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
作者:Corey(王沂釗)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4/10
ISBN:9789865840549
內容簡介
此書專為主修心理學、社會學、諮商、社會工作、婚姻與家庭治療、教育以及人類服務領域,選修團體諮商或團體領導課程的研究生和大學生而撰寫,也是領導團體以及領導不同型式團體實務工作者之實務工作手冊。
本書特色
1. 整合了當前團體實務工作相關理論及其運用,並深入探討多元文化團體工作議題。
2. 涵蓋了團體工作與危機管理、團體工作倫理等實務等議題討論。
3. 從不同的觀點提供了許多案例,闡述在團體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挑戰及提供不同團體工作反思的向度。
目錄
第一篇 導論
第 1 章 團體工作導論
第 2 章 團體諮商師
第 3 章 團體諮商的倫理及法律議題
第 4 章 團體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第二篇 團體歷程
第 5 章 團體的形成
第 6 章 團體的初始階段
第 7 章 團體的轉換階段
第 8 章 團體的工作階段
第 9 章 團體的結束階段
第三篇 團體歷程於學校情境及社區機構之應用
第10章 在學校情境的團體
第11章 在社區情境的團體
索引
立即查看
【簡介】
本版在精神疾病的診斷、病理及治療上都依據最新的研究及資訊做了更新。依據 2022 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文本修訂本(DSM-5-TR)的精神疾病分類為基礎,介紹各種精神疾病臨床描述及病症,並且以綜合的觀點整合各個精神疾病的生物、認知、行為和社會情感的最新研究,呈現出心理病理學的病因和最有效的心理及生物療法。本書著重研究和臨床應用之間的平衡,讀者可以同時深入了解臨床工作者和科學家每天面臨的複雜挑戰。
資料的整合及撰寫的方式更能帶動思考及學習:
1. 依據 DSM-5-TR 及研究修訂各個精神疾病的病症及病因:例如,用「對比迴避模式」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擔憂;用「海馬迴的活性、大小,以及大腦區域之間的連結」詮釋創傷後壓力症的神經生物因子。
2. 以研究證據的新發現重新整合生物、心理及社會的病因:例如,憂鬱的研究顯示,早期的逆境會影響負向認知風格、皮質醇水準、關鍵神經區域的活動,以及多巴胺和血清素系統的功能。
3. 依據療效研究更新心理及生物治療:例如,創傷後壓力症暴露療法的輔助療法包括更直接地關注認知、情緒調節訓練和眼球運動;有關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新資訊。
【目錄】
第01章 緒論與歷史回顧
精神疾病與汙名化
精神疾病的定義
心理病理學的早期歷史
當代觀點的歷史前因
我們從歷史中學習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專業
第02章 心理病理學的目前趨勢
遺傳的影響
神經科學的影響
認知行為的影響
社會情緒的影響
第03章 診斷與衡鑑
診斷與衡鑑的基石:信度與效度
診斷
心理衡鑑
神經生物衡鑑
文化、種族的多樣性與衡鑑
第04章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理論與假說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法的例子:治療結果研究
在心理病理學研究中的類比法
多重研究結果的整合
第05章 情緒障礙症
憂鬱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情緒障礙症的病因
情緒障礙症的治療
自殺
第06章 焦慮症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
焦慮症的臨床描述
焦慮症的性別與社會文化因子
焦慮症的共同影響
各個特定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治療
第07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與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臨床描述及盛行率
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因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治療
第08章 「解離症」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解離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解離症的病因
解離症的治療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09章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描述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第10章 物質使用障礙症
概述:物質使用的數量
臨床描述:酒精、香菸與大麻使用障礙症
臨床描述:鴉片劑、興奮劑與其他藥物使用障礙症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病因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預防物質使用障礙症
第11章 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飲食障礙症的病因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12章 性障礙症
性常模與性行為
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描述
性功能障礙的病因
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性偏好症的臨床描述
性偏好症的病因
性偏好症的治療與社區預防
第13章 兒童期障礙症
兒童期障礙症的分類與診斷
外化行為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
內化行為障礙症:憂鬱症與焦慮症
特定學習障礙症與智能不足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4章 老年生活與認知類障礙症
老化:迷思、議題與方法
老年期的精神疾病
失智症
譫妄
第15章 人格障礙症
DSM-5-TR 的分類取向
DSM-5-TR 對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
跨人格障礙症的共同風險因子
奇特/古怪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戲劇性/不穩定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焦慮/恐懼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
第16章 法律與倫理議題
刑事安置
受審能力
心神喪失、智能不足與死刑
民事安置
治療與研究面臨的倫理困境
第01章 緒論與歷史回顧
精神疾病與汙名化
精神疾病的定義
心理病理學的早期歷史
當代觀點的歷史前因
我們從歷史中學習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專業
第02章 心理病理學的目前趨勢
遺傳的影響
神經科學的影響
認知行為的影響
社會情緒的影響
第03章 診斷與衡鑑
診斷與衡鑑的基石:信度與效度
診斷
心理衡鑑
神經生物衡鑑
文化、種族的多樣性與衡鑑
第04章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理論與假說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法的例子:治療結果研究
在心理病理學研究中的類比法
多重研究結果的整合
第05章 情緒障礙症
憂鬱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情緒障礙症的病因
情緒障礙症的治療
自殺
第06章 焦慮症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
焦慮症的臨床描述
焦慮症的性別與社會文化因子
焦慮症的共同影響
各個特定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治療
第07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與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臨床描述及盛行率
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因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治療
第08章 「解離症」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解離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解離症的病因
解離症的治療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09章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描述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第10章 物質使用障礙症
概述:物質使用的數量
臨床描述:酒精、香菸與大麻使用障礙症
臨床描述:鴉片劑、興奮劑與其他藥物使用障礙症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病因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預防物質使用障礙症
第11章 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飲食障礙症的病因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12章 性障礙症
性常模與性行為
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描述
性功能障礙的病因
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性偏好症的臨床描述
性偏好症的病因
性偏好症的治療與社區預防
第13章 兒童期障礙症
兒童期障礙症的分類與診斷
外化行為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
內化行為障礙症:憂鬱症與焦慮症
特定學習障礙症與智能不足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4章 老年生活與認知類障礙症
老化:迷思、議題與方法
老年期的精神疾病
失智症
譫妄
第15章 人格障礙症
DSM-5-TR 的分類取向
DSM-5-TR 對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
跨人格障礙症的共同風險因子
奇特/古怪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戲劇性/不穩定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焦慮/恐懼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
第16章 法律與倫理議題
刑事安置
受審能力
心神喪失、智能不足與死刑
民事安置
治療與研究面臨的倫理困境
原價:
1060
售價:
954
現省:
106元
立即查看
社會心理學 中文第四版 2023年 (Kassin: Social Psychology 11/E)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心理學 中文第四版 2023年 (Social Psychology 11/E)
作/ 譯者:Kassin/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 譯
ISBN:9786269595334
年份:2023
書號
開數:16
頁數:676
簡介
本書以「簡介」篇章(第一篇)作為開端,介紹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主題與研究方法;接著將焦點聚集在個人層次的「社會知覺」(第二篇),內容包括:自我概念、涉及自我評估的自尊,與外在的自我表現;再往外移向「社會影響」(第三篇)下的態度、從眾行為與團體歷程,和人際間的「社會關係」(第四篇),包括:人際吸引與親密關係,及相互間的正向(助人)和破壞性(攻擊)行為;最後以「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第五篇)作為總結。
內容完備:包含社會心理學領域中經典的理論與研究,並從眾多觀點歧異的學者對人類的多樣性研究中,幫助讀者成為在社會關係乃至於倫理價值上見地寬廣的有識之士。
最新近的研究發展:本書範疇擴展到最新的思維,節錄了社會神經科學、演化心理學、無意識與內隱歷程、社會傳播媒體與科技的效應,以及文化與社會階層影響等。
研究發現詳實而正確:書中相關的研究發現在經過詳實審查後皆已更新,內容正確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緊扣時事脈動:將社會心理學與當前社會諸多層面、議題聯結起來,更藉由豐富的圖文資料,讓讀者清晰地體認到本學科與社會脈動不可分的特性。
目錄
第一篇 簡介
第01章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1-1 社會動物
1-2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1-3 社會心理學簡史
1-4 社會心理學的今日:目前趨勢為何?
第02章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1 為什麼你該學研究法?
2-2 發展理念:研究歷程的開端
2-3 理念再精煉:社會心理學變項的界定與測量
2-4 理念的驗證:研究設計
2-5 倫理、價值、與新研究標準和實務
第二篇 社會知覺
第03章 社會自我
3-1 自我概念
3-2 自尊
3-3 自我表現
3-4 反思:多面向的自我
第04章 知覺他人
4-1 觀察:社會知覺的要素
4-2 歸因:從要素到特質
4-3 統整:從特質到印象
4-4 驗證偏誤:從印象到現實
4-5 社會知覺:底線
第05章 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
5-1 問題的本質:固著與改變
5-2 問題的原因:團體間、動機、認知和文化因素
5-3 減少問題:社會心理學的解答
第三篇 社會影響
第06章 態度
6-1 態度的研究
6-2 透過溝通來說服
6-3 被自己的行動說服
6-4 改變態度
第07章 從眾行為
7-1 自動化的社會影響
7-2 從眾行為
7-3 順從
7-4 服從
7-5 社會影響的連續性
第08章 團體歷程
8-1 團體的基礎
8-2 團體中的個人:他人在場
8-3 團體表現:問題與解決
8-4 衝突:團體內與團體間的合作與競爭
第四篇 社會關係
第09章 吸引力與親密關係
9-1 歸屬需求:人類的一個基本動機
9-2 初識的吸引力
9-3 親密關係
第10章 幫助他人
10-1 演化和動機的因素:為什麼人們會幫助他人?
10-2 情境影響:何時人們會幫助他人?
10-3 個人影響:誰比較可能會幫助他人?
10-4 人際間的影響:哪些人比較會受到幫助?
第11章 攻擊
11-1 何謂攻擊?
11-2 文化、兩性與個別差異
11-3 攻擊源起
11-4 情境對攻擊的影響
11-5 媒體效應
11-6 攻擊與暴力的減少
第五篇 社會心理學的應用
第12章 健康
12-1 壓力與健康
12-2 壓力的成因為何?
12-3 壓力如何影響身體?
12-4 評估歷程
12-5 壓力的因應方式
12-6 治療與預防
12-7 快樂的追求
立即查看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立即查看
DSM-5診斷考試口袋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DSM-5診斷考試口袋書
作者:王志嘉
出版社:合記
出版日期:2016/01/00
ISBN:9789863681137
簡介:
本書是依據 DSM-5R 之架構順序來編排,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診斷性會談,從提出診斷性會談的目標,進而提供一種有效的結構來學習診斷性會談,以及來描述DSM-5R對診斷性會談造成的改變;第二部分針對DSM-5的診斷性會談應用於臨床實踐;第三部分則包括診斷工具和其他相關訊息,亦提供了精神醫學術語、測量方法及臨床技能評估。整體來說,對剛開始學習診斷性會談形式和流程的初學者,以及想將DSM-5R應用至會談中的醫師來說,這本書都是你最佳的指引及必備良伴!
序言: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是一本內容詳盡的精神疾病手冊。它提供每個疾病的診斷準則,並且從發展、基因、性格等多樣化的角度討論這個障礙症。我希望這本《DSM-5® 診斷考試口袋書》能作為你在診斷性會談中使用DSM-5® 的指引及必備的良伴。雖然這本書不是用來取代DSM-5® 本身、或成為精神科診斷學教科書,但是它提供了你一種經濟且有效的方式,將DSM-5®的診斷準則運用於整合式診斷性會談當中。
我每天都帶著學生、住院醫師或研究員和病人會談,我寫這本書是為了各種不同經驗的會談者。這本書依照DSM-5® 的結構順序來編排。因此,我先在第一部分介紹診斷性會談。第一章和第二章提出了診斷性會談的目標。第三章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結構來學習診斷性會談。第四章和第五章描述DSM-5® 對診斷性會談造成改變。在第二部分,我將DSM-5® 的診斷準則應用於臨床實踐。第三部分則包括診斷工具和其他相關訊息。
整體來說,這本書幫助你在正確做出精神科診斷的同時,也能建立治療同盟。治療聯盟是所有精神科會談的目標,即使是在短暫的診斷性會談當中。
在開始之前,我必須承認,對於接受醫療服務的客體到底該被視為專業健康照護之下的病人、還是尋求專業服務的自主消費者,目前仍然存在強烈的爭論(Emanuel and Emanuel 1992)。雖然這些爭論很重要,但是它們不屬於本書的範圍因為作為一個人的個體性優先於疾病或消費行為,在這本書裡面,我在最初的診斷性會談使用「人(person)」來描述這個客體。如果可能的話,我會用中性詞語來敘述這個人及會談者,但如果這麼做在文法上理解上造成了不方便,我會選擇在某一章全部使用女性,而在下一章全部使用男性。當一個人在診斷性會談後,進入精神科治療,我會使用「病人(patient)」這個詞語,因為它同時承認了這個人在治療中的弱勢及精神健康專業人員在他們照顧病人時所擔負的責任(Radden and Sadler 2010)。我使用這個詞語,不是為了替醫學父權主義背書,而是為了強調這種因看診所產生的關係之特殊性及受保護性,它們應該被視為治療關係,而不是治療合約。
目錄:
序言 (Preface) .......................................................................... iii
第一部分
第1 章 ▓ 診斷性會談之簡介 ................................................. 3
(Introduction to the Diagnostic Interview)
第2 章 ▓ 在診斷性會談中建立治療同盟 ............................. 13
(Alliance Building During a Diagnostic Interview)
第3 章 ▓ 30 分鐘診斷性會談 .............................................. 21
(The 30-Minute Diagnostic Interview)
第4 章 ▓ 層面概念的新挑戰 ............................................... 33
(Adventures in Dimensions)
第5 章 ▓ DSM-5® 的重要改變 ............................................ 41
(Key Changes in DSM-5®)
第二部分
第6 章 ▓ DSM-5® 診斷性會談 ............................................ 57
(The DSM-5® Diagnostic Interview)
第三部分
第7 章 ▓ DSM-5® 精簡版 ................................................. 193
(A Brief Version of DSM-5®)
第8 章 ▓ 逐步進行鑑別診斷 ............................................. 199
(A Stepwise Approach to Differential Diagnosis)
第9 章 ▓ 精神狀態檢查:精神醫學術語 ........................... 203
(The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A Psychiatric Glossary)
第10 章 ▓ 美國神經精神專科醫師臨床技能評估 ................ 207
( The American Board of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Clinical Skills Evaluation)
第11 章 ▓ DSM-5® 的測量方法 .......................................... 209
( Selected DSM-5® Assessment Measures)
第12 章 ▓ 人格障礙症的層面診斷 ...................................... 215
(Dimensional Diagnosis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第13 章 ▓ 其他診斷系統和評分表 ...................................... 243
(Alternative Diagnostic Systems and Rating Scales)
參考資料(References) .......................................................... 247
索引(Index) ......................................................................... 253
立即查看
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
ISBN13:9789579096843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黃政昌
裝訂/頁數:平裝/722頁
規格:26cm*19cm*3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8/01
中國圖書分類:心理診斷:心理輔導;行為改變術
內容簡介
本書自2008年出版迄今,因應心理評估的資訊與法令出現許多變化,如診斷系統DSM-5與ICD-10改版、WISC-4(5)等測驗工具更新、身心障礙鑑定基準(ICF系統)改變、個案概念化與個案評估觀念落實等,特別進行大幅度的修正與更新,以符合當今諮商輔導界的需求。
特色1:勾勒出諮商中心理評估的重要內涵
第一篇心理評估的基本原理與概念,充分說明諮商中心理評估的意義內涵、臨床與諮商中應用的差異、評估會談與資料蒐集、心理測驗的內涵與諮商中應用,以及心理評估與測驗的倫理議題等,幫助評估者瞭解諮商中心理評估的基本內涵與心理計量原理。
特色2:彙整與介紹國內出版的有效心理測驗工具
第二篇國內心理評估常用測驗工具的介紹,包括心理評估工具的使用與購買、智力評估、學習評估、自陳類人格評估、投射類人格評估、以及生涯評估等測驗介紹,提供評估者認識國內各種實用有效的測驗工具。
特色3:撰寫諮商中各領域常見的心理評估報告案例
第三篇心理評估在諮商領域中的運用,包括心理評估報告的格式與撰寫、個案概念化與個案評估報告,以及智力程度評估、學習適應評估、人格特質評估、心理健康評估、生涯興趣評估等案例報告,幫助評估者對各種諮商領域如何進行心理評估,有一個具體明確的概念或參考架構。
特色4:提供問題反思、延伸閱讀、諮商心理師考題與國內外測驗工具目錄
本書每章都列出的問題反思、延伸閱讀、歷屆諮商心理師考題摘錄等單元,供讀者進一步參考與評量;同時,特別彙整:國內和國外地區心理測驗出版商簡介、國內地區中文版心理測驗工具目錄、不同學齡階段的心理測驗工具一覽表等附錄,可作為評估者進行各類心理評估時,快速查詢測驗工具的參考指引。
本書是大學院校心理評量、心理評估、心理衡鑑、諮商評估相關課程之上課用書;更是諮商實務工作者在執業過程中實用的參考工具書,對於正準備參加相關研究所考試或諮商心理師高考的考生,亦是相關科目的必備參考用書。
目錄
PART 1 心理評估的基本原理與概念
第01章 心理評估的意義與內涵
1-1 心理評估的意義與階段
1-2 心理評估的類型
1-3 心理測驗與心理評估的不同
1-4 臨床心理衡鑑與諮商心理評估的比較
1-5 心理評估的效度議題
1-6 心理評估與諮商的關係
第02章 評估會談與資料蒐集
2-1 評估會談的意義與技巧
2-2 評估會談的內容
2-3 行為觀察與非語文行為
2-4 心智狀態檢查
2-5 檔案資料與生理測量
2-6 行為衡鑑
第03章 心理測驗(一):內涵、功能與應用
3-1 心理測驗的內涵
3-2 心理測驗的功能
3-3 心理測驗在諮商中的應用
第04章 心理測驗(二):統計概念與常模分數
4-1 測驗的基本統計概念
4-2 常模的種類
第05章 心理測驗(三):信度效度與試題分析
5-1 信度
5-2 效度
5-3 試題分析
第06章 心理評估與測驗的倫理議題
6-1 測驗使用者專業能力的倫理
6-2 個案權益與福祉的倫理
6-3 測驗的特殊倫理議題
PART 2 國內心理評估常用測驗的介紹
第07章 心理評估工具的使用與購買
7-1 測驗工具的使用能力
7-2 心理測驗的使用情形
7-3 心理測驗的三級評估
7-4 心理測驗工具在各領域使用的現況分析
7-5 心理測驗的選擇
7-6 電腦在心理評估中的角色
7-7 測驗工具的訊息與購買
第08章 智力評估的測驗
8-1 相關概念
8-2 一般智力測驗
8-3 神經心理測驗
第09章 學習評估的測驗
9-1 相關概念
9-2 學業性向測驗
9-3 學習態度測驗
9-4 成就測驗
第10章 10 人格評估的測驗(一):自陳類
10-1 相關概念
10-2 綜合人格測驗
10-3 情緒困擾測驗
10-4 適應能力測驗
10-5 人際關係測驗
第11章 人格評估的測驗(二):投射類
11-1 相關概念
11-2 編造技術
11-3 聯想技術
11-4 表現技術
11-5 完成技術
第12章 生涯評估的測驗
12-1 相關概念
12-2 興趣量表
12-3 生涯信念量表
12-4 職業測驗
PART 3 心理評估在諮商領域中的應用
第13章 心理評估報告的格式與撰寫
13-1 心理評估報告的結構取向
13-2 心理評估報告的格式內容
13-3 個案概念化與個案評估報告
13-4 撰寫心理評估報告的注意事項
第14章 智力程度評估的案例
14-1 相關概念
14-2 「智能障礙」的評估案例
14-3 「智能優異」的評估案例
第15章 學習適應評估的案例
15-1 相關概念
15-2 「學習困難」的評估案例
15-3 「學習策略」的評估案例
第16章 人格特質評估的案例
16-1 相關概念
16-2 「行為異常」的評估案例
16-3 「人格了解」的評估案例
第17章 心理健康評估的案例
17-1 相關概念
17-2 「心理疾病」的評估案例
17-3 「自殺危機」的評估案例
第18章 生涯興趣評估的案例
18-1 相關概念
18-2 「選組選系」的評估案例
18-3 「生涯規劃」的評估案例
附錄
附錄一 國內和國外地區心理測驗出版商簡介
附錄二 國內地區中文版心理測驗工具目錄
附錄三 國內不同學齡階段心理測驗工具一覽表
立即查看
團體諮商:概念與實作
系列名:輔導諮商
ISBN13:9789860744958
出版社:心理
作者:沈慶鴻-主編;沈慶鴻;郭鳳鵑;吳亭穎;江文彬;陳靜平;王瑄;張天維;王汝廷-著
裝訂/頁數:平裝/384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重量:67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6/28
中國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團體諮商」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與人際互動之特性,使其不僅成為實務場域裡重要的服務方法,也是諮商心理師考試七大領域的課程之一,故在團體諮商上的「知能兼備」,即成為多數學生、諮商師的專業期待。
由於實作練習是累積專業能力的重要過程,本書除了在概念上引導團體諮商師準備、規劃團體,也引用不同對象、場域的實作範例,作為團體諮商師發展、評量團體成效的參考素材,因此期待本書能成為「知能兼備」團體諮商師養成過程中的重要推手之一。
目錄
概念篇
第一章 起步:成為團體領導者與團體設計/沈慶鴻
第一節 團體領導者之培育
第二節 團體領導者的知能準備
第三節 團體諮商之實作與計畫
第四節 團體計畫與內容構思
第五節 結語
第二章 招募:倫理原則與團體諮商中的應用/沈慶鴻
第一節 團體諮商的倫理原則與內涵
第二節 專業倫理原則之實務概況
第三節 團體宣傳與成員招募階段之倫理作為
第四節 面談、篩選及為成員做好準備
第五節 結語
第三章 深化:理論運用與內容設計/沈慶鴻
第一節 融入理論觀點的團體計畫
第二節 團體設計與目標擬定
第三節 階段特性與療效因子
第四節 團體活動設計
第五節 結語
第四章 評量:團體歷程與成效評量/沈慶鴻
第一節 評量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團體評量工作的進行
第三節 團體歷程評量
第四節 團體成效評量
第五節 結語
實作篇
第五章 相信可以,我好你也好:人際技巧學習團體/郭鳳鵑、沈慶鴻
第一節 團體設計
第二節 團體招募與面談
第三節 團體設計與執行
第四節 團體評量
第六章 家有小一生,誰能傾聽我心聲:早療家長支持性團體/吳亭穎、沈慶鴻
第一節 團體設計
第二節 團體招募與面談
第三節 團體設計與執行
第四節 團體評量
第七章 「藝」起按個讚:目睹兒童教育性團體/江文彬、沈慶鴻
第一節 團體設計
第二節 團體招募與面談
第三節 團體設計與執行
第四節 團體評量
第八章 書寫生命旅程的完整篇章:喪寵飼主支持性團體/陳靜平、沈慶鴻
第一節 團體設計
第二節 團體招募與面談
第三節 團體設計與執行
第四節 團體評量
第九章 擁抱真實的我:大學生自我接納團體/王瑄、張天維、沈慶鴻
第一節 團體設計
第二節 團體招募與面談
第三節 團體設計與執行
第四節 團體評量
第十章 打開情緒壓力鍋:國中生情緒探索團體/王汝廷、沈慶鴻
第一節 團體設計
第二節 團體招募與面談
第三節 團體設計與執行
第四節 團體評量
立即查看
團體諮商與治療: 一個嶄新的人際-心理動力模式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團體諮商與治療:一個嶄新的人際─心理動力模式
作 者:吳秀碧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3/03/01(4版1刷)
ISBN:9786263438248
書 號:1BZX
頁 數:596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本書最獨特之處,在於作者提出治療團體的歷程與階段發展的理論建構,以及團體整體(group-as-a whole)的理論基礎與應用。由於美國當前盛行的人際取向治療團體獨缺這兩個理論,因此對於受訓者和新手領導者在催化團體歷程的發展時,因無以為據,特感困難,而如何運用團體整體,也常感到困惑。本書的作者根據社會心理學的人際關係相關理論,建構一個五階段模式,並依此模式提出各階段的領導任務和策略,使領導者有所依循。而這個團體歷程與階段發展理論的建構,與近年西方學者在團體歷程的實證研究相呼應。這一本書,正如推薦序三的學者所指出,可能是國內外關於團體諮商與治療相關書籍中第一本對治療的理論基礎做最詳盡探討、又完整說明實務執行背後理論依據的一本書。
本書特色
內容完整
包含團體諮商的定義和性質的定位,人際與心理動力團體治療之基本假設,團體歷程與階段發展之領導理論與方法,團體中的重要議題與治療機制,成員與領導者相關議題,以及領導者訓練等重要內容。
理論與實務兼具
於理論的脈絡闡釋精闢,且在實務理路分析清晰,並有具體實例對照說明。無論對於有志從事諮商與治療團體研究者或實務工作者,都是值得典藏的一本書籍。
融入華人文化
由於團體諮商與治療屬應用心理學的領域,因此在方法與技術的創發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不容忽視。本書的立論雖為西學,由於融入華人文化的辯證,讓讀者可以感到貼近自己的經驗。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團體諮商與團體治療的關係
第一節 使用「團體治療」一詞的現況
第二節 「團體治療」一詞出現的年代
第三節 小團體模式的確立與團體治療
第四節 團體諮商成為團體治療的領域
第五節 討論與結論
第二章 人際-心理動力團體諮商與治療的基本假設
第一節 治療團體為複合的現象
第二節 社會性需求為人類行為的主要動力
第三節 人格是人際動力的產物
第四節 個人的問題多數來自人際
第五節 團體整體如家庭星座
第六節 團體治療方法可以內外兼具
第三章 通用系統論與團體治療
第一節 小團體的性質與結構
第二節 通用系統論引言
第三節 整體觀
第四節 相互依賴與互補
第五節 結構
第六節 團體的互動
第七節 團體發展的循環和階段
第八節 結語
第二篇 團體的發展與領導
第四章 團體中的治療關係
第一節 團體中的人際網絡
第二節 領導者與成員的治療關係
第三節 領導者進入成員關係的系統
第四節 團體凝聚力的定義、性質和重要性
第五節 團體中成員關係的發展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團體歷程與階段發展的原理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團體歷程發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諮商與治療團體的階段
第四節 討論與結語
第六章 非結構式團體的歷程領導通論
第一節 非結構團體的性質
第二節 非結構團體歷程的議題
第三節 螺旋模式的歷程領導
第七章 團體前期的領導
第一節 團體前期主要的領導任務
第二節 團體初期的領導策略
第三節 社交階段的領導與第一次聚會
第四節 連結階段的領導
第五節 共享關係階段的領導
第六節 討論與結語
第八章 團體後期的領導
第一節 團體後期歷程的領導
第二節 互助工作階段的領導
第三節 收穫與結束
第四節 結語
第九章 領導相關行為與介入技術(一)
第一節 領導者的自我揭露
第二節 五種有用的領導作為
第三節 產生有意義的歸因
第四節 團體的第一次聚會
第五節 時機
第六節 使用「我陳述」
第十章 領導相關行為與介入技術(二)
第一節 重構
第二節 提問與探問
第三節 以家族為本的團體技術
第四節 角色扮演
第五節 角色轉換技術與空椅技術
第六節 使用活動
第七節 閱讀治療方法
第八節 促進成員互動
第三篇 團體中的重要議題與治療機制
第十一章 此地此時
第一節 此地此時在團體治療的意義
第二節 此地此時的運用
第三節 歷程闡釋
第四節 回饋與歷程闡釋
第五節 結語
第十二章 團體中的投射性認同
第一節 投射性認同的概念
第二節 投射性認同的功能與過程
第三節 投射性認同作為要求關係的不適應手段
第四節 投射性認同與團體歷程
第五節 團體中投射性認同的處理
第六節 領導者成為投射性認同的對象
第十三章 代罪羔羊
第一節 代罪羔羊的意義
第二節 代罪羔羊與失功能家庭
第三節 代罪羔羊的產生
第四節 代罪羔羊的功能
第五節 團體中代罪羔羊產生的時機
第六節 領導者的議題
第七節 預防與處理團體中的代罪羔羊
第十四章 團體中的衝突
第一節 團體中衝突的意義與衝擊
第二節 團體衝突的原因
第三節 衝突的處理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五章 矯正性情緒經驗
第一節 矯正性情緒經驗的意義與性質
第二節 矯正性情緒經驗治療的三個歷程
第三節 矯正性情緒經驗的治療方法
第四節 團體歷程的矯正性情緒經驗治療
第十六章 團體的支持環境
第一節 支持
第二節 傾聽
第三節 同理心
第四節 回饋
第四篇 團體成員與領導
第十七章 團體成員
第一節 成員的性質
第二節 團體的大小
第三節 選擇與準備成員
第四節 團體成員的組成
第五節 成員的角色
第六節 成員的行為
第七節 結語
第十八章 團體領導者與領導
第一節 有效領導者的特質
第二節 領導者的任務與功能
第三節 領導團體的主要能力
第十九章 聯合領導
第一節 聯合領導的意義與模式
第二節 聯合領導的益處與缺失
第三節 聯合領導者的組合對於團體的影響
第四節 聯合領導者的關係
第五節 聯合領導者的溝通與合作原則
第六節 結語
第二十章 領導者的訓練與督導
第一節 體驗性團體的重要性
第二節 體驗性團體的類別、訓練價值與限制
第三節 體驗性團體訓練效果的提升
第四節 結語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DSM-5精神疾病鑑別診斷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DSM-5精神疾病鑑別診斷手冊
作者:孔繁鐘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271
簡介:
DSM-5R是目前全世界在精神疾病通用的診斷準則,藉以評估各年齡層所罹患之疾病,當個案之症狀符合診斷準則且功能缺損達到相關閾值時,即可做出診斷。
然而,作個案診斷需要有能力自個案取得資訊、找出症狀及辨識模式、決定可能的原因,才能在最後作出正確的診斷。為此,本書提供多種趨近個案的方式,包括6個步驟的診斷架構、29個由下到上的「診斷樹狀圖」及診斷時可運用的66個鑑別診斷表,不僅能協助相關科系學生學習精神科診斷的程序,更可提升精神科臨床工作者作出完善鑑別診斷的技能!
目錄:
序言 v
1 逐步進行鑑別診斷 1
2 經由樹狀圖作鑑別診斷 17
2.1 學業表現不良的決策樹狀圖 22
2.2 兒童或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決策樹狀圖 25
2.3 言語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30
2.4 易分心的決策樹狀圖 35
2.5 妄想的決策樹狀圖 38
2.6 幻覺的決策樹狀圖 44
2.7 僵直症狀的決策樹狀圖 49
2.8 高昂或開闊的心情的決策樹狀圖 52
2.9 易怒心情的決策樹狀圖 56
2.10 憂鬱心情的決策樹狀圖 61
2.11 自殺意念或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67
2.12 精神運動遲滯的決策樹狀圖 72
2.13 焦慮的決策樹狀圖 75
2.14 恐慌發作的決策樹狀圖 80
2.15 畏避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83
2.16 病因涉及創傷或心理社會壓力源的決策樹狀圖 87
2.17 身體抱怨或疾病/外觀焦慮的決策樹狀圖 91
2.18 食慾改變或異常進食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94
2.19 失眠的決策樹狀圖 99
2.20 嗜睡的決策樹狀圖 104
2.21 女性性功能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109
2.22 男性性功能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113
2.23 攻擊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116
2.24 衝動或衝動控制問題的決策樹狀圖 122
2.25 自我傷害或自殘之決策樹狀圖 126
2.26 過度物質使用的決策樹狀圖 129
2.27 記憶喪失的決策樹狀圖 135
2.28 認知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139
2.29 病因學身體病況的決策樹狀圖 149
3 藉由表格作鑑別診斷 157
神經發展障礙症 162
3.1.1 智能不足(智能發展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62
3.1.2 溝通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64
3.1.3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66
3.1.4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鑑別診斷 168
3.1.5 特定的學習障礙症之鑑別診斷 172
3.1.6 抽搐症的鑑別診斷 174
思覺失調類群及其它精神病症 175
3.2.1 思覺失調症或類思覺失調症的鑑別診斷 175
3.2.2 情感思覺失調症的鑑別診斷 177
3.2.3 妄想症的鑑別診斷 178
3.2.4 短暫精神病症的鑑別診斷 180
3.2.5 非特定的僵直症之鑑別診斷 181
雙相情緒及相關障礙症 182
3.3.1 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82
3.3.2 第二型雙相情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85
3.3.3 循環型情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88
憂鬱症 189
3.4.1 鬱症的鑑別診斷 189
3.4.2 持續性憂鬱症的鑑別診斷 192
3.4.3 經期前情緒低落症的鑑別診斷 194
3.4.4 侵擾性情緒失調症的鑑別診斷 196
焦慮症 198
3.5.1 分離焦慮症的鑑別診斷 198
3.5.2 選擇性不語症的鑑別診斷 201
3.5.3 特定畏懼症的鑑別診斷 202
3.5.4 社交焦慮症(社交畏懼症)的鑑別診斷 204
3.5.5 恐慌症的鑑別診斷 208
3.5.6 特定場所畏懼症的鑑別診斷 210
3.5.7 廣泛性焦慮症的鑑別診斷 212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 215
3.6.1 強迫症的鑑別診斷 215
3.6.2 身體臆形症的鑑別診斷 218
3.6.3 儲物症的鑑別診斷 220
3.6.4 拔毛症的鑑別診斷 222
3.6.5 摳皮症的鑑別診斷 224
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225
3.7.1 創傷後壓力症或急性壓力症的鑑別診斷 225
3.7.2 適應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27
解離症 229
3.8.1 解離性失憶症的鑑別診斷 229
3.8.2 失自我感障礙症/失現實感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31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234
3.9.1 身體症狀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34
3.9.2 罹病焦慮症的鑑別診斷 236
3.9.3 轉化症(功能性神經症狀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39
3.9.4 受心理因素影響的另一身體病況之鑑別診斷 241
3.9.5 人為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43
餵食及飲食障礙症 244
3.10.1 迴避/節制型攝食症(ARFID)的鑑別診斷 244
3.10.2 厭食症的鑑別診斷 246
3.10.3 暴食症的鑑別診斷 249
3.10.4 嗜食症的鑑別診斷 251
睡醒障礙症 252
3.11.1 失眠症的鑑別診斷 252
3.11.2 嗜睡症的鑑別診斷 255
性功能障礙 258
3.12.1 性功能障礙的鑑別診斷 258
性別不安 260
3.13.1 性別不安的鑑別診斷 260
侵擾行為、衝動控制及行為規範障礙症 262
3.14.1 對立反抗症的鑑別診斷 262
3.14.2 間歇暴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64
3.14.3 行為規範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66
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症 268
3.15.1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68
3.15.2 嗜賭症的鑑別診斷 270
神經認知障礙症 271
3.16.1 譫妄的鑑別診斷 271
3.16.2 認知障礙症與輕型認知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3
人格障礙症 276
3.17.1 妄想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6
3.17.2 孤僻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7
3.17.3 思覺失調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8
3.17.4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9
3.17.5 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1
3.17.6 做作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2
3.17.7 自戀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3
3.17.8 畏避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4
3.17.9 依賴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5
3.17.10 強迫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6
3.17.11 另一身體病況引起的人格變化之鑑別診斷 287
性偏好症 288
3.18.1 性偏好症的鑑別診斷 288
附錄:DSM-5R精神疾病診斷分類 291
依英文字母排序的樹狀圖索引 319
依英文字母排序的鑑別診斷索引 321
立即查看
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第二版)徐西森 心理 9789861914312
立即查看
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場域應用實務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以團體諮商和心理治療在多元場域實務應用為關注焦點,分為理論基礎、籌劃準備與實務考量、團體介入與歷程領導實務,以及進階團體實務與專業發展等四部分;其中理論基礎部分包含團體心理工作概念、發展歷史與療效因子探討,實務考量部分包含準備籌劃、篩選組成、方案設計,以及倫理和多元文化議題,歷程介入領導則包含團體介入策略的系統性應用,以及各階段領導任務之實務,進階實務部分則包含特殊成員處理、困境突破和專業發展等課題。
本書撰寫實例涵蓋國中小兒童青少年團體工作、大專院校團體諮商、社區與醫療場域和監獄矯治工作等多元場域應用,每章亦提供延伸討論議題與進階閱讀文獻參考,為團體領域課程教學與實務參考極佳之用書。
【目錄】
Part I 團體心理工作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 團體心理工作歷史源流與發展
一、「團體」之基本概念
二、團體工作之範圍與類型
三、心理工作團體的界定
四、心理工作團體之歷史回顧與前瞻
第二章 團體歷程與個人成長
一、心理團體的功能與效益
二、團體衝擊與效益
三、團體發展歷程與階段
四、個體心理需求與團體經驗
五、團體經驗與個人改變歷程
六、團體療效因素
Part II 團體的籌劃準備與實務考量
第三章 團體構思與規劃設計
一、構思你的團體類型與屬性
二、建構心理工作團體的考量
三、諮商與治療團體的規劃
四、團體計畫建構與撰寫
第四章 結構方案的設計與選用
一、運用結構方案或活動的理念和原則
二、團體歷程與分項目標設定
三、各階段結構方案之設計與運用
四、結構方案設計與規劃撰寫
五、從結構活動引發分享與對話
第五章 成員篩選與組成團體
一、成員適合度與篩選考量
二、團體成員的人際模式評估
三、團體篩選面談評估或說明會
第六章 團體倫理議題與實務考量
一、團體實務倫理精神
二、團體預備階段之倫理議題
三、團體實務執行之倫理議題
四、團體結束與追蹤之倫理議題
五、多元場域之倫理議題與實務考量
六、專業能力之倫理議題考量
Part III 團體階段領導實務
第七章 開始階段領導實務:初次團體帶領
一、團體開始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初次團體進行之程序與領導實務
三、初次團體領導要點
第八章 轉換階段領導實務:凝聚促進與議題呈現
一、轉換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轉換階段團體單元之領導實務
三、轉換階段團體之領導要領
第九章 工作階段領導實務:議題處理與行動促發
一、工作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工作階段團體單元之領導實務
三、工作階段團體之領導要領
第十章 結束階段領導實務:回顧、道別與展望
一、團體結束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結束階段與末次團體前的評估與準備
三、末次團體之領導實務
四、結束階段末次團體之領導要點
Part IV 團體技術與策略
第十一章 團體歷程介入意圖與技術
一、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意圖
二、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技術
三、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焦點
第十二章 團體系統化介入策略
一、團體介入策略之向度與歷程考量
二、團體與人際層面之介入策略
三、團體與個人層面之介入策略
四、人際與個人層面之介入策略
Part V 跨場域/多元文化團體實務開展
第十三章 成人團體實務開展:醫療/社區
一、多元專業場域之團體規劃
二、任務團體與研習營
三、成長與發展團體
四、諮詢與教練團體
五、心理教育與輔導團體
六、危機介入與減壓團體
七、自助型態團體
八、諮商與治療團體
九、精神醫療場域團體
十、監所矯治場域團體
第十四章 兒童青少年團體實務開展:學校
一、兒童青少年發展與團體工作
二、K-12中小學之團體諮商輔導
三、大專院校之團體諮商輔導
四、社區/醫療場域兒少團體實務
五、兒童青少年團體特殊需求成員的協助與介入
六、大專院校青年團體特殊需求成員的協助與介入
第十五章 團體多元文化議題與實務介入
一、團體的多元文化情境
二、重要多元文化議題
三、多元文化議題與團體領導
四、多元文化與社會正義導向團體工作
Part VI 進階團體歷程實務
第十六章 團體特殊需求成員評估與介入
一、成員團體行為的理解觀點
二、特殊需求成員團體行為探討
三、特殊需求成員的團體行為與議題呈現
四、案例探討:團體情境與歷程的互動
五、多層次的觀察與理解
第十七章 團體困境突破與領導風格
一、常見團體領導歷程困境與突破
二、進階領導實務與風格
第十八章 團體領導能力與協同領導
一、團體領導者
二、團體領導者能力
三、協同領導與團體催化
四、協同領導的領導任務
Part VII 團體評鑑、研究與專業實務發展
第十九章 團體實務紀錄、評量與研究
一、團體實務紀錄與歷程摘要
二、團體效能與歷程評量
三、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設計
四、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類型與主題
五、實務與實證為基礎的團體研究
第二十章 實務訓練與專業發展
一、團體實務之專業成長課題
二、團體專業的知識體系建立
三、團體體驗與實務學習
四、團體領導實務訓練
五、團體諮商的實務督導
六、團體諮商實務的團體督導
七、團體實務工作者的專業發展
立即查看
在家庭中成長: 非傳統家庭學生團體諮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兒童及青少年: 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