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勞基法攻略—工時傳 2/E 2022 <新學林> (2版)
作者: 黃柏欽
版次: 2
ISBN: 9789865261979
出版社: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
#相關專業
#勞工/勞動相關法律
定價: 470
售價: 447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勞基法攻略:工時傳 系列名:法律知識系列 ISBN13:9789865261979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黃柏欽 裝訂:平裝 規格:21cm*15cm*1.7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2/04/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針對「工作時間、備勤時間、待命時間、候傳時間、休息時間、值日(夜)時間、教育訓練時間、出席法定會議時間、出差時間、出差或受訓之乘車往返時間、往來於事業場所間所必要之交通時間、哺(集)乳時間、不得於時間內工作」等13種「時間類型」與「出勤紀錄、正常工時、變形工時、延長工時、加班申請制、加班補休、輪班換班間距、繼續工作後之休息、例假、休息日、國定假日、選舉罷免投票日、公民投票日、特別休假、不得強制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情形、彈性調整措施」等15種「實務態樣」,共計28種模組、104個案例,一一逐步以「案例」、「案例解析」、「法學小辭典」架構,來使讀者易懂、易學、易用。 目錄 推薦序 陳慶才 i 推薦序 曹新南 iii 推薦序 黃培文 v 推薦序 張凱翔 vii 推薦序 簡文成 ix 推薦序 吳俊達 xi 推薦序 邱琮皓 xv 推薦序 陳俊傑 xvii 推薦序 莊善欽 xix 二版序 xxi 自序 xxiii 壹、時間光譜 /1 一、工作時間 4 (一)工時跨越二曆日 7 (二)工作空檔之如廁、飲水時間 9 (三)先前準備或事後清理時間 11 (四)輪班人員交接班時間 12 (五)開早會時間 13 二、備勤時間 15 三、待命時間 16 四、候傳時間 19 五、休息時間 20 六、值日(夜)時間〔111年1月1日起停止適用〕 22 七、教育訓練時間 28 八、出席法定會議時間 30 九、出差時間 33 十、出差或受訓之乘車往返時間 34 十一、往來於事業場所間所必要之交通時間 36 十二、哺(集)乳時間 37 十三、不得於特定之時間內工作 41 貳、全時勞工 /45 一、出勤紀錄〔勞基法第30條第5、6項〕 45 (一)所謂「置備」 47 (二)所謂「逐日記載」 47 (三)出勤紀錄之「記載方式」 50 (四)如有不實,應即於備註釐清並確認 52 (五) 於核發當月(次)工資前會同勞工予以及時修正 53 (六)倘無具體反證,自應認屬工作時間 54 二、正常工作時間(正常工時)〔勞基法第30條〕 55 (一)每「日」工作時數、每「週」工作時數 56 (二)每「週」休息日數(每「週」工作日數) 59 (三)一例一休下的正常工時 61 三、彈性工作時間(變形工時)〔勞基法第30條第2項、第3項及第30-1條〕 63 (一)適用要件 63 (二)彈性化目的 64 (三)空班日 65 (四)適用彈性工時之行業 65 (五)二週彈性工時 68 (六)八週彈性工時 71 (七)四週彈性工時 73 (八)依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出勤之行業 77 (九)部分工時勞工無得適用彈性工時規定 84 四、延長工作時間(延長工時)〔勞基法第32條〕 88 (一)定義 88 (二)先行程序 91 (三)原則:1個月46小時 100 (四)彈性:1個月54小時,3個月仍138小時 101 (五)第32條第2款所稱「1個月」期間 107 (六)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限制之例外) 113 (七)「不計入」每月延長工時總數內 121 (八)請事假之時段,應與是日工作時間合併計算 138 五、加班申請制 144 (一)於工作場所超過正常工時自動提供勞務 145 (二)於工作規則明訂加班應於事前申請 146 (三)設立加班申請制度,得否免除加班費? 150 六、加班補休〔勞基法第32-1條〕 154 (一)平日或休息日加班 156 (二)雙方同意(不得事前拋棄) 159 (三)補休時數(1:1換算) 162 (四)補休期日(雙方協商) 163 (五)補休順序(先進先出) 165 (六)補休期限(特別休假所約定年度之末日) 167 (七)期限屆期或契約終止未補休之時數 171 (八)雇主僅給加班費(無補休) 173 七、輪班換班間距(輪班制更換班次之休息時間)〔勞基法第34條〕 175 (一)輪班制 176 (二)更換班次 177 (三)原則:至少有連續11小時 181 (四)彈性:不少於連續8小時 190 八、繼續工作後之休息〔勞基法第35條〕 195 (一)「30分鐘休息時間」不包括在「正常工作時間」內 196 (二)是「做完才休」,非「先休再做」 198 (三)「片刻休息」可否中斷繼續工作? 203 (四)「輪班制」、「連續性或緊急性」者 204 (五)上午工作3小時、午休1小時、下午工作5小時 208 九、例假〔勞基法第36條〕 211 (一)縱使勞工同意,亦不得在例假工作 211 (二)例假及休息日一定要安排在星期六、日嗎 213 (三)例假及休息日是否為完整1日 215 (四)「每7日中至少應有1日」vs「每2週內至少應有2日」之例假 217 (五)週期之起迄 221 (六)原則:「例假7休1」與「不得連續工作逾6日」 223 (七)彈性:「例假7休1調整」與「得連續工作逾6日」 227 (八)合法停止例假(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 234 十、休息日〔勞基法第36條〕 242 (一)休息日出勤是否需符合第32條第1項所定程序(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及計入同條第2項每月延長工時總數內(46小時/月) 243 (二)例假日及休息日是否為完整1日 246 十一、國定假日〔勞基法第37條〕 246 (一)國定假日全國一致規定何時開始實施? 249 (二)國定假日遇例假及休息日是否須補假? 249 (三)雇主可否將國定假日與工作日調移? 253 (四)國定假日調移,應個別同意+確明日期 254 (五)原住民族歲時祭儀 257 十二、選舉罷免投票日、公民投票日〔勞基法第37條〕 260 (一)放假一日,係指00:00至24:00 263 (二)投票日是否可調移至其他工作日放假? 263 (三)「投票日」與「國定假日」之差異 264 (四)擔任投開票所工作人員 265 十三、特別休假〔勞基法第38條〕 266 (一)服務年資、特別休假日數對照表 270 (二)週年制、曆年制 271 (三)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之「翌日」起 275 (四)年度中離職 277 (五)留職停薪期滿復職 285 (六)原則以「日」為計算單位,例外得「半日或小時」由勞資協商議定 292 (七)原則「勞工排定」,例外「協商調整」 293 (八)原則「結清」,例外「遞延」 301 (九)協商遞延 303 (十)遞延期限 305 (十一)優先請休 307 十四、不得強制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情形〔勞基法第42條〕 309 十五、彈性調整措施 309

為您推薦

勞基法攻略—請假暨部分工時傳 2/E 2022 <新學林> (2版)

勞基法攻略—請假暨部分工時傳 2/E 2022 <新學林>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勞基法攻略:請假暨部分工時傳 系列名:法律知識系列 ISBN13:9789865262877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黃柏欽 裝訂:平裝 規格:21cm*15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2/11/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本書特色 本書以「請假」與「部分工時勞工」兩大主題為主,務實且實用。 「請假篇」部分,將勞工所有可請的假「婚假、喪假、普通傷病假、傷病留停、公傷病假、事假、公假、生理假、產假、安胎假、產檢假、陪產檢及陪產假、育嬰留停、育嬰留停期滿復職、哺(集)乳時間、工時減少及調整、家庭照顧假、謀職假、特別休假、請假手續及證明、天災停班、防疫照顧假、防疫隔離假、疫苗接種假」等24個「請假類型」,逐一羅布及完整剖析。 「部分工時篇」部分,將易被忽視但卻為多數的部分工時勞工(俗稱PT(Part Time)人員)之「定義、常見型態、僱用、工作年資、工資、例假休息日、休假、特別休假、婚喪事病假、產假、安胎休養及育嬰留停、產檢假、陪產檢及陪產假、家庭照顧假、生理假、哺(集)乳時間、資遣與退休、職災補償、工作規則、職工福利、勞保與就保、安全衛生、義務、勞動契約參考範本」等22種「PT勞動條件」,逐一陳列及深入解析。 每個單元不是只寫法條與理論,而是逐步以「案例」、「案例解析」、「法學小辭典」為架構,「作者分享」為補充,用案例、圖表、函釋來使讀者易懂、易學、易用。 目錄 二版序 i 自序 iii 壹、請假/1 一、請假通則 2 (一)遇「例假、休息日、國定假日及選舉罷免投票日」,是否計入請假期內? 2 (二)假歸假、錢歸錢 4 (三)無中途到職比例遞減之問題 5 (四)請假單位 6 (五)依曆計算者 8 (六)工作時間跨二曆日 9 二、婚假(請假規則第2條) 12 (一)婚假日數 13 (二)婚假期限、分次請假 14 (三)婚假工資 16 (四)婚假期間適逢其他事由 17 (五)離婚後再婚 18 (六)未請畢之婚假日數,另給付工資? 21 (七)到職前結婚,到職後仍在3個月內 22 (八)婚假未請畢就離婚,得否續請婚假? 23 三、喪假(請假規則第3條) 24 (一)喪假日數 27 (二)喪假期限、分次請假 27 (三)喪假工資 29 (四)其他假別期間適逢喪假 29 (五)未請畢之喪假日數,另給付工資? 30 (六)到職前親屬喪亡,到職後仍在百日內 31 (七)配偶之親屬於勞工結婚前喪亡 32 (八)移工在臺工作,其親屬死亡 33 四、普通傷病假(請假規則第4條) 34 (一)假歸假、錢歸錢 36 (二)跨越年度,期間及工資重新起算 37 (三)一例一休、國定假日,計不計入請假期內 39 (四)輸卵管結紮、人工生殖、整型、健檢、疫苗接種等可否請普通傷病假? 48 五、傷病請假致留職停薪(傷病留停)(請假規則第5條) 50 (一)傷病留停,雇主得否拒絕? 52 (二)留停期滿未癒,雇主可否終止契約? 54 六、公傷病假(請假規則第6條) 55 (一)依「實際需要」核給,並「無期限」 56 (二)醫療期間、醫療中不能工作 57 (三)「復健」屬醫療期間嗎? 59 (四)不得單以「勞保局職災傷病給付」之核付期間作為「勞基法職災醫療期間」之認定 61 (五)期間按「原領工資數額」補償 64 七、事假(請假規則第7條) 65 (一)何謂「必須親自處理」之事故? 66 (二)除「當日不給工資」外,另扣一日工資? 67 (三)「遲到時間」均以「請假」方式處理? 68 (四)「事假」代替「減班休息(無薪休假)」? 69 八、公假(請假規則第8條) 70 (一)依「法令規定」給公假 70 (二)假期視「實際需要」定之 71 (三)公假包括「路程往返時間」在內 72 (四)工資照給 73 (五)哪些法有明文,應「給予公假」? 73 (六)哪些法無明文,雙方「自行協商」? 94 九、生理假(性平法第14條) 102 (一)雇主義務為每月1日 103 (二)給假不給薪的生理假 103 十、產假(勞基法第50條、性平法第15條第1項) 105 (一)釋示「分娩」與「流產」 106 (二)依曆連續計算(包括例假、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07 (三)產假工資計算 108 (四)工作未滿6個月者減半發給 111 (五)1星期或5日產假,無給付薪資義務 115 (六)1星期或5日產假遇例假、休假及休息日,該等假日工資計算疑義 116 (七)產前得分次請假,產後應一次請足 120 (八)不得任意拋棄 122 (九)到職前生產,到職時仍在產假期間內 123 (十)產假起算時間 125 (十一)職務代理人得否為定期契約? 126 (十二)減班休息(無薪休假)期間,適逢產假 127 十一、安胎休養(性平法第15條第3項) 128 (一)安胎休養之演進 129 (二)安胎休養期間,改請婚假、產檢假或喪假 130 (三)減班休息(無薪休假)期間,提出安胎休養請假、產檢假或陪產假申請 131 十二、產檢假(性平法第15條第4項) 133 (一)產檢假之演進 134 (二)產檢假之請假單位 134 (三)產檢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之補助 136 十三、陪產檢及陪產假(性平法第15條第5項) 138 (一)陪產檢及陪產假之演進 139 (二)是共7日?還是各7日? 139 (三)請假期限、分次請假 140 (四)陪產檢及陪產假之請假單位 141 (五)產檢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之補助 142 (六)配偶流產,受僱者是否可請陪產檢及陪產假? 143 (七)配偶於境外生產,受僱者未離境前往陪伴得否請陪產檢及陪產假? 144 十四、育嬰留職停薪(性平法第16條) 146 (一)育嬰留停之演進 147 (二)勞、健、公、軍保等社會保險之規定 148 (三)雇主優於法令,同意任職未滿6個月者申請育嬰留停 149 (四)雇主優於法令,同意同時撫育子女2人以上時,其育嬰留停期間不予合併計算 150 (五)受僱者申請期間得否少於6個月? 152 (六)配偶需就業? 154 (七)單親者可否申請育嬰留停? 155 (八)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年資認定與併計? 155 (九)替代人力得否為定期契約? 156 十五、育嬰留停期滿之申請復職(性平法第17條) 157 十六、哺(集)乳時間(勞基法第52條、性平法第18條) 158 (一)哺(集)乳時間之演進 161 (二)哺乳定義 161 (三)哺乳地點、外出哺(集)乳、提前下班 162 (四)多胞胎之哺乳時間計算 164 十七、工作時間之減少及調整(性平法第19條) 165 十八、家庭照顧假(性平法第20條) 167 (一)家庭照顧假之演進 168 (二)「家庭成員」定義 169 十九、謀職假(勞基法第16條) 172 (一)工資照給、不扣全勤 173 (二)被資遣才有謀職假 173 (三)接受優離、優退方案,可有謀職假嗎? 174 (四)沒請謀職假,可以換錢嗎? 175 (五)謀職假日數 177 二十、特別休假(勞基法第38條) 180 二十一、全勤獎金 182 (一)「不得扣發或影響」全勤獎金 183 (二)「依比例給付」全勤獎金 194 ...

原價: 480 售價: 456 現省: 24元
立即查看
勞基法攻略—工資傳 (3版)

勞基法攻略—工資傳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本書針對「最低工資、平均工資、一日工資(按月計酬者)、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平日延長工時之工資(平日加班費)、休息日工作之工資(休息日加班費)、國定假日工作之工資(國定假日加班費)、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投票日、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投票日及公民投票日(選舉投票日加班費)、特別休假工作之工資(特別休假加班費)、例假工作之工資(例假加班費)、補休未休畢工資、特別休假未休畢工資、產假期間工資、原領工資補償、預告期間工資、資遣費、退休金、獎金或紅利、年終獎金及節金、婚假工資、喪假工資、普通傷病假工資、公傷病假工資、事假工資」等25種「工資類型」,一一逐步以「案例」、「案例解析」、「法學小辭典」架構,來使讀者易懂、易學、易用。 【目錄】 推薦序 黃培文 i 推薦序 張凱翔 iii 推薦序 陳慶才 v 推薦序 曹新南 vii 三版序 xi 自序  xiii 壹、入門基礎/1 一、工資的定義 1 二、工資的計酬方式 7 貳、工資地圖/11 一、最低工資 11 二、平均工資(勞基法第2條) 30 三、一日工資(按月計酬者) 66 四、平日每小時工資額(按月計酬者) 72 五、平日延長工時之工資(平日加班費)(勞基法第24條) 77 六、休息日工作之工資(休息日加班費)(勞基法第24條) 84 七、國定假日工作之工資(國定假日加班費)(勞基法第39條) 97 八、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投票日、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投票日及公民投票日工作之工資(選舉投票日加班費) 121 九、特別休假工作之工資(特別休假加班費)(勞基法第39條) 139 十、例假工作之工資(例假加班費)(勞基法第40條) 141 十一、補休未休畢工資(勞基法第32條之1) 149 十二、特別休假未休畢工資(勞基法第38條) 154 十三、產假期間工資(勞基法第50條) 164 十四、原領工資補償(勞基法第59條第2款) 169 十五、預告期間工資(勞基法第16條) 186 十六、資遣費 195 十七、退休金 211 十八、獎金或紅利(勞基法第29條)、年終獎金及節金(勞基法細則第10條第2項及第3項) 235 十九、婚假工資 246 二十、喪假工資 250 二十一、普通傷病假工資 253 二十二、公傷病假工資 267 二十三、事假工資 269 二十四、婚、喪、病、事、公、生理、安胎、產檢、陪產檢及陪產、家庭照顧假 272 二十五、曠工 273 參、工資給付原則/277 一、工資由「雙方議定」,但不得低於最低工資 277 二、「法定通用貨幣」為原則,「實物給付」為例外 277 三、「全額直接給付」為原則,「法令另有規定」或「勞雇雙方另有約定」者為例外 278 四、每月至少「定期發給2次」為原則,有「特別約定」或「按月預付」者為例外 279 五、應提供「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薪資單) 279 六、置備勞工「工資清冊」並「保存5年」 280 七、不得因性別而有差別之待遇 281 八、不得預扣勞工工資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 281 肆、常見違法態樣/283 一、造成雇主損害之金額,逕自工資扣除 283 二、事先於契約書約定賠償 285 三、離職未交接,回來領現金 287 四、雇主應負擔之 6% 勞退新制,內含於工資中 288 五、其他工資項目未納入加班費計算 291 六、名為紅利,實為績效獎金 294

原價: 420 售價: 399 現省: 21元
立即查看
例解勞動基準法 (6版)

例解勞動基準法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融合了勞動基準法條文之旨意、法院判決四百多則、勞動部之解釋、常見實務上之爭議,並將常見爭議之勞動條件加以廣泛探討。本書是欲瞭解勞動基準法之學生、管理者、勞工、雇主、法律界之良伴。 【目錄】 六版序 勞動基準法沿革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勞動契約 第三章 工 資 第四章 工作時間、休息、休假 第五章 童工、女工 第六章 退 休 第七章 職業災害補償 第八章 技術生 第九章 工作規則 第十章 監督與檢查 第十一章 罰 則 第十二章 附 則 附 錄

原價: 680 售價: 578 現省: 102元
立即查看
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40年之回顧與展望 (1版)

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40年之回顧與展望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勞動基準法施行40年後出版,以勞動基準法釋義為內容的教科書。內容包含總則、勞動契約、工資、工時、工作規則與懲戒、童工與女工、退休、職業災害補償、勞動契約終止等。並且,是由本學會之勞動法學者、律師等有志於勞動法學研究者共同編著,能夠提供在研究上與實務上參考運用,也能夠作為勞動基準法的入門書籍供初學者參考。 【目錄】 序 言/邱駿彥 第一章 總 論  第一節 勞動基準法導論/1  第二節 勞動基準法之適用範圍/11 第二章 勞動契約  第一節 勞動契約之當事人/25  第二節 勞動契約之成立/70  第三節 勞動契約之雙方權利義務/96  第四節 調 職/134  第五節 最低服務年限約款與離職後競業禁止/151  第六節 非典型勞動/181 第三章 工 資  第一節 工資之定義/243  第二節 工資之保護/270 第四章 工作時間  第一節 工作時間認定與週四十小時工時制(第30條)/285  第二節 工時彈性運用(變形工時制、彈性上下班、84條之1)/294  第三節 加班之規範/304  第四節 休息與休假/316  第五節 特別休假制度/323 第五章 工作規則與懲戒  第一節 工作規則/341  第二節 企業懲戒/357 第六章 童工與女工  第一節 童 工/371  第二節 女 工/382 第七章 退 休  第一節 勞工退休制度/401  第二節  勞動基準法之勞工退休金制度之疑義/436  第三節 勞退條例之勞工退休金爭議問題/450  第四節 結 語/462 第八章 職業災害補償  第一節 職業災害救濟制度概論/465  第二節 職業災害之認定/477  第三節 職業災害保險給付、補償與賠償間的抵充關係/490  第四節 職業災害補償與賠償之連帶責任/498 第九章 勞動契約之終止  第一節 雇主單方終止勞動契約/531  第二節 勞工單方終止勞動契約/570  第三節 勞雇雙方合意終止勞動契約/584  第四節 改組轉讓與勞動契約之終止/597  第五節 預告期間與資遣費/621 第十章 附 論  第一節 國際勞動基準對我國勞動基準法之影響/641  第二節 勞動基準法的未來/657

原價: 900 售價: 82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
勞動基準法(10版) (10版)

勞動基準法(10版) (10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