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民法總則 (1版) | |||
作者: | 陳啓垂 | |||
版次: | 1 | |||
ISBN: | 9786263432680 | |||
出版社: | 五南 | |||
出版日期: | 2022/08 | |||
書籍開數、尺寸: | 17x23x2.1 | |||
重量: | 0.70 Kg | |||
頁數: | 408 | |||
內文印刷顏色: | 單色 | |||
#法律
#民法 #考試用書 #專技(含司特)證照 #律師、司法官 |
定價: | ||||
售價: | 40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考試用書】 書名:高普特考2018試題大補帖【民法總則】(103~106年試題) 作者:鼎茂研究室 出版社:百官網公職 出版日期:2017/12/20 ISBN:9503107107012 內容簡介 為公職考生,打造上榜最佳利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圖解民法總則入門 ISBN13:9786260100421 出版社:元照 作者:劉振鯤 裝訂/頁數:平裝/416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2/05/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總則 內容簡介 本書按民法總則法條為主軸,以民法的核心概念—「權利」與「法律行為」為中心,在各章節中,有對學理系統介紹的理論,並輔以法院判決為例證,一則可使舉例生活化,二則可說明司法實務動態;有配合理論的圖畫表格之圖解說明,以利初學者迅速掌握觀念;有對國考經典試題的解析,以利初學者熟悉如何將抽象法條適用於具體案例。對於原屬於債法、物權法的重要觀念亦提前寫入並整理成問題研究,可有助於對民法總則之學習。因此本書不僅可作為初學者之入門指引,亦可作為進修或考試之用。 目錄 第一章導讀/1 第一節民法的意義與體例/1 第二節民法的基本原則/14 第一項民法思想的演進/14 第二項民法基本原則與趨勢/15 第三項民法基本原則及其修正方向/16 第四項民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29 第三節民法的效力/30 第二章權利與義務/32 第一節權利的觀念/32 第二節權利之得喪變更/40 第三節請求權基礎/41 第四節權利被侵害之救濟/49 第五節義務/50 第六節權利義務之指導原則/52 第三章總則概說/55 第一節概說/55 第二節法例/57 第一項民事法規適用之順序/57 第二項司法造法/59 第三項民法的解釋方法/60 第四項民法漏洞與填補/63 第三節使用文字的原則/67 第四節確定數量的原則/72 第四章權利主體──人/74 第一節概說/74 第二節自然人/75 第一項權利能力/76 第二項行為能力/87 第三節人格權/101 第一項人格與人格權的源起/101 第二項人格權的體系/104 第三項人格權的保護/108 第四節住所與居所/116 第五節法人/118 第一項通則/118 第二項社團/137 第三項財團/145 第五章權利客體──物/151 第一節物的意義/151 第二節物的種類/152 第六章法律行為/173 第一節概說/173 第二節法律行為之意義/176 第三節法律行為之目的/176 第四節法律行為之分類/177 第五節法律行為之要件概說/189 第七章法律行為要件之一──當事人/195 第八章法律行為要件之二──標的/210 第九章法律行為要件之三──意思表示/226 第一節概說/226 第二節意思表示的種類/230 第三節意思表示之成立/231 第四節意思表示之生效/235 第五節意思表示之解釋/240 第六節意思表示之瑕疵/242 第一項單獨虛偽意思表示/243 第二項通謀虛偽意思表示/244 第三項意思表示錯誤/261 第四項傳達錯誤/270 第五項被詐欺的意思表示/271 第六項被脅迫的意思表示/279 第十章法律行為之附款──條件與期限/290 第一節條件/291 第二節期限/299 第十一章代理/303 第一節概說/303 第二節代理之意義/303 第三節代理的種類/309 第四節限制行為能力人與代理/312 第五節代理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313 第六節代理權消滅/317 第七節無權代理/318 第八節表見代理/323 第十二章法律行為之效力/331 第一節無效的法律行為/331 第二節得撤銷之法律行為/337 第三節效力未定的法律行為/341 第一項效力未定的意義/341 第二項無權處分/343 第十三章期日與期間/354 第一節概說/354 第二節期日與期間之計算方法/355 第三節年齡的計算法/358 第十四章消滅時效/360 第一節消滅時效之意義/360 第二節消滅時效的客體/361 第三節消滅時效之期間/366 第四節消滅時效之起算點/370 第五節消滅時效之中斷/371 第六節消滅時效中斷之效力/375 第七節消滅時效不完成/376 第八節消滅時效完成後之效力/378 第九節時效規定之強制性/381 第十節消滅時效與類似制度之比較/381 第十五章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388 第一節行使權利及履行義務的原則/388 第二節權利的自力救濟/394 主要參考書目/402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介紹 基礎體系建構 探索上位法理 深度解析文章 進階思考培養 訓練解題思維 本書從私法基礎法理出發,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 強調進階學習和思考,培養民法思維,寫出有生命力的考卷。 豐富的文章、引註和精闢的解題,做120%的準備,寫100分的考卷。 完整學說介紹並整理成圖表幫助理解,清晰的思考審查流程。 【目錄】 自 序 本書使用方式 第一章 民法解題思維之建構 壹、請求權基礎方法 一、以請求權基礎為中心的思考 二、請求權基礎思考順序 三、三段論法? 貳、解題形式重點 一、縮 排 二、篇 幅 三、上位法理跟帥話 參、解題實質心法 一、起——整理法律關係或寫上位法理 二、承——爭點論述 三、轉——論述的轉折或另一種視角 四、合——結論或補充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觀念 壹、私法自治原則 一、何謂私法自治原則? 二、私法自治原則之基礎 三、私法自治之內涵與變遷 專題研究:私法自治與男女平等 專題研究:私法自治與反歧視 貳、權利的概念 一、何謂權利? 二、債之相對性與物權對世效 專題研究:債權物權化 參、法源 一、法 律 二、習 慣 三、法 理 肆、使用文字與決定數量的準則 一、使用文字準則 二、決定數量準則 第三章 權利主體 壹、自然人 一、權利能力的意義 二、行為能力自權利能力中分離出來 三、行為能力制度 四、權利能力的始期和終期 五、胎兒的權利能力 六、死亡宣告 貳、法 人 一、法人的意義 二、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 三、無權利能力社團 專題研究:法人團體之侵權責任 四、董 事 五、社團法人 六、財團法人 參、人格權之保護 一、人格權之內涵 二、人格權救濟之請求權基礎 三、人格權侵害的法益衡量 四、重要人格權類型 五、人格權之經濟利益 六、人格權經濟利益之獲利返還 第四章 權力客體 壹、物的意義和原則 一、物的意義 二、物權客體之個別問題 專題研究:侵害他人寵物得否請求非財產上損害賠償? 專題研究:違章建築於民法上之爭議 三、一物一權主義與物權變動原則 貳、動產與不動產 一、不動產 二、物之成分 三、動 產 參、主物與從物 一、主從物之區別標準 二、處分主物的效力 肆、天然孳息與法定孳息 一、天然孳息 二、法定孳息 第五章 法律行為總論 壹、法律行為之概念 一、法律行為之本質 二、法律行為作為抽象法律概念及其功能性概念 三、其他法律事實 貳、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 一、債權行為與債之關係 二、物權行為之概念 三、物權行為之要件 參、意思表示的概念 一、意思表示的要素 專題研究:意思表示中效果意思 二、意思表示的發出與生效 第六章 法律行為內容限制 壹、概 說 貳、法律行為標的可能與確定 一、標的之確定 二、標的之可能 專題研究:「以不能之給付為標的者契約無效」法則存廢之遞嬗變遷 參、法律行為違反強制或禁止規定 一、強制禁止規定之意義與功能 二、違反強制規定 三、違反禁止規定 四、脫法行為 專題研究:原住民保留地買賣予非原住民 肆、法律行為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 一、公序良俗之意義與功能 二、我國案例類型 三、比較法之參考 伍、暴利行為 一、規範功能 二、制度繼受之來源 三、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 四、準暴利行為和沙堆理論 五、我國實務案例類型與評析 陸、定型化契約 一、定型化契約之意義與功能 二、規制之必要性 三、定型化契約之審查流程 第七章 行為能力 壹、行為能力制度 一、類型化或階段化之行為能力制度 二、未成年人之保護優先於交易安全 專題研究:未成年子女訂定保證契約之效力 貳、無行為能力人 一、無行為能力人的法律行為 二、無意思能力人的法律行為 參、限制行為能力人 一、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律行為 二、無須經法定代理人允許之法律行為 三、須經允許之法律行為 四、須經允許但未得允許之法律效果 肆、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 一、監護宣告 二、輔助宣告 第八章 意思表示瑕疵 壹、意思表示健全的意義 貳、虛偽意思表示 一、單獨虛偽意思表示(心中保留) 二、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三、借名登記契約 參、意思表示錯誤 一、意思表示錯誤的基本問題 二、意思表示解釋先行原則 三、錯誤撤銷之要件 四、撤銷權之行使與效果 五、我國錯誤法則之現代化——信賴主義的錯誤法則 肆、意思表示受詐欺或脅迫 一、詐 欺 二、脅 迫 第九章 條件與期限 壹、條件與期限的功能與區別 一、當事人自行管控風險的功能 二、條件與期限的區別 三、法律行為的附款 貳、條 件 一、條件的種類 二、不容許附條件的法律行為 三、條件的效力 四、附條件利益(期待權)的保護 參、期 限 第十章 代 理 壹、總 說 一、代理是一種歸責規範 二、民事代理與商事代理 三、我國代理規定之特色 貳、有效代理之要件與效果 一、代為或代受意思表示 二、以本人名義為法律行為 專題研究:代理公開原則 專題研究:本人姓名未公開之代理 專題研究:間接代理 三、代理權 專題研究:我國法代理權濫用理論之繼受 四、效 果 參、無權代理 一、代理行為效力未定 二、表見代理 專題研究:表見代理成本中本人之可歸責性 三、狹義無權代理之法律效果 第十一章 法律行為不生效力 壹、不生效力之概念與種類 一、不完全法律行為 二、無效法律行為效力的維持 貳、無效的法律行為 一、無效的意義 專題研究:法律行為無效之回復原狀 二、法律行為一部無效、全部無效 三、無效法律行為的轉換 參、得撤銷的法律行為 一、撤銷的意義 二、無效法律行為的撤銷 肆、效力未定的法律行為 一、效力未定的概念 二、無權處分 三、善意取得 專題研究:權利外觀理論總整理 第十二章 消滅時效 壹、消滅時效的意義和功能 一、消滅時效的起源 二、消滅時效的意義和功能 三、除斥期間 貳、消滅時效的客體 一、人格權上的請求權 二、債權的請求權 三、物權的請求權 四、基於身分關係而生的請求權 參、消滅時效的期間 一、一般期間(長期消滅時效) 二、特別期間(短期消滅時效) 肆、消滅時效期間的起算 一、時效起算時間點 二、消費借貸契約之返還請求權時效起算 三、委任契約之財務交付請求權時效起算 四、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效起算 五、代償請求權時效起算 六、情事變更後的報酬請求權時效起算 伍、消滅時效中斷與消滅時效不完成 一、消滅時效中斷 二、消滅時效不完成 專題研究:其他時效進行障礙事由 陸、消滅時效完成的效力 一、拒絕給付抗辯權 二、消滅時效完成後的給付 專題研究:違約金請求權的消滅時效 三、時效利益的拋棄 第十三章 權利之行使 壹、概 說 貳、誠實信用原則之意義和功能 一、誠信原則之意義 二、誠信原則之功能 參、誠實信用原則之具體案例 一、妨礙相對人行使權利 二、調整契約內容 三、補充法律規定或法律關係 四、消費者保護法定型化契約條款與誠信原則 專題研究:預付型交易中的抗辯延伸理論 肆、權利濫用 一、利益衡量 二、實務案例 伍、權利失效 一、權利失效制度起源 二、適用範圍 三、權利失效要件 陸、自力救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簡介 民法總則是學習民法的起手式,其所揭示的原則貫穿整部民法的經脈。本書採有別於體系書的寫法,用逐條釋義的方式來編纂,主要是讓讀者可具體掌握實體法之條文內容,並與體系書互為經緯地閱讀,另一方面,也方便實務工作者作為工具書,能快速查閱。選摘的內容,由淺入深,盼能兼顧廣度與深度,也在書中標示出難易,供讀者配合己身之需要研讀。 圖書目錄 作者序 凡 例 ‧前 導 民法總則之結構/1 ‧第一章 法 例/3 ‧第二章 權利主體(人)/23 1.自然人/25 1-1權利能力/26 1-2行為能力/38 1-3人格保護/46 1-4住所地/51 2.法人/55 2-1法人通則/57 2-2法人各論──社團法人/80 2-3法人各論──財團法人/96 2-4設立中的法人/103 ‧第三章 權利客體(物)/105 ‧第四章 法律行為/121 1.通則/127 2.行為能力/143 3.意思表示/159 3-1意思表示之瑕疵/163 3-2意思表示之生效、撤回、達到與解釋/198 4.條件與期限/208 5.代理/224 6.無效及撤銷/244 ‧第五章 期日與期間/265 ‧第六章 消滅時效/275 1.消滅時效之期間與起算/278 2.消滅時效之障礙事由/285 2-1消滅時效之中斷/286 2-2消滅時效之不完成/297 3.消滅時效完成之效力/301 ‧第七章 權利之行使/307 作者簡介 邱玟惠 現 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台灣醫事法學會理事長 東吳大學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 學 歷 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學士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經營政策研究科碩士 東吳大學法學碩士 東吳大學法學博士 經 歷 台灣經濟研究院高級助理研究員 台灣醫事法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 東吳大學醫事法研究中心主任 序 文 作者序 專任於東吳大學法律系以來,就被指派民法總則的教學任務,筆者從教學中深刻體會,總則雖是學習民法的起手式,但所揭示的原則卻貫穿整部民法的經脈;要如何讓毫無物權法、債法甚至身分法概念的大一新生,能夠理解總則原理的適用而不生懼怕,輕鬆自然地入門民法,並不是容易的事。 回首10餘年前,承蒙東吳大學法律系聘任,就曾與當時同在東吳任教的吳志正老師一起發願,為學生們編寫一套民法的自學教材,來回報與法學相遇的緣分;十年磨劍,先後用同一體例完成了債編各論、民法物權、以及債編總論的逐條釋義,加上此書,算是兌現了當初的誓願。 逐條釋義系列以有別於體系書的寫法,用依序逐條的方式來編纂,並直接在法條文字上標註重點加以說明,主要是讓讀者可以從具體之實體法規定為基礎而與體系書互為經緯地閱讀學習,另一方面,也方便實務工作者作為工具書,能快速查閱。選摘的內容,由淺入深,盼能兼顧廣度與深度,也在書中標示出難易,供讀者配合己身之需要研讀。 此書的寫成,首先要感謝東吳大學的莘莘學子,讓筆者從教學的回饋中,修正教學的內容,並作為寫作的指南;也感謝元照出版公司,對逐條釋義系列一直以來的支持。走筆至此,不禁憶起筆者20餘年前就讀東吳法碩乙時民法學啟蒙的 姚瑞光與孫森焱先師,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盼學生在民法學的努力,沒辜負您們的期望。 邱玟惠 2023年8月 於東吳崇基樓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