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
作者: 萬育維
ISBN: 9789578555488
出版社: 雙葉
出版日期: 2001/11
頁數: 417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520
售價: 468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兼述心理衛生社會工作 (2版)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兼述心理衛生社會工作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心理衛生的議題已經成為全球跨文化跨國的重要議題,經過百年的發展,精神醫療領域社會工作從慈善出發,漸漸走出醫院進入社區,也將服務擴大到疾病和自殺、藥物濫用、家庭暴力與性侵犯等議題的處遇治療,服務對象從兒童到老人,從醫院到社區、學校、犯罪矯治等系統,建構社安網整合服務。精神醫療專業訓練成為社區處遇的基礎,希望本書可以協助讀者瞭解臺灣心理衛生的發展脈絡,學習國外社會工作理論以建立本土實務理論。 這是一本為精神醫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學生所寫的入門書,由二位資深精神醫療社工師及資深精神科專科醫師共同完成。本書針對第一版內容修正,因應臺灣及世界心理衛生新發展,更新、增加資料。 【目錄】 "第一篇 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第1章 精神疾病與醫療發展/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精神疾患與診斷演變  第二節 特殊人口心理衛生與次專科  結語  參考文獻 第2章 心理衛生政策與福利行政/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心理衛生政策  第二節 心理衛生預防模式:強化心理資本  第三節 臺灣社會福利與心理衛生演進  第四節 心理衛生行政  結語  參考文獻 第3章 《精神衛生法》及相關精神醫療法律/楊添圍  前言  第一節 《精神衛生法》 第二節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三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四節 《老人福利法》  第五節 《自殺防治法》  第六節 《家事事件法》  參考文獻 第二篇 精神疾病與治療第4章 精神病理學與精神疾病之診斷系統 /楊添圍  第一節 診斷與分類之基礎:精神病理學  第二節 精神病理學相關名詞  第三節 精神疾病之診斷及分類  第四節 臨床慣用名詞:精神病與嚴重精神疾病  第五節 DSM-IV-TR/DSM-5精神疾病分類  第六節 疾病相關名詞  參考文獻 第5章 常見精神病(嚴重精神疾病)與精神官能症/楊添圍  第一節 精神病(嚴重精神疾病)與精神官能症  第二節 思覺失調症  第三節 躁鬱症或雙極性情感性疾患  第四節 憂鬱症:各種分類觀點  第五節 強迫症與相關疾病  參考文獻 第6章 人格疾患、酒癮及物質成癮/楊添圍  第一節 人格疾患  第二節 酒精與物質成癮  參考文獻 第7章 家庭暴力與精神疾病/楊添圍  第一節 臺灣家庭暴力初探  第二節 初探家庭內殺人事件  第三節 家庭暴力與精神疾病  參考文獻 第三篇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方法第8章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專業與專科社工師發展/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美國醫務社工與精神醫療社工的演變  第二節 臺灣醫療社工與精神醫療社工的發展  第三節 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發展  第四節 美國各領域社工現況比較  第五節 社會安全網的心衛社工  第六節 社會工作紀錄  結語  參考文獻 第9章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的類型  第二節 建構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實務理論  第三節 系統生態概念運用於心理衛生  第四節 常用的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簡介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0章 疾病與家庭/張如杏  前言:家庭的許多面貌  第一節 以理論分析家庭  第二節 精神疾病與家庭  第三節 臺灣家庭與精神疾病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1章 與家庭工作的模式/張如杏  前言:與家庭工作的意義  第一節 家庭評估  第二節 家庭會談、家庭訪視  第三節 簡介家族治療  第四節 優勢觀點、以家庭為中心服務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2章 精神醫療處遇方法/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心理治療  第二節 團體心理治療  第三節 心理劇  第四節 心理教育、衛教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3章 個案管理資源整合/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個案管理的定義、功能、流程  第二節 個案管理在心理衛生領域的運用  第三節 資源整合  結語  參考文獻 第四篇 心理衛生方案與未來第14章 社區復健及長期照顧/張玲如  前言  第一節 精神復健 第二節 社區復健模式  第三節 社區復健的困境  第四節 長期安置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5章 精神醫療服務與專業團隊/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醫院內精神醫療服務  第二節 精神醫療專業團隊  第三節 社區心理衛生方案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6章 評鑑/張玲如  前言  第一節 精神科醫院評鑑  第二節 精神復健機構、護理之家評鑑  第三節 方案評鑑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7章 精神疾病復健與康復/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精神復健定義  第二節 精神復健的原則、價值及迷思  第三節 精神復健的內容  第四節 從障礙概念轉變  結語:邁向康復  參考文獻 第18章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展望/張玲如  前言  第一節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在臺灣的發展脈絡  第二節 精神醫療社工之角色與任務  第三節 精神醫療社工角色定位之影響因素  第四節 精神醫療社工角色困境之突破  第五節 精神醫療社工角色之定位  第六節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之展望  結語  參考文獻 "      

原價: 550 售價: 49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司法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1版)

司法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司法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第一版 2022年 作/ 譯者:張憶純.郭世豐.顏玉如.張錦麗.彭南元 著 ISBN:9789865492243 年份:2022 書號:00107528 開數:18 頁數:320 內容簡介   社工人員在司法領域中提供服務,除需對倫理挑戰有所思辨,也須清楚本身的角色與任務,更應裝備充足的社工專業與法律等相關知能。本書透過對司法社工理論基礎之說明、介紹在法院中的社工專業角色以及與司法相關之社會工作實務,具體呈現社工實務工作內涵,期能引發更多社工夥伴與其他專業人員重視並推展司法社工。   本書作者皆為社工與司法領域之專業人員,基於實務整理相關服務經驗,以提供第一線工作人員參考,亦期待促進司法社工議題之關注與發展。 目錄 Part 1 司法社會工作之理論基礎 第01章 導論 第一節 司法社會工作之意義、價值與倫理 第二節 司法社會工作人員之角色與任務 第三節 司法社會工作人員需具備之知能 第四節 本書架構 第02章 司法社會工作基本概論 第一節 司法社會工作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國際司法社會工作之發展與現況 第三節 臺灣司法社會工作之發展與現況 第03章 人權與社會工作 第一節 人權概說 第二節 聯合國人權宣言及國際公約概述 第三節 人權與社會工作專業 第04章 家事事件法之重要內涵與家事法庭之實務運作 第一節 家事法之重要內涵 第二節 家事法庭之實務運作 PART 2 法院與社會工作實務 第05章 家事事件與專業人員制度 第一節 家事法概述 第二節 家事專業人員制度 第06章 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與家事服務中心 第一節 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 第二節 駐法院家事服務中心 第三節 社工與司法的合作及挑戰 第07章 未成年子女監督會面 第一節 未成年子女監督會面之概述 第二節 監督會面實施類型與執行方式 第三節 促進會面與重建親子關係 第四節 監督會面之助益與困難 第五節 對監督會面之建議 第08章 修復式司法與社會工作 第一節 修復式司法概說 第二節 修復式司法實施流程與操作原則 第三節 修復式司法與社會工作實務 PART 3 與司法相關之社會工作實務 第09章 家事法庭與社會工作相關之法庭實務 第一節 法院審理家事非訟事件時的方式 第二節 兒少保護事件 第三節 家庭暴力事件 第四節 收出養事件 第五節 未成年人之親權事件 第六節 監護宣告事件 第10章 兒童少年保護與司法社會工作 第一節 兒童少年保護 第二節 兒少保護安置 第三節 兒少保護安置救濟程序 第11章 家庭暴力防治與司法社會工作 第一節 社工與司法對於家庭暴力被害人之協助 第二節 保護令與社工訪視調查 第三節 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合作 第12章 性侵害、性騷擾、性剝削與司法社會工作 第一節 性侵害被害人處遇服務 第二節 性騷擾防治與調查 第三節 兒少性剝削保護服務 第13章 監護及收出養評估與司法社會工作 第一節 未成年人親權/監護權評估 第二節 未成年人收出養評估 第三節 成年監護評估 第14章 臺灣司法社會工作之倡議與未來 第一節 社會工作司法倡議的意涵 第二節 保護性社會工作司法倡議經驗與特色 第三節 司法社會工作的挑戰與未來 附錄:本書國內相關重要現行法規

原價: 520 售價: 46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臺灣老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4版)

臺灣老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臺灣老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四版) 作者: 楊培珊, 梅陳玉嬋 出版社:雙葉書廊 出版日期:2021/08/31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以社會工作專業的角度,介紹臺灣邁向超高齡社會的願景與各項計畫、社會學理論如何解釋老化及社會變遷、老人身心靈整合健康、多面向需求評估與照顧計畫,以及臺灣老人社會福利政策與各類型服務的淵源、現況與展望。   權威作者:兩位作者均為耕耘老人福利及老人社工領域數十年的權威學者,理論與實務經驗豐富。   國考必讀:文字清晰流暢,搭配案例說明,方便讀者掌握重點,是國家考試必讀書目。   最新議題:介紹最新的長期照顧發展趨勢,以及臺灣長照2.0政策及長照產業的內涵。 目錄 第01章 高齡社會與銀髮產業發展 第一節 高齡社會來臨 第二節 何謂老年學 第三節 何謂老 第四節 聯合國的努力與倡導 第02章 老人工作的基礎認識 第一節 老化的過程 第二節 老人的獨特性 第三節 老人社會工作的基礎:倫理守則、價值觀 第四節 老人服務工作的技巧 第五節 老人工作的挑戰 第03章 老化與疾病 第一節 老化與適應 第二節 皮膚的變化及疾病處理 第三節 神經的變化及疾病處理 第四節 心血管的變化及疾病處理 第五節 肌肉與骨骼的變化及疾病處理 第六節 胃腸的變化及疾病處理 第七節 呼吸的變化及疾病處理 第八節 泌尿生殖的變化及疾病處理 第九節 內分泌腺的變化及疾病處理 第十節 感覺中樞的變化及疾病處理 第十一節 自我照顧、營養及運動 第04章 老年心理學 第一節 老人是聰明而有智慧的 第二節 影響老年人智能的因素 第三節 記憶喪失並非年老時不可避免的 第四節 老人有能力學習 第五節 自我概念、自尊及自我效能 第六節 人格及老化過程 第七節 壓力、面對、適應及人格 第八節 什麼是靈性 第九節 靈性及社會工作 第05章 情緒問題、認知異常及精神疾病 第一節 恐懼與失落感 第二節 正常與過度悲傷的反應 第三節 罪惡感、孤單、無助與憤怒 第四節 憂鬱症:一種情緒疾病 第五節 憂鬱與自殺 第六節 失智症 第七節 譫妄:一種可逆的失智 第八節 思覺失調症、被害妄想與焦慮症 第九節 老人如何因應心理問題 第06章 老化的社會學理論 第一節 老人如何適應身心的改變 第二節 以角色理論做解釋 第三節 以活動理論做解釋 第四節 以脫離理論做解釋 第五節 以持續理論做解釋 第六節 以社會交換理論做解釋 第七節 以社會構成主義做解釋 第八節 以批判主義/女性主義做解釋 第九節 以後現代主義做解釋 第07章 老人案主的多面向評估 第一節 何謂多面向評估 第二節 評估老人的優勢及面臨的挑戰 第三節 評估老人的倫理議題 第四節 多面向評估的概要 第五節 評估生理健康 第六節 評估日常生活活動功能 第七節 評估認知功能 第八節 評估心理功能與情緒 第九節 評估復健需求與意願 第十節 評估居家環境狀況 第十一節 評估經濟及社會功能 第十二節 評估社會資源需求及使用狀況 第十三節 評估靈性需求 第十四節 評估總結及照顧計畫 第08章 我國重點老人服務措施 第一節 經濟安全 第二節 居家式照顧 第三節 社區式照顧 第四節 機構式照顧 第五節 社會參與 第09章 健康、活力、有貢獻 第一節 積極的態度及正向的老化 第二節 成功老化 第三節 生產力老化 第四節 老人的異質性 第10章 臺灣老人社會工作的淵源與現況 第一節 古代尊老養老的傳統 第二節 臺灣老人社會工作的歷史 第三節 臺灣重要老人福利政策與計畫 詳細資料 ISBN:9789865492151 規格:平裝 / 384頁 / 17 x 23 x 1.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四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社會與心理類> 社會與社工>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

原價: 520 售價: 46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1版)

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ISBN13:9789866828546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宋麗玉;施教裕 裝訂/頁數:平裝/552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09/12/01 中文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探索生命存在世界真相,並邁向無止境「改變」及「復元」旅程的指南,也是自助助人的手冊。旨在論述美國實施近三十年之「優勢觀點社會工作」以及尊重案主主體性的「復元」觀點,強調人在情境的優點及正向經驗,運用「希望」和「想望」動力,看到人生目標和促進改變,在「理性」處遇取向之外,拓展「意義」與「靈性」之視域;並探討「人性」和「可能性」的根本議題,回歸真誠親善的人與人之關係,發現人生困境中的多元可能和替代抉擇……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宋序 施序 第一篇 緒言 第1章 導論施教裕 第一節 優勢觀點與其他理論之關係 第二節 本書結構及內涵介紹 第三節 典範轉移或建立?融合或奠基? 第2章 優勢觀點社會工作概論宋麗玉 第一節 優勢觀點之緣起 第二節 對案主與其環境所抱持之觀點─缺點模式vs.優點模式 第三節 促進案主改變的策略─問題解決vs.優點模式 第四節 優勢觀點之相關概念 第五節 復元導向之處遇策略與方法─善用優勢 第六節 結語 第二篇 理論內涵 第3章 復元的理念和模型施教裕 第一節 復元的定義 第二節 復元的抽象概念架構和內涵 第三節 復元概念的哲學淵源或認識基礎 第四節 復元實務的統合理論模型 第五節 復元的類型 第4章 優勢觀點的思想淵源和理論基礎施教裕 第一節 緣起:由缺點模式到優點模式的轉換 第二節 發展背景:病理觀點的反思 第三節 優點哲學思想的運作機制 第四節 優點的能源、要素和依據 第五節 各種處遇理論所潛藏的優點基石和復元目標 第5章 優勢觀點的知識論依據和假定施教裕 第一節 本體論的依據 第二節 認識論上的假定 第三節 方法論的準則 第6章 優勢觀點的邏輯辯證和語言運用施教裕 第一節 邏輯辯證的謬誤和反省 第二節 語言的建構和運用 第三篇 實務方法 第7章 優點工作原則的實踐和做法施教裕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個人有能力去學習、成長和改變 第三節 焦點在於優點而不是問題和病理 第四節 案主是助人關係中的指導者 第五節 此一助人關係被視為基本且必要的 第六節 外展是較佳的處遇方式 第七節 社區是一個資源的綠洲 第八節 結語:成效與結果 第8章 優點助人關係的內涵和操作施教裕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關係的原型和定位 第三節 關係的變形和抗拒 第四節 關係的鬧劇和心理遊戲 第五節 關係的架構和互動型式 第六節 關係的要素 第七節 關係的建立過程和階段 第八節 優點的助人關係之方式和做法 第九節 案例集錦 第9章 優點評量宋麗玉 第一節 評量的目的 第二節 評量優點的信念基礎 第三節 優點評量之功能 第四節 優點的類型 第五節 優點評量之過程與方法 第六節 評量過程中專業人員之角色 第七節 優點評量範例 第八節 優點評量之議題 第10章 建立目標與個人計畫宋麗玉 第一節 目標的定義與觀點 第二節 復元的理念目標 第三節 改變階段與激發改變動機之策略 第四節 影響目標達成與否之因素 第五節 優點評量與目標形成之關係 第六節 促進目標形成之對話方法 第七節 個案管理師的角色 第八節 目標與個人計畫之呈現內涵 第九節 結論 第11章 獲取資源宋麗玉 第一節 社區資源與復元之關係 第二節 資源類型 第三節 社區資源之評量 第四節 說服策略 第五節 社區支持網絡建構 索 引

原價: 550 售價: 49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2版)

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二版 作者:謝秀芬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1/06/23 ISBN:9789866672811 目錄 第一章 家庭社會工作概論 1.1 家庭社會工作的發展 1.2 台灣家庭服務的發展與現況 1.3 家庭社會工作的意義 1.4 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 1.5 總結 第二章 家庭問題與家庭政策 2.1 何謂家庭 2.2 多元家庭時代的來臨 2.3 家庭政策的意義 2.4 家庭相關的福利政策 2.5 家庭政策與家庭社會工作 2.6 總結 第三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3.1 家庭系統理論 3.2 家庭結構理論 3.3 家庭角色理論 3.4 家庭優勢和復原力觀點 3.5 女性主義與增權理論 3.6 總結 第四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理論架構 4.1 家庭生命週期轉換的壓力 4.2 生態環境的壓力和問題 4.3 家庭互動關係和溝通問題 4.4 家庭的代間傳遞 4.5 總結 第五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策略與目標 5.1 庭社會工作的基本信念和原則 5.2 家庭社會工作的策略 5.3 家庭社會工作的目標 5.4 訂定家庭處遇目標和計畫 5.5 總結 第六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 6.1 家庭處遇的對象 6.2 家庭聯合會談 6.3 發掘家庭和社會資源的運用與管理 6.4 家庭倡導 6.5 總結 第七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過程 7.1 初期階段 7.2 預估階段 7.3 介入階段 7.4 評估和結束階段 7.5 總結 第八章 貧窮與多重問題家庭處遇 8.1 貧窮問題與特性 8.2 貧窮家庭系統分析 8.3 協助策略 8.4 案例解析 8.5 總結 第九章 家庭暴力與社會工作處遇 9.1 婚姻暴力 9.2 兒童虐待 9.3 協助策略 9.4 案例解析 9.5 總結 第十章 成年與高齡世代關係處遇 10.1 老年問題及特徵 10.2 老年家庭生活 10.3 家庭協助策略 10.4 案例解析 10.5 總結 第十一章 單親家庭處遇 11.1 單親家庭的特徵及問題 11.2 單親家庭適應過程 11.3 單親家庭協助策略 11.4 案例解析 11.5 總結 第十二章 繼親家庭處遇 12.1 繼親家庭的特質 12.2 繼親家庭的問題成因與分析 12.3 協助策略 12.4 案例解析 12.5 總結

原價: 650 售價: 585 現省: 6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