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研究與應用(6版)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護理研究與應用
ISBN13:9789861946955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李選 總校閱
裝訂/頁數:平裝/466頁
版次:6
出版日:2023/01/00
中國圖書分類:護理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護理研究者對護理研究之原則與方法建立基礎觀念,並藉此熟練
護理研究的執行方法及成果分析判斷,且將所得研究結果應用於病人照護的評
估和臨床實務上,是養成教育的護生及初入研究領域的護理人員之最佳參考工
具用書。
關於新版內容:
‧研究案例專欄:以近年臺灣本土的護理研究為主要範例,說明該篇研究內容
。全書收錄逾90篇已發表之護理相關研究,像是護理人員面對COVID-19疫
情所帶來的挑戰、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個案報告等,含括量性與質性研究
、縱貫面與橫斷面研究。
‧新增內容:〈第6章 研究設計〉新增「敘事研究」;〈第8章 實驗性研究設
計〉新增「不隨機雙組後測」、「隨機分配的兩個實驗組、一個對照組
」;〈第13章 資料統計分析與方法〉新增「系統性文獻回顧」一節,並以實
際之研究案例作為對照說明,列示系統性文獻回顧的操作與報告具體步驟
;〈第16章 實證健康照護:概念與臨床實務應用〉新增「台灣護理學會卓越
中心」介紹。
‧更新內容:學術倫理與規範;線上資料庫,包括檢索步驟、搜尋畫面及說明
;投稿簡則,如摘要字數建議、參考文獻呈現;證據階層4S→5S→6S→5S的
演變等。
‧QR code:讓讀者能快速查找相關資料,連結包括《人體研究法》、全國期
刊聯合目錄資料庫、國際研究資料庫、APA參考文獻範例等。
目錄
Chapter 1 護理研究概論
Chapter 2 研擬研究主題、目的、問題及假設的設立
Chapter 3 文獻查證
Chapter 4 名詞界定與研究架構之形成
Chapter 5 研究取樣之考量與方法
Chapter 6 研究設計
Chapter 7 非實驗性研究設計
Chapter 8 實驗性研究設計
Chapter 9 質性研究
Chapter 10 個案報告與個案研究
Chapter 11 研究工具之信度與效度
Chapter 12 資料收集方法與處理技巧
Chapter 13 資料統計分析與方法
Chapter 14 撰寫研究計畫書
Chapter 15 判讀研究報告
Chapter 16 實證健康照護:概念與臨床實務應用
立即查看
質性研究: 從開始到完成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
系列名:研究&方法
ISBN13:9786263438590
替代書名: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Start to Finish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應國瑞
譯者:李政賢
裝訂/頁數:平裝/496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重量:810克
版次:3
出版日:2023/04/10
中文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本書幫助讀者了解質性研究方法,含括了主要的研究步驟 (啟動、設計、資料蒐集、分析與撰寫),同時包括了新興趨勢。淺顯易讀的專欄演示其他學者如何成功地將各步驟付諸實行。本書視質性研究為獨特的工藝,各個步驟與方法有多樣的選擇,讓讀者可以客製化自己的研究,容納不同的世界觀與取徑。
原文二版新增:
▓各種世界觀的深度探討 (例如建構主義、後實證主義與實用主義),及其與各種方法論的關係
▓明顯地將重點放在類推的質性研究,同時承認12種特殊類型(例如行動本位研究、藝術本位研究、自傳俗民誌、扎根理論、現象學等)
▓廣泛討論各種不同的質性研究案例與方法
▓如何避免在分析質性資料時停滯不前
▓質性研究的另類收尾: 採取行動
「本書內容豐富,對於從事田野本位專案的初學者或進階者而言,可謂絕佳指南。方法實用、範例無數,本書範圍包括如何與研究倫理委員會打交道、如何準備試行研究、分析類推、評估對立解釋、管理審閱者的反饋等。很少有書籍能夠這麼清楚、有洞見、淺顯地道出這麼多質性研究過程。」
~Mario Luis Samall,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
「從實用、歸納與適應的觀點來寫作,本書巧妙地融合了學術範例與常識;簡單易讀,很容易了解定義與解釋……章末的練習題很棒!我會指定作為功課。」
~Michelle C. Bligh,克萊蒙研究大學,行為暨組織科學學院
「應教授用清晰、方法論的方式呈現質性研究的基礎,為課程提供討論與探索的基礎……我非常欣賞專欄的跨學科特質,不侷限於某特定領域。」
~Penny A. Pasque,奧克拉荷馬大學,教育領導與政策研究系
目錄
第一篇 認識質性研究
第1章 何謂質性研究──你為何考慮做此種研究?
第2章 整裝上路──整備質性研究的勝任能力
第3章 如何開始研究
第二篇 質性研究的實施做法
第4章 質性研究的設計
第5章 田野研究實務
第6章 資料蒐集方法
第7章 記錄資料
第8章 分析質性資料I──編纂、解組、重組
第9章 分析質性資料II──詮釋、結論
第三篇 質性研究結果的發表
第10章 質性資料的呈現
第11章 質性研究的寫作與分享
第四篇 帶領質性研究更上一層樓
第12章 拓展質性研究的挑戰
立即查看
質性教育研究方法
系列名:社會科學研究
ISBN13:9789860744279
出版社:心理
作者:黃瑞琴
裝訂/頁數:平裝/352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重量:600克
版次:3
出版日:2021/09/27
中國圖書分類:教育總論
內容簡介
質性研究是一種學習的過程,研究者向研究現場參與研究的人們,學習他們觀看世界的方式,本書主旨即是在闡述這種學習的研究實施方法、程序、策略、和技術。本書透過敘述的語言和具體的實例,呈現質性研究的四個過程:研究設計、蒐集資料、分析資料、和撰寫研究報告,提供初學的研究者參酌運用,或讓一般讀者瞭解質性研究的進行過程。質性研究主要是在瞭解人們的內在觀點和生活世界,本書是與讀者分享這樣的瞭解方式,並藉以瞭解和詮釋教育現象及其意義。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壹、質性研究的意義
貳、質性研究觀點導向
一、民族誌的文化概念
二、現象學的經驗本質
三、符號互動論的社會意義
四、俗民方法學的生活日常
五、詮釋學的意義論證
六、建構主義的相對現實
七、批判理論的正義發聲
八、質性教育研究觀點舉隅
參、質性研究方法取向
一、整體的視野
二、情境的脈絡
三、彈性的程序
四、參與者觀點
五、研究者反思
六、厚實的描述
七、意義的詮釋
八、學習的過程
肆、摘要
第二章 研究設計
壹、動態的設計
一、循環過程與互動取向
二、探索性研究
貳、研究的問題
一、問題的形成
二、經驗的感知
三、文獻的研讀
參、研究場所和參與者
一、研究的場所
二、參與研究的個案
三、個案的選取與特性
四、跨文化的建議
肆、研究倫理與研究檢核
一、研究的倫理
二、研究的檢核
伍、摘要
第三章 蒐集資料
壹、進入研究現場
一、現場的評估
二、進入現場的策略
貳、建立現場的關係
一、關係的內涵
二、建立關係的策略
參、參與觀察
一、參與觀察的意義與角色
二、參與和觀察的方式
三、參與觀察的策略
四、現場記錄的方式
五、現場記錄的內容
肆、訪談
一、訪談的意義與對象
二、訪談的方式
三、訪談的策略
四、團體訪談
五、生命經驗的訪談
六、幼童的訪談
七、訪談的記錄
伍、蒐集其他資料
一、檔案
二、問卷
三、測驗量表
四、錄音
五、照相
六、錄影
七、音像資料整理
陸、資料蒐集的檢核
一、三角檢測法
二、參與者檢核
三、研究者反思
柒、研究倫理的課題
一、基本的倫理
二、情境的倫理
捌、摘要
第四章 分析資料
壹、資料分析的方式
一、分析的路程
二、分析的思路
貳、編碼的分析
一、編碼的意義
二、紮根理論方法
三、編碼的理念
四、編碼的程序
五、初始編碼
六、進階編碼
七、理論編碼
參、意義的解析
一、多元取徑
二、類目
三、主題
四、類型
五、結構
肆、資料分析的檢核
一、檢核的方法
二、檢核的標準
伍、摘要
第五章 撰寫研究報告
壹、寫作的過程
一、預期的讀者
二、寫作的時序
三、寫作的大綱
四、初稿的檢核
貳、報告的內容
一、綱要和目錄
二、內容要項
三、描述與分析詮釋
參、報告的文體
一、故事的文體
二、混搭的文體
肆、摘要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護理研究過程與實務
ISBN13:9789864308910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胡月娟;彭孃慧;劉新莉;劉紋妙;林麗鳳;鐘淑英;李復惠;郭慈安;林夷真;周雪靜;穆佩芬;邱子易-作;胡月娟-總校閱
裝訂/頁數:平裝/310頁
規格:26cm*19cm*1.6cm (高/寬/厚)
重量:689克
版次:4
出版日:2022/11/20
中文圖書分類:護理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敦聘中臺科技大學護理相關科系的知名教師們,用豐富研究與教學經驗所編寫而成,並由胡月娟教授總校閱。
全書共15章,分為研究過程篇、研究實務篇—量性研究、研究實務篇—質性研究與實證研究、倫理與法律篇等四部份,內容充實,循序漸進,引領讀者對護理研究之原則與方法建立基礎觀念。書中除了精闢的理論外也列舉了許多範例,用圖表來說明研究的重點,藉由作者們撰寫研究論文,與臨床所見的寶貴經驗來加深讀者對研究的興趣,使研究不再那麼深不可測,讓讀者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護理研究不僅是攻讀碩、博士的一門重要學科,更是臨床實務上所需要的養成教育。在實證護理為主流的今日,除了擁有批判性的思考還要有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凡事都要經過實際求證。因此,實證研究是印證理論後將證據實踐於臨床的重要研究方法,是學習護理研究不可或缺的。
第四版除了延續第三版的充實內容外,並更新相關研究之參考資料。
目錄
第一部分 研究過程篇
Chapter 1 護理研究的實務與發展
1-1 研究的意涵
1-2 研究的發展與深化
1-3 研究的類型
1-4 變項及操作性定義
1-5 研究步驟
Chapter 2 研究問題及研究假設
2-1 確立研究題目
2-2 確立研究目的
2-3 簡介研究問題
2-4 簡介研究假設
2-5 研究問題及研究假設的書寫
Chapter 3 文獻查證
3-1 文獻查證的目的
3-2 文獻的種類及出處
3-3 進行文獻查證的步驟
3-4 文獻查證的撰寫
3-5 文獻資料庫的介紹
Chapter 4 研究設計與研究架構
4-1 研究設計的定義與目的
4-2 研究設計的類別
4-3 質性研究設計與量性研究設計
4-4 研究設計可能發生的誤差
4-5 研究架構
Chapter 5 樣本與取樣策略
5-1 母群體與樣本
5-2 取樣的目的
5-3 取樣的方法
5-4 樣本數
Chapter 6 資料收集的方法
6-1 介紹質性、量性研究資料的型式
6-2 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
6-3 資料的處理技巧
Chapter 7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
7-1 信效度的功能與意義
7-2 信度的種類
7-3 信度的測量方式
7-4 效度的種類
7-5 效度的測量方式
第二部分 研究實務篇—量性研究
Chapter 8 描述性研究―調查研究法
8-1 調查研究的意義與類型
8-2 問卷調查法
8-3 訪員訓練
8-4 問卷設計
8-5 問卷資料處理
8-6 問卷資料分析
8-7 問卷結果呈現
Chapter 9 縱貫性研究
9-1 縱貫性研究簡介
9-2 趨勢研究
9-3 世代研究
9-4 固定樣本多次收集資料研究
9-5 縱貫性研究資料的統計方法
Chapter 10 橫斷式研究
10-1 橫斷式研究的介紹
10-2 橫斷式研究的範例
10-3 橫斷式與縱貫性研究方法的不同
Chapter 11 介入性研究—類實驗設計
11-1 類實驗研究的類型
11-2 類實驗研究的三大原則(Max-Mix-Con原則)
11-3 實例說明
Chapter 12 介入性研究—實驗設計
12-1 實驗研究設計的特性
12-2 實驗研究設計的類型
12-3 影響實驗設計內外在效度的因素
12-4 實例說明
第三部分 研究實務篇
Chapter 13 質性研究
13-1 現象學研究法
13-2 紮根理論研究法
Chapter 14 實證研究
14-1 實證護理
14-2 實證實務的模式
14-3 實證實務的研究方法
14-4 實證健康照護:從研究到實踐
14-5 實證的相關資源及應用
第四部分 倫理與法律篇
Chapter 15 研究的倫理與法律
15-1 研究倫理之沿革
15-2 研究倫理與法律
15-3 研究倫理與法律議題
15-4 人體試驗倫理規範
15-5 送審研究流程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評介「質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的專著,對目前國際社會科學界提出的有關理論問題以及新近發展出來的操作方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結合有關西方學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實例對其進行了生動的展示和說明。「質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是與「量的研究方法」相提並論、交相輝映的一種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會現象,透過親身體驗了解研究對象的存在方式和意義解釋,在原始資料的基礎之上建立相關理論。
因其理論性與實務性的結合,本書既可以作為社會科學(及其分支學科)方法論以及方法課程的教材,也可以提供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專業人員和業餘愛好者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部分 質的研究的理論背景
第一章 導論--什麼是「質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質的研究的歷史發展--我從哪裡來?
第三章 質的研究的分類--我處於一種什麼狀態?
第二部分 質的研究的準備階段
第四章 質的研究的設計--我可以如何做?
第五章 研究設計的組成部分--我具體打算怎麼做?
第六章 研究對象的抽樣--我想找誰進行研究?
第七章 研究者個人因素對研究的影響--我是誰?
第八章 研究關係對研究的影響--我與被研究者是什麼關係?
第九章 進入研究現場--我如何與被研究者建立關係?
第三部分 質的研究的資料搜集
第十章 訪談--我如何瞭解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
第十一章 訪談中的提問--我想知道什麼?
第十二章 訪談中的傾聽--我聽到了什麼?
第十三章 訪談中的回應--我應該如何與對方對話?
第十四章 焦點團體訪談--我如何組織一群人一起交談?
第十五章 觀察--我如何瞭解被研究者的所作所為?
第十六章 觀察的實施--我看到了什麼?
第十七章 搜集實物--我找到了什麼?
第四部分 質的研究的資料分析
第十八章 資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我想到了什麼?
第十九章 資料的歸類和深入分析--我可以做什麼?
第二十章 質的研究中的理論建構--我可以說什麼?
第二十一章 研究結果的成文方式--我可以如何說我的故事?
第五部分 質的研究的檢測手段
第二十二章 質的研究的質量評價--我如何知道什麼是一個「好的研究」?
第二十三章 質的研究中的效度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結果是否「真實」?
第二十四章 質的研究中的推論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結果是否有「代表性」?
第二十五章 質的研究中的倫理道德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是否符合道德規範?
第六部分 質的研究的發展前景
第二十六章 質的研究的發展趨勢--我們將往哪裡走?
第二十七章 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的結合--我們有什麼新的機遇?
立即查看
產婦?新生兒,居家照護全圖解:新手父母一次上手育兒百科!日常基礎照護X小兒常見疾病X產後常見問題X產婦乳腺疏通X中醫體質調理,權威醫師給你最完善解答【暢銷修訂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NANDA International護理診斷:定義與分類2024~2026(10版) (10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結合理論與最新實證,
臨床、研究、學習時的經典護理診斷指南
.護理診斷:新增56個、大幅修訂123個護理診斷,共收錄277個護理診斷;修訂證據層級準則,以確保未來的診斷居於合適的證據層級。
.診斷指標:定義特徵、相關因素/危險因素、危險族群、協同狀況,搭配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醫學主題(MeSH®)術語嚴謹修訂,提供標準化的定義。
.軸向結構:概念焦點、背景/症狀焦點、照護對象、判斷、解剖部位、年齡上下限、臨床進程、診斷狀態、情境條件,爲每個診斷分配具有一致而合用的軸向用語。
【目錄】
第1篇 NANDA-I分類:評估與診斷
1. 護理診斷基礎
2. 從評估到診斷
第2篇 NANDA-I分類:結構與診斷
3. NANDA-I護理診斷分類
4. NANDA-I的軸向結構
5. 診斷在分類型態結構中的排序原則
第3篇 NANDA-I分類:更新概況與未來的建議
6. NANDA-I護理診斷2024~2026更新概況
7. 未來NANDA-I分類的改進
8. 診斷提交的證據層級準則之修訂
第4篇 NANDA International 護理診斷
領域1:健康促進
領域2:營養
領域3:排泄與交換
領域4:活動/休息
領域5:知覺/認知
領域6:自我知覺
領域7:角色關係
領域8:性學
領域9:因應/壓力耐受
領域10:生命原則
領域11:安全/保護
領域12:舒適
領域13:生長/發展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內容詳盡列出各疾病之特色,綜合整理歷年考試重點,並為讀者分析常考病症,讓讀者能用最短時間做最完整的地毯式複習。試題練習與精選試題讓讀者熟能生巧;各章出題頻率統計,使讀者考試準備事半功倍。
除了本書的全面複習外,建議搭配作者逐題詳盡解說之《病理學歷屆試題詳解》一起併用,讓病理不再成為負擔。
【本書推薦文】109年第2次專技高考護理師榜首
讀書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但!讀好書,比讀很多書更重要!!
學校的教科書厚重如山;坊間的參考書卻過於精簡,前者容易使學生抓不到考試重點;後者容易使學生基礎差、底子薄,這時候就能體會到一本好的工具書,是多麼重要的存在。
「書」,並不是越厚越好,也不是越薄越好,更不該看大家買什麼書就跟風一起買。以前的我,只要班上揪買參考書,我就會去參一咖,等拿到書後,才發現一點也不符合我的需求,內容也常出現錯誤,於是被我永久封存在書櫃中,直到翻開郭熙老師所撰寫的「病理學」重點整理,才驚覺以前根本就是冤大頭,這本書集結了學校教科書&坊間參考書的所有優點,要重點有重點、要考題有考題,排版方式也是井然有序,還有提供空白處讓同學抄寫上課時額外補充的資料,不用擔心空間不足,導致寫的密密麻麻、亂七八糟。
事情太多會容易分心;書本太多會感到心煩,很多時候並不是沒時間讀書,而是「腦中有理性的想法,卻沒動力去做」,理性會告訴一個人,現在應該做什麼事(學習、工作等等),但往往不會實際去做,以前的我也曾經是這樣子,所以有句話想送給大家:「先開始讀書才能激發動力,而不是等到有動力才開始讀書!」
【目錄】
Chapter 0 前言
Chapter 1 細胞適應與傷害、發炎反應及修復
壹、細胞適應
貳、細胞傷害
參、發炎反應
肆、修復
Chapter 2 遺傳疾病、免疫疾病及腫瘤
壹、遺傳疾病
貳、免疫疾病
參、腫瘤
Chapter 3 體液平衡障礙及心臟血管系統疾病
壹、體液平衡障礙
貳、心臟血管系統疾病
Chapter 4 造血及淋巴系統疾病
壹、紅血球疾病
貳、白血球疾病
參、血小板疾病
肆、淋巴系統疾病
伍、脾臟疾病
陸、胸腺疾病
Chapter 5 呼吸系統疾病
壹、上呼吸道疾病
貳、下呼吸道疾病
Chapter 6 消化系統疾病
壹、口腔疾病
貳、食道疾病
參、胃部疾病
肆、腸道疾病
Chapter 7 肝、膽、胰系統疾病
壹、肝臟疾病
貳、膽囊疾病
參、胰臟疾病
Chapter 8 泌尿系統疾病
壹、腎臟疾病
貳、輸尿管疾病
參、膀胱疾病
肆、尿道疾病
Chapter 9 女性生殖系統及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壹、女性生殖系統
貳、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Chapter 10 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疾病
壹、神經系統疾病
貳、內分泌系統疾病
Chapter 11 骨骼肌肉系統
壹、骨骼疾病
貳、關節與肌肉疾病
立即查看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10)微生物及免疫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依考選部命題大綱編寫,配合學校平時考、期中考之舉行,可收循序漸進之復習成效。
以專技高考、二技等考試為依據,使學生熟悉各類考題,難題附解析說明,可在各種大小考試中攻無不克。
【目錄】
第1回 緒論、細菌解剖學、細菌生理學
第2回 細菌的遺傳、滅菌與化學治療、寄生物與宿主之關係
第3回 免疫學(一)
第4回 免疫學(二)
第5回 化膿性球菌、白喉棒狀桿菌與分枝桿菌屬
第6回 第1~5回復習
第7回 革蘭氏陽性帶芽孢桿菌
第8回 腸內桿菌與其他腸內致病菌
第9回 革蘭氏陰性桿菌與其他致病菌
第10回 螺旋菌與放線菌、黴漿菌與L型細菌、立克次菌屬與披衣菌屬
第11回 黴菌學
第12回 第7~11回復習
第13回 噬菌體與病毒之特性
第14回 痘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與肝炎病毒
第15回 正黏液與副黏液病毒、德國麻疹病毒與冠狀病毒、小RNA病毒
第16回 狂犬病病毒、呼吸道腸道病毒、輪狀病毒、節肢動物媒介病毒、人類免疫缺乏及腫瘤病毒
第17回 寄生蟲學
第18回 第13~17回復習
第19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