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理論與實務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HACCP理論與實務
ISBN13:9789864306596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汪復進;楊文育
裝訂/頁數:平裝/418頁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5
出版日:2020/09/15
中國圖書分類:醫藥政策與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淺出介紹HACCP系統,包括食品良好衛生規範 (GHP) 之簡介、實施HACCP之硬體基礎,以及食品良好衛生規範 (GHP) 對於衛生管制、製程與品管、倉儲與運輸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並專章說明標準作業程序書之製作及建立HACCP系統之步驟,最後以製茶業、團膳業、食品與餐飲業為例,讓讀者對於執行 HACCP系統之實務有更加具體明確的認識。
本書理論與實務兼顧,不僅是大專院校食品相關科系的重要教科書,對於經營或從事餐飲業、團膳業及製茶及食品製造業者來說,也是提高其餐飲或產品的安全管理時重要的參考書。
本書以修法後之食品相關法規為依據,針對目前世界各國公認最有效的一套食品與餐飲製造控制的方法──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系統,做詳細的介紹,讓有心想建立一套自主管理且能對自己產品提供品質保證之業者與在學之莘莘學子,對建立此HACCP系統之原理、執行方法與設計各階管控文件,有一系統且整體性的學習參考資料。
民以食為天,希望透過本書,讓業者得到更有效管控產品安全的方法,也讓消費者充分認識此一能與國際接軌之食品安全並能為消費者飲食衛生安全把關的品質保證制度與標章,使人人都能吃得健康,活出快樂。
第五版依最新資料加以修訂改寫,並加入一章特別說明 HACCP、ISO22000、FSSC22000 三者之前後關聯性與差異,以饗讀者。
目錄
第一章 HACCP總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HACCP之起源、特色與目的
第三節 HACCP系統與GMP、CAS品質管制之關聯性
第四節 國內(臺澎金馬)實施HACCP制度之現況
第二章 實施HACCP之硬體基礎設施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法規(GHP、GMP/SSOP)對HACCP工廠之硬體要求
第三節 執行HACCP之前提方案(Prerequisite Program, PRP)
第四節 食品或團餐(盒)工廠(中央廚房)硬體設計原則
第五節 食品餐飲之生產與衛生管理之整合
第三章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各項標準作業程序書之製作
第一節 ISO格式介紹
第二節 GHP對實施HACCP制度之軟體要求
第三節 九大標準作業程序書所需記錄表單(範例)
第四節 食品衛生管理法與GHP中之特殊要求
第四章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對衛生管理之要求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水源
第三節 廠房環境(建築與設施)
第四節 員工(食品從業人員衛生管理)
第五節 設備及器具清洗
第六節 清潔及消毒等化學物質及用具之管理
第七節 廢棄物處理
第八節 防止病媒入侵
第九節 油炸用食用油之管理
第十節 專任衛生管理人員之資格要求
第十一節 相關文件
第五章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對製程與品質管制之要求
第一節 採購及驗收
第二節 食品添加物之管理
第三節 食品製造流程規劃
第四節 防止交叉汙染
第五節 化學性及物理性危害侵入之預防
第六節 半成品成品之檢驗
第七節 留樣保存試驗(餐飲業現場採樣)
第八節 相關文件
第九節 記錄表單設計之範例
第六章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對倉儲與運輸管制之要求
第一節 倉儲管制
第二節 倉儲管制相關文件之管理
第三節 倉儲管制記錄表單之設計
第四節 運輸管制
第五節 運輸管制相關文件之管理
第六節 運輸管制記錄表單之設計(範例)
第七章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對檢驗與量測、客訴管制、成品回收、文件管制與教育訓練之要求
第一節 檢驗與量測管制之要求
第二節 客訴管制之要求
第三節 成品回收管制之要求
第四節 文件管制之要求
第五節 員工教育訓練之要求
第八章 團膳(餐)業執行HACCP系統之實務
第一節 建立HACCP系統之預備步驟
第二節 實施HACCP系統之七大原則
第九章 餐飲業執行HACCP系統之實務
第一節 HACCP小組成立
第二節 產品特性描述及其保存方法
第三節 產品加工流程圖
第四節 加工流程步驟與流程說明
第五節 危害分析
第六節 確立重要管制點(CCP)
第七節 CCP之監控
第八節 示範表單之設計
第十章 申請HACCP驗證與驗證前自我評估
第一節 HACCP系統之認證與驗證制度
第二節 國內之驗證單位與驗證程序
第三節 國外之驗證單位與驗證程序
第四節 HACCP申請驗證之作業流程
第五節 評估驗證之流程
第六節 驗證常見缺失分析
第十一章 HACCP、ISO22000 與FSSC22000之關聯性與異同
第一節 HACCP系統與其缺失
第二節 ISO22000系統之食品標準與其缺失
第三節 食品安全驗證(認證)體系(Food Safety System Certification 22000, FSSC22000)
第四節 FSSC22000與ISO22000之差異
APPENDIX
一、國內實施HACCP相關法規與搜尋網站
二、國內與食品或餐飲管理相關法規目錄一覽表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ITP775N] 有機化學 (McMurry:Fundamentals of Organic Chemistry)
作(編/譯)者 : 王正隆‧王姿文‧汪文忠‧蔡百豐‧林秀雄‧邵貽沅‧莊麗津‧黃武章‧蔡百豐 譯 出版年份 : 2022
ISBN : 9789579282581 書號 : ITP775N
幾色 : 4 規格 : 16K
發行公司 : Cengage/高立 版權日期 : 2022/06/01
頁數 : 544 分別 : 授權書
內容簡介
本書以精簡洗鍊的文字及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有機化學,並以全彩圖片說明表示各化學反應。內容特別關注與生物相關的化學反應,提供數百幅電腦合成的分子模型圖,並以不同的格式呈現,學生可全面地學習化學結構,並熟悉化學家如何以各種方式真實地呈現其研究。各章末的「特論」,更提供科學、醫學及每日生活的應用,讓有機化學更加地有趣且生活化。
本書特色:
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本書的基本架構是以官能基為主,從最簡單的烷類進行到較複雜的化合物,同時也強調基礎反應機構相似性的解釋,特別是在介紹羰基化學的章節中,學生將更了解所有常見的反應機構以及反應機構的意義。
全新的化學結構圖:本書以不同的形式呈現電腦合成分子模型圖,使學生可更全面地學習化學結構;其中包含近 100 個靜電能勢圖,以顏色顯示分子中的正電荷及負電荷區域,更方便觀察不同官能基中原子的親電子性或親核性性質。
新增生物議題及生活應用的主題:本書除了增加與生物相關的反應,並以範例強調活體組織中發生的有機反應;另外還新增科學、醫學及生活應用的主題,介紹與本章物質相關聯的有機化學之應用,增加教材的有趣性及實用性。
例題的標題及習題分類:超過 900 題試題收錄於內容及章末。各節中的例題均加上標題,方便學生了解解題的主軸;章末的附加習題則加以分類,方便學生理解及學習。
目錄
第 1 章 結構與鍵結;酸與鹼
第 2 章 烷類:有機分子的特性
第 3 章 有機反應的特性:烯類
第 4 章 烯類和炔類的反應
第 5 章 芳香族化合物
第 6 章 立體化學
第 7 章 有機鹵化物:親核性取代與脫去反應
第 8 章 醇、酚、醚類和它們的硫相似物
第 9 章 醛類與酮類:親核性加成反應
第 10 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親核性醯基取代反應
第 11 章 羰基α- 取代反應及縮合反應
第 12 章 胺類
第 13 章 結構之決定
第 14 章 生物分子與代謝途徑
附錄 A 多官能基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命名法
附錄 B 名詞釋義
附錄 C 習題解答
索引
立即查看
統計品質管制:導論, 8/e Montgomery
作者:王福琨、黃川誌 譯;Douglas C. Montgomery 著
ISBN:9786267130070
版次:8
年份:2022
出版商:東華書局
頁數/規格:904頁/平裝單色
本書章節組織與主題範圍
這本書共有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簡介。第一章是品質改善的原理與基本觀念介紹。本章內容指出,品質已經成為一項主要的企業策略,而成功改善品質的組織可以提升產能、擴大組織的市場滲透,達成更高的獲利性,以及更強的競爭優勢;內容也包括品質改善的一些管理與執行觀點。第二章說明「DMAIC」,是定義(define)、衡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善(improve)、管制(control)五個英文字第一個字母的縮寫。「DMAIC」通常與六個標準差有關,但不論一個組織因為策略性考量所採用的方法為何,「DMAIC」常常是品質管制專業人士使用的一項絕佳策略性工具。
第二部分說明品質改善中,很有用的統計方法。主題包括:抽樣與敘述統計、機率與機率分配的基本概念、參數的點估計與區間估計,以及統計的假設檢定。這些主題通常都包括在統計方法的基本課程裡;不過在本書當中,是以品質工程的觀點呈現。我過去的體認是,即使具有豐富統計知識背景的讀者,也會發現這本書的內容很有用,而且跟一般標準的統計教科書有些不同。
第三部分有四章,涵蓋統計製程管制(SPC)的基本方法與製程能力分析的方法。儘管這部分的內容,討論了數種統計製程管制解決問題的工具(例如,柏拉圖、因果關係圖),不過最主要的焦點還是蕭華特(Shewhart)管制圖。雖然蕭華特管制圖並不是最新方法,然而蕭華特管制圖在現代企業與產業的使用上,卻仍然有著極高的價值。
第四部分有四章,說明更進階的統計製程管制(SPC)方法。內容包括累積和與指數加權移動平均管制圖(第九章),一些重要的單變量管制圖,如短期生產的程序、自我相關資料、多注頭製程(第十章),多變量製程監控與管制(第十一章),以及回饋調整技術(第十二章);這裡有些內容比第三部分更進階的程度,但絕大部分的內容對大三、大四或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容易理解的。這些內容提供讀者,第二個統計品質管制與改善的課程基礎。
第五部分有兩章,說明依照統計所設計的實驗,如何應用在製程設計、發展與改善。第十三章說明實驗設計基本的概念,並且介紹因子與部分因子設計,其中特別強調兩階段的系統設計。這些設計在產業的因子篩選與製程特性中被普遍使用。雖然這個主題的論述並不是很廣泛,也不能代替實驗設計的正式課程,它卻可以讓讀者領略,實驗設計更複雜的範例。第十四章介紹反應曲面法與設計,針對製程監控說明進化操作法,並且顯示統計所設計的實驗,如何用在製程穩健的研究。第十三章與第十四章強調,對於製程改善的統計製程管制與實驗設計,彼此之間重要的相互關係。
第六部分有兩章是關於允收抽樣,雖然第十四章有些討論是關於連續抽樣與「MIL STD 1235C」,不過主要的焦點是逐批允收抽樣計畫。其他介紹的抽樣主題,包括允收抽樣計畫設計的各種觀點,討論「MIL STD 105E」、「MIL STD 414」(以及它們在一般應用時,配對的人或物、ANSI/ASQC Z1.4、ANSI/ASQC Z1.9),以及其他方法,如連鎖抽樣和越批抽樣。
這本書提供了在廣泛、不同情形下選擇適當統計方法的指導方針。除此之外,大量的期刊刊物與其他專業參考文獻,將可以幫助讀者應用所提到的這些方法。書中同時也指出不同的方法,是如何在DMAIC製程中使用。
本書第八版的新增內容包括:品質改善實施、在非製造業領域的品質工具應用、伯努利(Bernoulli) 製程監控、低缺點水準的製程監控,和應用實驗設計進行製程與品質改善。此外,本書的許多章節也重新改寫,並增列新的參考文獻及共計120題的作業題目於各章中,讓讀者對於各章主題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目錄
第一部分 序言
第1章 現代企業環境的品質改善
第2章 DMAIC問題解決流程
第二部分 品質管制與改善的有用統計方法
第3章 建模過程品質
第4章 製程品質的推論
第三部分 統計製程管制與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5章 統計製程管制的方法與哲學
第6章 計量值管制圖
第7章 計數值管制圖
第8章 決定製程與量測系統的能力
第四部分 其他統計製程監控與管制技術
第9章 累積和與指數加權移動平均管制圖
第10章 其他單變量統計製程監控與管制圖技術
第11章 多變量統計製程監控與管制
第12章 工程製程管制與統計製程管制
第五部分 符合設計實驗的製程設計與改善
第13章 製程設計與改善的因子和部分因子實驗
第14章 製程最佳化的實驗設計
第六部分 允收抽樣
第15章 計數值允收抽樣
第16 章 額外的允收抽樣方法
附錄
I. 統計品質管制經常使用的一般機率分配彙整
II. 累積標準常態分配
III. 卡方分配百分點
IV. t分配百分點
V. F分配百分點
VI. 建構計量值管制圖的因素
VII. 雙邊常態公差界限的因素
VIII. 單邊常態公差界限的因素
索引
立即查看
食品技師全攻略2.0(106年~112年試題詳解)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
近十幾年來食品安全議題受到舉世重視,自2008年進口大陸三聚氰胺攙偽奶粉事件起,隨後接踵而來的食安事件層出不窮,如起雲劑添加非法化學物質塑化劑、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毒澱粉、黑心油混油事件、工業級添加物混入食品、日本進口輻射食品、逾期食品改標重製販售、DDT玫瑰茶、孔雀綠鰻魚、蘇丹紅鹹蛋蛋黃、戴奧辛與芬普尼雞蛋、液蛋事件、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美豬進口、冰淇淋與泡麵含有環氧乙烷、美式賣場販賣的莓果含有A型肝炎病毒等,這些食安事件使民眾對於食品管理存疑引發消費信心危機。
鑒於食品安全為公共衛生及民眾所關心之民生重點,「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數次修法、食品雲「五非不可」和蔡總統「食安五環」之執行,以強化食品業者的管理及稽查機制;衛福部擬定「食品安全政策白皮書」以擘劃我國未來食品安全管理新藍圖;「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擴大強制執行業者;「食品業者專門職業或技術證照人員設置及管理辦法」強制業者聘請專門職業人員與具技術士證照人員為食安把關。經過這幾次的食安事件後,政府不斷擴增食品衛生檢驗高普考之缺額,以彌補食安漏洞。
食品技師與食品衛生檢驗、農產加工高普特考具有相同的考試科目,在準備這兩種考試時,考題可以互相參考,然而其參考答案就顯得相當重要,好的答案可以使讀者快速了解並熟記重點。
作者於食品補教界任職十五年之久,將答題經驗與技巧撰寫成此書,期能提供最完整與精隨的參考答案,以供考生作為考試的藍本。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在使讀者了解食品衛生與安全的重要議題,認識食品添加物、包裝、保藏、基改食品、食物中毒、HACCP等食品相關原理與法規。
★本書巧妙地將每一個單元分為兩頁,一頁文一頁圖,左右兩頁互為參照化、互補化與系統化,將文字、圖表等生動活潑的視覺元素加以有效整合。
食品衛生與安全是公共衛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餐飲、營養學及衛生行政的重要課題。食品安全預防的焦點,旨在制定可行的目標,降低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建立完善的監測系統,以確保食品安全。
本書介紹食品衛生與安全涵蓋的各種層面,包括食品衛生法規、食物中毒、食品腐敗問題、來自食品添加物或環境污染物的化學物質、餐飲衛生管理、食品安全之評估方法及食品工廠之衛生安全管理等。
目錄
一、食品衛生與餐飲相關法規
第1章 食品衛生與安全緒論
1.1 食品衛生的定義
1.2 食品與健康
1.3 食品衛生安全的指導原則
1.4 食品衛生的簡易性檢查
1.5 致癌物質
第2章 食品衛生行政
2.1 食品衛生主管機關
2.2 衛生機關對食品業務的管理
2.3 衛生機關對食品衛生管理的違法處分
第3章 食品衛生法規
3.1 食品衛生管理法
3.2 健康食品管理法
3.3 食品廣告
3.4 有機農產品
3.5 產銷履歷農產品
3.6 食品回收
第4章 食品衛生標章
4.1 CAS
4.2 GMP
4.3 GSP、GAP
4.4 ISO
4.5 清真認證
二、食品腐敗與微生物
第5章 食品腐敗與防治
5.1 食品腐敗現象
5.2 微生物與食品腐敗
5.3 酵素、氧氣與食品腐敗
5.4 油脂變質
5.5 防止食品腐敗的方法
5.6 國產食品的腐敗問題
第6章 微生物
6.1 微生物的種類及數量
6.2 指標微生物
6.3 食品中的微生物
6.4 滅菌
6.5 食物中毒菌的檢測特性
第7章 食品保藏
7.1 食品保藏原理及目的
7.2 高溫加熱
7.3 乾燥
7.4 冷藏、冷凍
7.5 鹽藏、糖藏
7.6 煙燻、發酵
7.7 改變酸鹼值、氣體、放射線
7.8 製罐
三、食品安全性評估
第8章 毒性與安全性評估
8.1 毒物與毒性
8.2 急性毒性
8.3 慢性毒性、繁殖、致畸試驗
8.4 致癌性
8.5 致突變性
8.6 安全性評估
8.7 安姆氏試驗
四、食品添加物、食品洗潔劑與食品包裝
第9章 食品添加物
9.1 食品添加物的意義
9.2 食品添加物管理
9.3 食品添加物應具備的條件
9.4 食品添加物安全性評估
9.5 主要的食品添加物種類
9.6 食品添加物的用途及毒性
9.7 防腐劑
9.8 殺菌劑
9.9 保色劑
9.10 抗氧化劑
9.11 著色劑
9.12 調味劑
9.13 黏稠劑、結著劑
9.14 漂白劑、膨脹劑
9.15 食品香料
9.16 乳化劑
第10章 食品洗潔劑
10.1 食品用洗潔劑的定義
10.2 洗碗精
10.3 石化洗劑
第11章 食品包裝
11.1 食品包裝的目的
11.2 食品包裝材料的衛生安全
11.3 塑膠類材料
11.4 非塑膠類材料
11.5 食品包裝法
五、食品危害
第12章 食物中毒
12.1 食物中毒的定義及分類
12.2 食物中毒的處理
12.3 臺灣地區食物中毒發生狀況
12.4 細菌性食物中毒
12.5 黴菌毒素性食物中毒
12.6 天然毒素性食物中毒
12.7 化學性食物中毒
第13章 食物過敏
13.1 食物過敏症候群
13.2 過敏性反應
13.3 過敏原
第14章 食物媒介傳染病
14.1 細菌性傳染病
14.2 病毒性傳染病
14.3 狂牛症
14.4 寄生蟲
14.5 人畜共同疾病
14.6 肉毒桿菌
14.7 李斯特菌
14.8 貝類
14.9 經口傳染病
第15章 食品被汙染的衛生問題
15.1 有害金屬
15.2 殘留農藥
15.3 農藥種類
15.4 動物用藥
15.5 瘦肉精
15.6 加熱產生之有害物質
15.7 PAH
15.8 多氯聯苯
15.9 螢光劑
15.10 戴奧辛
15.11 塑化劑
15.12 輻射線
15.13 包裝材料釋出之毒素
15.14 三聚氰胺
15.15 順丁烯二酸酐
15.16 反式脂肪酸
15.17 丙烯醯胺
15.18 單氯丙二醇
15.19 食品摻偽
六、餐飲衛生管理
第16章 膳食工廠之衛生
16.1 膳食工廠的設施
16.2 膳食工廠的人員及清潔
第17章 食品業管理
17.1 個人衛生管理
17.2 衛生稽查
17.3 衛生標準
17.4 餐具清潔及衛生管理
17.5 餐飲安全與衛生
七、其他相關議題
第18章 環境賀爾蒙
18.1 環境賀爾蒙的定義
18.2 環境賀爾蒙種類
18.3 環境賀爾蒙管理
18.4 環境賀爾蒙危害
第19章 基因改造食品
19.1 基因改造食品的定義
19.2 基因改造食品的優點
19.3 基因改造食品的缺點
19.4 基因改造食品標示
19.5 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評估
第20章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
20.1 食品安全管制的定義
20.2食品安全管制的優點
20.3 食品安全管制的組成要素
20.4 食品安全管制的限制
20.5 食品安全管制認證
20.6 食品安全管制的缺失與改進
20.7 我國實行食品安全管制狀況
立即查看
圖解食品添加物與實務
系列名:圖解系列
ISBN13:9786263438231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張哲朗;李明清;黃種華;吳伯穗;顏文俊;蔡育仁;徐能振;邵隆志
裝訂/頁數:平裝/312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重量:520克
版次:3
出版日:2023/03/28
中文圖書分類:食品化學
內容簡介
食品添加物的管理,除了政府主管機關應制定規範供業者及民眾依循,並執行例行性的輔導與工廠查核等督導業務之外,使用食品添加物業者的自主管理以及消費者對食品添加物有正確的認識,應是食品添加物管理最有效的一環。而如何提供食品添加物的簡易正確資料,引導消費者正確的認知及業者正確管理及安全使用食品添加物,進而達到自主管理的目標,為本書最主要的目的。本書以圖解方式解說,希望讓初次接觸的讀者容易上手。
目錄
第1章 認識食品添加物
1.1 食品添加物的定義
1.2 食品添加物的分類(一)
1.3 食品添加物的分類(二)
1.4 食品添加物使用之國際通則
1.5 食品添加物的標示
1.6 食品添加物之管理
1.7 食品添加物查驗登記作業
1.8 食品添加物工廠衛生管理人員
第2章 食品添加物的安全性
2.1 安全性解析
2.2 急性毒性試驗
2.3 慢性毒性試驗
2.4 致突變試驗
2.5 致癌性試驗
2.6 致癌物質(一)
2.7 致癌物質(二)
2.8 一類致癌物質
第3章 防腐劑
3.1 台灣使用的防腐劑
3.2 中國常用的防腐劑
3.3 己二烯酸和其鹽類
3.4 苯甲酸
3.5 對羥苯甲酸乙酯
3.6 生物防腐劑
3.7 乳酸鏈球菌素
3.8 防腐劑的認知與未來
第4章 殺菌劑、抗氧化劑
4.1 過氧化氫(雙氧水)
4.2 抗氧化劑
4.3 L–抗壞血酸(維生素C)
第5章 漂白劑、保色劑、著色劑
5.1 漂白劑
5.2 保色劑
5.3 硝酸鹽對人體的影響
5.4 亞硝酸鹽對人體的影響
5.5 著色劑
第6章 品質改良劑、釀造用劑及食品製造用劑(麵粉處理劑、硬化劑、抗結塊劑、抗起泡劑、安定劑)
6.1 品質改良劑
6.2 釀造用劑
6.3 食品製造用劑
6.4 碳酸鈣
第7章 營養添加劑、膨脹劑、香料
7.1 營養添加劑
7.2 膨脹劑
7.3 食品香料
7.4 香辛料
第8章 調味劑(甜味劑、酸度調整劑)
8.1 甜味劑
8.2 酸味劑
8.3 鮮味劑
第9章 黏稠劑、結著劑、乳化劑(螯合劑、載體、凝膠劑、增量劑)
9.1 黏稠劑
9.2 結著劑
9.3 乳化劑
第10章 食品添加物的使用
10.1 食品配方設計—食品添加物的使用
10.2 主要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
10.3 主要食品添加物的規格
10.4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標準草案範例
第11章 食品添加物的使用實例
11.1 蔬菜及水果罐頭
11.2 調味牛奶
11.3 冰淇淋
11.4 嬰兒奶粉
11.5 嬰幼兒食品
11.6 果汁飲料
11.7 清涼飲料
11.8 調理食品
11.9 布丁
11.10 餅乾類
11.11 肉類加工
11.12 蛋類加工
11.13 麵粉
11.14 牛軋糖
11.15 鳳梨酥
附錄一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附錄二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
附錄三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附錄四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
附錄五 食品及其相關產品追溯追蹤系統管理辦法
附錄六 食品業者專門職業或技術證照人員設置及管理辦法
附錄七 食品製造工廠衛生管理人員設置辦法
附錄八 食品業者登錄辦法
附錄九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圖解食品加工學與實務
系列名:圖解系列
ISBN13:9786263172210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李錦楓;李明清;張哲朗;顏文義;林志芳;謝壽山;陳忠義;鄭建益;施泰嶽;林慧美;顏文俊;蔡育仁;林連峯;黃種華;徐能振;吳澄武;吳伯穗;邵隆志;尤俊森
裝訂/頁數:平裝/280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5
出版日:2021/10/28
中國圖書分類:食品化學
內容簡介
本書由食品科技界耕耘多年的李錦楓教授,號召學界以及食品界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學者及專家19人共同執筆,傳承作者的食品加工實務經驗,期望讓初次接觸的讀者藉由此書學習食品加工學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書中特別列入在食品加工上,必要的共通單元操作,是為了讓學習者透過共通技術的學習,具備基礎的能力。而在技術層面,則把最近食品加工上一些使用的新技術作簡要的介紹。本書是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參考書籍。
目錄
第1章 台灣食品加工業發展策略與措施
1.1 台灣食品加工業發展策略與措施
第2章 食品加工概論
2.1 食品的劣變
2.2 食品的保存原理
2.3 加工原料的獲取
2.4 標竿產品的學習與超越
2.5 食品包材的選用
第3章 米的加工
3.1 米穀粉
3.2 米粉絲
3.3 糯米米與粳米米
3.4 粿仔條(河粉)
第4章 小麥及澱粉的加工
4.1 麵粉
4.2 麵條類
4.3 麵筋與小麥澱粉
4.4 餅乾(一)
4.5 餅乾(二)
4.6 熟麵
4.7 包子
第5章 豆類、種子及油脂的加工
5.1 豆腐
5.2 豆奶
5.3 豆沙(豆餡)
5.4 大豆蛋白(濃縮蛋白及分離蛋白)
5.5 納豆
5.6 油脂類
5.7 油脂的選用
5.8 豆花
第6章 蔬菜及水果的加工
6.1 柳橙汁
6.2 芒果乾
6.3 梅乾及糖漬梅
6.4 醃製白蘿蔔(蘿蔔乾)
第7章 乳品的加工
7.1 鮮奶
7.2 鮮奶油
7.3 乾酪
7.4 奶粉
7.5 加糖煉乳
7.6 冰淇淋
7.7 優格
7.8 優酪乳及發酵乳飲料
第8章 肉、蛋類的加工
8.1 液態蛋
8.2 濃縮蛋
8.3 蛋粉
8.4 皮蛋
8.5 鹹蛋
8.6 香腸
8.7 美乃滋
8.8 火腿
8.9 臘肉
第9章 水產品的加工
9.1 乾柴魚
9.2 海苔
9.3 石花菜
9.4 海參
9.5 海帶
第10章 酒類的製造
10.1 酒精
10.2 米酒
10.3 啤酒
第11章 調味食品的製造
11.1 味精
11.2 高鮮味精
11.3 風味調味料(雞精粉)
11.4 醬油
11.5 豆醬
11.6 醋
11.7 食鹽
第12章 甜味劑的製造
12.1 砂糖(一)
12.2 砂糖(二)
12.3 澱粉糖(一)
12.4 澱粉糖(二)
12.5 麥芽飴(一)
12.6 麥芽飴(二)
第13章 嗜好品類的製造
13.1 茶葉
13.2 茶包裝飲料
13.3 即溶咖啡
13.4 咖啡包裝飲料
13.5 可可粉
第14章 烘培糖果餅乾的製造
14.1 牛軋糖
14.2 中秋月餅
14.3 蘇打餅乾
14.4 蜂蜜蛋糕
14.5 巧克力
14.6 薄脆餅乾
第15章 罐頭食品的製造
15.1 鳳梨罐頭
15.2 蘆筍罐頭
15.3 果醬罐頭
15.4 竹筍罐頭
15.5 洋菇罐頭
15.6 八寶粥罐頭(一)
15.7 八寶粥罐頭(二)
15.8 仙草蜜罐頭
第16章 食品加工的單元操作
16.1 清洗
16.2 食品擠壓
16.3 液體濃縮
16.4 食品乾燥
16.5 食品冷凍
16.6 食品殺菁
16.7 食品殺菌(一)
16.8 食品殺菌(二)
16.8 食品取樣方法
第17章 食品加工的新技術
17.1 超臨界萃取技術
17.2 殺菌袋製作技術
17.3 高壓加工技術
17.4 薄膜技術
第18章 台灣食品加工與未來的展望
18.1 台灣食品加工未來的展望
附錄一 食品衛生管理法
附錄二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圖解食品化學
系列名:圖解系列-食品化學
ISBN13:9789865226619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程仁華;梁志弘;孫藝玫;陳祖豐
裝訂/頁數:平裝/240頁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4/28
中國圖書分類:食品化學工業;營養化學工業
內容簡介
食品化學為食品營養科學專業中重要的基礎科學,本書特點為經由深入淺出的本文敘述,並搭配淺顯易懂的圖解說明,使讀者能很快的進入主題,充分了解。
本書區分為基礎部分和專題解說部分,基礎部分主要是包括食物六大營養素的說明;專業解說則包括食品相關專題的說明。
本書適合專業主修食品科學及營養科學人士閱讀,一般對食品相關議題感興趣的人士,也可閱讀以進入食品化學的門檻。因此,此書對各階層的進修都有所幫助。
目錄
第一章 水
1-1 水概述
1-2 食品中的水分
1-3 水活性
1-4 等溫吸濕曲線
1-5 水活性對微生物之影響
1-6 水活性與食品化學反應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
2-1 碳水化合物概述
2-2 碳水化合物之生成及其角色
2-3 碳水化合物之分類
2-4 單醣之結構
2-5 單醣之種類
2-6 雙醣之種類
2-7 常見寡醣之種類
2-8 常見多醣之種類
2-9 常見之多醣水合膠體
2-10 果膠之結構及其凝膠機制
第三章 脂類
3-1 脂類分類與油脂結構
3-2 脂肪酸結構(一)
3-3 脂肪酸結構(二)
3-4 油脂的化學變化(一)
3-5 油脂的化學變化(二)
3-6 油脂品質鑑定(一)
3-7 油脂品質鑑定(二)
3-8 油脂品質鑑定(三)
第四章 蛋白質
4-1 胺基酸的一般性質
4-2 蛋白質的一般性質
4-3 蛋白質營養價值評估(一)
4-4 蛋白質營養價值評估(二)
4-5 蛋白質的變性作用(一)
4-6 蛋白質的變性作用(二)
4-7 蛋白質的呈色反應及定量分析(一)
4-8 蛋白質的呈色反應及定量分析(二)
4-9 食品蛋白質的功能性質(一)
4-10 食品蛋白質的功能性質(二)
4-11 蛋白質的化學反應及其衍生物(一)
4-12 蛋白質的化學反應及其衍生物(二)
4-13 蛋白質的側鏈基因和修飾作用
第五章 維生素
5-1 維生素概論
5-2 脂溶性維生素(一)
5-3 脂溶性維生素(二)
5-4 脂溶性維生素(三)
5-5 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群(一)
5-6 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群﹙二﹚
5-7 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群﹙三﹚
5-8 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群﹙四﹚
5-9 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群﹙五﹚
5-10 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C(抗壞血酸)
第六章 礦物質
6-1 定義及分類
6-2 磷與鎂
6-3 硫與鐵
6-4 鈉、鉀、氯、碘
6-5 鋅、銅、氟、硒、鉻
第七章 酵素
7-1 酵素的特徵(一)
7-2 酵素的特徵(二)
7-3 酵素的命名和分類
7-4 酵素與食品科學
7-5 固定化酵素
7-6 擫與消費者安全
第八章 色素
8-1 概述
8-2 四吡咯(卟啉)色素(一)
8-3 四吡咯(卟啉)色素(二)
8-4 類胡蘿蔔素(一)
8-5 類胡蘿蔔素(二)
8-6 多酚類色素(一)
8-7 多酚類色素(二)
8-8 多酚類色素(三)
8-9 多酚類色素(四)
8-10 多酚類色素(五)
8-11 多酚類色素(六)
8-12 其他天然食品色素(一)
8-13 其他天然食品色素(二)
8-14 其他天然食品色素(三)
8-15 其他天然食品色素(四)與人工合成色素
第九章 肉之特性
9-1 肉的來源、組織結構、化學成分與營養(一)
9-2 肉的化學成分與營養(二)
9-3 肉的色澤
9-4 肉蛋白質的特性及其作用
9-5 肉的風味(一)
9-6 肉的風味(二)
9-7 肉的風味(三)
第十章 乳之特性
10-1 乳的來源與飲用好處
10-2 牛乳特性與鮮乳
10-3 酪蛋白與乳清蛋白
10-4 乳製品的製作處理方式
10-5 乳的成分、乳酪組成與冰淇淋的製造
10-6 牛乳中的酵素、維生素與礦物質
10-7 牛乳微生物(一)
10-8 牛乳微生物(二)
10-9 牛乳的殺菌滅菌與其他乳品
10-10 乳品添加物與機能性乳品
第十一章 食品添加物
11-1 食品添加物介紹與定義
11-2 食品添加物之使用歷史及目的
11-3 食品添加物之安全性評估
11-4 臺灣食品添加物之管理
11-5 臺灣食品添加物之分類及其主要功能
11-6 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維持新鮮度目的之各類食品添加物介紹
11-7 食品製造或加工所需之各類食品添加物介紹
11-8 增加食品吸引力目的之各類食品添加物介紹
11-9 強化或補充營養物質及其他目的之各類食品添加物介紹
11-10 使用食品添加物可能違規之處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