析及問題討論,希望不僅能增進讀者對於現代公民倫理規範的認知,而且能夠促進讀者對於道德議題的思辨能力、論證能力,並讓讀者或學生明晰價值、強化邏輯思考、澄清道德以外的因素。 目錄 校長序 序章 第一篇 一般倫理 001 第一章 道德思考的本質—邏輯思考 003 第二章 道德思考與邏輯原則 017 第三章 道德抉擇的本質—原則與結果 027 第四章 道德有客觀標準嗎?—兼論文化相對觀點 037 第五章 道德效用主義—另一種相對觀點 053 第六章 道德行為的結果重要嗎? 061 第七章 道德原則有優先次序嗎? 071 第八章 道德義務與美德 079 第二篇 科學與倫理 089 第一章 基因篩選的道德議題 091 第二章 是研究還是異端?基因工程的倫理議題 105 第三章 是研究還是異端?生物科技的倫理議題 117 第四章 科學家的戰爭與和平 131 第五章 科學研究與道德效用論—當瘟疫蔓延時147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依目前國際運動競技的水準,任何一位運動員要在國際主要的運動賽會中有良好的運動成績表現,已經無法光靠教練和運動員的努力來達成。在一位成功運動員背後,必須有一個能夠長期支援的組織架構,才能達到成功的目標。因此,在先進國家中,早就有府主導的訓練中心的成立。而其中心的成功,其實也就是組織架構、營運管理和人員配置的成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一九九四年廈門南普陀寺禪修活動完整文字紀錄。 從入門到究竟,經典要義到真修實證,七日的「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 ◎一九九四年禪修活動文字紀錄首次公開發行。 ◎據錄音錄影逐字校修,真實還原講課情境。 ◎本書內容未經南師審定,為眾學友同好共同編輯而成,謬誤或所難免,也請各方不吝指正。 一九九四年二月,南懷瑾先生應廈門南普陀寺住持妙湛老和尚之邀,於寺內新落成之禪堂舉辦禪修活動,定名為「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此次活動海內外參加者眾,活動內容並曾剪輯為錄影帶出版發行,名曰《南禪七日》,流傳廣泛,影響深遠。 七天之中,南師融匯顯密,貫通三家,結合佛法與科學,以禪定實修為主旨,從生命的法則講起,詳釋靜坐與安般法門,配合《瑜伽師地論》的學理,介紹禪宗、中觀與唯識,最後以修證了義的《楞嚴經》作結。理事並重,深入淺出,為有志身心修養的學人提供了一條真修實證的道路。 本書內容未經南師審定,為眾學友同好共同編輯而成,供有意了解當年活動的讀者參考,謬誤或所難免,也請各方不吝指正。 【目錄】 上冊 出版說明 第一日 第一堂 妙湛老和尚致辭 開場白 出家人當為人天師表 第二堂 剋期取證 七日來復 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 第三堂 生老病死 四大分散 中陰身的時光 第四堂 佛為難陀所說入胎經 入胎 住胎 出胎 第五堂 道家的生命研究 生命與物理世界的法則 打坐的姿勢 第六堂 毗盧遮那佛七支坐法 第一支 第二支 三四五六七支 打坐注意要點 座上運動 第七堂 禪與定 所守者 能守者 如何念佛 第八堂 修定的八個障礙 八觸 第九堂 散亂與昏沉 成佛之路的五個步驟 第十堂 六妙門 安那般那 出入息 六字訣 息的作用 第二日 第一堂 龍樹菩薩與《大智度論》 無著菩薩 世親菩薩與《瑜伽師地論》 成佛之路十七地 第二堂 真息 什麼是定 有心地與無心地 地施設建立門 第三堂 心亂不亂建立門 生不生建立門 分位建立門 第四堂 安那般那與止觀 三摩呬多地 第五堂 了不起的鳩摩羅什法師 共法 不共法 第六堂 離生喜樂 奇經八脈 三脈七輪 第七堂 如何經行 香板的作用 邵子觀物吟 道家的修道程序 第八堂 辟穀與《服氣精義論》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 第三日 第一堂 反聞聞自性 行香和般舟三昧 第二堂 內觀 《心經》觀自在 第三堂 禪宗初講 藥山惟儼禪師 第四堂 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 李翱問道 張商英居士 高高山頂立 深深海底行 第五堂 客塵煩惱 自性本空 中國文化的特色 第六堂 以無門為法門 達摩祖師入道之門 第七堂 德山禪師的故事 吾道一以貫之 第八堂 馬祖道一禪師 百丈懷海禪師 第九堂 如來禪與祖師禪 ‧‧‧ ‧‧‧ ‧‧‧ 下冊 第四日 第一堂 野狐禪 大勢至菩薩 初禪離生喜樂 第二堂 真修實證之路 二禪定生喜樂 見惑 第三堂 思惑 不能得定的原因 第四堂 習氣與結使 三禪與四禪 第五堂 佛法與科學 八解脫 第六堂 離欲方得定 初禪斷除的五種心理 修定的五個障礙 第七堂 性命雙修 斬赤龍 無心恰恰用 主人公何在 第八堂 達摩祖師與禪宗 二祖神光 大慧杲與參話頭 第五日 第一堂 收拾身心 嚴肅自己 第二堂 寺廟的社會福利事業 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 第三堂 圓悟勤悟道 第四堂 性戒與遮戒 第五堂 永嘉大師 聖士法師 月溪法師 第六堂 《楞伽經》的話頭 第七堂 輕安修持經驗 第八堂 如何打通氣脈 光厚師父 第六日 第一堂 中觀正見 第二堂 說唯識 前五識 第六意識與獨影意識 第七識 第八識 第三堂 破山禪師 第四堂 唯識與科學 唯識與夢 第六識頌 第五堂 千忠戮 說密宗 軟修法門 第六堂 禪淨雙修 第七堂 第八識頌 第八堂 現量境與明鏡臺 如來密因 第九堂 洪醫師報告 第七日 第一堂 心平則國土平 第二堂 楞嚴緣起 七處徵心 第三堂 八還辨見 第四堂 物理世界的形成 自性本體的作用 第五堂 新時代的願心 第六堂 楞嚴指要 人道做起 聚散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