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環境控制系列(Ⅰ)建築物理概論 (4版)
人氣推薦!已有14位會員共同選購!!
建築物理概論
系列名:建築環境控制系列
ISBN13:9789577056061
出版社:詹氏
作者:陳啟中
裝訂/頁數:平裝/440頁
規格:26cm*19cm*2.2cm (高/寬/厚)
重量:920克
版次:4
出版日:2020/07/31
中國圖書分類:建築總論
簡介
■ 內容簡介
一般建築科學所通稱之「建築環境」可分為「建築物理」及「建築設備」等兩大部份。「建築物理」之內容包括了氣候、空氣、熱、光、聲音等與居住有關之物理現象,並且以自然人為控制之手法來達到居住者舒適、健康之需求;「建築設備」之內容則包括了空氣調節、給排水、電氣、輸運、消防安全等設備,主要係以機械人工之手法來強制彌補「建築物理」之不足,此種以自然或人工之手法來控制建築環境,即為一般所稱之「建築環境控制」。
第四版的內容仍分成七章,第一章為「自然氣候」、第二章為「室內環境」、第三章為「日照與日射」、第四章為「熱傳與防濕」、第五章為「採光與照明」、第六章為「建築聲學」、第七章為「建築與環保」。其中第一章及第二章稱為「空氣環境」,第三章日射部分及第四章稱為「熱環境」,第三章日照部分及第五章稱為「光環境」,第六章稱為「音環境」,第七章內容則為「綠建築及環保建築綜合之設計技術」。
■ 四版序
2020年編訂之第四版與2018年第三版之差異,分述如下:
1.修正2018版誤繕之部分文字。
2.增加室內環境舒適評估指標及室內空氣品質基準。
3.配合2019年版「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之公布實施,重新編寫並修訂部分內容。
4.台灣環境保護署2017年預告修正之部分條文,因引發相關環保團體的抗爭,此修訂版業已中止不再進行,爰將此版本之相關條文刪除。
陳啟中 謹識 2020年7月
建築設備概論
ISBN13:9789577056474
出版社:詹氏
作者:陳啓中-編
裝訂/頁數:平裝/560頁
規格:26cm*19cm*2.8cm (高/寬/厚)
重量:118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2/09/01
中國圖書分類:建築設備
簡介
一般建築科學所通稱之「建築環境」可分為「建築物理」及「建築設備」等兩大部份。「建築物理」之內容包括了氣候、空氣、熱、光、聲音等與居住有關之物理現象,並且以自然人為控制之手法來達到居住者舒適、健康之需求;「建築設備」之內容則包括了空氣調節、給排水、電氣、輸運、消防安全等設備,主要係以機械人工之手法來強制彌補「建築物理」之不足,此種以自然或人工之手法來控制建築環境,即為一般所稱之「建築環境控制」。
本書內容係計對「建築設備」之部份,以目前台灣之「建築設備」而言,其章節內容係分散於各理工科系,為了要提供建築科系學生及業界能有一較簡易之學習途徑,因此本書將「建築設備」之章節做一整體性之統合,書中之內容大多引用數十本之參考書籍及文獻,將其做局部修正再配合台灣本土之法令及資料,並且以筆者任教本學科十餘年與國內建築科系學生互相「教學相長」;及開業建築師之執業經驗加以編寫而成。本書之所以取名為「建築設備概論」,乃因本書係採「導讀性」之編寫方式,書中內容均以概論之方式分別敘述之,倘若習者欲有更深入一層之了解,則可自行參閱本書中所附之參考文獻及書目。
本書之內容共分成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空氣調節設備」、第三章為「給排水衛生設備」、第四章為「電氣設備」、第五章為「輸運設備」、第六章為「消防安全設備」。
立即查看
工程估價-Excel 應用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 工程估價:Excel 應用(第六版)(附範例光碟)
作者:郭榮欽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5/10/23
ISBN:9789864630615
內容簡介
本書將傳統的工程估價利用Excel電腦軟體計算出來,並分成基本 工料表、工程數量表、單價分析表、工程預算表,且配合貼上連 結的功能以儲存格的參照方式,動態連結起來,不但可提高準確 性,並可充份改善資料異動之彈性,使效率大大提昇,而在鋼筋 數量彙整總計算時也能輕易而正確的加總起來,是實用性之書籍, 對於土木、建築類的學生或相關技術人員都可利用此書,絕對可使您在學業或工作上更得心應手。
目錄
第1章 緒論
1-A-1 工程估價之內涵
1-A-2 工程估價專用術語
1-A-3 影響工程估價的因素
1-A-4 工程估價之一般步驟
1-A-5 工程估價應注意事項
1-A-6 應用電腦在工程估價的理念
1-B-1 Excel軟體沿革
1-B-2 Windows使用介面
1-B-3 中文版Excel之基本架構
1-B-4 中文版Excel之基本操作
第2章 工程圖說識圖原理
2-A-1 概 說
2-A-2 圖說符號
2-A-3 各項圖說內容
2-A-4 工程圖樣之識圖要領
2-B-1 工作表與活頁簿之規劃
2-B-2 格式設定
2-B-3 工料表之格式設定
2-B-4 單價分析表與數量計算表之格式設定
第3章 工程數量計算原理
3-A-1 工程項目分項要領
3-A-2 工程數量計算要領
3-B-1 工程預算書的架構
3-B-2 基本工料之分類
3-B-3 基本工料之輸入
3-B-4 基本工料之尋找
第4章 基本工料
4-A-1 概 說
4-A-2 作業工時類(包括人與機具)
4-A-3 圬工材料類
4-A-4 木作與一般裝潢材料類
4-A-5 金屬材料與特殊施工組件類
4-A-6 水電材料類
4-A-7 其 他
4-B-1 單價分析表之建立
4-B-2 單價分析表實例演練
第5章 單價分析原理
5-A-1 概 說
5-A-2 單價分析原理
5-A-3 範 例
5-B-1 單價分析表編輯實例
5-B-2 單價分析表編輯練習
第6章 施工機具之估價方法
6-A-1 土方工程估算法
6-A-2 施工機械的費率分析
6-A-3 機械之選用
6-A-4 工作量計算舉例
6-B-1 『放樣』工程數量之計算
6-B-2 『挖土』工程數量之計算
6-B-3 『排卵石』工程數量之計算
6-B-4 『回填夯實』工程數量之計算
第7章 初期工程之估價方法
7-A-1 假設工程估價原則
7-A-2 整地工程估價原則
7-A-3 鷹架工程估價原則
7-A-4 基樁工程估價原則
7-A-5 擋土工程估價要領原則
7-B-1 Excel編輯技巧(一)
第8章 混凝土估價原理
8-A-1 混凝土工程估價原則
8-A-2 混凝土數量計算舉例
8-B-1 混凝土工程估算操作實務
8-B-2 『2500psi混凝土』工程數量之計算
8-B-3 『3000psi混凝土』工程數量之計算
第9章 模板估價原理
9-A-1 模板之估算需知
9-B-1 『模板裝拆』工程數量之計算
第10章 鋼筋估價原理
10-A-1 鋼筋工程估價原則
10-A-2 鋼筋估算之基本公式
10-B-1 『紮鋼筋』工程數量之計算
第11章 圬工與整修工程之估算原理
11-A-1 圬工工程
11-A-2 木作工程數量計算
11-A-3 其他裝修工程數量計算之進行方法
11-A-4 防水工程數量計算
11-B-1 砌1B磚估算列式
11-B-2 牆面貼磁磚估算列式
11-B-3 工程預算書的整合
第12章 其它工程之估算原理
12-A-1 鋼構造之估算原理
12-A-2 公路工程估算原理
12-B-1 列印預算書
12-B-2 列印單價分析表
12-B-3 列印工程數量表
第13章 其它工BIM技術在工程估算應用原理
13-A-1 BIM的由來
13-A-2 BIM模型與工程估價關係
附錄
附錄A 常見之工程項目及計數單位
附錄B 各類基本工料細分項目及單位
附錄C 學人宿舍新建工程
附錄D 單位換算及常用係數表
附錄E 金屬材料重量表
附錄F 營建工程相關網站
立即查看
建築結構系列(II)建築結構系統【三版】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上編》
◆ 緒論
◆ 建築物的載重
◆ 基本應力
◆ 結構材料性質
《中編》
◆ 纜索及拱系統
◆ 桁架系統
◆ 梁柱及構架系統
◆ 格子梁及板系統
◆ 膜及薄殼系統
◆ 高層結構系統
《下編》
◆ 結構安全評估
◆ 隔震消能系統
◆ 結構修復補強
【目錄】
【上編】結構材料及載重應力
第一章 緒論
1-1 結構系統目的
1-2 結構系統要求
1.2.1 基本要求
1.2.2 耐震設計要求
1.2.3 耐風設計要求
1-3 結構設計方法
1.3.1 彈性設計與塑性設計
1.3.2 鋼筋混凝土結構物
1.3.3 鋼骨結構物
1-4 結構分析設計程序
1-5 結構系統分類
1.5.1 使用材料不同之分類
1.5.2 力量傳遞不同之分類
1.5.3 高層結構系統之分類
1.5.4 構築方式不同之分類
第二章 建築物的載重
2-1 載重分類
2-2 靜載重
2.2.1 材料重量
2.2.2 屋面重量
2.2.3 天花板重量
2.2.4 地板面重量
2.2.5 牆壁重量
2-3 活載重
2.3.1 最低活載重
2.3.2 斜屋頂之活載重
2.3.3 其他活載重
2.3.4 活載重之折減
2-4 風力載重
2.4.1 風力特性
2.4.2 風力階級
2.4.3 風力計算
2.4.4 風力之相關規定
2-5 地震力
2.5.1 地震的起因
2.5.2 地震波與地震紀錄
2.5.3 地震規模與地震階級
2.5.4 臺灣的地震活動
2.5.5 建築物對地震的反應
2.5.6 地震力計算
2.5.7 地震力之相關規定
2-6 其他載重
2.6.1 土壓力與水壓力載重
2.6.2 基礎不均勻沈陷載重
2.6.3 溫度載重
2.6.4 動力載重與共振載重
2.6.5 火載重
第三章 基本應力
3-1 基本應力
3.1.1 張應力
3.1.2 壓應力
3.1.3 撓曲應力
3.1.4 剪應力
3.1.5 扭應力
3.1.6 溫度應力
3-2 應力的作用
3.2.1 直接應力與撓曲應力
3.2.2 二次應力
3.2.3 主應力線
3-3 應力破壞行為
3.3.1 張應力破壞
3.3.2 壓應力破壞
3.3.3 撓曲應力破壞
3.3.4 剪應力破壞
3.3.5 扭應力破壞
3.3.6 其他常見的地震破壞現象
第四章 結構材料性質
4-1 材料基本性質
4.1.1 材料基本行為
4.1.2 應變硬化與應變軟化
4.1.3 安全係數
4.1.4 載重速率與強度
4.1.5 脆裂及疲乏
4.1.6 殘留應力
4.1.7 包辛吉效應
4.1.8 等向性材料與非等向性材料
4.1.9 乾縮與潛變
4.1.10 鬆弛
4-2 材料的韌性
4.2.1 延展比與韌度
4.2.2 韌性表示法
4.2.3 恢復力環之性質
4.2.4 韌性的意義
4-3 構架的韌性行為
4.3.1 塑性鉸
4.3.2 塑性流變
4.3.3 崩塌機構
4.3.4 梁柱的韌性
4.3.5 鋼筋比與韌性
4.3.6 韌性與耐震行為
【中編】結構系統及高層建築
第五章 纜索及拱系統
5-1 纜索系統
5.1.1 纜索行為
5.1.2 纜索應力分析
5.1.3 纜所不穩定原因及安定方法
5.1.4 纜索系統之應用空間
5-2 拱系統
5.2.1 拱行為
5.2.2 拱之分類
5.2.3 拱應力分析
5.2.4 三種拱之力學行為
5.2.5 拱抵抗水平推力方法
5.2.6 拱系統之應用空間
第六章 桁架系統
6-1 桁架行為
6.1.1 桁架基本構成
6.1.2 桁架應力分析
6.1.3 桁架種類
6-2 桁架接合
6.2.1 節點接合
6.2.2 支承處接合
6-3 桁架系統之應用空間
6.3.1 平面桁架系統
6.3.2 曲面桁架系統
6.3.3 空間桁架系統
第七章 梁柱及構架系統
7-1 梁柱及構架行為
7.1.1 梁柱及構架之基本構成
7.1.2 梁之力學行為
7.1.3 柱之力學行為
7-2 梁系統
7.2.1 懸臂梁
7.2.2 簡支梁
7.2.3 固定梁
7.2.4 外伸梁
7.2.5 連續梁
7-3 構架系統
7.3.1 連梁柱構架
7.3.2 簡單剛構架
7.3.3 多層及多間構架
7.3.4 超構架
第八章 格子梁及板系統
8-1 格子梁系統
8.1.1 載重傳遞方式
8.1.2 格子梁之力學行為
8.1.3 格子梁設計原則
8.1.4 格子梁系統之種類及應用
8-2 平板系統
8.2.1 平板基本構成
8.2.2 平板之力學行為
8.2.3 鋼筋混凝土板之應力與配筋
8.2.4 平板系統之種類與應用
8-3 摺板系統
8.3.1 摺板基本構成
8.3.2 摺板之力學行為
8.3.3 摺板系統之種類與應用
第九章 膜及薄殼系統
9-1 膜系統
9.1.1 膜基本構成
9.1.2 膜之力學行為
9.1.3 膜系統之種類及應用
9-2 薄殼系統
9.2.1 薄殼之行為
9.2.2 薄殼之基本形態
9.2.3 圓筒殼
9.2.4 圓頂殼
9.2.5 雙曲拋物面殼
第十章 高層結構系統
10-1 載重傳遞
10.1.1 垂直載重傳遞
10.1.2 水平載重傳遞
10-2 剪力牆
10.2.1 剪力牆型式
10.2.2 剪力牆配置
10.2.3 鋼筋混凝土剪力牆
10.2.4 鋼骨斜撐
10-3 高層結構立面型式
10.3.1 剪力牆立面設計
10.3.2 地面層設計
10-4 高層結構系統之種類
10.4.1 高層建築之結構型式
10.4.2 承重牆系統
10.4.3 箱匣式系統
10.4.4 無梁板系統
10.4.5 核心式系統
10.4.6 錯列桁架系統
10.4.7 梁柱剛構架系統
10.4.8 剪力牆剛構架系統
10.4.9 核心共用系統
10.4.10 管式結構系統
10.4.11 高層結構系統之比較
10-5 超高層建築
10.5.1 超高層建築之發展
10.5.2 全世界超高層建築
【下編】耐震能力及結構補強
第十一章 結構安全評估
11-1 結構破壞
11.1.1 地震災害
11.1.2 結構倒塌原因
11.1.3 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原因
11-2 震災後緊急安全評估
11.2.1 危險建築物緊急通報
11.2.2 危險建築物緊急評估
11-3 結構快篩
11.3.1 快篩項目
11.3.2 結構快篩量化
11-4 耐震能力評估
11.4.1 耐震能力初步評估
11.4.2 耐震能力詳細評估
第十二章 隔震消能系統
12-1 結構設計觀念之演變
12-2 制振裝置
12.2.1 主動控制
12.2.2 被動控制
12-3 隔震消能系統之相關規定
第十三章 結構修復補強
13-1 修復補強
13.1.1 修復補強之意義
13.1.2 補強實施程序
13-2 修復補強材料及型式
13.2.1 修復補強材料
13.2.2 修復補強型式
13-3 修復補強工法
13.3.1 鋼筋混凝土結構
13.3.2 鋼骨結構物
13.3.3 隔減震系統補強工法
13-4 既有建築物之結構評估與補強
13.4.1 評估程序及設計目標
13.4.2 耐震能力評估與耐震補強之規定
附錄A 圖目錄
附錄B 表目錄
附錄C 參考書目及文獻
立即查看
書名:建築結構學
作者:陳啟中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9/10/03
條碼:9789577050588
內容簡介
本書之編寫依循序漸近的方式,書中儘量避免煩雜的陳述,所有原理、公式均以最簡單的方式引申。而習題也以由淺入深的方式安排;希能去除建築科系學生對結構的恐懼感,進而提高其學習興趣及其結構之程度。最後,本書之編寫亦難免會有疏漏之處,希望各位先進不吝來信或來電指正。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結構物種類
桁架
樑
剛架、構架
支承力之種類
鉸支承
輥支承
固定支承
抗彎輥支承
彈性支承
扭轉彈簧
剛接的意義
結構物之平衡
結構穩定、不穩定、靜定、靜不定之判別
引言
不穩定之判別
桁架交叉桿與零桿之判別
桁架之穩定、不穩定、靜定、靜不定
剛架之穩定、不穩定、靜定、靜不定
綜合判斷法
危險桁架
習題
第二章 平面靜定桁架
引言
桁架之種類
桁架應力分析
力之平衡
桁架分析步驟
折除組合法(重疊法)
房屋桁架之整體分析
桁架節點載重之轉換
含斜撐之屋架整體分析
習題
第三草 靜定梁之變形曲線與變位
引言
符號規定
彎矩和剪力
彎矩、剪力和外力之關係
彎矩圖及剪力圖
彎矩圖、剪力圖之綜合判定法
撓曲曲線方程式
二重積分法
共軛樑法
疊合法
習題
第四章 靜定剛架與靜定組合結構
靜定剛架
靜定組合結構
習題
第五章 能量法
引言
功與應變能
功的意義
應變能
卡氏定理
卡氏第一定理
卡氏第二定理
單位虛載重法
靜定結構之變位
靜定桁架之變位
最小功法在靜不定結構之應用
習題
第六章 符合變形法
基本原理
變位之求法
符合變形法解靜不定結構
符合變形法解靜不定桁架
符合變形法解靜不定組合結構及靜不定結構物之變位
習題
第七章 剛架位移與特性
剛架的位移
剛架側位移之判定
剛架位移之繪圖法
剛架分類
一個環剛架位移之判別
剛架位移比值之計算
結構之對稱、反對稱及偏對稱
對構結構
反對稱結構
偏對稱結構
習題
第八章 傾角變位法
引言
基本原理
符號規定
剛構架與桁架之區別
傾角變位法公式之由來
由於節點旋轉所引起之彎矩
由側位移所引起之彎矩
由外力作用所引起之彎矩
傾角變位法公式
勁度之意義
修正傾角變位法公式
傾角變位法解題步驟
習題
第九章 彎矩分配法
引言
彎矩分配法原理
勁度和勁度因素
傳遞係數
彎矩分配法原理
對稱、反對稱及hinge端之勁度修正
對稱桿件之修正
反對稱桿件之修正
hinge端之勁度修正
固定端彎矩、節點旋轉彎矩和節點相對位移彎矩
固定端彎矩
節點旋轉彎矩
節點相對位移彎矩
無側位移之連續樑或剛架
一個側位移之剛架
多個側位移之剛架
非正交剛架之彎矩分配法
基腳轉動、位移及桿件受溫度變化之彎矩分配法
肱樑彎矩分配法
基本原理
肱梁彎矩分配法之F.E.M
解題步驟
門橋法
二次輪迴分配法
習題
第十章 結構矩陣法
前言
矩陣代數
矩陣之定義與符號
矩陣種類
矩陣運算
行列式
反矩陣
結構矩陣分析中載重及桿件之處理
非節點載重之處理
桿件之處理方式
hinge端之修正
位移法
符號介紹
位移法之原理
位移法之解題步驟
直接勁度法
直接勁度法與位移法之比較
直接勁度法之基本原理
全勁度矩陣(K)之求法
直接勁度法之解題步驟
習題
第十一章 彈性支承與非完全剛性節點
彈性支承
非完全剛性節點
基本原理
公式推演
非完全剛性節點之各種彎矩
習題
立即查看
夠用就好的綠建築91技術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夠用就好的綠建築91技術
ISBN13:9789577056191
出版社:詹氏
作者:林憲德
裝訂/頁數:平裝/308頁
規格:26cm*19cm*1.9cm (高/寬/厚)
重量:81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1/04/16
中國圖書分類:房屋建築學
內容簡介
本書原名「綠建築84技術」,2021年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節能法規與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綠建築評估手冊全面更新之際,今特調整本書內容,同時也勘誤、更新部分技術內容,並改名為「夠用就好的綠建築91技術」。
內政部的「綠建築評估手冊」以實務計算評估為導向,對於未受訓練的廣大建築從業者而言,稍嫌生澀而難以暢讀。有鑑於此,本書以建築設計業者為主要對象,希望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製作簡要的綠建築設計原理及手法,同時以國內外綠建築設計實例作為驗證,以期能讓讀者將綠建築知識活用於設計實務之上。
本書依我國綠建築EEWH系統的九大指標介紹實務技術,假如「綠建築評估手冊」是實際評估的工具書的話,那麼本書則是推廣綠建築技術的百科全書。
目錄
前言(序)
第一篇 理論篇
一、人類永生的夢想---不死之鳥與Ouroboros
二、當今綠建築現象四大省思
三、綠建築的創意美學
四、綠建築標章結合建築能效標示的展望
五、如何看待本書的綠建築技術?
第二篇 技術篇
T1 生物多樣性指標(9項技術)
T1-01 綠網系統
T1-02 表土保存
T1-03 生態水池
T1-04 生態水域
T1-05 生態道路
T1-06 多孔隙環境
T1-07 中庭生態設計
T1-08 校園生物多樣性設計
T1-09 光害防制
T2 綠化指標(4項技術)
T2-01 生態綠化
T2-02 牆面綠化與植生牆
T2-03 屋頂與人工地盤綠化
T2-04 防風與土壤透氣技術
T3 基地保水指標(6項技術)
T3-01 透水鋪面
T3-02 綠地、被覆地或草溝設計
T3-03 滲透排水管、滲透陰井與滲透
T3-04 景觀貯集滲透水池
T3-05 貯留滲透空地
T3-06 人工地盤貯留
T4 日常節能指標(41項技術)
A.自然通風節能
T4-01 善用地形風-季風
T4-02 善用地形風-海陸風、山谷風
T4-03 善用地形風-林野風、井庭風
T4-04 開窗通風性能
T4-05 區域通風計畫
T4-06 大樓強風防治
T4-07 室內通風計畫-風力通風設計
T4-08 室內通風計畫-浮力通風設計
T4-09 通風地冷利用技術
B.建築設計節能
T4-10 建築外殼節能因子
T4-11 建築配置節能
T4-12 適當的開口率
T4-13 外遮陽節能
T4-14 選用好的節能玻璃
T4-15 建築外殼保溫節能
T4-16 屋頂構造及材料
C.空調設計節能
T4-17 防止主機超量設計與提高主機效率
T4-18 空調主機節能設計
T4-19 風扇空調並用系統
T4-20 大型空間分層空調
T4-21 空調回風排熱
T4-22 吸收式冷凍機及熱源台數控制
T4-23 儲冷槽系統
T4-24 VAV空調系統
T4-25 變頻空調主機系統
T4-26 VWV空調系統
T4-27 全熱交換器系統
T4-28 CO2濃度外氣控制系統
T4-29 建築能源管理系統BEMS
T4-30 空調地冷利用技術
D.自然採光設計節能
T4-31 晝光利用-開窗面
T4-32 晝光利用-屋頂
T4-33 晝光利用-戶外式簾幕
E.照明設計與其他節能
T4-34 節能照明燈具
T4-35 照明節能基準與開關控制
T4-36 TAL照明節能設計
T4-37 LED燈的節能與健康問題
T4-38 間接照明節能設計
T4-39 太陽能系統
T4-40 太陽能直流系統
T4-41 居家節能技術
T5 CO2減量指標(6項技術)
T5-01 低碳建材與低碳構法
T5-02 簡樸的建築造型與室內裝修
T5-03 合理的結構系統
T5-04 結構輕量化
T5-05 木構造
T5-06 再生建材利用
T6 廢棄物減量指標(7項技術)
T6-01 土方平衡
T6-02 營建自動化
T6-03 乾式隔間
T6-04 整體衛浴
T6-05 營建空氣污染防制
T6-06 明管設計
T6-07 舊建築再利用
T7 室內環境指標(10項技術)
T7-01 噪音防制
T7-02 振動音防制
T7-03 自然採光與室內眩光
T7-04 通風換氣計畫
T7-05 室內污染控制
T7-06 室內空氣淨化設備
T7-07 防止壁體結露、白華
T7-08 地面與地下室防潮
T7-09 調濕材料
T7-10 綠建材分類
T8 水資源指標(4項技術)
T8-01 省水器材
T8-02 中水利用計劃
T8-03 雨水再利用
T8-04 植栽澆灌節水
T9 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4項技術)
T9-01 雨污水分流
T9-02 垃圾集中場改善
T9-03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
T9-04 廚餘與落葉堆肥
參考文獻(林憲德教授簡歷與正式出版專書)
立即查看
發光二極體之原理與製程3/e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發光二極體之原理與製程(第三版)
作者:陳隆建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0/08/00
ISBN:9789572177525
內容簡介
在這電子產業突飛猛進的年代,相關重要的電子零件也隨著產業蓬勃發展而發光發熱,二極體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書針對二極體原理、製程到多方面的應用有深入淺出的探討。本書共分為兩部份,第一章到第五章介紹發光二極體動作原理與物理特性;第六章到第八章則說明發光二極體製程技術與應用;另外收錄半導體元素特性值與化學元素符號、物理常數等介紹,方便讀者查閱。本書資料詳盡、淺顯易懂,適合私立大學、科大電子、光電系之高年級「發光二極體原理與應用」、「光電材料」、「LED原理與應用」課程使用。
目錄
第一章 材料概論
1.1 晶體性質
1.2 能帶
1.3 半導體材料
1.4 晶體匹配
第二章 載子傳輸現象
2.1 載子傳輸現象
2.2 載子擴散
2.3 複合過程
2.4 連續性方程式
第3章 p-n接面理論
3.1 平衡條件
3.2 空乏區
3.3 電流-電壓特性
3.4 電容-電壓特性
3.5 暫態現象
3.6 接面崩潰
第四章 金屬-半導體接觸理論
4.1 金屬-半導體接觸的形式
4.2 蕭基接觸
4.3 毆姆接觸
第五章 晶體成長與量測
5.1 單晶成長
5.2 磊晶成長
5.3 晶體量測
第六章 發光二極體之製程技術
6.1 金屬化製程
6.2 微影製程
6.3 化學氣相沉積製程
6.4 擴散製程
6.5 蝕刻製程
6.6 研磨製程
6.7 切割製程
第七章 發光二極體之基本原理
7.1 輻射轉換
7.2 發光效率
7.3 電流-電壓特性的修正
7.4 電流擴散原理
第八章 發光二極體之結構與應用
8.1 可見發光光二極體
8.2 白光發光二極體
8.3 通訊發光二極體
8.4 背光源發光二極體
8.5 發光二極體的結構
第九章 發光二極體之度量學與照明技術
9.1 輻射定義
9.2 量測系統與量測方式
9.3 波長與亮度
9.4 固態照明技術
附錄
立即查看
認知心理學:連結心智.研究及日常經驗 (Cognitive Psychology: connecting mind, research, and everyday experience 5/E)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認知心理學:連結心智、研究及日常經驗
Cognitive Psychology: connecting mind, research, and everyday experience 5/E
作者: E. Bruce Goldstein
譯者: 李宏鎰
出版社:雙葉書廊
出版日期:2021/07/23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具體的方式講述認知心理學的故事,幫助讀者理解認知心理學實證研究及原理和日常經驗之間的連結,主要內容包括知覺、注意力、記憶、日常記憶和錯誤記憶、概念知識、視覺心像、語言、問題解決、判斷、決策和推理等。
書中有許多新近研究,知識內容的組織及分類方式也是相當獨到,讀過本書後必感到受用無窮。
實驗內容易於了解:本書不只是說明實驗結果,也盡可能地描述了實驗的設計方式以及參與者的行為,以便讀者了解如何獲知結果;實驗的描述文字亦輔以插圖,在理解上更加容易。
練習題目:每一章都有「自我測試」的練習題,可幫助讀者檢視內容;章末單元「想想看」則可促進讀者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李宏鎰
現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神經心理學組)博士
經歷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中山醫學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目錄
第01章 認知心理學導論
1-1 認知心理學:心智的研究
1-2 放棄心智研究
1-3 心智研究的復興
1-4 認知心理學的演變
1-5 值得省思
第02章 認知神經科學
2-1 分析層次
2-2 神經元:基本原則
2-3 由神經激發的表徵
2-4 定位表徵
2-5 分布式表徵
2-6 神經網絡
2-7 值得省思
第03章 知覺
3-1 知覺的本質
3-2 為什麼設計知覺機器如此困難?
3-3 人類知覺的訊息
3-4 物體知覺的概念
3-5 神經元與環境知識
3-6 知覺與行動:行為
3-7 知覺與行動:生理學
3-8 值得省思:知識、推論與預測
第04章 注意力
4-1 注意力是訊息處理過程
4-2 處理能力和知覺負荷
4-3 掃描場景以引導注意力
4-4 注意力的成果
4-5 分配注意力:我們一次可以關注一件以上的事情嗎?
4-6 分心
4-7 我們不注意時會發生什麼?
4-8 經驗到連貫一致的世界
4-9 值得省思
第05章 短期記憶和工作記憶
5-1 多重記憶模型
5-2 感覺記憶
5-3 短期記憶:儲存
5-4 工作記憶:訊息處理
5-5 工作記憶與大腦
5-6 值得省思:為什麼工作記憶愈多愈好?
第06章 長期記憶:結構
6-1 比較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歷程
6-2 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
6-3 回到未來
6-4 程序記憶、促發和制約
6-5 值得省思
第07章 長期記憶:編碼、提取和固化
7-1 編碼:將訊息儲存到長期記憶中
7-2 有效學習
7-3 提取:從記憶中取得訊息
7-4 固化:建立記憶
7-5 再固化:記憶的動態性
7-6 值得省思:認知心理學的其他解釋
第08章 日常記憶和記憶錯誤
8-1 迄今為止討論過的記憶
8-2 自傳記憶:生命中發生的事件
8-3 記憶中的「特殊」事件
8-4 記憶的建構性本質
8-5 錯誤訊息效應
8-6 為生活中的事件創造記憶
8-7 為什麼人會做出錯誤的目擊者證詞?
8-8 值得省思
第09章 概念知識
概念和類別的基本屬性
9-1 如何將物體分類?
9-2 有心理上的「基本層級」類別嗎?
分類的網絡模型
9-3 表徵類別之間的關係:語意網絡取向
9-4 連結論取向
如何在大腦內表徵概念
9-5 大腦如何表徵概念的四個取向?
9-6 值得省思:樞紐和輪輻模型
第10章 視覺心像
10-1 心理學史上的心像
10-2 心像和知覺是否共享機制?
10-3 心像與大腦
10-4 使用心像改善記憶
10-5 值得省思
第11章 語言
11-1 什麼是語言?
11-2 理解字詞:複雜性
11-3 理解模稜兩可的字詞
11-4 理解句子
11-5 理解文章和故事
11-6 進行對話
11-7 值得省思
第12章 問題解決與創造力
12-1 有什麼問題?
12-2 格式塔取向
12-3 訊息處理取向
12-4 使用類比解決問題
12-5 專家如何解決問題?
12-6 創造性的問題解決
12-7 創造力與大腦
12-8 值得省思
第13章 判斷、決策和推理
13-1 歸納推理:根據觀察判斷
13-2 演繹推理:三段論和邏輯
13-3 做決策:在替代方案之間進行選擇
13-4 值得省思
13-5 後記:Donders 返回現代
詳細資料
ISBN:9789579282925
規格:平裝 / 544頁 / 17 x 23 x 2.7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社會與心理類> 心理> 一般心理學
立即查看
書名:豪宅實品屋計畫
作者:林耿毅、林建國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06/08/01
條碼:9789577052520
內容簡介
實品屋的施工已經由從前滿足客戶銷售感官消極性的目的,轉化成業主與營造廠提早發現施工盲點的積極性指標。實品屋的施工更能進一步確認發包項目是否已經完備?人員組織是否周全?相關假設工程是否已經定位?以及施工程序與收頭檢討釐清、施工位置材質、數量確認、驗收標準確立等。
本書將藉由實品屋計劃的擬定項目與施工圖例,研討施作流程,並搭配實錄照片解說從放樣立窗到裝修完成,從各戶內裝到公共梯廳,希望藉由這樣這讀者能進一步了解實際著手進行的步驟與可能遭遇的困難。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實品屋計畫檢討流程
第三章 實品屋計畫內容
第四章 先期作業
第五章 重要施工概念
第六章 收頭檢討與磁磚分割
第七章 機電設備與空間檢討
第八章 標準層梯廳檢討
第九章 假設工程施工計畫
第十章 實錄照片
立即查看
建築環境控制系列 (I) 建築物理概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建築國家考試105-109 :建築環境控制題型整理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07-110建築國家考試:建築設計題型整理
ISBN13:9786269510825
出版社:全華經銷
作者:九華土木建築補習班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9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09/01
中國圖書分類:房屋建築學
目錄
PART 1 概要篇
一、建築計畫與設計考試大綱
二、圖面注意事項
PART 2 基本篇
一、工具準備
二、繪圖步驟(公職考試6hr與專技考試8hr)
三、練習方式
PART 3 技巧篇
一、基本繪圖技巧練習
二、建築計畫
三、配置與各層平面
四、剖/立面圖
五、透視圖
六、設計說明運用
七、表現技法選擇
八、收尾完稿交卷
PART 4 近年考題彙整與參考題解
107~110年高考三級
107年 建築工藝實驗中學設計
108年 循環設計展/臨時性裝置展示空間
109年 城市未來生活體驗館設計
110年 新創事業聯合辦公室設計
107~110年建築師
107年 國民運動中心
108年 國小閒置教室「老小共學」校舍增改建設計
109年 大學校園之學生宿舍
110年 社區活動中心與公有出租套房
107~110年地方三等
107年 國小附設非營利幼兒園
108年 地方創生體驗館設計
109年 複合式商店
110年 鄉野書屋設計
PART 5 107-110年復原圖
84-107建築國家考試:建築設計題型整理
ISBN13:9789869548991
出版社:九樺
作者:九華建築文教機構
裝訂/頁數:平裝/402頁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重量:836克
出版日:2019/04/19
中國圖書分類:房屋建築學
目錄
單元一、歷屆試題基地規模與周邊條件彙整表/1
單元二、建築設計方法論/7
單元三、建築設計歷屆試題全部收錄/19
單元四、建築設計之參考題解與復原圖說/291
書名:建築國家考試 101-105:建築環境控制題型整理
作者:九華建築文教機構
出版社:九華
出版日期:2018/04/11
ISBN:9789869548939
目錄
單元一、 建築物理
第一章、 時代趨勢
第二章、 九大指標
第三章、 熱環境
第四章、 光環境
第五章、 音環境
單元二、 建築設備
第一章、 空調設備
第二章、 給排水及汙水設備
第三章、 防災設備
第四章、 昇降設備
第五章、 電力與其他設備
建築國家考試 101-105:建築結構題型整理
ISBN13:9789869548915
出版社:九樺
作者:九華建築文教機構
裝訂/頁數:平裝/220頁
規格:26cm*19cm*1.3cm (高/寬/厚)
出版日:2018/04/11
中國圖書分類:房屋建築學
目錄
單元一、 結構學
第一章、 桁架
第二章、 樑鋼架
第三章、 剪力彎矩圖
第四章、 樑內應力
第五章、 撓度計算
第六章、 柱的挫曲
第七章、 靜定穩定分析
第八章、 傾角變位法
第九章、 附錄
單元二、 結構系統
第一章、 建築物耐風設計
第二章、 建築物耐震設計
第三章、 基礎結構系統
第四章、 樑柱及構架系統
第五章、 纜索及拱系統
第六章、 膜及薄殼系統
第七章、 格子樑及版系統
第八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
第九章、 鋼結構及SRC結構系統
第十章、 高層、超高層建築結構系統
第十一章、 綜合性考題及其他
建築國家考試 105-109:建築環境控制題型整理
ISBN13:9789869747592
出版社:九樺
作者:九華建築文教機構
裝訂/頁數:平裝/276頁
規格:26cm*19cm*1.5cm (高/寬/厚)
重量:604克
出版日:2021/12/30
中國圖書分類:建築設備
目錄
單元1 建築物理
Chapter 1 時代趨勢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Chapter 2 九大指標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Chapter 3 熱 環 境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Chapter 4 光 環 境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Chapter 5 音 環 境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單元2 建築設備
Chapter 1 空調設備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Chapter 2 給排水及汙水設備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Chapter 3 防災設備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Chapter 4 昇降設備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Chapter 5 電力與其他設備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單元3 綜合性考題及其他
補充資料
參考書目
105-109建築國家考試營建法規題型整理
ISBN13:9789869747578
出版社:九樺
作者:九華土木建築補習班編著
裝訂/頁數:平裝/474頁
規格:26cm*19cm*2.5cm (高/寬/厚)
重量:993克
出版日:2021/11/11
中國圖書分類:房屋建築學
目錄
第1章 一般行政法規及營建法規體系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第2章 區域計畫法系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第3章 都市計畫法系
歷屆選擇題歷屆申論題
第4章 建築法系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第5章 建築技術規則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第6章 其他相關營建法令
歷屆選擇題
歷屆申論題
參考書目
建築國家考試 90-109:敷地計畫與都市設計題型整理
ISBN13:9789869747585
出版社:九樺
作者:九華土木建築補習班編著
裝訂/頁數:平裝/248頁
規格:26cm*19cm*1.8cm (高/寬/厚)
重量:744克
出版日:2021/11/11
中國圖書分類:都市計畫;區域計畫
目錄
單元1 歷屆試題基地規模與周邊條件彙整
單元2 都市設計方法論
單元3 基礎手繪練習參考圖
單元4 歷屆試題全部收錄
單元5 參考題解與復原圖說
立即查看
漫畫建築物理環境入門(暢銷修訂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書名:建築物理環境
作者:陳炯堯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8/01/25
ISBN:9789571195278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目前建築師高考之難易度與範圍作為基礎來撰寫的大學教科書,也是作者根據20年教授「建築物理」的經驗深入淺出的將教材整理成書。內容除國內曾經出版的建築物理版本的更新外,由於國內各大學建築系在近年均捨棄微積分的基礎課程教學,然而在建築物理原理與微積分概念無法切割的原則上,本書仍保留少數原理以微積分來呈現;但是仍然將這些應用保留並加入簡易的解決問題方法提供學子們參考。例如以往照度的計算,往往由點、線到面光源的積分原理來敘述,本書依舊不予以刪減,但是在解題上額外提供更簡便的查圖表方式取代過去代數的計算,以提供新的簡便照度計算為目標。本書參考範圍廣泛,從兩岸間過去的建築物理版本作為基礎,並大量收集與我國同為亞洲漢民文化的日本的各級教科書編輯而成。內容主要在跟得上這個時代的應用。
目錄
第一章 照明基礎
1.1 眼的構造
1.2 視網膜
1.3 比視感度
1.4 點光源之光源亮度
1.5 被照亮度單位
第二章 配光曲線
2.1 何謂配光曲線
2.2 線光源之水平照度
2.3 面光源之水平照度
第三章 空間照明設計
3.1 照明率
3.2 空間平均照度
3.3 照明心理學
3.4 光源效率
第四章 光之表色法
4.1 曼賽爾色相環
4.2 工業製品色度圖
第五章 晝光設計
5.1 晝光率
5.2 晝光直接投射率
5.3 晝光直接投射率計算
第六章 日照與日射
6.1 太陽能概述
6.2 地球與太陽的位置關係
6.3 球面三角公式與極投影圖
6.4 日射量
第七章 建築物陰影長度
第八章 遮陽板設計
8.1 水平與垂直遮陽板設計
8.2 過熱期之應用
第九章 基礎聲學
9.1 聲音之大小
9.2 聲量級之加成
9.3 聲音之衰減
9.4 聲音頻率
9.5 心理音響
9.6 建築聲學材料
9.7 空間迴響時間
9.8 空間建築聲學設計
第十章 吸隔音材特性
10.1 吸音構造
10.2 隔音構造
第十一章 噪音控制
11.1 空調噪音
11.2 消音箱之設計原理
11.3 建築隔音簡易計算
11.4 隔音牆原理
11.5 噪音評價法
11.6 噪音評價法
第十二章 電聲系統
12.1 電聲設備的功能
12.2 PA最重要之音響器材—喇叭
12.3 喇叭的特性
12.4 電聲使用基本條件
第十三章 自然氣候概述
13.1 氣溫
13.2 排水
13.3 氣壓
13.4 室內微氣候
第十四章 室內熱環境
14.1 室內氣候度量
14.2 室內環境指標(I)—有效溫度
14.3 室內環境指標(II)—室內CO2學說
14.4 室內環境指標(III)—室內CO2學說
14.5 裝修裝飾材料釋放的汙染物
14.6 大樓症候群包含之空氣汙染物補充
第十五章 自然通風
15.1 重力換氣
15.2 風力換氣
15.3 流量係數
15.4 換氣相關課題
15.5 極重視自然換氣通風之建築物設計例
第十六章 熱傳理論
16.1 熱傳與濕傳現象
16.2 熱傳導係數之計算方式
16.3 熱輻射之影響
16.4 熱傳遞現象
16.5 恆常熱貫流量計算
16.6 休米特圖解法
第十七章 熱傳與評估
17.1 傳熱性能評估指標
17.2 各種節能設計規範
第十八章 透濕理論
18.1 濕流分析
18.2 結露防止計畫
18.3 結構性防水
附錄 各章節演練題解答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