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災害來了怎麼辦?學校的防災教育祕笈 (2版)
作者: 王价巨 、單信瑜 、馬士元
版次: 2
ISBN: 9786263934504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4/07
書籍開數、尺寸: 20開
頁數: 416
#工程
#安全工程
#防災與緊急管理
定價: 520
售價: 442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災害管理領域透過探究人命傷亡而不斷更新觀念與知識;相較於其他領域,防災教育更要力求精準,沒有容錯的空間,也因此必須確保資訊的持續更新。 本書彙整近年來國際間的防災教育發展趨勢與團隊投入防災教育推動之經驗,希望藉由系統性梳理防災知識、觀念、做法與案例,讓大眾更了解防災教育之意涵與落實方法。第一章探討防災教育的角色、概念與內涵,從災害、災害風險到災害管理的基本概念,進而探討防災教育的定位;第二章著眼於防災教育與安全校園的國際策略,除了聯合國的校園安全總體架構,也探討如何整合CCA、DRR、SDGs,並簡述各國與臺灣的防災教育推動歷程;第三章聚焦於學校面對災害的必要災害管理作為;第四章進一步探討不同學習階段的防災教育課程如何規劃與推動;第五章在前面幾章的基礎上,討論防災教育議題如何融入課程與活動設計。接續的三章則是包括法律、演習及避難收容因應的主題探討。 防災不是口號,自我保護是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一群人走得遠,期許能藉由臺灣第一本防災教育專書的出版,號召更多朋友一起投入防災教育這個值得努力的領域,透過深入理解「為什麼」,希望將災害管理知識與技能從校園進而擴散至家庭、社區與社會。 【目錄】 第1 章 防災教育的角色、概念與內涵 1.1 災害的基本概念 1.2 緊急管理系統建構:風險管理、災害(危機)管理、後果(持續運作)管理 1.3 災害管理 1.4 防災教育的定位 1.5 防災意識的建立 1.6 境況模擬,情境思考 1.7 防災教育的支持系統和網絡 第2 章 防災教育與安全校園的國際策略發展 2.1 校園安全總體架構 2.2 國際防災教育的推動策略:CCA、DRR、SDGs的整合考量與教育目標 2.3 各國的防災教育 2.4 臺灣的防災校園運動 第3 章 學校的災害管理工作 3.1 各類災害風險的基本認識 3.2 環境踏勘與災害風險評估 3.3 學校減災整備的規劃與執行 3.4 學校的緊急應變 3.5 學校的災後復原重建與持續運作 第4 章 韌性防災教育的規劃與推動 4.1 兒童的災害脆弱性 4.2 防災教育,從兒童開始 4.3 各學習階段的防災教育目標設定 4.4 學校防災教育的必要內容 4.5 身心障礙學童的防災教育 4.6 幼兒防災教育 第5 章 韌性防災教育的議題融入與活動設計 5.1 學校防災教育設計的核心目標 5.2 防災教育的主要推動模式 5.3 防災教育的活動形式 5.4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綱的防災教育相關議題 5.5 各學習階段的規劃及課綱課程之融入 5.6 國際防災教育活動案例 5.7 臺灣防災教育推動案例 第6 章 校園災害管理的法規及法律議題 6.1 學校防災相關法規盤點 6.2 災害或意外事故中學校之法律責任 6.3 校園事故之安全注意義務與賠償責任 6.4 安全注意義務的標準 第7 章 學校演習演練的規劃與執行 7.1 防災演習與演練的法律意義 7.2 防災演習的規劃 7.3 演習狀況設計:劇本或腳本撰擬 7.4 演練方式 7.5 演練紀錄及檢討 第8 章 學校作為避難收容處所的規劃及準備 8.1 學校作為社區災害避難場所的必要性 8.2 社區防災整備與學校的合作 8.3 學校必須具備的設施與機能 8.4 避難收容管理體系的規劃 第9 章 總結:防災教育的本質 9.1 從過去到未來:從心出發的生命教育 9.2 防災教育力與防災文化 參考文獻 索引

為您推薦

協力災害治理 : 韌性系統建構與網絡管理策略 (1版)

協力災害治理 : 韌性系統建構與網絡管理策略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協力災害治理:韌性系統建構與網絡管理策略 作者:王俊元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10/00 ISBN:9789577636683 內容簡介   人類社會已經無可避免要接受來自各種災害的挑戰,隨著大規模災害不斷的發生及日益複雜化,災害管理也逐漸從政府的職責擴大到需要公部門、企業組織及民間團體來進行跨領域、跨部門的協力合作。具體而言,有效的協力災害治理需要奠基於關鍵的協力運作要素、也必須型塑建構協力災害韌性系統的共同目標,更要發展具有成效的協力網絡互動策略。本書除了針對這些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外,也將學理所建構出的理論架構用以分析台灣近年的兩個重大個案—2014年的高雄氣爆,以及2016年的高雄美濃(台南)地震。本書具有結合理論與實務的特性,也有豐富的質化與量化資料分析,主要研究發現與建議可供公共行政及災害管理等相關領域的學者及實務工作者做為參考之用。 目錄 第一章 導 論 第二章 協力災害治理的發展 第三章 協力災害治理的目標:災害韌性系統建構 第四章 協力災害治理的互動:網絡管理策略 第五章 個案分析:2014年高雄氣爆事件 第六章 個案分析:2016年高雄美濃(台南)地震事件 第七章 結論:協力災害治理的回顧與前瞻

原價: 280 售價: 23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最新版-消防與災害防救法規概要 (1版)

最新版-消防與災害防救法規概要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
社區災害防範管理:物業管理如何因應天災與人禍 (1版)

社區災害防範管理:物業管理如何因應天災與人禍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天災」是社區物業管理的重大挑戰與威脅,面對極端氣候與火山爆發及地震等天災帶來的危害,若社區管理者未能事先防範於未然,一旦災害驟然發生將產生重大生命財產損失。 「人禍」也是社區物業管理另一個重大挑戰與威脅。臺灣的社區管理制度採自主管理機制欠缺政府主動監督防弊機制,同時法規對於社區管理的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容易產生權力集中、缺乏制衡的情況。另外,烏俄戰爭與中美對抗觸發了兩岸對立的敏感神經,萬一中國對臺發動戰爭,借鏡烏俄戰爭發現這將是社區的重大災難。 上述社區「天災」與「人禍」的災害防範管理,是物業管理公司與社區管理委員會與住戶必須高度重視並落實的重要工作,因此本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介紹天災,以及貪汙、黑道入侵、飲用水汙染、火災與戰爭等人禍,可能對社區造成的危害,並提供社區災害防範管理相關知識,幫助社區管委會、住戶與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維護社區與住戶權益以及生命財產安全! 【目錄】 單元1 社區可能發生的災難 課題1.1  社區可能發生的天災以及氣候變遷衍生的極端氣候災害 課題1.1.1 全球氣候變遷衍生的極端氣候災難 課題1.1.2 水災與風災對臺灣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1.3 地震對臺灣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1.4 火山爆發對臺灣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2 社區可能發生的人為災害與戰爭危害 課題1.2.1 戰爭對社區的危害 課題1.2.2 火災對社區的危害 課題1.2.3 傳染病對臺灣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2.4 管委會及物業從業人員貪汙對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2.5 設施設備故障災害對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2.6 黑道入侵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2.7 社區飲用水被汙染帶來的危害 單元2 社區防範極端氣候災害之物業管理作為 課題2.1  防範致災性短時強降雨與超級颱風之管理措施 課題2.1.1 預防淹水及區域排水系統與滯洪設施維護管理 課題2.1.2 預防植栽衍生災害與損失之管理措施 課題2.1.3 預防超強風摧毀玻璃與建築物設備之管理措施 課題2.1.4 預防土石流災害與擋土牆倒塌災害管理 課題2.2 防範旱災與氣溫異常災害之預防管理 課題2.2.1 傳染病預防管理 課題2.2.2 定期外牆檢測修繕管理 課題2.2.3 預防旱災缺水管理 課題2.3 建築物與附屬設施維護管理以及逃生疏散管理 課題2.3.1 突發性停電與通訊斷訊預防管理 課題2.3.2  建築物與附屬設施維護管理與建材老化損害預防管理 課題2.3.3 防災地圖與逃生疏散避難圖建置 單元 3戰爭發生時物業管理該如何因應以減少社區財產與生命損失 課題3.1 戰爭發生時的社區運作管理 課題3.2 炸彈轟炸的高風險社區判斷標準和因應措施 單元4 社區該如何防範貪汙侵占公款及黑道入侵社區的危害 課題4.1  社區該如何防範管委會委員及物業從業人員貪汙侵占公款 課題4.2 社區該如何防範黑道入侵社區 單元5 社區物業該如何做好火災防範管理以減少損失 課題5.1 全面性火災防範管理 課題5.2 人為縱火之火災防範管理 課題5.3 電動車火災防範管理 單元6 社區物業該如何防範地震與火山爆發災害 課題6.1 地震災害之防範管理 課題6.2 火山爆發災害之防範管理 單元7 社區物業該如何防範設備故障與飲用水汙染災害 課題7.1 設施設備故障災害防範管理 課題7.2 社區飲用水汙染災害防範管理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專業律師才知道的職業災害攻克心法3—職業災害架構解析及爭議案例說明 (1版)

專業律師才知道的職業災害攻克心法3—職業災害架構解析及爭議案例說明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揭開職業災害的多重面紗,全面剖析實務處理爭點,莫讓職災問題讓您倒頭栽   勞工在職場上,或有不幸遭逢職業災害的場合。對於職業災害,我國勞動相關法令設有不少保障勞工之制度,然而,勞工往往因為不熟悉法律,而無法爭取到應有之權益,導致持續陷入職業災害所造成的困境。   另一方面,對雇主來說,依法應就勞工的職災事故負責。然而,雇主應負責之內容為何?法律上是否有明確的界線?雇主又應如何控管相關風險?這些也都是事業單位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由於職災相關的勞資案件態樣五花八門,當爭議發生時,當事人常常無法自法條本身直接找到答案,而必須知曉各部法律,並參考勞動主管機關及法院的大量見解,整體上才能有較為明確的方向。上述工程十分浩大,導致非法律專業的一般民眾於職災爭議發生時,往往摸不著頭緒。 這是市面上最即時且詳盡的一套職業災害實務處理指引聖經   為了處理上述困境,本叢書將職災爭議分門別類,並於各類的爭議下,羅列實務上常會遇到的職災問題,再以問與答之方式,整理了對應的法規以及實務見解。本叢書共計三冊: ‧第一冊:職災在法律上如何認定,以及法律對於職災勞工工作權的保障內容。 ‧第二冊:一旦事故被認定為職災後,勞動基準法所訂職災補償責任之內涵為何?勞工可以如何行使這些權利?雇主又應如何應對? ‧第三冊:雇主應負擔的其他職災相關責任,例如:損害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並且對111年5月1日新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也作一介紹。   期望藉由本叢書詳盡的說明,使讀者能夠掌握職災相關的法令全貌及實務見解,並且於處理實際案例時,能從本叢書中找到可遵循的方向,而不再無所適從。 無論您是企業主、中高階主管、人資、法務、保險從業人員或廣大的勞工朋友們,皆需人手一套! 【目錄】 Chapter1 職業災害下的損害賠償責任 Topic 1 職災損害賠償項目大盤點 1-1-1 職災勞工依民法得向雇主請求負擔哪些責任?其依據為何? 1-2 1-1-2 職災勞工可以向雇主請求賠償哪些項目? 1-6 1-1-3 雇主就職災之發生無過失,是否仍須負損害賠償責任? 1-10 1-1-4 雇主就職業災害的發生有無過失,要由誰舉證? 1-12 1-1-5 勞工太久沒有向雇主請求賠償,就不能再請求? 1-17 1-1-6 雇主損害賠償責任之抵充 1-24 1-1-7 應如何依過失相抵及抵充之原則,計算雇主的損害賠償金額?1-29 Topic 2 勞工非死亡時之可請求項目 1-2-1 勞動能力減損─何時可以請求賠償? 1-32 1-2-2 勞動能力減損─如何計算賠償數額? 1-38 1-2-3 勞動能力減損─是否可以加計加班費? 1-44 1-2-4 勞動能力減損─若是從事重體力工作之勞工,是否亦要計算至滿六十五歲? 1-50 1-2-5 勞動能力減損─職災勞工受傷後若工資未減少,是否仍可請求賠償? 1-53 1-2-6 勞動能力減損─勞工發生職災後有裝設輔具或是義肢,是否影響其勞動能力減損比例之認定? 1-57 1-2-7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請求交通費用之賠償是否有條件或限制? 1-61 1-2-8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請求看護費用之賠償是否有條件或限制? 1-72 1-2-9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如何計算終身看護費用的賠償數額? 1-77 1-2-10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看護者之種類? 1-81 1-2-11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若是由親屬照護,是否可以請求專業看護費用? 1-91 1-2-12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請求輔具(義肢)費用之賠償是否有條件或限制? 1-100 1-2-13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如何計算輔具(義肢)更換費用的賠償數額? 1-109 1-2-14 精神慰撫金─職災勞工非死亡時,應如何認定數額? 1-115 1-2-15 精神慰撫金─雇主發放的慰問金,可否抵充? 1-119 1-2-16 精神慰撫金─職災勞工非死亡時,家屬可否請求? 1-122 Topic 3 勞工死亡時之可請求項目 1-3-1 扶養費用─何人可以請求? 1-126 1-3-2 扶養費用─如何計算賠償數額? 1-131 1-3-3 扶養費用─勞工的遺屬為不具監護權或親權的未成年人時,可否請求? 1-138 1-3-4 精神慰撫金─職災勞工死亡時,遺屬可否請求?應如何認定數額? 1-143 1-3-5 扶養費用及精神慰撫金─雇主發放的撫卹金,可否抵充? 1-146 Chapter2 職業災害的相關行政規範與責任 Topic 1 總論 2-1 雇主違反職災相關規定之行政裁罰 2-2 Topic 2 職安法及災保法之規定與爭議案例 2-2 職安法及災保法「通報義務」規定之裁罰案例分析 2-8 Topic 3 勞基法之規定與爭議案例 2-3-1 勞基法第59條第1款「醫療費用補償」規定之裁罰案例分析 2-14 2-3-2 勞基法第59條第2款「原領工資補償」規定之裁罰案例分析 2-19 2-3-3 勞基法第59條第3款「失能補償」規定之裁罰案例分析 2-26 2-3-4 勞基法第59條第4款「喪葬費及死亡補償」規定之裁罰案例分析 2-31 2-3-5 職災補償可否以和解方式約定低於法定標準之條件? 2-37 2-3-6 職災補償可否約定以分期之方式給付? 2-42 Chapter3 職業災害的相關刑事規範與責任 Topic 1 總論 3-1 職災相關之刑事規範有哪些? 3-2 Topic 2 條文構成要件之解析 3-2 職災相關之刑事規範構成要件及案例分析 3-6 Chapter4 職業災害的其他相關勞動規範 Topic 1 災保法(111年5月1日施行) 4-1 災保法之定位及介紹 4-2 Topic 2 勞動事件法(109年1月1日施行) 4-2 勞動事件法對職災事件之影響 4-7

原價: 420 售價: 355 現省: 65元
立即查看
專業律師才知道的職業災害攻克心法2—雇主職業災害補償責任剖析 (1版)

專業律師才知道的職業災害攻克心法2—雇主職業災害補償責任剖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揭開職業災害的多重面紗,全面剖析實務處理爭點,莫讓職災問題讓您倒頭栽   勞工在職場上,或有不幸遭逢職業災害的場合。對於職業災害,我國勞動相關法令設有不少保障勞工之制度,然而,勞工往往因為不熟悉法律,而無法爭取到應有之權益,導致持續陷入職業災害所造成的困境。   另一方面,對雇主來說,依法應就勞工的職災事故負責。然而,雇主應負責之內容為何?法律上是否有明確的界線?雇主又應如何控管相關風險?這些也都是事業單位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由於職災相關的勞資案件態樣五花八門,當爭議發生時,當事人常常無法自法條本身直接找到答案,而必須知曉各部法律,並參考勞動主管機關及法院的大量見解,整體上才能有較為明確的方向。上述工程十分浩大,導致非法律專業的一般民眾於職災爭議發生時,往往摸不著頭緒。 這是市面上最即時且詳盡的一套職業災害實務處理指引聖經   為了處理上述困境,本叢書將職災爭議分門別類,並於各類的爭議下,羅列實務上常會遇到的職災問題,再以問與答之方式,整理了對應的法規以及實務見解。本叢書共計三冊: ‧第一冊:職災在法律上如何認定,以及法律對於職災勞工工作權的保障內容。 ‧第二冊:一旦事故被認定為職災後,勞動基準法所訂職災補償責任之內涵為何?勞工可以如何行使這些權利?雇主又應如何應對? ‧第三冊:雇主應負擔的其他職災相關責任,例如:損害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並且對111年5月1日新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也作一介紹。   期望藉由本叢書詳盡的說明,使讀者能夠掌握職災相關的法令全貌及實務見解,並且於處理實際案例時,能從本叢書中找到可遵循的方向,而不再無所適從。   無論您是企業主、中高階主管、人資、法務、保險從業人員或廣大的勞工朋友們,皆需人手一套! 【目錄】 Chapter 補償責任與抵充爭議的迷宮困境—如何一一解讀與破解? Topic 1 職災補償項目大盤點 1-1 勞工如果發生職災,可以向雇主請求補償哪些項目? 2 1-2 因勞工過失而發生的職災,雇主仍須負補償責任? 4 1-3 勞工在職期間發生職災,離職之後還可以請求補償嗎? 7 Topic 2 醫療補償 2-1 「就診交通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13 2-2 「急診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18 2-3 「掛號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1 2-4 「住院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5 2-5 「診斷證明書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9 2-6 「住院伙食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33 2-7 「醫療期間看護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38 2-8 「輔具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43 2-9 職災勞工就健保給付的醫療費用,可否請求雇主補償? 48 2-10 職災勞工就健保給付以外的醫療費用,可否請求雇主補償? 52 2-11 「二次手術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56 2-12 「美容手術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62 2-13 「麻醉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71 2-14 「保健營養品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75 2-15 「民俗療法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0 2-16 「出院車資」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3 2-17 「復健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7 2-18 醫療補償可否等勞工治療完畢後才一次給付? 91 Topic 3 工資補償 3-1 工資補償要持續給付到勞工痊癒嗎? 93 3-2 復健期間是否可領工資補償? 96 3-3 職災勞工被診斷為失能之後,還可以繼續領取工資補償嗎? 101 3-4 何謂醫療中的「不能工作」? 105 3-5 雇主如果將職災勞工調至較輕便之工作,是否仍要補償原領工資? 109 3-6 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之計算及工資認定? 115 3-7 時薪制之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應如何認定? 120 3-8 按件計酬之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應如何認定? 124 3-9 其他非月薪制之勞工,其原領工資要如何計算? 128 3-10 工資補償應於何時發給? 132 3-11 工資補償之性質是稅法上的薪資所得嗎? 138 3-12 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雙方勞動契約是否終止? 141 3-13 雇主發給職災勞工的工資補償累計已達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續是否可以不用繼續補償? 144 3-14 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勞工若要求回任,雇主可以拒絕嗎? 144 3-15 職災勞工可否要求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 149 Topic 4 失能補償 4-1 失能補償應如何計算? 155 4-2 勞工經醫院認定為失能後,就可以向雇主請求失能補償? 161 4-3 失能補償及勞保失能給付自何時起可請求?事故實際發生時或醫院認定時? 167 4-4 勞工遭遇職災後失能,但未及請求失能補償便死亡,此時遺屬能否請求失能補償? 173 Topic 5 喪葬費及死亡補償 5-1 因職災死亡之認定─經過一段時間後始死亡? 177 5-2 喪葬費及死亡補償是否為死亡勞工的遺產?可否只由部分遺屬或繼承人向雇主請求? 181 5-3 死亡補償─於死亡宣告之情形? 185 5-4 職災勞工遺屬基於繼承人地位,受領雇主團保的死亡給付後,還可以再向雇主請求死亡補償嗎? 189 Topic 6 抵充 6-1 抵充之規範與原理? 192 6-2 雇主依法投保勞保,如遇職災,是否所有勞保給付均可抵充? 195 6-3 雇主將勞工加保於職業工會,職災保險給付之金額是否可予以抵充? 199 6-4 雇主因勞保高薪低報而對職災勞工負擔的損害賠償,可以用來抵充嗎? 203 6-5 職災勞工領取的勞保年金給付,如何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 206 6-6 職災勞工尚未實際受領的勞保給付,可否抵充? 211 6-7 勞工不申請勞保導致雇主無法抵充,雇主可否拒絕補償? 214 6-8 如果職災勞工先向雇主求償,再請領勞保給付,雇主可以如何處理? 217 6-9 職災勞工領取職保法的失能補助或死亡補助,可以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嗎? 220 6-10 災保法相較於勞保條例的職災給付,有何變更? 227 6-11 災保法上路後對抵充之影響 230 6-12 第三人對職災勞工的損害賠償,雇主可以用來抵充嗎? 232 6-13 強制汽車責任險之給付,可以用來抵充雇主的補償數額嗎? 236 6-14 商業保險是否可以抵充? 240 6-15 雇主所購買之雇主意外責任險,其理賠是否可以抵充? 245 6-16 雇主所購買之雇主補償責任險,其理賠是否可以抵充? 249 6-17 勞工自行投保個人保險,其給付可以用來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 253 6-18 職災勞工受領的福利,可否用以抵充? 256 Topic 7 責任主體 7-1 承攬關係中之連帶責任? 261 7-2 若職災勞工與承攬人和解後,是否可向其上包商請求補償? 268 7-3 承攬單位之上包商如非適用勞基法之行業,是否須負職災補償責任? 276 7-4 上包商就職災之發生有過失,承攬單位對勞工補償後可否另向上包商求償? 279 7-5 派遣關係中之連帶責任? 284 Topic 8 常見之其他爭議 8-1 勞工因個人體質引發之併發症,是否會影響職災請求之權利? 290 8-2 職災勞工拒絕接受手術或其他積極性治療,是否會影響職災補償的請求? 296 8-3 職災勞工因為另一事故導致傷勢加重,是否會影響其請求權利? 301 8-4 勞工申請留職停薪時,對於工資補償有何影響? 306 8-5 保險業務員執行職務發生意外,是否為職災? 311

原價: 500 售價: 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專業律師才知道的職業災害攻克心法2—雇主職業災害補償責任剖析 (1版)

專業律師才知道的職業災害攻克心法2—雇主職業災害補償責任剖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揭開職業災害的多重面紗,全面剖析實務處理爭點,莫讓職災問題讓您倒頭栽   勞工在職場上,或有不幸遭逢職業災害的場合。對於職業災害,我國勞動相關法令設有不少保障勞工之制度,然而,勞工往往因為不熟悉法律,而無法爭取到應有之權益,導致持續陷入職業災害所造成的困境。   另一方面,對雇主來說,依法應就勞工的職災事故負責。然而,雇主應負責之內容為何?法律上是否有明確的界線?雇主又應如何控管相關風險?這些也都是事業單位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由於職災相關的勞資案件態樣五花八門,當爭議發生時,當事人常常無法自法條本身直接找到答案,而必須知曉各部法律,並參考勞動主管機關及法院的大量見解,整體上才能有較為明確的方向。上述工程十分浩大,導致非法律專業的一般民眾於職災爭議發生時,往往摸不著頭緒。 這是市面上最即時且詳盡的一套職業災害實務處理指引聖經   為了處理上述困境,本叢書將職災爭議分門別類,並於各類的爭議下,羅列實務上常會遇到的職災問題,再以問與答之方式,整理了對應的法規以及實務見解。本叢書共計三冊: ‧第一冊:職災在法律上如何認定,以及法律對於職災勞工工作權的保障內容。 ‧第二冊:一旦事故被認定為職災後,勞動基準法所訂職災補償責任之內涵為何?勞工可以如何行使這些權利?雇主又應如何應對? ‧第三冊:雇主應負擔的其他職災相關責任,例如:損害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並且對111年5月1日新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也作一介紹。   期望藉由本叢書詳盡的說明,使讀者能夠掌握職災相關的法令全貌及實務見解,並且於處理實際案例時,能從本叢書中找到可遵循的方向,而不再無所適從。   無論您是企業主、中高階主管、人資、法務、保險從業人員或廣大的勞工朋友們,皆需人手一套! 作者簡介 勝綸法律事務所 勝綸法律事務所由邱靖棠律師及程居威律師共同創立,除一般民、刑事案件外,另有專攻勞動法領域,以此為勝綸專業核心。且為了因應整體環境變動,先後成立人資勞動組、商務組等,並結合外部團隊成立智慧財產組。 勝綸鑒於法律在地化服務需求,特於台北及台中設有據點,讓客戶能得到最符合當地現況之服務。 勝綸的核心價值在於「專心傾聽客戶需求」、「專業分析提供意見」及「專業分工解決問題」,以積極的態度、輔以專業能力,逐一解決客戶各項難題。 此外,勝綸更具創新、勇於突破之前瞻思維,在各項服務上,均不斷精進專業能力,維持與主管機關和產業間之互動,提供最即時、專業且完整的專業服務。 祺勝聯合法律事務所 由陳佳煒律師、吳佳融律師及楊博勛律師共同創立的祺勝聯合法律事務所,以團隊化處理法律爭議事項,特別專精於勞資爭議處理、連鎖加盟法規、重大刑事案件、離婚繼承及土地法規等領域。 多數人的一生中皆會接觸工作,而工作中「勞工」或「雇主」的權利義務為近年來法律爭議中特別值得關注之一塊。基於預防勝於治療之觀點,期望可一改傳統事務所被動處理訴訟的作法,採取事前制度調整等方式,來處理「勞工」或「雇主」間的法律問題,確保公司能在商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對於勞資制度無後顧之憂。 作者序     筆者群在律師執業生涯中,因為事務所性質的關係,常常會接觸到各類型的職業災害案件,也經常受到各地方政府邀請參與職業災害個案及制度的研討。過程中,筆者群一致認為職業災害這個議題除了涉及勞工生命及健康而異常沉重外,也夾帶著大量且複雜的法規爭議,導致勞工、事業單位、政府人員、甚至部分同道等,都難以掌握及釐清事件本質與全貌,因此萌發編寫本書的念想,希望透過整理、彙整實務見解的方式,提升大眾對於職業災害的認識、減少對於職業災害的迷茫。   編撰方式上,筆者群以不成熟、粗糙的方式,先對職業災害爭議進行分類,再以案例問答之方式,逐一整理對應的法規以及實務見解。並將書籍分成三冊書。編排上,第一冊處理職災在法律上如何認定,以及法律對於職災勞工工作權的保障內容;第二冊處理事件被認定為職災後,勞動基準法所訂職災補償責任之內涵為何?勞工可以如何行使這些權利?雇主又應如何應對?第三冊處理雇主應負擔的其他職災相關責任,例如:損害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並且對111年5月1日新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也酌作初步之介紹。   本書內容編寫之成果不成體系並且龐雜,內容上亦有諸多疏漏、錯誤及不足,極需讀者及各位前輩給予斧正、指導。又雖然有如此多疏錯情形,筆者群仍忝為付梓,期望可以對於實務情況稍盡綿薄改善之可能,如能有些微助益,筆者群不敢居功,卻不免欣慰。   此外,本書得以付印,除仰賴同仁的辛勞外,也必須真摯感謝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身障管理課、新北市政府勞工局身障就業輔導、臺中市政府勞工局福利促進科、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職業重建科勞工福利股、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勞工行政科、桃園市政府勞動檢查處職業安全衛生科、新竹縣政府勞工處勞工行政科、苗栗縣政府勞工及青年發展處、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勞工福利科、宜蘭縣政府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台東縣政府社會處勞工科的長官及伙伴,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及爭議彙整,也讓筆者群更貼近職災案件中的勞雇雙方立場。其中尤其感謝威寧、玉君、美青、靜宜、宥希、本騏、文詳、雅青、雅棋、哲議、宜鵬、秀姍、卉婷及愛綱等,對筆者群的不厭其煩。   最後,仍要特別感謝筆者群中的佑均律師、育成律師、政儒顧問,在書籍撰擬上的辛勞、出版中的付出,否則本書將無法順利完成。 筆者群 謹記於112年2月10日 目錄 Chapter 補償責任與抵充爭議的迷宮困境—如何一一解讀與破解? Topic 1 職災補償項目大盤點 1-1 勞工如果發生職災,可以向雇主請求補償哪些項目? 2 1-2 因勞工過失而發生的職災,雇主仍須負補償責任? 4 1-3 勞工在職期間發生職災,離職之後還可以請求補償嗎? 7 Topic 2 醫療補償 2-1 「就診交通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13 2-2 「急診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18 2-3 「掛號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1 2-4 「住院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5 2-5 「診斷證明書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9 2-6 「住院伙食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33 2-7 「醫療期間看護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38 2-8 「輔具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43 2-9 職災勞工就健保給付的醫療費用,可否請求雇主補償? 48 2-10 職災勞工就健保給付以外的醫療費用,可否請求雇主補償? 52 2-11 「二次手術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56 2-12 「美容手術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62 2-13 「麻醉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71 2-14 「保健營養品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75 2-15 「民俗療法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0 2-16 「出院車資」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3 2-17 「復健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7 2-18 醫療補償可否等勞工治療完畢後才一次給付? 91 Topic 3 工資補償 3-1 工資補償要持續給付到勞工痊癒嗎? 93 3-2 復健期間是否可領工資補償? 96 3-3 職災勞工被診斷為失能之後,還可以繼續領取工資補償嗎? 101 3-4 何謂醫療中的「不能工作」? 105 3-5 雇主如果將職災勞工調至較輕便之工作,是否仍要補償原領工資? 109 3-6 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之計算及工資認定? 115 3-7 時薪制之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應如何認定? 120 3-8 按件計酬之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應如何認定? 124 3-9 其他非月薪制之勞工,其原領工資要如何計算? 128 3-10 工資補償應於何時發給? 132 3-11 工資補償之性質是稅法上的薪資所得嗎? 138 3-12 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雙方勞動契約是否終止? 141 3-13 雇主發給職災勞工的工資補償累計已達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續是否可以不用繼續補償? 144 3-14 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勞工若要求回任,雇主可以拒絕嗎? 144 3-15 職災勞工可否要求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 149 Topic 4 失能補償 4-1 失能補償應如何計算? 155 4-2 勞工經醫院認定為失能後,就可以向雇主請求失能補償? 161 4-3 失能補償及勞保失能給付自何時起可請求?事故實際發生時或醫院認定時? 167 4-4 勞工遭遇職災後失能,但未及請求失能補償便死亡,此時遺屬能否請求失能補償? 173 Topic 5 喪葬費及死亡補償 5-1 因職災死亡之認定─經過一段時間後始死亡? 177 5-2 喪葬費及死亡補償是否為死亡勞工的遺產?可否只由部分遺屬或繼承人向雇主請求? 181 5-3 死亡補償─於死亡宣告之情形? 185 5-4 職災勞工遺屬基於繼承人地位,受領雇主團保的死亡給付後,還可以再向雇主請求死亡補償嗎? 189 Topic 6 抵充 6-1 抵充之規範與原理? 192 6-2 雇主依法投保勞保,如遇職災,是否所有勞保給付均可抵充? 195 6-3 雇主將勞工加保於職業工會,職災保險給付之金額是否可予以抵充? 199 6-4 雇主因勞保高薪低報而對職災勞工負擔的損害賠償,可以用來抵充嗎? 203 6-5 職災勞工領取的勞保年金給付,如何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 206 6-6 職災勞工尚未實際受領的勞保給付,可否抵充? 211 6-7 勞工不申請勞保導致雇主無法抵充,雇主可否拒絕補償? 214 6-8 如果職災勞工先向雇主求償,再請領勞保給付,雇主可以如何處理? 217 6-9 職災勞工領取職保法的失能補助或死亡補助,可以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嗎? 220 6-10 災保法相較於勞保條例的職災給付,有何變更? 227 6-11 災保法上路後對抵充之影響 230 6-12 第三人對職災勞工的損害賠償,雇主可以用來抵充嗎? 232 6-13 強制汽車責任險之給付,可以用來抵充雇主的補償數額嗎? 236 6-14 商業保險是否可以抵充? 240 6-15 雇主所購買之雇主意外責任險,其理賠是否可以抵充? 245 6-16 雇主所購買之雇主補償責任險,其理賠是否可以抵充? 249 6-17 勞工自行投保個人保險,其給付可以用來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 253 6-18 職災勞工受領的福利,可否用以抵充? 256 Topic 7 責任主體 7-1 承攬關係中之連帶責任? 261 7-2 若職災勞工與承攬人和解後,是否可向其上包商請求補償? 268 7-3 承攬單位之上包商如非適用勞基法之行業,是否須負職災補償責任? 276 7-4 上包商就職災之發生有過失,承攬單位對勞工補償後可否另向上包商求償? 279 7-5 派遣關係中之連帶責任? 284 Topic 8 常見之其他爭議 8-1 勞工因個人體質引發之併發症,是否會影響職災請求之權利? 290 8-2 職災勞工拒絕接受手術或其他積極性治療,是否會影響職災補償的請求? 296 8-3 職災勞工因為另一事故導致傷勢加重,是否會影響其請求權利? 301 8-4 勞工申請留職停薪時,對於工資補償有何影響? 306 8-5 保險業務員執行職務發生意外,是否為職災? 311

原價: 500 售價: 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