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元件物理學第四版(上冊)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半導體元件物理學第四版(上冊)
ISBN13:9789865470289
替代書名: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Fourth edition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施敏;李義明;伍國珏
譯者:顧鴻壽;陳密
裝訂/頁數:平裝/688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初
出版日:2022/06/29
中國圖書分類:電子工程
內容簡介
最新、最詳細、最完整的半導體元件參考書籍
《半導體元件物理學》(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這本經典著作,一直為主修應用物理、電機與電子工程,以及材料科學的大學研究生主要教科書之一。由於本書包括許多在材料參數及元件物理上的有用資訊,因此也適合研究與發展半導體元件的工程師及科學家們當作主要參考資料。
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第三版在2007 年出版後(中譯本上、下冊分別在2008 年及2009 年發行),已有超過1,000,000 篇與半導體元件的相關論文被發表,並且在元件概念及性能上有許多突破,顯然需要推出更新版以繼續達到本書的功能。在第四版,有超過50% 的材料資訊被校正或更新,並將這些材料資訊全部重新整理。
全書共有「半導體物理」、「元件建構區塊」、「電晶體」、「負電阻與功率元件」與「光子元件與感測器」等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半導體物理」包括第一章,總覽半導體的基本特性,作為理解以及計算元件特性的基礎;第二部分「元件建構區塊」包含第二章到第四章,論述基本的元件建構區段,這些基本的區段可以構成所有的半導體元件;第三部分「電晶體」以第五章到第八章來討論電晶體家族;第四部分從第九章到第十一章探討「負電阻與功率元件」;第五部分從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介紹「光子元件與感測器」。(中文版上冊收錄一至七章、下冊收錄八至十四章,下冊預定於2022年12月出版)
第四版特色
1.超過50%的材料資訊被校正或更新,完整呈現和修訂最新發展元件的觀念、性能和應用。
2.保留了基本的元件物理,加上許多當代感興趣的元件,例如負電容、穿隧場效電晶體、多層單元與三維的快閃記憶體、氮化鎵調變摻雜場效電晶體、中間能帶太陽能電池、發射極關閉晶閘管、晶格—溫度方程式等。
3.提供實務範例、表格、圖形和插圖,幫助整合主題的發展,每章附有大量問題集,可作為課堂教學範例。
4.每章皆有關鍵性的論文作為參考,以提供進一步的閱讀。
目錄
【第一部分 半導體物理】
第一章 半導體物理及特性──回顧篇
1.1 簡介
1.2 晶體結構
1.3 能帶與能隙
1.4 熱平衡狀態下的載子濃度
1.5 載子傳輸現象
1.6 聲子、光和熱特性
1.7 異質接面與奈米結構
1.8 基本方程式與範例
【第二部分 元件建構區塊】
第二章 p-n接面
2.1 簡介
2.2 空乏區
2.3 電流—電壓特性
2.4 接面崩潰
2.5 暫態行為與雜訊
2.6 終端功能
2.7 異質接面
第三章 金屬—半導體接觸
3.1 簡介
3.2 位障的形成
3.3 電流傳輸過程
3.4 位障高度的量測
3.5 元件結構
3.6 歐姆接觸
第四章 金屬-絕緣體—半導體電容器
4.1 簡介
4.2 理想MIS電容器
4.3 矽MOS電容器
4.4 MOS電容器的載子傳輸
【第三部分 電晶體】
第五章 雙極性電晶體 (BJT)
5.1 簡介
5.2 靜態特性
5.3 雙極性電晶體的緊密模型
5.4 微波特性
5.5 相關元件結構
5.6 異質接面雙極性電晶體
5.7 自熱效應
第六章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MOSFET)
6.1 簡介
6.2 基本元件特性
6.3 非均勻摻雜與埋入式通道元件
6.4 元件微縮與短通道效應
6.5 MOSFET結構
6.6 電路應用
6.7 負電容場效電晶體與穿隧場效電晶體
6.8 單電子電晶體
第七章 非揮發性記憶體元件
7.1 簡介
7.2 浮動閘極概念
7.3 元件結構
7.4 浮動閘極記憶單元的緊密模型
7.5 多層單元與三維結構
7.6 應用與尺寸微縮挑戰
7.7 替代性結構
附錄
A. 符號表
B. 國際單位系統(SI Units)
C. 國際單位前置字
D. 希臘字母
E. 物理常數
F. 重要半導體的特性
G. 倒置晶格的布洛赫理論與週期性能量
H. Si與GaAs的特性
I. 波茲曼傳輸方程式與氫動態模型
J. SiO2 與Si3N4 的特性
K .雙極性電晶體的緊密模型
L. 浮動閘極記憶體效應的發現
索引
立即查看
半導體元件物理學第四版(下冊)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半導體元件物理學第四版(上冊)
ISBN13:9789865470289
替代書名: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Fourth edition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施敏;李義明;伍國珏
譯者:顧鴻壽;陳密
裝訂/頁數:平裝/688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初
出版日:2022/06/29
中國圖書分類:電子工程
上冊目錄
目錄
【第一部分 半導體物理】
第一章 半導體物理及特性──回顧篇
1.1 簡介
1.2 晶體結構
1.3 能帶與能隙
1.4 熱平衡狀態下的載子濃度
1.5 載子傳輸現象
1.6 聲子、光和熱特性
1.7 異質接面與奈米結構
1.8 基本方程式與範例
【第二部分 元件建構區塊】
第二章 p-n接面
2.1 簡介
2.2 空乏區
2.3 電流—電壓特性
2.4 接面崩潰
2.5 暫態行為與雜訊
2.6 終端功能
2.7 異質接面
第三章 金屬—半導體接觸
3.1 簡介
3.2 位障的形成
3.3 電流傳輸過程
3.4 位障高度的量測
3.5 元件結構
3.6 歐姆接觸
第四章 金屬-絕緣體—半導體電容器
4.1 簡介
4.2 理想MIS電容器
4.3 矽MOS電容器
4.4 MOS電容器的載子傳輸
【第三部分 電晶體】
第五章 雙極性電晶體 (BJT)
5.1 簡介
5.2 靜態特性
5.3 雙極性電晶體的緊密模型
5.4 微波特性
5.5 相關元件結構
5.6 異質接面雙極性電晶體
5.7 自熱效應
第六章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MOSFET)
6.1 簡介
6.2 基本元件特性
6.3 非均勻摻雜與埋入式通道元件
6.4 元件微縮與短通道效應
6.5 MOSFET結構
6.6 電路應用
6.7 負電容場效電晶體與穿隧場效電晶體
6.8 單電子電晶體
第七章 非揮發性記憶體元件
7.1 簡介
7.2 浮動閘極概念
7.3 元件結構
7.4 浮動閘極記憶單元的緊密模型
7.5 多層單元與三維結構
7.6 應用與尺寸微縮挑戰
7.7 替代性結構
附錄
A. 符號表
B. 國際單位系統(SI Units)
C. 國際單位前置字
D. 希臘字母
E. 物理常數
F. 重要半導體的特性
G. 倒置晶格的布洛赫理論與週期性能量
H. Si與GaAs的特性
I. 波茲曼傳輸方程式與氫動態模型
J. SiO2 與Si3N4 的特性
K .雙極性電晶體的緊密模型
L. 浮動閘極記憶體效應的發現
索引
半導體元件物理學第四版(下冊)
ISBN13:9789865470562
替代書名: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Fourth edition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施敏;李義明;伍國珏
譯者:顧鴻壽;陳密
裝訂/頁數:平裝/592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初
出版日:2022/12/30
中文圖書分類:電子工程
下冊目錄
序言
譯者序一
譯者序二
導論
第八章 接面場效電晶體、金屬半導體場效電晶體以及調變摻雜場效電晶體
8.1 簡介
8.2 JFET 和MESFET
8.3 調變摻雜場效電晶體
第四部分 負電阻以及功率元件
第九章 穿隧元件
9.1 簡介
9.2 穿隧二極體
9.3 相關穿隧元件
9.4 共振穿隧二極體
第十章 衝擊離子化累增渡時二極體、電子轉移與實空間轉移元件
10.1 簡介
10.2 衝擊離子化累增渡時二極體
10.3 電子轉移元件
10.4 實空間轉移元件
第十一章 閘流體和功率元件
11.1 簡介
11.2 閘流體基本特性
11.3 閘流體的種類
11.4 其他功率元件
第五部分 光子元件和感應器
第十二章 發光二極體和雷射
12.1 簡介
12.2 輻射躍遷
12.3 發光二極體
12.4 雷射物理
12.5 雷射操作特性
12.6 特殊雷射
第十三章 光偵測器和太陽能電池
13.1 簡介
13.2 光導體
13.3 光二極體
13.4 累增光二極體
13.5 光電晶體
13.6 電荷耦合元件
13.7 金屬-半導體-金屬光偵測器
13.8 量子井近紅外光光偵測器
13.9 太陽能電池
第十四章 感測器
14.1 簡介
14.2 熱感測器
14.3 機械感測器
14.4 磁感測器
14.5 化學感測器
14.6 生物感測器
附錄
A. 符號表
B. 國際單位系統 ( SI Units )
C. 國際單位字首
D. 希臘字母
E. 物理常數
F. 重要半導體的特性
G. 布拉區理論與在倒置晶格中的週期性能量
H. Si 與GaAs的特性
I. 波茲曼傳輸方程式的推導與流體力學模型
J. 氧化矽與氮化矽的特性
K. 雙極性電晶體的緊密模型
L. 浮動閘極記憶體效應的發現
索引
立即查看
現代電子產品的核心: 半導體與量子物理原來這麼簡單!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AI時代的計算機概論(2026最新版)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s in the AI Era
經典暢銷教科書,導入AI,全新改版!
提供用書教師相關的教學資源
資訊科技的不斷創新,人工智慧的大放異彩,ChatGPT的橫空出世,以及雲端運算、大數據、區塊鏈、5G與物聯網的應用呈現爆炸性的成長,這股趨勢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模式與工作型態。
針對這些變革,本書除了涵蓋資訊科學的核心知識與實務應用,更將下列熱門的主題融入適當的章節,無論您是剛進入大學的新生、準備參加碩士班考試或國家考試的人士,本書都可以為您的學習與職涯奠定扎實的學理基礎,並掌握最新的資訊發展趨勢:
■ 人工智慧、AI PC、AI伺服器、CPU vs. GPU vs. NPU、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神經元、神經網路、前饋神經網路 (FNN)、卷積神經網路 (CNN)、循環神經網路 (RNN)、生成式AI、生成對抗網路 (GAN)、擴散模型、Transformer模型、大型語言模型 (LLM)、ChatGPT、Copilot、Midjourney、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自駕車、機器人、仿生機器人。
■ 量子電腦。
■ 虛擬實境 (VR)、擴增實境 (AR)、混合實境 (MR)、延展實境 (XR)。
■ 物聯網 (IoT)、智慧物聯網 (AIoT)、工業物聯網 (IIoT)、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家庭。
■ 區塊鏈、加密貨幣、冷熱錢包。
■ 網路霸凌、灌爆臉書、人肉搜索、網路公審、公布監視器畫面、散布假新聞、使用深偽 (deepfake) 技術製造假影片等行為的法律責任,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訓練模型是否侵權,以及AI創作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本書特色
豐富圖表:透過拍攝精緻的產品照片及豐富圖表,提升學生的理解程度。
資訊部落:透過資訊部落,對其它專業的技術或議題做進一步的討論。
隨堂練習:透過隨堂練習,讓學生即刻驗證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
本章回顧:各章末提供簡短摘要,幫助學生快速回顧內容。
學習評量:各章末提供學習評量,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或做為課後作業之用。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電腦的發展過程
1-2 電腦系統的組成
1-3 電腦的類型
1-4 資訊科技所衍生的社會與道德議題
第2章 人工智慧與其它新發展
2-1 人工智慧
2-2 機器學習
2-3 深度學習
2-4 生成式AI
2-5 機器人
2-6 VR、AR、MR 與 XR
2-7 自駕車
2-8 區塊鏈
2-9 量子電腦
第3章 數字系統與資料表示法
3-1 電腦的資料基本單位
3-2 數字系統
3-3 數字系統轉換
3-4 整數表示法
3-5 浮點數表示法
3-6 文字表示法
3-7 圖形表示法
3-8 聲音表示法
3-9 視訊表示法
第4章 電腦硬體
4-1 處理單元
4-2 記憶單元
4-3 輸入單元
4-4 輸出單元
4-5 電腦元件的使用與故障排除
第5章 電腦軟體與作業系統
5-1 軟體的類型
5-2 開放原始碼軟體與 App
5-3 程式語言
5-4 作業系統簡介
5-5 作業系統的功能
5-6 作業系統的技術
5-7 知名的作業系統
第6章 電腦網路
6-1 網路的用途
6-2 網路的類型
6-3 網路的運作方式
6-4 OSI 參考模型
6-5 網路拓樸
6-6 網路傳輸媒介
6-7 網路相關設備
6-8 區域網路標準
第7章 無線網路與行動通訊
7-1 無線網路簡介
7-2 無線個人網路 (WPAN)
7-3 無線區域網路 (WLAN)
7-4 無線都會網路 (WMAN)
7-5 行動通訊
7-6 衛星網路
第8章 網際網路
8-1 網際網路的起源
8-2 連上網際網路的方式
8-3 網際網路的應用
8-4 TCP/IP 參考模型
8-5 網際網路命名規則
8-6 網頁設計
第9章 雲端運算與物聯網
9-1 雲端運算
9-2 物聯網
9-3 智慧物聯網
第10章 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
10-1 電子商務的意義
10-2 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
10-3 電子付款系統
10-4 網路交易的安全機制
10-5 行動商務
10-6 網路行銷
10-7 行動行銷
第11章 資料庫與大數據
11-1 資料的階層架構
11-2 資料庫模式
11-3 資料庫操作實例
11-4 資料倉儲
11-5 大數據
第12章 資訊系統
12-1 企業的組織層級
12-2 資訊系統的架構
12-3 資訊系統的重要性
12-4 資訊系統的類型
第13章 資訊安全
13-1 OSI 安全架構
13-2 資訊安全管理標準
13-3 網路帶來的安全威脅
13-4 惡意程式與防範之道
13-5 常見的安全攻擊手法
13-6 加密的原理與應用
13-7 資訊安全措施
第14章 資訊倫理與法律
14-1 資訊倫理
14-2 電腦犯罪
14-3 資訊隱私權
14-4 智慧財產權
立即查看
公職考試2025試題大補帖【計算機概論】(103~113年試題)(申論題型)[適用三等/高考、關務、地方特考]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計算機概論(第五版)(Forouzan 5/e)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電腦科學是一門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年輕學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且在未來也將持續影響我們的生活。本書可作為專業人士自學指南,也可以是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季的教科書,內容包括電腦科學的全部領域:電腦及資訊、硬體與軟體、資訊組織型態、程式設計、演算法、資訊安全等。本書著重概念的建立,並以多達420張圖形、豐富的範例、演算法、習題等來加強讀者的學習效果。
【目錄】
1 簡介
2 數目系統
3 資料的儲存
4 資料運算
5 計算機組織
6 電腦網路
7 作業系統
8 演算法
9 演算法效率
10 程式語言
11 軟體工程
12 資料結構
13 抽象資料型態
14 檔案結構
15 資料庫
16 資料壓縮
17 資訊安全
18 計算理論
19 計算機圖學
20 人工智慧
21 社群媒體
22 社會和道德問題
附錄
A 萬國碼
B 統一塑模語言
C 虛擬程式碼
D 結構圖
E 符號大小整數的加法與減法
F 實數的加法與減法
立即查看
最新計算機概論-Office 2010含ICT計算機綜合能力國際認證Essentials Level(附贈OTAS題測系統)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內容規畫完善:分「計算機概論」及「Office2010」兩大篇,包涵計算機核心領域與三大實用軟體-Word、Eecel、PowerPoint的介紹應用。
2.結合認證考試:涵蓋ICT認證考試範疇,融合知識與實務應用,奠定考證能力。
3.掌握科技新知:穿插熱門主題、最新科技發展趨勢,幫助您掌握資訊脈動。
4.圖解軟體操作:圖文並茂的Step-by-Step說明,輕鬆上手,成果立現。
5.理論實務並重:網羅計算機的基礎原理和Office的實際操作,讓您擁有堅強的實力。
6.重點回顧:章末重點摘要,幫助您快速回顧內容。
7.學習評量:每章設計多種評量題目,檢測學習成效及增進應試能力。
8.素材檔案:本書素材及完整成品檔案,置於網站供讀者下載使用。
目錄
第1篇 計算機概論
第1章 電腦科技的認識與應用
1-1 電腦的發展歷史
1-2 電腦的類型
1-3 電腦在資訊時代的應用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2章 電腦處理資訊的方式
2-1資料處理的基本單位
2-2數字系統
2-3電腦資料表示法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3章 電腦硬體組成與周邊設備
3-1 認識電腦組成元件
3-2 電腦主機的組成
3-3 輸出/輸入設備
3-4 電腦使用常見問題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4章 電腦軟體簡介
4-1 軟體的分類
4-2 認識系統軟體
4-3 認識應用軟體
4-4 軟體安裝與維護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5章 作業系統
5-1 認識作業系統
5-2 作業系統的類型
5-3 常見作業系統介紹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6章 數位多媒體
6-1 認識多媒體
6-2 文字媒體
6-3 音訊媒體
6-4 影像媒體
6-5 視訊媒體
6-6 動畫媒體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7章 資料庫
7-1資料庫原理
7-2資料庫類型
7-3關聯式資料庫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8章 網路與行動通訊基本概念
8-1 認識電腦網路
8-2 網路通訊協定
8-3 行動通訊網路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9章 網際網路與資源應用
9-1 網際網路與全球資訊網
9-2 網際網路服務
9-3 網際網路應用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10章 電子商務導論
10-1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10-2 電子商務經營模式
10-3 電子商務付款機制
10-4 行動電子商務
10-5 網路交易安全機制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11章 資訊安全與資訊倫理
11-1 認識網路資訊安全
11-2 網路資訊安全技術
11-3 惡意軟體與防範
11-4 認識資訊倫理與法律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2篇 Office 2010
Ch1 Word編排與寫作
1-1 文件版面與段落
1-2 美編設定
1-3 目錄與註解
1-4 合併列印
學習評量
Ch2 Excel計算與圖表
2-1 活頁簿、工作表與儲存格
2-2 函數與公式計算
2-3 排序與篩選
2-4 統計圖表
學習評量
Ch3 PowerPoint多媒體簡報
3-1 檢示、設計與放映
3-2 動畫與音訊
學習評量
附錄
立即查看
新世代計算機概論含ICT計算機綜合能力國際認證Essentials Level-(第二版)-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內容規畫完善:涵蓋大專院校所需的電腦資訊入門知識,更廣搜IT產業最新發展近況,例如無線網路、行動設備、電子商務等熱門資訊。
2.結合認證考試:涵蓋ICT認證考試範疇,融合知識與實務應用,奠定考證能力。
3.掌握科技新知:穿插熱門主題、最新科技發展趨勢,幫助您掌握資訊脈動。
4.圖解軟體操作:圖文並茂的Step-by-Step說明,輕鬆上手,成果立現。
5.重點回顧:章末重點摘要,幫助您快速回顧內容。
6.學習評量:每章設計多種評量題目,檢測學習成效及增進應試能力。
目錄
第1章 電腦科技的認識與應用
1-1 電腦的發展歷史
1-2 電腦的類型
1-3 電腦在資訊時代的應用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2章 電腦處理資訊的方式
2-1資料處理的基本單位
2-2數字系統
2-3電腦資料表示法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3章 電腦硬體組成與周邊設備
3-1 認識電腦組成元件
3-2 電腦主機的組成
3-3 輸出/輸入設備
3-4 電腦使用常見問題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4章 電腦軟體簡介
4-1 軟體的分類
4-2 認識系統軟體
4-3 認識應用軟體
4-4 軟體安裝與維護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5章 作業系統
5-1 認識作業系統
5-2 作業系統的類型
5-3 常見作業系統介紹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6章 數位多媒體
6-1 認識多媒體
6-2 文字媒體
6-3 音訊媒體
6-4 影像媒體
6-5 視訊媒體
6-6 動畫媒體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7章 資料庫
7-1資料庫原理
7-2資料庫類型
7-3關聯式資料庫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8章 網路與行動通訊基本概念
8-1 認識電腦網路
8-2 網路通訊協定
8-3 行動通訊網路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9章 網際網路與資源應用
9-1 網際網路與全球資訊網
9-2 網際網路服務
9-3 網際網路應用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10章 電子商務導論
10-1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10-2 電子商務經營模式
10-3 電子商務付款機制
10-4 行動電子商務
10-5 網路交易安全機制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第11章 資訊安全與資訊倫理
11-1 認識網路資訊安全
11-2 網路資訊安全技術
11-3 惡意軟體與防範
11-4 認識資訊倫理與法律
重點回顧
學習評量
附錄
一、關於ICT 國際認證
二、學習評量簡答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