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04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不喊口號,拒絕悲情,用客觀的數據圖表,認識真正的臺灣歷史 ◎本書嘗試用科學研究的方法,收集大量數據進行分析比較,並用完整的數據圖表清晰呈現,歷史真相一目瞭然。 ◎在客觀的大數據面前,臺灣在國民政府和日本殖民統治下取得的治理成績,孰優孰劣,讀者自有判斷。 近代的臺灣,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然而,臺灣在民主化之後, 國民政府在臺灣的政績經常被刻意忽視或遮掩, 日本殖民政府的些許成就卻被大肆宣傳, 製造臺灣在日據時期先進美好的假象。 造成這個歷史扭曲最主要的原因, 乃在強烈的中國VS本土意識形態的對立, 所以雖然已經經過多次政黨輪替, 但台灣仍面臨內部的問題和隱憂, 而建立共識是化解這些紛爭矛盾的基礎, 正確認識日本殖民政府和國民政府在臺灣的政績, 則是建立共識的第一步。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從GDP看臺灣 一、戰後臺灣的的名目人均GDP 二、與美國比較 三、日據時期的人均GDP 四、戰爭對GDP的影響 五、更多國家的比較 六、臺灣是第幾級的國家 七、達成不可能的任務 八、美援和運臺黃金的貢獻 九、總結 參考資料 第二章 臺灣的教育建設 一、小學教育 二、初中教育 三、高中教育 四、師範教育 五、專科教育 六、大學教育 七、總結 參考資料 第三章 臺灣的基礎建設 一、自來水 二、水庫 三、農田水利 四、電力 五、鐵路 六、公路 七、港口 參考資料 第四章 美好的日據時期? 一、臺灣物價指數 二、臺灣物價 vs 日本物價 三、臺灣銀行券總發行額 四、臺灣米價 vs 躉售物價 五、臺灣米價 vs 日本米價 六、日籍薪資 vs 台籍薪資 七、人均所得倍數:臺灣 vs 日本 八、日據時期的各級教育 九、各級教育日籍學生比例 十、台籍官員人數 十一、臺灣電力裝置容量 十二、自來水普及率 十三、臺灣米穀產量 十四、公共衛生與醫療建設 十五、日據時期的人均GDP 十六、總結 參考資料 第五章 國民政府在臺灣的成績單 一、臺灣物價指數 二、臺灣物價 vs 日本物價 三、臺灣物價 vs 大陸物價 四、國府時期的各級教育 五、臺灣的電力 六、臺灣自來水普及率 七、臺灣水庫容量 八、臺灣稻米產量 九、公共衛生與醫療建設 十、臺灣的人均GDP 十一、臺灣的健康與財富水準變化 十二、總結 參考資料 第六章 臺灣的半導體之路 一、關鍵人物 二、張俊彥是臺灣半導體之父? 三、臺灣半導體業發展史 四、半導體成功的關鍵 五、小故事 六、誰賣掉了臺積電股票 七、結論 參考資料 第七章 幸運的臺灣 一、美國跳島戰術,臺灣逃過大劫 二、日本無條件投降 三、衛國戰爭後期久違的金門大捷 四、國民政府遷臺 五、韓戰爆發 美國協防臺灣 參考資料 第八章 日本的進化 一、戰爭機器 二、轉變的節點:明治維新與GHQ統治日本 三、數據裡的真相 四、結論 參考資料 第九章 專家的話都是對的? 一、名人的股市投資 二、為什麼經濟學家做投資大多數都是失敗的? 三、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的啟示 參考資料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檢察官依法行事,竟會成為罪人? 我們的社會,究竟生了什麼病? 這是一本寫來改變社會的書,因為一切再不改變,也許就來不及了 披露檢察官、警察、媒體最真實的面貌 ★是什麼樣的體系,讓一個懷抱熱血的檢察官,選擇出走? ★是什麼樣的問題,讓警察疲於追求績效,不惜違法? ★是什麼樣的問題,讓媒體成為官方與個人形象的宣傳管道? 說到檢察官,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是「奶嘴檢察官」、「恐龍法官」、「司法不公」,還是判決總是「脫離現實」、不符民意,老是引來輿論撻伐? 然而在群情激憤、擁護眾人認定的「正義」之前,我們該深思的,是以片面資訊做出判斷真的好嗎?我們對這些問題的了解,真的足夠嗎? 檢察官的工作貫穿偵查、公訴到執行的整體刑事訴訟程序。他們因執掌職務的複雜、多面相而不容易為外人了解,總是顯得神祕。 有部分人以為檢察官是一群不問世事,成天坐在辦公桌前用筆辦案的文書柯南,但真實的檢察官要做得遠遠不只如此,他們要寫起訴書、要判斷證據是否可信、擬定偵查計畫、指揮警察辦案、檢視屍體、上法庭……他們是所有案件的守門員,是在司法程序中,最了解前因後果、參與最深的一群人。透過他們,我們得以了解一個案件的始末;透過他們,我們得以看到司法實務最晦暗、迫切的結構性問題。 《扭曲的正義》作者吳忻穎,是一位前檢察官。在本該實現刑事正義的檢察體系中磨滅了希望,最後失望出走。她回望過去任檢察官的實際經驗與觀察,深刻剖析了檢察體系、警察體系、媒體的重大問題,有系統地暴露三方之間如何往來、影響視聽。 她大膽寫出了司法與警察體系內、外亂象,暴露我們的社會其實正面臨極其嚴重的法治問題,而這影響了每一個人。全書內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 搖搖欲墜的檢察體系 對外,檢察官要面對濫用司法、癱瘓地檢署的民眾;對內,則要忍受資源長期不足、過勞,以及畸形的升官文化。為了增加結案數、往上爬、上新聞曝光,竟有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記者取得偵查不公開資料、容忍警察違法情事,且覺得這一切都是為了維持「良好關係」,很正常。 我們的檢察體系,竟是如此搖搖欲墜。 •第二部 崩潰中的警察體系 高層為鞏固民意、做形象、做政績,設立諸多額外要達到的績效標準,壓迫著基層員警,使得多數人疲於奔命,部分人則為了交出漂亮的數字、達標、要功 獎而選擇性辦案,甚至無中生有「製造」假案件、向檢察官騙取拘票與搜索票。 犧牲合法程序與警察尊嚴,換取治安「良好」的統計數字和一支支嘉獎、超標的達成率,這一切,值得嗎? •第三部 媒體幻象 細說媒體如何為了點閱率、為求獨家,犧牲「第四權」的自尊,不惜報導錯誤、偏頗,在案情未明朗前繪聲繪影指涉真相,煽動輿論錯誤判斷,甚至為了維護與檢警的關係,成為檢警官方或特定個人事業鋪路的宣傳管道。 在資訊速食、不問查核與事實,人人都彷彿鍵盤法官的年代裡,我們看到的「真相」真的是真相嗎? 在檢察體系、警察體系、媒體三方的相互運作中,不知不覺中,我們支持、叫好的,也許已經成了「魔鬼」。 檢警、媒體的混亂,反映的是整個社會對正義的扭曲想像。身在其中的我們,可曾注意?當中的錯誤與誤解,又有多深? 【目錄】 推薦序1 墮落者的翻轉 李茂生 推薦序2 扭曲的正義──浮沉於體制與人性 王皇玉 各界推薦 序 我已經不是檢察官了 手機二十四小時待命的三年又九個月 決意出走 未完成的課題 •檢察官執掌概說 •圖解(一) 檢察體系與警察體系關係圖 •圖解(二) 檢察官的工作 第一部 搖搖欲墜的檢察體系 第一章 真實的檢察官(一):邊過勞邊追求理想的低CP職業 值班時薪不如一個雞腿便當 通宵達旦的地檢署 離島檢察官的「生活」 檢察官的CP值 第二章 真實的檢察官(二):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廉價的成本,精緻的期待 地檢署很窮,真的很窮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第三章 真實的檢察官(三):屍體腐敗的氣味是法定的使命 相驗 溫柔的堅定 退潮後,他的故事 你是怎麼被海潮帶回來的? 填補空白的人生 民意+民代=關說? 伸進司法的民意之手 外國駐臺辦事處代表親臨相驗現場 就是要俗又大碗 第四章 來去地檢署亂鬧 檢察官,幫我要債! 檢察官,我的車呢? 告天告地,告檢察官 地檢署他家後院 司法VIP傳奇 VIP(一)──熱愛上地檢署訓話的老師 VIP(二)──我博士捏,急急如律令! VIP(三)──預知未來的犯罪 VIP(四)──超自然力量的信徒 無法可治 第五章 要升官,首先要忘記信念 人人都該升主任? 服侍警政高官與媒體 升官圖 黑函、暗箭齊發的宮鬥大戲 升官上位的人 高層就是愛作秀 「人」才是根本 第二部 崩潰中的警察體系 第六章 群鴿亂舞 鴿就是鴿,不要叫我進化 歪鴿是怎麼歪的? 第七章 偉大的專案,盛大的績效 到底是在做專案還是集點換贈品? 專案造出來的孩子──「騙票」 「騙票」是什麼? 斬手專案「騙票」三大招 盛產「騙票」的轄區 我辦過的「騙票」 第八章 和諧又美好的檢警關係 什麼是檢警關係? 是誰扭曲了檢警關係? 不要再說「誰挺誰,誰一定要挺誰」 「小鴿」的第一張搜索票 我們真的那麼絕望嗎? 第三部 媒體幻象 第九章 失控的第四權 曲解現實的洪荒之力 包著虛假糖衣的毒 第十章 跨越倫理界線 來去自如的司法記者 偵查不公開是什麼? 我們習以為常的偵查大公開 媒體大秀場(一)──帥哥、美女,真吸睛 媒體大秀場(二)──冒險衝鋒、按讚換嘉獎 尾聲 當正義被扭曲時,我們能做什麼? 後記 未完成的作業,由他者來補足 參考資料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在教育部仍然掌握著為高中生制定課綱的權力之情況下,面對高中108課綱的歷史老師完全無力反抗,只能按照進度向學生介紹不同的單元、主題,以及重點而已。或許因為這幾年以來,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所以,教育部應該也對自己能為下一個世代制定出新的課綱而感到自豪。這一切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反常之處,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歷史課綱的世界史部分至少存在著六大謬誤,本書將逐一解釋,更何況,其中還隱藏著(幾乎)無解的矛盾,這些都會讓老師們上課時手足無措。從制定課綱這件事來看,掌握權力者可以決定這些是知識,而那些則不是。此時,知識已無關真理,而被迫學習這些「知識」的人,為了考試得到高分,早已不知不覺地被剝奪人類「五大自由」中的第五項,也就是「免於被愚弄的自由」。這項新興的基本權利,雖尚未入憲,但卻是21世紀身為熱愛自由的台灣人應該戮力追求的。 【目錄】 序言:迷網的價值 導論:免於被愚弄的自由 謬誤1 課綱裡「未必都是負面的」西力衝擊與西風東漸:重新檢視英國人發動鴉片戰爭的理由 謬誤2 西方探險家冒險促成了「世界文明的交匯」:在「早期葡萄牙與西班牙的航海事業」之後 謬誤3 西方哲學二分法下的「世界文明的蛻變與互動」:歐洲長期「領先」與東方(中國)「停滯」的原因 謬誤4 錯誤想像中之「歐洲勢力的崛起」:全球都被整合併入歐洲世界經濟體系 謬誤5 「啟蒙運動、理性主義與現代性」之虛假的正向關係:英國、法國,與德國的反啟蒙、非理性與去現代性 謬誤6 錯將核心當成邊陲的無解矛盾:讓「處於歷史文化的邊緣」之中國引領著歐洲的流行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