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書名:行政法導論(修訂十二版) 作者:李震山 出版商:三民 出版日期:2022-09-01 ISBN:9789571474632
詳細資訊
書名:行政法導論(修訂十二版) 作者:李震山 出版商:三民 出版日期:2022-09-01 ISBN:9789571474632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行政法(下) ISBN13:9789575113179 出版社:元照 作者:翁岳生-等 裝訂/頁數:平裝/848頁 規格:23cm*17cm*4.1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0/07/01 中國圖書分類:行政法 內容簡介 本書的特色,是有系統的論述行政法總論的各項議題,學說理論與實務兼顧,內容相當豐富完整,是一本相當深入淺出的好書,各章執筆作者,均為國內行政法學界之菁英,故本書為集體創作之智慧結晶,可供理論研究與實務運用上參考。本書可作為大學行政法課程之參考用書,也可作為律師法官及行政實務界之辦案參考。如能熟讀本書,則在行政法領域即可獲得重要基本知識。 目錄 四版序 序 言 凡 例 作者簡介 第十五章 事實行為/陳春生 第十六章 行政程序法/湯德宗 第十七章 行政執行法/蔡震榮 第十八章 訴願制度/蔡志方 第十九章 行政訴訟制度/劉宗德、賴恆盈、彭鳳至、吳東都 第二十章 國家賠償法/葉百修、張文郁 第二一章 損失補償/李建良 本國基本參考文獻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親屬法講義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9575116965 出版社:元照 作者:林秀雄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22/03/01 中國圖書分類:親屬法 內容簡介 本書依條文之編排順序,將民法親屬編之相關問題予以體系化的介紹。為使讀者能夠容易掌握爭點,乃將學說加以詳述,並將實務見解列於註中,以便參照。書中之個人見解,大多為作者長期思考下之結晶,整體上呈現作者一貫之法解釋學方法論。 二〇二一年民法修正民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九七三條、第九八〇條、第一〇四九條、第一〇七七條、第一〇九一條、第一一二七條及第一一二八條等規定,同時刪除民法第九八一條與第九九〇條等規定。此等修正之條文,訂於民國一一二年一月一日施行。本版為配合上述條文之修正或刪除,乃就相關部分予以修訂。 目錄 改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親屬法之基本構造/1 第一項 親屬關係法── 親屬法之特色/1 第二項 親屬間之權利義務法──民法之共通點/1 第三項 婚姻法與親子法編排順序之邏輯分析/2 第二節 親屬法之特殊性/9 第一項 倫理道德性/9 第二項 傳統習俗性/9 第三項 弱者保護性/10 第三節 身分行為之特殊性/12 第一項 要式性/12 第二項 不得代理/13 第三項 不得附條件或附期限/13 第四項 身分行為之能力/13 第五項 身分行為之撤銷/14 第四節 親屬法之立法沿革/15 第一項 親屬法之制定/15 第二項 親屬法之修正/18 第二章 通 則 第一節 總 說/27 第二節 親屬之範圍及種類/28 第一項 親屬之範圍/28 第二項 親屬之種類/30 第三節 親系、輩分及親等/33 第一項 親 系/33 第二項 輩 分/34 第三項 親 等/35 第四節 身分關係之發生與消滅/36 第一項 身分關係之發生/36 第二項 身分關係之消滅/37 第三章 結 婚 第一節 婚 約/41 第一項 總 說/41 第二項 婚約之法定要件/42 第三項 婚約之效力/46 第四項 婚約之消滅/47 第五項 損害賠償/54 第六項 婚約贈與物之返還/59 第七項 短期消滅時效/61 第二節 結婚之要件/62 第一項 結婚之實質要件/62 第二項 結婚之形式要件/77 第三節 婚姻之無效與撤銷/86 第一項 婚姻之無效/86 第二項 婚姻之撤銷/92 第三項 損害賠償及離婚有關規定之準用/98 第四項 重婚例外有效時之處理/100 第四節 婚姻之普通效力/103 第一項 總 說/103 第二項 夫妻之稱姓/103 第三項 同居義務之履行/106 第四項 婚姻住所之決定/112 第五項 日常家務之代理/113 第六項 家庭生活費用之負擔與家事債務之清償責任/117 第七項 貞操義務/120 第五節 夫妻財產制/121 第一項 通常的法定財產制/122 第二項 非常的法定財產制/145 第三項 約定財產制/149 第四章 離 婚 第一節 婚姻關係之消滅/161 第二節 兩願離婚/164 第一項 總 說/164 第二項 兩願離婚之要件/165 第三項 法院之調解離婚與和解離婚/171 第三節 判決離婚/175 第一項 總 說/175 第二項 離婚原因/176 第三項 不得請求離婚之情形/191 第四節 離婚之效力/196 第一項 身分上之效力/196 第二項 財產上之效力/205 第五章 自然血緣親子關係之發生 第一節 婚生子女/215 第一項 婚生子女之定義/215 第二項 受胎期間之推定/216 第三項 婚生推定/217 第四項 婚生否認/219 第二節 非婚生子女/230 第一項 總 說/230 第二項 任意認領/232 第三項 強制認領/243 第四項 認領之效力/249 第五項 準 正/253 第六章 收 養 第一節 總 說/257 第二節 收養之成立/259 第一項 收養之實質要件/259 第二項 收養之形式要件/271 第三項 收養之無效及撤銷/274 第四項 收養之效力/280 第三節 收養之終止/286 第一項 合意終止/286 第二項 宣告終止/291 第三項 死後終止/295 第四項 終止收養之無效與撤銷/300 第五項 終止收養之效力/301 第七章 父母子女間之權利義務 第一節 子女之稱姓/305 第一項 總 說/305 第二項 婚生子女之稱姓/305 第三項 非婚生子女之稱姓/309 第四項 養子女之稱姓/311 第二節 親 權/314 第一項 總 說/314 第二項 行親權之人與服親權之人/316 第三項 親權之內容/317 第四項 親權之行使/329 第五項 親權之停止/333 第八章 監護與輔助 第一節 總 說/337 第二節 未成年人之監護/339 第一項 開始監護之原因/339 第二項 監護人之確定/341 第三項 監護人之辭任與消極資格/348 第四項 監護人之職務/349 第五項 監護關係之終止/355 第三節 成年人之監護/358 第一項 開始監護之原因/358 第二項 監護人之選定、另行選定或改定/358 第三項 監護人之辭任與消極資格/360 第四項 囑託登記/360 第五項 監護人之職務/361 第六項 監護關係之終止/362 第四節 輔 助/363 第一項 開始輔助之原因/363 第二項 輔助人之確定與輔助職務相關規定之準用/364 第三項 輔助關係之終止/364 第五節 成年人之意定監護/365 第一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定義/365 第二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365 第三項 監護人之選定、另行選定或改定/366 第四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撤回與終止/368 第五項 報酬及排除代為處分限制之約定/369 第六項 監護相關規定之準用/370 第九章 扶 養 第一節 總 說/371 第一項 扶養制度產生之背景/371 第二項 扶養義務之二大類型/371 第二節 扶養關係發生之要件/373 第一項 須有一定之親屬、家屬或配偶關係/373 第二項 受扶養權利人須有受扶養之必要/376 第三項 扶養義務人須有扶養能力/379 第四項 由法院裁判扶養義務之減輕或免除/380 第三節 扶養之順序/382 第一項 扶養義務人之順序/382 第二項 受扶養權利人之順序/383 第四節 扶養之程度與方法及其變更/384 第一項 扶養之程度/384 第二項 扶養之方法/384 第三項 扶養程度與方法之變更/386 第十章 家與親屬會議 第一節 家/387 第一項 總 說/387 第二項 民法上之家/389 第三項 家之構成員/390 第四項 家務之管理/393 第五項 家屬之分離/395 第二節 親屬會議/398 第一項 總 說/398 第二項 親屬會議之召集/399 第三項 親屬會議之組成/401 第四項 親屬會議會員之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無因管理與不當得利<元照> 作者:姚志明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 2016/03 ISBN:9789862557228 本書簡介 民法債編法定之債共有三種,其分別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與侵權行為。在一般法學教育中,習慣將法定之債與以契約為主之意定之債(亦即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之債)相對稱。雖然法定之債與契約相較之下,其條文並不多(無因管理計有7條、不當得利計有5條、侵權行為計有18條),但初學者在學習債法之過程中,仍有頗多之疑惑。本書針對無因管理與不當得利作一體系化介紹,配合作者另一本侵權行為法之著作,期盼能有助於讀者對法定之債整體概念之建立。 圖書目錄 修訂二版序 自 序 第一篇 無因管理 第一章 無因管理之基本概念/1 第一節 無因管理之意義/1 第二節 德日之立法例/3 第三節/ 無因管理之性質/8 第四節/ 真正無因管理與不真正無因管理/10 第一項/真正無因管理/11 第二項/不真正無因管理/13 第五節/無因管理體系歸類之思辯-適法與不適法無因管理類型化區別爭議/16 第一項/爭議之內容/16 第二項/本書之見解/17 第六節/ 無因管理與其他制度之關係/20 第一項/無因管理與委任之關係/20 第二項/無因管理與不當得利之關係/20 第三項/無因管理與侵權行為之關係/21 第二章 適法無因管理/23 第一節 適法無因管理之成立/23 第一項/管理他人事務/24 第二項/為他人之意思/27 第三項/無法律上之義務/36 第四項/有適法之理由/37 第二節 適法無因管理之法律效果/43 第一項/法定債之關係發生/43 第二項/管理人之義務/43 第三項/急迫危險之損害賠償責任排除/50 第四項/阻卻違法性/55 第五項/管理人之權利/56 第三章 不適法無因管理/63 第一節/不適法無因管理之成立/63 第一項/管理他人事務/64 第二項/為他人之意思/64 第三項/無法律上之義務/64 第四項/無適法理由/64 第二節 不適法無因管理之法律效果/65 第一項/法定債之關係發生?/65 第二項/管理人之義務/72 第三項/急迫危險之損害賠償責任排除/74 第四項/阻卻違法性?/74 第五項/管理人之權利/75 第四章 無因管理之承認/79 第一節 無因管理之一般消滅原因/79 第二節 無因管理經本人承認/79 第五章 不真正無因管理/85 第一節 誤信管理/85 第一項/誤信管理之成立/85 第二項/誤信管理之法律效果/86 第二節 不法管理/87 第一項/不法管理之成立/87 第二項/不法管理之法律效果/88 第三節 幻想管理/90 第二篇 不當得利 第一章 不當得利之基本概念/93 第一節 不當得利之意義/93 第二節 不當得利之演進/95 第三節/ 不當得利之性質/103 第四節/ 不當得利之機能/105 第五節/不當得利主體之判斷/107 第六節/ 公法不當得利/108 第七節 不當得利請求權之檢驗步驟/109 第二章 不當得利類型化之爭議/111 第一節 統一說與非統一說理論之建構/111 第一項/統一說/111 第二項/非統一說/112 第二節 不當得利之類型化/116 第一項/單一類型說/116 第二項/兩種類型說/117 第三項/兩種類型說(非統一說)-給付與非給付不當得利之區別實益/119 第三章 給付不當得利/121 第一節 給付不當得利之意義/121 第二節 給付不當得利之成立/122 第一項/一方當事人受有利益/123 第二項/基於給付關係/128 第三項/致他方受有損害/133 第四項/無法律上之原因/141 第三節 給付不當得利請求權排除/149 第一項/給付不當得利請求權排除之意義/149 第二項/給付不當得利請求權排除之類型/150 第四章 多人關係給付不當得利/167 第一節 多人關係給付不當得利基本概念/167 第二節 三人關係給付之案例類型/172 第一項/給付連鎖/173 第二項/指示案例/177 第三項/清償他人之債務/189 第四項/真正第三人利益契約/192 第五項/無權代理/200 第六項/債之移轉/202 第五章 非給付不當得利/213 第一節 非給付不當得利之意義/213 第二節 侵害不當得利/214 第一項/侵害不當得利之意義/214 第二項/侵害不當得利之原因/216 第三項/侵害不當得利之成立/219 第三節 求償不當得利/231 第一項/求償不當得利之意義/231 第二項/求償不當得利之成立/232 第三項/求償不當得利與無因管理相關之案例/233 第四節/費用支出不當得利/235 第一項/費用支出不當得利之意義/235 第二項/費用支出不當得利之成立/236 第三項/費用支出不當得利概念之釐清/237 第五節/非給付不當得利與給付不當得利之關係/239 第一項/以出捐者立場為出發點/239 第二項/以出捐受領人立場為出發點/240 第六章 不當得利之法律效果/241 第一節/不當得利之法律效果概述/241 第二節/不當得利返還之標的物/246 第一項/返還原利益/247 第二項/償還價額/255 第三節 不當得利(受領人)返還之範圍/265 第一項/不當得利(受領人)返還之範圍概述/265 第二項/善意受領人之返還範圍/269 第三項/惡意受領人之返還範圍/294 第四節 第三人(轉得人)返還之責任/307 第一項/適用之範圍/307 第二項/第三人(轉得人)返還責任之成立/308 第五節 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時效/309 第一項/不當得利之利益返還請求權時效/309 第二項/惡意不當得利之償還利息請求權時效/310 第三項/惡意不當得利之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效/311 第六節 不當得利之舉證責任/311 第七節 不當得利請求權與侵權行為請求權之關係/313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當代犯罪預防與警政策略 ISBN13:978626343685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孫義雄 裝訂/頁數:平裝/356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增修2版 出版日:2023/02/01 中文圖書分類:犯罪學 內容簡介 減少犯罪的發生是犯罪預防及警政策略共同的目標;犯罪預防是集犯罪學之描述、解釋、預測等研究探討的成果,規劃出各類型有效犯罪預防策略。 警政策略則是聚焦於減少犯罪發生的目標上,在警察組織結構中結合目標管理、善用當代先進科技及各種組織制度等資源,同時運用各類型犯罪預防策略,做好犯罪控制的治安管理工作。 犯罪預防有賴包含警政策略等各種社會政策的實施,才能發揮功能;而各種警政策略也必須立於善用犯罪預防原理原則,以及各種犯罪預防策略的基礎上,才能展現出成效。 本書由犯罪預防的源頭,連結到各種警政策略的實踐,呈現了當代各類型犯罪預防策略,以及當代具有實踐性的各種警政策略。 目錄 第一篇 犯罪預防 第一章 犯罪之概念及犯罪現象之測量 第一節 「犯罪」的概念 第二節 犯罪的探討範疇 第三節 測量犯罪的方法 第四節 臺灣地區犯罪分布狀況 第二章 犯罪觀點論、成因及處理 第一節 對犯罪的認知觀點──由描述到解釋 第二節 解釋犯罪成因的理論 第三節 處理犯罪的政府機構──刑事司法體系 第三章 犯罪學古典學派犯罪預防策略 第一節 古典學派 第二節 古典學派的主要思想 第三節 古典學派與實證學派 第四節 古典學派之犯罪預防策略 第四章 新古典學派及現代新古典學派犯罪預防策略 第一節 新古典學派 第二節 現代新古典學派 第三節 現代新古典學派之犯罪預防策略 第五章 理性選擇理論與日常活動理論 第一節 理性選擇理論之淵源 第二節 理性選擇理論之內涵 第三節 理性選擇理論之政策意涵 第四節 理性選擇理論與當代治安管理策略 第五節 日常活動理論的淵源 第六節 日常活動理論的理論內涵 第七節 日常活動理論的影響 第六章 情境犯罪預防與三級犯罪預防策略 第一節 情境犯罪預防的淵源 第二節 情境犯罪預防的內涵 第三節 情境犯罪預防的影響 第四節 三級犯罪預防策略 第七章 財產犯罪被害預防 第一節 由犯罪預防到被害預防—被害預防意識的興起 第二節 竊盜被害預防 第三節 詐欺被害預防 第四節 工商場所被害預防 第八章 人身安全被害預防 第一節 預防性騷擾 第二節 約會防暴 第三節 預防親密關係暴力 第四節 預防性侵害 第五節 無差別殺傷被害預防 第二篇 警政策略 第九章 警察組織及其歷史 第一節 警察組織 第二節 警察組織的起源 第三節 我國警察組織的淵源 第四節 我國現代警察組織的歷史及沿革 第五節 我國警察組織現況 第十章 警察組織功能及警政發展歷程 第一節 警察組織的功能 第二節 警政發展歷程 第十一章 警政專業化與標準模式警政 第一節 當代警察的專業性 第二節 警政專業化的發展沿革 第三節 警政專業化的持續發展 第十二章 社區警政 第一節 社區警政的淵源 第二節 社區警政的內涵 第三節 社區警政的影響 第四節 適用社區警政的警察組織──派出所 第十三章 問題導向警政 第一節 問題導向警政的淵源 第二節 問題導向警政的內涵 第三節 問題導向警政的影響 第四節 適用問題導向警政的警察組織──分局 第十四章 第三方警政 第一節 第三方警政的淵源 第二節 第三方警政的內涵 第三節 第三方警政的影響 第十五章 電腦統計警政 第一節 電腦統計警政的淵源 第二節 電腦統計警政的四大層面 第三節 電腦統計警政的六大關鍵要素 第四節 各地電腦統計警政的運作情形 第十六章 情資主導警政 第一節 情資主導警政的淵源 第二節 英國Kent警政模式 第三節 英國國家情資模式 第四節 情資主導警政的內涵 第五節 結語 第十七章 循證警政 第一節 循證概念的源頭──循證實務 第二節 循證警政的倡導者及重要研究 第三節 循證警政的內涵 第四節 循證警政使用的證據及研究方法 第五節 循證警政的影響 第六節 結語 第十八章 犯罪學與警政策略的交會──犯罪分析六十步驟 第一節 犯罪分析六十步驟 第二節 警政策略的比較分析 第三節 探討問題導向警政的相關步驟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九章 警政策略的綜合應用研究──The Woodlands之警政管理策略 第一節 The Woodlands城鎮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分析 第四節 結語 第二十章 警政策略的特殊應用研究──觀光博弈產業之警政治安管理策略 第一節 整體研究過程 第二節 各國對觀光博弈產業的警政治安管理策略 第三節 文獻萃取之警政治安管理建議 第四節 設置觀光博弈產業地區之三層面警政治安管理策略規劃 參考文獻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採用了82年-111年的研究所、後中西醫及高普考考題來當例証,將格林法 則的轉音運用在同義字與字根的記憶下,可以為學習英文的人省下不少時間; 而考題也可以幫助我們知道每個字的用法,希望本書的問世,可以幫上許多單 字恐懼症的同學,用ㄅㄆㄇㄈ,ㄉㄊㄋㄌ就可輕鬆記憶單字。 適用對象: 學士後中西醫、轉學考、研究所、高普考、托福、師資班、外文所 目錄---------------------------------------------------------------------------------- 第一章 格林法則 第一節 格林法則轉音方式(子音規則) 第二節 原則與實戰(Rule 01~Rule 27) 第二章 自我測驗 (第一回~第十五回) 第三章 歷屆試題 (104年度~110年度) 書碼:EE705 編/著者:張文忠 出版日期:2022 / 06 ISBN:9786269565672 規格:25開 / 560頁 / 雙色 #英文 #研究所 #後中西醫 #轉學考 #插大 #高普考 #托福 #師資班 #外文系 #格林法則#張文忠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GRE之艱澀單字,佐以考題,加上文學作品,新聞英文將用字與文意清晰呈現。 以後閱讀報紙更加輕鬆,蒐集文獻得心應手。 適用於高普考、研究所、學士後中西醫、私醫、托福、師資班(收錄82~107年考題) ■封面特別製作保護書套 → 防水、防折損、保存久 ■內頁採彩色排版印刷 → 使精挑細選的單字和同義字一目瞭然 ■口袋書的尺寸和厚度恰到好處 → 方便隨身攜帶,隨時隨地的背單字 書碼:EE109 編/著者:張文忠 出版日期:2019 / 06 ISBN:978-986-97071-6-9 規格:24開 / 360頁 / 彩色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作承辦人員,都是政策分析人員。個個方案規劃工作,若制定不當,不但使得首長決策偏差,警察勤業務難以執行,成效無法彰顯,甚將造成社會疏離、民心流失等更嚴重的後果,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其理在此。反之,警察人員若具備問題分析與解決的知能,各項業務必當成功推展,勤務也能順利運作,則無異創造警察組織的寶貴資產。本書之出版,至盼對於我國警政策略發展、警察首長決策及個別警察人員從事政策分析工作,皆能有所助益。V作承辦人員,都是政策分析人員。個個方案規劃工作,若制定不當,不但使得首長決策偏差,警察勤業務難以執行,成效無法彰顯,甚將造成社會疏離、民心流失等更嚴重的後果,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其理在此。反之,警察人員若具備問題分析與解決的知能,各項業務必當成功推展,勤務也能順利運作,則無異創造警察組織的寶貴資產。本書之出版,至盼對於我國警政策略發展、警察首長決策及個別警察人員從事政策分析工作,皆能有所助益。 【目錄】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面對教師兼任行政大逃亡的挑戰,本書作者以師培大學教師以及教育行政研究者為視角,透過淺顯的闡述、案例討論,以及GPT輔助自主學習題目,幫助讀者以素養學習的模式,認識行政概念與作為,並體認其價值。特色如下: 一、涵蓋教育行政學核心概念:本書呈現計畫、決定、組織、溝通、領導、激勵、評鑑等教育行政學核心範疇,並探討組織文化、變革、校長專業評鑑及教師專業倫理,兼顧理論與實務。 二、案例分析與GPT輔助自主學習:各章節提供案例與分析,再結合GPT輔助自主學習的關鍵提問,探討中小學行政議題最新趨勢,培養讀者自主學習素養與實務應用能力。 三、適合教師檢定、國考及甄試:本書綜合近年命題趨向撰寫,各章也提供試題,協助讀者自我評量,有益於準備教師檢定、國考及校長主任甄試。 本書各章節分別由兩位作者撰寫,另外也整理「當代重要教育政策」,可供授課教師參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教育行政理論發展 第三章 教育行政計畫與決定 第四章 教育行政組織文化 第五章 教育行政組織變革 第六章 教育行政溝通 第七章 教育行政領導 第八章 教育行政激勵 第九章 校長專業與評鑑 第十章 教師專業與倫理 第十一章 學校行政各處室概況 第十二章 教育行政的革新與展望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應用行為分析導論(第二版) 系列名:障礙教育 ISBN13:9789860744187 出版社:心理 作者:鳳華;鍾儀潔;蔡馨惠;羅雅瑜;王慧婷;洪雅惠;吳雅萍;吳佩芳;羅雅芬;陳佩玉;田凱倩 裝訂/頁數:平裝/608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重量:88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1/07/09 中國圖書分類:特殊兒童教育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提供學界有關應用行為分析(簡稱ABA)的原理及運用的通論介紹,內容豐富多元,涵蓋歷史發展、理論基礎(如增強原理、刺激控制、動機操作等)、增加行為策略(如模仿、塑造及連鎖)、減少行為策略等,並介紹近年來十分受到重視的語言行為和數種系統化教學策略(如單一嘗試教學、核心反應訓練等)。此外,ABA相當重視個人的獨立自主,因此也詳細介紹自我管理的理論與運用,使個人能發展出自我決策能力,邁向高品質的生活。而個別化教育與應用行為分析實務息息相關,故在書中也概述ABA用於個別化教育計畫的技術。ABA亦相當重視改變是具有社會意義的,故特別介紹協助特殊族群進入融合教育的方式,如代幣制、團體後效、同儕中介,以及各種類化訓練的模式等。 第二版的內容除了大幅度修訂大多數章節外,也因應近年來ABA新課題的發展,增加以下新的內容:在刺激控制章節中精簡說明關聯框架理論、在模仿概念中說明延伸議題──影帶示範教學及觀察學習、在增加行為策略章節中增列行為技能訓練、在教學策略章節中增加社會故事的介紹;此外,因應時代需求,也增加了全校性正向行為支持及反應型制約兩個主題的章節。 實證本位教學為目前教育的重要趨勢,本書第二版亦針對此議題,增列科學、實證與ABA實務,試圖從科學的精神出發,詳加介紹ABA的實證觀點,搭配行為觀察技術、實驗設計類型,將ABA著重實證的精神以具體方式展現給讀者。ABA對行為的功能解析與積極正向的觀點,能提供實務工作者對行為問題的全新樣貌,讓行為問題不再是個體的問題,而強調從理解個體的需求或動機為出發點、以環境改變為優先的前事介入等,讓行為介入以正向行為支持的樣貌展現。最後,專業人員的倫理規範亦在本書中詳加說明,以確保服務使用者的權益及最大福祉。 目錄 CHAPTER 1 應用行為分析的定義、發展歷史與基本概念|王慧婷、鳳 華| 第一節 科學和應用行為分析 第二節 應用行為分析的發展歷史 第三節 應用行為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四節 實證本位教學法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2 增強|鍾儀潔|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正增強 第三節 負增強 第四節 增強計畫表 CHAPTER 3 懲罰|鳳 華|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懲罰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使用懲罰的倫理守則 第四節 正懲罰 第五節 負懲罰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4 刺激控制│鍾儀潔│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刺激控制 第三節 刺激區辨與刺激類化 第四節 發展刺激控制 第五節 刺激等同與等同本位的教學 第六節 刺激控制轉移 第七節 其他教學及實務的應用 第八節 結語 CHAPTER 5 四期後效關聯:動機操作│鳳 華│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動機操作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非制約型動機操作 第四節 制約型動機操作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6 增加行為策略 I:模仿、影像示範及行為分析取向的觀察學習│田凱倩、鳳 華│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模仿 第三節 模仿訓練的延伸:影像示範 第四節 行為分析取向的觀察學習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7 增加行為策略 II:行為塑造、行為連鎖及行為技能訓練│鳳 華、洪雅惠│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行為塑造 第三節 行為技能訓練 第四節 行為連鎖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8 減少行為策略│洪雅惠│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消弱 第三節 區別性增強 第四節 結語 CHAPTER 9 語言行為│蔡馨惠│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語言行為的特點 第三節 初級語言操作的定義及實例 第四節 語言行為在特殊教育的運用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10 應用行為分析取向的其他教學策略│鍾儀潔│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單一嘗試教學法 第三節 結構式教學法 第四節 核心反應教學法/訓練 第五節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 第六節 與社會技巧有關之教學策略概述 CHAPTER 11 應用行為分析與個別化教育計畫│吳佩芳│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IEP之發展歷史與法令規範 第三節 訊息評量 第四節 目標行為的選擇 第五節 以ABA為基礎的目標行為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12 自我管理│鳳 華│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自我管理的基本概念與優點 第三節 環境策略的自我管理 第四節 自我管理策略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13 其他行為介入模式│鳳 華│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代幣制 第三節 習得技能的維持與遷移 第四節 團體後效 第五節 同儕中介(指導)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14 行為觀察與測量│羅雅芬、羅雅瑜│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直接觀察 第三節 行為的測量面向 第四節 應用行為分析中測量行為的方法 第五節 研究者間一致性評估行為測量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15 行為資料圖示與分析│羅雅瑜、羅雅芬│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使用行為資料圖示的優點 第三節 應用行為分析常用的圖表 第四節 建構線性圖 第五節 依據圖表所示解釋行為資料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16 科學、實務與行為分析研究法│鳳 華│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科學、實務與實證本位 第三節 行為分析研究法的特性及重要元素 第四節 研究的內在效度及其威脅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17 應用行為分析之實驗設計│鳳 華│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A-B-A-B 倒返設計 第三節 多基線實驗設計 第四節 比較處理設計 第五節 逐變標準設計 第六節 單一受試研究對人類服務的啟示 CHAPTER 18 行為功能評量│鳳 華│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行為功能概述 第三節 行為功能評量與介入及預防概念 第四節 執行行為功能評量 第五節 行為功能評量之實施考量與倫理議題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19 前事介入與正向行為支持│吳雅萍│ 第一節 正向行為支持的定義 第二節 正向行為支持的發展過程 第三節 前事介入在正向行為支持計畫之重要性與實證策略 第四節 結語 CHAPTER 20 正向行為支持│陳佩玉│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正向行為支持的定義、特徵與要素 第三節 正向行為支持與應用行為分析的關係 第四節 正向行為支持的多層級介入架構—全校性正向行為支持 第五節 結語:正向行為支持在臺灣的發展現況與展望 CHAPTER 21 反應型制約│鳳 華│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反應型制約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反應型制約與情緒經驗 第四節 結語 CHAPTER 22 行為分析師的倫理標準│蔡馨惠│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專業倫理規範的重要性 第三節 行為分析師專業倫理準則 第四節 結語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 重點整理:簡潔條列,將重點文字套上粗藍色,幫助同學明確掌握研讀重點。 2. 隨堂演練:學習後立即同步練習,實際演練以熟悉該主題的內容。 3. 小百科:延伸學習的補充說明,加深學習印象。 4. 火紅素養題型: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力,面對統測新趨勢也能游刃有餘! 5. 題庫補充包: (1) 綜合練習:擴大練習試題的層面,增強考試實力。 (2) 歷屆考題:將近十年的統測試題分章解析,可自我測試、熟練試題,增加考試信心。自107年度起,測驗中心公告每一選擇題的考生,並依據來判別難易度(小於40%表示困難,大於等於40%、小於70%表示中等,大於等於70%表示容易)。 6. 「MOSME 行動學習一點通」:可線上閱讀詳解、線上測驗,自我練習增強記憶力,反復測驗提升應考戰鬥力。 7.本書各章都應細心研讀,但在考前衝刺時刻,應特別著重在第3章〈餐飲業〉、第4章〈旅宿業〉、第5章〈旅行業〉及第6章〈觀光餐旅相關產業〉等,歷年統測中,這些章節的出題比例較重,是得分的關鍵。 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功能: 使用「MOSME 行動學習一點通」,登入會員與書籍序號後,可線上閱讀詳解、自我練習,增強記憶力,反覆測驗提升應考戰鬥力,即學即測即評,強化試題熟練度。 1.評量:可反覆線上練習書籍裡所有題目。提供多元線上評量方式「歷屆試題」、「名師分享」。 2.詳解:可線上即時練習書內題目後,查看詳細解析。 3.擴增:線上提供額外補充內容及單字手冊,可自主學習並根據進度調整。 目錄 第一章 觀光餐旅業基本觀念 1-1 觀光餐旅業的定義 1-2 觀光餐旅業的範圍 1-3 觀光餐旅業的特性 1-4 觀光餐旅業的發展過程 1-5 觀光餐旅業發展的影響 1-6 我國觀光餐旅主管機關 第二章 觀光餐旅業之從業理念 2-1 觀光餐旅從業人員的身心條件 2-2 觀光餐旅從業人員的職場倫理 2-3 觀光餐旅從業人員的職涯規劃 第三章 餐飲業 3-1 餐飲業的定義與特性 3-2 餐飲業的發展過程 3-3 餐飲業的類別與餐廳種類 3-4 餐飲業的組織與部門 3-5 餐飲業的經營理念 第四章 旅宿業 4-1 旅宿業的定義與特性 4-2 旅宿業的發展過程 4-3 旅宿業的類別與客房種類 4-4 旅宿業的組織與部門 4-5 旅宿業的經營理念 第五章 旅行業 5-1 旅行業的定義與特性 5-2 旅行業的發展過程 5-3 旅行業的類別與旅行社的種類 5-4 旅行業的組織與部門 5-5 旅行業的經營理念 第六章 觀光餐旅相關產業 6-1 觀光遊樂產業 6-2 會議展覽業 6-3 博奕娛樂業 6-4 交通運輸業 第七章 觀光餐旅行銷 7-1 觀光餐旅業顧客消費行為概念 7-2 觀光餐旅業行銷意涵與演進 7-3 觀光餐旅業行銷組合策略 7-4 公共關係與業務推廣 第八章 觀光餐旅業的現況與未來 8-1 我國觀光餐旅業市場現況 8-2 觀光餐旅業當前面臨的課題 8-3 觀光餐旅業未來發展趨勢 考前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