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51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社會科學的研究議題乃是人類社會與組織現象,研究變數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關係。由於研究者通常難以操弄變項或隨機抽樣,因此較不容易驗證因果,而常被視為軟科學 (soft science)。所幸,近年來隨著研究方法的與各類統計技術(如結構方程模式等)的精進與普及,使社會科學研究者得以發展更嚴謹的 (rigorous) 實證研究,並驗證複雜的理論模式。近年來許多社會科學與組織研究的頂尖學術期刊中,屢屢可見高品質的研究成果,不但為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提供更多的知識,也強化了學術研究對於社會與產業的影響力。 身為研究者,無論是以質化或量化的取向進行研究,都是企圖發展新的理論,或提升現有理論的貢獻性。然而,在追求卓越的路上,總有許多挑戰需要面對。近年來,研究方法與統計軟體的快速發展,使得所謂「高品質研究」日益規格化。在投稿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一種研究方法之重要性凌駕於研究議題價值的感受。這種感受在回應審查人對研究方法所提出的批評與質疑時更為明顯(例如:此問卷研究的樣本數不足、以大學生為樣本不具代表性、或共同方法偏誤為此研究的致命傷等等)。身為教授研究方法學的老師,經常有人與我討論該如何回覆審查者意見,以及對於一本教戰守則的渴望。這正是本書之所以問世的主要驅力! 社會科學研究中有許多口耳相傳的做法,但研究者常難以找到對應的參考資料加以佐證。本書針對目前工商心理學與管理學領域中最常使用的研究及統計方法,完整地說明這些專家說法的理論背景,以及投稿或口試過程中合宜的答辯方式,將有助於讀者增進研究方法與統計的實務應用能力。本書有以下特色: •內容簡單易懂:本書原作者捨棄艱難的詞彙,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釐清看似複雜的統計問題,幽默的文筆大幅降低閱讀的難度。 •結合實務做法:本書清楚地論述各種專家說法的緣由,同時提出研究設計時的實務建議,是讀者執行研究時良好的指引。 •參考文獻完整:本書中所說明的重要理論盡皆詳細標示出處,是讀者未來進一步深度閱讀或研究時絕佳的參考指標。 【目錄】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基礎統計分析:R程式在社會科學之應用 ISBN13:9789865668105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蔡佳泓 裝訂/頁數:平裝/332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5/01/01 中國圖書分類:統計電子資料處理;統計電腦資料處理 內容簡介 本書主旨為提供讀者運用R程式進行初階社會科學統計,從最基礎的讀取資料開始,一直到進行迴歸分析,是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具的教科書。本書最大特色為提供許多實用的語法,讀者只要自行輸入,就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初學者將可以輕鬆地掌握R程式。此外,本書特別強調繪圖的程式,並提供許多實例,讓讀者可以通盤了解繪圖的功能。對於經常運用統計軟體,而想要簡化運算步驟、想繪製高品質且簡單易懂的統計圖表,而又不想受限於昂貴龐大統計軟體的讀者而言,本書是最適合的參考書籍。 內容由淺入深,提高讀者興趣。 內文附有許多練習與問題,可幫助讀者提升學習效果。 每章之間具有連續性,亦可自成一個單元,可視學習需求調整順序。 特別強調繪圖相關程式的應用,並提供豐富的實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佳泓 現職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主任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 學歷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 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 臺灣大學政治系學士 經歷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副研究、研究員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系訪問教授 著作 研究論文發表於臺灣政治學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應用經濟論叢 Party Politic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等 研究領域 選舉行為、民意政治、方法論 目錄 第01章 為什麼要學R程式? 1.1 R程式有哪些優點? 1.2 哪些人需要學R程式? 1.3 章節安排 1.4 使用本書的方法 第02章 開始使用R 2.1 安裝R 2.2 練習與問題 第03章 讀取、整理資料 3.1 讀取不同格式的資料 3.2 資料名稱 3.3 存取工作空間 3.4 程式碼 3.5 整理資料 3.6 遺漏值 3.7 轉置資料 3.8 輸出資料 第04章 R的資料形態 4.1 建立向量 (vector) 4.2 類別 (factor) 4.3 索引 (index) 4.4 資料框架 (data.frame) 4.5 陣列 (array) 4.6 列表 (list) 第05章 R的基本指令 5.1 表格 (table) 5.2 三種計數的指令:向量的長度 (length),資料的列數 (nrow),字串的字母數 (nchar) 5.3 重複 (rep) 5.4 順序 (seq) 5.5 資料子集 (subset) 5.6 貼上 (paste) 5.7 排序 (sort, order) 5.8 切割 (cut) 5.9 統計函數 5.10 應用函數 (apply, tapply, lapply, sapply) 第06章 繪圖 6.1 前言 6.2 基本概念 6.3 R與lattice的繪圖 6.4 應用ggplot2 6.5 特殊圖形 第07章 自訂函數 7.1 簡介 7.2 函數 7.3 迴圈 (loop) 7.4 多重函數 7.5 條件式 (control flow) 7.6 假設如果 (if...else) 第08章 分佈 8.1 常態分佈、一致分佈、貝努利分佈、波松分佈 8.2 中央極限定理 8.3 點估計 8.4 區間估計 8.5 信賴區間 8.6 單一樣本檢定 8.7 成對樣本檢定 第09章 類別變數之間相關性 9.1 PRE 9.2 名目變數 9.3 順序變數:Goodman-Kruskal Γ 9.4 卡方檢定 第10章 線性迴歸 10.1 最小平方法 10.2 迴歸的假設 10.3 迴歸係數檢定與信賴區間 10.4 殘差值 10.5 信賴區間以及預測區間預測值 10.6 虛擬變數 10.7 複迴歸 第11章 結語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在二十世紀中,人類文明發展最速,變化也是最大。社會科學在此一戰火瀰漫、擾攘不安的世紀裡有長足進步,隨著電腦與網際網路的發展,過去的學科獨善其事如今被跨學科研究取代。雖是如此,社會科學相對於自然科學,依然是人類探索世界的兩大門徑之一。 本書清晰地界定社會科學的範圍、性質與分類,接著簡述當代社會科學的發展。之後,本書依循社會科學中社會、經濟、政治這三個彼此環環相扣、緊密結合的一體之三面之脈絡,探究1960年代以降,西方社會科學發展的危機,與新左派的挑戰,乃至質疑或顛覆。在當今危疑震撼的廿一世紀,吾人所面對的是一個高度發展,卻也是高度風險的社會,在此社會科學各家將如何因應此一世局之演展,便有加以論述與評析的必要。 【目錄】 第一章 社會、社會學說與社會科學 第二章 社會科學的範圍、對象、性質與分類 第三章 現代社會科學的發展情況及其趨向 第四章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科學的互動 第六章 社會行為與經濟行為 第七章 社會學的進展 第八章 經濟問題與經濟學 第九章 政治行為、權力、統治與權威 第十章 政治與政治學 第十一章 社會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 第十二章 社會心理學及其兩大派別 第十三章 西方社會科學的危機與新左派的崛起 第十四章 現代社會的特徵 外文姓名翻譯對照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評介「質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的專著,對目前國際社會科學界提出的有關理論問題以及新近發展出來的操作方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結合有關西方學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實例對其進行了生動的展示和說明。「質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是與「量的研究方法」相提並論、交相輝映的一種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會現象,透過親身體驗了解研究對象的存在方式和意義解釋,在原始資料的基礎之上建立相關理論。 因其理論性與實務性的結合,本書既可以作為社會科學(及其分支學科)方法論以及方法課程的教材,也可以提供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專業人員和業餘愛好者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部分 質的研究的理論背景 第一章 導論--什麼是「質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質的研究的歷史發展--我從哪裡來? 第三章 質的研究的分類--我處於一種什麼狀態? 第二部分 質的研究的準備階段 第四章 質的研究的設計--我可以如何做? 第五章 研究設計的組成部分--我具體打算怎麼做? 第六章 研究對象的抽樣--我想找誰進行研究? 第七章 研究者個人因素對研究的影響--我是誰? 第八章 研究關係對研究的影響--我與被研究者是什麼關係? 第九章 進入研究現場--我如何與被研究者建立關係? 第三部分 質的研究的資料搜集 第十章 訪談--我如何瞭解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 第十一章 訪談中的提問--我想知道什麼? 第十二章 訪談中的傾聽--我聽到了什麼? 第十三章 訪談中的回應--我應該如何與對方對話? 第十四章 焦點團體訪談--我如何組織一群人一起交談? 第十五章 觀察--我如何瞭解被研究者的所作所為? 第十六章 觀察的實施--我看到了什麼? 第十七章 搜集實物--我找到了什麼? 第四部分 質的研究的資料分析 第十八章 資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我想到了什麼? 第十九章 資料的歸類和深入分析--我可以做什麼? 第二十章 質的研究中的理論建構--我可以說什麼? 第二十一章 研究結果的成文方式--我可以如何說我的故事? 第五部分 質的研究的檢測手段 第二十二章 質的研究的質量評價--我如何知道什麼是一個「好的研究」? 第二十三章 質的研究中的效度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結果是否「真實」? 第二十四章 質的研究中的推論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結果是否有「代表性」? 第二十五章 質的研究中的倫理道德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是否符合道德規範? 第六部分 質的研究的發展前景 第二十六章 質的研究的發展趨勢--我們將往哪裡走? 第二十七章 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的結合--我們有什麼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