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圖解 網店賺錢一本通:《社群推播立即上手》+《網路行銷立即上手》+《人氣品牌立即上手》+《市調分析立即上手》<方言>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320
售價:
1122
現省:
198元
立即查看
圖解品牌學(3版)3/E 2019<書泉>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圖解品牌學(3版)
作者:戴國良
出版社:書泉
出版日期:2019/11/00
ISBN:9789864511730
內容簡介
◎整合「理論精華」與「實戰案例」,為讀者打造更高的學習綜效。
◎輕鬆易懂的說明,搭配活潑趣味的圖表,讓學習成為一種享受。
◎架構清晰,簡明扼要,具高度實用性,對中小企業的創新與經營具引導作用。
◎全面翻新陳舊觀念,結合近年最新趨勢與議題,與時俱進。
◎新增15個品牌成功案例,見賢思齊,幫助學生及職場人士提升就業競爭力
無論是學界的授課經驗或業界的實戰歷練,作者在「品牌學」領域,長年以來已累積了高深的功力與心法。
經過多年的調查與研究,發現行銷競爭所依賴的,主要有三種優勢:
一是商品力的創新優勢;
二是服務力的品質優勢;
三是品牌力的累積優勢。
前兩者的優勢,比較容易拉近距離,甚至不相上下。例如:降價、降低成本、促銷活動、公關、擴大通路據點、加速展店等,彼此間差異不易拉開。
當大家的行銷實力愈來愈接近,最終決勝負的只剩下「品牌」而已。因為第一品牌只有一個。由此可知「品牌學」已提昇為企業致勝的關鍵地位。
目錄
第1章 品牌入門基本觀念
1-1 品牌的微笑曲線
1-2 全球奧美廣告集團執行長的品牌觀點
1-3 各家的品牌觀點
1-4 品牌的價值與重要性Ⅰ
1-5 品牌的價值與重要性Ⅱ
1-6 品牌的謬誤、挑戰與具備要點
1-7 理想品牌與非常品牌調查排行榜
1-8 品牌定義、相關名詞與品牌化對象
1-9 品牌的功用與對消費者的重要性
1-10 品牌特性與要素
1-11 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五力
1-12 強勢品牌,獨享市場利益
1-13 品牌與顧客導向Ⅰ
1-14 品牌與顧客導向Ⅱ
1-15 品牌資產的意義與內涵Ⅰ
1-16 品牌資產的意義與內涵Ⅱ
1-17 品牌知名度與品牌聯想度
1-18 品牌忠誠度與知覺品質的意義
1-19 品牌元素內涵與品牌命名
1-20 品牌識別、標章與標誌
1-21 品牌個性與品牌精神Ⅰ
1-22 品牌個性與品牌精神Ⅱ
1-23 品牌包裝設計
1-24 品牌美學
1-25 品牌Slogan 與廣告歌曲
1-26 品牌故事與品牌認同
1-27 今周刊針對一般商務人士票選的品牌排行榜
第2章 品牌S-T-P 架構體系
2-1 發展及思考正確有效的品牌S-T-P架構體系
2-2 S-T-P架構案例
2-3 為何要有區隔市場及區隔變數?
2-4 產品定位或品牌定位分析
2-5 品牌定位成功案例與定位步驟
2-6 品牌獨特銷售賣點與如何差異化、獨特化
第3章 品牌行銷之戰略與趨勢
3-1 品牌行銷4P組合戰略
3-2 服務業行銷致勝十大終極密碼Ⅰ
2-3 服務業行銷致勝十大終極密碼Ⅱ
3-4 服務業行銷致勝十大終極密碼Ⅲ
3-5 反古典行銷學四大行銷趨勢Ⅰ
3-6 反古典行銷學四大行銷趨勢Ⅱ
第4章 品牌與新產品開發策略
4-1 品牌的商品知覺品質
4-2 新商品成功開發:日本企業三個案例
4-3 新產品、新品牌上市的重要性與成功要因
4-4 新產品開發到上市的流程步驟
第5章 品牌與訂價策略
5-1 品牌訂價的基本認識與重要性
5-2 品牌經營的損益表必備觀念
5-3 影響品牌訂價的因素與價格帶觀念
5-4 品牌的加成訂價法
5-5 品牌的其它訂價法及新產品訂價法
5-6 品牌的毛利率觀念
第6章 品牌與通路策略
6-1 品牌的通路策略基本認識
6-2 國內最主要的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
6-3 品牌多元化上架趨勢
6-4 品牌直營門市店與網路通路上架
6-5 品牌對大型零售商與經銷商的通路策略
第7章 品牌與推廣策略
7-1 360度全方位整合行銷傳播操作概述Ⅰ
7-2 360度全方位整合行銷傳播操作概述Ⅱ
7-3 360度全方位整合行銷傳播操作概述Ⅲ
7-4 品牌成功整合行銷傳播最完整架構內涵模式
7-5 整合行銷與媒體傳播五大意義
7-6 整合行銷傳播十大關鍵成功要素
7-7 品牌代言人行銷操作Ⅰ
7-8 品牌代言人行銷操作Ⅱ
7-9 品牌代言人行銷操作Ⅲ
7-10 品牌與事件行銷活動
7-11 事件行銷活動企劃項目
7-12 品牌與店頭行銷
7-13 品牌與外部專業協助單位關係
7-14 品牌與電視媒體、電視廣告
7-15 品牌與促銷活動Ⅰ
7-16 品牌與促銷活動Ⅱ
7-17 品牌與公關
7-18 品牌與新產品上市記者會撰寫要點
第8章 品牌經理人的工作重點
8-1 品牌經理人八大行銷工作重點Ⅰ
8-2 品牌經理人八大行銷工作重點Ⅱ
8-3 品牌經理人在新品開發上市過程中的工作重點Ⅰ
8-4 品牌經理人在新品開發上市過程中的工作重點Ⅱ
8-5 品牌經理必須借助內外部協力單位
8-6 優秀品牌經理人的能力、特質及歷練
第9章 品牌與行銷策略
9-1 品牌如何強化顧客忠誠度Ⅰ
9-2 品牌如何強化顧客忠誠度Ⅱ
9-3 提升品牌競爭優勢的成功對策組合Ⅰ
9-4 提升品牌競爭優勢的成功對策組合Ⅱ
9-5 提升品牌競爭優勢的成功對策組合Ⅲ
9-6 提升品牌競爭優勢的成功對策組合Ⅳ
9-7 品牌對抗不景氣的行銷策略Ⅰ
9-8 品牌對抗不景氣的行銷策略Ⅱ
9-9 品牌對抗不景氣的行銷策略Ⅲ
第10章 品牌與經營管理
10-1 品牌管理的意義
10-2 品牌發展經營的五個面向思考
10-3 品牌經營與品牌管理制度三大轉變
10-4 品牌管理部門工作方向與涉及組織單位
10-5 品牌管理的對象及六大重點事項
10-6 品牌經營成功的五大因素及品牌稽核
10-7 品牌應做好與顧客的接點及外部投資者關係管理
10-8 長期做好品牌經營與管理的六個全方位構面
10-9 品牌回春策略
10-10 品牌誕生的十二項經營管理準則
10-11 品牌管理的八項任務
10-12 品牌再生與品牌年輕化之翻身步驟
10-13 品牌再生十大要點與方向
10-14 品牌再生戰役:以克蘭詩化妝品為例Ⅰ
10-15 品牌再生戰役:以克蘭詩化妝品為例Ⅱ
第11章 品牌策略概述
11-1 品牌策略的本質與思考角度
11-2 品牌自我SWOT 檢測分析
11-3 確定品牌策略四大要素
11-4 品牌策略的類型
11-5 推出多品牌策略原因及注意點
11-6 品牌延伸策略之原因、優點、缺點及誤區
11-7 推出副品牌策略的原因、意義及特點
11-8 零售商推出自有品牌的意義及原因
11-9 國內各大零售商推出自有品牌狀況Ⅰ
11-10 國內各大零售商推出自有品牌狀況Ⅱ
11-11 日本零售商發展自有品牌概況
11-12 品牌策略的形成步驟Ⅰ
11-13 品牌策略的形成步驟Ⅱ
第12章 打造品牌價值的步驟、法則及鑑價
12-1 成功打造品牌價值的四堂必修課
12-2 品牌策略思考六大面向與品牌願景
12-3 成為No.1 的十五項品牌法則Ⅰ
12-4 成為No.1 的十五項品牌法則Ⅱ
12-5 建立品牌發展策略之六步驟
12-6 建立強勢品牌四步驟Ⅰ
12-7 建立強勢品牌四步驟Ⅱ
12-8 透視品牌資產價值的日本企業經營策略Ⅰ
12-9 透視品牌資產價值的日本企業經營策略Ⅱ
12-10 透視品牌資產價
立即查看
【超圖解】人氣品牌立即上手 <方言>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圖解自費醫療品牌學
系列名:圖解系列
ISBN13:9789865222284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藍新堯
裝訂/頁數:平裝/292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9/28
中國圖書分類:醫院內部行政
內容簡介
★兩岸三地,第一本實戰、系統化、結構化「圖解自費醫療品牌學」類教科(工具)書,精簡扼要,容易理解,迅速吸收。
★來自兩岸三地超過1000家醫療院所之自費醫療行銷祕技攻略。
★共121單元,一單元一主題,一頁文一頁圖,圖文並茂,快速掌握自費醫療行銷核心關鍵知識、技能、祕技、攻略。
「品牌經營」,是自費醫療唯一的出路!
面對競爭的經營環境,自費醫療唯有「強化品牌經營」,才能走向「永續經營」。所以在過度競爭下,自費醫療只有『品牌經營』才能勝出。
自費醫療的行銷亂象,醫療市場呈現「過度競爭」的狀況,造成「削價競爭」及「醫療糾紛」頻傳。自費醫療紛紛藉由媒體(FB、置入性行銷等)露出,增加品牌知名度,也因此造成許多觸及「醫療廣告法」之相關問題。然唯有正規的自費醫療品牌經營,才可有效提升自費醫療經營績效,降低醫療紛爭,走向永續經營。所以在過度競爭下,用對品牌行銷工具才能不觸法有差異化,才會有自費醫療的『品牌價值』。
目錄
第1 章|醫療產業經營特性
1-1 醫療產業生態
1-2 醫療供給面Ⅰ
1-3 醫療供給面Ⅱ
1-4 醫療需求面
1-5 自費醫療特性
第2 章|醫療產業經營與法律
2-1 自費醫療品牌行銷法律觀
2-2 醫療品牌行銷法律觀—醫療法「醫療廣告及罰則」
2-3 醫療品牌與消保法
2-4 醫療品牌行銷法律觀—中國大陸醫療廣告法
2-5 醫療品牌行銷法律觀—香港醫療廣告法
第3 章|從兩岸到亞洲醫療產業經營
3-1 臺灣醫療產業經營
3-2 中國大陸醫療產業經營
3-3 香港醫療產業經營
3-4 澳門醫療產業經營
3-5 從兩岸到亞洲—新加坡醫療產業經營
3-6 從兩岸到亞洲—馬來西亞醫療產業經營
3-7 從兩岸到亞洲—菲律賓醫療產業經營
3-8 從兩岸到亞洲—泰國醫療產業經營
第4 章|認識品牌
4-1 品牌定義
4-2 品牌內涵
4-3 品牌經營的五大謬誤
4-4 品牌相關名詞Ⅰ
4-5 品牌相關名詞Ⅱ
4-6 品牌特性
4-7 品牌對利益關係人的重要性
4-8 品牌對醫療院所的重要性
第5 章|為什麼要經營品牌
5-1 成功醫療院所品牌的要素
5-2 利益關係人理想中的「品牌五力」
5-3 自費醫療品牌貢獻
5-4 品牌效益
5-5 品牌辨識
5-6 如何增強醫療院所品牌辨識方法
5-7 自費醫療品牌類型
5-8 不同目標市場的品牌策略
第6 章|自費醫療品牌規劃
6-1 評估醫療院所品牌發展
6-2 自費醫療品牌發展關鍵
6-3 自費醫療品牌價值
6-4 自費醫療品牌價值規劃程序
6-5 品牌經營團隊
6-6 自費醫療品牌經理人
6-7 形塑醫療院所品牌形象
第7 章|自費醫療品牌設計
7-1 自費醫療品牌設計思維
7-2 自費醫療品牌識別系統(CIS)
7-3 品牌視覺識別BVI對自費醫療的作用
7-4 自費醫療品牌風格
7-5 自費醫療品牌命名
7-6 自費醫療品牌標誌
第8 章|自費醫療品牌靈魂
8-1 自費醫療品牌標語
8-2 自費醫療品牌故事
8-3 自費醫療品牌歌曲
8-4 自費醫療品牌代言人
8-5 自費醫療品牌代言人遴選準則
8-6 自費醫療品牌吉祥物(公仔)
第9 章|自費醫療品牌溝通
9-1 自費醫療品牌服務五大缺口
9-2 改善自費醫療品牌服務缺口策略
9-3 醫療院所品牌溝通特性
9-4 醫療院所品牌對外溝通Ⅰ
9-5 醫療院所品牌對外溝通Ⅱ
9-6 醫療院所品牌對內溝通Ⅰ
9-7 醫療院所品牌對內溝通Ⅱ
9-8 醫療院所品牌溝通最前線Ⅰ
9-9 醫療院所品牌溝通最前線Ⅱ
第10 章|自費醫療品牌策略
10-1 自費醫療品牌診斷,找出品牌問題
10-2 自費醫療品牌策略發展模式
10-3 醫療院所品牌定位類型
10-4 過度競爭下的自費醫療品牌策略
10-5 自費醫療品牌也會老化
10-6 自費醫療品牌再造
第11 章|醫療院所品牌行銷策略
11-1 自費醫療品牌議題行銷
11-2 自費醫療品牌口碑行銷
11-3 自費醫療口碑行銷關鍵
11-4 自費醫療品牌公益行銷
11-5 自費醫療品牌公益行銷六大原則
11-6 自費醫療品牌網路行銷
11-7 自費醫療品牌網路行銷關鍵
11-8 自費醫療品牌廣告
11-4 自費醫療品牌公益行銷
11-5 自費醫療品牌公益行銷六大原則
11-6 自費醫療品牌網路行銷
11-7 自費醫療品牌網路行銷關鍵
11-8 自費醫療品牌廣告
第12 章|醫療院所品牌行銷規劃
12-1 醫療院所品牌行銷「STP」策略
12-2 自費醫療品牌行銷11PsⅠ
12-3 自費醫療品牌行銷11PsⅡ
12-4 自費醫療品牌行銷6Cs+1S
12-5 醫療院所品牌體驗設計
12-6 自費醫療品牌行銷競爭優勢十五力
12-7 「JCI」認證為自費醫療品牌行銷加持
12-8 「ISO/IWAI」國際認證助醫療院所品牌一臂之力
第13 章|醫療院所品牌公關與危機管理
13-1 自費醫療品牌公關
13-2 自費醫療品牌政策公關
13-3 自費醫療品牌危機
13-4 自費醫療品牌危機預警系統
13-5 醫療院所品牌危機處理
13-6 醫療院所品牌危機溝通五件事
13-7 自費醫療品牌危機公關SOP
第14 章|醫療院所品牌資產
14-1 自費醫療品牌資產與權益
14-2 獲取自費醫療品牌權益方法
14-3 自費醫療品牌知名度
14-4 如何提升自費醫療品牌知名度的策略
14-5 自費醫療品牌忠誠度
14-6 提高品牌忠誠度的策略
14-7 知覺品質
14-8 品牌聯想
14-9 自費醫療品牌權益衡量方式
第15 章|醫療院所品牌智慧資產
15-1 自費醫療(院所)的商標
15-2 自費醫療(院所)的著作
15-3 自費醫療(院所)的專利
15-4 自費醫療(院所)的智財
第16 章|醫療院所品牌鑑價
16-1 自費醫療品牌鑑價
16-2 自費醫療品牌權益之衡量方法
16-3 英國Interbrand鑑價
16-4 德國BBDO鑑價
16-5 日本Hirose鑑價Ⅰ
16-6 日本Hirose鑑價Ⅱ
第17 章|醫療院所品牌行銷企劃案
17-1 自費醫療品牌設計思維
17-2 自費醫療品牌識別系統(BIS)
17-3 品牌視覺識別BVI對自費醫療的作用
17-4 自費醫療品牌風格
17-5 自費醫療品牌命名
第18 章|醫療院所品牌國際化
18-1 自費醫療品牌國際化經營
18-2 自費醫療國際化策略
18-3 自費醫療品牌國際行銷
18-4 自費醫療品牌國際行銷策略
18-5 自費醫療品牌出路—醫療觀光
18-6 自費醫療品牌出路—中國大陸醫療市場經營
立即查看
圖解品質管理
ISBN13:9786263436060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陳耀茂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3/01/01
中文圖書分類:生產管理
內容簡介
競爭變得激烈化的現在,企業組織要生存與繁榮,需要針對顧客所希望的高品質之產品、服務,以低廉的成本迅速地提供。產品、服務若是屬於單純的時代,生產現場或服務的提供現場,只要努力打拚都能設法做到,可是,像目前產品或服務變得複雜化時,不只是特定的部門,所有的部門如不改善各自的過程,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等綜合性的水準,自然是無法提升的。
改善並非口號,要身體力行,而且改善並非毫無章法,本書為了使改善能導向成功,說明有標準式的步驟。只要務實的依循此步驟進行,都能有效果呈現。此外,改善並非土法煉鋼,仍須佐以合適的統計方法,書中也介紹有方法的內容。
本書不僅是為直接參與生產、服務的第一線人員,也是為所有各部門的人員能夠輕鬆閱讀而執筆的。這如先前所說明的,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的改善,所有部門的參與是不可欠缺的。以品質為核心的改善進行方式,不妨以本書作為導入口,並以相關書籍作為參考,想必可以強化品管的改善知識。
綜觀本書是採圖解式循序漸進的解說,簡明易懂,作者期盼本書能做為讀者學習的敲門磚,再進階參閱其他相關品管書籍,以熟悉品管之運用。
目錄
序言
第1篇 品管理念
第1章 品質的想法
1-1 何謂品質
1-2 品質的定義
1-3 使用的合適性
1-4 誰是顧客
1-5 品質的兩個層面
1-6 品質保證的精神
1-7 從狹義的品質到廣義的品質與社會的品質
1-8 品質與周邊技術的關聯
1-9 品質成本概念(1)
1-10 品質成本概念(2)
第2章 管理的想法
2-1 管理的循環
2-2 標準化是活的
2-3 「異常」的處理
2-4 過程管理─品質的形成(1)
2-4 過程管理─品質的形成(2)
2-5 用於工作上的質
2-6 過程管理
第3章 事實的管理
3-1 以事實為依據的管理和事實與數據之間的偏差
3-2 統計的發想(1)
3-3 統計的發想(2)
第4章 綜合的想法
4-1 由最高經營者(TOP)做起的TQM(1)
4-2 由最高經營者(TOP)做起的TQM(2)
4-3 部長、課長應有的姿態與由基層做起的TQM
第5章 保證的想法
5-1 後工程是顧客
5-2 特性的使用方法與管理項目
5-3 防止再發與標準化
5-4 TQM與「太忙」的託辭
第6章 過程的管理
6-1 改變工作方式與標準化
6-2 由真實出發(發自內在)
6-3 利用結果來進行管理
6-4 追究原因
6-5 「利益」是一種結果
第7章 統計的想法
7-1 以數據說明事實
7-2 層別與變異
7-3 柏拉圖與重點導向和「管制圖」的精神
7-4 從「圖形」到「管理圖形」
7-5 「異常」的意義
第8章 品管的哲學
8-1 品管定律
8-2 品管疫苗
8-3 14項實施要點
8-4 7項致命惡疾與各種障礙
第2篇 品管手法
第9章 品管七手法
9-1 QC式問題解決步驟
9-2 QC七工具是什麼
9-3 查核表
9-4 圖表
9-5 柏拉圖
9-6 直方圖
9-7 特性要因圖
9-8 散布圖
9-9 管制圖
第10章 新QC七手法
10-1 N7是整理語言資料與解決問題所準備的工具
10-2 N7是利用小組充實計畫的工具
10-3 活用N7的4個著眼點
10-4 親和圖
10-5 關聯圖
10-6 系統圖
10-7 矩陣圖
10-8 PDPC法
10-9 箭線圖
10-10 矩陣資料解析法
第3篇 改善管理
第11章 改善的需要性
11-1 何謂改善(1)
11-2 何謂改善(2)
11-3 有組織地推行改善
11-4 何謂改善的環境與改善提案制度、表揚制度
11-5 支持改善的基本想法
11-6 「以數據說話」是原則
11-7 改善步驟的需要性
11-8 改善的步驟
11-9 有關手法的整體輪廓
第12章 背景整理
12-1 背景整理的目的
12-2 以重點導向來進行─柏拉圖
12-3 整理茫然不明的狀況─親和圖
12-4 定量性地整理─利用平均、標準差來檢討
第13章 現狀分析
13-1 現狀分析的目的
13-2 積極地收集事實
13-3 調查符合規格的能力
13-4 掌握整體的輪廓
13-5 時系列的調查
第14章 要因探索
14-1 要因探索的目的
14-2 定性地表現結果與要因
14-3 列舉要因或系統的創意
14-4 以定量的方式考察要因
14-5 更正確地表現結果與要因的關係
第15章 對策研擬
15-1 對策研擬
15-2 評估系統的方案(1)
15-3 評估系統的方案(2)
15-4 利用實驗來考察 222
15-5 在企劃、設計過程之間搭起橋梁
第16章 效果驗證
16-1 效果驗證的目的
16-2 評價影響度
16-3 以時系列的方式評估故障
第17章 引進與管制
17-1 引進與管制的目的
17-2 將作法標準化
17-3 設定引進對策的方式
17-4 使對策能安全、確實地運作
第4篇 全面品質管理
第18章 TQM的需要性
18-1 TQM的目的(1)
18-2 TQM的目的(2)
18-3 TQM的目的(3)
18-4 TQM中的管理
18-5 「全面性(Total)」活動為何需要與TQM成為生存的必要條件
18-6 TQM的願景
第19章 提升各過程水準的方法
19-1 5S
19-2 標準化
第20章 提升整個組織水準的方法
20-1 綜合推進的要點
20-2 方針管理
20-3 日常管理
20-4 機能別管理
20-5 高階診斷
第21章 各階段TQM的重點
21-1 品質保證體系的配備
21-2 研究開發、企劃階段
21-3 設計階段(1)
21-4 設計階段(2)
21-5 生產準備、採購管理階段
21-6 生產、服務提供階段
21-7 營業階段與庫存、物流階段
第22章 TQM的模型與其效果的活用
22-1 ISO 9000系列規格
22-2 戴明獎(1)
22-3 戴明獎(2)
22-4 六標準差(1)
22-5 六標準差(2)
22-6 TQM的本質與模型的活用
22-7 TQM所指向的文化、風氣
22-8 引進TQM的重點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