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訟事件法新論 2021 <新學林>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非訟事件法新論
系列名:伊薩法學系列
ISBN13:9789865261313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姜世明
裝訂/頁數:平裝/496頁
規格:23cm*17cm*3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1/09/01
中國圖書分類:非訟事件法
本書特色
本書係對於非訟事件法之體系性介紹,對於非訟程序法理在我國及德國法上之發展有較為詳細之介紹與比較,而與一般法條說明或僅著重實務見解之書籍不同。但因非訟事件法著重於可實踐性,對於個別法條之解釋適用,自亦應對於其實務見解有所掌握,本書乃亦強調實務見解之蒐集與整理,其亦應有助於讀者對於此法之了解及運用。
目錄
壹、緒論
一、非訟事件法之意義 2
二、非訟事件法之性質 2
(一)公法 2
(二)程序法 2
(三)強行法 3
(四)其他 3
三、非訟事件法之法源 3
四、非訟事件之意義 4
五、非訟事件之類型 5
六、非訟程序之功能 7
七、非訟程序之本質 9
(一)司法與審判(Rechtsprechung) 9
(二)國家權力分配與非訟 13
(三)學說爭議 14
八、非訟程序之基本原則 14
(一)職權原則與處分權主義 14
(二)職權探知主義 21
(三)職權進行主義 41
(四)言詞審理主義與書面審理主義 41
(五)直接審理主義與間接審理主義 43
(六)公開審理主義與不公開審理主義 43
(七)真正爭訟事件之程序原則──兼論所謂程序法理交錯論之基本問題 45
九、非訟程序與憲法之連結──以聽審權保障為例 49
(一)合法聽審權基本內涵 50
(二)非訟程序中聽審權之特殊性 53
十、非訟程序與民事訴訟法之關係 61
貳、總則
一、非訟管轄 64
(一)管轄種類 64
(二)非訟管轄之性質 74
(三)定管轄之基準時點 79
(四)管轄移送 80
(五)事務之分配 86
二、程序主體論 87
(一)關係人 87
(二)非訟代理人及輔佐人 108
(三)法院 112
三、程序標的 129
(一)概說 129
(二)非訟程序標的之功能取向 130
(三)非訟事件之程序標的 132
(四)不同類型事件之程序標的 136
(五)客觀合併之問題 139
四、程序進行 140
五、證據程序 145
(一)概說 145
(二)證明與釋明 146
(三)非訟程序中之嚴格證明與自由證明 152
六、程序結束 164
(一)撤回 165
(二)認諾及捨棄 165
(三)和解 166
(四)裁定及處分 168
七、裁定程序 169
(一)裁定之作成 169
(二)裁定之效力 171
(三)裁定錯誤或脫漏之救濟 192
(四)救濟程序 193
八、費用 231
(一)費用之徵收 231
(二)費用之負擔 235
九、其他 237
參、分則
一、拍賣事件 242
(一)拍賣抵押物 242
(二)拍賣質物 274
(三)拍賣留置物 277
(四)拍賣提存物 278
(五)事件之管轄法院 279
(六)部分法理爭議 279
二、本票裁定 283
(一)管轄法院 283
(二)本票強制執行之裁定 285
(三)抗告 288
(四)確認本票偽造、變造之訴 290
(五)本票裁定效力 298
(六)部分法理爭議 303
三、民事非訟事件 304
(一)法人之監督及維護事件 304
(二)意思表示之公示送達事件 314
(三)出版及證書保存事件 319
(四)信託事件 320
四、登記事件 328
(一)法人登記 328
(二)夫妻財產制契約登記 336
五、商事非訟事件 343
(一)公司事件 343
(二)海商事件 378
肆、家事非訟程序
一、通則 380
(一)意義 380
(二)事件類型 380
(三)法理 383
(四)程序事項 389
(五)合併 397
(六)裁定及救濟 400
(七)撤銷、變更 405
(八)暫時處分 407
二、具體類型 411
(一)丁類、戊類家事非訟事件 411
(二)特殊家事裁定程序 457
附錄:非訟事件法試題彙編 465
立即查看
本書簡介
本書係公證法之教科書,全書共分八編,分就公證制度、公證法律關係中之主體、客體及公證程序、公證文書之效力、公證費用、公證人公會、罰則及附則等項加以論述。除比較各國公證法制外,並引證我國公證及司法實務見解,且對於我國公證人法制之展望、施行細則與母法扞格之處均有所探究,並隨時更新相關法令之變動與修法動態。本書作者專門於公證法學之研究,富於公證實務之經驗,本書兼具理論與實務,對於公證法學之教學與研究,均極具參考之價值。
圖書目錄
梁 序
六版序
自 序
凡 例
‧第一編 公證制度
第一章 公證制度之起源與發展/2
第一節 公證制度之起源/2
第二節 公證制度之發展/3
第二章 各國公證制度簡介/6
第一節 英國之公證制度/6
第二節 美國之公證制度/9
第三節 德國之公證制度/12
第四節 法國之公證制度/16
第五節 日本之公證制度/18
第六節 韓國之公證制度/21
第七節 中國大陸之公證制度/22
第三章 我國公證制度之歷史觀察、改進與展望/32
第一節 我國公證制度之歷史觀察/32
第二節 我國公證制度之改進/38
立即查看
這是一本物權法解題書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特色
相較於民法其他各編,物權法的考點較為固定,答題上必須充分掌握。無論法研所或國家考試的準備上,解題書扮演工具書的角色,透過考題的演練,協助讀者熟稔相關爭點並快速掌握。本書在每一章節都備有體系圖與歷年命題要點,方便掌握各個章節的重要問題!
本書與坊間其他解題書不同之處在於,筆者將不同類型的題目按主題加以編排,考題收錄最新題目,但也保留很多經典考題,收錄年份較其他書籍完整,除可讓讀者知道新的考點,亦可充分複習舊的考點。
藉由國家考試與研究所題目的蒐集與相對應的擬答內容,企盼能夠幫助讀者了解實務所持的立場及學者目前關切的議題。更重要的是,希望讀者您在看完本書並練習考題後,民法考科分數能夠明顯地提昇,對筆者來說,就是功德一件!
作者簡介
路易(蔡菘萍律師)
北大法研所
書記官特考及格
律師高考及格
現為執業律師
常彙(陳照先律師)
北大法研所
檢察事務官特考及格
高考法制及格
律師高考及格
關稅法務特考及格
民間公證人高考及格
地方特考法制(臺中市)及格
司法事務官特考及格
經濟部國營事業法務人員
現為執業律師
五版序
歸因於北大同學路易的引薦,方得有機會接下本書的改版工作,進而接觸讀享系列的作品,本書得以完成,除須感謝同學路易之外,還必須感謝讀享團隊強大編輯群給予意見,並持續校訂,尤其得力於編輯張瑜倩小姐的細心校對。本書的完成,正是個人秉持豐富人生閱歷的初心,由公務員的職業生涯,轉往法律服務這條路上逐步前進之際,對於個人而言,背後隱含一段努力歲月的特殊象徵意義。對於家人、朋友及讀享的支持,心中只有「感恩」二字!
在考試的準備上,考古題十分重要,在汗牛充棟的文獻與書籍中,本書提供一份重要的指引。透過考古題的演練,考生能掌握答題的架構,亦學習在受限的時間裡,冷靜面對未知的考題,將自己思考的脈絡闡述予閱卷者知悉,答案未必那麼重要,重點在於推論的過程。雖然相對於民法其他各編,物權法投資報酬率相對較高,經過重新包裝的考點往往重複出現,諸如:違章建築、共有及抵押權等等。對於實務見解與學者文章的蒐集,亦花費了一番心力,希望這本解題書能帶給各位讀者些許幫助。
「常惠,太原人也。少時家貧,自奮應募,隨移中監蘇武使匈奴,並見拘留十餘年,昭帝時乃還。漢嘉其勤勞,拜為光祿大夫。……會昭帝崩,宣帝初即位,本始二年,遣惠使烏孫。公主及昆彌皆遣使,因惠言:『匈奴連發大兵擊烏孫,取車延、惡師地,收其人民去,使使脅求公主,欲隔絕漢……。』於是漢大發十五萬騎,五將軍分道出,語在《匈奴傳》。以惠為校尉,持節護烏孫兵。……得馬、牛、驢、騾、橐佗五萬餘匹,羊六十餘萬頭,烏孫皆自取鹵獲。惠從吏卒十餘人隨昆彌還,未至烏孫,烏孫人盜惠印綬節。惠還,自以當誅。時,漢五將皆無功,天子以惠奉使克獲,遂封惠為長羅侯。……龜茲國嘗殺校尉賴丹,未伏誅,請便道擊之,宣帝不許。大將軍霍光風惠以便宜從事。惠與吏士五百人俱至烏孫,還過,發西國兵二萬人,令副使發龜茲東國二萬人,烏孫兵七千人,從三面攻龜茲,兵未合,先遣人責其王以前殺漢使狀。王謝曰:『乃我先王時為貴人姑翼所誤耳,我無罪。』惠曰:『即如此,縛姑翼來,吾置王。』王執姑翼詣惠,惠斬之而還。後代蘇武為典屬國,明習外國事,勤勞數有功。甘露中,後將軍趙充國薨,天子遂以惠為右將軍,典屬國如故。宣帝崩,惠事元帝,三歲薨,諡曰壯武侯。傳國至曾孫,建武中乃絕。」《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
「拔茅茹,以其彙,征吉。」《易經.泰卦.初九》
個人的筆名為「常彙」,取之於備考過程中,需要經常彙整各方見解的寓意;也期許透過閱讀,將法律的詞彙融入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蛻變為尋常的語彙。
常彙 民國112年盛夏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1
審題與解題技巧 7
Chapter1 物權通則
Section1物權概論 1-4
Topic1 動產、不動產之區分 1-5
1.1.1 動產與不動產之結合【85司法官(二)】 1-5
1.1.2 不動產所有權【108原特─一般行政(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節錄)】 1-11
Section2物權變動 1-14
Topic2 動產所有權移轉 1-14
1.2 動產所有權移轉方式【93律師】 1-15
Topic3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 1-18
1.3.1 法定移轉與依法律行為移轉【案例改編】 1-18
1.3.2 保存登記問題【案例改編】 1-23
1.3.3 違章建築移轉【筆者自擬】 1-26
1.3.4 誰是事實上處分權人?【104司法官(節錄)】 1-31
1.3.5 事實上處分權人有何權利?【106司法官】 1-35
1.3.6 事實上處分權的推定租賃與權利行使【109司律(節錄)】 1-44
Section3善意取得 1-54
Topic4 動產善意取得 1-54
1.4.1 雙重效力未定行為與善意取得之關聯【筆者自擬】 1-55
1.4.2 修法後善意取得要件之變更【改編自86律師】 1-59
1.4.3 盜贓遺失物之善意取得【98成大】 1-63
1.4.4 指示交付之善意取得【110台大A卷(節錄)】 1-68
Topic5 不動產善意取得 1-74
1.5 不動產善意取得於民法之明文化【99政大】 1-74
Section4物權消滅 1-81
Chapter2 所有權
Section1物上請求權 2-4
Topic1 物上請求權之要件與效力 2-4
2.1.1 物上返還請求權之要件【102司法官】 2-6
2.1.2 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之變化【案例改編】 2-11
2.1.3 妨害排除請求權之要件【107政大(民法組)(節錄)】 2-15
2.1.4 其他物權準用規定【96銘傳】 2-19
2.1.5 使用借貸vs.所有物返還請求權【102台大B卷】 2-23
2.1.6 塔位買賣的債權物權化【案例改編】 2-29
2.1.7 占有連鎖於所有物返還請求案例之應用⑴【110東吳(C組)(節錄)】 2-33
2.1.8 占有連鎖於所有物返還請求案例之應用⑵【案例改編】 2-36
2.1.9 所有權之限制—公用地役權!【103台大B卷】 2-42
2.1.10 借名登記法律關係【案例改編】 2-46
2.1.11 動產的借名登記【110政大(民法組)】 2-59
2.1.12 讓與擔保【改編自105司法官】 2-64
Section2時效取得 2-70
Topic2 時效取得之要件與完成後之效力 2-70
2.2.1 時效取得之要件【99律師】 2-71
2.2.2 時效取得之效力【97司事官(一)(三等)】 2-78
Section3相鄰關係 2-83
Topic3 相鄰關係爭議 2-83
2.3.1 鄰地過水權問題【97台大A卷】 2-84
2.3.2 借我設置管線,有什麼問題?【105台大B卷】 2-89
2.3.3 袋地通行權【93台大】 2-93
2.3.4 袋地通行權的酌定【111司律(節錄)】 2-100
2.3.5 房子蓋到隔壁土地!【106東吳(C組)】 2-106
2.3.6 價購請求權的類推適用【案例改編】 2-108
Section4區分所有權 2-114
Topic4 專有部分與共有部分之區別 2-114
2.4 專有與共有部分相關問題【100司法官】 2-115
Topic5 規約對於繼受區分所有權人之效力 2-123
2.5 積欠管理費如何處理?【98軍法官】 2-123
Section5遺失物拾得 2-127
Topic6 遺失物拾得之處理程序與效力 2-127
2.6 遺失物拾得之處理【100北大】 2-128
Section6添附 2-135
Topic7 動產之附合與加工 2-135
2.7 動產附合不動產與加工之相關問題【100中正】 2-135
Chapter3 共有關係
Topic1 應有部分之意義 3-4
3.1 應有部分之性質與利用【98司法官(節錄)】 3-4
Topic2 分管契約之相關問題 3-8
3.2.1 分管契約之終止與占有連鎖之爭議【91司法官】 3-8
3.2.2 默示分管契約【94高大】 3-15
3.2.3 訴請裁判分管契約?【96律師(節錄)】 3-20
3.2.4 分管契約問題之具體運用【筆者自擬】 3-23
3.2.5 分管契約對第三人之拘束力【97司法官】 3-27
3.2.6 分管契約對第三人之拘束力與物上請求權時效【108台大A卷】 3-35
Topic3 優先承買權 3-41
3.3.1 土地法之優先承買權【改編自90司法官】 3-41
3.3.2 變價分割之優先承買權【筆者自擬】 3-51
3.3.3 優先承買權之競合【104台大A卷】 3-55
Topic4 共有之對外法律關係 3-60
3.4.1 分別共有之對外關係──以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為中心【99東吳(B組)】 3-60
3.4.2 公同共有之對外關係──祭祀公業與善意第三人【108東吳(C組)】 3-68
Topic5 應有部分抵押之效力 3-76
3.5.1 應有部分得否設定抵押權?【改編自92司法官】 3-76
3.5.2 應有部分設定抵押權後對他共有人與抵押權人之影響【98律師(節錄)】 3-79
3.5.3 應有部分設定抵押權之進階應用題⑴【101司法官】 3-81
3.5.4 應有部分設定抵押權之進階應用題⑵【109政大(財經法組)】 3-84
Topic6 分割共有物 3-92
3.6.1 協議分割請求權之消滅時效【88司法官(節錄)】 3-92
3.6.2 裁判分割相關問題⑴【89律師】 3-98
3.6.3 裁判分割相關問題⑵【案例改編】 3-102
3.6.4 合併分割【98中正】 3-107
Topic7 公同共有 3-110
3.7.1 公同共有之其他權力如何行使呢?【101政大】 3-110
3.7.2 公同共有綜合題型【111司律】 3-122
3.7.3 公同共有特殊題型【111政大(民法組)】 3-135
Chapter4 擔保物權
Section1抵押權 4-4
Topic1 抵押權之特性與限制 4-4
4.1.1 抵押權之限制【95司法官】 4-5
4.1.2 抵押權之從屬性【105台大A卷】 4-9
4.1.3 抵押權之不可分性【102律師(節錄)】 4-13
4.1.4 抵押物之擔保範圍⑴【100台大B卷】 4-16
4.1.5 抵押物之擔保範圍⑵【案例改編】 4-21
4.1.6 抵押權之保全【99政大】 4-25
4.1.7 抵押權之代位物【改編自105中正(財法所)】 4-28
Topic2 抵押權之次序權 4-33
4.2 抵押權之次序變更與讓與【97律師】 4-33
Topic3 抵押權之實行 4-38
4.3.1 抵押物拍賣價金之分配【97東吳(A、C組)】 4-38
4.3.2 流抵契約問題【99司法官】 4-41
4.3.3 法定地上權之典型爭議【92律師】 4-49
4.3.4 法定地上權之新型爭議⑴【101台大B卷】 4-56
4.3.5 法定地上權之新型爭議⑵【案例改編】 4-64
4.3.6 併付拍賣之處理【107司特─公證人(三等)】 4-70
4.3.7 其他權利設定之效力【110東吳(C組)(節錄)】 4-76
4.3.8 優先承買權之問題【案例改編】 4-81
4.3.9 抵押權之時效問題【88律師(一)】 4-86
Topic4 人保與物保之競合問題 4-88
4.4.1 多數抵押物共同擔保【104律師(節錄)】 4-89
4.4.2 保證人與抵押人之求償權(基礎題)【100東吳(B組)】 4-96
4.4.3 保證人與抵押人之求償權(進階題)【101律師】 4-101
Topic5 最高限額抵押權 4-106
4.5 最高限額抵押權之債權擔保範圍【100律師】 4-107
Topic6 其他抵押權 4-118
4.6 承攬人之法定抵押權【99司法預試】 4-118
Section2質權 4-123
Topic7 質權 4-123
4.7.1 責任轉質之處理【95律師】 4-123
4.7.2 質權人有何權利?【106中正】 4-127
4.7.3 質權之善意取得【106高大】 4-131
4.7.4 質權消滅【105司法官(節錄)】 4-133
4.7.5 權利質權債務人通知行使抵押權的義務【案例改編】 4-135
Section3留置權 4-140
Topic8 留置權之成立 4-140
4.8 留置權之成立與其行使之限制【89律師(二)】 4-140
Chapter5 用益物權
Section1地上權 5-4
Topic1 地上權爭議問題 5-4
5.1.1 地上權終止事由【103高大】 5-4
5.1.2 未定期限地上權存續期間的類推適用【案例改編】 5-11
5.1.3 地上權約定內容對受讓人之拘束力【101高大】 5-18
5.1.4 地上權默示更新【94律師】 5-22
5.1.5 區分地上權【100東吳(A、C組)】 5-26
Section2不動產役權 5-31
Topic2 不動產役權修法問題 5-31
5.2.1 新風貌之不動產役權【99北大】 5-31
5.2.2 人役權?【104台大B卷】 5-36
Section3典權 5-39
Topic3 典權之成立與效力 5-39
5.3 絕賣條款問題【100軍法官】 5-40
索引 Ⅰ
立即查看
新簡明六法(含:律師選考相關法規) (56版)
新版、翻譯版本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廣納法律在校生學習、國家考試及實務研究等所需之相關法規(含:律師選考相關法規),資料完整豐富、輕便易攜帶,為坊間小六法所罕見。
除此之外,為便利讀者洞悉最新修法動態,精選重要法規之最新修正草案、修正前條文及立法理由,方便比較查閱。
本書之編排體例如下:
立法沿革
各法規均詳列歷年修正情形。
現行條文
各法規條次後,列有條文要旨。
洞悉立法現況
精選重要法規之最新修正草案、修正前條文、立法理由。
關連性條文索引
以法學概念整合關連性條文、相關大法官解釋。
歷屆試題索引
提示該法條於國考之重要性。如相關司法官、律師、高普特考、書記官、專利師等。
大法官解釋
完整收錄至最新之解釋文及解釋爭點,以利查考。
憲法法庭裁判
收錄至最新憲判案名及主文,以利查閱。
法規索引表
將本書收錄之法規依筆畫順序排列,以方便讀者查閱。
書中收錄至113年7月中旬三讀條文,包含律師選考科目(財稅法、勞動社會法、智慧財產法、海商法),以及證券交易法、地方制度法、中華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所得稅法、勞動基準法、土地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商標法施行細則、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刑事訴訟法施行法、勞動事件法、法官法、家庭暴力防治法……等。
補充資料:
113年7月31日總統令修正公布「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113年8月7日總統令修正公布「地方制度法」
【目錄】
壹、憲法及相關法規
中華民國憲法(36.01.01)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94.06.10)
中央法規標準法(93.05.19)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111.06.08)
法院組織法(111.06.22)
少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111.06.22)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111.01.19)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113.06.24)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112.06.09)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112.06.09)
集會遊行法(110.01.27)
憲法訴訟法(112.06.21)
憲法法庭審理規則(112.09.15)
貳、行政法規
行政程序法(110.01.20)
行政罰法(111.06.15)
行政執行法(99.02.03)
訴願法(101.06.27)
行政訴訟法(111.06.22)
國家賠償法(108.12.18)
國家賠償法修正草案(110.09.02)
國家賠償法施行細則(109.06.08)
行政法人法(100.04.27)
地方制度法(113.07.16三讀)
政府採購法(108.05.22)
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110.07.14)
公務員懲戒法(109.06.10)
公務人員考績法(96.03.21)
公務人員保障法(111.06.22)
公務人員任用法(112.02.15)
公務員服務法(111.06.22)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103.11.26)
稅捐稽徵法(110.12.17)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105.12.28)
所得稅法(113.07.15三讀)
遺產及贈與稅法(110.01.20)
勞動基準法(113.07.15三讀)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113.03.27)
性別平等工作法(112.08.16)
勞工保險條例(110.04.28)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110.04.30)
全民健康保險法(112.06.28)
工會法(111.11.30)
團體協約法(104.07.01)
勞資爭議處理法(110.04.28)
參、民事法規
民 法
第一編 總則(110.01.13)
民法總則施行法(110.01.13)
第二編 債(110.01.20)
民法債編施行法(110.01.20)
第三編 物權(101.06.13)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99.02.03)
第四編 親屬(110.01.20)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110.01.13)
第五編 繼承(104.01.14)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102.01.30)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112.06.09)
動產擔保交易法(96.07.11)
信託法(98.12.30)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111.05.11)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94.11.16)
土地法(113.07.15三讀)
消費者保護法(104.06.17)
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104.12.31)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99.05.26)
民事訴訟法(112.11.29)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112.11.29)
家事事件法(112.06.21)
家事事件法施行細則(101.05.11)
家事事件審理細則(109.07.23)
強制執行法(108.05.29)
辦理強制執行事件應行注意事項(108.05.31)
勞動事件法(112.12.15)
非訟事件法(107.06.13)
非訟事件法施行細則(102.06.19)
商業事件審理法(109.01.15)
肆、商事法規
公司法(110.12.29)
有限合夥法(104.06.24)
企業併購法(111.06.15)
票據法(76.06.29)
票據法施行細則(75.12.30)
海商法(98.07.08)
保險法(111.11.30)
保險法施行細則(97.06.13)
證券交易法(113.07.16三讀)
銀行法(112.06.28)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111.06.15)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施行細則(111.11.25)
伍、刑事法規
中華民國刑法(113.07.16三讀)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112.02.08)
社會秩序維護法(110.05.26)
貪污治罪條例(105.06.22)
性騷擾防治法(112.08.16)
刑事訴訟法(113.07.16三讀)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112.12.15)
國民法官法(109.08.12)
國民法官法施行細則(112.09.21)
刑事妥速審判法(108.06.19)
少年事件處理法(112.06.21)
少年事件處理法施行細則(110.12.15)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113.07.12三讀)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施行細則(103.06.26)
家庭暴力防治法(112.12.06)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112.02.15)
陸、經濟法規
著作權法(111.06.15)
商標法(112.05.24)
商標法施行細則(113.05.01)
專利法(111.05.04)
專利法施行細則(112.03.24)
公平交易法(106.06.14)
柒、法律倫理
法官守則(88.12.18)
法官倫理規範(101.01.05)
法官法(112.12.15)
法官評鑑委員會評鑑實施辦法(109.06.05)
法官社交及理財自律事項(89.01.25)
各級法院法官自律實施辦法(109.10.19)
檢察官倫理規範(110.01.13)
檢察官評鑑實施辦法(109.07.31)
律師法(112.06.09)
律師倫理規範(111.07.03)
律師懲戒及審議細則(110.01.19)
律師推展業務規範(111.07.03)
法律扶助法(104.07.01)
捌、大法官解釋與憲法法庭裁判
大法官解釋
憲法法庭裁判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共十三章,內容精簡,以基礎化學為主,最後各以專章介紹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及環境化學,如同書名簡明化學一樣,是一本簡單清晰、清楚明瞭的化學書籍,用簡單易上手的方式說明化學的原理、變化,適合較少學時的課程。
各章以學習目標開始,幫助讀者掌握學習重點,內文中的重要名詞設計標色字,加深讀者印象。闡釋各章化學概念、定理時以豐富的例題引導讀者依示範練習應用解題。章末編有習題,方便讀者自我測驗,檢視學習成效。
第五版除勘正疏誤外,依據每一章的學習目標及內容更新及調整相關練習題,輔助讀者掌握各章的學習重點。本書各章習題不提供解答,自學讀者選購時請知悉,銷售單位與出版社均無法提供解答。
【目錄】
Ch 01 原子結構與電子組態
1-1 原子模型的建立
1-2 原子序與質量數
1-3 同位素
1-4 電子軌域
1-5 電子組態
*習題
Ch 02 週期表與物質的命名
2-1 週期表的簡介
2-2 電子組態與週期表
2-3 元素的週期性
*習題
Ch 03 化學鍵
3-1 化學鍵
3-2 離子鍵的形成
3-3 共價鍵的形成
3-4 分子的幾何形狀
3-5 金屬鍵
3-6 分子間的作用力
3-7 固體、液體與氣體的模型
*習題
Ch 04 化學計量
4-1 原子與分子
4-2 亞佛加厥數
4-3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數與莫耳濃度
4-4 重量百分組成
4-5 化學式的種類
4-6 化學反應方程式
4-7 化學計量
*習題
Ch 05 氣體
5-1 氣體的性質
5-2 氣體的壓力
5-3 氣體的基本定律
5-4 理想氣體方程式
5-5 氣體的密度與分子量
5-6 大氣化學
*習題
Ch 06 水溶液
6-1 水的性質
6-2 溶液的濃度
6-3 溶液的稀釋
*習題
Ch 07 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7-1 反應發生的條件
7-2 反應速率
7-3 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7-4 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7-5 平衡常數
7-6 勒沙特列原理
*習題
Ch 08 酸、鹼與鹽類
8-1 酸與鹼的性質
8-2 布忍斯特-羅瑞的酸鹼學說
8-3 路易士酸鹼學說
8-4 酸與鹼的強度
8-5 酸鹼中和與鹽類
8-6 (离巠)標值(pH值)
8-7 酸鹼滴定
8-8 指示劑
*習題
Ch 09 氧化還原反應
9-1 氧化數
9-2 氧化還原反應的平衡
9-3 常用的電化電池
9-4 電解與電鍍
9-5 腐蝕
*習題
Ch 10 無機化合物
10-1 非金屬元素與其化合物
10-2 金屬元素與其化合物
10-3 過渡元素與其化合物
Ch 11 有機化學
11-1 有機化合物的來源
11-2 結構式與同分異構現象
11-3 官能基與命名
11-4 烴的分類
11-5 飽和烴(烷系)
11-6 不飽和烴(烯系與炔系)
11-7 脂環烴與芳香烴
11-8 醇、酚、醚
11-9 醛與酮
11-10 酸與酯
11-11 胺與醯胺
11-12 費洛蒙與生物鹼
*習題
Ch 12 生物化學
12-1 醣
12-2 脂肪
12-3 蛋白質
12-4 酵素(酶)
12-5 核酸
*習題
Ch 13 環境化學
13-1 空氣汙染
13-2 水汙染
13-3 土壤汙染
13-4 輻射汙染
13-5 生態法則
*習題
附錄
附錄一 酸類之解離常數
附錄二 鹼類之解離常數
附錄三 溶度積常數
附錄四 基本單位
附錄五 誘導單位
附錄六 基本常數
立即查看
內容簡介
消費者行為涉及的領域甚廣,包括企業管理、管理學、行銷學、商業心理學,行為科學、顧客關係管理等等,是行銷與企管等科系十分重要的課程,也是從事企業經營、創業開店或擔任產品企劃、行銷等職務所不可或缺的知識。
本書共計15章:第1章緒論,先引導讀者對消費者行為的意義與價值、應用範圍、影響因素及模式有初步瞭解,並對此學門做一界定;第2章說明消費者決策過程,剖析消費者在進行消費行為之前的決策過程及購後行為,從而引出後續各章探討在此決策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第3章到第5章依序探討消費者的知覺、學習、動機等內在因素;第6章到第8章討論人口統計變數與生活型態、態度與價值觀、人格特性等因素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第9章到第12章分別討論家庭、參考群體、社會階級、文化等外在因素與消費者行為的關聯;第13章介紹在學術層面消費者行為研究的內涵、程序與倫理道德,為有志繼續深造的讀者奠定基礎;第14章及15章則分別探討消費者行為的知識在行銷管理、創意行銷等實務上的應用,讓讀者能對前述各章的論點做進一步消化統整,並融會貫通,在職場中應用所學,一展長才。
本書架構嚴謹,循序漸進,讓讀者能完整、有效地學習消費者行為,各章章末均有學習評量,可讓讀者檢驗學習成果,是能提升「消費者行為」課程教學成效的教科書,也是十分適合自學的專業書。內容著重實務導向,在各章中設計相關實務的議題供讀者閱讀與討論,討論內容包括消費者不同議題的專欄,如:創意思維、科技專欄、人文關懷專欄等。此外,各章也設計相關議題的個案研究,讓讀者從不同角度來思考。
近年來全世界在政治經濟上有很多的變化,不論是臺美關係、美中臺關係,或是俄烏戰爭等國際情勢因素等,都影響整個消費經濟市場。加上科技網路發達、網路普及智慧手機的應用,以及最新的AI 人工智慧運用等,在在改變了整個消費市場與消費者的習慣。過去三年的疫情更是顛覆了整個經濟市場,也讓消費行為與習慣有了重大的改變。第四版除了根據最新的資料來更新書中各統計數據,也將最新的消費者行為研究觀點、論述或是發現融入更新在各章節內容、專欄及個案中,帶給讀者最新的消費者行為資訊與知識,與世界脈動同步進行。
本書主要針對課程教科書設計編寫,各章習題不提供解答,讀者需研讀該章內容後自行作答,出版公司與銷售單位均無法提供解答。
目錄
Chapter 01 消費者行為緒論
第一節 消費者行為的意義與價值
第二節 消費者行為的應用範圍
第三節 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消費者行為模式
Chapter 02 消費者決策過程
第一節 消費者決策的過程
第二節 確認問題與需求
第三節 進行情報資訊收集
第四節 方案評估與決策
第五節 購買
第六節 購後行為
Chapter 03 知覺與消費者行為
第一節 知覺的定義
第二節 知覺的過程
第三節 影響知覺的因素
第四節 知覺的方式
第五節 知覺的現象
第六節 知覺的歸因
Chapter 04 消費者的學習
第一節 學習的內涵
第二節 行為學習理論
第三節 認知學習理論
第四節 社會學習理論
Chapter 05 消費者的動機
第一節 動機的意義與內涵
第二節 動機理論
第三節 消費者的動機衝突
Chapter 06 人口統計變數與生活型態
第一節 人口統計變數
第二節 生活型態與消費者行為
第三節 生活型態的測量
Chapter 07 態度與價值觀
第一節 價值觀的內涵
第二節 價值觀的類型
第三節 態度的內涵
第四節 認知失調
Chapter 08 人格特性
第一節 人格的內涵
第二節 人格特質理論
第三節 影響人格形成的因素
第四節 重要的性格類型與消費行為
Chapter 09 家庭與消費者行為
第一節 家庭的內涵
第二節 家庭角色
第三節 家庭生命週期
第四節 家庭決策與衝突
Chapter 10 參考群體與消費者行為
第一節 參考群體的內涵
第二節 參考群體的種類
第三節 參考團體的影響
第四節 參考群體在行銷上的應用
Chapter 11 社會階級與消費者行為
第一節 社會階級的內涵
第二節 社會階級產生的原因
第三節 社會階層的分類與社會流動
第四節 社會階級與消費者行為
Chapter 12 文化與消費者行為
第一節 文化的內容
第二節 分析文化差異的模式
第三節 次文化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四節 跨國文化的意義
Chapter 13 消費者行為研究
第一節 消費者行為研究的內涵
第二節 消費者行為研究的程序
第三節 優質研究的條件與研究的倫理道德
Chapter 14 行銷管理與消費者行為
第一節 成功的市場區隔與定位
第二節 行銷組合與消費者行為
第三節 整合與應用
Chapter 15 創意行銷與消費者行為
第一節 創意行銷的意義
第二節 創意的技術與創新的推廣
第三節 創意行銷的實施
第四節 成為一位創意行銷人
立即查看
ECFA簽訂,對於台灣農業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普遍認知,農業對於總體經濟相當重要。
雖然,傳統農業產值占國民生產毛額不及2%,但其影響的相關產業,則佔了11%以上,甚值國民重視。
ECFA簽訂,對於國家農業、農村發展,衝擊不小。
究竟是否訂定糧食自給率,農地管理釋出方式的思維,需考量消費面和經濟發展面,同時要顧及農民權益與尊嚴,
此外,相關的農漁業、檢疫等問題,均有深入探討的必要性。
本書匯集專家學長,從氣候、糧食安全、農業貢獻、食品安全、農地管理、漁業發展以及全球佈局的各種角度評析,是探討後ECFA時代台灣農業最重要的討論文集。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