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32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國小數學教材教法(素養導向系列叢書) 作 者:李源順 、林碧珍 、姚如芬 、游自達 、鍾靜 主 編:林碧珍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2/04/11(1版3刷) ISBN:978-986-5444-54-9 書 號:4I35 頁 數:320 開 數:20K 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三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第一~三章),是有關數學學習、教學與評量的理論基礎、課程發展背景,以及教材與教法的理念與目標;第二部分(第四~八章)介紹整數與代數、分數與小數、測量、幾何、統計等主題的教材與教法。第三部分(第九~十章)描述有關議題及科技結合數學領域的範例,以呼應十二年國教課程強調議題及科技融入數學領域課程的可能做法。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數學領域課程發展趨勢 第三章 數學領域教學設計與學習評量 第四章 整數與代數教材的教與學 第五章 分數與小數的教與學 第六章 測量教材的教與學 第七章 幾何教材的教與學 第八章 統計教材的教與學 第九章 以數學為核心的統整課程與融入式教學 第十章 數學領域相關教學資源介紹與應用 詳細資料 ISBN:9789865444549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 教育> 教學法/實例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教育類> 教育> 教育專題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版在精神疾病的診斷、病理及治療上都依據最新的研究及資訊做了更新。依據 2022 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文本修訂本(DSM-5-TR)的精神疾病分類為基礎,介紹各種精神疾病臨床描述及病症,並且以綜合的觀點整合各個精神疾病的生物、認知、行為和社會情感的最新研究,呈現出心理病理學的病因和最有效的心理及生物療法。本書著重研究和臨床應用之間的平衡,讀者可以同時深入了解臨床工作者和科學家每天面臨的複雜挑戰。 資料的整合及撰寫的方式更能帶動思考及學習: 1. 依據 DSM-5-TR 及研究修訂各個精神疾病的病症及病因:例如,用「對比迴避模式」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擔憂;用「海馬迴的活性、大小,以及大腦區域之間的連結」詮釋創傷後壓力症的神經生物因子。 2. 以研究證據的新發現重新整合生物、心理及社會的病因:例如,憂鬱的研究顯示,早期的逆境會影響負向認知風格、皮質醇水準、關鍵神經區域的活動,以及多巴胺和血清素系統的功能。 3. 依據療效研究更新心理及生物治療:例如,創傷後壓力症暴露療法的輔助療法包括更直接地關注認知、情緒調節訓練和眼球運動;有關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新資訊。 【目錄】 第01章 緒論與歷史回顧 精神疾病與汙名化 精神疾病的定義 心理病理學的早期歷史 當代觀點的歷史前因 我們從歷史中學習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專業 第02章 心理病理學的目前趨勢 遺傳的影響 神經科學的影響 認知行為的影響 社會情緒的影響 第03章 診斷與衡鑑 診斷與衡鑑的基石:信度與效度 診斷 心理衡鑑 神經生物衡鑑 文化、種族的多樣性與衡鑑 第04章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理論與假說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法的例子:治療結果研究 在心理病理學研究中的類比法 多重研究結果的整合 第05章 情緒障礙症 憂鬱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情緒障礙症的病因 情緒障礙症的治療 自殺 第06章 焦慮症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 焦慮症的臨床描述 焦慮症的性別與社會文化因子 焦慮症的共同影響 各個特定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治療 第07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與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臨床描述及盛行率 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因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治療 第08章 「解離症」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解離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解離症的病因 解離症的治療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09章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描述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第10章 物質使用障礙症 概述:物質使用的數量 臨床描述:酒精、香菸與大麻使用障礙症 臨床描述:鴉片劑、興奮劑與其他藥物使用障礙症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病因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預防物質使用障礙症 第11章 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飲食障礙症的病因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12章 性障礙症 性常模與性行為 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描述 性功能障礙的病因 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性偏好症的臨床描述 性偏好症的病因 性偏好症的治療與社區預防 第13章 兒童期障礙症 兒童期障礙症的分類與診斷 外化行為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 內化行為障礙症:憂鬱症與焦慮症 特定學習障礙症與智能不足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4章 老年生活與認知類障礙症 老化:迷思、議題與方法 老年期的精神疾病 失智症 譫妄 第15章 人格障礙症 DSM-5-TR 的分類取向 DSM-5-TR 對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 跨人格障礙症的共同風險因子 奇特/古怪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戲劇性/不穩定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焦慮/恐懼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 第16章 法律與倫理議題 刑事安置 受審能力 心神喪失、智能不足與死刑 民事安置 治療與研究面臨的倫理困境 第01章 緒論與歷史回顧 精神疾病與汙名化 精神疾病的定義 心理病理學的早期歷史 當代觀點的歷史前因 我們從歷史中學習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專業 第02章 心理病理學的目前趨勢 遺傳的影響 神經科學的影響 認知行為的影響 社會情緒的影響 第03章 診斷與衡鑑 診斷與衡鑑的基石:信度與效度 診斷 心理衡鑑 神經生物衡鑑 文化、種族的多樣性與衡鑑 第04章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理論與假說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法的例子:治療結果研究 在心理病理學研究中的類比法 多重研究結果的整合 第05章 情緒障礙症 憂鬱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情緒障礙症的病因 情緒障礙症的治療 自殺 第06章 焦慮症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 焦慮症的臨床描述 焦慮症的性別與社會文化因子 焦慮症的共同影響 各個特定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治療 第07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與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臨床描述及盛行率 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因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治療 第08章 「解離症」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解離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解離症的病因 解離症的治療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09章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描述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第10章 物質使用障礙症 概述:物質使用的數量 臨床描述:酒精、香菸與大麻使用障礙症 臨床描述:鴉片劑、興奮劑與其他藥物使用障礙症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病因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預防物質使用障礙症 第11章 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飲食障礙症的病因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12章 性障礙症 性常模與性行為 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描述 性功能障礙的病因 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性偏好症的臨床描述 性偏好症的病因 性偏好症的治療與社區預防 第13章 兒童期障礙症 兒童期障礙症的分類與診斷 外化行為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 內化行為障礙症:憂鬱症與焦慮症 特定學習障礙症與智能不足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4章 老年生活與認知類障礙症 老化:迷思、議題與方法 老年期的精神疾病 失智症 譫妄 第15章 人格障礙症 DSM-5-TR 的分類取向 DSM-5-TR 對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 跨人格障礙症的共同風險因子 奇特/古怪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戲劇性/不穩定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焦慮/恐懼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 第16章 法律與倫理議題 刑事安置 受審能力 心神喪失、智能不足與死刑 民事安置 治療與研究面臨的倫理困境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圖解教育哲學 系列名:圖解系列 ISBN13:978626343940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葉彥宏 裝訂/頁數:平裝/278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重量:50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3/06/01 內容簡介 ●一讀就懂的教育哲學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觀念完整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易懂易記 教育哲學是教育領域最早出現的一門學科,舉凡教育觀念與活動、教育學術研究,以及教育在個人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等,都屬其探討之議題。這門學科最初是用於指導和規範教育專業的發展,而在當前高度專業化的教育學術領域中,教育哲學更多是扮演著批判與邏輯地反思教育問題、合理地評價教育事務,並作為人們從事教育面之慎思和行動的普遍準則。 為了讓上述教育哲學之功能妥善地為人們理解和活用,本書以一種較為完整的架構,讓讀者能清楚把握教育哲學的輪廓,而書中各種圖表的呈現,亦能充實讀者教育哲學的理論基礎。期盼本書能滿足多數學習者之需求,幫助他們在學習生涯中少繞一些遠路。 目錄 第一部分 教育哲學是什麼? 第1章 教育哲學的由來與發展 第2章 教育哲學的功能與探究途徑 第二部分 三位重要的教育哲學家 第3章 Plato:觀念論教育學說的開創者 第4章 Jean-Jacques Rousseau:兒童中心學說的奠基者 第5章 John Dewey:經驗與自然之教育學說的重建者 第三部分 具代表性的教育哲學思潮 第6章 實在論(唯實論)的教育哲學 第7章 分析的教育哲學初探 第8章 四種教育思潮:進步主義、永恆主義、精粹主義、重建主義 第9章 批判教育學概論 第10章 現象學、詮釋學與存在主義的教育哲學 第11章 女性主義的教育哲學 第12章 後現代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教育哲學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緊貼時代趨勢,如網路社群、媒體、科技發展及人口學特色,帶你探索現今社會如何影響人類一生的發展。 ‧新增COVID-19疫情對發展的影響,剖析疫情下所產生的發展新樣態與需求 ‧來自多元領域各專家的觀點與建議,使你對人類發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以團體諮商和心理治療在多元場域實務應用為關注焦點,分為理論基礎、籌劃準備與實務考量、團體介入與歷程領導實務,以及進階團體實務與專業發展等四部分;其中理論基礎部分包含團體心理工作概念、發展歷史與療效因子探討,實務考量部分包含準備籌劃、篩選組成、方案設計,以及倫理和多元文化議題,歷程介入領導則包含團體介入策略的系統性應用,以及各階段領導任務之實務,進階實務部分則包含特殊成員處理、困境突破和專業發展等課題。 本書撰寫實例涵蓋國中小兒童青少年團體工作、大專院校團體諮商、社區與醫療場域和監獄矯治工作等多元場域應用,每章亦提供延伸討論議題與進階閱讀文獻參考,為團體領域課程教學與實務參考極佳之用書。 【目錄】 Part I 團體心理工作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 團體心理工作歷史源流與發展 一、「團體」之基本概念 二、團體工作之範圍與類型 三、心理工作團體的界定 四、心理工作團體之歷史回顧與前瞻 第二章 團體歷程與個人成長 一、心理團體的功能與效益 二、團體衝擊與效益 三、團體發展歷程與階段 四、個體心理需求與團體經驗 五、團體經驗與個人改變歷程 六、團體療效因素 Part II 團體的籌劃準備與實務考量 第三章 團體構思與規劃設計 一、構思你的團體類型與屬性 二、建構心理工作團體的考量 三、諮商與治療團體的規劃 四、團體計畫建構與撰寫 第四章 結構方案的設計與選用 一、運用結構方案或活動的理念和原則 二、團體歷程與分項目標設定 三、各階段結構方案之設計與運用 四、結構方案設計與規劃撰寫 五、從結構活動引發分享與對話 第五章 成員篩選與組成團體 一、成員適合度與篩選考量 二、團體成員的人際模式評估 三、團體篩選面談評估或說明會 第六章 團體倫理議題與實務考量 一、團體實務倫理精神 二、團體預備階段之倫理議題 三、團體實務執行之倫理議題 四、團體結束與追蹤之倫理議題 五、多元場域之倫理議題與實務考量 六、專業能力之倫理議題考量 Part III 團體階段領導實務 第七章 開始階段領導實務:初次團體帶領 一、團體開始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初次團體進行之程序與領導實務 三、初次團體領導要點 第八章 轉換階段領導實務:凝聚促進與議題呈現 一、轉換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轉換階段團體單元之領導實務 三、轉換階段團體之領導要領 第九章 工作階段領導實務:議題處理與行動促發 一、工作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工作階段團體單元之領導實務 三、工作階段團體之領導要領 第十章 結束階段領導實務:回顧、道別與展望 一、團體結束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結束階段與末次團體前的評估與準備 三、末次團體之領導實務 四、結束階段末次團體之領導要點 Part IV 團體技術與策略 第十一章 團體歷程介入意圖與技術 一、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意圖 二、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技術 三、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焦點 第十二章 團體系統化介入策略 一、團體介入策略之向度與歷程考量 二、團體與人際層面之介入策略 三、團體與個人層面之介入策略 四、人際與個人層面之介入策略 Part V 跨場域/多元文化團體實務開展 第十三章 成人團體實務開展:醫療/社區 一、多元專業場域之團體規劃 二、任務團體與研習營 三、成長與發展團體 四、諮詢與教練團體 五、心理教育與輔導團體 六、危機介入與減壓團體 七、自助型態團體 八、諮商與治療團體 九、精神醫療場域團體 十、監所矯治場域團體 第十四章 兒童青少年團體實務開展:學校 一、兒童青少年發展與團體工作 二、K-12中小學之團體諮商輔導 三、大專院校之團體諮商輔導 四、社區/醫療場域兒少團體實務 五、兒童青少年團體特殊需求成員的協助與介入 六、大專院校青年團體特殊需求成員的協助與介入 第十五章 團體多元文化議題與實務介入 一、團體的多元文化情境 二、重要多元文化議題 三、多元文化議題與團體領導 四、多元文化與社會正義導向團體工作 Part VI 進階團體歷程實務 第十六章 團體特殊需求成員評估與介入 一、成員團體行為的理解觀點 二、特殊需求成員團體行為探討 三、特殊需求成員的團體行為與議題呈現 四、案例探討:團體情境與歷程的互動 五、多層次的觀察與理解 第十七章 團體困境突破與領導風格 一、常見團體領導歷程困境與突破 二、進階領導實務與風格 第十八章 團體領導能力與協同領導 一、團體領導者 二、團體領導者能力 三、協同領導與團體催化 四、協同領導的領導任務 Part VII 團體評鑑、研究與專業實務發展 第十九章 團體實務紀錄、評量與研究 一、團體實務紀錄與歷程摘要 二、團體效能與歷程評量 三、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設計 四、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類型與主題 五、實務與實證為基礎的團體研究 第二十章 實務訓練與專業發展 一、團體實務之專業成長課題 二、團體專業的知識體系建立 三、團體體驗與實務學習 四、團體領導實務訓練 五、團體諮商的實務督導 六、團體諮商實務的團體督導 七、團體實務工作者的專業發展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國小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 ISBN13:9786263430518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陳嘉皇;毛炳楠;魏麗枝 裝訂/頁數:平裝/304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重量:51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8/25 中國圖書分類:小學教學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數學素養教學活動示例的設計為主軸,主要配合核心素養——自主、互動、共好精神與闡釋數學可以跨領域統整、培養學生美感、正確使用工具之基本理念撰寫。各示例的內容包含了符應綱要之年級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表現指標、活動實施說明與程序、活動配合可用之教材學具,教師與師培生可針對教學或學習目標的需求,選擇和調整活動的內容加以實施與操作,以改善和解決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困難之概念或議題,並強化學生數學的概念和解題策略。 本書三位作者長期耕耘國小數學教育,理解教學實務現場師生需求,示例呈現之活動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運用推論、溝通、表述等數學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用工具操作及解決問題正確的態度。本書閱讀後希冀能提供師培生學習數學科教材教法實際應用與激發創意的參考,以及在職教師數學課堂作為奠基與補充教材之應用。 目錄 單元1 數一數二 單元2 加加減減百數表 單元3 秤斤論兩 單元4 成雙成對 單元5 面面俱到──幾何圖形學分數 單元6 當分數同在一起時 單元7 抽絲剝繭 單元8 開開合合展開圖 單元9 積不可失──體積與容積的互換 單元10 說三道四──三角形與四邊形 單元11 孤獨家族──質數 單元12 因數和倍數對對碰 單元13 凹凸有致──平面與立體形體的轉換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是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數學領域課程綱要內容的兩項支柱,因此具有極重要的地位。本書針對此兩項議題加以撰寫,以提供師資培育與現場教師參考與執行素養教學的依據。本書整合了相關理論依據與實務經驗,以七個章節加以闡述,前五章內容以探究教學和評量的理論作為重點,第六與第七章則呈現相關課室實務資料,以驗證和支撐前述章節之理念與主張。 第一章「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從描述「數學素養」的定義和內容啟動,界定「數學素養」是為數學能力、為數學的心智習性、作為數學實踐的行動,說明比對現今課堂的實務現象與教育改革的方向;其次,談及探究的數學教學,論述數學素養培育的重要機制;再者,透過形成性評量以支撐及作為評估數學素養成效的工具;最後,呈現探究教學與形成性評量的挑戰,明確顯示培育與推動數學素養的重要議題與困境。 第二章「數學素養與探究教學」,首先針對教室環境的多元複雜特徵與探究的數學教學關係加以描述;然後,描述探究的數學教學路徑,最後呈現素養的教學模式,進而彰顯數學探究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第三章「數學素養的評量」,內容茲從數學素養相關內涵的評量談及,闡述數學評量與素養內涵的關係;其次,探討形成性評量的實施與相關議題,以掌握形成性評量實施時,應注意的要點與細節,以便架構形成性評量的策略與歷程,做出客觀之課堂評量。 第四章「課堂評量」,從課堂評量的定義與實施步驟、遵循的規範和策略、教師設計課堂評量、課室討論等議題加以闡述說明,提供綜觀,幫助教師利用資源與策略有效實施課堂評量,正確客觀的評量學生的表現。 第五章「課堂教學與評量的設計應用」,關於如何配合數學教學實務進行?茲從課堂教學與評量的實施歷程、任務設計、評量設計三個層面加以闡述之要點。 第六章「數學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範例(一)」,就評分規準和課堂評量應用的範例加以介紹說明。 第七章「數學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範例(二)」,舉例從課堂討論蒐集學生對任務的發想及生成產出的解題表現,加以彙整後,進行課堂評量的範例說明。 讀者可按部就班從頭至尾綜覽,掌握數學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之精髓與要領,從完整之輪廓培養數學教學的態度與習慣;亦可挑選所需範例配合課堂應用,激發和創造有效之策略與方法,以做出有效且客觀之教學決策,提升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和成就。 目錄 第一章 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 第二章 數學素養與探究教學 第三章 數學素養的評量 第四章 課堂評量 第五章 課堂教學與評量的設計應用 第六章 數學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範例(一) 第七章 數學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範例(二)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 國文閱讀理解三○○則 作者:李飛、徐弘縉、陳漢鄂 出版日期2021/10/00 ISBN: 9789571437910 出版社:三民 書籍簡介: 一、語錄體類 菜根譚 洪應明 幽夢影 張 潮 顏氏家訓 顏之推 二、寓言故事類 莊 子 莊 周 韓非子 韓 非 郁離子 劉 基 三、史學類 戰國策 劉 向 四、筆記類 說 苑 劉 向 世說新語 劉義慶 五、哲學類 老 子 老 聃 荀 子 荀 況 墨 子 墨 翟 六、蒙學類 幼學瓊林 程登吉 三字經 王應麟 七、小說類 水滸傳 施耐庵 三國演義 羅貫中 紅樓夢 曹雪芹 八、韻文類 唐宋詩詞 自我評量答案暨解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語文教育的設計是動態的拔河過程,必須考量價值的堅持與時代的需求,因此,精神與實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這些問題絕非是臺灣所獨有,各國同樣面臨實用化、現代化、國際化的趨勢,我們也不禁好奇:各國又是如何拿捏分寸? 本書集各領域專家切磋研商,借鏡各國如何施行語文教育,達到自我省視之效果。包括日、韓、馬來西亞、臺灣。對臺灣的審視則以跨族群(布農族、賽德克族)、跨語言(國語、臺語、客語)、跨學制(兩岸、大學中文教育)為標的,邀請專家蒞臨發表,共分四大主題,包括: 主題一:跨國借鏡:韓國、馬來西亞的語文教育 主題二:語文教育的人文價值與實用功能 主題三:大學的國語文教育 主題四:母語教學的實踐 除此之外,還邀請何萬順教授(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講座教授),在會前進行「國語文的國際視野和語言價值觀」專題演講。何教授敏銳指出「國語」一詞在臺灣的複雜意涵,並且針砭臺灣推動英語教育的盲點。 會後則辦理「學術、教育、出版三角座談會」,由李威熊教授主持,邀請奇異果、南一書局、翰林、龍騰等國文科主編,從教科書的編撰探討近年臺灣國語文教育的趨勢。 再回頭反問:什麼是國語文教育的目標?又該如何達到此目標?也許永遠不會有最終且唯一的答案,但拋出提問、激發反思、帶來改變,這些過程本身就是彌足珍貴的回答。 目錄 目錄 專題演講 國語文的國際視野與語言價值觀/何萬順 序 追尋的過程就是回答/徐培晃 主題一 跨國借鏡:韓國、馬來西亞的語文教育 教科書所收錄的外國文學篇章:從韓國國、高中國文課本談起/(韓國)金尚浩 立基於「華文」的華文教育初探—以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高中華文課本為例/(馬來西亞)管偉森 馬來西亞華文獨中的「華文教育」之爭辯:以「霹靂華文獨中復興運動」後的辦學路線之爭為核心/(馬來西亞)關啟匡 主題二 語文教育的人文價值與實用功能 解構譯體:思果論現代中文的歐化現象—國語文教學角度的考察/高大威 語文教育的人文價值理想與語文實用功能之間斷落的連結/陳達武 主題三 大學的國語文教育 思考了沒?問題導向學習法融入「大學國語文」課程/林俞佑 「深度討論」教學模式對國語文課堂學習成效之探究/紀俊龍 論兩岸三所高校的中文寫作教學/張期達 臺灣大學生國語文素養評量的國際取向與在地發展/楊裕貿 主題四 母語教學的實踐 臺灣學、SDGs融入核心素養ê中學臺語課程教材編寫探究/丁鳳珍 臺灣原住民族幼兒園實施沉浸式族語教學之研究—以屏東縣有愛幼兒園為例/(賽德克族)梁有章 (以上主題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大學國文好好用【正式發行版】 ISBN13:9786263170384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逢甲大學國語文教學中心主編 裝訂/頁數:平裝/356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21/09/01 中國圖書分類:中國國文課本 語文教育因時代、學制、受眾等需求不同,表達應用、美感薰陶、人文思辨、道德教化、文化傳衍等需因地制宜,隨時變通。不存在完美的教材,卻可追求當前適用的教材,以此審視國語文教學,在大學階段,面對不同院系的學生,也該不斷對焦,調整定位。 本書回應各院系對語文實用的需求,以主題實作的概念規劃課程,分為「核心敘述能力」、「實作技術規範」兩大篇,共十章、三附錄,強調敘述原理,透過選讀內容呈現人文價值面向。 核心敘述能力篇:分成結構式敘寫、形象描寫、議論文、講故事、劇本編寫,共五單元。 實作技術規範篇:分成摘要與懶人包、開箱文與導覽、人物採訪寫作、自傳、論題發想與研究計畫寫作,共五單元。 三篇附錄,分成簡報、書信、辯論,共三單元。這三者都意味著與對象的溝通:向他人報告資訊、與他人文字溝通、與他人口語溝通。 將語文的訓練回歸到人際溝通的場域,有進退應對的禮節、有因事制宜的呈現形式、有多元反思的人文價值,透過文字表達與口語溝通,希望達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禮、言文行遠的目標。 目次 教材設計說明 核心敘述能力 第一章 你好carry—結構式敘寫法/王惠鈴 壹、什麼是「結構」? 貳、如何掌握「結構」的概念進行閱讀? 參、如何敘寫出具備完整結構的作品? 肆、運用思考法,分析選文如何組織其結構﹖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 第二章 籠天地於筆端—形象描寫/徐培晃 壹、具體形象的描寫 貳、如何掌握「形象描寫」的概念進行閱讀? 參、空間形象的描寫 肆、空間形象:帶領讀者進入描述的世界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 第三章 凝視現象成觀點—議論文寫作/林俞佑 壹、什麼是「議論」? 貳、如何掌握「議論」的概念進行閱讀? 參、如何敘寫觀點清楚的作品 肆、閱讀及分析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 第四章 事情不單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講故事/徐培晃 壹、把事件講成故事 貳、如何將生活事件講成故事 參、如何講故事 肆、從故事的世界窺視人性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 第五章 畫面與故事交織的魅力—劇本編寫/鐘文伶 壹、什麼是劇本 貳、從文學素材到劇本 參、寫劇本的要訣 肆、劇本閱讀及分析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 實作技術規範 第六章 長話短說、明說、簡單說—摘要與懶人包/徐培晃 壹、什麼是摘要/懶人包 貳、閱讀注意事項:以摘要寫作為例 參、如何製作懶人包 肆、閱讀及分析:以懶人包製作為例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 第七章 好東西就是要分享—專業開箱文/佘風 壹、什麼是開箱文? 貳、閱讀注意事項:以手機開箱文為例 參、如何寫作 肆、閱讀及分析:以空間導覽為例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 第八章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人物採訪寫作/徐培晃 壹、人物採訪寫作的要點 貳、基礎人物採訪寫作 參、人物報導的寫作技巧 肆、報導文學式人物採訪寫作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 第九章 我就是你們在找的人—自傳完全攻略/王惠鈴 壹、什麼是自傳 貳、閱讀自傳的注意事項 參、如何寫作自傳 肆、閱讀及分析自我介紹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 第十章 實現夢想就從計畫開始—論題發想與研究計畫寫作/林韻柔 壹、什麼是研究計畫 貳、論題發想的幾個原則 參、如何進行研究計畫的擬定與寫作 肆、閱讀及分析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 捌、附錄範例 附錄一 專業溝通與表達攻心術—簡報製作/余風 壹、什麼是簡報 貳、簡報範例 參、簡報策略 肆、簡報設計 伍、簡報與表達 陸、參考資料 柒、延伸閱讀 捌、作業練習 附錄二 人情練達是文章—基礎應用書信/廖崇斐 壹、無處不在的應用文:書信 貳、一封信的份量:寫信前先想想 參、校園中的應用文:學生書信習慣 肆、手寫的溫度:尺牘 伍、參考資料 陸、延伸閱讀 柒、作業練習暨書法欣賞 附錄二 吾將上下而求索—辯論入門/查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