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勞動法隨觀 (3版) | |||
作者: | 蔡信章 | |||
版次: | 3 | |||
ISBN: | 9789860671155 | |||
出版社: | 翰蘆 | |||
書籍開數、尺寸: | 17x23x4.04 | |||
重量: | 1.18 Kg | |||
頁數: | 808 | |||
內文印刷顏色: | 單色 | |||
#法律
#相關專業 #勞工/勞動相關法律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勞動基準法隨身查 系列名:小市民法律大作戰 ISBN13:9789864512201 出版社:書泉 作者:周志盛;周瑋軒; 周瑋倫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1cm*14.8cm*1.5cm (高/寬/厚) 重量:385克 版次:3 出版日:2021/04/29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勞動基準法歷年來重要的解釋令,並且融合實務議題詳加分析,是職場上班族熟稔自身權益的實用工具書。細究本書特色有下列數項: 1.每一條文標示制定要旨,便利讀者查詢與閱覽。 2.逐條彙整主管機關發布之重要解釋令,以使勞資雙方有所依循。 3.常用條文輔以實務解析,藉以探究勞資雙方常見的迷思。 4.敘述簡要、條理清晰,是職場工作者與在校學子必備的工具書。 5.提供讀者人資管理、勞資關係與勞動法令的諮詢服務。 目錄 PART1 勞動基準法 勞動基準法 第一章 總則 第1條 立法宗旨 第2條 用辭定義 【解釋令】 公司法委任之(總)經理是否適用勞動基法疑義 委任之經理人,非屬勞工 董事之退休金不得自勞工退休準備金中發給 勞工試用期間,雇主終止勞動契約,應否發給資遣費疑義 從事非勞動契約之值日夜工作津貼為非工資 定期支領之伙食津貼或交由伙食團辦理者屬工資,免費提供伙食或補助伙食且對未用膳勞工不另為補助者不屬工資 全勤獎金屬工資 出差用之汽油油單及折舊維修費非工資 按月計給之久任津貼屬工資 依路途遠近實發之交通補助費或月票為非工資 每三個月固定給付之工作獎金是否屬工資疑義 工資認定疑義 天然災害發生時(後)勞工之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處理原則 事業單位停工,其停工期間工資如何發給疑義 新工時制度實施後,按日計酬或按時計酬勞工的工資如何計給? 依工作地點遠近支給之交通補助費是否屬工資疑義 雇主應發給計件勞工假日工資 勞工定期固定支領之伙(膳)食津貼應列入平均工資計算 普通病假工資折半或不給之時段及留職停薪期間不列入計算平均工資 平均工資計算方式細節 每月發給開車上下班勞工之汽油補助及折舊維修費應列入計算平均工資 考績獎金免併入計算平均工資 「一月平均工資」等於勞工退休或資遣前六個月工資總額直接除六 勞工工資如有變動,雇主如何申報調整提繳工資? 【實務解析】 工資與非工資如何認定? 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第3條 適用行業 第4條 主管機關 第5條 禁止強制勞工勞動 第6條 禁止介入他人勞動契約 第7條 勞工名卡 第8條 建立工作環境及福利設施 第二章 勞動契約 第9條 勞動契約分類 【解釋令】 非繼續性工作才能簽定期契約 事先簽約抛棄勞工權利違法無效 主管機關指勞動契成立所在地 僱用已付給退休金之勞工,其年資重新起算 勞動契約可以口頭或書面約定 【實務解析】 勞工簽訂定期契約屆滿後,雇主是否仍須支付資遣費? 勞資雙方簽訂的特定性工作定期契約,是否須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於勞動契約的擬訂,應注意哪些容易衍生的爭議問題? 第9-1條 離職後競業禁止之約定 【實務解析】 何謂競業禁止條款?目前企業界的作法為何? 競業禁止契約是否抵觸憲法對於人民工作權的保障?簽訂後可以撤銷嗎? 勞資雙方於實務上簽訂競業禁止契約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第10條 工作年資合併計算 【解釋令】 解僱後再僱用,中斷年資不論多久原年資均不計 自請辭職後再重僱用,不論中斷多久原年資不計 資遺後重新僱用原年資不計 定契屆滿再考試錄用為不定期契約,原年資不併計 第10-1條 調動五原則 【解釋令】 調動勞工五原則 調動勞工工作部門可變更職務津貼 勞工調動至關係企業,應適用勞退新制或舊制? 勞工受雇主派駐於他公司,雇主是否仍須提繳退休金? 【實務解析】 雇主調動勞工的工作職務,須要勞工同意嗎? 勞資雙方因調動爭議進行調解期間,雇主可否解僱勞工?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在調整勞工職務或調動工作地點時,應注意哪些作業要點? 第11條 資遣要件 【解釋令】 已符退休者不得以資遣處理 【實務解析】 所謂勞工「不能勝任工作」的判斷依據為何? 「歇業」可以作為雇主預告勞工終止勞動契約的理由嗎? 雇主可以資遣勞工的法律要件?勞工可以主動請求雇主給付資遣費的規定? 雇主依法資遣員工時,其應付之法定責任? 「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重要規定為何? 第12條 解僱要件 【解釋令】 勞工被判刑且緩刑者不構成開除要件 曠工日數計算方法 自知悉日起三十日為之之計算 【實務解析】 企業應如何規範勞工的試用期間? 勞工於試用期間遭到解僱,可否向雇主要求資遣費?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於勞工試用期間應有的正確認知? 勞資爭議的分類為何?如勞雇雙方因解僱事件引發爭議,如何處理? 勞工如有不誠實行為,雇主可否以「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為由逕 行解僱? 第13條 特定期間不得終止契約 第14條 勞工得終止契約請求資遣費 【解釋令】 勞工有B型肝炎或梅毒之處理 第15條 特定性定期契約三年屆滿 【解釋令】 勞工未預告雇主即行離職之處罰 預告期間包含假日 第十五條之一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 【解釋令】 派勞工受訓後約定服務期限問題 第16條 預告期間 【解釋令】 謀職假期間不得扣發全勤獎金 預告期間計算及預告期間工資給付標準 第17條 資遣費計算 【解釋令】 勞退新制施行後,資遣費如何計算? 勞工舊制年資結清之金額,得否另行約定返還或抵充資遣費、退休金? 【實務解析】 雇主依法終止契約時,與勞工另立拋棄部分資遣費的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第17-1條 禁止轉掛 【解釋令】 有關勞動基準法第17條之1規定之適用疑義 有關勞動基準法第17條之1第1項所定面試該派遣勞工或其他指定特定派遣勞工 之行為適用疑義 第18條 不得請求資遣費 第19條 服務證明 【解釋令】 服務證明書之格式 第20條 改組轉讓 【解釋令】 退役後不願留任無資遣費 【實務解析】 何謂「事業單位改組或轉讓」?勞資雙方的權利義務為何? 公司合併時,未留用的勞工可以請求資遣費嗎? 「企業併購法」對於未留用或拒絕留用之勞工有何規定? 公司合併時,人力資源部門應明瞭之作業要點? 第三章 工資 第21條 工資勞雇雙方議定 【解釋令】 曠工只能扣當日工資 職務加給得因職務變動增減 勞工請假被扣全勤獎金,致當月所得低於基本工資疑義 員工全月出勤惟因被扣生產獎金致低於基本工資,是否違法疑義 勞資爭議期間工資給付問題 修正「基本工資」 【實務解析】 企業可否以營運不佳的理由,調降勞工的工資?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在進行薪資調整作業時,應考量之合法性與正當性因素為何? 企業未來薪資設計的變革方向為何? 第22條 工資給付 【解釋令】 工資請求權消滅時效 第22-1條 派遣勞工工資保障 第23條 定期發給二次 第24條 延長工作時間之工資 【解釋令】 勞工出差超時應視為加班 出差人員工作起訖時間應於勞動契約規定 全勤獎金列入工資計算 工資加倍加給之計算 每日在八小時以內之工作不視為加班 加班至第五小時工資如何計算 加班費追補時效以五年為限 【實務解析】 值班津貼可以替代加班費嗎?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於加班費認定,應建立哪些正確的認知? 第25條 同工同酬 ...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為推進勞動法學途徑之一次跨領域嘗試。勞動法學通常是屬於通則性之討論,未必能直接對個案情況直接適用。相對的,法院判決則有可能是屬於個案之裁量,不直接等同通則性之適用。如何在法律架構下,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應是屬於勞動法跟法院判決可以相輔相成之處。透過本次十個當前關鍵勞動法議題之嘗試,勞動法理有機會能直接跟法院判決對話,相信能夠促成「勞動法一般性理論」跟「判決個案衡平」之交流火花,促進理解跟共識。 【目錄】 葫蘆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序/鄭傑夫 院長序/侯岳宏 勞動法中心誌謝序/傅柏翔 .定額給付加班費之實務發展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3號判決評析/侯岳宏/1 .勞工特別休假排定權爭議之研究 ──評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上字第111號判決/周兆昱/15 .代扣工會會費相關爭議問題解析 ──評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440號判決/張義德/33 .從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6年度訴字第963號論協商終結和僵局之認定與法理/傅柏翔/55 .試用期間內之解僱/郭玲惠/69 .CRPD身心障礙公約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8年度訴字第2000號判決之觀察/林佳和/87 .「雇主調動勞工應考量其家庭生活利益」規範之演繹與思議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勞上字第193號民事判決之見解對話/陳建文/111 .霸凌之認定 ──評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5年度勞訴字第76號民事判決/邱冠喬/143 .論微型企業雇主之性騷擾防治義務 ──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上字第594號判決、110年度上字第68號判決之啟發/林慶郎/159 .數位勞動平台成立僱傭關係之「認定」與「推定」 ──最高行政法院110年度上字第488號暨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9年度訴字第1046號判決評釋/邱羽凡/179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可能是目前中國勞動法書籍中最貼近實務的工具書,對大陸外的律師、大陸投資者、雇員和大學的教學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我們以實務問答的方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複雜法律問題簡明地呈現給讀者,清楚明白地回答讀者心中“我的權利和我該怎麼辦?”的問題。 全書精選了超過一千個法院判例,呈現了中國勞動法實務中具體問題的法律後果,反映了中國各省市法院在具體實務問題中的處理方向,對讀者具有相對可靠的實務指導作用。 【目錄】 序言 i 第一章 勞動關係 1 第一節 勞動關係的原則與分類 2 1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待對方的原則是什麼? 2 2 中國勞動法下有哪幾種勞動關係類型? 2 3 我入職時應該簽訂集體合同還是個人合同? 4 4 用人單位與員工簽訂的集體合同有什麼法律效力? 4 5 單位只跟我簽訂了固定期限合同沒有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這樣合法嗎? 6 6 我簽訂的綜合計算工時制(或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合同有效嗎? 6 7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特殊勞動關係? 8 8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勞務關係? 12 第二節 勞動關係與勞務關係的區別 14 9 怎樣甄別我單位的員工是非全日制還是全日制員工? 14 10 非全日制員工可以要求轉為無固定期限或其他形式的勞動合同嗎? 16 11 志願者可以與單位形成勞動關係嗎? 17 12 怎樣區分勞動關係和勞務關係? 18 13 我是有固定工作安排的清潔工,我是這家公司的員工還是勞務人員? 20 14 員工在家待命隨時等待工作安排是否有權要求支付工資? 21 15 我與單位之間是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有什麼不同法律後果? 22 16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和非全日制的勞動關係與勞務關係有什麼區別? 23 第三節 特殊類型人員與工作關係 24 17 我是15歲的工人,單位應當承擔我的工傷賠償責任嗎? 24 18 公司老闆聘用了一名家庭成員,他與公司是否構成勞動關係? 24 19 我達到退休年齡後單位繼續聘用我,我們之間屬於勞動關係嗎? 25 20 公司招聘了一名62歲的員工,雙方之間是勞動關係嗎? 26 21 我公司和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簽訂了一份勞務外包協議,這樣做合法嗎? 27 22 我被人力資源公司安排到一家公司上班,我和人力資源公司是什麼關係? 28 23 勞務派遣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嗎? 30 24 我們是一家外國公司代表處,我們可以在中國直接聘請員工嗎? 31 25 我是一名公務員,我與政府之間是勞動關係嗎? 31 第四節 勞動爭議程序 32 26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爭議應當通過什麼程序處理? 32 27 勞動者或用人單位提出勞動仲裁申請有時間限制嗎? 33 28 勞動仲裁委或法院會主動審查勞動仲裁時效嗎? 37 29 員工請求確認勞動關係是否受到一年的勞動仲裁時效限制? 38 30 我向單位提出試用期違法的賠償金是不是太遲了? 40 31 什麼是勞動仲裁的時效中斷和時效中止? 41 32 什麼地方的勞動仲裁委有權受理勞動爭議案件? 43 33 我單位勞動仲裁敗訴後可以向法院提起上訴嗎? 44 第二章 勞動關係開始 45 第一節 勞動關係起始用人單位義務 45 34 用人單位應當為員工購買什麼種類的社會保險? 45 35 單位招聘員工時確定了入職待遇後又反悔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47 36 勞動關係開始時間是以實際開始工作還是勞動合同規定為準? 47 37 用人單位應當怎樣建立和維護員工的勞動檔案? 48 38 員工入職後拒絕簽訂勞動合同,我單位怎麼辦? 49 39 單位收取我的押金、扣押我的證件,這樣合法嗎? 49 40 用人單位安排應聘者無薪的試工,這樣合法嗎? 51 41 我是一名在校實習生,用人單位不支付我工資合法嗎? 51 第二節 二倍工資與用人單位免責 53 42 什麼是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 53 43 哪些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與員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56 44 二倍工資賠償義務有哪些免責情形? 57 45 倒簽或補簽勞動合同可以使用人單位免於承擔二倍工資的責任嗎? 59 46 目前各地法院有哪些關於員工補簽倒簽勞動合同的參考判例? 60 47 無效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應當承擔二倍工資的賠償責任嗎? 62 48 員工故意讓他人代簽勞動合同然後索賠二倍工資,用人單位需要賠償嗎? 63 49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後雙方只簽訂了一份變更協議會不會導致二倍工資賠償? 64 50 實務中有哪些例外的用人單位免於承擔二倍工資責任的其他情形? 65 第三節 二倍工資的計算 66 51 二倍工資的可追責時段是如何確定的? 66 52 怎樣計算新員工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 69 53 我要求單位賠償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是不是太晚了? 71 54 怎樣計算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 73 55 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76 56 連續兩次固定期限合同後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嗎? 77 57 怎樣計算固定期限合同到期後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 82 58 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工資標準如何確定的? 85 第四節 試用期與勞動合同效力 87 59 用人單位對新招聘的員工可以約定多長時間的試用期? 87 60 我是公司剛招聘的員工,我在試用期內有什麼權利和義務? 88 61 用人單位延長新招員工的試用期有什麼法律後果? 90 62 用人單位要求在職員工通過第二次試用期合法嗎? 91 63 用人單位在新員工試用期到期後才通知解除勞動關係合法嗎? 93 64 我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嗎? 94 65 我的用人單位和我簽訂工作任務合同合法嗎? 96 66 我的勞務派遣合同屬於無效嗎? 98 67 目前中國勞務派遣無效的司法審判規則是什麼? 100 第三章 員工權利 103 第一節 員工休假與特別權利 103 68 我是一名員工,享有哪些休假休息的基本權利? 103 69 員工享有哪些法定節假日? 105 70 我是公司的人事經理,我怎麼計算員工的加班工資? 106 71 特殊工時制度下我應當如何計算加班工資? 107 72 員工調休可以折抵加班小時數嗎? 109 73 法律是怎樣規定員工應享有的帶薪年休假待遇的? 110 74 用人單位應當怎樣安排處理員工的帶薪年休假待遇? 113 75 用人單位應怎樣處理員工多年累積的未休年假? 114 76 我是一名員工,我有什麼喪假權利? 116 77 我妻子生孩子了。我有什麼陪產假權利? 117 78 勞動法的法規對高溫津貼是如何規定的? 118 79 我是一名員工,我有什麼工間休息權利? 122 第二節 病假與女員工權利 123 80 我生病了,我應該怎樣向單位請假? 123 81 我是一名員工,我可以有多少天的帶薪病假? 123 82 我單位應該怎樣給生病員工病假期間發工資? 125 83 非全日制員工、不定時和綜合計算工時制員工生病也有帶薪病假嗎? 126 84 患有癌症的員工應當有多長時間的醫療期? 127 85 我公司的員工患病醫療期滿後仍未痊癒怎麼辦? 129 86 我患病醫療期滿後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出來了,我該怎麼辦? 131 87 我患有長期疾病,現在和單位正在打官司,我可以不用去上班嗎? 132 88 我是一名懷孕的員工,我有什麼權利? 133 89 勞動法對女性員工有什麼特別保護? 135 90 女性員工收入低於男性員工,用人單位這樣做是否違反了同工同酬的原則? 135 第三節 用人單位對工傷的處理 137 91 哪些情況應當認定為工傷? 137 92 什麼是勞動者的職業病? 139 93 哪些疾病屬於職業病? 140 94 工傷復發的情況我怎麼處理? 140 95 員工停工留薪期滿但傷病仍未痊癒用人單位怎麼辦? 142 96 員工停工留薪期滿但勞動能力鑒定正在進行中,用人單位應當怎樣發工資? 144 97 我單位怎樣處理申請延長停工留薪期的相關事項? 146 98 員工工傷或職業病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出來了,我們怎麼辦? 148 第四節 員工工傷和職業病的相關權利 151 99 工傷或職業病的員工有哪些待遇? 151 100 工傷後未停工休息的員工可以兼得已付的工資和停工留薪期工資嗎? 155 101 員工下班途中發生車禍後得到了肇事方的賠償,他還可以享受工傷待遇嗎? 156 102 我離職後檢查發現有塵肺,單位應當承擔責任嗎? 157 103 員工任職的兩家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都存在職業危害因素,誰應承擔該員工的職業病責任? 159 104 員工的商業意外保險可以沖抵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的工傷賠償嗎? 159 105 員工在勞動爭議中可以要求賠償精神撫慰金嗎? 161 106 患職業病或發生工傷事故的員工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賠償精神撫慰金嗎? 163 第四章 勞動合同履行 165 第一節 工資權利、計算和支付 165 107 員工的實發工資是怎麼計算的? 165 108 我的工資時薪低於最低工資,這樣做合法嗎? 166 109 用人單位停工了,員工的工資應當怎樣發放? 167 110 用人單位是否應當在疫情封城期間向員工支付工資? 168 111 用人單位在不定時和綜合計算工時制員工輪休期間只支付最低工資合法嗎? 169 112 計件工資制度下應怎樣核算員工的工資? 170 113 用人單位規定的計件工資制的勞動定額和計件單價合理嗎? 171 114 包月制工資制下如何計算工資? 173 115 用人單位給值夜班的員工支付低於最低工資的夜班津貼合法嗎? 173 116 公司承諾給員工的提成或獎勵,員工離職後仍然有義務支付嗎? 175 117 單位大幅度降低了我的工資,這樣合法嗎? 176 第二節 用人單位管理與紀律處分 177 118 中國法律和司法實踐是如何對待工作場所歧視等問題的? 177 119 用人單位能不能工作以外時間聯繫員工? 179 120 哪些制度性規則對員工的工作行為和表現有約束力? 179 121 我的用人單位對我紀律處分合法嗎? 182 122 我單位將一名員工停職調查其工作表現問題,這樣做合法嗎? 183 123 用人單位可以對員工罰款並扣工資嗎? 184 124 員工應當賠償用人單位因他的過錯造成的損失嗎? 186 125 用人單位之間調動員工有什麼法律後果? 189 126 多家用人單位同時使用一名全日制員工的法律後果是什麼? 190 127 員工工作時造成他人損失,誰應當負責賠償? 193 128 法律允許用人單位在哪些情形下調整員工的崗位? 195 129 用人單位怎樣合法地調整員工的崗位? 197 第三節 集體停工、股權激勵與用人單位違法 199 130 員工有權集體停工嗎? 199 131 目前涉及集體停工員工被解僱的合法性案件有哪些參考案例? 200 132 用人單位與員工簽訂的股權激勵協議是什麼? 202 133 用人單位與員工因股權激勵協議發生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嗎? 204 134 用人單位不是股權激勵的簽訂主體,誰應當承擔勞動爭議中的股權激勵協議責任? 205 135 員工簽訂了股權激勵協議但卻沒有得到股權利益,這樣合法嗎? 207 136 什麼是用人單位的克扣工資和拖欠工資? 209 137 克扣工資與拖欠工資在仲裁時效上有什麼區別? 211 138 什麼是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工資? 213 139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可能受到什麼行政處罰? 214 140 用人單位和負責人違反勞動法會承擔刑事責任嗎? 216 第五章 勞動關係終止 219 第一節 勞動關係終止:辭職、退休和死亡 220 141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和終止勞動關係有哪些方式? 220 142 我不想在公司幹了,我應該怎樣辭職? 221 143 員工被迫辭職,公司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222 144 我因為單位搬遷而辭職,我應當得到經濟補償金嗎? 225 145 我老闆解僱了我,但現在卻說我是自己辭職的。我該怎麼辦? 226 146 法律是如何規定法定退休年齡的? 228 147 目前國家及地方有哪些關於退休年齡規定及可參考司法案例? 230 148 用人單位可以和達到退休年齡的員工終止勞動關係嗎? 232 149 用人單位可以終止在傷病治療期內達到退休年齡的員工的勞動關係嗎? 236 150 員工因患病或非因工死亡,用人單位怎麼辦? 238 151 用人單位發生破產、公司注銷、被責令關閉時員工怎麼辦? 240 第二節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 241 152 用人單位在解除終止員工勞動關係時應當怎樣處理通知工會的程序? 241 153 我單位什麼情況下應當向員工支付醫療補助費? 243 154 用人單位合法解僱員工應當符合哪些法律規定的條件? 245 155 經營困難的公司應當怎樣合法地裁減員工數量以生存下去? 247 156 我公司可以因為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經營方式調整實施經濟性裁員嗎? 249 157 單位以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理由解除我的勞動合同合法嗎? 250 158 我單位的一名員工的工作表現不佳,我們可以解僱他嗎? 253 159 經濟性裁員與客觀情況變化的解除勞動關係有什麼不同? 255 160 用人單位在裁減員工時哪些類型的員工有特殊的不得解除的保護? 258 161 我公司的員工因犯罪被判刑,我們可以解除與他的勞動關係嗎? 258 162 我的單位以我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為理由解僱了我,單位這樣做合法嗎? 260 163 我公司發現一名員工被其他單位聘用,我們可以解僱他嗎? 261 第三節 勞動關係解除或終止補償的計算 262 164 我怎樣計算經濟補償金? 262 165 我怎樣計算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賠償金? 262 166 計算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有哪些具體注意事項? 264 167 怎樣區分2008年前後工齡的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計算? 266 168 我如何計算代通知金的金額? 267 169 用人單位違法解僱員工後應當賠償其工資損失嗎? 268 170 我失業了以後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70 171 用人單位在什麼情況下應當支付加付賠償金? 272 第四節 勞動關係終止的其他事項 273 172 我的醫療期未滿但我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了,單位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73 173 單位違法解僱了我,我可以要求恢復職位嗎? 274 174 員工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的老闆個人賠償勞動報酬或補償嗎? 275 175 有限責任公司的老闆個人需要賠償員工的工資嗎? 276 176 勞動者離職後哪些情況下可能賠償用人單位? 278 177 員工違反提前通知的法定義務辭職應當賠償所造成的用人單位損失嗎? 279 178 員工在職期間的工作過錯造成了用人單位的損失,離職後應當賠償用人單位嗎? 281 179 違反了與用人單位簽訂培訓服務協議提前辭職的員工是否應當支付違約金? 284 180 員工與我單位達成了賠償協議並已經收款,員工現在反悔提出仲裁合法嗎? 287 第六章 商業秘密、競業限制與個人信息保護 289 181 用人單位怎樣保護商業秘密? 290 182 構成商業秘密的信息應具備什麼法定條件? 291 183 權利人怎樣證明自己擁有的商業秘密合法存在? 293 184 商業秘密權利人怎樣證明商業秘密的不公開性? 294 185 實務中有哪些常見的商業秘密信息? 299 186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有哪些類型? 300 187 商業秘密權利人怎樣證明商業秘密侵權行為? 302 188 商業秘密權利人怎樣證明使用型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303 189 用人單位可以追究離職員工撬客戶行為的責任嗎? 306 190 目前中國法院傾向於實際運用的判斷撬客戶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的審判規則是什麼? 309 191 實踐中有哪些侵犯商業秘密卻免於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 311 192 商業秘密侵權案件中的權利人和侵權人有哪些? 314 193 侵犯商業秘密的人或公司應當如何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315 194 侵犯商業秘密的人或公司應當如何承擔行政法律責任? 319 195 侵犯商業秘密的人或公司應當如何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319 196 競業限制與商業秘密有什麼不同? 321 197 什麼是競業限制和競業限制違約責任? 322 198 用人單位和所有員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合法嗎? 323 199 單位與員工的競業限制合同包括在職的競業限制義務,這樣的約定有效嗎? 325 200 已簽訂的競業限制合同裡沒有規定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我該怎麼辦? 326 201 我的勞動合同規定我的工資裡包含競業限制補償金,這樣的約定合法嗎? 328 202 用人單位或勞動者可以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329 203 我的競業限制協議裡規定的競業限制違約金為500萬。這個約定有約束力嗎? 330 204 中國最新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對用人單位有什麼影響? 332 205 在中國經營的公司應該怎樣處理個人信息跨境提供的問題? 333 206 我們公司應當如何辦理個人信息標準合同的簽訂和備案? 335 207 我們公司辦理個人信息出境的登記備案會不會造成商業秘密洩露? 336 208 我公司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嗎? 337 209 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有什麼行政處罰的法律後果? 338 210 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會構成刑事犯罪嗎? 339 第七章 勞動法實務指南總結 341 1. 勞動關係中的行為原則 341 2. 集體合同與個人合同 341 3. 區分勞動關係與勞務關係 342 4. 招聘時選擇不同類型的勞動合同 343 5. 綜合計算工時或不定時工作制勞動合同下的雙方權利義務 344 6. 非全日制勞動合同下的雙方權利義務 344 7. 勞務派遣合同下各方權利義務 345 8. 勞動爭議司法程序 346 9. 招聘與員工入職的相關事項 347 10. 社會保險的購買 348 11. 書面勞動合同的簽訂 348 12. 員工的試用期 349 13. 勞動合同的無效 350 14. 帶薪年休假 351 15. 喪假 352 16. 女員工特別保護 352 17. 產假和陪產假 353 18. 高溫津貼 353 19. 病假相關事項 353 20. 工傷認定和對待 354 21. 工傷待遇 356 22. 員工的工資 357 23. 員工加班工資 358 24. 工作場所權利和精神損害賠償 359 25. 合法的紀律處分 360 26. 員工相關的經濟賠償 362 27. 多家用人單位對員工的使用 363 28. 員工的崗位調整 363 29. 員工的集體停工 365 30. 股權激勵 365 31. 克扣工資和拖欠工資 366 32.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的行政和刑事處罰 367 33. 員工的辭職與被迫辭職 367 34. 員工退休 368 35. 員工死亡和用人單位終止 369 36. 合法解僱員工 370 37. 經濟性裁員 372 38. 因客觀情況重大變化解除勞動關係 373 39. 因員工不勝任工作解除勞動關係 373 40. 因員工嚴重過失解除勞動關係 374 41. 商業秘密保護 375 42. 競業限制 376 43. 個人信息保護 377 44. 規章制度與合同管理 378 後記 381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臺灣勞動法學會學報第十二期 2023年12月 〈勞動法裁判選輯(八)〉 工會會員退會自由之研究──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623號民事判決評釋 周兆昱 001 非幹部之一般員工所為反工會行為之歸責──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7年度訴字第199號判決評釋 李玉春 035 102年勞裁字第61號裁決決定書評析:「合理適當協商事項」、「進行協商所必要之資料」之認定爭議探討 陳建文 075 淺談團體協約之效力──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204號民事判決等歷審判決之評析 李瑞敏 121 團體協約之效力與有利勞工原則──兼評勞動部108年勞裁字第16號裁決決定 邱羽凡 145 從爭議行為正當性觀點論職業工會罷工投票標準及程序違反之效果──評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6年度勞訴字第224號民事判決 邱冠喬 181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作者任教於政治大學法學院,不僅具有勞動法專業背景,更有豐富的工會組織勞動教育實務經驗。 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複雜的勞動法觀念娓娓道來、條理清楚,即學即用,認真閱讀,必有所獲。 提升大眾對勞動法規的認識和理解,強化自身勞權知能,讓讀者及學生們認識尊嚴勞動。 集結全教總會訊勞動教室完整內容,涵蓋工會組織、勞資爭議、團體協約、勞動契約知識,是一本適合認識勞動權益的小書,期待讀者能有收穫,尊嚴勞動向下扎根!本書不只匯集工會法及勞動法學知識,內容更貼近教師、勞工的實際情境,也凸顯教師組織對尊嚴勞動價值的堅持與倡議。 五大主題,幫助您理解勞動法的基本概念,並維護自身權益 1.你被蒙蔽了嗎?勞工應該知道的基本權益 2. 5分鐘讓你變成勞動法專家,勞動契約應該注意的10件事 3.上法院!在這之前我們應該知道的勞資爭議SOP 4.工會都在幹嘛?有關工會二三事 5.團體協約是什麼?工會可以跟老闆簽訂對勞工有利的契約嗎? 【目錄】 推薦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自序 跟隨教師組織的法普書寫:一段値得註記的旅程 ◎ 1. 你被蒙蔽了嗎?勞工應該知道的基本權益 (1)女性夜間工作:女性夜間工作違憲?淺談大法官釋字807號解釋 (2)工時帳戶:變形工時如何計算?淺談工時帳戶 (3)職業災害治療終止的復工:因公受傷後,我還能回到原本的職場工作嗎?職業災害治療終止的復工解析 (4)企業外行為義務:下班後做什麼可能會被解僱?淺談企業外行為義務 (5)休息與備勤:休息時間可以不工作嗎?休息與備勤定義解析 (6)兼任教師:兼任教師的定義與反思 (7)眞實職業資格:哪些差別待遇或歧視會讓雇主被開罰?眞實職業資格介紹 (8)第三人介入雇主地位:勞動關係中也有第三者?淺談第三人介入雇主地位 (9)就勞請求權:我好想上班但老闆不給我工作?就勞請求權制度之探討 (10)就業歧視:就業歧視條件與教師適用之探討 (11)請假:老闆我要請假!淺談勞工請假定義與規範 (12)類似勞工:雇用契約以外的受僱者,類似勞工制度介紹。 ◎ 2. 5分鐘讓你變成勞動法專家,勞動契約應該注意的10件事 (1)工作時間 (2)工資與待遇 (3)合理調整 (4)合意終止契約 (5)附隨義務 (6)契約消滅與終止 (7)指示權 (8)無工作、有報酬 (9)雇主詢問權 (10)禁止挖角協議 (11)優惠性差別待遇 ◎ 3. 上法院!在這之前我們應該知道的勞資爭議SOP (1)受領遲延:勞工已經準備好上班,雇主卻拒絕,法律上應如何處理? (2)不能勝任工作:當勞工不能勝任其工作時,可能面臨哪些問題? (3)法院的勞資爭議調解 (4)施壓解僱:施壓解僱是什麼意思?勞工該如何救濟? (5)勞動習慣:「勞動習慣是勞動法永遠之謎」這是為什麼呢? (6)勞資爭議處理:淺談勞資爭議處理的樣態與對象 (7)勞資爭議類型:淺談勞資爭議的類型與教師工會的困境 (8)給付拒絕權:哪些狀況,勞工可以拒絕勞務提供?淺談給付拒絕權 (9)嫌疑解僱:勞工被警察抓走了,雇主可以解僱他嗎?淺談嫌疑解僱 (10)解僱後的繼續僱用請求權:勞工被解僱後可以怎麼保障訴訟期間的生計?淺談解僱後的繼續僱用請求權 (11)罷工糾察線 (12)懲戒罰與契約罰:都是扣薪,懲戒罰與契約罰的差別是什麼? ◎ 4. 工會都在幹嘛?有關工會二三事 (1)新工會法下的工會組織 (2)工會行動權:工會行動權part 1[行動權定義與介紹] (3)工會行動權:工會行動權part 2[實務上著墨甚少的一般行動權] (4)淺談爭議行為:工會行動權Part 3[淺談教師的爭議行為] (5)工會幹部會務假:什麼是工會幹部會務假?會務假的問題討論 (6)不當勞動行為:不准勞工參加工會?淺談不當勞動行為 ◎ 5. 團體協約是什麼?工會可以跟老闆簽訂對勞工有利的契約嗎? (1)協約自治:團體協約PART 1[什麼是團體協約] (2)團體協約當事人與關係人:團體協約PART 2[誰有資格簽訂團體協約]人 (3)雇主團體:團體協約PART 3[雇主也可以組成團體] (4)專屬協商代表權:團體協約PART 4[只能跟我協商,專屬協商代表權介紹] (5)共同決定:團體協約PART 5[合作還是對抗,淺談共同決定] (6)團體協約之和平義務:團體協約PART 6[簽約後,針對內容應該和平解決,淺談團體協約之和平義務] (7)團體協約核可:團體協約PART 7[行政機關雇主說了就算,團體協約核可之實務] (8)團體協約之界限與核可:團體協約PART 8[哪些東西可以簽約,團體協約之界限與核可] (9)禁止搭便車條款:團體協約PART 9[禁止搭便車條款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