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論文寫作演繹 (1版)
作者: 張高評
版次: 1
ISBN: 9786263173729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1/10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1.72
重量: 0.58 Kg
頁數: 344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研究方法
#論文寫作
定價: 450
售價: 383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論文寫作演繹 ISBN13:9786263173729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張高評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11/25 中國圖書分類:論文寫作法 內容簡介   ◎本書破譯論文寫作之心路密碼,可作學術研究的指引、論文寫作的攻略,為學人必備的工具書。     學術研究的心路歷程,自議題假設、成果述評,到確認問題意識、生發理想選題;到擬定寫作大綱、設章立項、選擇研究方法,進而徵引文獻、解讀原典、詮釋論證,本書皆一一作虛擬實境的演繹。結論、緒論、摘要、關鍵字的撰寫,乃論文的核心亮點,其要領與避忌,皆作條理的揭示,焦點的凸顯。注釋,作為發明權的標示,特為申說強調。全書主軸,將辭章作法,轉化為論文寫作的方法與規範。同時,以《春秋》筆削、歷史編纂、古文義法作為觸發,講明主從、詳略、重輕、異同、互見的關係,借鏡為論文寫作,以之比事屬辭、立意、謀篇、安章、佈局。本書演繹所論,有很強的操作性、實用性,又有可以自行檢驗、自我評估的原則性、標準性。寫作方法的集成性,歷史深度的學理性,更所在多有。優長特色如是,可以作為學術研究的指引、論文寫作的攻略,學人必備的案頭書。 目錄 王 序/王兆鵬 自 序 內篇:論文寫作之脈絡 第一章 緒 論 一、問題意識 二、文獻述評 三、探討範圍 四、研究方法 五、價值預估 第二章 研究構想與成果述評 一、學思並重,規劃學術研究 二、建立敵情觀念,瞭解學術場域的虛實 三、進行可行性評估,檢驗假說能否成立 第三章 問題意識與研究之企圖心 一、發現學界研究的死角,開拓為理想選題 二、問題意識的凸顯與研究指向的表出 三、理想選題的指歸,著眼於長善救失、補充發展 四、結語 第四章 擬定論文大綱與體現問題意識 一、擬定論文大綱,必須憑材料、據實證 二、大綱擬定前的準備工夫 三、論文大綱,必須體現思維亮點 四、問題意識明晰,推助大綱擬定、論文撰寫 第五章 論文寫作之規劃與商榷 一、治學工夫與論文寫作 二、核心論旨與論文大綱 三、假設指向與大綱擬定 四、寫作大綱必須反覆推證,與時俱進 第六章 緒論撰寫之要領與偏失 一、緒論寫作的要領與層面 二、緒論的功能與撰寫時機 三、緒論寫作的層面與方法 四、緒論寫作的偏向與誤會 第七章 章節之調控與大綱之擬定 一、中日傳統典籍論文章之布局 二、論點布局與寫作大綱之設計 三、大綱擬定,可作研究進程,可見別識心裁 第八章 資料之取捨與議題之開展 一、方法論的三大任務 二、材料取捨和文獻篩選 三、問題探討與論述分段 第九章 文獻之運用與詮釋之方法 一、文獻徵引,講究策略 二、文獻徵引及其詮釋方法 三、原始素材與二手資料的相得益彰 四、徵引文獻的具體規律 第十章 亮點之凸顯與論說之闡釋 一、亮點之凸顯與本末重輕之安排 二、文本意義之論說闡釋及其層面分析 第十一章 表裏精粗之商榷與脈注綺交之講究 一、文章之道與論文寫作 二、標題與內容必須相互呼應 三、相體裁衣與背景問題之撰寫 四、閱讀接受與段落分立、章節離合 五、文獻佐證與章節之分合取捨 第十二章 結論寫作的法門與禁忌 一、結論之意涵與功用 二、結論寫作之要領與方法 三、結論寫作的禁忌與避忌 第十三章 摘要提要與關鍵字的寫作策略 一、摘要之寫作策略 二、摘要、提要撰寫之八大指向 三、關鍵字寫作的要領 第十四章 論文注釋與學術規範──學術論文為什麼要用心於注釋? 一、注釋的作用:明述作之本旨,見去取之從來 二、論文注釋,具備六大功能 三、注釋發揮功能,可與正文相得益彰 四、斷定有無抄襲,問題關鍵取決於注釋 五、注釋的學術價值 第十五章 結 論 一、論文之撰寫與閱讀,必須知所先後 二、 論文的主體論述,追求豐富、精彩、創發、開拓 外篇 相關學科之借鑑 第一章 創意發想與理想選題 一、 論文寫作從取材詮釋到成果,其憧憬期許與創意發想相當 二、文體研究與視野開拓 三、文學探討與策略借鏡 四、結論 第二章 《春秋》筆削書法、歷史編纂與敘事傳統 一、轉相挹注、互為體用與孔子作《春秋》 二、學術論著之抉擇去取、化裁調劑與歷史編纂學 三、《春秋》筆削、敘事傳統與研究方法之借鏡 第三章 辨章學術,考鏡源流與訓詁考據 一、文學、史學研究與考證信據 二、漢學、宋學與訓詁考據之學 第四章 修辭工夫、文章義法與論文寫作 一、 論文寫作,講究「草創、討論、修飾、潤色」的修辭工夫 二、論文寫作,強調聯絡照應,與章法學並無二致 三、 論文寫作「義以為經,而法緯之」,與桐城古文義法

為您推薦

英文學位論文寫作手冊:學生與指導教授參考指引 (1版)

英文學位論文寫作手冊:學生與指導教授參考指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Thesis and dissertation wri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 a handbook for students and their supervisors 使用非母語撰寫學位論文, 除了突破語言關卡,更需克服「跨文化寫作」問題! 本書闡明典型論文各個部分的期望、慣例、結構與組織, 並針對語言與文化背景的差異提供實用寫作建議, 是國際學生撰寫英文論文的理想指南! 本書由全球最具權威性的學術出版集團 Taylor & Francis Group. 旗下之 Routledge 所出版,為無數碩博士生及其指導教授提供了學術寫作方面的重要支援,且被知名的博士寫作部落格 Doctoral Writing 形容為「難以超越的經典」。書中根據論文寫作目的,探討作者與讀者的關係,並使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和實用範例,深入剖析撰寫學位論文時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尤其針對母語並非英語的國際學生,從心態建立和文化差異的多元角度切入論文寫作,循序漸進幫助其克服在撰寫英文論文過程中將會面臨的各種挑戰。 內容重點: ‧探討學生的語言與文化背景如何影響研究觀點、選題與寫作目標 ‧作者角色定位及建立學術權威的技巧 ‧掌握語言運用與論述特性,有效表達研究問題與結果 ‧提供關鍵章節的結構與組織建議,掌握論文架構 ‧實用線上工具與資源,提高寫作效率 ‧精選論文摘錄,重點理解及範例參考 ‧揭示口試委員的期望與評估標準 ‧指導如何將博士論文轉化為高質量的學術出版物 【內容連載】 碩博士論文寫作中的跨文化課題 跨文化寫作   在碩博士論文寫作中有許多文化課題須加以考量。在撰寫和閱讀這類學術文本時,文化差異是重要的問題。被稱為對比修辭學 (contrastive rhetoric)或最近更多地稱為跨文化修辭學 (intercultural rhetoric) (Connor, 2018) 的研究領域比較了跨語言和跨文化的寫作,這個領域的許多研究都聚焦於學術寫作。對比修辭學起源於Kaplan (1966) 的研究,他研究了來自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學生在學術寫作中的不同模式。儘管Kaplan後來修正了他認為學術寫作差異是因為文化思維方式不同的強烈主張,但許多研究都在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中發現了學術文本在寫作方式的重要差異。不過,有些研究則是發現了跨文化學術寫作中的重要相似之處。例如Kubota (1997) 認為,在對比修辭學領域的研究中,往往對一些特定例子中的寫作文化特徵過於概括。她主張,就如同日文的說明式寫作有多種修辭風格一樣,英文也有,而嘗試把修辭風格簡化為單一標準就是在誤導。   Leki (1997) 認為對比修辭學不僅過度簡化了其他文化,還過度簡化了英文寫作方式。她指出,儘管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通常被教導以標準方式寫作,但專業作家並不一定以這種方式進行英文寫作。她主張,在某些情況下,許多被認為是華文、日文和泰文寫作中典型的修辭手法,在英文中也會出現。同樣地,被認為是英文寫作典型的特點也偶爾出現在其他語言中。她認為,對比修辭學最有用的觀點是研究「作者在應對外部需求和文化歷史時所做的務實和策略性選擇上的差異或偏好」(Leki, 1997, p. 244)。   Kubota與Lehner (2004) 認為,對比修辭學對學生的第二語言學術寫作抱持著有缺陷的觀點。他們還主張,許多對比修辭學的研究呈現了學術寫作中並非總是存在的差異。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認為華文的學術寫作呈現循環性,而英文的學術寫作則呈現線性。有些華人學生表示: 當你說英文的學術寫作是線性時,所意謂的是什麼?在英文中,文章的作者會先說自己想說的話,把它說出來,然後再重複說一遍。這其實是一種循環,而不是線性的寫作方式。 (Pennycook,個人訪談)   有時,寫作顧問可能看了學生的姓氏就據此對他們的寫作做出假設,而不知道他們是否確實具有該語言和文化背景。例如有一位英裔澳洲學生的先生是華人,基於她的(華人)姓氏,她被給予了有關「東方」寫作循環性以及在寫作中需要更具西方特色的建議。在這個案例中,顧問僅根據他對華文和英文學術寫作的先入為主想法及學生種族來對學生的寫作進行了預判和假設 (Pennycook, 2001)。   一篇寫得好的文章有個重要特徵就是個別句子之間的統一性和聯繫性。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文本中思想呈現的結果,但也取決於作者在文本中如何建立句子內部和句子之間以及段落內部和段落之間的連貫性。這對於英文寫作尤為重要,英文寫作常被描述為是作者負責 (writer responsible),而有別於在其他的語言中(例如日文)所寫的文本有時被描述為是讀者負責 (reader responsible)。也就是說,在英語中,作者有責任讓讀者清楚地理解文本的意涵,而在日語中,更多的是假設讀者能夠理解所說的內容。此外,英文學術寫作通常被描述為「低語境」(low context),因為它不假設作者和讀者之間具有共同的知識和觀點,因而在英文的學術寫作中,通常會將事情明確說出來。而在其他被描述為「高語境」(high context) 的語言中,有些事情可能不會被說出來,因為假設讀者已經知道了。   因此,英文的碩博士論文以大量的「知識展現」為特徵,亦即告訴讀者一些他們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而在某些情況下,讀者可能比學生更清楚。許多非英語母語學生常會說:「我沒有把這說出來,因為我以為你已經知道了。」然而,這正是碩博士論文的作者要以英文來做到的事,但許多非英語母語學生可許會覺得很奇怪或不自然。   文化差異也存在於文法層面,這對第二語言作者來說也可能是個問題。例如,Lu等 (2016) 所進行的一項研究審視了香港的華人學生與英國的英語母語生在論文寫作中如何使用連接詞,發現這兩組作者之間存在差異。例如,香港作者使用表示相逆(如despite)和對比(如however)的詞語之頻率遠不如英國作者,而on the other hand這個短語,有些香港作者則會在不形成對比的情況下使用。雖然不可能預測英文和其他語言之間的所有語法差異,但重要的是要記住差異確實存在,而且這不僅是使用了錯誤語法項目的問題,還涉及該特定項目在英文中的功能,這可能與它在其他語言中的功能不同(參見曼徹斯特大學學術片語庫 [www.phrasebank.manchester.ac.uk/]以了解表達語言功能的方式,例如批判性和謹慎性,這些都是學術英文的典型表達方式)。 跨文化交流   在以第二語言撰寫碩博士論文的過程中,學生和指導教授之間也可能會存在誤解。跨文化語用學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這個研究領域就是專門研究這個問題。該領域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將一種行為或修辭策略轉移到另一種語言和文化中所產生的困難,但沒有意識到該語言和文化對事情的做法可能會有所不同。這可能是像進入某人的辦公室而不敲門(因為門是開著的)這樣簡單的事情,也可能是涉及將某種請求方式從一個文化轉移到另一個文化,而未意識到在另一個語言和文化中這種作法是不同的。例如學生或許認為,在請求中加入「請」這個詞可以使請求更加禮貌,從某種程度上確實是這樣,但未意識到給指導教授發送一封電子郵件說「我完成了第3章,請檢查一下」並不夠禮貌(在大多數情況下)。其他可能因不同文化而存在差異且可能對口語交流產生影響的因素包括身體語言、眼神交流、特殊的親密度和身體接觸。例如,交叉雙臂和雙腿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義,直視某人的眼睛(或不直視),站得很近或碰觸某人也可能有所不同。(Hutchison et al., 2014)。   因此,對文化適切性的看法不同可能會導致誤解,並阻礙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特別是當學生和指導教授來自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時 (Harwood & Petric, 2017; Krase, 2007),情況更是如此。學生雖然通過了大學的英語入學要求,但他們對於學生與指導教授之間的面對面互動卻往往缺乏準備。這些當面互動是指導過程中很重要的部分。然而,它們伴隨著潛在的誤解,尤其是在跨文化的交流處境中。   學生需要意識到並預期在與指導教授互動時存在跨文化差異(假設他們的指導教授不是來自與他們相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如果學生和指導教授之間出現溝通問題,雙方都需要準備好談論這些問題,使誤解不至於發生,以免影響這段非常重要的關係(參見第2章以進一步討論跨文化交流)。 第二語言的學術寫作與身分   作者身分是學術論述中的關鍵問題,特別是在碩博士論文寫作中。對許多第二語言寫作者來說,這是一個尤其困難的問題。學術寫作常是以不帶表情與個人化的樣貌來呈現。例如,學生會被告知「要把個性留在門外」(Hyland, 2002, p. 352),不要使用像「我」這樣的人稱代名詞,這些代詞表明所說的是學生的觀點或立場(有關「I」在博士論文寫作中的使用,請參見Thomson & Kamler, 2016, Chapter 8,以及本書的第3章)。然而,正如Hyland指出的那樣,「我們所寫的所有內容幾乎都講述了我們自己以及我們想要與讀者建立的那種關係」。學生在第一語言的學術寫作中有不同的寫作方式和不同的「聲音」時,就會使這進一步複雜化 (Seloni, 2018)。   Prince (2000) 研究了第二語言論文寫作中的作者身分問題。她感興趣的是第二語言寫作者如何受到他們在第一語言和文化中寫作論文的經驗所影響(或不受影響)。她研究了一組華人與波蘭學生的經歷,他們在用英文寫論文之前都已經用自己的第一語言寫過論文。她發現在研究中所浮現的一大論題是,學生是否必須放棄或改變個人的身分,才能用英文寫出一篇成功的論文。Prince講述了她的一位波蘭學生 Ilona 是如何激烈地奮力保留她個人和獨特的寫作風格,但最終發現她必須放棄這一點才能通過。   Bartolome (1998, p. xiii) 認為,要想在西方學術環境中取得成功,需學習的不僅是語言問題,還包括了解特定學術環境中所重視之特定話語的「語言語境化語言」(linguistically contextualised language)。許多學生發現這點很難做到。他們可能害怕失去文化身分,且不希望在新的學術文化中「被淹沒」。在Prince研究中的波蘭學生Ilona就是這種感受。不過,研究文獻中所報告的其他學生經歷則略有不同。例如,在Shen (1989) 的研究中,一位華人學生認為,學習以一種新的方式寫作為自己增添了另一個維度,也改變了他對世界的看法。他說,這並不意謂著他失去了自己的華人身分。確切來說,他表示自己絕不會失去這點。然而,學生確實需要學會以一種對他們來說通常是新的和不同的方式來寫作,並且必須平衡他們的新身分和舊身分。這既關乎文化上對寫作的看法,也關乎學生作者與新的想像中的讀者、指導教授和口試委員之間新的、不同的關係。正如Silva與Matsuda所指出的,寫作始終根植於作者與讀者之間複雜的關係網絡中。而且這些關係不斷在改變。他們主張: 作者的任務不只是準確地再現現實那麼簡單;作者還必須透過建構文本,將本身對這些寫作元素的看法與讀者所抱持的觀點加以調和。 (Silva & Matsuda, 2013, p. 232) 因此為了成功,學生便需要以其學科所重視的方式來代表自己,並採用在其研究領域中成功的學術作者身分 (Hyland, 2009)。這牽涉到「協商一個對個人和群體都具有一致性和意義的自我」(Hyland, 2011, p. 11),以及理解在進行寫作時,所屬研究領域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因此,學生必須選擇能夠與其群體成員建立聯繫的表達方式,這樣才能被視為既可信又有效的學術作者 (Hyland, 2011)。這通常意謂著,第二語言學生會發現在應對和處理不同的做事方式、不同的標準和對寫作的不同期待時,自己就必須調和第一和第二語言互斥的身分與立場 (Seloni, 2018)。

原價: 560 售價: 442 現省: 118元
立即查看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 (1版)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90 售價: 351 現省: 39元
立即查看
英文論文寫作指引:成功發表不求人 (1版)

英文論文寫作指引:成功發表不求人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收錄並改寫英語系國家的作者在社會科學及生命科學論文中所使用,超過千句的句型,並根據華人學生與投稿者在撰寫英文論文時最想要表達的中文意涵/句型,逐句地列在索引的論文結構相關章節處,讓習慣以中文思考的寫作者仍能盡情以中文思考模式來構思文章,亦能快速找到既正確又優美的英文句型,可加以模仿且精準地表達。本書期能協助華人的科學論文初學者和寫作者不再徬徨無據或搜索枯腸,而能快速以英文成就一篇完整的論文。 • 提供科學論文在英文稿件準備與投稿、審查與回覆上的說明範例。 • 根據社會科學與生命科學論文中的一般結構來進行各章的分類:各章可視為組成英文論文的個別單元。 • 根據論文各章欲達成的目的,分類各節與集合相關的英文句型、範例。 • 快速索引提供中文句意及頁碼:可快速輔助定位相對應的英文句型及範例。 適用課程︰「論文寫作」、「科學論文寫作」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大專生、碩博班研究生、科學論文投稿者。 【目錄】 第壹章 一般寫作及投稿規則  一、一般科學論文寫作規則  二、科學論文寫作四大要務  三、投稿文介信範例  四、投稿回應審查 第貳章 標題  一、用字  二、動詞、動名詞、助動詞  三、寫作標題的重點 第參章 摘要或總結  一、摘要或總結撰寫的規則  二、摘要或總結的篇幅 第肆章 背景、導論或總論  一、邏輯理路  二、蘊含作者研究動機的文獻堆疊 第伍章 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撰寫原則  二、研究方法的撰寫例句 第陸章 結果  一、研究結果的撰寫提點  二、研究結果常見的例句 第柒章 討論  一、討論的撰寫重點  二、討論的撰寫例句 第捌章 結論  一、結論的撰寫提點  二、結論的例句 第玖章 圖表的說明文  一、圖表的說明提點  二、圖表的說明例句 第拾章 快速索引 參考文獻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 (7版)

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 (7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論文似乎什麼都能寫,也什麼都不能寫,既想寫得經典,又想要顯得不落俗套,透過閱讀、分析大量的文獻,研究者從中找到研究方向,並可能以此為研究職志。筆者以多年輔導學生寫作論文的經驗,藉由論文寫作篇、實用技巧篇及SPSS操作與寫作篇,大幅減省理論上的論述,直接告訴讀者論文應如何寫作,包括寫作的重要內容與切入點,並以一般常犯的錯誤為例,提醒質性與量化研究的重點,以最新APA常用格式一步一步帶領讀者寫出合規且具高品質的論文。 【目錄】 論文寫作篇 第01章 研究題目 第02章 緒論的撰寫 第03章 文獻探討的撰寫 第04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的撰寫 第05章 結果與討論的撰寫 第06章 結論與建議的撰寫 第07章 APA第七版 實用技巧篇 第08章 問卷編製 第09章 小蜜蜂輸入法——問卷資料快速輸入法 第10章 Word文書軟體在論文寫作上的協助 SPSS操作與寫作篇 第11章 SPSS軟體功能 第12章 敘述統計 第13章 平均數檢驗 第14章 相關 第15章 迴歸 第16章 一般線性模型 第17章 預試問卷信、效度之操作

原價: 650 售價: 6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英文寫作公式 套用、替換、零失誤:托福、雅思、多益、SAT、英檢、學測等的作文測驗、論文寫作及英文報告,一本搞定!(附範例文章朗讀音檔下載連結QR碼)

英文寫作公式 套用、替換、零失誤:托福、雅思、多益、SAT、英檢、學測等的作文測驗、論文寫作及英文報告,一本搞定!(附範例文章朗讀音檔下載連結QR碼)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文章開頭要怎麼「破題」?! 要如何「組織論述」?! 又要如何「下結論」?! 不必絞盡腦汁怎麼寫,只要會「套用」再「替換」就行!   超過 500 句的百搭公式英文句,供你隨查隨用!   依「開場白、本文、結論」歸納出 200 個主題 + 20 篇文章範例,   讓你快速找到符合主題的用詞,免思考立刻套用,   迅速完成一篇正確無誤又高分的英文作文!   不論是考托福、雅思等作文測驗,還是寫論文、報告,   各種體裁都能在時限內,寫出能「搶分、加分」的文章!   遇到寫作,腦袋為何總是一片空白?你是否讀了太多講「理論」的英文寫作書?   市面上許多英文寫作的書籍,大多都會講到寫作架構、段落邏輯訓練、寫作技巧等等,並整理出一篇篇範例,這些固然是寫作很重要的邏輯組織方法,但太過複雜的理論或技巧,常會讓讀者在真正要下筆時,遇上不知該寫什麼的困境,主要是因為書中提到的引導式寫作理論,大多是配合書中的範例文章,但列舉的範例文章篇幅有限,不足以套用到各類寫作,當你特別想用時下的熱門話題,或是想引用生活中的故事等來切入主題時,雖然明明很有想法,卻卡在不知該用什麼樣的英文句子來引導或鋪陳。   老是卡在第一句?直接套用公式比學一堆理論更實際!   許多人在寫作時,一開始都會習慣先架構好在開場白、本文與結論中要談的內容大綱,但真的要下筆時,就會面臨到第一句要寫什麼、主題句要寫什麼的困境。不論你對寫作架構是否已經有概念,還是單純只有想法卻沒有概念,只要用本書找到當下適合切入該主題的句子,就能寫作。本書直接列出你在開場白、鋪陳本文與結論可以用的多個套用公式。   *起頭可用的套用公式   .如果想在開場白的部分用「引用生活中的故事」來起頭,你可以用:   We often hear that ...(我們常聽說…)   It is often said that ...(常言道…)   .如果想要「陳述一般大眾錯誤的觀念」來作為起頭,你可以用:   Most people consider ...(大部分的人認為…)   One of the misconceptions about ... is ...(對…錯誤的認知之一是…)   *在本文中可用的套用公式   .如果想用「令人感興趣的話題」來鋪陳時,你可以用:   Much more interesting is ...(更有趣的是…)   Of even greater appeal is ...(…更具吸引力)   *在結論中可用的套用公式   .除了以往用「Therefore」「In conclusion」等的詞彙來引導作結,你還可以用其他方式來下結論:   【點出原因與結果的作結方式】   This leads us to believe that ...(這讓我們相信…)   On that account, ...(由於這緣故,…)   【提出解決方案的作結方式】   There is much to be done ...(…要做的事還很多)   Perhaps it is time to ...(或許是時候…)   *收錄各類文章寫作中都會用到的表達   除了以上供你套用、做替換的句型之外,本書也收錄寫作時必然會用到的基本要素,像是「因果關係」的表達、「兩者比較」「轉換話題」「對照」「依序列舉要點」等等十分常用的表達。像是要做兩者對比、對照時,你可以用到 In contrast,(相較之下)、On the contrary,(而是)、Conversely,(相反地)等來增加語氣的轉折,同時有助於強化自己的論述。   *解決用字遣詞不再單調的問題   本書中的公式除了可拿來作句型的套用之外,還能解決你在寫作時很忌諱的文字重複問題。要是你會的單字有限,要表達「此外」卻只知道重複使用「Besides」或「In addition」,那麼整篇文章閱讀起來會缺乏豐富度、單調無味。有了本書,當你要「補充說明」時,除了使用「Besides」或「In addition」,你還有 What is more、And that’s not all、Also 等超過 10 種的用字選擇,讓你的用字遣詞不再單調,讓閱卷人員或論文教授都對你留下絕佳印象。   同時涵蓋「套公式快速安全搶分」與「仔細研讀提升寫作實力」的兩大需求!   ★ 200 大主題,寫作中各種想表達的用詞通包   涵蓋「開場白、本文鋪陳及結論」各部分之 200 種主題、500 多句可套用的句型公式,大量收錄起承轉合的各種組織用詞,讓你在沒有頭緒時,直接參照本書找到符合文章調性的用詞表達,並迅速引用。   ★ 便於查找的主題,讓你快速找到適合的用詞   假如你正要寫本文的論述,卻不知該怎麼點出話題時,你可以在「打開話題」的這個主題中,用「To begin with,(首先)」、「The task at hand is to ...(現在首先要做的是)」或「We must first examine ...(我們必須要先檢視)」等句型。此外,想要表達像是「原因、結果」「兩者比較」「提及特定觀點」「轉換話題」「對照」「依序列舉要點」等在寫作中十分常用的要素,本書也通通都有收錄。   ★ 附上使用時機的說明、例句,套用公式不只是理解意思,還能掌握用法   本書的每個句型公式皆附上中文翻譯、用法說明以及三句例句,讓你在寫作時精準應用。   ★ 20篇範例文章,讓你融會貫通寫作技巧   本書在後面第二部分會針對不同的作文題目,整理出20篇範例文章。不只是列出範例而已,首先會教你組織大綱架構,用幾個重點列出在開場白、本文發展及結論中要寫的內容。接著再利用前面第一部分學到的句型公式,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並用顯眼的顏色標示其句型,讓你徹底搞懂一篇文章的脈絡及組織邏輯,同時學會使用本書的公式。      ★ 額外附上範例文章朗讀音檔之QR 碼線上音檔,沒有光碟播放器也能練習   針對本書後面第二部分的 20 篇範例文章,我們有特別製作線上朗讀音檔,並提供讀者可一次下載全書 MP3的 QR 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 APP,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由於iOS系統對檔案下載的限制,iPhone用戶需升級至iOS 13以上,方可使用全書完整打包下載連結。)

原價: 450 售價: 356 現省: 94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