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學(概要)選擇題狂作題本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概要)狂作題本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人資觀點一次上手
海量考題一網打盡
學理實務一目了然
考試方向一針見血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第一本解題書
本書以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考點為編寫主軸,並以人事法規與人資實務發展為輔,相信它能成為幫助您上榜的關鍵與希望!
一次融合重點觀念、人事法規與解題引導
一次綜整各考點之重點觀念,再就解題方向為引導教學,並補充相關人事法規,為您節省大量備考時間。
大量歷屆考古題一網打盡
大量收錄相關考科精選考古題,並給予作答關鍵提示與擬答示範,引導您於備考、衝刺階段迅速掌握解題思路,並可下筆訓練題感。
論述結合豐富學理基礎與實例
以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為基礎,內容詳盡、旁徵博引,並提供豐富實例與圖表幫助您理解,重點觀念全部掌握。
精準預測命題方向
以人資學理觀念、命題大綱與歷屆考點為基礎,精準預測未來命題方向,幫助您在考場上見招拆招、無所畏懼,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快速上榜!
【目錄】
自 序
本書使用指南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命題大綱
第1章 人力資源管理概論
重點觀念大聲說
考點1 人力資源管理概要
考點1-1:易 人力資源管理意涵與範疇(110薦任(人資管理))
考點1-2:易 人力資源管理之角色與功能(106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1-3:中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職責與職能(102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1-4:難 硬式人力資源管理與軟式人力資源管理(98年地特三(人資管理))
考點2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SHRM)
考點2-1:中 策略人力資源管理之概念(102薦任(人資管理))
考點2-2:難 策略人力資源管理之概念變化題型(105地特三(人資管理))
考點2-3:難 策略人力資源管理之能力(108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2-4:難 人事行政與策略人力資源管理之比較(自創題)
考點2-5:難 人力資源管理之轉型趨勢(101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3 人力資本
中 人力資本之意涵與特性(98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4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考點4-1:中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運作意涵與特色(108地特三(公共管理))
考點4-2:難 公共人力資源運用之原則(107原民三(考銓))
考點4-3:難 公部門人資人員的職能與限制(改編自107地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4-4:中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趨勢與挑戰(改編自107高考(人資管理))
第2章 我國人事制度與公務人員
重點觀念大聲說
人事法規小提醒
考點1-1 人事分類制度(或稱為文官分類制度)
易 品位分類制與職位分類制(111地特四(考銓))
考點1-2 我國現行人事分類制度
中 官職併立制之內涵與影響(100升官等(考銓))
考點2 人事機構體制分類
難 幕僚制、獨立制概述與我國人事體制評析(106普考(考銓))
考點3 我國現行人事機構體制
中 我國憲政體制下的人事體制評析(104身障三(考銓))
考點4 政務官與事務官比較
難 政務官、政務人員與公務人員(111高考(考銓))
考點5 功績制原則
難 功績制原則與應用(103身障三等(考銓))
第3章 公共人力資源規劃與工作分析
重點觀念大聲說
考點1-1 (公共)人力資源規劃
中 人力資源規劃內涵與流程(104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1-2 人力資源規劃之人力供需評估方法
中 內部現有人力供給分析法(102地特三等(人資管理))
考點2 員額評鑑
考點2-1:中 員額評鑑對機關之意義(功能)、辦理原則與內涵(107地特四(考銓))
考點2-2:易 應裁減或移撥員額至其他機關的情況(106退役四(考銓))
考點2-3:中 員額評價評鑑範圍、執行程序和結果運用之意涵(110地特四(考銓))
考點2-4:難 人事法規與人力資源規劃之整合題型(改編自111地特三(考銓))
考點3 工作分析
考點3-1:中 工作分析、工作說明書與工作規範(109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3-2:中 工作分析之執行步驟(105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3-3:中 工作分析之資料蒐集方法(102地特三等(人資管理))
第4章 公共人力資源招募與甄選
重點觀念大聲說
人事法規小提醒
考點1 人員招募
考點1-1:中 招募管道與優缺點分析(改編自93郵政升資(人資管理))
考點1-2:中 內陞制或外補制之優缺點(改編自99地特三(人資管理)、104原民三(行政學))
考點1-3:難 行政機關之人力招募管道(109高考三(考銓))
考點1-4:難 草擬職務說明書(改編自103高考(考銓))
考點2-1 甄選方式
中 面試模式與其優缺點(108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2-2 人員甄選
考點2-2:中 面談之常見謬誤與預防錯誤作法(改編自101高考(人資管理)、 98地特三(人資管理))
考點2-3:中 評鑑中心法之運作與優缺點(109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2-4:中 考試效度(改編自105地特三(人資管理)、 96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3 公務人員甄選
考點3-1:中 公務人員考試種類(改編自100身心三(考銓)、 102普考(考銓概要))
考點3-2:中 公務人員口試種類(110地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3-3:中 公務人員考試制度特色(108退役四(考銓概要))
考點3-4:難 整合題型:公務人員考試制度之問題與改進建議((自創題))
第5章 公部門任用與遷調
重點觀念大聲說
人事法規小提醒
考點1 公務員任用
考點1-1:易 任用之要件(改編自100身障四(考銓概要)、111地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1-2:中 任用程序(109地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1-3:中 任用、選才的原則(改編自107身障三(考銓))
考點1-4:中 初任與升調、內陞制與外補制(107高考(考銓))
考點1-5:易 權理之範圍(107普考(考銓概要))
考點1-6:難 整合題型:外補或考試分發之程序與應用(111高考(考銓))
考點1-7:中 職系轉換的方式(109地特三(考銓))
考點2 公務人員遷調
考點2-1:易 職務輪調之定義與內涵(100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2-2:難 職務輪調之優劣分析與作法(108桃捷(人資管理))
考點2-3:中 公務人員之調任規定與限制(105地特三(考銓))
考點2-4:易 商調之範圍(110退役三(考銓)))
考點3 公務人員陞遷
考點3-1:中 陞遷之意涵與程序(108地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3-2:易 陞遷之基本原則和實施範圍(106退役四(考銓概要))
考點3-3:難 整合題型:陞遷之條件與合理性(109高考(考銓))
考點3-4:難 整合題型:任用與陞遷制度之問題(改編自105高考(考銓))
考點3-5:中 整合題型:女性玻璃天花板問題(103地特四(考銓概要))
第6章 公部門訓練、進修與職能觀點
重點觀念大聲說
人事法規小提醒
考點1 訓練學理觀念
考點1-1:易 訓練流程(106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1-2:中 訓練需求分析(103地特三(人資管理))
考點1-3:易 實施訓練方法(改編自107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1-4:易 訓練成效評估(107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1-5:難 成人學習理論內涵(自創題)
考點2 公部門訓練工作
考點2-1:易 公務人員訓練種類與內涵(103原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2-2:難 擬定訓練計畫與執行步驟(103高考(考銓))
考點2-3:難 擬定具體訓練計畫(110地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2-4:難 公務人員訓練制度的問題(改編自107地特四(考銓概要)、 107身障三(考銓))
考點3 訓練與職能綜合考題
考點3-1:難 員工參與教育訓練的動機:Boshier一致性模型(105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3-2:中 職能冰山模型(改編自105台酒(人資管理))
考點3-3:難 職能之內涵連結各項人資功能(110地特三(考銓))
第7章 公部門績效管理
重點觀念大聲說
人事法規小提醒
考點1 績效管理觀念
考點1-1:易 績效管理流程(103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1-2:易 績效評估目的(110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1-3:中 績效評估方法:特徵(質)、行為與結果(105地特三(人資管理))
考點1-4:中 傳統績效評估工具(106年高考三(人資管理))
考點1-5:中 360度績效評估(110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1-6:中 績效評估偏誤(108高考三(人資管理))
考點2 公務人員考績
考點2-1:中 考績與其他人力資源管理功能之連結(改編自109年普考(考銓概要))
考點2-2:中 考績之決定程序(107原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2-3:中 考績之效果與權益影響(111普考(考銓概要))
考點2-4:易 考績之效果與救濟(105年高考三(考銓))
考點3 考績制度改革
考點3-1:難 考績制度之問題與改善建議(自創題)
考點3-2:中 考績制度之特色與問題(108身障三(考銓))
考點3-3:難 考績項目之規定與修正建議(103身障四(考銓概要))
考點4 問題員工處理
難 工作績效不佳員工之處理(自創題)
第8章 薪酬與退撫制度
重點觀念大聲說
考點1 薪酬管理
考點1-1:中 薪酬內涵(改編自107台酒(人資管理))
考點1-2:易 薪資公平原則(98中印(人資管理))
考點1-3:易 薪資決定因素(96郵政升資(人資管理))
考點1-4:中 績效薪資與年功薪資(96公路升資(人資管理))
考點1-5:中 薪資設計步驟(104薦任(人資管理))
考點1-6:中 工作評價方法(108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2 公務人員俸給
考點2-1:易 俸給種類與內涵(100身障四(考銓概要))
考點2-2:中 保障法之俸給與工作條件規定(108年地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2-3:難 俸給之原則、方案與決定因素(111地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2-4:中 俸給起敘規定(106地特三(考銓))
考點2-5:中 「雙重失衡」現象(103地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2-6:難 Milkovich和Neman之策略性待遇架構(110退役三(考銓))
考點2-7:難 待遇制度之問題與改進(110原特四(考銓概要))
考點2-8:難 待遇調整機制之問題與改進(108高考(考銓))
考點2-9:中 調任人員俸給規定(101地特三(考銓))
考點3 公務人員退撫與資遣
考點3-1:易 公務人員退休制度與功能(108原特三(考銓))
考點3-2:中 確定給付制、確定提撥制比較(103高考(考銓))
考點3-3:難 公務人員個人專戶制(自創題)
考點3-4:中 資遣公務人員之要件與程序(108地特三(考銓))
第9章 公部門福利制度
重點觀念大聲說
考點1 員工福利之範疇與功能
中 員工福利的類型與功能(自創題)
考點2 彈性福利方案
難 彈性福利方案之意涵與應用(自創題)
考點3 員工協助方案
考點3-1:易 員工協助方案的定義與內容(109警察三等(人資管理))
考點3-2:中 員工協助方案的步驟(改編自100特警(人資管理))
考點4 公部門福利制度
難 公部門福利制度的問題與建議改進之道(自創題)
第10章 激勵、領導與職涯發展
重點觀念大聲說
考點1 激勵理論與實務
考點1-1:易 激勵保健因素理論(109高考三(人資管理))
考點1-2:中 三需求理論與應用(105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1-3:中 工作特徵模型(101高考三(人資管理))
考點1-4:易 公平理論(改編自111警察三(人資管理))
考點1-5:中 期望理論(改編自105年高考三(人資管理))
考點1-6:易 增強理論(自創題)
考點1-7:難 應用職能理論與激勵理論於人事業務(106年普考(考銓概要))
考點1-8:難 公部門於激勵員工之困難與建議方式(自創題)
考點2 領 導
考點2-1:中 領導之內涵與類型(自創題)
考點2-2:中 木桶理論之領導應用(102年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3 職涯發展
考點3-1:易 組織為生涯發展之目的(改編自109中印、中造(人資管理))
考點3-2:中 職涯管理的步驟與責任(108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3-3:難 整合知識管理與學習型組織概念(104高考(人資管理))
第11章 其他人力資源管理議題
重點觀念大聲說
考點1 公共服務動機
考點2 組織公民行為
考點3 個人與工作適配
考點4 繁文縟節
考點5 人力資源計分卡
中 人力資源計分卡內涵(102高考(人資管理))
考點6 職場安全與健康
考點7 工作壓力管理
中 工作壓力來源與處理方式(改編自110台酒(人資管理))
考點8 情緒勞動
考點9 工作與生活平衡
考點10 公部門勞資關係
考點10-1:中 公務人員協會之適用與協商等規範(107高考(考銓))
考點10-2:中 公務人員協會之建議與協商事項(108地特三(考銓))
考點10-3:難 禁止公務人員罷工與結社自由(110薦任(考銓))
考點11 多元(樣)化管理
考點12 平等就業機會政策
考點12-1:難 平等就業機會內涵與規定(109高考(考銓))
考點12-2:難 平等就業機會政策與蘊含價值(107原特三(考銓))
考點13 代表性官僚
中 消極代表性與積極代表性(111原特三(考銓))
考點14 行政中立規範
考點14-1:易 行政中立內涵與規定(107普考(考銓概要))
考點14-2:中 政治中立具體規範(112高考(考銓))
考點14-3:難 行政中立之實踐(109普考(考銓概要))
考點15 公務員懲戒規範
考點15-1:中 懲處與懲戒之比較(改編自109地特三(考銓)、 104薦任(考銓))
考點15-2:中 免職處分、免除職務處分與撤職處分(改編自104高考(考銓))
考點15-3:中 懲戒處分類別與併為處分(107普考(考銓概要))
考點16 員額精簡
考點17 人力流動與離職
中 人員離職之組織成本(改編自108台酒(人資管理))
考點18 科技化人力資源管理
考點19 循證化人力資源管理
考點20 公部門未來人力資源管理之挑戰與展望
立即查看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概要)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不同於傳統思維,完全參照考選部全新公布之命題大綱方向撰寫,內容綜合公共行政以及人力資源管理之觀點,呈現公共人力資源管理之特質,並搭配政府制度實務運作加以輔助說明,提供學習架構以及精選試題,引導考生深度思考的方向,提升應考實力。
本書特色如下:
一、以命題大綱為主幹,綜覽近20年來與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有關的政府研究報告及學術期刊後加以編寫。
二、在理論可對應到的範圍內,適度運用目前公務人事制度(包含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規定加以舉例,強化與實務的呼應,並且藉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及勞動關係研究補足公共行政研究仍未及之處。
三、整理具有練習價值的歷屆試題,橫跨「人力資源管理」、「人事行政學」、「現行考銓制度」及「各國人事制度」,只要是與命題大綱有關的題型均加以收錄,並提供重要試題的作答範例。本書不是解題書,但是可以協助考生找到答題的方向。
【目錄】
第一章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第一節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
第三節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演變與特性
第四節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者
第五節 憲法與政府人力資源管理
第六節 人力多元化與弱勢優惠措施
第七節 工作激勵理論應用
第八節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與人力資本
試題大觀園
第二章 政府人力資源規劃與招募遴選
第一節 工作分析與職能分析
第二節 人力資源規劃
第三節 人力招募
第四節 人力遴選
第五節 人力流動與離職
試題大觀園
第三章 政府員工工作績效評估與管理
第一節 策略性工作績效管理
第二節 工作績效評估的流程
第三節 工作績效評估結果的運用
第四節 工作績效不佳員工的處理
試題大觀園
第四章 政府人力資源訓練與發展
第一節 成人學習理論
第二節 組織學習
第三節 訓練發展計畫規劃與需求評估
第四節 訓練發展的成效評估
第五節 關鍵人力培育與生涯發展規劃
試題大觀園
第五章 政府整體性待遇管理
第一節 策略性待遇
第二節 薪資結構設計
第三節 績效薪設計與實施條件
第四節 法定性與彈性福利措施
試題大觀園
第六章 政府友善工作職場與勞資關係
第一節 工作與生活平衡
第二節 員工協助方案
第三節 職場衛生與安全
第四節 勞資關係與工會
第五節 憲法基本權利與服務行為管理
試題大觀園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為兼具「體系」與「爭點」的參考書,適合作為打底之用,因此對於憲法較不熟悉、或是在看解題書之前,可以以這本書作為基礎入門,一方面能建立完整架構、活學活用,二方面能夠熟悉所有重要與常考的爭點,掌握高分上榜關鍵。本次改版增補許多實務見解及學術文章,其中增補最多的部分,就是國會改革修法的相關爭議。作者幫同學們整理分析國會改革法案爭議的相關實務及學說重點,使同學們能迅速掌握國會改革修法的相關憲法考點。
承如前述,本書最大的特色即是在於將「體系」與「爭點」結合,因此除了將憲法內容分為「憲法總論」、「基本權」、「權力分立」與「憲法訴訟」等四編外,每編中更是依照主題細分為不同章節,而每個章節都有以下三部分:
章前爭點體系架構圖
每章節開頭都有該章的體系架構,並標示哪些區塊有重要爭點,各章重點一目瞭然,學習成效事半功倍。
爭點解說
完整收錄所有最新、經典爭點,並針對每個爭點,以淺白的文字詳細說明其問題緣起、相關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判決、學說見解等。
指標範題印證理論
每章章末都附有該章的指標精選試題,並輔以答題關鍵,以利讀者練習分析考題爭點,並充分掌握出題趨勢。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 《憲法解題書》,書中收錄歷年來國考、法研所的最新與重要試題,用來檢驗學習的效果,確認是否真能看出考題爭點、並將所學的憲法知識轉化為考卷上的文字。
【目錄】
第一編 憲法總論
第一章 憲法的基本價值決定
第二章 憲法解釋、憲法變遷與憲政慣例
第三章 基本國策
第二編 基本權
第一章 基本權總論
第二章 基本權限制之違憲審查架構
第三章 平等權
第四章 人身自由
第五章 居住遷徙自由
第六章 (廣義)言論自由
第七章 宗教自由
第八章 社會權總論與生存權
第九章 工作權
第十章 財產權
第十一章 訴訟權
第十二章 參政權
第十三章 未列舉權
第十四章 人民之憲法義務
第三編 權力分立
第一章 權力分立總論
第二章 我國政府體制
第三章 總統
第四章 行政院
第五章 立法院
第六章 司法院
第七章 考試院與監察院
第八章 地方自治
第四編 憲法訴訟
第一章 違憲審查制度導論
第二章 聲請釋憲程序
第三章 審查程序之進行
第四章 裁判的類型與效力
第五章 違憲審查之抗多數決困境
立即查看
高普115-大法官釋字&憲法判決白話工具書─主題式表解暨試題觀摩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29個主題式整理
在各專題整理上,每號釋字以先提示解釋爭點、審查基準、解釋結論及簡短理由,並擷取理由書、意見書重要見解及關鍵字,以達成使考生迅速有效吸收重點之目的。
※表格歸納比較相關釋字
運用表格比較,快速背誦所需考試記憶重點。更進一步認識釋字理由、協同意見、不同意見等,作為讀者答題之思考泉源,進而使此書不管在高普以至司律考試中皆有所用。
※特別收錄憲法訴訟法專章+最新憲法判決
因應108年1月4日修正名稱及全文95條;並自111年1月4日施行,特別整理分析新修相關規定。
【目錄】
主題一 憲法前言
主題二 基本權總論
主題三 人性尊嚴
主題四 平等權
主題五 人身自由、不受軍審自由、居住遷徙自由
主題六 言論自由
主題七 應考試、服公職權
主題八 通訊傳播自由、秘密通訊自由
主題九 集會結社自由
主題十 學術自由
主題十一 宗教自由
主題十二 生存權
主題十三 工作權
主題十四 財產權
主題十五 參政權
主題十六 訴訟權、特別權力關係
主題十七 概括基本權
主題十八 人民義務
主題十九 國家賠償&損失補償
主題二十 權力分立總論
主題二一 總統、行政權
主題二二 立法權
主題二三 司法權
主題二四 考試院
主題二五 監察權
主題二六 地方自治
主題二七 基本國策
主題二八 釋憲程序與效力
主題二九 憲法訴訟專章
附錄 最新試題
立即查看
憲法學的新視野(二)憲法科際整合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前三篇處理憲法解釋與憲法理論在論證結構上的關連,其中蘊含一個想法,認為法解釋無法不納入對於社會現實的描述與考量,可以說已經涉及法的科際整合研究。第四與第五篇則處理作為繼受法學之憲法釋義學的方法論問題,這個問題意識早就出現在討論「價值秩序」的第一篇論文,所要反省的是直接將法學移植當作比較法學的學術慣習,並在不否認繼受法學的歷史存在與其貢獻的前提之下,思索如何建立一種具有自主性與在地性的憲法學。最後兩篇論文則已經超出憲法學的領域,前者討論當代德國法哲學暨公法學者Robert Alexy的法理論,由於他具體處理的問題都在憲法學領域,因此可視為運用法理論於憲法學所開展的極佳範例,十分具有參考價值。後者則從傳統德國法學方法論的困境出發,將眼光轉移到英美法學對於法律思維的探討,試圖為法學方法論找到另一個觀察與分析的角度,對於憲法解釋的議題亦能提供一些參考。
【目錄】
第一篇 跨學科法學研究的方法論反思
第一章 憲法之「科際整合」研究的意義與可能性──一個方法論的反思
第二章 台灣法學典範的反思──從德國當代法科學理論的興起談起
第三章 法釋義學與法學的多元化──從《思與言》五十年所反映的台灣法學研究發展談起
第四章 打開台灣法學史的月光寶盒—─對《建構台灣法學》一書的幾點反思
第二篇 社會與歷史取向的憲法學
第五章 多元族群、國家認同與台灣的憲政改革
第六章 台灣憲政秩序的規範效力──一個立基於系統理論的初步考察
第七章 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制度的歷史發展與憲法基礎
第八章 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制度的變革──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化?
第九章 台灣憲法變遷的憲法學考察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導讀
✧誰需要這本書?
▪︎ 主要面向
「司法官、律師考試」、「法律系轉學考」及「法研所考試」。
▪︎ 使用素材
釋憲實務(更新至憲法法庭113憲判9決)、學術文獻及教科書。
▪︎ 內容安排
盡可能詳細說明基本概念及釋憲實務,並在這個基礎上補充新興議題、進階爭點,
適合打底、全面認識我國憲法爭議,且能藉由本書深入理解各章節所涉及的爭議。
✧本書的核心理念──由抽象到具體地介紹憲法
▪︎ 循序漸進
從最基本的概念背景、內涵,到各概念如何操作、衍生出何種討論及爭議,最後
帶到我國曾發生的釋憲實務或爭議。
▪︎ 從抽象到具體
讓讀者們不只理解抽象的概念、理論,更能知曉這些概念及理論在個案中的運用、
操作,及它們在我國實務上的具體呈現方式,使憲法的學習不再淪為「打高空」。
✧特殊體例介紹
▪︎ 專題討論──經典
傳統、經典的考點,是每位同學都應該熟練掌握的爭議與概念。
▪︎ 專題討論──熱門
考試較常出現的熱門爭議與概念,透過「問題意識」的精準提出,釐清爭議問題
的背景、脈絡,並就釋憲實務及學說見解詳細說明。
▪︎ 專題討論──進階
考試相對不常出現的進階爭議與概念,行有餘力的讀者們可以挑戰看看;至於想
要報考法研所的同學們,這個部分千萬不能錯過哦!
✧釋憲實務總整理
▪︎ 綜合整理
統整、歸納各個釋憲實務的「爭議問題」、「審查原則」或「審查標的」,確保讀者
了解個案所討論的對象為何。
▪︎ 重點摘要
在不曲解原意的前提下,適時重整釋字、憲判字的段落,去蕪存菁;甚至在部分
段落,重新分點分項說明,字字句句都是濃縮的精華,大幅提高閱讀效率。
✧筆者的話
一字一句都是筆者在補習班改題所累積心得,是考生們獲取高分的關鍵所在。
✦憲法學習技巧──憲法必殺技就藏在本書之中,去尋找吧!
✧問題:如何學習憲法?
✧學習心得之一:觀察憲法如何被具體落實
▪︎ 憲法的實踐之一:釋憲實務
▪︎ 憲法的實踐之二:國家權力之行使須符合憲法意旨
✧學習心得之二:學習憲法的素材有哪些?
▪︎ 憲法文本
▪︎ 釋憲實務及學說見解
✧學習心得之三:準備上如何閱讀釋憲實務?
▪︎ 釐清審查標的及爭點
▪︎ 釐清理由(書)中的論述,是針對審查標的所為,或普遍適用於其他案件
▪︎ 抓大放小
✧學習心得之四:考試上如何輸出釋憲實務?
✦必買原因
「體系」領域展開,必殺所有考題!
想要打好基礎的初學者、本科為非法律系之考生
想要強化基礎的挑戰者、本科為法律系之考生
想要報考司律、法研所、轉學考
千萬別錯過《展開!憲法體系書》
➜透過「體系介紹」強化基礎,釐清脈絡、建立架構
➜確實掌握「專題討論」中的「經典考點」、「熱門爭議」與「進階議題」,
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
➜善用「釋憲實務總整理」所統整之「爭議問題」、「審查原則」與「審查標的」,
讓理解事半功倍
➜詳閱「筆者的話」,牢牢把握作答高分要訣
翻開這本《展開!憲法體系書》,一場名為上榜的旅程即將展開~
【目錄】
本書導讀 1
憲法學習技巧 3
-+-♥-+-♡-+- A憲法的意義 -+-♡-+-♥-+-
Chapter 1 憲法的分類 A-2
Section 1 形式意義的憲法與實質意義的憲法 A-2
壹、形式意義的憲法
貳、實質意義的憲法
Section 2 法律意義的憲法與政治意義的憲法 A-3
壹、法律意義的憲法
貳、政治意義的憲法
Section 3 剛性憲法與柔性憲法 A-4
壹、剛性憲法
貳、柔性憲法
Section 4 規範性憲法、名目性憲法及巧語性憲法 A-4
壹、規範性憲法
貳、名目性憲法
參、巧語性憲法
Chapter 2 憲法的特性 A-6
Section 1 憲法的規範性 A-6
Section 2 憲法的最高性(優位性) A-6
壹、憲法基礎
貳、意義
Section 3 憲法的原則性 A-7
Section 4 憲法的開放性 A-7
Chapter 3 憲政主義 A-8
Chapter 4 憲法秩序的變動 A-9
Section 1 制憲權 A-9
Section 2 憲政慣例(形式一) A-10
Section 3 憲法修改(形式二) A-10
壹、修憲程序
貳、修憲之必要性
參、憲法修改的界限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4 憲法變遷(形式三) A-16
壹、意義
貳、憲法變遷之主因:憲法解釋及裁判
Chapter 5 憲法解釋 A-18
Section 1 一般法律解釋方法 A-18
壹、文義解釋
貳、體系解釋
參、目的解釋
肆、歷史解釋
伍、比較法解釋
Section 2 特殊的憲法解釋方法 A-19
壹、客觀解釋優先
貳、憲法一體性
參、和諧解釋原則
肆、合憲性解釋
伍、憲法取向之解釋
-+-♥-+-♡-+- B憲法的基本原則 -+-♡-+-♥-+-
Chapter 1 自由民主憲政秩序 B-2
Section 1 依據 B-2
Section 2 內涵 B-2
Section 3 防衛性民主(戰鬥式民主) B-3
壹、內涵
貳、特徵
Chapter 2 法治國原則 B-5
Section 1 內涵 B-5
壹、基本權利之保障
貳、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五權分立)
參、依法行政(法律保留原則及法律優位原則)
肆、依法審判
伍、司法審查(全面與完善之司法救濟)
陸、法安定性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
柒、比例原則
捌、平等原則
Section 2 基本權利之保障 B-6
Section 3 法安定性──信賴保護原則 B-6
壹、法理基礎:法安定性原則
貳、Step1. 信賴保護原則之要件(以「法規範」作為信賴基礎)
參、Step2. 決定信賴保護之措施(公私益衡量)
Section 4 法安定性──針對「法規範」所主張的信賴保護 B-14
壹、罪刑法定主義、行政罰法定主義
貳、真正溯及既往(禁止法律溯及既往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專題】「立法上不溯及既往」與「適用上不溯及既往
【專題】法律效果的溯及生效/法律事實的回溯連結
參、不真正溯及既往
Section 5 法安定性──法律明確性原則 B-31
壹、內涵
貳、法理基礎:法安定性原則
參、制度功能
肆、法律明確性原則之審查標準
伍、判斷標準:可理解性、可預見性、可司法審查性
【專題】是否審查法律明確性原則──存在不確定法律概念、概括條款?
陸、釋憲實務總整理:法律明確性原則
Section 6 依法行政──法律優位原則 B-48
Section 7 依法行政──法律保留原則 B-49
壹、內涵
貳、憲法依據
參、法理基礎
肆、法律保留原則之操作:規範密度之決定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針對不同「案件類型」所採之規範密度
【專題】法律保留原則於給付行政之適用
陸、法規命令之合憲性審查:授權明確性
【專題】以「自治條例」限制人民基本權利,符合法律保留原則?
柒、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8 比例原則 B-75
壹、概念釐清:「比例原則」用語的區辨
貳、德派:「比例原則」及「審查密度理論」
參、美派:三重審查標準
肆、釋憲實務:德派比例原則的操作,結合美派審查標準
【專題】刑事實體法之合憲性審查
Chapter 3 民主國原則 B-88
Section 1 國民主權原則 B-88
壹、內涵
貳、民主正當性之檢驗
Section 2 國民主權原則之實踐:「代議民主」為主,「直接民主」為輔 B-90
壹、制憲權
貳、代議民主及選舉制度
參、直接民主及公民投票制度
Section 3 民意政治(民主制度) B-93
壹、代議民主──選舉原則(憲§129)
貳、代議民主──定期改選
參、多數決原則與少數利益之保障
Section 4 責任政治 B-96
壹、釋字第387號解釋:行政院院長應何時向總統提出辭職?
貳、釋字第391號解釋:立法委員審議預算得否移動或增減預算項目?
參、釋字第419號解釋:副總統能否兼任行政院院長?
肆、釋字第461號解釋:參謀總長是否應受立法委員質詢?
伍、釋字第498號解釋:地方政府人員有無赴立法院委員會備詢之義務?
陸、釋字第585號解釋:真調會之組織、職權範圍及調查權之規定是否違憲?
柒、釋字第613號解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選任程序是否違憲?
捌、釋字第633號解釋:95年修正公布之真調會條例部分條文違憲?
Section 5 政黨及多黨政治原則 B-97
壹、政黨
貳、多黨政治原則
Chapter 4 共和國原則 B-98
Chapter 5 社會國原則 B-99
Section 1 概念緣起 B-99
Section 2 內涵 B-100
Section 3 合乎人性尊嚴的最低生存條件(社會救助) B-101
壹、問題意識
貳、通說見解:合乎人性尊嚴之基本生存條件
Section 4 維護社會安全 B-101
Section 5 促成社會正義 B-102
Section 6 社會國原則之界限——國家財政負擔能力 B-102
Section 7 社會國原則之具體化——社會權 B-103
壹、社會權發展史
貳、內涵
參、具備「社會權」性質之基本權
【專題】立法形成自由(立法裁量)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立法形成自由
-+-♥-+-♡-+- C基本權總論 -+-♡-+-♥-+-
Chapter 1 基本權之保障範圍(保護領域) C-2
Section 1 事物的保障範圍 C-2
壹、基本權保障範圍之解釋取向
貳、基本權競合
Section 2 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C-3
【專題】外國人得否為基本權主體?
Chapter 2 基本權功能 C-6
Section 1 基本權之主觀功能 C-7
壹、防禦權功能
貳、給付功能
Section 2 基本權之客觀功能 C-10
壹、客觀價值決定
貳、制度性保障
參、組織與程序保障
肆、國家保護義務
【專題】基本權之防禦功能、國家保護義務及基本權衝突
Chapter 3 基本權干預合憲性之判斷 C-19
Section 1 層次一:基本權保護範圍 C-19
Section 2 層次二:基本權干預的判斷 C-20
壹、古典的基本權干預
貳、現代的基本權干預
Section 3 層次三:基本權限制的合憲要件 C-23
壹、法律保留原則
貳、法律明確性原則
參、比例原則
-+-♥-+-♡-+- D基本權各論 -+-♡-+-♥-+-
Chapter 1 平等權/平等原則(憲§7) D-2
Section 1 「平等」之憲法規定 D-2
Section 2 概念區辨 D-3
壹、平等保障兼具「平等權」及「平等原則」之面向
【專題】平等權與自由權發生競合,應以何者作為審查之基本權?
貳、形式平等與實質平等
【專題】釋憲實務採取形式平等或實質平等?
Section 3 平等權之審查方式 D-8
壹、確認差別待遇存在
【專題】間接歧視
貳、審查標準
【專題】積極平權措施所採取之審查標準?
參、為差別待遇之目的是否合憲
肆、所採取之分類規範目的之達成間,是否存有一定程度之關聯性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平等權/平等原則之審查方式操作
Chapter 2 人身自由(憲§8) D-40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40
壹、事物的保障範圍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專題】「人身自由」與「身體權」之區別
Section 2 人身自由干預之類型 D-42
壹、人身自由的限制
貳、人身自由之剝奪
Section 3 人身自由之程序面保障 D-43
壹、憲法第8條之程序規定乃「憲法保留」
貳、憲法第8條第1項規定
參、憲法第8條第2項及第3項規定
肆、憲法第8條第4項規定
【專題】憲法第8條第1項之「法定程序」?
【專題】「非刑事案件之拘禁」所應踐行之正當法律程序?
Section 4 人身自由之實體面保障 D-63
壹、憲法第8條第1項規定
貳、刑事實體法之合憲性審查
參、非刑事實體法之合憲性審查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Chapter 3 居住遷徙自由(憲§10) D-72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72
壹、居住自由之保障目的
貳、遷徙自由之保障目的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73
壹、事務的保障範圍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Section 3 釋憲實務總整理 D-74
Chapter 4 言論自由(憲§11) D-80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80
壹、追求真理說
貳、健全民主程序說
參、實現自我說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兼採追求真理說、健全民主程序說、實現自我說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82
壹、象徵性言論是否為言論自由所保障?
貳、性言論、性資訊是否為言論自由之保障範圍?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84
壹、事前審查及事後懲罰
【專題】釋字第744號解釋之嚴格審查標準,可援用至其他案件上?
貳、雙軌理論
參、雙階理論
肆、公共論壇理論
Section 4 法規之解釋適用──如何審酌「言論自由」及「名譽權」之意旨 D-107
壹、強制道歉
貳、誹謗罪
參、公然侮辱罪
肆、侮辱公務員罪
Chapter 5 新聞自由(憲§11) D-121
Section 1 憲法基礎:憲法第11條之「出版自由」(多數學說見解) D-121
壹、釋憲實務
貳、多數學說見解
Section 2 保障目的 D-121
Section 3 保障範圍 D-122
壹、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貳、事物的保障範圍:新聞採訪行為(或稱「新聞採訪自由」)
【專題】以「第四權理論」作為我國憲法保障新聞自由的基礎?
Chapter 6 集會遊行自由(憲§14) D-124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124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124
壹、多數人以集體行動之方式表達意見
貳、基於特定共同目的(共同目的的內在連結)
參、和平性
Section 3 基本權功能 D-126
壹、防禦權
貳、國家保護義務
【專題】我國集會遊行法採取「準則許可制」之合憲性?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131
Chapter 7 學術自由、大學自治及受國民教育以外教育之權利 D-135
Section 1 學術自由(憲§11) D-135
壹、憲法基礎:憲法第11條之「講學自由」
貳、保障目的
參、保障範圍──事的範圍
肆、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人的範圍)
【專題】大學得否作為學術自由之權利主體
伍、基本權功能
【專題】學術自由中「學習自由」及「職業自由」之關係
Section 2 大學自治(憲§11) D-140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自治範圍
參、自治立法權
【專題】大學自治的範圍內毋庸法律保留原則?
肆、自治監督及界限
【專題】自治監督合憲性之判斷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3 受國民教育以外教育之權利(憲§22) D-150
Chapter 8 結社自由(憲§14) D-151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151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151
壹、結社自由所保障之「社團」或「團體」
貳、結社自由所保障之行為
參、「勞動三權」作為結社自由保障之特殊型態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154
壹、依「民主原則」決定審查標準
貳、依「營利結社」或「非營利結社」異其保障程度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157
Chapter 9 宗教自由(憲§13) D-161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161
壹、憲法所保障之「宗教」
貳、宗教自由所保障之行為
Section 2 基本權功能 D-162
壹、防禦權
貳、客觀價值決定
參、制度性保障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164
壹、法律規定涉及內在信仰之自由/宗教行為之自由、宗教結社之自由
貳、法律規定是否為宗教性規範?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165
Chapter 10 生存權(憲§15) D-168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168
壹、人民最低限度生存需求
貳、生命權(憲法法庭113憲判8決採否定!)
Section 2 基本權功能 D-169
壹、防禦權
貳、給付請求權
【專題】人民得直接依據憲法第15條之「生存權」請求給付?
Chapter 11 財產權(憲§15) D-172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172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172
壹、事的保障範圍
【專題】「公法上具財產價值之權利」為憲法財產權所保障?
【專題】「刑事違法行為取得之財產」為憲法財產權所保障?
【專題】「土地登記」為憲法財產權所保障?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Section 3 財產權之社會義務性 D-179
壹、內涵
貳、發展脈絡
Section 4 損失補償與特別犧牲理論 D-179
壹、特別犧牲理論
貳、釋憲實務總整理:形成個人之特別犧牲
Section 5 財產權干預之比例原則審查 D-187
壹、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貳、比例原則之審查方式
Section 6 土地徵收之合憲要件 D-199
壹、絕對法律保留
貳、正當行政程序
Chapter 12 工作權(憲§15) D-201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201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01
壹、憲法所保障之「工作」
【專題】憲法所保障之「工作」,是否包括「性工作」?
貳、工作權所保障之行為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205
壹、三階段理論
貳、目的二分論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10
【專題】「專門職業」之憲法論述
Chapter 13 營業自由 D-219
Section 1 憲法基礎 D-219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19
壹、釋憲實務
貳、學說見解
Section 3 營業自由與工作權之區分 D-220
Chapter 14 訴訟權(憲§16) D-221
Section 1 保障範圍 D-221
壹、盡可能無漏洞之權利保護(有權利即有救濟原則)
貳、釋憲實務總整理:涉及「有權利即有救濟原則」者
【專題】特別權力關係之揚棄
參、實效性權利保障
肆、公平之審判程序(正當法律程序)
Section 2 基本權功能面向 D-234
壹、防禦權
貳、制度性保障
Chapter 15參政權(憲§17) D-241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241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42
壹、選舉權
貳、罷免權
參、創制權
肆、複決權
Section 3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243
壹、選舉制度之設計為「立法形成自由」
貳、立法形成自由之界限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44
Chapter 16 應考試服公職權(憲§18) D-250
Section 1 保障目的 D-250
壹、應考試權
貳、服公職權
參、應考試服公職權
Section 2 審查標準 D-253
Section 3 釋憲實務總整理:應考試權 D-253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服公職權 D-255
Chapter 17 生命權 D-260
Section 1 憲法依據 D-260
壹、釋憲實務:毋須憲法明文規定
貳、學說見解:憲法第15條之生存權
參、學說見解:不應以憲法第15條作為生命權之憲法依據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61
壹、事的保障範圍
貳、人的保障範圍(基本權主體)
Section 3 基本權功能 D-262
壹、防禦權
貳、國家保護義務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62
Chapter 18 隱私權(憲§22) D-266
Section 1 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D-266
壹、釋憲實務
貳、學說見解:資訊隱私權之保障目的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67
壹、生活私密領域不受侵擾
貳、資訊隱私權(個資之自主控制)
【專題】「指紋」屬於資訊隱私權之保障範圍內?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3 法律保留原則 D-270
壹、國家蒐集資訊之目的:絕對法律保留事項
貳、健保資料利用法制:絕對法律保留事項
Section 4 比例原則之審查標準 D-271
壹、概說
貳、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5 法規之解釋適用──如何審酌「隱私權」之意旨 D-276
壹、跟追
貳、勸阻不聽
參、正當理由
Chapter 19 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憲§22) D-278
Section 1 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D-278
Section 2 保障目的 D-278
Section 3 保障範圍 D-278
Section 4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79
Chapter 20 健康權(憲§22) D-283
Section 1 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D-283
Section 2 保障範圍 D-283
壹、人民生理及心理機能之完整性
【專題】保障範圍及於「社會關係面向的良好狀態」?
貳、健康權與其他基本權之差異
Section 3 基本權功能 D-285
壹、防禦權
貳、國家保護義務
Section 4 國家保護義務之審查標準 D-286
Section 5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86
Chapter 21 原住民(族)權利 D-289
Section 1 原住民(族)之身分認同權(憲§22) D-289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Section 2 個別原住民之文化權利(憲§22) D-291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專題】承認「原住民族文化集體權」作為憲法上權利?
【專題】第三代人權與集體權的概念
Section 3 釋憲實務總整理 D-295
Chapter 22 婚姻家庭相關之基本權 D-302
Section 1 家庭權(憲§22) D-302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Section 2 婚姻自由(憲§22) D-303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參、基本權功能面向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3 收養自由(憲§22) D-306
Section 4 子女獲知其血統來源之權利(憲§22) D-307
Section 5 性自主權(憲§22) D-307
Section 6 釋憲實務總整理:「通姦除罪化」之議題 D-308
Chapter 23 其他未列舉權 D-311
Section 1 一般行為自由(憲§22) D-311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參、一般行為自由之補充性
肆、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2 (一般)人格權(憲§22) D-313
壹、內涵
貳、一般人格權與特定人格權之競合
Section 3 行動自由(憲§22) D-315
【專題】「行動自由」與「遷徙自由」、「人身自由」之關係?
Section 4 名譽權(憲§22) D-318
壹、憲法基礎及保障目的
貳、保障範圍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5 契約自由(憲§22) D-322
壹、保障範圍
貳、契約自由與其他基本權之競合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6 姓名權(憲§22) D-323
Section 7 管理自身健康風險之自主決定權(憲§22) D-324
-+-♥-+-♡-+- E水平的權力分立 -+-♡-+-♥-+-
Chapter 1 權力分立原則 E-2
Section 1 目的 E-2
Section 2 內涵 E-2
壹、多數學說見解:「分權」與「制衡」
貳、釋憲實務:「權力之定性區分」、「權力之歸屬機關」、「權力之相互制衡」
Section 3 我國採取「五權分立」之憲政體制 E-6
Section 4 權力分立原則的解釋方法 E-6
壹、美派:「形式論」及「功能論」
貳、德派:「功能最適理論」、「核心領域理論」及「重要性理論」
參、釋憲實務:受「功能最適理論」及「核心領域理論」影響
【專題】憲法機關忠誠義務
【專題】113年「立法院就大法官人事案,消極不行使人事同意權」事件
Chapter 2 中央政府體制 E-13
Section 1 中央政府體制 E-13
壹、我國中央政府體制之判斷實益
貳、判斷標準
Section 2 內閣制、總統制及雙首長制(半總統制) E-14
【專題】我國之中央政府體制偏向「總統制」或「雙首長制」?
壹、多數學說見解:雙首長制(半總統制)
貳、部分學說見解:形似半總統制的總統制
參、小結:「憲法規範」及「憲政運作」的乖離
【專題】如何判斷總統之權限屬於「實權」或「虛權」?
Section 3 釋憲實務總整理:政府體制所涉具體爭議 E-25
壹、憲法第75條及第103條
貳、憲法第55條及第57條
參、憲法第49條、第50條、第51條、第55條第2項、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第2項
Chapter 3 「行政權」、「立法權」及「司法權」之內涵 E-34
Section 1 行政權 E-34
壹、行政權之核心內涵:執行
貳、政策權
參、組織管理權
肆、執行權
Section 2 立法權 E-35
壹、立法權之核心內涵:抽象法規範的形成
貳、個案性立法禁止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Section 3 司法權 E-39
壹、司法之概念
貳、司法權之本質及特徵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國家權力應歸屬於「司法院」或「行政院」?
Chapter 4 總統 E-43
Section 1 總統之憲法地位 E-43
Section 2 總統選舉制度 E-43
壹、直接選舉
貳、總統候選人之資格
Section 3 總統、副總統之職位 E-44
壹、任期
貳、總統缺位
參、副總統缺位
肆、總統因故不能視事
伍、總統、副總統均缺位
陸、總統、副總統均因故不能視事
Section 4 總統之職權 E-45
壹、總統僅享有憲法及憲法增修條文所列舉之權限
貳、緊急命令發布權(憲增§2Ⅲ)
參、「國家安全大政方針決定權」及「國家安全機關設置權」
肆、覆議核可權
伍、解散立法院權
陸、行政院院長任命權
柒、公布法令權
【專題】總統對違憲法律之拒絕公布權
捌、人事提名權
Section 5 總統之特權 E-54
壹、總統之刑事豁免權(憲§52)
【專題】總統可以拋棄刑事豁免權?
【專題】刑事豁免權之保障範圍是否及於總統以外之第三人?
貳、國家機密特權
Section 6 總統、副總統之彈劾與罷免 E-60
壹、彈劾
貳、罷免
Chapter 5 行政院 E-62
Section 1 行政院之憲法地位 E-62
Section 2 行政院之組織 E-62
壹、行政院院長享有「組閣權」
貳、「行政院會議」作為行政院最高決策機構
Section 3 行政院之職權 E-64
壹、覆議制度
貳、人事決定權
參、自主組織權
Section 4 行政一體 E-70
壹、意義
貳、憲法基礎:憲法第53 條規定
參、制度目的:落實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第2項之「責任政治原則」
Section 5 獨立機關 E-71
壹、意義
貳、制度目的
【專題】設置獨立機關之合憲性?
Section 6 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 E-75
壹、立法委員之「質詢權」
貳、覆議制度:行政院之「提請覆議權」及總統之「覆議核可權」
Chapter 6 考試院 E-83
Section 1 考試院之憲法地位 E-83
Section 2 考試院之組織 E-83
壹、考試院院長、副院長
貳、考試委員
參、隸屬機關(非憲法層次)
Section 3 考試院之職權 E-84
壹、法制事項+執行事項
貳、法制事項
Chapter 7 立法院 E-85
Section 1 立法院之地位 E-85
壹、相當於民主國家之「國會」
貳、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Section 2 立法院之組織 E-86
壹、立法委員(憲增§4Ⅰ)
貳、立法院院長及副院長(憲§66)
參、委員會(憲§67)
Section 3 立法院之職權 E-87
壹、立法性權力──立法權
貳、立法性權力──預算權
【專題】行政機關享有法定預算執行之裁量權,或負執行之義務?
參、立法性權力──議決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肆、監督性權力──質詢權
伍、監督性權力──立法院各種委員會邀請相關人員到會備詢之權力
陸、監督性權力──不信任投票
柒、監督性權力──立法院調查權
【專題】立法院調查權應如何行使、法律應如何設計,始為合憲?
捌、監督性權力──總統國情報告聽取權
玖、監督性權力──總統、副總統的罷免提案權
拾、監督性權力──總統、副總統的彈劾提案權
拾壹、監督性權力──人事同意權
Section 4 立法院行使職權的程序與限制 E-140
壹、國會自律
貳、公開透明原則與討論原則
Section 5 立法委員之特權 E-144
壹、言論免責權
貳、不受逮捕特權
Chapter 8 監察院 E-147
Section 1 監察院之地位 E-147
Section 2 監察院之組織 E-147
壹、監察院院長、副院長
貳、監察委員
參、審計長
Section 3 監察院之職權 E-148
壹、彈劾權(憲增§7Ⅲ、Ⅳ、憲§97Ⅱ)
貳、糾舉權(憲§97Ⅱ)
參、糾正權(憲§97Ⅰ)
肆、監察院調查權
伍、審計權
Chapter 9 司法院 E-152
Section 1 司法院之憲法地位 E-152
Section 2 司法院之組織 E-153
壹、司法院院長、副院長
貳、大法官
參、法院
Section 3 大法官之職權 E-155
壹、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憲§§78、79Ⅱ)
貳、憲法解釋權(憲§§78、79Ⅱ)
【專題】提高評決門檻、可決人數的合憲性
參、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憲增§5Ⅳ)
肆、違憲政黨解散權(憲增§5Ⅳ)
Section 4 司法獨立原則(審判獨立原則) E-162
壹、法官職務上之獨立
貳、法官身分上之獨立
【專題】憲法第81條規定之「法官」範圍?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 F垂直的權力分立──地方自治 -+-♡-+-♥-+-
Chapter 1 地方自治之理論基礎──制度性保障 F-2
Section 1 地方自治之制度性保障 F-2
壹、意義
貳、理論基礎:垂直分權及住民自治
Section 2 是否侵害地方自治權之判斷 F-4
壹、釋憲實務
貳、學說見解
Chapter 2 憲法關於「地方自治」之設計 F-6
Section 1 「單一國」及「聯邦國」體制 F-6
壹、單一國
貳、聯邦國
Section 2 我國憲法採取「單一國體制」 F-7
Section 3 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 F-8
壹、層次一:系爭事項是否為憲法所明定之中央或地方之權限?
貳、層次二:若憲法有明文規定(即「列舉事項」),尚須進一步解釋
參、層次三:若憲法未明文規定(即「未列舉事項」),依「均權原則」判斷
肆、層次四:憲法未明文規定,亦無從解釋,由立法院依政治途徑解決之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
Section 4 自治事項 F-16
壹、縣
貳、直轄市
Section 5 地方自治權 F-19
壹、自治立法權
貳、自治事項執行權
參、自治財政權
肆、自治組織權
伍、自治人事權
Section 6 「自治立法權」之憲法界限 F-19
壹、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規定
貳、法律保留原則:以自治條例限制居民之基本權,符合法律保留
參、中央法律優位原則:單一國體制下,自治條例受中央法律之拘束
肆、比例原則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地方自治條例是否違反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規定?
-+-♥-+-♡-+- G憲法訴訟法 -+-♡-+-♥-+-
(憲法審查;違憲審查)
Chapter 1 違憲審查制度之目的 G-2
【專題】違憲審查正當性之爭議──抗多數決困境
Chapter 2 從「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到「憲法訴訟法」的制度變革 G-4
Section 1 大法官審理案件之「司法化」 G-4
壹、審判化
貳、訴訟化
Section 2 新增「裁判憲法審查」 G-5
壹、維護憲法最高性
貳、法治國原則之「無漏洞權利保護」
Section 3 刪除「憲法疑義」類型 G-7
壹、「憲法疑義」類型
貳、學說見解對「憲法疑義」之批評
參、憲法訴訟法之修法理由
Chapter 3 「聲請類型」概論 G-9
Section 1 以「聲請人」及「聲請內容」為分類標準 G-9
壹、以「政府」為聲請人
貳、以「人民」為聲請人
Section 2 其他法律之特別規定 G-11
壹、問題意識
貳、現行法
Chapter 4 以「政府」為聲請人之案件類型 G-13
Section 1 法規範憲法審查 G-13
壹、以「國家最高機關」或「相當二級機關之獨立機關」為聲請人
貳、以「立法委員」為聲請人
參、以「法院」為聲請人
肆、以「地方自治團體之立法機關或行政機關」為聲請人
Section 2 機關爭議:以「國家最高機關」為聲請主體 G-30
Section 3 準裁判憲法審查:以「地方自治團體」為聲請主體 G-30
壹、憲法訴訟法第83條規定
貳、聲請要件
Section 4 總統、副總統彈劾 G-31
Section 5 政黨違憲解散 G-32
【專題】政黨違憲解散案件實體有無理由之判斷
【專題】「內政部近期聲請政黨違憲解散案件」爭議
Chapter 5 以「人民」為聲請人之案件類型 G-35
Section 1 「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或「統一見解之判決」 G-35
Section 2 類型一: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 G-35
壹、憲法訴訟法第59條及第61條第1 項規定
貳、聲請要件
參、聲請主體:人民
肆、聲請標的: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或該裁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
伍、聲請權能: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
陸、補充性原則:用盡審級救濟途徑
柒、聲請期限:最終裁判送達後翌日起之6 個月不變期間
捌、受理要件:案件具憲法上重要性或為貫徹聲請人基本權利所必要
【專題】人民得以「判決先例」、「決議」或「行政規則」為聲請標的?
【專題】「用盡審級救濟途徑」之例外──飛躍上訴之可能?
Section 3 類型二:統一見解之判決 G-44
壹、憲法依據
貳、憲法訴訟法第84 條規定
參、聲請要件
肆、統一見解判決之效力
Chapter 6 審查標的 G-46
Section 1 法規範憲法審查 G-46
壹、原則
貳、例外──重要關聯性理論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重要關聯性
Section 2 裁判憲法審查 G-49
壹、問題意識
貳、釋憲實務(憲法法庭111憲判8決、憲法法庭113憲判3決)
參、學說見解
肆、德國法多數見解:赫克公式+機動條款
伍、釋憲實務總整理:裁判憲法審查
Chapter 7 「法規範憲法審查」之宣告類型及法律效力 G-57
Section 1 合憲宣告 G-57
壹、單純合憲宣告
貳、警告性宣告(合憲非難)
參、警告性裁判
肆、附條件之合憲宣告
Section 2 違憲宣告 G-58
壹、單純違憲宣告
貳、違憲但定期失效
參、違憲並立即失效
肆、違憲並溯及失效
伍、上述類型併用「司法造法」
【專題】司法造法
【專題】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時期,各法規範違憲宣告類型對案件之效力
Chapter 8 「裁判憲法審查」之宣告類型 G-64
Section 1 合憲宣告 G-64
Section 2 違憲宣告 G-64
壹、意義
貳、爭議
Chapter 9 憲法裁判之效力 G-66
Section 1 確定力 G-66
壹、形式確定力
貳、實質確定力(既判力)
Section 2 拘束力 G-67
壹、意義
貳、各機關並有實現判決內容之義務
參、拘束力之效力範圍
肆、「確定力」與「拘束力」之區別
【專題】憲法訴訟法第41條之「未及併案審理案件之裁定」
Section 3 法律效力 G-73
壹、意義
貳、定期失效
參、立即失效
肆、溯及失效
Chapter 10 暫時處分 G-78
Section 1 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時期 G-78
Section 2 制度目的 G-79
Section 3 憲法訴訟法第43條第1項規定 G-79
Section 4 聲請要件 G-79
壹、聲請案件繫屬中
貳、為避免憲法所保障之權利或公益遭受難以回復之重大損害
參、有急迫必要性
肆、無其他手段可資防免
伍、依聲請人之聲請或依職權
陸、經權衡作成暫時處分之利弊,顯然利大於弊
Section 5 暫時處分失效之原因 G-80
Section 6 釋憲實務總整理:暫時處分之作成 G-81
-+-♥-+-♡-+- H基本國策 -+-♡-+-♥-+-
Chapter 1 基本國策之淵源 H-2
Chapter 2 基本國策之效力及定性 H-3
Section 1 基本國策之效力 H-3
壹、方針條款(傳統學說)
貳、憲法委託(現今通說)
參、國家目標規定(現今通說)
肆、不具「主觀公權利」性質(通說)
Section 2 基本國策之定性:如何判斷屬於立法委託或國家目標規定? H-7
◎、判斷標準
【專題】基本國策與基本權利的交互作用
Section 3 基本國策各規定之說明 H-9
壹、原住民族條款
貳、兼籌並顧條款
參、釋憲實務總整理
立即查看
2025版公法大數據113憲法法庭裁判講堂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實務錦囊」:
本書整編113年度憲法法庭裁判、大法庭裁定、實務選輯、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各級行政法院指標裁判,為研究我國公法學實務發展之重要參考書籍。除此之外,本版亦收入民事、刑事法院與公法學相關之重要見解。
◎「針對性訓練」:
作者針對憲法法庭裁判舉辦多場講座,相關影音收錄於本書;此外,亦有收錄作者對於憲法法庭裁判綜合性之評析。
【目錄】
序 言
主題一 113年憲法法庭裁判研究
◎第1號:毒品案件擴大利得沒收案
◎第2號:無期徒刑假釋撤銷後執行殘餘刑期案
◎第3號:公然侮辱罪案(一)
◎第4號:公然侮辱罪案(二)等
◎第5號:侮辱公務員罪及侮辱職務罪案
◎第6號:消防警察人員類別考試身高限制案
◎第7號:具合格教師資格代理教師職前年資提敘案
◎第8號:死刑案
◎第9號: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案
◎第10號:醫療費用收取標準案
◎第11號:擬制遺產課稅案
【113年憲暫裁字】
◎第1號
主題二 最高行政法院113年度大法庭裁定
◎經徵詢程序統一之法律見解
◎經大法庭裁定統一之法律見解
主題三 最高法院具有參考價值之裁判
◎111年度台上字第2798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941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965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1612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1617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2343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2487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2534號
◎112年度台抗字第882號
◎112年度台簡抗字第250號
◎112年度台簡抗字第271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5191號
◎111年度台上字第1728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401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48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342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292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323號
◎111年度台上字第2344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1060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1144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10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486號
◎113年度台抗字第821號
◎112年度台上字第5513號
◎113年度台抗字第890號
主題四 最高行政法院裁判選輯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356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46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429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36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744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52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916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534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675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131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上字第133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675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上字第589號判決
主題五 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2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3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4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5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6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7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8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9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0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1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2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3號
◎113年度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提案第14號
主題六 精選裁判
◎憲法議題
◎原理原則議題
◎行政處分議題
◎行政契約議題
◎行政命令議題
◎行政罰議題
◎行政程序議題
◎行政執行議題
◎行政組織議題
◎行政訴訟議題
◎國家責任議題
主題七 精選裁判
◎憲法學原理原則部分
◎基本權利內涵
◎權力分立問題
◎憲法訴訟法問題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