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0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朝鮮半島的分裂,追溯至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所提出的兩種策略:韓半島實行國際託管、或是劃分三八線。其兩種對韓半島的戰略,不僅牽動著國民政府時期的中國、蘇俄的態度,更是與歐亞戰場的局勢、美國於東北亞安全與軍事戰略觀點、美國原子彈實驗密切相關。究竟美國提出國際託管朝鮮政策,其背景與目為何?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對韓半島的態度,又如何影響美國對朝鮮託管政策的決定?美國政府各部門針對託管的實施方案,有何討論與爭辯?美國為何要劃分三八線?美國何時開始傾向美、蘇分割佔領朝鮮的方案,如何提出此方案呢?美國劃分三八線後,是否放棄國際託管政策?蘇聯為何接受美國劃分三八線的建議?而三八線的劃分,是否為美蘇冷戰的開端?唯有梳理問題的脈絡,方能理解韓半島分裂的起源,二戰期間美中蘇三國關係與對韓的戰略目標。本書是深度剖析1941-1945年間的韓半島近代史,探討史實及東北亞國際局勢演變的重要著作。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 第二節 內容形式與方法技巧 第二章 美國對戰後國際託管朝鮮政策的決定 第一節 中國國民政府要求美國承認韓國臨時政府 第二節 美國同意戰後朝鮮獨立但拒絕承認臨時政府 第三節 中國戰後的朝鮮半島政策:排除蘇聯 第四節 美國對國際託管朝鮮政策的決定 第五節 美、英、中、蘇對戰後國際託管朝鮮政策達成協議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美國在武力解放朝鮮問題上考慮蘇聯因素-軍事合作 第一節 美國積極拉攏蘇聯參加對日作戰 第二節 蘇聯承諾參加對日作戰及美、英、蘇討論參戰條件 第三節 雅爾達秘密協定的簽訂:美蘇就戰後遠東問題合作的產物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美國對朝鮮半島占領方案的討論 第一節 雅爾達會議前美國國務院對朝鮮問題的基本構想 第二節 雅爾達會議後美國的國務院和軍方對朝鮮占領方案的爭論 第三節 杜魯門總統決定將朝鮮半島列為蘇聯的軍事作戰區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美國對蘇聯的不信任及其對既定朝鮮半島政策的影響 第一節 朝鮮被視為「東方的波蘭」-美蘇在戰後波蘭問題處理上的分歧 第二節 中蘇條約談判-蘇聯對大連的軍事管制要求與美國的反應 第三節 美、英、蘇對前義大利殖民地問題的爭論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美國提出劃定三八線-為履行國際託管朝鮮的機制 第一節 美國原子彈試驗的成功及其對朝鮮半島的影響 第二節 日本投降可能性的出現和美國對朝鮮占領方案的討論 第三節 三八線提出的過程及其目的 第四節 史達林接受三八線的原因分析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語 附錄 附錄一 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對朝鮮半島政策大事年表 附錄二 楊雲竹向宋子文的報告(1942年4月1日) 附錄三 國民黨國防最高委員會討論朝鮮問題(1942年4月6日) 附錄四 中國國民黨中央秘書處致宋子文函:承認朝鮮獨立選擇適當時機先他國承認之(1942年12月15日) 附錄五 拉鐵摩爾致蔣介石電(1942年12月28日) 附錄六 杜魯門關於大連和朝鮮半島的緊急占領命令(1945年8月11日) 附錄七 史達林發給杜魯門的回信(1945年8月16日)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美中台與紅藍綠的關係有如撞球,任何一顆球的滾動,都會在球檯上碰撞出難以預測的連鎖效應。 「台灣的三角習題」是蘇起對台灣內部與外部情勢的觀察與解析,蘇起提出「大三角」(美中台)與「小三角」(紅藍綠)的分析架構,來概括台灣內外的政策環境。 歷史證明,台灣雖小,卻是最可能引爆美中兩強交戰的導火線,這注定了台灣在國際局勢中的關鍵地位,但處境先天就十分困難,必須時時刻刻小心翼翼,否則代價必然巨大。而80年代黨禁解除後,國內政黨開始競合,也各自與北京互動,因此在美中台之下,又多了一組紅藍綠的三角關係。 《台灣的三角習題:從美中台到紅藍綠,台灣前途的再思考》有談內政,如台灣的歷史地理、內部變化、選舉,美國及大陸內政;有談雙邊關係,如台灣的大陸政策、北京的對台政策,或兩岸關係、美台關係、美中關係等;亦涉及東亞情勢、大小三角的變化。透過蘇起深入淺出的評論,我們對於台灣的命運與前途,將會有更加清楚的體認。 【目錄】 自序 台灣內政 01 理性主義vs.民族主義 02 台灣可以不悲哀 03 台灣與中華民國合則兩利 04 當前台灣困境的根源 05 嘆台灣的兩岸精神病 06 實力乎?民意乎? 07 溫水煮青蛙的台灣 08 失衡的國安人事布局 09 從馬習會看台灣的「自虐」與「他虐」 10 跳脫「松鼠」的宿命 11 相互毀滅還是相忍為國 12 從「乎乾啦」到杯弓蛇影 13 台灣的共業 14 「不知不覺」的台灣 15 台灣需要再次脫胎換骨 16 台灣民主的反思 17 民國百年,「興利」元年 18 台灣的歷史與地理 19 總統直選制度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台灣選舉 01 台灣大選的外部因素 02 二○一九──高度風險的一年 03 假如「美國牌」加上「台灣牌」 04 台灣選舉的境外因素 台灣安全 01 台灣新風險──四海+四獨 02 像一九四九的二○一九 03 美國會來救嗎?(上) 04 美國會來救嗎?(下) 05 中共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上) 06 中共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下) 07 試擬台灣未來的可能劇本 08 惡化中的台灣安全環境 09 今年攸關台灣安全的三因素 10 台灣安全的新變數 兩岸關係 01 蔡總統扭曲的兩岸觀 02 民共為何沒有溝通? 03 當前兩岸僵局的癥結 04 兩岸五二○後的可能對撞 05 新政府的兩岸課題 06 進入「危機管理期」的兩岸關係 07 三贏的馬習會 08 台海可能進入「危機管理期」 09 一個中國──在一與二之間 10 流失中的兩岸政治基礎 11 冒險、妥協、善意──辜汪會談的時代啟示 12 主權問題的迷思 13 兩岸需要同情的相互理解 台灣的大陸政策 01 蔡總統新轉折的風險 02 鬥、拖、和,或「經美制台」 03 沒有馬英九的馬英九政策 04 希臘荒謬劇的啟示 05 台灣應清楚打出「和」的品牌 06 誤判的教訓不能重演 07 兩岸關係何去何從──鬥、拖、和 北京對台 01 北京如何評估台灣大選? 02 習近平新時代的對台政策 03 北京如何看台灣? 04 試析習近平的中國大陸 美國 01 當前美國的對台政策 02 美國怎麼了? 03 美國在衰落嗎? 04 黑天鵝亂飛的二○一七年 05 川蔡通話的多重影響 06 美國政策思維中的台灣 美中關係 01 美中──台灣該選邊嗎? 02 美中貿易戰的背後 03 美中「競爭」下的台灣 04 用撞球思維看美中關係 05 台灣與美中角力 大小三角 01 變了形的大小三角 02 台灣的前途誰決定? 03 從大小三角看「維持現狀」 04 台灣的大三角與小三角 東亞 01 北韓問題與台灣的關聯 02 以「智」處世的國家及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