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作者:林清山
出版社:東華
ISBN:9789576365102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次數分配及圖示法
第三章 集中量數
第四章 變異量數
第五章 相對地位量數
第六章 常態分配
第七章 積差相關
第八章 簡單直線迴歸與預則
第九章 集合、概率和期望值
第十章 推論統計的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 一個母數的假設考驗和區間估計
第十二章 兩個母數的假設考驗
第十三章 X2考驗及G2統計法
第十四章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十五章 多重比較
第十六章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十七章 三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其他設計
第十八章 趨向分析
第十九章 共變數分析
第二十章 其他重要相關統計法
第二十一章 淨相關、部分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
第二十二章 一般線性模式在統計下的應用
第二十三章 因素分析
第二十四章 無母數統計考驗
立即查看
教育學門論文寫作格式指引-APA格式第七版之應用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籍介紹
由美國心理學會在其發行的出版指引中所規範的APA格式,自1929年起刊出第一版後,已於2020年修訂至第七版,在美國已成為教育、心理等社會科學領域,以及護理學、傳播學、商學與工程學等領域上的寫作格式標準。經過多年發展,APA格式在我國教育、心理、護理學等學門也已成為學術論文寫作格式與出版規範之主流。
要寫好一篇論文,除了需有原創性題材與寫作熱忱外,寫作者還要能使用正確的寫作格式,才能讓論文順利面世,使讀者閱讀到這篇作品。本書透過介紹APA格式在論文寫作上之應用,協助寫作者在撰寫學術文章時,能在主題設定、文獻引用、表與圖製作與參考文獻上掌握APA格式之內涵及在中文上的轉換用法,進一步提高論文撰寫與學術研究的品質。
審閱者簡介
吳清山 博士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名譽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主要經歷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長、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基金會執行長、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校長(現臺北市立大學)
學術專長
教育行政、國民教育、高等教育、師資培育、教育評鑑
主要著作
教育行政學、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育的新希望、教育概論、當代教育議題研究、學校行政、教育小辭書、教育e 辭書、教育行政學研究、教育的正向力量、未來教育發展、幸福教育的實踐等數十冊專書與發表400餘篇學術論文
作者簡介
林雍智 博士
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研究員兼第七屆教育顧問
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及職涯發展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日本岐阜大學教職大學院訪問學者
主要經歷
社團法人111 教育發展協進會理事、臺北市與宜蘭縣學校及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委員、新北市親子館輔導專家、新北市防災教育諮詢委員、日本愛知縣玩具圖書館連絡協議會顧問、新竹縣文教獅子會長期顧問等
學術專長
教育法規與制度、教育行政、幼兒教育、實驗教育、日本教育
主要著作
實驗教育面面觀、師傅校長培育、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近十年來日本教育改革重大議題研究、世界の教員養成:アジア編等專書,以及發表教育行政類、課程與教學類、特殊教育類期刊專論80餘篇,參與各種研究計畫20部
目次
第 1 章 教育學門論文寫作之格式規範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什麼是APA格式
第三節 APA格式在教育學門的適用
第四節 《APA出版手冊第七版》之架構與重點
第五節 本書各章之架構與重點
第六節 本書定位
第 2 章 文章結構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文章的架構內涵
第三節 縮寫字的使用
第四節 使用避免偏見的用語
第 3 章 內文中的文獻引用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引用方式
第三節 基本寫法
第四節 不同作者人數的引用寫法
第五節 引用文獻的標點符號寫法與順序
第六節 直接引用參考文獻的內文
第七節 引用具有完整日期的文獻
第八節 作者未知或未標明作者,及作者為無名氏時的引用
第九節 翻譯、再製、再出版、重新發行資料之引用
第十節 第二手資料的引用
第十一節 引用特定局部文獻
第十二節 引用個人通訊紀錄
第十三節 其他引用
第十四節 引用上的抄襲與剽竊
第 4 章 參考文獻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構成參考文獻的核心元素
第三節 文獻排列順序
第四節 常用的參考文獻類別
第五節 參考文獻格式與範例
第六節 參考文獻中常用的英文縮寫
第 5 章 製作表和圖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製作表格
第三節 製作圖形
第 6 章 數字與統計符號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數字的格式與使用原則
第三節 統計符號格式與使用原則
第 7 章 學生報告與其他常用格式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學生報告
第三節 其他常用格式
第 8 章 APA 格式第六版與第七版的主要差異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內文中的文獻引用與參考文獻之差異
第三節 文章格式的主要變更
第四節 使用更有包容性的、避免偏見的用語
第五節 表與圖製作上之主要差異
第 9 章 如何寫好學術文章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撰寫學術文章前的呼吸法(心理建設)
第三節 撰寫學術論文這件事
第四節 結論
第 10 章 邁向共通的學術規範
參考文獻
附錄 1 APA格式第七版通用範例參考
附錄 2 APA格式運用上的常見問題(FAQ)
後記
立即查看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ISBN13:9789865713744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Clara E. Hill
譯者:林美珠;田秀蘭
規格:平裝 / 551頁 / 19 x 25 x 2.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5版
出版日:2021/10/00
中國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里蘭大學教授Clara E. Hill所著暢銷教科書《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之第五版,適用於大學部以及研究所初學者學習基本的助人技巧。Hill的三階段助人模式,說明了助人者如何引導個案探索他們的想法及感受,對不適應想法及行為的源起及結果獲得洞察,同時針對新的發現而產生行動,以開啟正向而長期的改變。此次第五版新增了發展並修正個案概念化的詳細指引,擴展了文化覺察的篇幅,同時也更新一些案例,以反映個案及助人者之間更多元的樣貌,此外,也增加了一些進行治療性挑戰的策略。
書中,作者更新了實務練習、實驗室活動、測驗考題,甚至課程綱要。此外,伴隨本書的網址(pubs.apa.org/books/supp/hill5)還有些加值活動,提供學生及老師參考。
目錄
致謝 iii
關於作者 v
譯者序 vii
前言 xv
第一篇 概 覽 1
第1章 助人工作之簡介 3
什麼是「助人」? 4
心理治療有效嗎? 6
助人的催化面 7
助人的問題面 9
人們何時會求助? 11
成為一個助人者 12
成為助人者的學習歷程 14
倫理 20
本書概覽 23
結語 24
說說你的想法 25
第2章 助人歷程的模式 27
我的人格發展理論 28
我的改變理論 30
助人歷程中的背景變項 31
探索、洞察與行動的三階段模式 37
瞬間的互動序列 42
每次晤談之間 46
助人對個案的效果 48
結語 49
說說你的想法 49
第3章 自我覺察 53
自我認識和自我洞察 55
增加自我了解和自我洞察的方法 59
提高自我覺察的練習 63
說說你的想法 65
第4章 文化覺察 69
文化的定義 70
文化的層面 71
助人歷程中的文化議題 74
文化和助人相關的倫理行為 78
整合多元文化的知識、技巧及態度成為助人者的個人風格 80
助人者會有的文化議題困難 82
我自己的文化經驗 84
說說你的想法 86
第二篇 探索階段 89
第5章 探索階段的概覽 91
理論背景:Rogers的個案中心理論 92
探索階段的目標 100
結語 105
說說你的想法 106
第6章 提供支持的技巧 109
專注與傾聽的概覽 110
非口語表達的文化議題 112
促進專注的非口語行為 113
促進專注的潛口語行為 119
促進個案探索的輕微口語行為 120
專注與傾聽的例子 127
放輕鬆並保持自然,但具有專業性 128
結語 129
說說你的想法 129
第7章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 133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理念背景 134
重述與摘要 135
想法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42
訊息或事實的封閉式問句 148
區分開放式與封閉式問句 151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比較 151
說說你的想法 152
第8章 探索感覺的技巧 155
探索感覺的理念背景 156
處理情感時的文化考量 158
情感反映 159
情感的表露 176
情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78
情感探索技巧的比較 180
結語 181
說說你的想法 181
第9章 探索階段的技巧統整 183
探索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184
選擇目標與意圖以促進探索 186
選擇技巧來配合目標與意圖 187
執行探索階段的技巧 189
進行探索階段的晤談練習 189
處理探索階段困難的臨床情況 193
進行探索階段的難題 195
探索階段克服難題的因應策略 202
探索階段的案例 206
進入洞察階段的時機? 208
說說你的想法 209
第三篇 洞察階段 211
第10章 洞察階段概覽 213
何謂洞察? 214
為何洞察是有必要的? 215
理智性相對於情緒性的洞察 216
是否準備好洞察的標記 217
理論背景:精神分析以及存在理論 218
為洞察階段建立期待 228
洞察階段的目標和技巧 228
結語 230
說說你的想法 231
第11章 促進個案覺察的技巧 235
挑戰的理念背景 236
透過挑戰促進覺察的理論觀點 239
是否準備好覺察的標記 241
挑戰的類型 242
使用挑戰的一般原則 251
使用挑戰時助人者經驗到的困難 255
結語 256
說說你的想法 257
第12章 解釋的技巧 259
解釋技巧的理念背景 260
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0
如何進行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1
解釋 263
洞察性的表露 279
說說你的想法 284
第13章 治療關係的處理技巧 287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理念背景 289
是否準備好處理關係的標記 292
立即性的類型 294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一般原則 296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例子 299
使用立即性技巧時助人者會遇到的困難 300
說說你的想法 302
第14章 洞察階段技巧的統整 305
洞察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306
洞察階段技巧的執行 312
使用洞察技巧時需特別注意的事項 314
助人者在洞察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315
克服洞察階段困難的策略 320
洞察階段延伸互動的實例 321
說說你的想法 324
第四篇 行動階段 327
第15章 行動階段概覽 329
行動階段的理念背景 330
行動的阻礙 331
哲學基礎 332
知道何時可進入行動階段的標記 334
理論背景:行為和認知理論 335
行動階段的目標 340
行動階段所使用的技巧 340
結語 361
說說你的想法 361
第16章 四項行動任務的工作步驟 363
行動任務的理念背景 364
放鬆 364
行為改變 369
行為預演 385
做決定 394
說說你的想法 400
第17章 行動階段技巧的統整 403
行動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404
執行行動階段 406
助人者在行動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408
克服困難的策略 413
說說你的想法 413
第五篇 統整 415
第18章 大統整:以三階段模式與個案工作 417
初談 418
在各次晤談之間 419
後續的晤談 421
結案 424
處理困難個案以及臨床情境 427
三階段模式的實例 433
結語 439
說說你的想法 440
參考書目 443
實驗室活動 469
網路格式 499
關鍵詞 545
回饋表 553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專為初次接觸到教育研究工作的大學生、研究生及現職教師而寫,內容共十四章,包含四個部分:教育研究緒論、研究設計、研究方法及研究報告撰寫。
本書以量化研究為重點,從開始尋找研究題目到完成報告,均作了詳細的說明,並且列舉了許多實例來相對照,讓讀者在沒有老師引導之下,仍然可以學會如何進行教育研究。
【目錄】
第 1 章 教育研究的性質和特徵
第 2 章 選擇研究主題
第 3 章 文獻探討
第 4 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假設
第 5 章 抽樣方法的設計
第 6 章 研究工具的類型與編製
第 7 章 調查研究法
第 8 章 相關研究法
第 9 章 實驗研究與原因比較研究法
第 10 章 質的研究
第 11 章 歷史研究法與內容分析法
第 12 章 行動研究
第 13 章 資料的整理、分析與解釋
第 14 章 學術論文的撰寫與發表
立即查看
教育研究法-分析與應用(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9th edition, 2)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
系列名:教育研究
ISBN13:9789863414612
替代書名: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10e
出版社:心理
作者:Jack R. Fraenkel;Norman E. Wallen;Helen H. Hyun
譯者:楊孟麗;謝水南
裝訂/頁數:平裝/832頁
規格:23cm*17cm*4cm (高/寬/厚)
重量:1200克
版次:3
出版日:2021/02/24
中國圖書分類:教育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以清楚的說明、豐富的舉例,及各種釐清觀念、激發思考的練習與問題討論,引導讀者一步步掌握研究的工具,進入研究的慎思天地,是難得一見的研究入門書。全書共25章。首先介紹研究的基本要求(研究問題、研究倫理、文獻蒐集),繼而介紹做研究不可缺少的概念(各種信度與效度、測量工具,及研究所需的基本統計概念)。而後各以一章介紹一種研究法(包括質的與量的方法)。最後三章再介紹混合方法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及如何撰寫研究計畫與研究報告;進一步展示各種研究方法可以如何被靈活應用,以符合實際需要。各章內容紮實而具條理。書中所介紹的「知識」雖令人「聽」而生畏,但本書作者卻讓這些「知識」變得有趣近人,成為研究思考的一部分。
目錄
PART 1 教育研究法導論
Chapter 1 教育研究的性質
PART 2 教育研究法的基礎
Chapter 2 研究問題
Chapter 3 尋找與探討文獻
Chapter 4 倫理與研究
Chapter 5 變項與假設
Chapter 6 抽樣
Chapter 7 工具的使用
Chapter 8 效度與信度
Chapter 9 內部效度
PART 3 資料分析
Chapter10 敘述統計
Chapter11 推論統計
Chapter12 善用統計法
PART 4 量化研究方法論
Chapter13 實驗研究法
Chapter14 單一對象研究法
Chapter15 相關性研究法
Chapter16 因果比較研究法
Chapter17 調查研究法
PART 5 質性研究法導論
Chapter18 質性研究的性質
Chapter19 觀察與訪談
Chapter20 內容分析
PART 6 質性研究方法論
Chapter21 民族誌研究法
Chapter22 歷史研究法
PART 7 混合方法研究法
Chapter23 混合方法研究法
PART 8 實務工作者做的研究
Chapter24 行動研究
PART 9 準備研究計畫與報告
Chapter25 準備研究計畫與報告
附錄A 亂數表之一部分
附錄B 常態曲線表之部分數值
附錄C 卡方分布
附錄D 利用Microsoft Excel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教育研究法 第三版
作者:葉重新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9861917665
內容簡介
教師具有教學、研究、服務的職責,教育的成敗與國家的興衰有密切關係。惟教育問題錯綜複雜,經緯萬端。近年來雖然科技一日千里,但是教育問題層出不窮,有識之士莫不引以為憂,於是社會大眾對教育改革的期盼,日愈殷切。 本書的撰寫旨在協助各級學校教師,提升研究的知能,同時提供師範校院與各大學教育學程,作為師資培育的教材。全書分十六章,內容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理念,並且介紹各種教育研究方法,同時將教育研究所涉及的統計方法,作簡要說明。書中理論與實務並重,深入淺出,易讀易懂,對有志從事教育工作者,有莫大的助益。
目錄
第一章 教育研究的性質
第一節 教育研究的意義與目的
第二節 教育研究的特徵
第三節 教育研究的功用
第四節 教育研究的種類
第五節 研究的基本歷程
第六節 教育研究者的倫理道德
第二章 研究題目與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題目的來源
第二節 選定研究題目的原則
第三節 選定研究題目的策略與要領
第四節 研究問題或研究假設
第五節 教育研究的相關概念
第三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文獻探討的目的
第二節 文獻資料的來源
第三節 文獻資料檢索策略
第四節 文獻的範圍與蒐集方法
第五節 文獻探討的步驟與要領
第四章 抽樣的方法
第一節 抽樣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隨機抽樣法
第三節 非隨機抽樣法
第四節 樣本的大小
第五章 研究工具
第一節 研究工具的來源與使用
第二節 問卷的編製
第三節 量表的設計
第四節 項目分析
第五節 研究工具的信度與效度
第六章 調查研究法
第一節 調查研究的性質
第二節 問卷調查法
第三節 訪談調查法
第四節 得爾慧技術
第七章 觀察研究法
第一節 觀察研究的性質
第二節 觀察法的類型
第三節 觀察的策略
第四節 觀察的工具
第五節 觀察的實施步驟
第六節 觀察的信度與效度
第八章 歷史研究法
第一節 歷史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史料的運用
第三節 史料的蒐集與整理
第四節 歷史研究的步驟
第五節 歷史研究的應用與限制
第九章 個案研究法
第一節 個案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個案資料的蒐集
第三節 了解與分析個案的方法
第四節 個案研究的優點與限制
第十章 內容分析研究法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的概述
第二節 內容分析資料來源
第三節 內容分析法質量並重
第四節 內容分析的信度與效度
第五節 內容分析法的優缺點與限制
第十一章 相關研究法
第一節 相關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雙變數相關分析
第三節 多變項相關分析
第四節 相關係數的解釋
第十二章 實驗研究法
第一節 實驗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實驗研究法的種類
第三節 實驗的效度
第四節 控制干擾變項的方法
第五節 實驗設計
第六節 實驗研究法的優點與限制
第十三章 因果比較研究法
第一節 因果比較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因果比較研究的設計
第三節 因果比較研究的步驟
第四節 因果比較研究的效度
第五節 因果比較研究的優點與限制
第十四章 質性研究法
第一節 質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質性研究的步驟
第三節 蒐集資料的方法
第四節 質性研究的類型
第五節 行動研究
第六節 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第十五章 研究報告的撰寫與評鑑
第一節 撰寫研究報告的原則
第二節 論文前置資料
第三節 論文主體的撰寫要領
第四節 APA寫作格式
第五節 研究報告的評鑑
第十六章 研究資料的統計分析
第一節 平均數與標準差
第二節 相關統計分析
第三節 兩個母數的假設檢定
第四節 卡方檢定
第五節 變異數分析
第六節 無母數統計法
參考文獻
附錄
漢英索引
英漢索引
立即查看