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8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Beard氏按摩軟組織操作之原則和實務-附DVD(Beards Massage 5/e) ISBN 9789866538247 作者/出版社 卓裕森 / Elsevier 出版年代/版次 2008/5 內容簡介 頁數:325 裝訂:平裝 開數:16K 印刷:黑白 簡介: 本書和DVD的結合涵蓋瑞典式治療性按摩的所有主要概念和技術,成為一個全方面的資源! 本書非常具實用性、逐步指導幫助您學習按摩程序,以滿足您的個案需求。超過500張以上的描述性插圖,示範如何在身體的特定部位操作所有的基本按摩程序。此外,本書還介紹其他的專門技術,例如用於淋巴水腫的治療。 隨書附贈的DVD讓您看到技術的動作 近2小時的影片,隨書附贈新的DVD以簡短、附旁白的短片示範每項在本書中提到的各種技術,幫助您了解每一個按摩適當的時間和技術。在書中的圖標,您可以輕鬆地找到相對應示範的DVD。 在治療性按摩擴大內容並提供最新的資料 新的章節內容包括: 治療性按摩的解剖標記 重點按摩程序 淋巴水腫治療的去腫脹療法 運動按摩 嬰幼兒按摩 緩和照護的按摩 替補/另類醫學的軟組織鬆動術 DVD的內容包括: 表體解剖學 基本按摩按撫 治療淋巴水腫的按摩 目錄: 第一部分 總則 第1章 歷史展望 3 按摩的歷史概述 3 關於按摩歷史文獻的回顧 6 第2章 治療性按摩的解剖標記 37 Patricia A. Brewer 頭頸部 37 上肢 38 背 41 下肢 42 第3章 軟組織操作的基本要求 49 倫理問題 49 表體解剖學的知識 50 按摩之手的準備 50 潤滑劑︰ 粉末、乳膏和油 52 治療桌、椅子和附件 53 病患的覆蓋和擺位 55 治療師的人體力學 57 按摩的必要組成 61 使用按摩的適應症和禁忌症 66 第4章 基礎按摩手法的分類、定義和說明以及被動放鬆動作 69 按摩手法的分類 70 按撫操作手法 70 壓力操作手法 79 叩擊操作手法 91 振動法和抖動法 97 深層摩擦法 99 被動放鬆動作 104 第5章 軟組織操作的機利、生理、 心理和治療效果 117 機械性效果 117 生理效應 118 心理性影響 131 按摩的主要治療性影響 133 按摩的治療用途 133 按摩性治療的適應症 135 按摩的禁忌症 135 基本的預防措施 136 第二部分 實務 第6章 評估工具──軟組織的評估 技巧 145 按撫與輕撫法 145 壓力操作 146 扣擊與振動操作法 146 深度摩擦技巧 146 第7章 普通按摩程序 149 普通按摩的程序和技術 149 普通按摩程序的技術 150 普通按摩的具體技術 152 第8章 局部按摩程序 183 霍法系統 184 局部按摩程序的技術 188 第9章 焦點按摩程序 215 減液的按摩 215 慢性水腫 216 血腫 217 表皮疤痕組織 219 肌肉、肌腱或韌帶粘黏 221 大腸失能 222 肌肉失能:誘發肌肉的收縮 223 第10章 呼吸疾病病人的按摩 225 放鬆 225 氣道清除 226 姿位引流 226 扣擊技術 227 振動與抖動 232 深呼吸及咳嗽 232 下肢的被動運動 233 第11章 結締組織按摩 235 簡短歷史與理論基礎 235 反射區 235 結締組織按摩的基本診斷技術 237 基本的治療技術 239 結締組織按摩的效果 239 治療指示 241 治療頻率與時間 241 禁忌症 241 第12章 淋巴水腫治療的去腫脹 療法 245 Rachel Fey-Larsen 淋巴系統 245 病理生理學 247 治療原則 247 評估 249 皮膚與傷口的照護 250 淋巴液的鬆動術 250 按撫 251 順序與路徑 252 壓力治療 260 治療性運動 263 病患的衛教 264 第13章 運動按摩 266 Catherine Ortega 運動按摩的歷史 266 按摩運動員的治療性效果 267 第14章 嬰幼兒的按摩 279 嬰兒或幼兒的按摩技巧 280 一般的全身按撫 280 頭與臉 281 上肢 281 胸部與腹部 283 下肢 283 背部 285 臀部 286 吸吮 286 第15章 緩和照護的按摩 290 古代V.S現代 對臨終者的照護 290 在疾病末期老人的按摩技術 291 技術 291 第16章 補充/替代醫學的軟組織鬆 動術 294 肌筋膜放鬆術 295 板機點治療 297 反射區域學 301 羅爾夫結構整合法 304 治療點扣擊法 304 顱薦療法 305 第17章 東方系統的軟組織鬆動術 310 穴位按壓 310 日式指壓 314 傳統的東方按摩 316 傳統泰式按摩 317 夏威夷式按摩 318 附錄 胸外(體外)心臟按摩 321 索引 323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聽到要做大腸內視鏡檢查,大多數人還是抱持著抗拒、負面的評價,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疼痛。有鑑於此,本書集結數位有豐富實務經驗的醫師,提供在執行內視鏡檢查時所使用的技巧與訣竅,並透過精美的彩圖來呈現醫師們細膩的操作,再提供DVD的形式解說其實際操作大腸內視鏡的過程。相信能透過本書學習以「安全、無痛的」大腸內視鏡插入法為目標的醫師們,也能由書中的影片,學到更多的實戰技巧,藉此扭轉大眾對內視鏡檢查的偏見。 【目錄】 第1章 大西達也的大腸內視鏡檢查─達人實行的無痛大腸內視鏡檢查 ▎前言 2 ▎肛門~乙狀結腸頂端的插入(左側躺位) 2 到達乙狀結腸頂端(S-top)後抽氣 張力浮力為0的意思 ▎乙狀結腸頂端~乙狀結腸降結腸交接處為止的插入(左側躺位或仰臥) 4 「向右扭轉前進」與「推(Push)前進」 乙狀結腸頂端轉換(S-top conversion)難以解釋但非常重要 無法進行S-top conversion時形成Loop是無可避免的 勾住皺摺(Hooking the fold)真正的意義 ▎脾彎曲~盲腸的插入(仰臥位或右側躺) 9 以帶有左扭轉的Push操作為中心 橫結腸中點(Mid T/C)是需要耐心跨越的巨大左彎道 用手壓迫腹部的基本規則 如果遇到到達脾彎曲後乙狀結腸仍持續形成Loop的困難病例 ▎大腸內視鏡的插入總結 14 ▎推或拉都沒辦法前進時該怎麼辦? 15 答案→返回到「營地」(base camp) 如果卡在乙狀結腸的狀態下 如果卡在橫結腸的狀態下 ▎以物理上的終極大腸內視鏡插入法為目標 16 「完全無送氣保持軸線插入法」中「保持軸線」的意義 大腸內視鏡插入的「黑盒子(black box)」 ▎大腸內視鏡的修練與指導 17 首先從高手的檢查中學習 常有的誤解 內視鏡檢查後的患者問卷 在煩惱中終於到達 影片解說 22 第2章 武神健之的大腸內視鏡檢查─利用右腦的大腸內視鏡插入法 ▎本章節的目的 26 ▎運用右腦的大腸內視鏡插入法是感性的 26 ▎形成沒有徒勞、沒有偏差、沒有疼痛的最終平面方法就是無送氣保持軸線短縮法 27 ▎插入時的三個基本確認事項 27 用右手感覺內視鏡管的「重量」 比起前端的動作,腸子一摺一摺收進內視鏡前端後方比較重要 內視鏡前端應該保持微微的彎曲,就像是Kelly止血鉗的形狀,並非完全直線 但也不能過度彎曲 ▎「腸管拉伸」這件事 31 ▎從肛門到直腸乙狀結腸的插入法(直腸皺摺的跨越法) 33 ▎左手「肩與肘」也很重要~關於右手腕─胸─左手腕的線條 34 ▎從直腸開始往乙狀結腸的插入法(跨越直腸乙狀結腸的方法) 35 ▎不管是推或拉都沒有辦法的對應法 37 ▎乙狀結腸的插入法 37 腸管較硬,皺摺比較高的病例 腸管較柔軟,皺摺也比較柔軟的病例 ▎針對乙狀結腸頂端(S-top)我的見解 39 ▎從乙狀結腸到降結腸的插入法(跨越乙狀結腸降結腸交接處的方法) 40 ▎脾彎曲的插入法 42 ▎橫結腸左側的插入法 43 ▎橫結腸右側的插入法 44 ▎跨越肝彎曲的方法 45 ▎從升結腸到盲腸 45 影片解說 47 第3章 多田智裕的大腸內視鏡檢查─保持經營意識的大腸內視鏡檢查 ▎從直腸到乙狀結腸的插入法 50 ▎乙狀結腸插入法(跨越乙狀結腸頂端的方法) 52 ▎橫結腸的插入法 59 ▎跨越肝彎曲的方法 62 ▎幾個具體的內視鏡操作技巧 64 ▎推或拉都沒辦法解決時的處理方式 65 在乙狀結腸困住時 在橫結腸途中困住時 在肝彎曲困住時 ▎性價比優越的留置型圈套(Endoloop) 67 ▎零併發症的瘜肉切除術(Cold polypectomy) 69 ▎請工作機構購買內視鏡前套環(Cap)吧! 71 能夠撥開腸子的皺摺檢查到皺摺間的區域 因為能讓前端保留一些空間,在腸管的皺摺間前進的過程能更加自在 ▎能夠讓患者覺得再檢查一次也沒關係的大腸內視鏡是什麼? 74 ▎關於對新手的指導方式 75 影片解說 76 第4章 赤木一成的大腸內視鏡檢查─好理解的Non-loop插入法:B方法與黑箱(Black box) ▎前言 78 ▎① 上半場的構造 79 ▎② 在「乙狀結腸(S轉彎)」中的重要操作:「摩擦」與「反轉」 83 ②-1:在S轉彎的起點時內視鏡(scope)的狀態 ②-2:「弱彎曲」與「摩擦」 ②-3:「強彎曲」與「反轉」 ▎③ 實際的插入順序 92 ③-1首先從左展開解說(直腸~S上坡) ③-2 接下來是右展開(S轉彎~S下坡)解說 ▎④ 前半段總結:典型病例的插入順序複習 105 ▎⑤ 幾種不同的情況 110 ⑤-1:S上坡不斷往左展開的狀況 ⑤-2:開始右展開之後持續一陣子都是「弱彎曲」的狀況 ⑤-3:右展開從開始到最後都是「弱彎曲」的狀況 ⑤-4:S轉彎中「強彎曲」出現不只一次的狀況 ⑤-5:途中到不了彎曲處需要稍微Push的狀況 ⑤-6:S-top沒有跟著scope反轉且scope容易掉出的狀況 ⑤-7:從通道口正面就能完全看到底的狀況 從⑤-2~⑤-7的解說中能夠得到的事情 ▎⑥ 「A方法」與「B方法」的差異 121 ▎⑦ 下半場(脾彎曲之後) 126 ⑦-1:正常路線 ⑦-2:偏離正常路線在橫結腸形成Loop的狀況 ▎⑧ 筆者的成績 130 ▎⑨ 對後輩的指導方式 130 影片解說 131 第5章 松尾恵五的大腸內視鏡檢查─不動點理論與雙人操作指導法 ▎前言 134 ▎大腸內視鏡檢查(CF)很困難嗎? 134 ▎CF插入時患者感到疼痛的原因 135 ▎本院的大腸內視鏡插入法的特徵 135 ▎前套環插入法 136 ▎本章節使用的用語說明 137 ▎左手與右手的操作 138 ▎不動點定理 139 ▎不動點理論與向量解析 139 ▎不用Push就能靠近下一個皺摺的方法 140 ▎雙人手把手指導法 141 ▎藉由裝設前套環的不打氣插入法實際狀況 142 a 基本技巧 b 體位變換 c 插入技巧的整體共通事項 ▎插入技巧各論 147 a 直腸 b RS-S(RS的通過方式) c 乙狀結腸(S) d SDJ-D(SDJ的跨越法) e 脾彎曲 f 橫結腸左側(LT) g 橫結腸右側(RT) h 從肝彎曲到升結腸(A) ▎從解剖學的特性來看大腸內視鏡插入法 153 ▎大腸內視鏡插入的流程 155 ▎不論推或拉都無法前進的對策方式 156 ▎關於右扭轉短縮法(Right turn shortening) 157 ▎彎曲與Loop的扭轉 158 ▎總結提醒 159 ▎總結 160 ▎第2版追加內容 160 a 乙狀結腸的插入技巧 b 虛脫腸管的型態與插入技巧 c 脾彎曲的跨越方式 影片解說 165 第6章 北山大祐的大腸內視鏡檢查─有效活用體位變換的內視鏡檢查 ▎前言——了解無送氣保持軸線插入法的特徵 168 ▎能早日變上手的要點 169 將以往使用的插入法封印起來 遇到好的指導醫師 雙人手把手指導法 用自己的方式將插入方法單純化 不要讓患者感到痛苦 經常反饋 ▎無送氣保持軸線插入法的好處與壞處 171 好處1:在初期階段注意到的事情 好處2:學會插入法後注意到的事情 壞處1:在初期階段注意到的事情 沒有什麼壞處?學會插入法後注意到的事情 ▎最單純的插入理論——有效活用體位變換的內視鏡插入法 172 ▎內視鏡檢查數與到達程度的關係 179 0 ~ 100例:約經過3個月(到達率約80%) 100 ~ 500例:約經過8個月(到達率約97%) 500 ~ 1,000例:約經過12個月(到達率約99.8%) ▎給後輩的指導方式 181 ▎最後 181 影片解說 182 索引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