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圖解社會工作倫理 (1版) | |||
作者: | 陳思緯 | |||
版次: | 1 | |||
ISBN: | 9786263434158 | |||
出版社: | 五南 | |||
出版日期: | 2022/09 | |||
書籍開數、尺寸: | 17x23x1.4 | |||
重量: | 0.48 Kg | |||
頁數: | 272 | |||
內文印刷顏色: | 單色 | |||
#人文與社會科學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 |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架構循著「起點」、「過程」、「目的」,次第進行,逐一說明社會福利行政的基本概念及重要議題。 起點:從概念到脈絡。界定社會福利行政的定義、目的、範圍;並分析其歷史脈絡、背景考量、組織設計。 過程:從行政運作到行政倫理。闡釋社會福利的政策形成及其轉化、規劃、執行、領導與激勵、溝通與協調等專業行政運作過程;並探討其人力、財務、倫理等庶務行政運作過程。 目的:從回顧到前瞻。以績效評鑑,驗證社會福利成果;並展望其未來的挑戰、趨向、願景;最終目的,在於增進社會福利。 透過上述架構的探討,將有助於將行政與個案、團體、社區、研究等方法相互結合,為福利人口群提供更佳服務,以增進他們的福祉。 目錄 三版序 自序 第一章 社會福利行政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社會福利行政的歷史脈絡 第三章 社會福利行政的背景考量 第四章 社會福利行政組織的設計 第五章 社會政策的形成及其轉化 第六章 社會福利計畫之規劃 第七章 社會福利計畫及業務之執行 第八章 社會福利行政領導與激勵 第九章 社會福利行政溝通與協調 第十章 社會福利人力資源管理 第十一章 社會福利財務管理 第十二章 社會福利行政倫理 第十三章 社會福利績效評鑑 第十四章 社會福利行政的未來發展 參考書目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工作方案設計與管理 ISBN13:9789869812993 出版社:華都文化 作者:黃松林;趙善如;陳宇嘉;萬育維 裝訂/頁數:平裝/414頁 規格:26cm*19cm*1.9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0/02/28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本書自2005年出版至今邁入第三版,作者群於每次再版時費心修正或進一步解釋前一版本中部分的文字內容,以及調整章節使之更具邏輯性的安排,為的是讓書中的資訊可以符合快速變遷與發展的社會樣貌,期望協助社會工作者對於所評估的方案,清楚了解其概念或理論基礎,以符合教學及實務所需,成為一本簡明好用的社會工作方案的入門書。 此次改版重整全書架構為: ✽第一部分 方案設計的意識型態與典範:說明工作方案之重要性、意義與種類,及其實務典範與倫理,之後介紹邏輯模型方案設計。 ✽第二部分 方案設計規劃與評估:介紹工作方案的重要概念,以便幫助讀者能更加理解其重要性,章節安排陸續闡釋社會工作方案的內外部構成項目,緣起、問題與需求評估,方案的策略與假設,選定服務對象、目的、目標與預期效益,設計內容、流程與管理,團體設計與評估,方案的評值,及單一系統分析與成本效益分析等。 ✽第三部分 方案設計之應用:社會工作於人口老化與照顧、兒童少年及其家庭服務方案設計,及個案服務計畫之應用。 ✽第四部分 方案範例:兩個豐富完整的方案範例,讓讀者能夠依循方案發展的流程,從一開始清楚說明方案的問題陳述與分析,一直到最後階段的方案評值。 目錄 第一部分 方案設計的意識形態與典範 CHAPTER 1 社會工作方案之重要性、意義與種類 第一節 後民營化時代社會福利的新趨勢 第二節 第三條路線與新管理主義 第三節 社會工作方案的重要性 第四節 社會工作方案的意義 第五節 社會工作方案的種類 CHAPTER 2 方案的實務典範與倫理 第一節 方案舊的新典範:方案設計的重點概念 第二節 社會服務的反壓迫實務模型 第三節 方案設計的倫理議題 CHAPTER 3 邏輯模型方案設計 第一節 邏輯模型簡史 第二節 邏輯模型的方案規劃內容 第二部分 方案設計規劃與評估 CHAPTER 4 方案內外部構成項目 第一節 方案外部設計部分 第二節 方案內容設計部分 CHAPTER 5 方案緣起、問題與需求評估 第一節 方案的緣起與舉例 第二節 方案的社會問題與舉例 第三節 需求評估的理論 第四節 需求評估的方法 CHAPTER 6 社會工作方案策略與假設 第一節 服務策略的設定 第二節 社會工作方案的假設 CHAPTER 7 選定服務對象、目的、目標與預期效益 第一節 選定服務對象或標的人口群 第二節 工作方案之目的與目標 第三節 工作方案預期效益 CHAPTER 8 社會工作方案的輸入、流程與管理 第一節 社會工作方案的輸入 第二節 社會工作方案的運作流程 第三節 社會工作方案的管理 CHAPTER 9 團體設計與評估 第一節 理論基礎 第二節 實例說明 CHAPTER 10 工作方案之評值 第一節 工作方案之評值意義與種類 第二節 質化評估與績效責信 CHAPTER 11 單一系統分析與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節 單一系統分析 第二節 成本效益與成本效果分析 第三部分 方案設計之應用 CHAPTER 12 人口老化與照顧 第一節 照顧的本質 第二節 在老人照顧場域的照顧活動 第三節 老人家庭照顧者的需求與相關服務方案設計 CHAPTER 13 兒童少年及其家庭服務方案設計 第一節 兒童少年及其家庭生活現況 第二節 兒童少年及其家庭社會資本之內涵 第三節 兒童少年及其家庭相關服務方案之設計方向 CHAPTER 14 個案服務計畫在社會工作方案之應用 第一節 個案服務計畫興起 第二節 個案服務計畫之運用 第四部分 方案範例 範例一 自由翱翔──鳳山區精神障礙者及家屬服務方案計畫書 範例二 「新」心家庭──世界和平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特色 本書與一般社會學教科書最大的不同在於跳脫傳統介紹各類社會制度的框架,以學習社會學家的思考角度出發,採循序漸進、累積分析技能的方式,引導學習者從提出好的社會學問題開始,佐以對近期社會學理論、觀點及研究發現的理解後,思考研究假設,並發展適當的研究方法,以探究當代社會各種重要且複雜的現象及議題,如性別、種族及族群、家庭、組織、教育、媒體、貧窮、犯罪、移民、宗教及現代化等。 內容循序漸進:各章都從一個有趣或令人困惑的社會現象開始,啟發學習者進一步探究的興趣,然後說明這些現象應有的概念、理論、研究方法等,培養學習者社會學想像及思考的能力。 結合理論與實證:強調社會學分析是建立在理論及實證研究基礎上的科學性活動。 近期跨社會比較:著重介紹近期社會學理論與觀點、各類研究方法與策略,以及跨社會之研究發現。 CSI 三大主題為基礎:以文化(culture)、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及不平等(inequality)為基礎共通主題,介紹規範、團體、網絡及階層化等重要社會學概念,並在這些概念的整合基礎上,探究社會生活中重要的議題。 適用課程︰「社會學」、「社會學概論」、「社會學導論」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大學、技專校院,大學部學生及非社會學本科但對社會學有興趣的研究生。 目錄 PART 1 像社會學家般的思考 第01章 提問 1.1 社會學觀點 1.2 社會問題 1.3 社會學的三個目標 1.4 三種社會學的提問 1.5 舉出良好社會學提問的藝術 1.6 社會學與常識 1.7 社會學作為累積的科學 第02章 理論 2.1 出生月分與運動成就 2.2 理論與解釋 2.3 什麼是有用的社會學理論? 2.4 涂爾幹的自殺論 2.5 概念 2.6 因果關係 2.7 概念模型 2.8 形式模型 第03章 方法 3.1 你的智慧型手機讓你變笨了嗎? 3.2 測量品質 3.3 外在效度 3.4 內在效度 3.5 探索性研究 3.6 質性與量化方法 3.7 個案研究 3.8 行政資料研究 3.9 調查研究 3.10 大數據研究 3.11 實驗研究 3.12 重複性研究 第04章 觀點 4.1 社會學觀點的起源 4.2 社會學主題與課題 4.3 因果解釋或主觀理解 4.4 多層次架構 PART 2 文化 第05章 意見 5.1 《哈利波特》為何如此受到歡迎? 5.2 自我實現預言 5.3 從眾 5.4 訊息性與規範性社會影響 5.5 社會學習理論 5.6 人氣與文化產品 5.7 創新的擴散 第06章 規範 6.1 大學生狂歡豪飲:一個社會問題? 6.2 什麼是社會規範? 6.3 社會控制理論 6.4 內化規範 6.5 法律規範 6.6 為什麼會有規範出現? 6.7 文化適應失調與規範變化 6.8 群體區辨的動態 PART 3 社會關係 第07章 網絡 7.1 友誼悖論 7.2 個人網絡 7.3 網絡大小與樞紐 7.4 網絡密度與遞移性 7.5 小世界現象 7.6 網絡變遷:社群消失? 7.7 網絡與社會凝聚 7.8 網絡與社會資本 第08章 團體 8.1 團體既團結又分化 8.2 群體隔離 8.3 群體隔離的原因 8.4 內團體偏私 8.5 社會脈絡與內團體偏私 8.6 團體威脅理論 PART 4 不平等 第09章 階層化與流動 9.1 什麼會讓你幸福快樂? 9.2 社會階級與地位 9.3 收入與財富 9.4 階層化的長期變化 9.5 社會流動 9.6 先賦與成就 9.7 現代化與流動理論 9.8 文化再製理論 9.9 大亨蓋茲比曲線 第10章 資源 10.1 人力資本 10.2 社會資本 10.3 團體隸屬與歧視 10.4 成就、機會與回報的不平等 10.5 性別不平等 PART 5 課題 第11章 移民與整合 11.1 移民與整合:一個社會問題? 11.2 國際遷移 11.3 何謂「整合」? 11.4 整合:隨著時間而變化? 11.5 整合:社會脈絡的效果? 11.6 個案研究:榮譽文化 11.7 整合:選擇性效應或溢出效應? 11.8 居住隔離的動態過程 第12章 現代化 12.1 世界正變得愈來愈糟嗎? 12.2 財富與健康 12.3 和平與安全 12.4 理性化 12.5 科技進步 12.6 科學化 12.7 麥當勞化 12.8 價值觀變遷 12.9 人口變遷 12.10 現代化的動態發展 第13章 宗教 13.1 什麼是宗教? 13.2 宗教是否解決了人類合作的問題? 13.3 宗教的定著性因素 13.4 西歐的世俗化 13.5 現代化與世俗化 13.6 存在不安全感理論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二版 作者:謝秀芬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1/06/23 ISBN:9789866672811 目錄 第一章 家庭社會工作概論 1.1 家庭社會工作的發展 1.2 台灣家庭服務的發展與現況 1.3 家庭社會工作的意義 1.4 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 1.5 總結 第二章 家庭問題與家庭政策 2.1 何謂家庭 2.2 多元家庭時代的來臨 2.3 家庭政策的意義 2.4 家庭相關的福利政策 2.5 家庭政策與家庭社會工作 2.6 總結 第三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3.1 家庭系統理論 3.2 家庭結構理論 3.3 家庭角色理論 3.4 家庭優勢和復原力觀點 3.5 女性主義與增權理論 3.6 總結 第四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理論架構 4.1 家庭生命週期轉換的壓力 4.2 生態環境的壓力和問題 4.3 家庭互動關係和溝通問題 4.4 家庭的代間傳遞 4.5 總結 第五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策略與目標 5.1 庭社會工作的基本信念和原則 5.2 家庭社會工作的策略 5.3 家庭社會工作的目標 5.4 訂定家庭處遇目標和計畫 5.5 總結 第六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 6.1 家庭處遇的對象 6.2 家庭聯合會談 6.3 發掘家庭和社會資源的運用與管理 6.4 家庭倡導 6.5 總結 第七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過程 7.1 初期階段 7.2 預估階段 7.3 介入階段 7.4 評估和結束階段 7.5 總結 第八章 貧窮與多重問題家庭處遇 8.1 貧窮問題與特性 8.2 貧窮家庭系統分析 8.3 協助策略 8.4 案例解析 8.5 總結 第九章 家庭暴力與社會工作處遇 9.1 婚姻暴力 9.2 兒童虐待 9.3 協助策略 9.4 案例解析 9.5 總結 第十章 成年與高齡世代關係處遇 10.1 老年問題及特徵 10.2 老年家庭生活 10.3 家庭協助策略 10.4 案例解析 10.5 總結 第十一章 單親家庭處遇 11.1 單親家庭的特徵及問題 11.2 單親家庭適應過程 11.3 單親家庭協助策略 11.4 案例解析 11.5 總結 第十二章 繼親家庭處遇 12.1 繼親家庭的特質 12.2 繼親家庭的問題成因與分析 12.3 協助策略 12.4 案例解析 12.5 總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一讀就懂社工研究法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在社會工作系所,「社會工作研究法」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更是必修的學科。本科目雖屬高度科學化的學科,但因在校時授課的學分數多,且課程範圍與內容廣泛,使得許多社工系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難以建立核心思考能力的學習障礙。 本書以精要的核心單元為主軸,搭配循序漸進的章節,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讀者能在每一單元中建立清晰的邏輯架構,並透澈的了解本學科的核心知識,本書對於社工系大學部的學生,在課堂上課或是課後溫習均非常有幫助,研讀本書將使您在面對學校中的考試,不再畏懼。 此外,社會工作研究法更是參加社工研究所、專技社工師、高普考等考試的應考科目,並且是社工學分班學生必修科目,本書各單元搭配圖解,讓讀者學習效率加倍,是一本值得參考的好書。 【目錄】 第1章 社會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2章 社會研究的面向 第3章 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向 第4章 社會研究邏輯模式 第5章 理論、概念與變項 第6章 測量 第7章 信度與效度 第8章 抽樣 第9章 實驗設計 第10章 單案研究設計 第11章 調查研究法 第12章 質性研究法 第13章 田野(實地)研究 第14章 非干擾性研究方法 第15章 焦點團體訪談與德菲法 第16章 方案評估 第17章 量化資料分析與判讀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何謂「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者」的特質應該包含什麼? 關於社會工作的「理論」與「倫理」又有哪些? 社會工作是一門以助人為主的專業,對於應該提供服務對象什麼需求、該以何種方式及心態與服務對象交流,以及職責範圍內的工作內容有哪些等,這些相關概念都是在學習社會工作這門領域時,首先必須要理解清楚的。 另外,隨著時間、地域的不同,許多觀念及規定也會有所演變與差異,因此本書內容不僅包含社會工作的基本知識,也將社會工作的起源、發展脈絡、不同國家的發展情形等,一一列出重點並加以說明。 【目錄】 第一章 何謂社會工作 UNIT 1-1 社會工作的定義 UNIT 1-2 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 UNIT 1-3 社會工作的專業目標 UNIT 1-4 社會工作(者)的特質 UNIT 1-5 社會工作的知識基礎 UNIT 1-6 與社會工作相關的專業/學門 UNIT 1-7 社會工作者的角色 第二章 社會工作的演進與專業發展 UNIT 2-1 社會工作的緣起與慈善事業 UNIT 2-2 慈善組織會社與科學慈善 UNIT 2-3 睦鄰運動與湯恩比館 UNIT 2-4 雅當斯的芝加哥霍爾館與瑞奇孟的《社會診斷》 UNIT 2-5 專業化的論點 UNIT 2-6 美國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一) UNIT 2-7 美國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二) UNIT 2-8 英國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 第三章 臺灣的社會工作 UNIT 3-1 臺灣社會工作的發源─日治時期 UNIT 3-2 臺灣社會工作的發源─國民政府時期 UNIT 3-3 社會福利法規與政策的發展(一) UNIT 3-4 社會福利法規與政策的發展(二) UNIT 3-5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工作方法的發展 UNIT 3-6 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制度的建制 UNIT 3-7 專業組織與社會工作師法 第四章 社會工作理論 UNIT 4-1 社會工作需要理論? UNIT 4-2 社會工作的理論架構 UNIT 4-3 精神分析論(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UNIT 4-4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UNIT 4-5 認知行為理論(Cognitive-behavioural Theories) UNIT 4-6 短期介入取向(一)──任務中心取向 UNIT 4-7 短期介入取向(二)─危機介入取向(Crisis Intervention) UNIT 4-8 短期介入取向(三)─問題解決取向(Problem-Solving) UNIT 4-9 短期介入取向(四)─優勢觀點(Strengths Perspective) UNIT 4-10 中介理論架構─系統理論(System Theory)與生態系統觀點(Ecological Perspectives) UNIT 4-11 基變社會工作(Radical Social Work) UNIT 4-12 充權社會工作與反壓迫實務 UNIT 4-13 女性主義社會工作(Feminist Social Work) UNIT 4-14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觀點 第五章 個人的社會工作實施 UNIT 5-1 個人的社會工作實施之定義 UNIT 5-2 助人的專業與專業關係 UNIT 5-3 個人的社會工作實施過程 UNIT 5-4 個人社會工作實施的介入技巧 UNIT 5-5 綜融(generalist)與專精(specialist)之辯 第六章 家庭社會工作 UNIT 6-1 家庭的型態與變遷 UNIT 6-2 家庭社會工作與服務 UNIT 6-3 家庭評估與家族治療 第七章 團體的社會工作實施 UNIT 7-1 團體與團體的社會工作實施 UNIT 7-2 社會團體工作的理論基礎 UNIT 7-3 社會團體工作實施模式 UNIT 7-4 團體的類型 UNIT 7-5 團體的要素 UNIT 7-6 團體發展階段 UNIT 7-7 團體的領導 第八章 社區工作與社區組織 UNIT 8-1 社區工作的定義與相關概念 UNIT 8-2 臺灣的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 UNIT 8-3 社區工作的理論基礎 UNIT 8-4 社區工作三大模式 UNIT 8-5 社區工作的過程(一) UNIT 8-6 社區工作的過程(二) UNIT 8-7 社區工作應用的議題 第九章 社會工作實施領域 UNIT 9-1 兒童 UNIT 9-2 少年 UNIT 9-3 學校社會工作 UNIT 9-4 身心障礙者 UNIT 9-5 心理衛生 UNIT 9-6 老人 UNIT 9-7 性別平等 UNIT 9-8 醫療與健康照護 UNIT 9-9 少數群體服務—原住民與新移民 UNIT 9-10 災難 UNIT 9-11 司法、矯治與藥物濫用 UNIT 9-12 職業社會工作/員工協助方案(EAPs) 第十章 社會工作督導 UNIT 10-1 督導的發展 UNIT 10-2 督導的功能 UNIT 10-3 督導的目標 UNIT 10-4 督導中的權力關係 UNIT 10-5 督導的實務模型、階段與類型 第十一章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UNIT 11-1 證據為基礎的社會工作研究 UNIT 11-2 量化與質性研究的理論與科學方法邏輯體系 UNIT 11-3 社會工作的研究步驟 UNIT 11-4 量化研究—調查研究與實驗設計 UNIT 11-5 質性研究 UNIT 11-6 方案評鑑(program evaluation)與個案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 UNIT 11-7 研究倫理 第十二章 社會工作管理 UNIT 12-1 管理(management)與行政(administration) UNIT 12-2 管理理論 UNIT 12-3 社會工作與人群服務組織 UNIT 12-4 管理的角色與責任 UNIT 12-5 規劃 UNIT 12-6 組織 UNIT 12-7 人力資源管理 UNIT 12-8 領導與團隊 UNIT 12-9 契約委託管理 UNIT 12-10 社會服務行銷 第十三章 福利服務與社會福利政策 UNIT 13-1 福利的範疇與功能 UNIT 13-2 社會福利政策的意識型態 UNIT 13-3 福利國家 UNIT 13-4 福利的配置—提供者與受益者 UNIT 13-5 福利的供給 UNIT 13-6 福利輸送 UNIT 13-7 福利的財務來源與體制 第十四章 社會工作倫理守則 UNIT 14-1 社會工作倫理的演進 UNIT 14-2 倫理守則的內涵 UNIT 14-3 倫理的決策模式 第十五章 充權與社會運動 UNIT 15-1 人權、充權與社會正義 UNIT 15-2 社會運動與社會工作 第十六章 社會工作最佳實務 UNIT 16-1 實務的智慧 UNIT 16-2 批判的社會工作最佳實務(Critical Best Practice, CBP) 參考書目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三大特色 ●一讀就懂的社會個案工作知識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社會個案工作」是社會工作三大直接服務的領域之一,亦是社工系大學部學生在修習「社會工作概論」學科後,進入直接服務工作首要的修習科目,本科目為奠定社會工作直接服務學理能力的基礎科目,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社工系學生在畢業後,進入社會工作實務界就業,在各專精服務領域最常使用的工作方法,即是「社會個案工作」。因此,對於社會個案工作基本概念、專業關係的建立,及從接案、開案、蒐集資料、會談及整合社會資源,並依據案主的情況,運用合適的社會個案工作相關理論進行處遇,乃至於如何面對非自願性案主、透過受督導提升自我韌性及維持服務品質,此皆為「社會個案工作」學科的核心學理知識。 「社會個案工作」是社工系大學部學生養成教育的重要一環,且是公務人員高普考、專技社工師等考試的應試命題範圍。本書對課堂學習或是課後溫習均非常有幫助,亦是參加應考的必備書籍,您千萬不要錯過。 目錄 第 1 篇 社會個案工作的入門 第 2 篇 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與專業倫理 第 3 篇 社會個案工作的過程 第 4 篇 社會個案工作的會談技巧 第 5 篇 個案管理與社會資源管理 第 6 篇 非自願性案主 第 7 篇 社會個案工作的相關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