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 第八版 修訂版 IFRS
作者:杜榮瑞、薛富井、蔡彥卿、林修葳
ISBN:9786267130148
版次:8
年份:2022
出版商:東華書局
頁數/規格:728頁/平裝彩色
會計學 八版序
《會計學》一書自出版至今,已進入第八版,承蒙許多學界與實務界先進及讀者的支持與愛護,採用作為教科書或自修讀本,也提供許多寶貴意見,讓這本書更加趨近完美。
自第七版出版以後,持續有新的 IFRS 生效適用,由於我國已改為採用「逐號生效」的作法,而 IFRS 9 與 IFRS 15 自 2018 年開始適用,雖然在第七版已作相因應的觀念解說,為使讀者能學習具體的處理方式,我們進一步修改本書,這部分的習題也加以更新。
除此之外,一如過去的改版,我們盡可能將公司實例更新到最近的年度,對於部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顯著之企業,則提供其2021年上半年之資料。在改版過程中也對內文編輯錯誤作了更正,增加習題,以及對「章首故事」作了大幅度的更新。
茲將我們在第八版所作的主要變動與更新,簡要說明如下:
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內容中關於公司治理的法令修改,例如審計委員會的設置以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針對股東年會召開日期的行政命令,我們均加以納入。也對內文編輯錯誤作了更正。
第六章 (買賣業會計與存貨會計處理──永續盤存制)
有關大潤發及內文沃爾瑪(Walmart)兩案例內容修改至最新發展。
第九章(應收款項)
應收帳款之減損評估,依IFRS 9「金融工具」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式」重新撰寫,且特別提到變動對價,例如銷貨退回與折讓,以及退貨權等,說明其對於企業預期可收取對價之影響。
第十章(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遞耗資產)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後續資本支出,特別是部分重置的概念,有更詳細的說明與釋例之解析。
第十一章(無形資產、投資性不動產、生物資產與農產品)
修正內文編輯錯誤及習題解答、增加習題及題庫之題目
第十二章(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
負債準備衡量之說明,以更詳盡之釋例,說明有關大量母體或單一義務之最佳估計概念,同時也提及負債準備若有歸墊時之會計處理。
第十四章(投資)
「未實現評價損益」均改為「評價損益」,因為評價金融資產造成之損益必定是在該資產處分之前,無須強調「未實現評價損益」、修正內文編輯錯誤及習題解答、增加習題及題庫之題目。
第十六章(權益:保留盈餘、股利與其他權益)
納入新興或近日開始流行的半導體業重要的留才措施,如限制員工權利新股。
與上一版相同,第八版有許多習題,亦附有解答,另亦備有題庫與教學投影片等配件。
目 錄
Chapter01 企業與會計
Chapter02 財務報表的基本認識
Chapter03 從會計恆等式到財務報表
Chapter04 借貸法則、分錄與過帳
Chapter05 調整分錄、結帳分錄與會計循環
Chapter06 買賣業會計與存貨會計處理-永續盤存制
Chapter07 存 貨
Chapter08 現金及內部控制
Chapter09 應收款項
Chapter1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遞耗資產
Chapter11 無形資產、投資性不動產、生物資產與農產品
Chapter12 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
Chapter13 非流動負債
Chapter14 投 資
Chapter15 權益:股本、資本公積與庫藏股票
Chapter16 權益:保留盈餘、股利與其他權益
Chapter17 現金流量表
立即查看
目 錄
Chapter01 企業與會計
Chapter02 財務報表的基本認識
Chapter03 從會計恆等式到財務報表
Chapter04 借貸法則、分錄與過帳
Chapter05 調整分錄、結帳分錄與會計循環
Chapter06 買賣業會計與存貨會計處理-永續盤存制
Chapter07 存 貨
Chapter08 現金及內部控制
Chapter09 應收款項
Chapter10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遞耗資產
Chapter11 無形資產、投資性不動產、生物資產與農產品
Chapter12 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
Chapter13 非流動負債
Chapter14 投 資
Chapter15 權益:股本、資本公積與庫藏股票
Chapter16 權益:保留盈餘、股利與其他權益
Chapter17 現金流量表
立即查看
ISBN:9789860615807
書名:國際法概論(第三版)
作者:許慶雄、李明峻
定價:620元
出版日期:2021/02/17
關鍵字:國際法、國際法教科書、大學用書
▪▪▪▪▪▪▪▪▪▪▪▪▪▪▪▪▪▪▪▪▪▪▪▪▪▪▪▪▪▪▪▪▪▪
【內容簡介】
「國際法」為國際社會之法,以國際社會為其法效力的範圍,一旦國際社會隨著歷史演進而產生變化時,國際法的內涵也常因此而有所變動。近年來的國際社會,連繫愈密,爭端愈多,因應國際社會變化的國際法,無論是理論或實務也迭有變化,因此「國際法」相關書籍的適時性就變得更重要了。
為了便於教學者能夠將全部內容做最完整的教授,同時考量使用者考試複習的時間所需,著者將相關的理論、學說與實務內容,馭繁瑣於精要並力求內容的全面,第二版的本書更增添與修正許多內容,以求符合當前國際社會之實際。全書包括了現代國際法的最新理論,是全面理解國際社會新秩序的入門書。
隨著全球化進展,有關國際法知識的需求亦相對增加,研讀本書絕動有助於釐清國家的國際地位、個人與國際法的關係,使台灣能真正成為國際社會的成員,對於當前台灣面對國際社會所需具備的法知識,本書實為必讀之書。
【作者簡介】
許慶雄
.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日本近畿大學法學碩士、博士。
.現任淡江大學國際學院日本研究所教授。曾任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所長、政大國關中心特約研究員、台灣教授協會法政組召集人、國立空中大學兼任教授。
.著有《國際法入門(共著)》、《憲法入門》、《社會權論》、《中華民國如何成為國家》等書,以及〈中華民國之法地位:兼論臺灣之統獨爭議〉、〈現代人權體系中平等原則之研究〉、〈中、英共同宣言におけゐ國際法上の諸問題〉等。
李明峻
.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淡江大學日研所碩士、日本京都大學法學碩士、博士課程。現任教於中央警察大學、中原大學。曾任日本國立岡山大學法學部助教授、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
.著有《國際法入門(共著)》、《現代國際法(共著)》等書;編有《國際法文獻選集》、《國際人權法:文獻選集與解說(共編)》等書;譯有《國際法的投降、占領與私有財産(Ando Nisuke原著)》、《國際人權(Karl Vasak原著)》、《台灣國際政治史(戴天昭原著)》、《政治學入門(Carl J. Fredrich原著)》等書。
【目錄】
第一章 國際法之基本構造
壹、國際法之形成與發展
貳、國際法之法性質
參、國際法之意義及特質
肆、國際法與國內法之關係
第二章 國際法之成立形式
壹、國際法之法源
貳、國際法之法典化
參、條約法
肆、國際法定立之新動向
第三章 國家之成立與地位
壹、國際法與主權國家
貳、承認之基本概念
參、國家承認本質之理論
肆、國家承認之要件
伍、承認之方式
陸、國家承認之效果與未被承認國家之地位
柒、政府承認
捌、承認之其他問題
玖、國家繼承
拾、政府繼承
第四章 領域之管轄與利用
壹、領域主權的基本構造與法性質
貳、領域之變更與領域爭端之解決
參、領域主權的限制與特殊地域
肆、海洋與國際法
伍、空域
陸、太空
第五章 國家機關與個人
壹、外交機關
貳、領事機關及軍隊、船舶
參、國際法上個人之地位
肆、國際人權法
伍、國際環境法
第六章 國際組織與國際合作
壹、國際組織
貳、聯合國
參、區域性國際組織
肆、國際合作
伍、國際犯罪
陸、國家責任
第七章 國際爭端及其解決方法
壹、國際爭端概說
貳、政治性解決
參、仲裁裁判
肆、司法解決
伍、國際組織的爭端處理
第八章 和平與安全的國際法
壹、國際安全保障
貳、武裝衝突法與國際人道法
參、中立法
肆、國際刑法
附錄:簡稱略稱
立即查看
【簡介】
一、本書對於所得稅法及營業稅法進行理論體系分析探討,可使讀者理解各項稅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背後之基本法理,並培養讀者解決稅法問題之能力。
二、可作為大學講授稅法教科書,亦可供法官、律師及實務界人士辦案之參考,並可作為準備國家考試稅法科目之參考用書,具有理論及實用價值。
【目錄】
五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導 論
壹、稅捐種類的建制原則/1
貳、對於所得及財產的課稅/10
參、對於所得及財產之使用的課稅/26
肆、特別社會目的稅/33
第二章 個人綜合所得稅
第一節 概 說/41
前 言/41
第二節 稅捐主體:納稅義務人/41
壹、自然人:個人/41
貳、課稅單位/45
第三節 所得稅之稅捐客體/52
壹、所得之概念/52
貳、課稅所得之問題/58
參、境內來源所得與境外來源所得/66
第四節 稅捐客體之歸屬/84
壹、所得之主體歸屬/84
貳、所得的歸屬年度之判斷原則/106
第五節 稅基:課稅所得之計算/116
壹、年度課稅原則/116
貳、客觀的淨額所得原則/119
參、各類所得之計算/147
肆、損益通算/220
伍、個人損失之跨年度扣除/223
陸、主觀的淨額所得之原則:個人及家庭生活費所需所得不課稅原則/224
柒、物價變動與實價課稅/243
第六節 稅 率/247
壹、綜合所得,累進稅率制度/247
貳、分開計稅/248
第七節 減 免/249
壹、所得稅法第4條有關免徵所得稅規定/249
貳、重購自用住宅之稅額扣抵/254
第八節 稽徵程序/255
壹、結算申報/255
貳、扣 繳/256
參、核 定/265
第三章 營利事業所得稅
第一節 納稅義務人/267
壹、營利事業/267
貳、公益團體/272
第二節 所得歸屬年度之判斷:收益、費用之認列基準/272
壹、收益之認列基準/272
貳、成本費用與損失之認列基準/287
參、成本費用與收益對應原則/292
第三節 營利事業所得之計算/294
壹、概 說/294
貳、收入的計算/300
參、成本費用的計算/315
肆、隱藏的盈餘分配/387
伍、特殊行業之所得計算方式/396
陸、概算所得/399
第四節 稅 率/400
第五節 舊兩稅合一制度及股利所得課稅新制/400
壹、法人獨立課稅之法理/400
貳、兩稅合一之立法理由/400
參、2014年財政健全方案,修正「完全設算扣抵制」為「部分設算扣抵制」/402
肆、2018年所得稅制優化方案,廢除兩稅合一制度,改採股利所得課稅新制/402
伍、未分配盈餘之課稅/403
陸、不合常規之股權移轉調整補稅或一併處罰/412
第六節 有限合夥法人之課稅/420
壹、前 言/420
貳、有限合夥組織之特殊性/421
參、有限合夥法人之課稅/423
第七節 公益慈善機關團體所得之免稅與課稅/434
壹、概 說/434
貳、公益團體免稅適用標準/435
參、公益團體所得額之計算及查核/443
肆、宗教團體之免稅/444
伍、祭祀公業應否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445
第八節 國際租稅/446
壹、概 說/446
貳、雙重課稅之排除/453
參、對於非居住者及國外營利事業之所得課稅/465
肆、對於利用租稅天堂避稅的防制對策/469
伍、移轉訂價稅制/479
陸、跨國關係企業費用分攤稅制/490
柒、過少資本稅制/495
第九節 電子商務交易所得之課稅/505
壹、電子商務交易之意義/505
貳、電子商務交易之課稅原則/507
參、電子商務交易所得之課稅/510
第十節 稽徵程序及處罰/533
壹、暫 繳/533
貳、結算申報/535
參、申請適用所得稅協定/542
肆、調 查/543
伍、核 定/544
陸、罰 則/544
第四章 所得基本稅額制度
壹、制度目的/549
貳、基本稅額/549
參、適用範圍/550
肆、營利事業基本稅額/553
伍、個人之基本稅額/558
陸、基本稅額之申報/572
第五章 營業稅法
第一節 稅捐主體與稅捐客體/575
壹、概 說/575
貳、稅捐主體/582
參、稅捐客體/593
第二節 稅捐客體的歸屬、稅基與稅率/632
壹、稅捐客體的歸屬/632
貳、稅 基/648
參、稅 率/668
肆、進項稅額/679
伍、稽徵程序/700
第三節 營業稅法之罰則體系/714
壹、概 說/714
貳、營業稅法上罰則類型/716
參、漏稅罰之處罰要件/725
肆、一行為不二罰/736
伍、違章事實之認定與舉證責任/742
陸、漏稅罰之免罰/751
柒、逃漏稅行為之類型/752
捌、處罰程序保障/759
玖、結論:建議/760
附 錄
一、稅法各論期中考試模擬試題/763
二、稅法各論期末考試模擬試題/773
三、歷屆國家考試稅法考古題/781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融合了勞動基準法條文之旨意、法院判決四百多則、勞動部之解釋、常見實務上之爭議,並將常見爭議之勞動條件加以廣泛探討。本書是欲瞭解勞動基準法之學生、管理者、勞工、雇主、法律界之良伴。
【目錄】
六版序
勞動基準法沿革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勞動契約
第三章 工 資
第四章 工作時間、休息、休假
第五章 童工、女工
第六章 退 休
第七章 職業災害補償
第八章 技術生
第九章 工作規則
第十章 監督與檢查
第十一章 罰 則
第十二章 附 則
附 錄
立即查看
勞動基準法(10版) (10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勞動基準法實務爭點
ISBN13:9789575118174
出版社:元照
作者:臺灣勞動法學會-主編;陳建文;姚妤嬙;邱冠喬;張義德;洪瑩容;邱靖棠;華育成;張詠善;李玉春;林俊宏;張清浩;翁瑋;李佑均;程居威;劉素吟;李有容;張軒豪;蔡菘萍;李瑞敏;李柏毅;葛百鈴;蔡麗-作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09/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勞動基準法在臺灣勞動實務上有著相當廣泛的重要作用,累積有大量實務意見與爭議焦點,有系統的整理這些資訊係研究與運用該法的基礎工作。臺灣勞動法學會特別邀請學會內熟悉勞動法令的學者與律師們組成專業作者群,挑選了內容涵蓋勞動契約、工資工時、工作規則、職業災害、勞動契約終止等21個主題,整理解說實務見解發展及分析爭點,以方便各界進一步研究與運用勞動基準法。
序 言/陳建文
第一章 勞動契約
第1講 勞工之從屬性/陳建文
壹、「勞動從屬性」觀念與勞動法的發展/3
貳、「勞動從屬性」觀念的立法面發展/5
參、難以統一解釋的「勞工之從屬性」見解分歧/7
肆、「勞工之從屬性」在司法面的發展/12
伍、「勞工之從屬性」在勞工行政實務面的發展/20
第2講 定期勞動契約/姚妤嬙
壹、前 言/27
貳、何謂定期勞動契約?何謂不定期勞動契約?/27
參、「繼續性工作」之認定/28
肆、定期勞動契約之種類/30
伍、試用期之約定是否為定期勞動契約?/32
陸、接續簽訂定期勞動契約之適法性?/33
柒、替代性人力與定期契約/34
捌、研究助理、計畫助理與定期勞動契約/35
玖、定期勞動契約之終止/37
拾、結 論/38
第3講 勞動派遣/邱冠喬
壹、前 言/39
貳、勞動派遣的意義與立法歷程/40
參、爭點探討/43
肆、結 論/50
第4講 試用期間/張義德
壹、試用期間之意義/53
貳、爭點1:試用勞動之法律性質為何?/54
參、爭點2:定期勞動契約得否約定試用期間?/56
肆、試用期間中之權利義務關係/56
伍、試用勞工之「解僱」相關爭議/59
陸、代結語──本文見解/64
第5講 最低服務年限/洪瑩容
壹、前 言/67
貳、最低服務年限約款之效力/68
參、附論:違約金條款/79
肆、其他相關問題/82
第6講 離職後競業禁止/邱靖棠、華育成
壹、前 言/85
貳、勞基法增訂前後概覽/85
參、離職後競業禁止約款重要爭點/88
肆、結 論/97
第二章 工資與工時、休假
第7講 工資之認定/張詠善
壹、前 言/101
貳、爭點1:工資之定義/102
參、爭點2:勞務對價性之內容/105
肆、爭點3:經常性之內容/106
伍、爭點4:勞雇有關非工資約定之合法性/107
陸、爭點5:勞動事件法第37條之影響/110
第8講 工資之保護與無薪假/李玉春
壹、基本工資之保障/113
貳、工資給付原則/115
參、工資資訊之提供與保存/119
肆、同工同酬與同值同酬/120
伍、工資債權之保障/120
陸、年度終了之獎金及紅利/122
柒、無薪假/122
第9講 工作時間之認定/林俊宏
壹、前 言/125
貳、工作時間之判斷基準/126
參、法定工時制度:原則規範/132
肆、法定工時制度:例外類型/134
伍、休息與請休假/137
陸、結 語/138
第10講 加班費爭議訴訟:控制標準及統包式報酬制/張清浩
壹、問題說明/141
貳、問題分析/141
參、最高法院對於加班費控制標準見解之演變/143
肆、何謂「兩造已另行議定」工資?/145
伍、行政法院對加班費控制標準的見解/147
陸、學說皆認同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39條為強制規定/147
柒、統包式報酬制合法性判斷及其效果/149
第11講 正常工時除外規定:勞基法第84條之1/翁 瑋
壹、前 言/153
貳、勞基法第84條之1適用要件/154
參、結 論/165
第12講 特別休假/李佑均
壹、前 言/167
貳、勞基法第38條主要爭點/168
參、結 論/178
第三章/工作規則與雇主人事權
第13講 工作規則/程居威、華育成
壹、前 言/183
貳、工作規則重要爭點/185
參、結 論/196
第14講 調職之合法性/劉素吟
壹、概 說/197
貳、調職之定義/198
參、調職之依據/199
肆、調職之原則/202
伍、調職之類型/204
第15講 懲戒與績效考核/李有容
壹、懲 戒/211
貳、績效考核/224
第四章/職業災害
第16講 職業災害之認定/張軒豪
壹、前 言/233
貳、職業災害之定義/234
參、職業災害之認定基準/238
肆、通勤災害是否應視為職業災害?/243
伍、結 論/246
第17講 職業災害補償/蔡菘萍
壹、前 言/249
貳、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之性質及有無「與有過失」之適用/249
參、勞動基準法第59條各款之補償責任/250
肆、雇主依勞動基準法可抵充之範圍/253
伍、雇主依勞動基準法第60條主張抵充之對象?/256
陸、雇主依勞工保險條例所為給付得抵充勞動基準法之補償責任?/257
柒、事業單位與承攬人間之連帶責任/258
捌、要派單位與派遣單位間之連帶責任/259
玖、結 語/259
第五章/勞動契約之終止
第18講 勞動契約之終止──勞基法第11條/李瑞敏
壹、概 說/263
貳、勞基法第11條各款實務見解/264
參、資遣最後手段性原則之適用──兼論安置義務/271
肆、辦理資遣之相關程序/275
伍、結 語/282
第19講 勞動契約之終止──勞基法第12條/李柏毅
壹、前 言/283
貳、勞基法第12條第1項各款/283
參、勞基法第12條第2項除斥期間/292
肆、結 語/294
第20講 勞雇雙方合意終止勞動契約/葛百鈴
壹、勞動契約消滅之原因/295
貳、合意終止契約類型之爭點/297
參、合意終止契約效力之爭點/304
第21講 退 休/蔡麗秋
壹、前 言/307
貳、退休制度簡介/308
參、重要爭點介紹/309
肆、結 語/319
立即查看
勞動基準法隨身查
系列名:小市民法律大作戰
ISBN13:9789864512201
出版社:書泉
作者:周志盛;周瑋軒; 周瑋倫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1cm*14.8cm*1.5cm (高/寬/厚)
重量:385克
版次:3
出版日:2021/04/29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勞動基準法歷年來重要的解釋令,並且融合實務議題詳加分析,是職場上班族熟稔自身權益的實用工具書。細究本書特色有下列數項:
1.每一條文標示制定要旨,便利讀者查詢與閱覽。
2.逐條彙整主管機關發布之重要解釋令,以使勞資雙方有所依循。
3.常用條文輔以實務解析,藉以探究勞資雙方常見的迷思。
4.敘述簡要、條理清晰,是職場工作者與在校學子必備的工具書。
5.提供讀者人資管理、勞資關係與勞動法令的諮詢服務。
目錄
PART1 勞動基準法
勞動基準法
第一章 總則
第1條 立法宗旨
第2條 用辭定義
【解釋令】
公司法委任之(總)經理是否適用勞動基法疑義
委任之經理人,非屬勞工
董事之退休金不得自勞工退休準備金中發給
勞工試用期間,雇主終止勞動契約,應否發給資遣費疑義
從事非勞動契約之值日夜工作津貼為非工資
定期支領之伙食津貼或交由伙食團辦理者屬工資,免費提供伙食或補助伙食且對未用膳勞工不另為補助者不屬工資
全勤獎金屬工資
出差用之汽油油單及折舊維修費非工資
按月計給之久任津貼屬工資
依路途遠近實發之交通補助費或月票為非工資
每三個月固定給付之工作獎金是否屬工資疑義
工資認定疑義
天然災害發生時(後)勞工之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處理原則
事業單位停工,其停工期間工資如何發給疑義
新工時制度實施後,按日計酬或按時計酬勞工的工資如何計給?
依工作地點遠近支給之交通補助費是否屬工資疑義
雇主應發給計件勞工假日工資
勞工定期固定支領之伙(膳)食津貼應列入平均工資計算
普通病假工資折半或不給之時段及留職停薪期間不列入計算平均工資
平均工資計算方式細節
每月發給開車上下班勞工之汽油補助及折舊維修費應列入計算平均工資
考績獎金免併入計算平均工資
「一月平均工資」等於勞工退休或資遣前六個月工資總額直接除六
勞工工資如有變動,雇主如何申報調整提繳工資?
【實務解析】
工資與非工資如何認定?
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第3條 適用行業
第4條 主管機關
第5條 禁止強制勞工勞動
第6條 禁止介入他人勞動契約
第7條 勞工名卡
第8條 建立工作環境及福利設施
第二章 勞動契約
第9條 勞動契約分類
【解釋令】
非繼續性工作才能簽定期契約
事先簽約抛棄勞工權利違法無效
主管機關指勞動契成立所在地
僱用已付給退休金之勞工,其年資重新起算
勞動契約可以口頭或書面約定
【實務解析】
勞工簽訂定期契約屆滿後,雇主是否仍須支付資遣費?
勞資雙方簽訂的特定性工作定期契約,是否須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於勞動契約的擬訂,應注意哪些容易衍生的爭議問題?
第9-1條 離職後競業禁止之約定
【實務解析】
何謂競業禁止條款?目前企業界的作法為何?
競業禁止契約是否抵觸憲法對於人民工作權的保障?簽訂後可以撤銷嗎?
勞資雙方於實務上簽訂競業禁止契約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第10條 工作年資合併計算
【解釋令】
解僱後再僱用,中斷年資不論多久原年資均不計
自請辭職後再重僱用,不論中斷多久原年資不計
資遺後重新僱用原年資不計
定契屆滿再考試錄用為不定期契約,原年資不併計
第10-1條 調動五原則
【解釋令】
調動勞工五原則
調動勞工工作部門可變更職務津貼
勞工調動至關係企業,應適用勞退新制或舊制?
勞工受雇主派駐於他公司,雇主是否仍須提繳退休金?
【實務解析】
雇主調動勞工的工作職務,須要勞工同意嗎?
勞資雙方因調動爭議進行調解期間,雇主可否解僱勞工?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在調整勞工職務或調動工作地點時,應注意哪些作業要點?
第11條 資遣要件
【解釋令】
已符退休者不得以資遣處理
【實務解析】
所謂勞工「不能勝任工作」的判斷依據為何?
「歇業」可以作為雇主預告勞工終止勞動契約的理由嗎?
雇主可以資遣勞工的法律要件?勞工可以主動請求雇主給付資遣費的規定?
雇主依法資遣員工時,其應付之法定責任?
「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重要規定為何?
第12條 解僱要件
【解釋令】
勞工被判刑且緩刑者不構成開除要件
曠工日數計算方法
自知悉日起三十日為之之計算
【實務解析】
企業應如何規範勞工的試用期間?
勞工於試用期間遭到解僱,可否向雇主要求資遣費?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於勞工試用期間應有的正確認知?
勞資爭議的分類為何?如勞雇雙方因解僱事件引發爭議,如何處理?
勞工如有不誠實行為,雇主可否以「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為由逕
行解僱?
第13條 特定期間不得終止契約
第14條 勞工得終止契約請求資遣費
【解釋令】
勞工有B型肝炎或梅毒之處理
第15條 特定性定期契約三年屆滿
【解釋令】
勞工未預告雇主即行離職之處罰
預告期間包含假日
第十五條之一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
【解釋令】
派勞工受訓後約定服務期限問題
第16條 預告期間
【解釋令】
謀職假期間不得扣發全勤獎金
預告期間計算及預告期間工資給付標準
第17條 資遣費計算
【解釋令】
勞退新制施行後,資遣費如何計算?
勞工舊制年資結清之金額,得否另行約定返還或抵充資遣費、退休金?
【實務解析】
雇主依法終止契約時,與勞工另立拋棄部分資遣費的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第17-1條 禁止轉掛
【解釋令】
有關勞動基準法第17條之1規定之適用疑義
有關勞動基準法第17條之1第1項所定面試該派遣勞工或其他指定特定派遣勞工
之行為適用疑義
第18條 不得請求資遣費
第19條 服務證明
【解釋令】
服務證明書之格式
第20條 改組轉讓
【解釋令】
退役後不願留任無資遣費
【實務解析】
何謂「事業單位改組或轉讓」?勞資雙方的權利義務為何?
公司合併時,未留用的勞工可以請求資遣費嗎?
「企業併購法」對於未留用或拒絕留用之勞工有何規定?
公司合併時,人力資源部門應明瞭之作業要點?
第三章 工資
第21條 工資勞雇雙方議定
【解釋令】
曠工只能扣當日工資
職務加給得因職務變動增減
勞工請假被扣全勤獎金,致當月所得低於基本工資疑義
員工全月出勤惟因被扣生產獎金致低於基本工資,是否違法疑義
勞資爭議期間工資給付問題
修正「基本工資」
【實務解析】
企業可否以營運不佳的理由,調降勞工的工資?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在進行薪資調整作業時,應考量之合法性與正當性因素為何?
企業未來薪資設計的變革方向為何?
第22條 工資給付
【解釋令】
工資請求權消滅時效
第22-1條 派遣勞工工資保障
第23條 定期發給二次
第24條 延長工作時間之工資
【解釋令】
勞工出差超時應視為加班
出差人員工作起訖時間應於勞動契約規定
全勤獎金列入工資計算
工資加倍加給之計算
每日在八小時以內之工作不視為加班
加班至第五小時工資如何計算
加班費追補時效以五年為限
【實務解析】
值班津貼可以替代加班費嗎?
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於加班費認定,應建立哪些正確的認知?
第25條 同工同酬
...
立即查看
勞動基準法論(修訂版) (1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勞動基準法論(修訂十二版)
叢書:法律
ISBN13:9789571472508
替代書名: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出版社:三民書局
作者:林豐賓;劉邦棟
裝訂/頁數:平裝/464頁
規格:23.2cm*17.2cm*2.3cm (高/寬/厚)
重量:719克
版次:十二
出版日:2021/09/10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內容簡介
只要人們出社會找工作,「勞動基準法」就如影隨形,從工資、休假到退休,處處規範民眾的勞資關係。因此,不僅小職員要懂法,大老闆也要守法。就單一法律而言,與民眾如此切身,影響如此普遍且深遠的,目前還沒有其他可比擬。
勞動基準法不像憲法是基本而空泛的大法,也不像刑法、民法是有些人在某些時候才用得上,它是一部關係千萬人在工作職場上的法律。對於一部這樣重要的法律,坊間縱有許許多多研究文獻充斥,總還是不夠,而且現有的相關書籍,或求實用,或講法理,很難滿足大眾需求。本書作者長期服務於公職及學界,以其法律專業素養和豐富的勞工行政經歷,兼顧法理與實務,撰寫這本《勞動基準法論》,希望能讓有心鑽研這部實用法者,不論是為準備考試、實務運用或學科研習,都可從中獲益,收事半功倍之效。
目錄
修訂十二版序
序言
第一編緒論
第一章概說
第一節勞動基準法的沿革
第二節勞動基準法的立法
第二章勞動基準法的意義和性質
第一節勞動基準法的意義
第二節勞動基準法的性質
第三章勞動基準法的地位和目的
第一節勞動基準法的地位
第二節勞動基準法的目的
第四章勞動基準法的法源
第五章勞動基準法的效力
第一節關於人的效力
第二節關於時的效力
第三節關於地的效力
第四節關於事的效力
第二編本論
第一章總則
第一節勞動條件的原則
第二節勞工的定義
第三節雇主的定義
第四節適用事業的範圍
第五節主管機關
第六節強制勞動的禁止
第七節中間剝削的排除
第八節勞工名卡
第二章勞動契約
第一節勞動契約的意義
第二節勞動契約的性質
第三節勞動契約的種類
第四節勞動契約的訂立
第五節勞動契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第六節勞動契約的無效與撤銷
第七節勞動契約的終了
第三章工資
第一節工資的定義
第二節平均工資的界定
第三節最低工資與基本工資
第四節工資的給付
第五節延長工時加給工資標準
第六節積欠工資請求權
第七節獎金與紅利
第四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
第一節八小時工作時間制的原則
第二節八小時工作時間制的例外
第三節輪班制
第四節休息時間
第五節例假、休息日與休假
第六節特別休假
第七節休假日工作
第八節停止假期
第九節強制延長工作時間的禁止
第十節勞工請假事由
第五章童工、女工
第一節童工的界定
第二節童工的保護
第三節女工的意義
第四節女工的保護
第六章退休
第一節退休的意義和種類
第二節勞動基準法自請退休的條件
第三節勞動基準法強制退休的條件
第四節勞動基準法退休金的給與標準
第五節退休準備金的提撥
第六節工作年資的計算
第七節新制:勞工退休金條例之退休制
第七章職業災害補償
第一節職業災害的定義
第二節職業災害補償的意義
第三節職業災害補償的要件
第四節職業災害補償的種類
第五節職業災害補償的請求與受領
第六節職業災害補償的抵充
第七節職業災害補償的連帶責任
第八節其他職業災害補償相關實務見解
第八章技術生
第一節技術生的界定
第二節訓練契約
第三節技術生的保護
第九章工作規則
第一節工作規則的訂立
第二節工作規則的揭示
第三節工作規則的效力
第十章監督與檢查
第一節勞工檢查的意義
第二節勞工檢查的目的
第三節勞工檢查機構
第四節勞工檢查員
第五節勞工申訴制度
第十一章罰則
第一節刑事罰與行政罰
第二節處罰的對象
第三節兩罰責任
第四節處罰的執行
第十二章附則
第一節勞資會議
第二節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
第三節工時、假日、女性夜班之特例
第四節工作年資與資遣費、退休金
第五節施行細則的訂定
第六節公布日
附錄
附錄一、勞動基準法
附錄二、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
附錄三、勞工請假規則
附錄四、性別工作平等法
附錄五、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附錄六、勞工退休金條例
附錄七、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細則
附錄八、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
附錄九、勞動基準法第四十五條無礙身心健康認定基準及審查辦法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