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17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善經濟,就是以利他為核心,以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果實。 在東西方文明中,善一直是各文明的核心議題。對於西方,善是真理。對於中國,善是利益萬民、利益萬物。 《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從利他的角度,重新審視人類歷史以來各文明經濟體系中的善和利他的思想與實踐,把推動每一個經濟文明背後的善與利他思想總結出來,闡述人類文明經濟體系中的善之模式,以及善如何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產生積極的作用。作者何日生詳盡爬梳西方文明與東方思想,從蘇美文明、古希臘神話、猶太智慧、儒家哲學到佛教教義,尋找什麼才是經濟背後強大的文化思想?答案是「善」與「利他」。 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是善經濟的核心思想;「善經濟」就是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 利他,讓人類找到共贏、共榮之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利之心,也有利他之心。如何擴大利他,縮小自利之心,是探討善經濟的善動機必要之關鍵。如何強化利他之心,從接觸苦難人開始。幫助苦難人,是轉自利為利他的關鍵。 善經濟的目標,是以利他達到全體人類物質的均富與繁榮,以利他達到自我與群體社會的和諧與生命的圓滿。使人類社會達到人人「身體健康、物質豐饒、心靈潔淨、祥和圓滿」的理想世界。 【目錄】 自序 寫在《善經濟》一書之前 導論 善經濟的思想緣起 第一章 當代資本經濟的哲學反思 第一節 個人主義的歷史建構歷程 第二節 傳統西方社會中的個人 第三節 東方的整體生命觀 第四節 佛教的「我生命觀」與資本經濟 第五節 以利他為上、和合為本 第六節 基於萬物一體的善經濟 第二章 利他的心理起源:群體生存的關鍵 第一節 人類為何會利他 第二節 利他是人性的實然與必然 第三節 利他的思想論證 第四節 飢餓困局理論(Starving Paradox) 第五節 經濟體系中利他與利己的融合 第六節 利他即利己的哲學思維 第七節 利他作為人類自我之超越 第八節 萬物是一的利他哲學 第三章 封建社會中的善經濟思想 第一節 蘇美經濟文明――機械城市經濟與自然共生抉擇 第二節 希臘經濟文明――唯心與唯物的辯證 第三節 中國文明――個體與群體生命和合的經濟生活 第四節 羅馬帝國的跨國經濟 第五節 西方封建時期的經濟思想 第四章 哲學文化信念與善經濟 第一節 希伯來文明的經濟思想――禁慾與享樂的和合 第二節 基督文明的經濟正義――物質與心靈的兼顧 第三節 伊斯蘭文明的經濟思想 第四節 中國儒家的經濟思想與實踐 第五節 初期佛教文明的經濟思想 第六節 中國傳統佛教的經濟思想與實踐 第七節 近當代儒佛融合的善經濟觀 第五章 西方工業革命之前經濟體系中的善 第一節 中世紀商業社會的經濟互信結構 第二節 商業體系發展中利他與利己的歷史辯證 第三節 利己與利他經濟的歷史辯證 第四節 商業互助時代的背離 第六章 利己與利他經濟思想的演進 第一節 利己經濟學的發韌 第二節 自由市場與全體利益 第三節 科層道德與善惡經濟 第四節 社會企業的善性與道德 第七章 善為本體:經濟活動中善的動機 第一節 利他動機與經濟活動 第二節 生產與消費的本質 第三節 善的動機之培養 第四節 利他體制的建構 第八章 善為運用:善經濟的方法 第一節 方法的善對人類的價值與意義 第二節 善的方法與善的結果 第三節 善經濟之方法一――交易的善 第四節 善經濟之方法二――金融的善 第五節 善經濟之方法三――生產的善 第六節 善經濟之方法四――消費的善 第九章 善為實相:善經濟的結果 第一節 以愛均富 第二節 里仁為樂 第三節 利他創新 第四節 永續共榮 第十章 善企業的思想與實踐 第一節 以信念為核心 第二節 以價值為領導 第三節 以愛作為管理 第四節 以原則為治理 第五節 以慈悲為創造 第六節 以圓形為組織 第七節 以利他為系統 第八節 以典範為永續 第九節 與地球共生息 第十節 萬物共生共榮 總結:建立共善的經濟體系 參考書目 一、中文文獻 二、西文文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ChatGPT預示著科技奇點的到來,它帶來科技革新的超大浪潮,許多「生成式AI工具」應運而生,且正以「一暝大一寸」的速度,高速發展。這些「生成式AI工具」對學校的課程與教學構成挑戰,但也帶來革新契機。臺灣素以科技島聞名於世,在此新浪潮中,臺灣的教育學者和教師們理應積極面對此一變革,充分了解「生成式AI工具」的優勢與侷限,並重視其中的倫理問題。AI技術雖然強大,但它仍需人類的監督和引導。對教育工作者而言,意味著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讓他們在使用AI工具時能夠帶著正確的價值觀,合理運用這些新技術,成為新時代的智慧學習者。 本書徵集臺灣在此領域先行者的佳作,將先行者對AI工具在課程與教學上的善用之道,分享給大家。全書12篇文章分兩類:[認識篇]、[運用篇]。[認識篇]主要介紹生成式AI工具或ChatGPT,期裨益讀者對這類工具的認識;[運用篇]則是運用AI工具或ChatGPT所完成的實徵研究。期盼讀者能與這些先行者共同努力,開啟臺灣AI時代的教育新紀元。 【目錄】 認識篇 1 應用生成式AI促進自主學習的理念與實踐策略 2 課程教學上ChatGPT的應用與倫理考量 3 在教與學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智慧」 4 ChatGPT提示工程架構在教育上的應用 運用篇 5 以ChatGPT支援師資生「提問—閱讀—理解」三位一體 6 人工智慧在高等教育程式設計基礎教與學之應用方式 7 從初學到高手:使用AI心智圖和ChatGPT協助英文寫作教學 8 AIGC融入國中資訊課程:學習者的運算思維歷程探究 9 生成式AI在國小跨領域教學設計之實踐與省思 10 小學智慧教育課程教學發展分析—生成式AI下之人文科技雙螺旋模式探究 11 國民小學藝術課程AI生成圖像選擇歷程之探究 12 以ChatGPT初探新型態音樂教育實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