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94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菁英、文藝與戰爭:由舊制台北高等學校傳閱雜誌《雲葉》與《杏》看菁英學生的精神樣貌 ISBN13:9789865624491 出版社:臺灣師大出版社 作者:津田勤子 裝訂/頁數:平裝/454頁 規格:23cm*17cm*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8/12/05 中國圖書分類:臺灣文學 內容簡介 本書藉由分析台北高等學校的學生於太平洋戰爭最激烈的日治末期(1943年)自主創刊的傳閱雜誌《雲葉》與《杏》,論證戰爭時期菁英學生的精神樣貌。《雲葉》是1940年入學台北高校尋常科的學生們,在就讀尋常科四年級時所發行的班級雜誌。《杏》則是以台北高校高等科二年級與三年級的三位理科生為中心所發行的雜誌。 本書釐清:第一,台北高校生從事文藝活動的時空背景。第二,《雲葉》與《杏》其編輯者與作者之背景、創刊雜誌之動機、編輯方式、各期的變遷等編輯情形。第三,對現存的戰前發行之《雲葉》與《杏》所刊作品中展現的學生思維足跡。多達300篇的作品分為「以外在環境為題材」與「以內心世界為題材」兩大類,再進一步地進行細部分析,並留意兩刊之異同而展現台灣學生與日本學生、尋常科學生與高等科學生各自的思維及敘述觀點。闡明戰時體制之下的高校生文藝活動,學生們仍堅持高等學校傳統的資質與理念,熬過大時代的轉變。 目錄 i序文 iii推薦文 001第一章 緒論 003第一節 問題意識及文獻回顧 027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架構 032第三節 研究材料及名詞界定 043第二章 高校生文藝活動的時空背景 045第一節 近代日本建立的菁英養成機構 061第二節 台北高等學校與文藝活動 083第三節 戰爭時期台高生的生活狀況 099第三章 《雲葉》成員及編輯特色 101第一節 《雲葉》成員背景與創刊動機 116第二節 《雲葉》編輯特色 143第四章 《杏》成員及編輯特色 145第一節 《杏》成員背景與創刊動機 168第二節 《杏》編輯特色 201第五章 《雲葉》與《杏》外在環境題材 203第一節 生活環境的題材 234第二節 戰爭的題材 253第三節 社會問題的題材 279第六章 《雲葉》與《杏》內心世界題材 281第一節 內化知識的題材 308第二節 想像世界的題材 325第三節 追求真理的題材 353第七章 結語 361徵引文獻 375附錄 430跋文 434謝辭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全書共分八項主軸,為當前大學國文課程融入大學社會責任 (USR)、教學實踐 (TPR) 等計畫的主要關懷面向。 在地書寫×職人敘事×家國政治×自然生態 族群書寫×人間情愛×生活美學×生命哲學 ◆重視「職人敘事」的文學讀本 引導大學生以專業之眼、興趣之眼觀看並詮釋文學作品與文化經典,進一步為自身科系專業領域進行書寫,探索「專業」與「書寫」結合的各種可能,提升專業知識的自信與自主學習能力。 ◆從生活與閱讀中培養「文學素養」 選文與高中端 108 課綱銜接,形成完整的「國語文素養導向學習」,從生活與閱讀中將文學與文化經典內化為個人的基本素養,以具備適應當前社會的語文能力。 ◆涵蓋「中文檢定」與「閱讀思考」 本書「注釋」講求簡潔清楚,同時增進語文常識;「賞析」則提出明確論點,分析作品之精神內涵,引導學生體會作品、參與作品,省思個人生命,進而鼓舞學生產生創作的動力。 【目錄】 主題一 在地書寫 1自己的城市 胡晴舫 2屏東在地書寫詩 曾貴海等 3卑亞南蕃社 鄭愁予 4西湖七月半 張岱 主題二 職人敘事 5青春南風 吳晟 6第一隻熊 黃美秀 7呷藥仔 林立青 主題三 家國政治 8七尺布 蘇紹連 9李魁賢詩選 李魁賢 10唐傳奇選〈聶隱娘〉 裴鉶 11聽聽那冷雨 余光中 主題四 自然生態 12濱鷸 劉克襄 13鴿子 包子逸 14滄海桑田 林秀赫 主題五 族群書寫 15秀才的手錶 袁哲生 16祖靈遺忘的孩子 利格拉樂.阿(女烏) 17蒼蠅 鍾理和 主題六 人間情愛 18母者 簡媜 19志怪選 干寶 20寶玉挨打 曹雪芹 21唐詩選 張若虛、白居易 主題七 生活美學 22《詩經》選 23乾菜燜魯迅 蔡珠兒 24午後 林宜澐 25如歌的行板 瘂弦 主題八 生命哲學 26世說新語選 劉義慶 27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28宋詞選 蘇軾、辛棄疾 29在瑞士與榮格一起散步 呂旭亞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首先,彙集歷代主流美學思想和其所引申出的藝術風格,作為課程內容在縱向發展設計上的首要特徵。其次,從多元化的藝術類型中去交叉驗證這些藝術風格與美學思想的橫向普遍聯繫。最後,讓學生精心規劃作業設計,從實際生活中體驗無所不在的美學思想與藝術風格,徹底提昇審美的鑑賞判斷能力,並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感受、領悟到統整貫徹的美學思想與藝術鑑賞體驗,達到具有統整創意與融會貫通的教學目標。 書中介紹西方美學思想上的主要的五大美學理論學派與引申的藝術風格,作為內容在縱向發展設計上的首要特徵,再從多元化的藝術類型中,去觀察體驗這些藝術風格與美學思想的橫向普遍聯繫。 . 古希臘黃金古典時期的畢達哥拉斯學派主張的「造形主義」與所強調的「美在物體形式論」。 . 古希臘黃金古典時期的柏拉圖主張的「美是理型說」與二十世紀「抽象主義風格」的比較與對照。 . 古希臘黃金古典時期的亞里斯多德主張的「模仿說」、「典型說」、「有機整體說」、「形式與內容統一說」和「淨化說」與「古典主義風格」的關係。 . 十八世紀啟蒙時代思想家狄德羅主張的「美在關係說」與「現實主義」(包含「自然主義」與「寫實主義」二方面)的貢獻與關聯性。 . 十八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美的分析」與「崇高的分析」之美學思想對「浪漫主義風格」的影響。 本書在內容安排設計上,皆透過生活經驗,來驗證這五大美學思想理論與相應的藝術風格,期望藉此能淬鍊讀者的鑑賞敏銳度與感受性,使讀者能夠重新去認知與體驗新的事物,形塑新的藝術經驗與價值觀。同時,讓讀者在舊經驗中透過對美學理論與藝術風格流派思想的相應關係,來反思藝術流派風格在生活中的影響,並將鑑賞敏銳度延伸至多元宏觀的藝術範疇與未來的生活,從自身的生活中體認到美學與藝術無所不在的力量與痕跡。 第三版對內容進行更精確的修正,在美學理論上的掌握更為確實,讓讀者對於其中的理論與觀念及其引申的藝術風格,獲得更深刻精確的理解。 【目錄】 Chapter 1 美學的認識 1-1 美學的由來 1-2 十九世紀以前西方探討美的本質與發展的五大思想學說 1-3 美學研究的對象與範圍 1-4 美學、美感與美育 Chapter 2 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美學觀念V.S.造形主義 2-1 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美學思想 2-2 造形藝術的起點始於希臘古典時期 2-3 如何欣賞形式美 Chapter 3 柏拉圖美是理型說V.S.抽象藝術 3-1 美是理型說的歷史價值及其具體特徵 3-2 關於美是理型說的主要理論內容 3-3 柏拉圖客觀唯心主義在美是理型說的矛盾 3-4 何謂抽象藝術 3-5 康丁斯基的美學思想 3-6蒙德里安的美學思想 Chapter 4 亞里斯多德的美學思想V.S.古典主義 4-1 《詩學》的歷史價值貢獻對古典主義美學思想的啟發 4-2 古典主義美學思想自文藝復興時期之後的發展 Chapter 5 狄德羅美在關係說V.S.荷蘭畫派、巴比松畫派、寫實主義 5-1 美在關係說:唯物主義的美學思想 5-2 外在於我的美與關係到我的美,以及真實的美與相對的美的意義 5-3 美在關係說與現實主義藝術理論的關係 5-4 美在關係說與十七世紀荷蘭畫派的歷史對應 5-5 美在關係說與十九世紀巴比松畫派美學思想 5-6 美在關係說與十九世紀寫實主義美學思想 Chapter 6 康德美學思想V.S.浪漫主義 6-1 康德先驗唯心主義探微 6-2 自然的合目的性與審美表象和鑑賞的關係 6-3 鑑賞判斷特質的分析 6-4 康德的崇高審美觀念 6-5 康德美學與浪漫主義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