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竹子與禾草栽培實用指南<貓頭鷹>
作者: 張育森
ISBN: 9789867879363
書籍開數、尺寸: 14x21x0.4
頁數: 80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定價: 180
售價: 153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親師合作與家庭支援:由信任與夥伴關係創造雙贏(Families, Professionals, and Exceptionality: Positive Outcomes Through Partnersh)

親師合作與家庭支援:由信任與夥伴關係創造雙贏(Families, Professionals, and Exceptionality: Positive Outcomes Through Partnersh)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50 售價: 42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竹林七賢的道家哲學與人生 (1版)

竹林七賢的道家哲學與人生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透過老莊哲學玄理及其落實在生活的精神風貌,引導讀者銜接竹林七賢精神,成為有本有源、有創新的哲學新風貌。   「竹林七賢」及「魏晉玄學」常被稱為「新道家」,究其理源,應上溯於先秦的原始道家──老莊哲學。   本書筆調既莊亦雅,內容多元而豐富,以老莊哲學為理源,竹林七賢為視域,涵蓋竹林玄學的時代特色、七賢的生命氣質、名教與自然之衝突、玄學的論辯方法、對儒家經學之繼承與批判、竹林玄學與《易》、《老》、《莊》三玄之交涉、生死安頓智慧、美學、養生論及七賢間的情誼感通和飲酒風采,是一本對竹林玄學系統化紹述之絕佳專著。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老子的哲學與政治、人生智慧 第一節 道與德:萬物的生成和變動的規律 第二節 道法「三玄」、「三寶」,知足常樂的人生智慧——至德之人 第三節 善行無轍跡,以百姓心為心的道化政治 第二章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莊子人生智慧 第一節 莊子對老子的繼承與發展 第二節 莊子的形上學 第三節 〈齊物論〉寓言中的哲理 第四節 〈逍遙遊〉的宇宙與人生(一) 第五節 〈逍遙遊〉的宇宙與人生(二):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的新價值觀 第六節 〈養生主〉:以「神」導「形」,養生避害,全真保性 第七節 以「虛靜心」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人間世〉 第八節 論述天性滿全於內而不役於外物的〈德充符〉 第九節 以大道為宗主而師法的〈大宗師〉 第十節 〈應帝王〉:無為之治的道化政治 第十一節 〈田子方〉「得至美而遊乎至樂」的美學 第三章 竹林玄學的時代困境與個體意識之覺醒 第一節 時代的困境 第二節 氣化萬殊的宇宙觀與個體意識的覺醒 第三節 竹林七賢的生命才情與人格美 第四章 竹林玄學的論辯方法——以嵇康為範例 第一節 魏晉的談風、論辯方式及論題 第二節 嵇康的求知方法 第三節 嵇康的論辯方法 第五章 從規範倫理與德行倫理省察魏晉名教危機 第一節 形塑於東漢白虎通會議後的道德禮法 第二節 名教的倫理規範性質及其危機 第三節 由德行倫理檢視嵇、阮的品德 第四節 從德行倫理檢視名教外鑠性的規範倫理 第五節 從規範倫理省察出於自然的名教 第六章 越名教與任情性之自然 第一節 自然生成論 第二節 自然人性論 第三節 阮籍的「禮豈為我輩設耶?」 第四節 嵇、阮自然觀的理源及所賦予的涵義 第五節 嵇康的人性觀及「越名教任自然」 第七章 對儒家經學的繼承和批判 第一節 漢魏之際的經學流變脈絡 第二節 阮籍對儒學之繼承及對儒學異化之批判 第三節 嵇康對儒學之繼承及對儒學異化之批判 第四節 向秀的儒學思想 第八章 竹林玄學與道家、道教 第一節 阮籍、嵇康和山濤的老子思想 第二節 竹林七賢活化莊子的生命情調——莊學的人生理想與實踐 第三節 嵇康、阮籍的道教思想及現代意義 第九章 《易》學思想 第一節 阮籍〈通易論〉的易學觀及其政治人格類型說 第二節 嵇康兼綜《易》、《莊》的處世智慧 第十章 生死的安頓智慧 第一節 析論阮籍的生死價值觀 第二節 嵇康對生死的安頓智慧 第三節 嵇康面對死亡威脅的態度 第十一章 山水審美的情懷 第一節 山水與人文情懷之相互關係 第二節 阮籍的山水情懷 第三節 嵇康的山水美感與心靈的洗滌 第十二章 竹林七賢與酒 第一節 魏晉之際文士的飲酒風尚及美學涵義 第二節 阮籍的酒品 第三節 嵇康的酒品 第四節 劉伶的〈酒德頌〉 第五節 阮咸、向秀、山濤與王戎的酒品 第六節 結語 第十三章 七賢間的情誼 第一節 阮籍與阮咸、王戎、劉伶之情誼互動 第二節 阮籍與嵇康之交往情誼 第三節 嵇康與山濤 第四節 嵇康與向秀 第十四章 音樂中和之美的享受 第一節 阮籍的〈樂論〉 第二節 嵇康的〈琴賦〉與〈聲無哀樂論〉 第十五章 養生論 第一節 嵇康論養生之五難 第二節 嵇康、阮籍論精氣神兼備的養生法 第三節 酒與音樂在阮籍、嵇康的養生論中的地位和意義 第四節 向秀儒家取向之養生論 第五節 阮籍、嵇康和向秀養生論對當代生態倫理之意義 參考書目

原價: 550 售價: 468 現省: 82元
立即查看
英文自我介紹看完這本就能說:不用困難的單字與文法,輕鬆套用句型就能說,初次見面、交友、面試都適用!

英文自我介紹看完這本就能說:不用困難的單字與文法,輕鬆套用句型就能說,初次見面、交友、面試都適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用簡單英文介紹自己》修訂版 無法開口介紹自己,不是因為你的英語不好, 而是因為不了解自己、不熟悉表達的方式! 透過20個生活領域的發想練習,了解個人專屬特質, 跟隨「問句引導→句型練習→口說表達」三步驟, 任何人都能輕鬆開口自我介紹!   要能輕鬆自然地介紹自己,必須了解自己的特色,並且掌握正確表達的方式   利用「我」開頭的句型開始說,就是快速提升表達力的捷徑!   學了很多年的英語,明明文法題目都會做,單字也背了不少,但要介紹自己就結結巴巴……這是因為,我們很少思考「自己的價值與個人特色」,也不熟悉如何「把自己想說的話用英語表達出來」。明明應該是最熟悉的自己,在用英語自我介紹時卻像個陌生人無話可說。所以,要完成一段讓人留下印象的自我介紹,最快的方法就是「訪問自己」,用各種關於自己的問題,了解自己的特色、興趣等等,並且用「我」開頭的句型,簡單扼要地把這些與眾不同之處表達出來。透過本書20個不同的生活主題,從各種方面了解並表達自己,把原本只是死背的英文,用自己的方式說出來。用簡單的練習,就能在最短時間內,讓你用英語介紹自己!   「問句引導→句型練習→口說表達」三步驟,   輕鬆學會表達完整的自己!   為了幫助讀者構思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本書區分為20個生活主題,每個主題都用循序漸進的三步驟來引導讀者,一步一步學習如何開口說:   STEP 1〈問句引導〉   針對要談論的主題,先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讓讀者嘗試用英語回答,藉此了解對於主題和表達方式的掌握程度。例如關於個性的「My Personality」單元:   Do you like to stay home?(你喜歡待在家嗎?   Do you prefer to listen to others?(你比較喜歡聽別人的話嗎?)   What’s your personality type?(你是哪種性格的人?)   STEP 2〈句型練習〉   依照開頭的引導問句,介紹可以用來回答的句型,以及可以選擇的表達方式。透過類似的例句,就能自然熟悉這些說法。   I like to go out / stay home / be in my room / …(我喜歡出門/待在家/待在我房間/…)   I prefer to listen to others / lead the conversation / …(我比較喜歡聽別人/引導對話/…)   I’m more of an introvert / an extrovert / …(我比較屬於內向的人/外向的人/…)   STEP 3〈口說表達〉   運用表格、問卷等形式,讓讀者整理關於自己的資訊,並且活用剛才學過的表達方式來回答問題。利用本書所附的MP3音檔,可以模擬回答母語人士提問的情境,更有實際活用英語的感覺。   使用本書的「自我表達」三步驟訓練方式,就能把學過的英語,用自己的表達方式說出來,完成一段具有個人風格的自我介紹! 本書特色   ★以「自己」為核心主題,談論最熟悉的家庭、個性、興趣等20個主題,最快速提升表達能力   ★「問句引導→句型練習→口說表達」三步驟循序漸進,相關句型、詞彙立刻現學現用   ★運用表格、問卷幫助整理想法,更容易說出自己的個人特色   ★搭配母語人士錄製的音檔,除了聆聽發音以外,還能模擬母語人士提問情境,更有臨場感   ★音檔以QR碼提供,可隨書中內容掃描聆聽,免按上下鍵搜尋,快速地讓音檔與內容互相搭配。亦可掃描全書MP3下載QR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APP才能聽,更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打包下載檔案為ZIP壓縮檔,請先安裝解壓縮程式或APP再行下載,由於iOS系統對檔案下載的限制,iPhone用戶需升級至iOS 13以上,方可使用全書完整打包下載連結。)

原價: 320 售價: 25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創新、創意與創業 (1版)

創新、創意與創業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觀光與餐旅業行銷(修訂版) (2版)

觀光與餐旅業行銷(修訂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