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精神病理社會工作:社會安全網與精神醫療體系助人工作者的實務指引 (1版)
作者: 林明傑, 陳慧女
版次: 1
ISBN: 9786267447079
出版社: 心理
#人文與社會科學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
定價: 350
售價: 298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本書從心理、社會、生理、營養學的觀點,結合依附理論、認知行為、現實治療、優勢觀點、營養身心等取向,探討精神病理社會工作,分基礎、進階、實務等三部分介紹精神病理社會工作的概念、精神疾病的診斷體系、常見精神疾病的症狀學,以及個案、團體、家庭工作的評估與技巧、均衡營養與身心保健的預防方法。提供社會工作、心理輔導、學校教師、相關科系學生、從事保護性業務與社會安全網絡的人員認識精神病理及處遇的實務指引。 【目錄】 基礎篇:精神病理社會工作概論 第一章 精神醫療體系的社會工作 第二章 社會安全網的社會工作 第三章 生理—心理—社會模式的精神病理與「行為四關鍵」評估模式 進階篇:常見精神障礙的特徵及處遇方向 第四章 精神障礙的體系 第五章 精神障礙的症狀學與簡易評估 第六章 精神病:思覺失調症、妄想症、器質型精神病 第七章 情緒型障礙:憂鬱症、輕鬱症、躁鬱症 第八章 精神官能症:創傷後壓力症、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 第九章 精神官能症:解離症、身體症狀障礙症、飲食障礙症、偽病 第十章 人格障礙症 第十一章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礙 第十二章 長者精神障礙 第十三章 成癮者精神障礙 第十四章 家庭暴力者的類型 第十五章 性侵害者的類型 第十六章 暴力被害人的精神障礙 第十七章 自傷與自殺防治 實務篇:評估與處遇 第十八章 個案工作與團體工作 第十九章 家庭評估與家庭會談 第二十章 營養與穴位的保健

為您推薦

家庭暴力法規之理論與實務 (5版)

家庭暴力法規之理論與實務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家庭暴力法規之理論與實務 ISBN13:9789865220686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高鳳仙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17cm*23cm (高/寬) 版次:5 出版日:2020/08/10 中國圖書分類:各國刑法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在於析論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家事事件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等家庭暴力相關法規之規範內容與具體適用,參酌外國相關法規及其實務運作,務求理論與實務兼顧,一方面使讀者明瞭我國家暴法規之立法精神與規範內容,在具體案例中加以妥善適用,另一方面探討我國之法規不足與執法缺失,尋求國人共同努力目標及改善方針。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家庭暴力防治法之修法運動與修法內容 第二章 論家庭暴力之定義 第三章 我國民事保護令制度之分析研究 第四章 家庭暴力防治法之刑事保護令解析 第五章 兒童及少年虐待之法律保護解析 第六章 從具體案例看家庭暴力防治法與其他相關法規之適用 第七章 諮商與調解在家庭暴力事件之法律界限 第八章 論美國法院之家庭暴力被害人服務處 第九章 家庭暴力整體防治網絡之建立 附錄一 家庭暴力防治法 附錄二 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細則 附錄三 行政機關執行保護令及處理家庭暴力案件辦法 附錄四 法院辦理家庭暴力案件應行注意事項 附錄五 檢察機關辦理家庭暴力案件注意事項 附錄六 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規範 附錄七 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受刑人處遇計畫 附錄八 家庭暴力防治法102年2月4日修正條文與原條文對照表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家庭暴力的全貌與防治:含學習和平與人類未來(二版) (2版)

家庭暴力的全貌與防治:含學習和平與人類未來(二版)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家庭暴力的全貌與防治:含學習和平與人類未來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6263690202 出版社:元照 作者:林明傑 裝訂/頁數:平裝/480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3/07/01 內容簡介 作者長期研究家庭暴力並實際諮商國內外家暴者之經驗,再以自2005年起在嘉義縣市與實務同仁一起推出「家庭暴力危險分級試辦方案」,至今有效降低再犯率與整體通報數之成果,經貫串而提出「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強調犯罪防治學之研習或犯罪防治政策之提出應有其順序性,應先後掌握該類犯罪與犯罪者之統計及趨勢、分類學、原因學、危險評估、輔導治療處遇、監督,而最後才是方案與法律。   本書也以此順序分章,使讀者能正確瞭解家庭暴力的全貌,並在最後兩章以研究論文之方式寫出對分級方案之成效再研究,以務實簡單的方式分享讀者。最後一篇也邀請讀者一起來思考並投入人類和平行為的未來及可行方向。 目錄 改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前言:問題背景與解決順序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名詞定義/2 第三節 家庭暴力問題的理解順序/4 第二章 現有制度的簡介與待釐清 第一節 通報及待釐清之問題與困境/18 第二節 警察處理與詢問是否聲請保護令及待釐清之問題與困境/21 第三節 社工人員之被害人服務及待釐清之問題與困境/24 第四節 法院之審理及待釐清之問題與困境/33 第五節 聲請保護令中有無異常案件/37 第六節 加害人監督與輔導及待釐清之問題與困境/38 第七節 違反保護令待釐清之問題與困境/39 第八節 小 結/42 第三章 統計呈現:從分類通報量到再犯率 第一節 家庭暴力的統計與類型/83 第二節 家庭暴力的通報單位/89 第三節 有無聲請保護令與是否核發之終結情況/90 第四節 家庭暴力者的裁定輔導治療/94 第五節 家庭暴力的再犯率情形/96 第六節 小 結/97 第四章 分類學:家庭暴力者分類與異常個案 第一節 男性親密暴力者的分類學/101 第二節 根據男性親密暴力者三分類之案例/114 第三節 女性親密暴力者之分類學/120 第四節 兒少傷害之分類/123 第五節 長者傷害之分類學/127 第六節 聲請保護令之異常案件/129 第七節 小 結/135 第五章 原因學:找出家庭暴力各因 第一節 從一般性研究找家庭暴力原因/141 第二節 社會學取向的家庭暴力原因學/146 第三節 心理學取向的家庭暴力原因學/162 第四節 生理學取向的家庭暴力原因學/177 第五節 犯罪與家庭暴力的整合理論/185 第六節 前部小結與各分類的因素比率/188 第六章 危險評估:找出家庭暴力分級 第一節 國外婚姻暴力者高危險因子與量表/210 第二節 台灣之婚姻親密暴力危險評估研究/213 第三節 兒少傷害的評估/219 第四節 其他類型家暴傷害的評估/221 第五節 溝通評估與成癮評估/222 第六節 小 結/226 第七章 如何監督訪查:網絡服務的重心 第一節 警察如何處理/251 第二節 法院的作為/254 第三節 嘉義縣市危險分級管理試辦方案的開始、流程、與成效/260 第四節 高危機家暴個案網絡會議與警察社工員之定期訪查/273 第五節 先進國家的新近改革/284 第六節 小 結/287 第八章 如何治療:家庭暴力者輔導治療方案與未來 第一節 美加之家暴者輔導治療現況與成效/291 第二節 台灣之輔導治療現況、技術與成效研究/300 第三節 台灣不同的輔導治療方案/304 第四節 親密溝通與善意溝通都有四要素/310 第五節 華人親密關係的性愛三加一原則/316 第六節 加害者訪視社工員設立的現況與必要/320 第七節 不同家暴者之不同訪查及治療技巧/323 第八節 子女會面處所與高衝突家庭輔導/326 第九節 家庭暴力新整合模式下的個案概念化與新的整合療法/328 第十節 小 結/337 第九章 家庭暴力的防治法律方案 第一節 美歐中之家庭暴力法/353 第二節 我國如何防止舊案再犯/358 第三節 如何預防新案發生/362 第四節 法官的防治態度/363 第五節 小 結/363 第十章 家庭暴力對被害人的影響及社會工作與心理諮商 第一節 家庭暴力對被害人的影響/365 第二節 家庭暴力被害人的社會工作/370 第三節 家庭暴力被害人的心理諮商/376 第四節 結 語/378 第十一章 危險分級方案成效與案例 第一節 研究一及其成效/381 第二節 研究二及其成效/383 第三節 全國開辦前後之統計呈現的成效/384 第四節 案 例/385 第五節 小 結/386 第十二章 暴力的深層原因:區分人我異己、倡導兼愛、人類的和平行為 第一節 暴力的深層原因/390 第二節 倡導兼愛代替仁愛的時代到了/394 第三節 人類的和平行為之其他理論/397 第十三章 家庭暴力的預防宣導與簡易身心保健 第一節 家庭暴力預防宣導的模式/411 第二節 國內目前的家庭暴力社區宣導/414 第三節 家庭暴力預防宣導的考慮面向與順序/418 第四節 在學校做家庭暴力預防宣導/425 第十四章 結論、衍生之討論、與建議:理論的修正與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 第一節 兩個結論/437 第二節 衍生討論一:理論的修正與政策發展的分期/439 第三節 衍生討論二: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的提出/442 第四節 給個人及政府的建議/444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社會個案工作 (1版)

社會個案工作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價: 450 售價: 4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保護性社會工作實務專書 (1版)

保護性社會工作實務專書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摘要】 保護性社會工作用意在於保護服務對象免於遭受暴力傷害,並協助服務對象及其家庭認知到暴力對於家庭及其成員的影響,介入服務提升服務對象及其家庭的功能,使家庭可以逐步從暴力中復原,並取得平衡,在社區生活。 本書第1章首先論述社會安全網計畫下保護性社會工作發展,瞭解以家庭為中心的各項保護服務工作特色,並反思各項保護性社會工作的挑戰。第2章至4章是從實務理論觀點、多元文化視角與法律的面向,為保護性社會工作專業知能的奠基。第5章至8章分別為兒童少年保護、科技與性暴力、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和老人保護,加入更多符合社會變遷和科技發展在保護服務工作的探討。第9章至12章聚焦卑親屬對尊親屬的暴力探討、身心障礙者保護與其他家內暴力、與暴力相對人工作及與有心理疾患相對人的心理衛生社會工作等,隨著社會安全網計畫的實施,這些服務對象需要更多的關注與討論。最後是第13章,則是強調保護性社工的人身安全與自我照顧。 透過實務專書的出版,可以提供保護性社工及學生作為實務應用之參考,也期盼更多人才投入保護性社會工作。 【目錄】 第1章 社會安全網下保護性社會工作發展/鄭麗珍 第一節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的簡介 第二節 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與法制建立的歷史 第三節 社安網計畫下保護性社會工作內涵 第四節 以家庭為中心的保護性工作模式之特色 第五節 以家庭為中心的保護性社會工作實務 第六節 社安網計畫下的保護性社會工作之挑戰 第2章 實務理論觀點/游美貴 第一節 保護性社會工作的定義與類型 第二節 保護性社會工作的價值與倫理 第三節 保護性社會工作理論基礎 第四節 與家庭會談的技巧 第3章 多元文化視角與保護性社會工作/王翊涵 第一節 危機家庭中的多元文化議題 第二節 文化能力的內涵 第三節 運用文化能力在危機家庭服務 第4章 保護性社會工作與法律/賴月蜜 第一節 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 第二節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工作 第三節 性侵害防治工作 第四節 家庭暴力防治工作 第五節 老人保護工作 第六節 身心障礙者保護工作 第5章 兒童少年保護/姚智仁 第一節 兒少保護概念與價值信念 第二節 受案調查階段 第三節 開案服務介入 第四節 兒少保服務介入實務技巧提醒 第五節 未來展望 第6章 科技與性暴力保護工作/廖美蓮 第一節 進入性侵害領域?知難行更難 第二節 性暴力光譜論述 第三節 傳統與數位性暴力處遇的論辯 第7章 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廖明鈺 第一節 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概念與價值 第二節 親密關係暴力類型介紹 第三節 需求評估與安全計畫 第四節 服務介入與內涵 第五節 結案評估 第六節 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未來的挑戰 第8章 老人保護/王潔媛 第一節 老人保護概念與價值信念 第二節 老人保護之需求評估 第三節 老人保護開案服務 第四節 老人保護服務策略 第五節 結案評估與追蹤 第9章 未成年直系血親卑親屬暴力對待尊親屬之現象與防治/吳書昀、鍾佩怡、張芷超 第一節 未滿十八歲兒少暴力對待父母之概述 第二節 未滿十八歲兒少暴力對待父母的樣態與盛行率 第三節 未滿十八歲兒少暴力對待父母之相關因素與特性 第四節 未滿十八歲兒少暴力對待父母之影響 第五節 國外介入方案的介紹 第10章 身心障礙者保護及其他家內暴力/陳彥竹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保護與服務 第二節 其他家虐案件與服務介入 第三節 身心障礙者保護及其他家內暴力案件結案評估與後續追蹤 第四節 未來展望 第11章 與相對人工作/鄧佳旻 第一節 認識親密關係暴力相對人服務 第二節 服務目標 第三節 服務流程 第四節 實務案例討論 第12章 心理疾患相對人與心理衛生社會工作/陳玟如 第一節 與有心理健康議題相對人工作的概念與價值信念 第二節 心衛社工的角色與功能 第三節 保護性社工與心衛社工共案服務與工作流程 第四節 未來展望 第13章 保護性社會工作者的人身安全與自我照顧/鄧佳旻 第一節 認識人身安全危害型態 第二節 為什麼保護性工作會有風險? 第三節 保護性社工人身安全危害的預防與因應 第四節 自我照顧 參考文獻

原價: 450 售價: 4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提升精神醫學核心能力 (2版)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提升精神醫學核心能力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提升精神醫學核心能力(第二版) 851-081C/9789863684305 ISBN 9789863684305 作者/出版社 *林煜軒.張立人/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2 重量:0.7kg 頁數: 416 裝訂:平裝 開數:23 x17 cm 印刷:單色 簡介: 精神科專科醫師考試的通過率,是所有專科中最低的。雖然所有考生幾乎可以在筆試輕鬆跨過60分的門檻,但口試卻只有一半左右的總醫師通過。有鑑於此,本書作者將準備專科筆試與口試時所整理的資料彙輯成冊,內含無數資深精神專科醫師的智慧傳承、住院醫師同事們的腦力激盪,以及持續翻新的精神醫學研究。全書共分為十一個章節,從介紹會談地圖開始,再進入會談報告與治療計畫,並一一介紹精神藥物學、神經精神醫學、心身醫學、兒童、青少年、老年醫學、睡眠醫學、成癮醫學等,本書不僅是介紹一套有系統的會談模式,以及蘊含豐富的學理基礎;也希望與讀者們一起分享時間管理的技巧,及精神科醫師如何字斟句酌地運籌臨床決策,也能為您在瞬息萬變的企業職場中,帶來高效率的溝通智慧! 目 錄 林序 vi 張序 viii 導讀:本書架構 x 前言:如何使用本書 xiii 第一章 會談地圖  第一節 基本資料 6 1-1 「NAME」 7 1-2 「HOME」 9 1-3 「DAME」 10 第二節 指標發病 13 2-1 指標發病期的內容-「PMD (A) F/F」 13 2-2 病史澄清 15 第三節 鑑別診斷 25 3-1 精神病症狀 26 3-2 躁症 31 3-3 憂鬱症 35 3-4 焦慮與身體化症狀 40 3-5 其他重要的鑑別診斷 42 第四節 四大急症 44 4-1 物質使用史 44 4-2 自傷、傷人危險評估 54 4-3 身體病況 60 第五節 認知檢查 62 5-1 認知功能 62 5-2 精神狀態檢查 66 5-3 身體檢查 68 第二章 會談報告與治療計畫 01 會談報告 72 02 心理、社工、職能治療計劃常識 81 第三章 精神疾病 01 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 90 02 雙相情緒障礙症(俗稱:躁鬱症) 98 03 憂鬱症 104 04 焦慮症 114 05 創傷後壓力症 123 06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 127 07 人格障礙症 134  第四章 精神藥物與其他療法 01 基礎藥理學 146 02 鎮靜安眠藥 148 03 抗憂鬱劑 152 04 抗精神病劑 162 05 情緒穩定劑 173 06 腦刺激治療 181 07 營養精神醫學與輔助替代療法 183 第五章 神經精神醫學 01 臨床神經科學 192 02 神經疾病的精神症狀 202 第六章 心身醫學 01 壓力與身體症狀 210 02 照會精神醫學 219 03 COVID-19 230 04 飲食障礙症 233 05 女性身心健康與懷孕用藥 238 06 性別與精神醫學 245 07 自殺防治 246 08 精神流行病學 251 09 文化結合症候群 254 第七章 司法精神醫學 01 精神衛生法 258 02 精神醫學倫理 262 03 民事案件司法鑑定 264 04 刑事案件司法鑑定 265 05 家庭暴力 269 06 性侵害 273 第八章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 01 發展心理學 278 02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對立反抗症 283 03 自閉症 290 04 妥瑞氏症與其他神經發展疾病 295 05 情緒、焦慮與壓力障礙症 297 第九章 老年精神醫學 01 阿茲海默症 302 02 其他失智症 311 03 老年憂鬱症 316 04 其他老年精神疾病 319 05 老年精神藥物學 321 第十章 睡眠醫學 01 睡眠生理學 326 02 日夜節律睡醒障礙症 330 03 失眠症 334 04 類睡症 341 05 猝睡症 347 06 睡眠呼吸中止症 350 第十一章 成癭醫學 01 成癮神經心理學 356 02 酒精、尼古丁 359 03 安非他命、娛樂用藥與新興毒品 368 04 鴉片成癮 374 05 行為成癮 382 附 錄 最新精選文獻 387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精神科藥物的使用與誤用:以實證為基礎的評論 (1版)

精神科藥物的使用與誤用:以實證為基礎的評論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精神科藥物的使用與誤用:以實證為基礎的評論 作者:黃致翰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260 簡介: 精神疾患已成為現代人最普遍的文明病了,而對於治療精神疾病的解藥,究竟能有多大的效用呢?對已經吃下肚的藥物你又瞭解多少呢?本書作者Joel Paris是加拿大著名的精神醫學家,以他擁有的豐富醫學知識與多年的臨床經驗,帶領著讀者一窺精神科藥物的種種面向,從精神科藥物的發展史到各種藥物的使用、誤用,以及對藥物被過度處方的各種現象與原因的闡述,也提供了製藥產業所扮演的角色和各種實證醫學行為評論等議題,內容豐富並列舉了許多實際案例說明。這是一本在提供精神藥物知識之餘,絕對值得醫療相關人員深入省思及探討的最佳參考書。 序 我很高興這本書翻譯成中文。本書所秉持的實證醫學原則,是世界共通的。 精神藥物學的相關研究不斷被發表,但還是沒有證據顯示現有藥物的效果比我書中所說的還強。本書所要帶給大家的訊息是,精神藥物是個有用的工具,但其效果被過度哄抬了,我們必須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來謹慎處方之。儘管本書付梓至今已過三年,但並沒有什麼新的發現能改變本書所有的結論。 Joel Paris, MD Professor of Psychiatry,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Canada 目錄 前言 xi 簡介 xiii 第一部分 總論 第 一 章 精神藥物學的歷史 3 第 二 章 精神藥物學的科學 23 第 三 章 製藥產業 69 第二部分 臨床使用的藥物 第 四 章 抗精神病藥物:更棒還是更糟? 121 第 五 章 情緒穩定劑與情緒不穩定 149 第 六 章 抗憂鬱劑 185 第 七 章 處方給小孩及青少年 241 第 八 章 多重處方 271 第三部分 未來展望 第 九 章 藥物以外的其他選擇 291 第 十 章 將壓力醫學化 311 第十一章 精神藥物學的未來 337 參考資料 357 索引 387 簡介: 在精神疾患成為現代人越來越普遍的文明病時,那些被視為精神疾病治療的解藥究竟有多大的效用?而對於那些吃下肚的藥物你又了解多少?加拿大著名的精神醫學家Joel Paris,以他豐富的醫學史知識與多年的臨床經驗,帶領讀者一窺精神科藥物的種種面向,從精神科藥物的發展史,到各式藥物的使用、誤用,再進一步闡述藥物被過度處方的種種現象與原因,製藥產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各種基於實證醫學所作的評論,內容豐富並列舉許多實際案例,在提供藥物知識之餘,也相當發人省思。 序 我很高興這本書翻譯成中文。本書所秉持的實證醫學原則,是世界共通的。 精神藥物學的相關研究不斷被發表,但還是沒有證據顯示現有藥物的效果比我書中所說的還強。本書所要帶給大家的訊息是,精神藥物是個有用的工具,但其效果被過度哄抬了,我們必須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來謹慎處方之。儘管本書付梓至今已過三年,但並沒有什麼新的發現能改變本書所有的結論。 Joel Paris, MD Professor of Psychiatry,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Canada 目錄 前言 xi 簡介 xiii 第一部分 總論 第 一 章 精神藥物學的歷史 3 第 二 章 精神藥物學的科學 23 第 三 章 製藥產業 69 第二部分 臨床使用的藥物 第 四 章 抗精神病藥物:更棒還是更糟? 121 第 五 章 情緒穩定劑與情緒不穩定 149 第 六 章 抗憂鬱劑 185 第 七 章 處方給小孩及青少年 241 第 八 章 多重處方 271 第三部分 未來展望 第 九 章 藥物以外的其他選擇 291 第 十 章 將壓力醫學化 311 第十一章 精神藥物學的未來 337 參考資料 357 索引 387

原價: 400 售價: 38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Stahl's圖解抗精神病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第一次就上手 (1版)

Stahl's圖解抗精神病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第一次就上手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Stahl's圖解抗精神病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第一次就上手 作者:張鎔麒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993 簡介: 《Stahl's圖解抗精神病藥物》是一本饒富趣味的專業書籍,它將抗精神病藥物廣博的知識轉以圖片帶入,讓視覺學習者易於理解,而非視覺學習者亦可由簡短的文字來釐清複雜觀念。於內容的安排上,由基礎的精神疾患生物學診斷開始,延伸至各類抗精神病藥物的介紹,進而闡述治療計劃與併發症的處理。無論你是精神科的臨床醫師,或是剛開始接觸的初學者,都能藉由本書來獲得許多抗精神病藥物學的專業知識與學習樂趣。 序: 本書設計得十分有趣。所有的觀念都以全彩的圖片來解釋。文字部分則作為圖片、照片與表格的輔助。視覺學習者會發現本書讓精神藥物學更容易理解;非視覺的學習者則可以瞭解用簡短的文字來說明複雜的精神藥物學概念。每一章延續著前一章的脈絡前進,由基礎的生物學與診斷開始,進而到學習如何建構出適當的治療計畫與併發症和共病的處理。 初學者或許會想藉由第一次瀏覽書中的圖片來對精神藥理學有更進一步的概念,因此,我們建議可從頭搭配書中的文字和圖片加以研讀。視覺的概念與文字的輔助可使彼此相得益彰,讓你可以對各章觀念的了解更為透徹。 對於和這些主題較為熟悉的讀者,則會發現在反覆翻閱圖片與文字時,複雜的精神藥理學頓時變得更加清楚。你將發現自己會藉由頻繁的使用本書來複習精神藥理學的知識。你也會發現自己推薦同儕這本參考書籍。 本書試著讓讀者對不同章節能有更具體的整體概念;我們提供你視覺的語言來解釋精神藥理學的原則。書末提供的延伸閱讀,會讓你對本書中特定的觀念有更進一步的學習。 當你碰到不了解的縮寫或是符號時,你可以參考書末「縮寫與符號」的部分。當你反覆參考時,會開始具有將精神藥理學轉化為視覺詞彙的能力。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3rd Edition與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The Prescriber’s Guide, 3rd Edition對想更深入探討書中章節的讀者十分有幫助。現在你就可以在神經科學教育協會的網站上 (www.neiglobal.com) 搜尋精神藥物學相關主題的課程、講座、幻燈片與相關的文章。 無論是精神藥理學的新手或老手,期望本書可帶領你去思考精神疾病與治療更多的面向。 祝 在精神藥理學的新奇旅途上獲益良多! 目錄 序 iii CME醫學繼續教育訊息 vii 學習目標 xix 第1章 精神分裂症與情感性疾患的神經生理學 1 第2章 抗精神藥物的多功能性 63 第3章 抗精神藥物的副作用:代謝與鎮靜 211 第4章 抗精神藥物各論 273 第5章 精神分裂症給藥與換藥策略 345 結論 379 縮寫與符號 381 推薦讀物 385 索引 397 後測 413

原價: 420 售價: 399 現省: 21元
立即查看
精神科口袋書:臨床隨身手冊 (1版)

精神科口袋書:臨床隨身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精神科口袋書:臨床隨身手冊 作者:胡宗明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1915 簡介: 能擁有一本資訊最新又利於攜帶的精神醫學實用手冊,是臨床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本書採用《DSM-5R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最新精神疾病分類與定義,針對基礎行為理論、精神科重要危機處理、心理健康評估與測驗、精神科用藥等議題提供最新資訊,並收錄多種最新精神科疾病評估量表,除此之外,在編排方面,全書採重點、條列式及表格化呈現,簡明易懂,本書是精神科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及醫學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查詢所需之重要資訊,亦可供家醫科與基層醫療相關之醫護人員、社工員及長期照護團隊成員隨身的參考手冊。 序言 合記圖書出版社對於專業的堅持及文化產業的執著向來有目共睹,本書經過合記圖書出版社對美國出版公司 F. A. Davis Company 及原書作者 Darlene D. Pedersen 極力爭取,方能取得中文版的授權以嘉惠中文閱讀的讀者。從事翻譯精神科口袋書(PsychNotes: Clinical Pocket Guide) 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到戰戰兢兢的事,至於本書翻譯由任職於台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副院長胡宗明醫師予以統整,翻譯團隊成員包含王瑛杰醫師、陳春明醫師、鄭淦元醫師、吳家樑醫師、梁富珍醫師、陳建森醫師、簡世昌醫師、戴英修醫師、胡耿豪醫師、陳又新醫師、胡至家心理師、高至潔心理師、吳月梅心理師、石成展藥師、吳佩霖藥師、鍾享昇藥師、顏姿容藥師等,都持有精神照護方面多年的臨床專業經驗,促使中譯本的專用名詞更能合乎一般臺灣常用的臨床慣用語,此外感謝黃淑芬小姐、吳孟憲博士等協助校閱作業,最後再次感謝以上諸位不求代價的付出,才使得本書順利完成。 目錄 基礎知識 (BASICS) /1 精神科衡鑑 (ASSESS) /23 精神障礙症及介入 (DISORDERS / INTERV) /77 藥物/實驗室檢驗 (DRUGS/LABS) /176 精神用藥物 A-Z (DRUGS A-Z) /194 危機 (CRISIS) /242 老人 (GERI) /263

原價: 430 售價: 409 現省: 21元
立即查看
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 (2版)

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 ISBN13:9789579096843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黃政昌 裝訂/頁數:平裝/722頁 規格:26cm*19cm*3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8/01 中國圖書分類:心理診斷:心理輔導;行為改變術 內容簡介   本書自2008年出版迄今,因應心理評估的資訊與法令出現許多變化,如診斷系統DSM-5與ICD-10改版、WISC-4(5)等測驗工具更新、身心障礙鑑定基準(ICF系統)改變、個案概念化與個案評估觀念落實等,特別進行大幅度的修正與更新,以符合當今諮商輔導界的需求。   特色1:勾勒出諮商中心理評估的重要內涵   第一篇心理評估的基本原理與概念,充分說明諮商中心理評估的意義內涵、臨床與諮商中應用的差異、評估會談與資料蒐集、心理測驗的內涵與諮商中應用,以及心理評估與測驗的倫理議題等,幫助評估者瞭解諮商中心理評估的基本內涵與心理計量原理。   特色2:彙整與介紹國內出版的有效心理測驗工具   第二篇國內心理評估常用測驗工具的介紹,包括心理評估工具的使用與購買、智力評估、學習評估、自陳類人格評估、投射類人格評估、以及生涯評估等測驗介紹,提供評估者認識國內各種實用有效的測驗工具。   特色3:撰寫諮商中各領域常見的心理評估報告案例   第三篇心理評估在諮商領域中的運用,包括心理評估報告的格式與撰寫、個案概念化與個案評估報告,以及智力程度評估、學習適應評估、人格特質評估、心理健康評估、生涯興趣評估等案例報告,幫助評估者對各種諮商領域如何進行心理評估,有一個具體明確的概念或參考架構。   特色4:提供問題反思、延伸閱讀、諮商心理師考題與國內外測驗工具目錄   本書每章都列出的問題反思、延伸閱讀、歷屆諮商心理師考題摘錄等單元,供讀者進一步參考與評量;同時,特別彙整:國內和國外地區心理測驗出版商簡介、國內地區中文版心理測驗工具目錄、不同學齡階段的心理測驗工具一覽表等附錄,可作為評估者進行各類心理評估時,快速查詢測驗工具的參考指引。   本書是大學院校心理評量、心理評估、心理衡鑑、諮商評估相關課程之上課用書;更是諮商實務工作者在執業過程中實用的參考工具書,對於正準備參加相關研究所考試或諮商心理師高考的考生,亦是相關科目的必備參考用書。 目錄 PART 1 心理評估的基本原理與概念 第01章 心理評估的意義與內涵 1-1 心理評估的意義與階段 1-2 心理評估的類型 1-3 心理測驗與心理評估的不同 1-4 臨床心理衡鑑與諮商心理評估的比較 1-5 心理評估的效度議題 1-6 心理評估與諮商的關係 第02章 評估會談與資料蒐集 2-1 評估會談的意義與技巧 2-2 評估會談的內容 2-3 行為觀察與非語文行為 2-4 心智狀態檢查 2-5 檔案資料與生理測量 2-6 行為衡鑑 第03章 心理測驗(一):內涵、功能與應用 3-1 心理測驗的內涵 3-2 心理測驗的功能 3-3 心理測驗在諮商中的應用 第04章 心理測驗(二):統計概念與常模分數 4-1 測驗的基本統計概念 4-2 常模的種類 第05章 心理測驗(三):信度效度與試題分析 5-1 信度 5-2 效度 5-3 試題分析 第06章 心理評估與測驗的倫理議題 6-1 測驗使用者專業能力的倫理 6-2 個案權益與福祉的倫理 6-3 測驗的特殊倫理議題 PART 2 國內心理評估常用測驗的介紹 第07章 心理評估工具的使用與購買 7-1 測驗工具的使用能力 7-2 心理測驗的使用情形 7-3 心理測驗的三級評估 7-4 心理測驗工具在各領域使用的現況分析 7-5 心理測驗的選擇 7-6 電腦在心理評估中的角色 7-7 測驗工具的訊息與購買 第08章 智力評估的測驗 8-1 相關概念 8-2 一般智力測驗 8-3 神經心理測驗 第09章 學習評估的測驗 9-1 相關概念 9-2 學業性向測驗 9-3 學習態度測驗 9-4 成就測驗 第10章 10 人格評估的測驗(一):自陳類 10-1 相關概念 10-2 綜合人格測驗 10-3 情緒困擾測驗 10-4 適應能力測驗 10-5 人際關係測驗 第11章 人格評估的測驗(二):投射類 11-1 相關概念 11-2 編造技術 11-3 聯想技術 11-4 表現技術 11-5 完成技術 第12章 生涯評估的測驗 12-1 相關概念 12-2 興趣量表 12-3 生涯信念量表 12-4 職業測驗 PART 3 心理評估在諮商領域中的應用 第13章 心理評估報告的格式與撰寫 13-1 心理評估報告的結構取向 13-2 心理評估報告的格式內容 13-3 個案概念化與個案評估報告 13-4 撰寫心理評估報告的注意事項 第14章 智力程度評估的案例 14-1 相關概念 14-2 「智能障礙」的評估案例 14-3 「智能優異」的評估案例 第15章 學習適應評估的案例 15-1 相關概念 15-2 「學習困難」的評估案例 15-3 「學習策略」的評估案例 第16章 人格特質評估的案例 16-1 相關概念 16-2 「行為異常」的評估案例 16-3 「人格了解」的評估案例 第17章 心理健康評估的案例 17-1 相關概念 17-2 「心理疾病」的評估案例 17-3 「自殺危機」的評估案例 第18章 生涯興趣評估的案例 18-1 相關概念 18-2 「選組選系」的評估案例 18-3 「生涯規劃」的評估案例 附錄 附錄一 國內和國外地區心理測驗出版商簡介 附錄二 國內地區中文版心理測驗工具目錄 附錄三 國內不同學齡階段心理測驗工具一覽表

原價: 860 售價: 774 現省: 86元
立即查看
雙極疾患新知-診斷.病理機制.共病症及治療新趨勢 (1版)

雙極疾患新知-診斷.病理機制.共病症及治療新趨勢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雙極疾患新知-診斷.病理機制.共病症及治療新趨勢 作者: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雙極疾患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740 書籍簡介 雙極疾患(躁鬱症)患者具上下起伏情緒變化,在躁症與鬱症間擺動,對日常生活功能,家庭乃至社會生產力皆影響甚大,在全世界以及臺灣的盛行率均逐漸增加。為了呼應國際精神醫學界日新月異之研究,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會雙極疾患小組,特別召集國內十位專家醫師,針對精神病理機轉、診斷標準、藥物及相關治療、合併症等各主題,作一完整且深入淺出之介紹,提供相關領域專業人員與有興趣民眾最新發展與新知。 主編序 蘇東平 國立陽明大學精神學科教授兼主任 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常務理事 情感性精神疾患Affective Disorder主要有兩大類精神疾病,一為憂鬱疾患,另一為雙極疾患(躁鬱症)。此類疾病之盛行率在亞洲及臺灣有被低估之可能。雖然如此,根據健保資料庫的數據,雙極疾患診斷由2000年的千分之1.86升至2007年的千分之2.83,在短短七年中此疾病成長52%。特別在2003、2004年間快速成長1/3。此與精神科醫師對此疾病的了解增加、仔細詢問過去有否躁症∕輕躁症之症狀以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療效等因素有關。基於此,我們由健保資料庫中系統性地去追蹤2000年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的病患的這群Cohort,至2007年時,約有10%左右由重鬱症變成雙極疾患,其中以難治型的重鬱症有更高的轉換率約26%,其轉換的診斷80%為第2型輕躁症及20%之躁症發作。這種診斷的改變,會導致臨床上判斷的困擾及治療的困境。難治型的憂鬱症是否為一種隱藏性的雙極疾患以及雙極疾患的憂鬱狀態 (Bipolar depression) 又如何與難治型憂鬱症從臨床症狀上及治療方針上分開,是對精神科醫師的重大挑戰。 DSM-5認為雙極疾患的混合型 (Mixed type) 過於籠統、狹窄無法反映出臨床現實狀態,將雙極疾患中躁症鬱症發作細分為躁症混合鬱症型及鬱症混合躁症型發作,使得診斷更為複雜。尤其是前者之預後較差,其再發率和自殺率高及工作效能差。診斷上如何發現前者疾患,有學者 (Vieta, et al) 提出在躁症發作時,同時有焦慮 (Anxiety)、急躁 (Agitation) 及易怒 (Irritability) 3種症狀時,要考慮此類疾患。 第2種挑戰就是如何在僅靠臨床症狀及病程發展來作為雙極極患的鑑別診斷之困境下,可否找出生物標記(Biomarker或Biosignature)來作為診斷的依據。至目前為止較為可行的方向,在分子基因學上的是藥物分子基因pharmacogenetics之發展,此研究企圖找出對某類藥物例如鋰鹽有效治療的相關基因;如成功,則臨床上只要發現疾患有此基因,即可立即使用鋰鹽。另外,在腦影像學方面,無論是正子造影 (PET) 或是MRI包括在灰質體積、白質體積、功能性MRI、功能性網路連接MRI,在技術上均日新月異。科學家及醫學家們均利用此嶄新的工具企圖用於區分雙極疾患第一型、第二型及憂鬱症。雖有進展,並呈曙光,但仍在努力中。 第3種挑戰就是精神科醫師如何在早期就能發現雙極疾患和如何提早治療。有鑑於此,近幾年來許多學者提出新穎的臨床分期模式 (Clinical Staging Model)。由於雙極疾患是重覆再發性的發作,其腦部神經基板 (neural substrate) 的反應亦隨著改變,促進腦內神經迴路的再組 (rewiring),導致腦神經細胞對壓力的脆弱性增加,加重病情變化。同時屢次發作亦會使得腦部神經組織調適的負荷量增加 (allostatic load),致神經受損。是故神經退化 (neuroprogression) 與臨床分期的增加,有其緊密的正向關係,亦有其極重要之臨床意涵。就如癌症分類一樣,雙極疾患之早期與晚期需要不同的治療策略。 就以上之多種、多重問題來說,雙極疾患的正確診斷和治療方向確實需要從各方面同時進行研究,其最後的目的乃在於依個人需要做客製化的治療。本書之章節涵蓋多樣,然仍有再增加的空間,在此感謝台灣雙極疾患學會同仁們之鼎力相助,好使此書得以付梓。 目錄 1 雙極疾患的病理生理機制 楊延光……………………………………………….1 2 重度憂鬱症中預測未來發展出雙極疾患的因子 李正達……………………………………………….17 3 DSM-5雙極疾患和相關障礙症診斷更新 曾美智……………………………………………….29 4 雙極疾患藥物治療準則更新 白雅美……………………………………………….39 5 雙極疾患鬱症治療策略的兩難 張景瑞……………………………………………….71 6 第二型雙極疾患治療的新趨勢 李朝雄……………………………………………….83 7 雙極疾患之生理狀況與共發身體疾病 蔡尚穎……………………………………………….99 8 雙極疾患與物質使用疾患 陳紹祖……………………………………………….111 9 老年期躁症簡介 歐陽文貞…………………………………………….133 10雙極疾患之人際關係和社交節律治療 蘇東平……………………………………………….141

原價: 450 售價: 42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焦慮症新知:診斷.病理機制及治療新趨勢 (1版)

焦慮症新知:診斷.病理機制及治療新趨勢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焦慮症新知:診斷.病理機制及治療新趨勢 作者: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3680239 簡介: 「焦慮症」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見的心智疾病,雖然對於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不如憂鬱症嚴重,但罹病率較高,其社會成本耗費更甚於憂鬱症。本書為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繼「雙極疾患新知」後,再集結多位權威專家,將焦慮症新知,包括最新DSM 5焦慮症診斷之改變、各種焦慮症生理致病機轉和治療的介紹、藥物治療的爭議、物質濫用合併症、認知行為及團體心理治療,以及難治型患者之rTMS 重復透(穿)顱磁刺激等主題,均作深入的論述,是專科醫師、相關領域讀者和學生最佳的入門工具書。 主編序 焦慮相關疾患盛行率及共病性均很高,散見在各個專科別之診療業務間,當然也是精神科門診業務的重點之一,然而隨著藥物的進展,因血清回收抑制 (SSRI),及SNRI的臨床試驗也顯示焦慮症是其適應症之一。臨床上,認真區辨憂鬱症與焦慮症的努力誘因而減少,當然許多由藥廠所資助的醫學教育也甚少談及焦慮症之議題(此與並非所有抗鬱劑均有治療焦慮症之適應症有關),漸漸的,臨床診斷分佈上,焦慮症在台灣似乎慢慢在減少,然而病人真的減少了嗎?那倒未必。 有鑑於此,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劉嘉逸理事長,乃集全國這方面之專家等負責一系列的教育講演課程,希望讓精神醫學同道對這方面的新知能隨時掌握,因此命令我協助此疾患相關的編輯工作,本書之內容乃根據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在2013到2014系列專題演講中所傳遞的資料,再請原講者寫成專章,並委請合記圖書出版社進行相關的編輯、製圖及版權申請之工作,此寫稿及編輯工作相當辛苦,在此代表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向所有參與本書完成過程中付出的同仁致上最大敬意。 本書共分十一章,主要針對焦慮症最新的進展做一個分章式的描述,第一章為DSM-5焦慮症的演變,由台大林朝誠醫師主筆。第二章為焦慮症之生理病理及相關治療之概述,由馬偕李朝雄醫師負責。第三章為社交焦慮症之診斷及治療,社交焦慮症雖盛行率高,但常沒被診斷出來,本章由北聯醫中興院區詹佳真醫師撰寫。第四章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由台灣這方面的權威,陽明大學∕北榮蘇東平教授主筆。第五章是老人之PTSD,由彰基歐陽文貞院長負責。第六章為常逛急診及心臟科的恐慌症,由台大廖士程醫師撰寫。第七章為泛焦慮之診斷及治療,由林口長庚許世杰醫師及彰基邱南英醫師聯合執筆。第八章為亦正亦邪的BZD(苯二氮平)於焦慮症治療之爭議,由國泰張景瑞醫師撰寫。第九章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由國內這方面經驗最多的北聯醫松德院區湯華盛醫務長主筆。第十章為強迫症最新的rTMS(重覆性顱磁刺激術)治療,由成大張維紘醫師負責。最後一章(十一章)焦慮症合併物質濫用的章節,由花蓮慈濟 陳紹祖醫師負責。 本書之目的不只在促進焦慮症新知的推廣及運用,也希望以淺顯的文字讓新進者能快速上手,造福病人。另一方面也希望略懂醫學知識的民眾,在較無障礙的環境中閱讀本書,以增進相關醫學知識,編輯過程難免疏忽,敬請見諒。 成大醫院 楊延光 2014-8-26 目錄 1 DSM-5焦慮症 (Anxiety Disorders) 1 林朝誠 2 焦慮症生理病理的最新發展 (Update Evidence of Pathophysiology for Anxiety Disorders) 11 李朝雄 3 社交焦慮症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21 詹佳真 4 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39 蘇東平 5 老年期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n Late Life] 57 歐陽文貞 6 恐慌症的精神藥物治療 (Psycho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Panic Disorder) 67 廖士程 7 廣泛性焦慮症的最新藥物治療 [Update Pharmacotherapy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75 許世杰 & 邱南英 8 苯二氮平類藥物用於治療焦慮症的爭議 (Dilemma of Benzodiazep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Disorders) 99 張景瑞 9 強迫症認知行為心理治療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OCD) 111 湯華盛 10 做與不做,都是困境-強迫症治療新方向:重複性穿顱磁刺激術 (r-TMS)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Predicament-New Ways to Treat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123 張維紘 焦慮症與物質使用疾患 (Anxiety Disorders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139 陳紹祖

原價: 450 售價: 42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Fish氏臨床精神病理學-精神醫學之病徵及症狀(Fish's Clinical Psychopathology: Signs and Symptoms in Psychiatry ) (4版)

Fish氏臨床精神病理學-精神醫學之病徵及症狀(Fish's Clinical Psychopathology: Signs and Symptoms in Psychiatry )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Fish氏臨床精神病理學-精神醫學之病徵及症狀(第四版)(Fish's Clinical Psychopathology: Signs and Symptoms in Psychiatry 4e) 851-079C/9789863684251 ISBN 9789863684251 作者/出版社 *孔繁鐘.莊宗運/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4 重量:0.4kg 頁數:160 裝訂:平裝 開數:23 x17 cm 印刷:單色 圖: 0 表 :4 簡介: 1967年,弗蘭克・費雪 (Frank Fish) 的《臨床精神病理學:精神醫病徵及症狀》一書出版,很快的就成為醫學生、精神受訓學員和相關精神健康工作者必讀的教科書。而令人婉惜的是 Fish 此書卻絕版多年,已無現書供應,是故,現今的第四版修訂則是邀請另一群學者及專業工作人員著手進行增修工作,為了努力呈現Fish 的臨床描述和精神病理學見解,作者群不僅保留了Fish 的原著精神,且更新了參考資料,以及檢視精神疾病分類的爭議,並討論精神病理學的基本角色及運用。相信這本更新後的版本,傳承延續自弗蘭克・費雪 (Frank Fish) 的原著,更新後的內容應是所有精神健康工作者必不可缺的一本書。 目錄 Contents 前言 Preface III 📷📷精神疾病之分類│ Classification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1 📷甚麼是精神病理學?精神疾病分類之爭議│ What Is Psychopathology ? Controversies in Classifying Psychiatric Disorders 13 📷知覺障礙│ Disorders of Perception 28 📷📷📷思考與言語障礙│ Disorders of Thought and Speech 49 📷記憶障礙│ Disorders of Memory 73 📷情緒障礙│Disorders of Emotion 83 📷自體經驗障礙│ Disorders of the Experience of Self 93 📷運動障礙│ Motor Disorders 99 📷意識障礙│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119 📷📷人格障礙症│ Personality Disorders 124 附錄 I 精神醫學症候群 Psychiatric syndromes 141 附錄 II 防衛與扭曲 Defences and distortions 146 索引 Index 148

原價: 380 售價: 361 現省: 19元
立即查看
病理學精要

病理學精要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50 售價: 585 現省: 65元
立即查看
小動物臨床病例精選,第一部

小動物臨床病例精選,第一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24

原價: 1500 售價: 1350 現省: 15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