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學:古典新論(一)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總體經濟學:古典新論(一)
ISBN13:9789574313921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毛慶生
裝訂/頁數:線裝/598頁
規格:26cm*19cm*2.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4/05/01
中國圖書分類:經濟學總論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總體經濟學進入了另一個動盪時期,以芝加哥學派為首的古典經濟學正遭到來自各方的指責和挑戰,「苦悶甚久」的凱因斯學派終於「一吐怨氣」,展開反擊。其實,從理論架構看,當代主流學派「骨子裡」沒有什麼不同;過去曾經引起極大爭議的理性與均衡原則,現在已是主流學派接受的理論典範。本書取名「古典新論」,其實是「新瓶裝舊酒」,不僅是為古典陣營的讀者而寫,也是為凱因斯陣營的讀者而寫。事實上,古典訓練有如「蹲馬步」,是進入總體經濟世界的「基本功」,即使是鐵桿的凱因斯信徒也必須從這裡開始,別無他途!不論諸位最後相信哪一個門派的理論見解,“trust me, this is the only way to go!”
*適用課程︰總體經濟學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商管學院相關系所大學或研究所學生。
目錄
第01章 總體經濟學導論
1.1 總體經濟學的範疇
1.2 總體理論發展簡史
1.3 總體經濟模型
本章摘要
第02章 產出與物價的衡量
2.1 國內生產毛額
2.2 國民所得帳
2.3 實質產出
2.4 國民所得與經濟福利
2.5 國民所得與國民儲蓄
2.6 物價指數
本章摘要
第03章 景氣波動的定型特徵
3.1 實質產出:長期趨勢與短期波動
3.2 台灣與美國的景氣波動
3.3 景氣波動的三個面向
3.4 景氣波動的定型特徵:台灣與美國
本章摘要
第04章 廠商的靜態選擇
4.1 模型經濟
4.2 廠商的客觀技術:生產函數
4.3 廠商的最適選擇
4.4 勞動需求函數與商品供給函數
4.5 能源危機與總合要素生產力
本章摘要
第05章 消費者的靜態選擇
5.1 時間限制與預算限制
5.2 主觀偏好:效用函數
5.3 消費者的最適選擇
5.4 消費需求函數與勞動供給函數
5.5 應用分析:勞動所得稅
5.6 應用分析:消費券與消費者選擇
本章摘要
第06章 靜態模型的全面均衡
6.1 均衡的意義
6.2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6.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6.4 Crusoe的荒島經濟
6.5 市場均衡的不效率性
本章摘要
第07章 靜態模型的均衡分析
7.1 需求面衝擊:政府消費支出增加
7.2 供給面衝擊:生產函數的比例移動
7.3 計算實例:全面均衡解
7.4 租稅政策:勞動所得稅
7.5 移轉性支付:消費券的均衡效果
7.6 應用分析:工時的長期趨勢
本章摘要
第08章 消費與儲蓄的選擇
8.1 動態稟賦經濟
8.2 費雪兩期模型
8.3 所得變動與消費平滑
8.4 台灣的家計消費與儲蓄
8.5 利率變動與跨期消費替代
8.6 實例:對數效用函數
8.7 消費與債券的需求函數
本章摘要
第09章 世代家庭的消費與儲蓄
9.1 世代家庭決策模型
9.2 數學推導:無限生命模型*
9.3 跨期消費型態
9.4 恆常所得假說
9.5 消費與債券的需求函數
本章摘要
第10章 稟賦經濟的均衡分析
10.1 稟賦經濟的全面均衡
10.2 均衡利率與所得成長
10.3 外生衝擊的均衡效果
10.4 李嘉圖等值論初探
10.5 租稅平滑假說:最適租稅理論*
10.6 跨代移轉政策:國民年金
本章摘要
第11章 資產定價模型
11.1 Lucas的樹模型
11.2 股利變動的均衡效果
11.3 隨機模型*
11.4 股權報酬與風險*
11.5 隨機差分方程*
本章摘要
第12章 消費與勞動的跨期選擇
12.1 消費者的跨期選擇模型
12.2 消費需求與勞動供給函數
12.3 實例:對數效用函數*
12.4 全面均衡
12.5 極短期的均衡分析
本章摘要
立即查看
計量經濟學(WOOLDRIDGE/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7E) (7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計量經濟學(7版)
原文書名: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7e
作者:Jeffrey M. Wooldridge
翻譯:胥愛琦
出版社:華泰
出版日期:2020/04/00
ISBN:9789579282321
內容簡介
本書架構強調將計量經濟學應用到現實世界的問題。每一個計量方法都是研究者分析非實驗性資料時,遇到某特定議題所引出的方法。本書是根據所分析資料的型態來切割主題,與其他書的傳統作法有明顯的不同。
本版主要新增隨機試驗概念的介紹,也增加政策分析之探討。另加入許多新資料集和電腦習題,方便讀者練習。所有實證的結果都可透過本書所附資料重新驗證,或是可在已出版的期刊文章中找到結果,對於有心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讀者來說,本書可以提供最佳的導引。
目錄
第1章 計量經濟學的本質與經濟資料
第一篇 橫斷面資料的迴歸分析
第2章 簡單迴歸模型
第3章 複迴歸分析:估計
第4章 複迴歸分析:推論
第5章 複迴歸分析:OLS漸近
第6章 複迴歸分析:進一步的議題
第7章 質性資訊的複迴歸分析
第8章 異質性
第9章 設定和資料問題之進一步探討
第二篇 時間序列資料的迴歸分析
第10章 時間序列資料的基本迴歸分析
第11章 時間序列資料使用OLS之進一步議題
第12章 時間序列迴歸的序列相關和異質變異性
立即查看
數理經濟學(Chiang/Fundamental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4e)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翻譯書】
書名:數理經濟學(四版)
原文書名:Fundamental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4/e
作者:A C. Chiang
翻譯:蔡穎義
出版社:華泰
出版日期:2013/12/11
ISBN:9789861575391
立即查看
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 (Research Methods,Design,and Analysis 12/E)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
作者:郭俊顯(Christensen)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9/01/11
ISBN:9789579096331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各國私立大學普遍採用的「心理學實驗法」教科書,適用心理系修習「心理學實驗法」、「研究方法」或「社會科學研究法」等課程之學生、亦適用於非心理系本科系之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班學生,或是其他對心理學實驗法有興趣之學生。
本書章節架構之安排,及內容的寫作風格,具有合理的邏輯性,且作者的說明淺顯易懂,亦採用相當多適合的例子進行說明,除了適合尚未具備堅實心理學知識基礎的大二學生,對非本科系的學生也極易閱讀,可以作為自學的書籍。
本書特色
概念構圖:利用心理學的知識協助學生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每章一開始,用「概念圖」來協助學生對該章內容產生整體知識架構。
章節架構:本書強調知識的架構與邏輯,除了透過適當的章節安排,每章內容均與其他章節產生連結。學生可據此學習到有架構邏輯的知識,而非零散的知識內容。
自學資源:提供多樣的自學資源,特別是每章學習主題的相關網站,提供相關資料或提供實作練習的機會,可以增加學生相關的知識基礎。
資訊完整:除了實驗法,也說明質化研究進行方式、統計分析,且以專章進行說明研究完成後如何準備發表結果,讓學生可以輕鬆掌握整套的相關知識內容。
目錄
PART 1 簡介
第01章 科學研究概論
獲取知識的方法
科學
科學研究潛藏的基本假定
科學研究的特徵
理論在科學研究中扮演的角色
科學家在心理學研究中扮演的角色
心理學研究的目的
偽科學
第02章 研究取向與資料蒐集
量化研究的變項
實驗研究
心理學實驗
實驗研究情境
非實驗量化研究
質化研究
資料蒐集的主要方法
PART 2 研究的計劃歷程
第03章 問題的確認與假設的形成
研究構想的來源
研究構想的偏頗
無法進行科學探討的構想
文獻回顧
研究的可行性
研究問題的形成
假設的形成
第04章 倫理
研究倫理:它們是什麼
倫理兩難
倫理指導方針
美國心理學會的研究倫理標準
執行研究時需考慮的倫理議題
以電子媒介進行研究的倫理議題
準備研究報告的倫理議題
動物(非人類)研究的倫理
使用動物的安全防護
動物研究指導方針
PART 3 研究的基礎
第05章 測量變項與抽樣
定義測量
測量的量尺
良好測量的心理計量特性
使用信度與效度資訊
測驗訊息的來源
抽樣方法
抽樣使用的專有名詞
隨機抽樣技術
非隨機抽樣技術
隨機選取與隨機分派
使用隨機抽樣時,決定樣本大小
質化研究的抽樣
第06章 研究效度
四種主要效度類型的概觀
統計結論效度
建構效度
內在效度
外在效度
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之間的關係
PART 4 實驗方法
第07章 實驗研究的控制技術
實驗隨機化開始時使用的控制技術
配對
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控制技術
對抗平衡法
控制參與者效應
控制實驗者效應
達成控制的可能性
第08章 實驗研究設計
弱實驗研究設計
強實驗研究設計
參與者間設計
參與者內設計
階層設計
受試者內獨變項的階層設計
混合模式的階層設計
階層設計的優、缺點
如何選擇或建構適當的實驗設計
第09章 進行實驗的程序
機構認可
研究對象
設備與/或儀器
程序
先導研究
第10章 準實驗設計
不對等比較組設計
時間序列設計(Time-Series Design)
迴歸不連續設計
第11章 單一個案研究設計
單一個案研究設計
使用單一個案研究時方法學上的考量
評估改變的標準
競爭假設
PART 5 調查、質化與混合方法研究
第12章 調查研究
何時該進行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的步驟
橫斷與縱貫研究設計
選擇蒐集調查資料的方法
調查工具的建構與修改
從母群中選擇你的調查樣本
調查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第13章 質化與混合方法研究
質化研究的主要特徵
質化研究的研究效度
四種質化研究方法
現象學
民族誌
個案研究
紮根理論
混合方法研究
混合方法研究的研究效度
PART 6 分析與解釋資料
第14章 描述統計
描述統計
次數分配
資料的圖示
集中趨勢的測量
變異性的測量
檢驗變項之間的關係
第15章 推論統計
抽樣分配
估計
假設檢定
實務的假設檢定
假設檢定與研究設計
PART 7 撰寫研究報告
第16章 整理研究報告:為口頭發表或出版做準備
APA 格式
研究報告的整理
為出版而投稿的研究報告
在專業研討會上發表研究結果
立即查看
中級會計學(上冊) (1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中級會計學(上/下) 第15版
作者:鄭丁旺
出版社:鄭丁旺
出版日期:2020/09/00 / 2021/03/00
ISBN:9789579705691 / 9789579706582
上冊目錄
第一章 財務會計的觀念性架構
第二章 財務報表的表達
第三章 複利和年金
第四章 客戶合約之收入
第五章 存貨
第六章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取得
第七章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折舊及遞耗資產之成本與折耗
第八章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減損與處分
第九章 無形資產及其他營業用資產
下冊目錄
第十章 金融資產與採用權益法之權益工具投資
第十一章 金融負債、非金融負債及負債準備
第十二章 股東權益
第十三章 保留盈餘及每股盈餘
第十四章 所得稅
第十五章 租賃
第十六章 員工福利
第十七章 現金流量表
第十八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動及錯誤
立即查看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IFRS Edition 5/e Wiley Custom Edition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目錄】
1 The Environment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2 Income Statement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3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and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4 Accounting and the Time Value of Money
5 Cash and Receivables
6 Inventories
7 Acquisition and Disposition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8 Depreciation, Impairments, and Depletion
9 Intangible Assets
10 Liabilities, Provisions, and Contingencies
11 Equity
12 Dilutive Securities and Earnings per Share
13 Investments
14 Revenue Recognition
15 Accounting for Income Taxes
16 Accounting for Pensions and Postretirement Benefits
17 Accounting for leases
18 Accounting Changes and Error Analysis
19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20 Presentation and Disclosure in Financial Reporting
APPENDIX A Specimen Financial Statements: Marks and Spencer Group plc
APPENDIX B Specimen Financial Statements: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and Subsidiaries
APPENDIX C Specimen Financial Statements: adidas AG
APPENDIX D Specimen Financial Statements: Nestle Group
原價:
1880
售價:
1748
現省:
132元
立即查看
2019初等考試、五等特考【貨幣銀行學大意】測驗題庫 (8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2019初等考試、五等特考:貨幣銀行學大意測驗題庫
作者:蔡經緯
出版社:高點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9862690116
商品簡介
本書係作者針對初(五)等特考「貨幣銀行學大意」所應具備的應試實力,以測驗題型精要解析方式編撰,內容將重要題型依章次分類編排,精闢解析,期望讀者能在最短時間內,確實掌握正確的命題方向。
本次改版書末收錄最新試題,俾使讀者能迅速掌握考情趨勢,作好應考準備。
讀者可搭配《貨幣銀行學大意》,學習效果更加倍。本書特色如下:
一、主題式分類經典試題
本書因應讀者必須具備的基礎實力,將重要測驗題題型依章次編排,使讀者能明辨各單元重點命題方向,在極短時間內掌握考試重點。
二、各章試題逐題精析
各章測驗題均附精闢解析,以釐清觀念、提醒判斷正確選項之要領為原則。並於必要解釋中,提示最新法規或情勢之演變,使讀者能藉由本書反覆的練習,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目次
第一章 貨幣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金融體系概論與金融媒介機構
第三章 商業銀行之經營管理
第四章 貨幣供給之創造過程
第五章 金融市場
第六章 利率、貨幣供給與期限結構理論
第七章 貨幣需求理論
第八章 簡單凱因斯模型與IS-LM模型
第九章 總合供需理論
第十章 央行與貨幣政策
第十一章 貨幣政策之執行
第十二章 通貨膨脹理論
第十三章 國際收支
第十四章 外匯市場與匯率之決定
第十五章 開放經濟體系下之對內與對外均衡
第十六章 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市場
附錄 歷屆試題
立即查看
貨幣銀行學:理論與應用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 貨幣 學:理論與應用(二版)
作者:陳南光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7/05/17
ISBN:9789865668792
內容簡介
Ÿ本書提供貨幣、 與金融體系的概觀,並特別著重金融部門與總體經濟波動的關聯。
Ÿ
分析近年金融中介面貌的轉變、影子 體系的興起、以及其與全球金融海嘯的關係。並說明非傳統貨幣政策、量化寬鬆、巴賽爾III、槓桿循環、系統風險、中央 與金融穩定、與總體審慎監理政策等重要議題。
Ÿ
第二版新增許多章節,像是數位通貨(虛擬貨幣)、金融科技與區塊鏈、影子 的問題(監理套利與系統風險)與監理、量化寬鬆的退場、名目利率「零下限」問題與負利率政策等。
Ÿ
第二版除了新增許多章節,還大幅改寫許多重要議題的討論,並更動一些章節的安排,以反應全球金融體系與金融機構的管制與審慎監理等問題的最新發展。
Ÿ
各章均會提供與該章主題有關的專欄,可讓讀者了解時事或近期相關研究的結果。第二版大幅新增15個專欄。
Ÿ
以簡化的模型進行嚴謹的分析,使讀者明瞭資產定價、 擠兌和借貸限制等經濟模型運作的機制。
Ÿ
設計具體的實例,使讀者深入了解道德危險、逆選擇、風險上升等概念。
Ÿ
本書亦可作為大學部總體經濟學與相關貨幣金融相關課程的輔助教材。
目錄
第01章 本書的架構與特點
1.1 本書的架構
1.2 本書的特色與二版的增修
1.3 給教師的建議
第02章 金融體系綜覽
2.1 金融體系的功能
2.2 金融市場的結構
2.3 金融市場交易工具
2.4 金融中介機構
2.5 金融體系發展與經濟成長
第03章 貨幣、支付工具與支付清算系統
3.1 貨幣的意義
3.2 貨幣的功能與特質
3.3 交易媒介與幾個相關的概念
3.4 貨幣的起源
3.5 貨幣的演進過程
3.6 貨幣的衡量
3.7 支付工具的類型
3.8 支付及清算系統
第04章 利率與預期通貨膨脹率的衡量
4.1 實質利率與名目利率
4.2 名目利率的衡量
4.3 預期通貨膨脹率的衡量
4.4 報酬率與利率
第05章 資產選擇與利率的決定
5.1 資產選擇理論
5.2 債券的供給與需求
5.3 均衡利率的變動
5.4 資產組合的選擇
附錄
第06章 利率的風險結構與期限結構
6.1 利率的風險結構
6.2 利率的期限結構
第07章 資產定價與資產「泡沫」
7.1 房地產市場的特性
7.2 盧卡斯資產定價模型
7.3 市場效率假說
7.4 股價過度波動與非基本面因素
7.5 歷史上三大「泡沫」事件
附錄
第08章 金融摩擦與借貸市場
8.1 逆選擇
8.2 道德危險
8.3 有限承諾
第09章 的經營管理與金融科技
9.1 的基本業務
9.2 本國 的資產負債表
9.3 管理的原則
9.4 信用風險的管理
9.5 利率風險的管理
9.6 市場風險的管理
9.7 資產負債表的表外業務
9.8 金融科技
第10章 擠兌、金融恐慌與金融中介的轉變
10.1 擠兌理論
10.2 擠兌傳染的途徑與金融恐慌
10.3 影子 體系
10.4 證券化與再證券化
10.5 影子 所帶來的問題:監理套利與系統風險
第11章 金融安全網:最終借貸者與存款保險
11.1 最終借貸者
11.2 存款保險
11.3 最終借貸者與存款保險帶來的問題
第12章 金融安全網:金融機構的管制與審慎監理
12.1 資產組合的限制與流動性要求
12.2 資訊揭露要求
12.3 限制過度競爭
12.4 金融防火牆與金融整併
12.5 消費者保護
12.6 設立許可核發與金融檢查
12.7 資本適足要求與Basel I, II, III
12.8 針對影子 體系的監理
12.9 立即糾正措施與退場機制
12.10 金融預警系統
12.11 風險管理評估
第13章 中央 的功能與政策目標
13.1 中央 的源起
13.2 中央 的組織與業務職掌
13.3 中央 的政策目標
13.4 央行的獨立性、可究責性、與透明度
第14章 金融穩定與總體審慎政策
14.1 系統風險
14.2 授信順循環現象與槓桿循環
14.3 金融機構的關聯性與共同曝險所產生的外部性問題
14.4 大型與高度複雜金融機構所產生的外部性問題
14.5 中央 維持金融穩定的角色
14.6 總體審慎政策指標與工具
第15章 準備貨幣與貨幣的創造
15.1 中央 的資產負債表
15.2 準備貨幣
15.3 影響準備貨幣變動的因素
15.4 存款貨幣的創造
15.5 貨幣乘數的推導
15.6 影響貨幣乘數變動的因素
第16章 傳統與非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
16.1 準備金制度
16.2 貼現窗口制度
16.3 公開市場操作
16.4 我國中央 的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16.5 全球金融海嘯期間的非傳統貨幣政策
16.6 名目利率「零下限」問題與負利率政策
16.7 非傳統貨幣政策的評價
第17章 貨幣政策的目標機制
17.1 名目制約變數的重要性
17.2 貨幣目標機制
17.3 通貨膨脹目標機制
17.4 無明示目標機制
17.5 混合式貨幣政策操作策略
17.6 泰勒法則
17.7 通貨發行局與美元化制度
第18章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
18.1 利率管道
18.2 其他資產價格管道
18.3信用管道
18.4 各種傳遞管道對貨幣政策的意涵
第19章 貨幣需求
19.1 古典的貨幣數量學說
19.2 劍橋學派的現金餘額理論
19.3 流動性偏好理論
19.4 傅利曼的現代貨幣數量學說
19.5 貨幣需求的穩定性
第20章 貨幣政策相關的重要議題
20.1 房屋資產與股票資產的財富效果
20.2 資產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
20.3 財富效果、借貸限制與貨幣政策:兩期模型的應用
20.4 菲利浦曲線
附錄
立即查看
貨幣銀行學:理論與應用(4版)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貨幣銀行學:理論與應用
作 / 譯 者 : 黃志典
I S B N - 13 : 9786269646883
I S B N - 10 : 626964688X
類 別: 貨幣銀行/貨幣理論及政策
版 次: 4 版
年 份: 2023
規 格: 621 頁
出 版 商: 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本書寫作目的,在提供「好教、好學、好懂」的貨幣銀行學課程教本,具有以下特色:
一、完整易懂:涵蓋貨幣銀行學課程的基礎與進階核心題材,本版大幅改寫,使內容更為完整、易懂。
二、條理分明:理論架構完整、推論嚴謹;理論闡述條理分明、直觀易懂。
三、內容綱要化:以表格與流程圖歸納重要內容,方便讀者閱讀與理解。
四、提供最新實證資料:製作旨在反映貨幣銀行學核心思維、時事及貨幣政策最新動態的專欄:「實務視窗」、「財經焦點」,讓讀者就理論與實務相互印證。教師可以將專欄作為上課討論之教材,並擴充為學期報告題目。
目錄
第1章 貨幣概論
第2章 金融體系概論
第3章 利率與利率的決定
第4章 利率的結構與資訊內涵
第5章 資產選擇理論
第6章 金融結構與資訊不對稱
第7章 金融業的種類與業務
第8章 銀行的業務與經營
第9章 金融創新
第10章 金融監理
第11章 中央銀行制度
第12章 貨幣供給的創造與決定因素
第13章 貨幣政策的目標與工具
第14章 貨幣需求理論
第15章 凱因斯所得模型
第16章 IS-LM模型
第17章 總合供需模型
第18章 通貨膨脹與菲力普曲線
第19章 外匯市場與匯率
第20章 國際收支與國際經濟聯結
第21章 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與展望
第22章 開放型經濟體的政策分析模型
第23章 開放型經濟體的經濟政策分析
立即查看
內容簡介
貨幣銀行學在商學經營科系中,佔有重要地位。隨著全球金融與經濟的快速結合,在過去,傳統的貨幣銀行學重視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現代的貨幣銀行學則強調需結合資本市場、國際金融市場進而與財貨市場的總體經濟活動有密切關係。
本書根據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總體經濟活動的趨勢,將整體架構分為七篇,共計20章:第一篇貨幣概論,以3章的篇幅介紹貨幣的定義與演進、貨幣本位制度、貨幣供給;第二篇信用、金融體系與金融市場也包含3章,分別說明金融中介及金融體系、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市場簡介;第三篇金融市場的價格則包含匯率、利率等2章;第四篇商業銀行共3章,分別介紹商業銀行之經營管理、銀行的演進及管制與未來、存款貨幣的創造;第五篇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分成3章介紹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工具;第六篇貨幣理論亦分成3章,分別探討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需對所得及利率的影響(IS-LM模型)、貨幣政策對物價與所得的影響(AD-AS模型);第七篇國際貨幣制度則以3章引導讀者認識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歐洲貨幣制度、國際收支平衡表。
本書第一版出版於2001年,當年年底即發生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安隆事件(Enron scandal)。為了挽救投資人的心,美國總統布希於2002年7月簽署一項嚴厲掃蕩企業詐騙的「沙賓法案」(Sarbanes-Oxley Act),公司治理成為重要議題。而在2004年7月我國成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則開啟中華民國金融監理一元化的時代。
另外,在1999年美國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及2001年我國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後,顯示金融機構進入全球化經營的激烈競爭環境。
2006年,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實施的「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則顯示出公司治理及資本管制的重要性。尤其自2007年7月以來,美國爆發的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此亦引發世人對「證券化商品」、「銀行跨業經營」及「全球金融風險管理」等議題的討論。
本書第三版於2008年出版後,美國於2010年7月為了有效防範金融機構「大而不倒」之系統性風險並保護消費者利益,簽署「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2010年9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巴塞爾資本協定三版」,以促進金融市場穩健發展。2010年4月,標準普爾將希臘主權債務評等降至垃圾等級,引發歐債危機;2012年美國啟動第三次量化寬鬆「QE3」政策,以刺激經濟。
第四版依上述最新的發展與趨勢修訂內容,並更新最新年度統計資料及圖表,以符合時勢變化,除了為讀者最完整、系統化貨幣銀行學概念之外,也提供最新的貨幣銀行學知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志標
學歷:
上海財經大學博士候選人
美國中央密蘇里州立大學企管碩士
東吳大學經濟系法學士
現職:
僑光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財經法律系講師
經歷:
中央再保險公司四等專員
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股長
專長:
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經濟學、管理學
張愛卿
學歷:
上海財經大學博士候選人
美國中央密蘇里州立大學企管碩士
靜宜女子文理學院商學士
現職:
靜宜大學國際企業學系講師
專長:
貨幣銀行學、金融機構經營與管理、管理學、行銷管理、國際貿易實務
目錄
第一篇 貨幣概論
第一章 貨幣的定義與演進
第一節 貨幣的概念與定義
第二節 貨幣的起源
第三節 貨幣的演進
第四節 貨幣的衡量
第五節 貨幣在經濟上的重要性
第二章 貨幣本位制度
第一節 金屬本位制
第二節 金本位制
第三節 紙幣本位制
第四節 台灣地區的貨幣發行概況
第三章 貨幣供給
第一節 定義貨幣及衡量貨幣的兩種論點
第二節 貨幣供給之構成
第三節 貨幣供給量與經濟活動的關係
第二篇 信用、金融體系與金融市場
第四章 金融中介及金融體系
第一節 資金的融通
第二節 金融中介
第三節 我國金融體系
第五章 信用及信用工具
第一節 信用之意義及基礎
第二節 信用之種類及功能
第三節 信用工具
第四節 信用評等
第六章 金融市場簡介
第一節 金融市場之意義及其參與者
第二節 金融市場之種類與條件
第三節 金融市場的信用工具
第四節 貨幣市場
第五節 我國的貨幣市場
第六節 我國的資本市場
第三篇 金融市場的價格
第七章 利率
第一節 利率的意義及種類
第二節 利率的風險結構與期限結構理論
第八章 匯率
第一節 外匯與外匯存底
第二節 匯率
第三節 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
第四節 均衡匯率決定理論
第四篇 商業銀行
第九章 商業銀行之經營管理
第一節 商業銀行的定義與業務
第二節 商業銀行之流動性
第三節 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
第四節 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
第五節 商業銀行財務狀況評價
第六節 商業銀行之業務經營理論
第七節 商業銀行之創新業務
第十章 銀行的演進、管制與未來
第一節 銀行的起源
第二節 銀行的定義與功能
第三節 我國銀行之分類
第四節 銀行管制與存款保險
第五節 銀行的結構
第六節 銀行業的未來發展
第七節 銀行的合併
第十一章 存款貨幣的創造
第一節 存款貨幣創造的來源
第二節 簡單模型的信用創造過程
第三節 放寬假設的信用創造過程
第五篇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第十二章 中央銀行
第一節 中央銀行的歷史及組織
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業務
第三節 準備貨幣與準備貨幣方程式
第四節 準備貨幣與貨幣供給量的關係
第十三章 貨幣政策目標
第一節 貨幣政策目標
第二節 貨幣政策目標的經濟意義
第三節 貨幣政策目標的衝突─權衡與法則
第十四章 貨幣政策工具
第一節 貨幣政策工具
第二節 重貼現率政策
第三節 存款準備率政策
第四節 公開市場操作
第五節 選擇性的信用管制
第六節 直接管制與間接管制
第六篇 貨幣理論
第十五章 貨幣需求理論
第一節 古典學派的貨幣理論
第二節 凱因斯的貨幣需求理論
第十六章 貨幣供需對所得、利率的影響(IS-LM模型)
第一節 IS曲線
第二節 LM曲線
第三節 IS-LM曲線的均衡
第四節 貨幣供需變動對所得及利率的影響
第十七章 貨幣政策對物價、所得的影響(AD-AS模型)
第一節 總合需求曲線
第二節 總合供給曲線
第三節 貨幣政策對物價與所得的影響
第七篇 國際貨幣制度
第十八章 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
第一節 金本位制
第二節 布列敦森林協議與固定匯率制度
第三節 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第十九章 歐洲貨幣制度
第一節 歐洲統合的歷程與「歐元」的誕生
第二節 歐元對國際貿易、投資、經濟與金融的影響
第三節 國際貨幣制度的未來
第二十章 國際收支平衡表
第一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意義
第二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
第三節 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與運用
第四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新舊版本參照說明
立即查看
銀行考試114-銀行考試大滿貫(會計學、貨幣銀行學、票據法、銀行法與洗錢防制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名師技巧 備考精準
各銀行專科老師提供準備技巧,請您知道如何應考,並匯整各主題重要程度,快速掌握得分關鍵考點。
※主題統整 掌握關鍵考點
主題統整(會計學、票據法、貨幣銀行學、銀行法&洗錢防制法)讓您掌握關鍵、強化記憶考點。依常考考題羅列法條,題目破題也引用重點字表現,精准掌握各科關鍵加速得分。
※模擬演練 強化實戰
模擬試題,幫助考生如臨現場,加強考場應力,考場無往不利。
立即查看
貨幣銀行學(概要)申論題完全制霸 (1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面臨競爭激烈的國家考試而言,精挑細選一本貨幣銀行學的題庫書,可能讓您「三分耕耘,十分收穫」!
本書章節架構與作者另著之《貨幣銀行學(概要)》完全一致,便於考生自修學習。此外,在解答部分亦以適合考場解題之內容撰寫,絕不同於一般教材未經整理即整段置入,例如:關於金融海嘯之成因,便依新金融商品之特點、金融全球化及金融自由化三個面向加以分析,架構分明,而不是一列就是十幾項難以記憶的內容,使考生能更精準把握申論題答題要領。
本次改版除了加入113年高普考試題暨解析外,作者根據近年各項特考及高普考試題,整理十大命題重點,且近五年高普考試題幾乎都命中,未來命題趨勢應不脫離下述範圍,提供讀者作為備考時之參考。
(一)金融時事問題。
(二)Fed兩次貨幣政策正常化三部曲(減債、升息、縮表)之比較。
(三)金融面資訊不對稱。
(四)利率結構論:期限結構與風險結構。
(五)金融工具(含ETF、DR)。
(六)央行獨立性與金融監管議題:我國、美國與歐洲央行體制(任務型態)。
(七)釘住匯率或管理浮動匯率下之央行外匯干預,以及匯率決定理論。
(八)銀行之資產管理、負債管理、資本適足管理、流動性管理、利率風險管理,以及相關之計算題。
(九)貨幣政策架構、傳遞管道及政策工具。
(十)IS-LM與AS-AD模型及菲立浦曲線分析時事問題。
【目錄】
第1章 貨幣的基本概念
第2章 金融體系概論與金融媒介機構
第3章 商業銀行之經營管理
第4章 貨幣供給之創造過程
第5章 金融市場
第6章 利率行為
第7章 貨幣需求理論
第8章 簡單凱因斯模型與IS-LM模型
第9章 總合供需模型
第10章 央行與貨幣政策
第11章 貨幣政策之執行與成效
第12章 通貨膨脹理論
第13章 國際收支
第14章 外匯市場與匯率之決定
第15章 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市場
第16章 開放經濟體系下之對內與對外均衡
立即查看
公職考試2025試題大補帖【貨幣銀行學(含貨幣銀行學概要)】(106~113年試題)(申論題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