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 (Social Work Values and Ethics, 3/e) (3版)
人氣推薦!已有8位會員共同選購!!
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三版)
ISBN13:9789866828386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FREDERIC G. REAMER
譯者:包承恩;王永慈
裝訂/頁數:平裝/295頁
規格:21cm*15cm (高/寬)
版次:3
出版日:2009/09/01
中文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本書是Frederic G. Reamer所著Social Work Values and Ethics的第三版,此版修訂了第一章對於美國社會工作倫理歷史發展階段的分析,第二章對於社會工作價值的實踐加入更多的討論,第三章對於社會工作倫理的道德原則與理論也增加入了不同的論述,第四章與第五章針對直接服務、間接服務的案例分析也配合第二、三章的討論因而有所修訂,而第六章則放入倫理風險的議題。此外,與上一版最大的差異是各章最後都加入了問題討論,相信這對於老師教學、學生或實務工作者的自我省思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書目下載:www.hungyeh.com.tw/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R.zip》
目錄
再版譯序
前言
Chapter1
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總論
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的演進
Chapter2
社會工作價值
社會工作使命的本質
社會工作實務中價值的類型
社會工作價值的影響
核心的專業德行
取得個人與專業價值之間的協調
文化與宗教價值
自由意志與決定論間的緊張關係
對社會工作價值的挑戰
由價值到行動
Chapter3
倫理的兩難與抉擇:一個參考架構
倫理守則
現行全美社會工作人員倫理守則
倫理兩難的解決
倫理理論的回顧
倫理抉擇的過程
Chapter4
社會工作的倫理兩難:直接實務工作
保密及隱私權
自我決定與專業父權主義
對不同對象的忠誠
專業界限與利益衝突
專業與個人的價值
Chapter5
社會工作的倫理兩難:間接實務工作
有限資源的分配
政府與民間部門對社會福利的責任
對於法規的遵守
組織倫理
研究與評估
欺騙的運用
揭發機構或專業團體內部不當的行為
Chapter6
倫理的風險管理與倫理上的不當行為
對社會工作者的判決
保密與隱私權
服務的輸送與專業界限的違反
對案主的適當監督與對工作人員的督導
諮詢、轉介與紀錄
詐欺與誘騙
服務的終止
社會工作者個人的問題
執行倫理的審核
後記 未來的發展方向
附錄一 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倫理守則
附錄二 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倫理守則
參考書目(可至本公司網站下載,www.hungyeh.com.tw)
立即查看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兼述心理衛生社會工作 (2版)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簡介】
心理衛生的議題已經成為全球跨文化跨國的重要議題,經過百年的發展,精神醫療領域社會工作從慈善出發,漸漸走出醫院進入社區,也將服務擴大到疾病和自殺、藥物濫用、家庭暴力與性侵犯等議題的處遇治療,服務對象從兒童到老人,從醫院到社區、學校、犯罪矯治等系統,建構社安網整合服務。精神醫療專業訓練成為社區處遇的基礎,希望本書可以協助讀者瞭解臺灣心理衛生的發展脈絡,學習國外社會工作理論以建立本土實務理論。 這是一本為精神醫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學生所寫的入門書,由二位資深精神醫療社工師及資深精神科專科醫師共同完成。本書針對第一版內容修正,因應臺灣及世界心理衛生新發展,更新、增加資料。
【目錄】
"第一篇 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第1章 精神疾病與醫療發展/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精神疾患與診斷演變
第二節 特殊人口心理衛生與次專科
結語
參考文獻 第2章 心理衛生政策與福利行政/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心理衛生政策
第二節 心理衛生預防模式:強化心理資本
第三節 臺灣社會福利與心理衛生演進
第四節 心理衛生行政
結語
參考文獻 第3章 《精神衛生法》及相關精神醫療法律/楊添圍
前言
第一節 《精神衛生法》
第二節 《家庭暴力防治法》
第三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四節 《老人福利法》
第五節 《自殺防治法》
第六節 《家事事件法》
參考文獻 第二篇 精神疾病與治療第4章 精神病理學與精神疾病之診斷系統 /楊添圍
第一節 診斷與分類之基礎:精神病理學
第二節 精神病理學相關名詞
第三節 精神疾病之診斷及分類
第四節 臨床慣用名詞:精神病與嚴重精神疾病
第五節 DSM-IV-TR/DSM-5精神疾病分類
第六節 疾病相關名詞
參考文獻 第5章 常見精神病(嚴重精神疾病)與精神官能症/楊添圍
第一節 精神病(嚴重精神疾病)與精神官能症
第二節 思覺失調症
第三節 躁鬱症或雙極性情感性疾患
第四節 憂鬱症:各種分類觀點
第五節 強迫症與相關疾病
參考文獻 第6章 人格疾患、酒癮及物質成癮/楊添圍
第一節 人格疾患
第二節 酒精與物質成癮
參考文獻 第7章 家庭暴力與精神疾病/楊添圍
第一節 臺灣家庭暴力初探
第二節 初探家庭內殺人事件
第三節 家庭暴力與精神疾病
參考文獻 第三篇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方法第8章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專業與專科社工師發展/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美國醫務社工與精神醫療社工的演變
第二節 臺灣醫療社工與精神醫療社工的發展
第三節 心理衛生專科社會工作發展
第四節 美國各領域社工現況比較
第五節 社會安全網的心衛社工
第六節 社會工作紀錄
結語
參考文獻 第9章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的類型
第二節 建構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實務理論
第三節 系統生態概念運用於心理衛生
第四節 常用的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簡介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0章 疾病與家庭/張如杏
前言:家庭的許多面貌
第一節 以理論分析家庭
第二節 精神疾病與家庭
第三節 臺灣家庭與精神疾病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1章 與家庭工作的模式/張如杏
前言:與家庭工作的意義
第一節 家庭評估
第二節 家庭會談、家庭訪視
第三節 簡介家族治療
第四節 優勢觀點、以家庭為中心服務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2章 精神醫療處遇方法/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心理治療
第二節 團體心理治療
第三節 心理劇
第四節 心理教育、衛教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3章 個案管理資源整合/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個案管理的定義、功能、流程
第二節 個案管理在心理衛生領域的運用
第三節 資源整合
結語
參考文獻 第四篇 心理衛生方案與未來第14章 社區復健及長期照顧/張玲如
前言
第一節 精神復健
第二節 社區復健模式
第三節 社區復健的困境
第四節 長期安置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5章 精神醫療服務與專業團隊/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醫院內精神醫療服務
第二節 精神醫療專業團隊
第三節 社區心理衛生方案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6章 評鑑/張玲如
前言
第一節 精神科醫院評鑑
第二節 精神復健機構、護理之家評鑑
第三節 方案評鑑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7章 精神疾病復健與康復/張如杏
前言
第一節 精神復健定義
第二節 精神復健的原則、價值及迷思
第三節 精神復健的內容
第四節 從障礙概念轉變
結語:邁向康復
參考文獻 第18章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展望/張玲如
前言
第一節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在臺灣的發展脈絡
第二節 精神醫療社工之角色與任務
第三節 精神醫療社工角色定位之影響因素
第四節 精神醫療社工角色困境之突破
第五節 精神醫療社工角色之定位
第六節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之展望
結語
參考文獻 "
立即查看
2013安寧緩和醫療-理論與實務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安寧緩和醫療-理論與實務
作者: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3
條嗎:9789861269238
新書簡介
在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之際,安寧緩和醫療於健康照護體系中擔負的角色與任務愈趨重要,為了讓更多人瞭解並獲得最佳臨終照護,本書集結了國內多位優秀的臨床從業人員及專家學者精心編撰而成。內容提供主要是以病人和家屬為對象,除了闡述安寧緩和醫療的歷史與時代意義之外,也論述了倫理與品質監控,以及臨床症狀的控制,針對病人情緒問題、家庭社會、文化及靈性等議題亦涵蓋其中。在身、心、靈與社會等四大層面的照護,提供瀕死照護、喪慟輔導、醫療教育與訓練等,是未來安寧緩和醫療最具權威性之教材,亦可作為從事安寧相關工作者及醫護人員最實用全方位的參考書。
理事長序
近兩年,國內醫療界最熱門的主題之一是無效醫療,尤其探討末期病人醫療花費的議題,引發國人所關注。其實要讓無效醫療的困境有出路,針對重症與末期病人提供良好的安寧緩和醫療,才是解決之道。如果能夠給重症及末期病人完善的安寧緩和醫療照顧,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療爭議與糾紛,同時可讓末期病人能夠更擁有尊嚴,追求最好的生活品質與善終,家屬哀傷感也可減到最低。在此趨勢下,國內安寧緩和醫療的推展更有其必要性。另一方面,醫學教育也開始關注完整醫療目標的達成,包括治癒病人、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及讓病人安適,也就是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說的醫療三大目標。推展安寧緩和醫療的醫學教育,才能讓年輕的醫療同仁能夠早日學會在疾病不能治癒後,如何讓病人解除痛苦,提升生活品質,讓病人及家屬安適。
非常敬佩本學會前任理事長陳慶餘教授,在其任內邀集了國內相關的專家編寫了《安寧緩和醫療-理論與實務》這本教科書,本書將安寧緩和醫療理論與實務相關內容做非常完整的整理與編寫。不僅對安寧緩和醫療的醫師有很大的幫忙,同時對所有的醫療同仁及醫學生都是最佳的教科書。本書的內容相當的充實精湛,過去幾年讀者都給予本書最大的肯定。由於安寧緩和醫療的理論與技巧其實也有快速的進展,本學會為因應這些新進展,學術委員會決議對本教科書進行修編。第二版教科書承蒙各位理監事先進的指導,學術委員會黃信彰主委、程劭儀理事及各位委員用心籌劃,更邀集了國內相關的專家,除了修正外,也加入許最新的內容,因此可讀性更高。有實際照顧末期病人的醫療同道實應人手一本,並能詳讀內容。相信不但可提升末期病人照顧品質,也可幫助病人與家屬達生死兩相安。最後,祈請各位讀者先進不吝指導,如有任何意見也可以共同來討論,大家一起創造國內更好的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環境,則將是民眾與國家之福。
邱泰源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2013年6月
總編序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於2007年結合全國安寧緩和醫學界的先進,出版了第一版的《安寧緩和醫療-理論與實務》,由於內容深入淺出,提供給安寧緩和醫療之各專業提供者、學校老師與學生,甚至宗教人士以及病人與家屬很好的參考依據。
台灣自2000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後,全民健保試辦也給付癌症末期病人之安寧病房及安寧居家療護,而自2009年安寧病房及安寧居家療護正式列入全民健保給付,照護對象跨及八大非癌末期病人;且自2011年全民健保也開始試辦給付住院安寧共同照護,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至今也四度修法針對醫界及民眾關切之維生醫療撤除條款做了修正,並增加維生醫療抉擇意願相關條文,由於醫學的進步,智識教育的普及,政治法律與倫理的演變,科技的日新月異,全民對生命末期之照護品質的要求更加重視;而學生、住院醫師,甚至各科專科醫師以及安寧緩和療護其他專業提供者極需這方面的教育訓練。
為了回應此項需求,並賦予安寧療護新時代的意義和精神,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經3年的籌劃,將原稿再委請各領域專家菁英修訂,其內容除了因應全球安寧緩和醫學新證據之出現所做的更新外,更隨著台灣本土化的多元研究和安寧緩和條例的修正而有新的指引與內容。
本書的再版在審稿委員的嚴謹要求下,不僅更正之前的謬誤,且語詞更加的流暢、淺顯易懂,是國內生命末期照護最佳的標準教科書。
黃信彰
陽明大學教授
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
目錄
chapter 1 緣起 1
chapter 2 安寧緩和醫療的挑戰 7
chapter 3 安寧緩和醫療團隊的組合與挑戰 49
chapter 4 安寧緩和醫療之倫理困境 69
chapter 5 安寧緩和醫療的溝通 87
chapter 6 安寧緩和醫療的研究 97
chapter 7 安寧緩和醫療的品質監控 103
chapter 8 症狀控制 115
chapter 9 安寧緩和醫療之文化及靈性議題的評估與處置 311
chapter 10 安寧緩和醫療病人的情緒問題 341
chapter 11 安寧緩和醫療中的家庭社會議題 357
chapter 12 瀕死照護 365
chapter 13 喪慟輔導 383
chapter 14 非癌症病人的安寧緩和醫療 393
chapter 15 兒童安寧緩和醫療 453
chapter 16 老年安寧緩和醫療 477
chapter 17 復健醫學與安寧療護 487
chapter 18 其他專業對於安寧緩和醫療的貢獻 503
chapter 19 安寧緩和醫療的輔助與另類療法 509
chapter 20 安寧緩和醫療的居家照顧 519
chapter 21 安寧緩和醫療的共同照顧 529
chapter 22 安寧緩和醫學教育 535
chapter 23 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師訓練 543
立即查看
法律社會工作(第四版)
系列名:社會工作
ISBN13:9786267178157
出版社:心理
作者:陳慧女
裝訂/頁數:平裝/416頁
規格:23cm*17cm*2.1cm (高/寬/厚)
重量:690克
出版日:2022/09/30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社會福利法規的制定目的在解決社會問題,社會工作者是協助國家解決社會問題,實踐社會正義的重要專業人員。隨著社會福利法規的立法與實施,更彰顯社會工作者在司法體系的重要性。本書分「社會工作與法律的基礎概論」、「法庭作證、陪同出庭及倫理議題」、「社會工作與法律的實務」探討法律社會工作的理論與實務。包含社會工作在司法體系的歷史與角色、社會工作與人權公約、修復式正義於實務的應用、科學證據、作證、專家證人、兒童作證、司法評估報告、陪同出庭、法律與專業倫理,以及兒童虐待、性侵害、家庭暴力、家事事件、偏差與犯罪少年、物質濫用的實務評估與處遇。
這是一本提供給社會工作者、心理輔導工作者在司法領域的實務工作手冊,社會工作學系學生學習法律與社會工作、法務社會工作的教科書,也是提供給司法人員了解社會工作實務的入門,是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書籍。
目錄
Part 1 社會工作與法律的基礎概論
Chapter 1 社會工作在司法體系的實務
第一節 司法體系中的社會工作
第二節 法律社會工作的發展歷史
第三節 法律社會工作者的角色
第四節 社會工作者在實務領域中與司法體系的互動
第五節 社會工作者具備的法律基礎
第六節 法律社會工作的教育與組織
第七節 結語
Chapter 2 社會工作與聯合國人權公約
第一節 《世界人權宣言》
第二節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第三節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第四節 《兒童權利公約》
第五節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3 精神疾患與犯罪的關係
第一節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的關係
第二節 人格障礙與犯罪的關係
第三節 精神障礙犯罪的抗辯
第四節 結語
Chapter 4 社會工作與修復式正義
第一節 修復式正義的概念
第二節 修復式正義的實務應用
第三節 結語
Part 2 法庭作證、陪同出庭及倫理議題
Chapter 5 科學證據與專家證人
第一節 科學證據的呈現
第二節 社會工作者在法庭中的作證
第三節 專家證人
第四節 專家的出庭作證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6 兒童作證及偵訊輔助工具的使用
第一節 兒童作證
第二節 兒童及智能障礙者的會談要點
第三節 詢訊問輔助工具的使用
第四節 警訊筆錄過程使用偵訊輔助娃娃的案例分析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7 個案紀錄及法庭評估報告
第一節 個案紀錄與服務同意書
第二節 法庭評估報告
第三節 結語
Chapter 8 社會工作者的陪同出庭
第一節 犯罪被害人的法律地位與保護救濟
第二節 社會工作者陪同出庭的法源
第三節 社會工作者陪同出庭的實務
第四節 結語
Chapter 9 專業倫理與業務過失
第一節 法律與專業倫理衝突議題
第二節 面對保障當事人隱私及保護第三者安全的考量
第三節 社會工作者面臨倫理兩難議題的處理
第四節 社會工作者的業務過失與責任
第五節 結語
Part 3 社會工作與法律的實務
Chapter 10 兒童虐待的評估與處遇
第一節 兒童虐待的原因及解釋理論
第二節 兒童虐待的身心影響
第三節 兒童虐待的評估
第四節 兒童虐待的社會工作處遇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11 性侵害被害人的評估與處遇
第一節 解釋性侵害的原因模式
第二節 性侵害的身心影響
第三節 性侵害案件的調查與評估
第四節 性侵害的社會工作處遇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12 家庭暴力被害人的評估與處遇
第一節 解釋家庭暴力的原因模式
第二節 家庭暴力的影響
第三節 家庭暴力的評估
第四節 家庭暴力的社會工作處遇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13 性侵害及家庭暴力加害人的危險評估與處遇
第一節 性侵害加害人的危險評估與處遇
第二節 家庭暴力加害人的危險評估與處遇
第三節 兒童虐待加害人的危險評估與處遇
第四節 結語
Chapter 14 監護權及收出養評估
第一節 監護權
第二節 探視權
第三節 收養與認領
第四節 結語
Chapter 15 少年偏差行為及犯罪的評估與處遇
第一節 少年偏差及犯罪的成因與影響
第二節 少年偏差與犯罪的司法評估
第三節 偏差行為與犯罪的社會工作處遇
第四節 結語
Chapter 16 物質濫用的評估與處遇
第一節 物質濫用的成因
第二節 物質濫用的影響及評估
第三節 物質濫用的社會工作處遇
第四節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立即查看
司法社會工作: 不同服務對象與領域的心理社會及司法問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司法社會工作:不同服務對象與領域的心理社會及司法問題
ISBN13:9786269725915
出版社:一品文化
作者:Tina Maschi;George S. Leibowitz
譯者:李易蓁 等
裝訂/頁數:平裝/640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3/07/01
內容簡介
適用對象
司法社會工作相關從業人員
使用功效
透過許多的案件實例介紹,說明資深社會工作者面對問題如何處理,使讀者能加以運用,並從不同面向去瞭解司法工作的專業,啟發本土化的司法社會工作發展。
改版差異
全新
書籍特色
本書有系統地介紹司法社會工作的範疇與歷史脈絡。第一部分,先介紹司法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概念,與基礎的實務工作面貌。第二部分,詳述社會福利領域中可能涉入法律議題的多元服務對象及其所面對的挑戰。第三部分,針對實務常用的知識或技巧。本書亦透過許多的案件實例,介紹如何處遇及加以運用,讓讀者從不同面向瞭解司法工作的專業,啟發本土化的司法社會工作發展。
目錄
第一部分:人權及社會正義取向的司法實務/1
第一章 司法社會工作的概念及歷史/3
第二章 生命歷程系統力分析:了解健康和司法不平等,以進行司法評估及介入/39
第三章 人權與社會工作/65
第四章 社會工作與法律:倫理、社會工作、民法和刑法概述/79
第二部分:照護體系及司法實務/99
第五章 教育、社會工作及法律/101
第六章 跳脫框架思考:透過司法社工實務消弭健康不平等/118
第七章 住房/135
第八章 少年司法體系之就業十字路口/150
第九章 司法實務中的系統之一—家庭/166
第十章 家庭和社會服務:滿足人類對收入、食物及居住的基本需求/185
第十一章 兒童福利/201
第十二章 家庭暴力/220
第十三章 物質使用與併發的精神疾病治療:關於看守所、監獄和假釋相關系統和議題/235
第十四章 少年司法體系的重要議題、趨勢及介入策略/260
第十五章 刑事司法系統:大規模監禁歷史對司法社會工作的影響/290
第十六章 高齡化與身心障礙挑戰下的成人保護工作/306
第十七章 針對司法系統中的退役軍人提供的計畫和服務/326
第十八章 移民司法系統/343
第十九章 跨領域合作: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物質濫用和住宅問題/361
第三部分:核心能力——實務、研究與評估、政策以及倡議/375
第二十章 經驗實證引導的司法社會工作實務/377
第二十一章 動機式晤談/397
第二十二章 司法會談/詢問/409
第二十三章 司法實務及司法系統中的專家證人/422
第二十四章 修復式正義與社區福祉(一):揭示理論、實務和研究/433
第二十五章 修復式正義(二):社會工作者該做什麼?/448
第二十六章 賦權、女性主義實務與司法服務對象/464
第二十七章 司法體系中的家庭參與及社會工作/478
第二十八章 合作及照顧協調/514
第二十九章 人權議題及有關受刑人及其他弱勢群體的研究——實證為基礎的服務應從何開始?/533
第三十章 司法研究和評估:促進人權和社會正義的方案和政策介入/552
第三十一章 個案層面及政策面倡導/592
第三十二章 被害人倡議/608
第三十三章 家庭視訊會面:由心理學家指導的創新方案,以提昇父母被監禁兒童的復原力及減少創傷/622
立即查看
後拉法預力施工技術手冊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同性婚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例研究兼論我國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憲文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 校園法律實務與理念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