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58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特色 本書與一般社會學教科書最大的不同在於跳脫傳統介紹各類社會制度的框架,以學習社會學家的思考角度出發,採循序漸進、累積分析技能的方式,引導學習者從提出好的社會學問題開始,佐以對近期社會學理論、觀點及研究發現的理解後,思考研究假設,並發展適當的研究方法,以探究當代社會各種重要且複雜的現象及議題,如性別、種族及族群、家庭、組織、教育、媒體、貧窮、犯罪、移民、宗教及現代化等。 內容循序漸進:各章都從一個有趣或令人困惑的社會現象開始,啟發學習者進一步探究的興趣,然後說明這些現象應有的概念、理論、研究方法等,培養學習者社會學想像及思考的能力。 結合理論與實證:強調社會學分析是建立在理論及實證研究基礎上的科學性活動。 近期跨社會比較:著重介紹近期社會學理論與觀點、各類研究方法與策略,以及跨社會之研究發現。 CSI 三大主題為基礎:以文化(culture)、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及不平等(inequality)為基礎共通主題,介紹規範、團體、網絡及階層化等重要社會學概念,並在這些概念的整合基礎上,探究社會生活中重要的議題。 適用課程︰「社會學」、「社會學概論」、「社會學導論」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大學、技專校院,大學部學生及非社會學本科但對社會學有興趣的研究生。 目錄 PART 1 像社會學家般的思考 第01章 提問 1.1 社會學觀點 1.2 社會問題 1.3 社會學的三個目標 1.4 三種社會學的提問 1.5 舉出良好社會學提問的藝術 1.6 社會學與常識 1.7 社會學作為累積的科學 第02章 理論 2.1 出生月分與運動成就 2.2 理論與解釋 2.3 什麼是有用的社會學理論? 2.4 涂爾幹的自殺論 2.5 概念 2.6 因果關係 2.7 概念模型 2.8 形式模型 第03章 方法 3.1 你的智慧型手機讓你變笨了嗎? 3.2 測量品質 3.3 外在效度 3.4 內在效度 3.5 探索性研究 3.6 質性與量化方法 3.7 個案研究 3.8 行政資料研究 3.9 調查研究 3.10 大數據研究 3.11 實驗研究 3.12 重複性研究 第04章 觀點 4.1 社會學觀點的起源 4.2 社會學主題與課題 4.3 因果解釋或主觀理解 4.4 多層次架構 PART 2 文化 第05章 意見 5.1 《哈利波特》為何如此受到歡迎? 5.2 自我實現預言 5.3 從眾 5.4 訊息性與規範性社會影響 5.5 社會學習理論 5.6 人氣與文化產品 5.7 創新的擴散 第06章 規範 6.1 大學生狂歡豪飲:一個社會問題? 6.2 什麼是社會規範? 6.3 社會控制理論 6.4 內化規範 6.5 法律規範 6.6 為什麼會有規範出現? 6.7 文化適應失調與規範變化 6.8 群體區辨的動態 PART 3 社會關係 第07章 網絡 7.1 友誼悖論 7.2 個人網絡 7.3 網絡大小與樞紐 7.4 網絡密度與遞移性 7.5 小世界現象 7.6 網絡變遷:社群消失? 7.7 網絡與社會凝聚 7.8 網絡與社會資本 第08章 團體 8.1 團體既團結又分化 8.2 群體隔離 8.3 群體隔離的原因 8.4 內團體偏私 8.5 社會脈絡與內團體偏私 8.6 團體威脅理論 PART 4 不平等 第09章 階層化與流動 9.1 什麼會讓你幸福快樂? 9.2 社會階級與地位 9.3 收入與財富 9.4 階層化的長期變化 9.5 社會流動 9.6 先賦與成就 9.7 現代化與流動理論 9.8 文化再製理論 9.9 大亨蓋茲比曲線 第10章 資源 10.1 人力資本 10.2 社會資本 10.3 團體隸屬與歧視 10.4 成就、機會與回報的不平等 10.5 性別不平等 PART 5 課題 第11章 移民與整合 11.1 移民與整合:一個社會問題? 11.2 國際遷移 11.3 何謂「整合」? 11.4 整合:隨著時間而變化? 11.5 整合:社會脈絡的效果? 11.6 個案研究:榮譽文化 11.7 整合:選擇性效應或溢出效應? 11.8 居住隔離的動態過程 第12章 現代化 12.1 世界正變得愈來愈糟嗎? 12.2 財富與健康 12.3 和平與安全 12.4 理性化 12.5 科技進步 12.6 科學化 12.7 麥當勞化 12.8 價值觀變遷 12.9 人口變遷 12.10 現代化的動態發展 第13章 宗教 13.1 什麼是宗教? 13.2 宗教是否解決了人類合作的問題? 13.3 宗教的定著性因素 13.4 西歐的世俗化 13.5 現代化與世俗化 13.6 存在不安全感理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社會科學概論:多元觀點的透視(第二版) 作者:謝國斌, 何祥如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15/07/00 ISBN:9789864300402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讀者認識有趣且多元之社會科學知識領域,適合社會科學的初學者閱讀,以及大專院校做為通識課程教材。 做為社會科學最初步的入門書籍,作者以相當通俗白話的口吻撰寫,並沒有像一般的社會科學論著一樣,做引經據典的長篇論述或統計數據的引用。全書以社會科學「多元觀點」的本質為軸線,作為串連不同學門的基礎,這是本書最大的特色。 全書共十六章,第一章至第六章勾勒出社會科學知識領域的大致樣貌,第一章先介紹社會科學的意義並闡釋多元觀點的精神;第二章以國家起源為例,介紹社會思想家的觀點;第三章介紹孔德、涂爾幹、韋伯等重要的社會科學思想家;第四章闡明科學哲學的意義及典範;第五章及第六章分別講述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著手進行研究。 第七章起介紹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中十分重要的基礎學門,其中第七章到第九章闡述社會學的意義及社會階層、族群關係等社會學的重要議題;第十章與第十一章介紹政治的基本概念及民主政治;第十二至十五章則各以一章引導讀者認識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與、國際政治經濟學。這些學門雖然還無法構成社會科學知識領域完整的形象,但相信已足以勾勒出大致的樣貌。希望本書除了能讓讀者得到一些知識的累積之外,也能有系統地建構出社會科學知識領域的大致樣貌,並培養其批判思考的能力。 第二版對於第一版中某些論點加以強化、補足,並依最新資訊及社會科學的發展更新內容,期能以更完整、更新穎的面貌就教於讀者。 目錄 Chapter 01導論 第一節 社會科學的意義 第二節 社會科學的科際分工與整合 第三節 多元觀點的透視 第四節 多元觀點教與學的幾個建議 Chapter 02 社會思想家的觀點—以國家的起源為例 第一節 KWL學習策略 第二節 思想家對國家的看法 第三節 三位思想家國家論之比較 Chapter 03 重要社會科學思想家 第一節 孔德(Auguste Comte, 1798 -1857) 第二節 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 第三節 韋伯(Max Weber, 1864-1920) Chapter 04 科學哲學 第一節 科學哲學的意義 第二節 典範的意義 第三節 科學哲學的四大典範 Chapter 05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打開社會科學之門的工具箱 第三節 常見的社會科學資料蒐集方法 Chapter 06 社會科學研究者之養成 第一節 研究前之準備工作─問自己四個問題 第二節 研究的類型 第三節 研究的途徑 第四節 效度與信度 第五節 研究計畫之擬定 Chapter 07 社會學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學? 第二節 社會學的四大理論觀點 Chapter 08 社會學的重要議題(一):社會階層 第一節 社會階層的定義與觀點 第二節 社會階層制度 第三節 社會階層的劃分 第四節 社會階層流動 Chapter 09 社會學的重要議題(二):族群關係 第一節 族群的定義 第二節 族群的形成與維繫 第三節 族群關係 第四節 族群同化的層面 Chapter 10 政治學(一):政治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多元的政治定義 第二節 綜合性的政治定義 第三節 政治運作的場合 Chapter 11 政治學(二):民主政治 第一節 民主政治的意義 第二節 多元的民主政治型態 Chapter 12 人類學 第一節 人類學的意義 第二節 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節 本土人類學的議題─台灣的南島民族 第四節 文化多樣性的重要 Chapter 13 心理學 第一節 什麼是心理學? 第二節 多元的心理學模式 第三節 其他重要心理學理論 Chapter 14 教育學 第一節 教育學的意義與觀點 第二節 台灣教育制度的發展 第三節 教育的功能 第四節 多元的智能與機會 Chapter 15 國際政治經濟學 第一節 經濟學的意義與範疇 第二節 經濟發展 第三節 有錢的國家與貧窮的國家 第四節 經濟發展與危急的地球 Chapter 16 社會科學研究者之養成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何謂研究者? 第三節 成為合格研究者的蛻變歷程 第四節 認清社會科學多元的本質 第五節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