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學口袋書:判讀及處置指引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心電圖學口袋書:判讀及處置指引
作者:溫家齊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660
簡介:
本書將複雜的心電圖知識化繁為簡,從最基礎的心臟解剖、導極相關知識,藉由豐富而明確的圖表,一步步地帶領醫學生探究心臟的電氣活動變化及其蘊含的意義。除了介紹理論之外,並在各主題之間穿插「臨床小訣竅」,讓臨床實務工作快速上手。書中不僅逐一分析各心電圖例的速率、節律、P波、PR區間、QRS,對於藥物、緊急醫療技能提供重點式的說明。另外,亦針對臨床必備的心肺復甦術、高級心臟救命術、兒童高級救命術等,提供精簡而完整的指引。本書以條列式編排,並於書末提供多項實用小工具,如心電圖紀錄表範例等,供讀者參考運用。對於醫學生以及相關醫療人員而言,本書為方便隨身攜帶且可隨時參考的口袋書,亦是學習心電圖學必讀的實用手冊。
譯者序:
記得大三的時候,第一堂心電圖課就讓剛接觸的醫學生們各個信心大受打擊,從沒有想過光是波形分析,其應用可以是如此的複雜。但礙於課堂教授的時間限制,無法詳細的說明各診斷的來由與判斷依據,從而讓醫學生們在學期間甚至到了臨床上都對心電圖十足恐懼,因此喪失了領略其中奧妙的機會。
藉由這本口袋書,從頭到尾精簡地將心電圖重要判斷依據與臨床實務應用節錄下來,以利各位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可以加以對照、判斷與應用。此外,內容亦涵蓋ACLS與PALS等相關資訊,讓這本口袋書的應用範圍更臻完善。也期待各位在反覆練習後,不再對心電圖領域有所畏懼。當然,臨床實務面變化多端,本書只是入門中的入門,遠不及心電圖教科書,但有了這本書所提供的基礎後,相信未來的學習將更加順利。
再者,由衷感謝合記出版社願意給我這個機會,一圓我想要出書與翻譯的夢想,也感謝一路上支持我的老婆Lisa與家人,因為妳們的支持,才有辦法完成此書 。
最後,預祝各位學習愉快。
温家齊
林口長庚醫院住院醫師
目錄:
第 1 章 基礎(BASICS) 1
第 2 章 心電圖(ECGS) 39
第 3 章 12導程(12-LEAD) 89
第 4 章 藥物(MEDS) 109
第 5 章 技能(SKILLS) 153
第 6 章 心肺復甦術(CPR) 167
第 7 章 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 193
第 8 章 兒童高級救命術(PALS) 223
第 9 章 測試紙條(TEST STRIPS) 251
第10章 小工具(TOOLS) 284
縮寫(Abbreviations) 292
索引(Index) 294
立即查看
心電圖學必讀-從基礎循序漸進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心電圖學必讀-從基礎循序漸進
作者:郭力暟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20
條碼:9789863682998
簡介:
本書是一本心電圖學專書,卻不同於以往著重在文字論述的學術出版品,內容言簡意賅,大量使用彩色圖像與重點格框,期以最具體且直接的方式為醫學生、醫師、教師或任何參與臨床照護的人員,提供全面性的周詳介紹。書中不僅彙整各類型的心臟異常狀況,包括肥厚、心律不整、傳導阻滯及預激症候群等,亦提供相應的網路資源供讀者參考。此外,書末亦針對實務易失誤的心電圖監測與判讀,提出深刻討論,並在書中提供各項臨床實例,無不緊扣著心電圖學的基本原理概念,更有助於讀者紮實打穩知識基礎,實為一本必讀的參考用書。
序言:
在決定撰寫此書前,我們已檢閱過許多關於心電圖的書,以判斷是否仍需出版一本不同以往,著重以圖像來討論心電圖的新書。我們之前出版探討心律調節器和植入性心律去顫器的「step by step」系列之所以成功,據許多讀者的回饋,很大部分便是仰賴於圖像的大量使用。因此,在本書我們依然採用相同的方法,使用許多的圖像輔以說明,這樣的做法也使此書有別於市面上其他的出版物。此書可視為我們先前出版的「step by step」叢書的一員。出版者亦在網路上提供大量的Power Point簡報檔供參考。
基於許多人的建議,輔助使用的心電圖相關測驗亦可由網路取得。我們有信心藉由這種不同的方式來學習心電圖,不僅可增進學生的了解,其中豐富的圖像亦可協助教師進行教學。
作者群亦想在此向Garant出版社(安特衛普,比利時/阿珀爾多倫,荷蘭)致謝,感謝他們授權使用這本荷蘭心電圖書籍《ECG: Uit of in het Hoofd》(2006版,E. Andries, R. Stroobandt, N. De Cock, F. Sinnaeve, F. Verdonck著)之圖像。
Roland X. Stroobandt
S. Serge Barold
Alfons E Sinnaeve
目錄:
序言 v
關於教學輔助網站 vi
1 心臟的解剖與基本生理 1
2 心電圖判讀及心電圖導極 21
3 正常的心電圖與冠狀切面的QRS軸向 53
4 心電圖的組成—波與間期 73
5 P波及心房異常 85
6 心室—擴大與肥厚 99
7 心室內傳導缺損 105
8 冠狀動脈疾病及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 123
9 急性心包膜炎 187
10 心外疾病的心電圖表現 193
11 竇房結功能異常 203
12 心室早期收縮 217
13 房室傳導阻斷 227
14 心房節律失調 243
15 心室心搏過速 279
16 心室顫動與心室撲動 305
17 預激症候群與WPW症候群 311
18 電解質異常 327
19 電生理概念 333
20 抗心律不整藥物 351
21 節律器與其心電圖表現 361
22 心電圖監測錯誤、電腦化心電圖判讀、其他位置的心電圖紀錄 393
23 如何判讀心電圖 409
索引 427
立即查看
書名:簡易圖解心電圖
作者:吳得進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6
條碼:9789863681243
簡介:
在醫院判讀病人的心電圖不只是醫生的事,對護理人員來說也是最基本要瞭解的課題,若是病患出現心臟異常之際,才能及時通報醫師予以救治。本書是專為了護理人員學習心電圖學所撰寫的入門教材,書中透過醫師與護理人員對話的方式編排,並再輔以彩圖說明,讓讀者能輕鬆瞭解心電圖學的基礎原理及實務操作。尤其讓許多初學者感到頭痛的心臟刺激傳導系統和電離子進出等艱深理論的課題,作者也特別以划龍舟、看電影等譬喻來簡單說明。這是一本除了護理人員,對剛開始學習心電圖的人都非常實用的好書。
序言
病房中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加,其中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病人也越來越多,所以,還是要學會看懂心電圖比較好。
但是對大部份護理師來說,心電圖的判讀學習起來總是那麼吃力。就算買了教科書,也有不少人看不下去而放棄。
本書就是給這種「對心電圖感冒」的護理師看的心電圖入門書。
對於護理師最難以理解的電氣生理學、離子進出以及心臟的刺激傳導系統等部分儘量簡化,直接切入要點,相信在閱讀之後,應該可以漸漸理解心電圖的原理,並且進階到可判讀臨床上常見的心電圖,非常適合想開始學習心電圖和重新複習心電圖知識的人。
本書的主角阿秋,和各位讀者一樣,是對心電圖感冒的菜鳥護理師,這次,她要和護理長一起請心臟血管外科的Dr. O教他們心電圖,從基礎開始學習。
各位也來和阿秋一起,開始學習心電圖吧。
心電圖並沒有那麼可怕!
Dr. O 奧出潤醫師
目錄
CH1 開始學習心電圖
開始學習心電圖吧! 2
心電圖的重要性與慢性病 4
心臟病的危險因素與代謝症候群 6
心電圖診斷的4個步驟(1) 8
心電圖診斷的4個步驟(2) 10
理想的護理師電話通知方式 12
CH2心電圖的基礎理論
解剖學的要點只有兩項(1) 16
解剖學的要點只有兩項(2) 18
心電圖也有許多種類 20
熟悉12導程心電圖的檢查方法 22
快速貼電極片的訣竅 24
如何記錄優質的心電圖? 26
12導程的意義為何?(1) 28
12導程的意義為何?(2) 30
CH3了解心電圖的形成
護理師感到最困難的「離子」及「刺激傳導系統」 34
刺激傳導系統簡介 36
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節律 38
心電圖是如何形成的? 40
心電圖波形的3種規則(1) 42
心電圖波形的3種規則(2) 44
CH4實際的心電圖圖形判讀
實際的心電圖圖形判讀 48
QRS波是心室收縮(去極化) 50
QRS與3個規則 52
T波是心室的再極化 54
用心電圖的格子來測量 56
心電圖中的測量值 58
心軸向左下是正常 60
刺激傳導系統不出現在心電圖 62
再次確認正常心電圖的圖形 64
再看實際旳心電圖波形 66
CH5 解讀病人的心電圖
心臟肥大及束枝阻滯
心房肥大可以在P波看出來 70
心室肥大在QRS波有明顯的變化 72
右心室肥大的變化出現在右側胸前導極 74
束枝阻滯是鋸齒狀的QRS波 76
WPW症候群會先出現三角形 78
缺血性心臟病
心臟與冠狀動脈 80
心肌梗塞是怎樣的疾病? 82
心肌梗塞的心電圖(1) 84
心肌梗塞的心電圖(2) 86
心肌梗塞的心電圖(3) 88
心肌梗塞的心電圖(4) 90
狹心症時ST下降? 92
要如何診斷狹心症? 94
變異型狹心症:也有ST上升的狹心症 96
心包膜炎也會使ST上升 98
心律不整
什麼是正常的脈膊? 100
竇性心搏過速及竇性心搏過緩 102
病竇症候群 104
期外收縮是什麼? 106
室上性期外收縮 108
心室期外收縮是異常的形態 110
心室期外收縮的各種形態 112
陣發性室上性心搏過速是突然發生的 114
必須注意心室心搏過速 116
完全不規則的心房震顫 118
心房震顫的臨床意義是什麼? 120
心房撲動是鋸齒狀F波 122
心室震顫與心臟停止類似 124
電擊去顫及AED 126
Brugada症候群是什麼? 128
房室傳導阻滯:心房、心室的傳導不良 130
第II度房室傳導阻滯 132
完全房室傳導阻滯(第III度房室傳導阻滯) 134
危險、必須注意的心律不整 136
CH6必須認識的心電圖
電解質異常 140
別忘了藥物的影響 142
心律調節器簡要介紹 146
心律調節器的心電圖判讀 148
心電圖監視器的觀察與判讀(1) 148
心電圖監視器的觀察與判讀(2) 150
Holter心電圖 152
兒童的心電圖 154
CH7 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在臨床上
心電圖的判讀練習 158
心電圖的判讀練習 160
心電圖的判讀練習 162
再度討論「理想的護理師電話通知方式」 164
等待醫師時,護理師能做的事(1) 166
等待醫師時,護理師能做的事(2) 168
今後對護理師的期待 170
有關心電圖的縮寫一覽表 172
編後語 174
索引 177
補給小站
誰來做心電圖 14
正確的心電圖與正確的診斷 32
電離子的進出與電影院的觀眾 46
抽菸與心臟病 68
被記錄到的急性心肌梗塞 138
心電圖監視器及警報 156
立即查看
規劃行為: 面對都市複雜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在都市發展複雜系統中從事規劃,如同在湍急的河水上划獨木舟。
作者在本書中說明了以伊利諾規劃學派及決策理論為中心的規劃行為研究,並論證行為規劃理論的重要性。尤其是,作者認為規劃行為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不受國家體制及社會結構的影響。一般人從事短視及獨立的決策制定,而規劃者則進行相連決策的制定並賴以採取行動。然而文獻上很少討論到相連的決策應如何制定。
本書收錄的論文推進決策理論的概念來闡釋規劃現象,同時涵蓋了微觀決策與宏觀計畫的制定。本書回答了一些都市規劃的重要問題,包括為何都市含容政策在防止城市蔓延上會失敗?土地開發現象應如何理解?更基本的是,為何都市需要計畫?透過決策理論,賴世剛教授提出新的視角來說明規劃者在面對都市複雜時,規劃是有用的,並解釋規劃者實際以及應該如何制定並使用計畫。
立即查看
都市規劃科學入門─複雜學的觀點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向一般大眾初學者以淺顯圖文介紹最新都市規劃科學的內涵
都市規劃是一門正在演進的學科,然而學界及業界中相對少的人認識到這是一門科學。這本書彙整了作者過去35年來的研究成果,從複雜學的觀點以相對淺顯的圖文來說明都市規劃科學的內涵。自從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都市後,正顯示出只有人們才是都市的靈魂,沒有考慮「人」的都市規劃是落空的。本書所介紹的都市規劃科學便是以「人」為出發點,探討社會科學針對人類選擇行為的解釋與自然科學針對複雜系統的理解,並將兩者整合成一系統性的都市規劃現象的描述與解釋。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三位從事複雜系統研究的學者,正說明了複雜學已獲得最高學術殿堂的認可。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對有志探索人類如何面對都市複雜性的學術或專業規劃師有所幫助。
目錄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規劃理論的困境與解套
第三節 湧現時代的來臨
第四節 一貫論的規劃觀點
第五節 都市與複雜
第六節 都市是複雜系統
第七節 小結
第二章 複雜都市系統規劃理論架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複雜都市系統
第三節 制定計畫的邏輯與規劃行為
第四節 理論架構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基本概念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理性
第三節 不確定性與偏好
第四節 空間垃圾桶模式
第五節 規劃、四個 I 與複雜性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都市中的複雜性
第一節 可計算的都市
第二節 空間博弈
第三節 自組織臨界性
第四節 耗散結構
第五節 分區管制與都市變遷
第六節 制度與空間演變
第五章 都市間的複雜性
第一節 遞增報酬
第二節 冪次定律
第三節 異速增長
第四節 都市聚落系統的形成規律
第五節 中國大陸都市人口分布的冪次現象
第六章 規劃行為
第一節 短視決策
第二節 資訊收集
第三節 時間過程
第四節 都市建設邊界對於開發者態度之影響
第五節 應用社會選擇機制於環境治理之實驗研究
第六節 鄰避性設施設置協商策略比較之實驗研究
第七節 行為規劃理論
第七章 規劃效果
第一節 結構性規劃
第二節 貝氏規劃
第三節 決策協調
第八章 實證應用
第一節 決策網絡
第二節 中國大陸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理論反思
第三節 冪次定律的普遍性與恒常性
第四節 空間垃圾桶模式外在效度之實證檢驗
第五節 時間壓縮
第六節 為何大都市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會比較脆弱?
第七節 基於都市複雜性的規劃實踐
第九章 複雜:被忽略的事實
附錄一:伊利諾規劃學派
附錄二:複雜學派
後記:中華文化的啟蒙與復興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高性能混凝土
ISBN13:9789574381661
出版社:詹氏
作者:賴瑞星
裝訂/頁數:平裝/296頁
規格:26cm*19cm*1.9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10/26
中國圖書分類:工程材料
內容簡介
高性能混凝土的10個不可不知
1.基本概念
2.定義和傳統混凝土之差異
3.對化學摻劑之要求
4.單位用水量原理及步驟
5.粒料區分及級配量化
6.爐石及飛灰添加量
7.工作性量化模式
8.膠結材組態之數理模式
9.配合比設計法
10.產製廢水回收處理
■ 本書目的
◆ 對高性能混凝土組成提出新的論述
◆ 作為產製高性能混凝土(HPC)的理論依據
◆ 面對混凝土產製中材料及要求「多樣性變動」之處理
◆ 提供混凝土產製業者作配合比設計之依據及學習混凝土之相關技術之討論
本書特色
HPC智能化產製第一指南!
全面攻克品管難點─時效性、正確性、變動性
數理量化創新思維
◆ 開發混凝土產製配合比設計之創新、邏輯思維
◆ 無深奧之理論之論述,以大量實際混凝土產製的實驗數據為依據
◆ 本書所立論之實驗方法及數據,皆為混凝土產製業者所能執行者
◆ 可作為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參考之「工具書」
◆ 各章論述可作為混凝土產製品質管制人員教育訓練教材用
目錄
第一章何謂高性能混凝土
壹、概論
貳、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理念
一、混凝土的五大任務
二、混凝土的工作性與安全性
三、混凝土配比的緻密性
參、傳統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區別
一、原材料
二、配比設計
三、產製過程
四、混凝土的施工
第二章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理論
壹、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O.P.C)
一、水泥的成份
二、水泥的水化反應(Hydration Reaction)
三、水泥性質及其對混凝土的影響
貳、卜作嵐反應(Pozzolanic Reaction)
一、卜作嵐材料
二、卜作嵐材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三、混凝土中添加卜作嵐材料的優點
參、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配製的一些原則
一、原材料組合的緻密性
二、骨材的級配性
三、水
四、外加劑
五、水泥
六、爐石
七、飛灰
肆、添加卜作嵐材料的混凝土常見的現象及原因
一、表面發青
二、表面起粉
三、龜裂
第三章高性能混凝土的化學摻劑
壹、化學摻料
一、化學摻劑的類別
二、化學摻劑的分類
三、聚羧酸化學摻劑
貳、化學摻劑的減水率試驗
一、目的
二、使用設備
三、使用材料
四、試驗步驟
五、試驗結果分析
六、計算公式
七、實例
參、化學摻劑的初、終試驗
一、目的
二、使用設備
三、使用材料
四、試驗步驟
五、試驗結果分析
肆、化學摻劑的性能試驗
一、目的
二、範圍
三、權責
四、定義
五、試驗步驟
六、結果分析
七、以上述方法試驗結果實例
伍、化學摻劑性能的解析
第四章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
壹、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
一、配比單位用水量的影響
二、配比單位用水量的決定
貳、骨材影響混凝土單位用水量之主要因素
一、骨材材質及粒形
二、骨材中的粉料
三、骨材含泥粉量對新拌混凝土坍度的影響
第五章混凝土的組成及粒料的級配
壹、混凝土的組構特性
貳、水泥漿體
參、粗、細骨材
肆、粗、細骨材的適用性
伍、混凝土骨材的理想級配
一、富勒曲線
二、混凝土骨材理想級配之討論
三、混凝土配比的骨材級配與富勒曲線(FLC)
四、混凝土配比中骨材級配富勒曲線(FLC)的評估步驟
陸、配比變動時骨材級配的變動
一、配比的總漿量變化時(亦即,抗壓強度級數不同時)
二、細骨材的細度變化時(亦即,F.M.值不同時)
三、粗骨材中的三、六分組態變化時(比例不同時)
四、配比中粗骨材使用量變化時
五、結論
第六章混凝土中添加爐石粉的比率
壹、爐石粉
貳、爐石粉的活性試驗
一、膠結材的活性試驗
二、由活性試驗結果可知爐石粉在混凝土中展開的特性
參、實際配比的砂漿試驗
肆、實際配比的混凝土試驗
一、試驗方法
二、混凝土試體的製作方法
三、試體養生環境的溫度
四、抗壓試驗結果如下表
五、試驗結果分析
六、結論
第七章混凝土材料間填充的量化
壹、混凝土粒料間的填充
貳、填充的目的
參、混凝土組構材料間填充關係的量化
一、混凝土組構材料的分類
二、混凝土材料間相互充填的關係
三、混凝土粒料間填充的量化係數
肆、混凝土配比評估係數在配比中的應用
一、關於粒料間空隙的填充
二、混凝土配比與評估係數間的關係
伍、如何找出混凝土配比的五種評估係數
一、粗、細骨材的空隙率試驗
二、粗、細骨材空隙率試驗結果分析
第八章骨材與膠結材的填縫
壹、混凝土材料間填縫的特性
一、混凝土的緻密性
二、各種原材料的密度
三、飛灰(或石粉)與骨材間的填充量化
貳、飛灰在混凝土中的填充試驗
一、飛灰活性試驗的証明
二、細骨材與飛灰的充填關係試驗
參、飛灰添加率對抗壓強度的影響
一、試驗內容及結果數值表
三、因子效果分析(母數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四、因子水準間的變異數及平均值的檢定及推定
肆、混凝土砂漿填實度的量化
一、細骨材被膠結材填充的量化
二、混凝土產製配比的砂漿填充情形
伍、混凝土粒料間的填充與強度關係
一、第一種填充(水泥漿體)
二、第二種填充(砂漿體)
三、第三種填充(混凝土)
第九章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量化模式的建立
壹、新拌混凝土不良現象分析
一、析離(Segregation)
二、粗澀(Coarse)
三、過稠(Consistent)
貳、新拌混凝土的坍形與工作性
參、混凝土工作性試驗
一、試驗計劃
二、富漿試驗(總膠結量為410Kg/M3)
三、中漿試驗1(總膠結量為350Kg/M3)
四、中漿試驗2(總膠結量為290Kg/M3)
五、貧漿試驗(總膠結量為230Kg/M3)
肆、如何建構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一、影響配比粗骨材用量的因素
二、混凝土工作性的配比管制
三、A.P.M.S.配比設計系統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處理機制
第十章配比水膠比與強度的量化
壹、混凝土配比設計的依據
貳、水膠比與混凝土抗壓強度
參、混凝土產製配比的水膠比參數
一、影響水膠比參數之分類
二、水膠比與強度的關係
三、水膠比參數試驗之時機與類別
肆、混凝土產製水膠比與抗壓強度試驗
一、目的
二、範圍
三、定義
四、混凝土水膠比與抗壓強度試驗作業內容
五、試驗結果分析
伍、水膠比與抗壓強度試驗實例
一、純水泥
二、水泥+爐石(30%)
三、水泥+飛灰(6%)
四、水泥+爐石(30%)+飛灰(6%)
五、配比水膠比的推算
陸、抗壓強度與水膠比迴歸方程式之修正
一、原始數據的分析
二、實驗數據極值的檢定
三、實驗數據的校正
第十一章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設計
壹、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設計之要求
一、工作性
二、強度
三、耐久性
四、環保性
五、經濟性
貳、混凝土配比設計前的背景資料
一、混凝土配比參數屬性的分類
二、配比設計的背景資料
參、混凝土配比設計的規程
一、ACI 211.1- 81混凝土配比設計準則
二、JGJ55 2011混凝土配比設計準則
肆、傳統混凝土配比設計
立即查看
書名:建築向心性之研究
作者:王錦堂、賴明茂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1991/04/01
條碼:9789579432450
內容簡介
本書乃建築空間組織中向心性之研究成果,對其定義及特質予以界定並加以描述,指出視覺認知及行為心理的特質,空間組織之秩序、軸性及封閉性,藉實例及插圖加以表明,期對向心性能提出一清晰並完整之概念。
由於本書的內容,以及所包括的豐富圖例。本人相信,本研究成果對從事建築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以及從事實務的設計師們,尤其是嚮往向心性空間的建築師或環境規則師們,在規劃設計工作中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
以外,本書對有同一興趣的研究人員亦可提供指引,他們或可循本書所建立的架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 目錄
前言
研究動機
研究範圍
研究方法
研究效益
第一章 緒論
向心性的定義
向心性
向心性焦點
向心性空間
向心性空間模式
向心性的層面
物理學的向心性
幾何學的向心性
建築空間的向心性
向心性的塑造
第二章 向心性特性
心理特性
視覺之向心性
認知之向心性
行為之向心性
小結
質質特性
向心性中的軸性
向心性中的秩序
向心性與封閉性
小結
第三章 向心性空間模式的類型
個體組織的向心性
單一的向心性
獨立型向心性模式
單一性模式
展延性模式
十字型向心性模式
重覆的向心性
層次型向心性模式
集中式模式
軸線式模式
複心型向心性模式
複合型向心性模式
群體組織的向心性
單一的向心性
層次型向心性模式
非層次型向心性模式
重覆的向心性
單純複心型向心性模式
複合複心型向心性模式
第四章 結論
向心性的重要與轉換
向心性空間模式的運用
後續研究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外文部份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